新加坡一家法院开始宣判一起引起轰动的案件,10名华人被指控涉及洗钱犯罪,涉案金额高达22亿美元。这一丑闻涉及银行、房地产经纪人、贵金属交易商和一家顶级高尔夫俱乐部。警方还对一些顶级富人居住区展开广泛的搜查,并在那里发现了价值数十亿美金的现金和财产。这些耸人听闻的细节牵动着新加坡人的心。被没收的资产包括152处房产、62辆汽车、摆满货架的奢侈包包和手表,以及数百件珠宝和数千瓶酒。本月早些时候,苏文强和苏海金成为第一批因此案被宣判入狱的罪犯。警方称,苏海金当时从一栋房子的二楼阳台跳下,并试图逃跑。两人都将服刑一年多,之后被驱逐出境,并被禁止入境新加坡。另有8人仍在等待法院的判决。此案是新加坡同类案件中规模最大的一起,尽管已接近尾声,但仍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问题。检察官说,他们在该国(新加坡)奢侈生活的钱来自海外的非法收入。这些人有的拥有多本护照,例如柬埔寨、瓦努阿图、塞浦路斯和多米尼克。他们如何如履平地般在新加坡生活和存钱多年的?这引发了对政策的重新审视,银行收紧了相关规定,尤其是针对持有多本护照的客户。最重要的是,此案突显了这个国家在欢迎超级富豪的同时,又成为非法所得的目的地的两难困境。一夜暴富常被称为“亚洲瑞士”的新加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吸引银行和财富管理公司。这一时期,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改革已经初现成效,然后在21世纪初,稳定下来的印度尼西亚也出现了财富增长。很快,新加坡就成为外国企业的天堂,出台了对投资者友好的法律、免税和其他激励措施。如今,超级富豪们可以飞进新加坡的私人飞机航站楼,在豪华的码头社区尽情享受,并在全球首个钻石交易所进行投机。就在机场外,有一个名为“自由港”(Le Freeport)的安全级别最高的保险库,为艺术品、珠宝、葡萄酒和其他贵重物品提供免税存储。这个耗资1亿美元的设施通常被称为亚洲的诺克斯堡(Fort Knox)。根据新加坡市场监管机构的数据,新加坡的资产管理公司在2022年从海外吸引了4350亿新元(约3200亿美元),几乎是2017年的两倍。根据咨询巨头毕马威(KPMG)和家族理财顾问公司阿加雷斯(Agreus)的一份报告,超过一半的亚洲家族办公室,即一种管理私人财富的公司现在都聚集在新加坡。其中包括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英国亿万富翁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以及全球最大的连锁火锅店海底捞的老板、新加坡华裔舒萍。新加坡当局表示,洗钱案中的一些被告可能与获得税收优惠的家族办公室有关。卡内基中国(Carnegie China)的非常驻学者庄嘉颖说:“新加坡存在一种内在的矛盾。它以廉洁和良好治理为荣,但同时还希望通过提供低税收和银行保密等优势,来迎合巨额财富的管理需求。”“那些通过不道德甚至非法手段赚钱的人成为了金融业者,这种风险也在增加。”对于富有的中国人来说,新加坡是首选,因为它以治理和稳定而闻名,并且与中国文化相近。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的资金进入新加坡。该案件的10名嫌疑人之一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中国被通缉。检察官声称,他在新加坡定居是因为他“想要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中国当局的追捕”。“隐藏于众目睽睽之下”这并不是新加坡的银行第一次卷入金融犯罪。他们被发现在“一马基金”(1MDB)丑闻涉及的跨境洗钱活动中发挥了作用。该丑闻与马来西亚国家投资基金中数十亿美元遭挪用有关。曾被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称为“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假球集团的头目”的丹·陈(Dan Tan)也与新加坡有着密切的商业联系。他于2013年在这里被捕。该国对白领犯罪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是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的活跃成员,该工作组是一个打击洗钱和恐怖网络融资的全球性机构。多年来,银行投入巨资加强合规审查,筛选潜在客户,并敦促监管机构报告可疑交易。但这些都不是万无一失的。首先,监管机构很难在大量高价值交易中发现可疑案件。“这不是一个大海中捞针,而是在很多大海中捞针,”新加坡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Josephine Teo)去年10月对国会表示。一些专家指出,新加坡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是“清洗”脏钱的流行手段。这里还有赌场、夜总会和奢侈品商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罗启峰告诉BBC:“每天有大量的钱进入新加坡的银行系统。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合法的活动中掩饰他们的洗钱活动。”新加坡也没有限制携带现金进出该国的数量,只要求金额超过2万新元时进行申报。新加坡调查研究和风险咨询公司百峰(Blackpeak)的创始人克里斯托弗·莱希(Christopher Leahy)说,这是一个优势。“如果你想转移大量资金,你会把它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新加坡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把它放在开曼群岛或英属维尔京群岛是没有意义的,那里没有什么(可以花钱的)东西。”莱希说。有分析人士评论说,新加坡作为金融之都的优势也吸引了赃款。当被要求对这一评论作出回应时,当局向BBC引述去年当地一家报纸对法律和内政部长的采访。“你想关窗?不可能吧!窗户须持续开着。我们的金融中心得像个金融中心,把钱转来新加坡必须是件容易的事。窗不能关,否则合法资金进不来,也让正当生意人难做。”尚穆根(K Shanmugam)说。“最终当你成功,成为主要的金融中心时,许多钱涌入,一些苍蝇也跟着进来,”他补充说。卡耐基中国的庄博士说,新加坡必须决定能接受多大程度的“各种灰色地带的资金”。他表示,尽管加强监管会有所帮助,但透明度面临更大的挑战:“透明度违背让许多财富管理中心蓬勃发展的模式:保守秘密。”一些分析人士说,这很可能是新加坡为保持其金融中心地位而愿意付出的代价。“毕竟,绝大多数基金都是合法的,”莱希表示,“但成为主要金融中心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哦不,还记得之前我写的 罚死那个恒大的“担保人” 吗?对,我说的就是普华永道。有人说,哎呀你怎么不说国内的评级机构?呵呵呵,因为普华永道是浓眉大眼啊,獐头鼠目有什么好说的,本来公信力就那样,浓眉大眼的叛变革命才更可恨,不是吗?结果那文章没写几天,普华永道自己内部爆了大料。一群合伙人,举报了普华永道香港的资深合伙人赵柏基,目前还在担任普华永道亚太区和中国区主席、首席合伙人和首席执行官。也就是说,恒大正是他对接的客户。这些写公开信的合伙人总结了赵的几条罪状,试图理清为什么普华永道落到配合造假的地步。01 细数赵柏基的几条罪状说的第一条就是赵柏基追逐高薪,他的口号是:我领导的普华永道的 EPEP—— 权益合伙人收入,在历史上最高,在四大中最高。他本人也确实高薪,每年薪酬5000万港币,曾经有过高级合伙人质疑过恒大,被他拦回去了,于是终于踏入配合造假的火坑。其他“罪状”就多了,比如派系斗争,普华永道是普华、永道和原来的安达信构成,为了让恒大的审计报告顺利在内部过关,说赵任用本系(安达信)私人,打压其他同事和合伙人。ps,插一句,安达信就是在安然事件中因为造假被罚的连招牌都不剩的事务所,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赵先生和他的同伙都是这一系的。还有拒绝国际合伙人的审计质量检查,以中方不给看为由将审计底稿对普华国际保密,以及在澳大利亚政府的合作中出现严重泄密被调查。有趣的是,这封署名为“一部分普华合伙人”的公开信在最后提到,2024年7月至9月,这三个月是普华永道合伙人做出业绩评估和确定分钱基础的时候。如果出现对任何合伙人的打击报复,特别是对老普华、老永道合伙人的打击报复,我们将发表第二封公开信、并公开部分相关工作底稿。看着最后这一段,我差点没笑喷。看来普华的内部文化,真是烂到一定地步了。所以我对他们要求彻查普华永道表示支持,对中国财政部的调查,被坑的投资人起诉统统支持,但对于是否该保留这个机构,持保留意见。02 烂透的普华就看看这封公开信的内容,以及写这封公开信的人,连名字都不署的德性,我敢断言,这家老牌会计师事务所,已经烂透了,不仅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他们出过的所有审计报告都应该拿出来重新检视审查,如果有其他造假的应合并处理。当事人不是退休的问题,而是依照相关法律坐牢的问题。无论是中国法律,美国法律,还是香港法律,对审计造假都有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提供与证券发行相关的虚假的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等证明文件,情节特别严重的;(二)提供与重大资产交易相关的虚假的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等证明文件,情节特别严重的;(三)在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工程、项目中提供虚假的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证明文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我看看公开信里对赵先生的描述,这一条是够得上了,只是他应该是香港身份,那么按照香港法律,审计造假的责任,特别造成投资者重大损失的责任,也绝不是轻微的罪名。03 合伙人制度已名存实亡说到这里,有个真问题浮上水面,那就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应该如何治理自身,才能为市场提供有价值,有公信力的结论。这些第三方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他们的治理结构其实是中世纪行会组织的衍生品——合伙人制度。欧洲中世纪中期最富特征性的现象是行会组织,它是由同一手工业或商业的从业人员组成的,有的是为了促进共同利益,有的是为了福利目的和共同的宗教信仰,还有的完全是为了交际目的。行会是中世纪的人倾向于置身合作架构的体现,也对欧洲政治思想的演进具有历史意义,行会是自治的,其管理者来自于内部选拔。行会在11世纪后兴起,12世纪波及整个欧洲大陆,席卷了城市与乡镇。不仅商人、船员、工匠、画家、教师、演员、猎人、农人,而且僧人、乞丐、刽子手等,都成立了行会(guild)。大名鼎鼎的在世界阴谋论史上占据最重要地位的共济会,前身其实就是一个自由石匠的行会组织。当年的行会组织,除了为自己的成员争取相应的权益外,还有强烈的自我约束的动机——都是靠手艺,靠口碑吃饭的,谁砸招牌,那么他就不要在这个行业混了。之后随着社会发展,不少行会组织在近现代社会中瓦解了,并融入到更大规模的市场中去,但有一些职业比如会计师、律师甚至医生等职业,依然呈现出强烈的行会色彩。然而,当代“行会”自我约束的动机消失了。因为社会已经太大了,不像行会组织出现的时候,更多是一种熟人社会中的自我约束。现代大城市,谁认识谁?邻居都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那么在行业内做假账怕什么?只要不被逮到,就不会因此社死。熟人社会是很容易社死的,当代社会则豁免了这一重要约束。虽然现代合伙人制度,一样要求成员,也就是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是由于各国法律不同,类似的法律官司取证困难难以形成有效判罚,因此对缺乏了自我约束的行会类组织以及里面的垃圾成员,完全没有威慑可言。就像公开信里说的,即使捅了那么大篓子,赵先生还想着荣休后担任名誉主席,一年再拿走800万新水呢。如果他是公职人员,这会难道不是该停职待审吗?04 结语事实证明,类似普华这样的“行会组织”已经丧失了自我洁净的能力,完全由陌生人社会构成的超级大市场也无力在道德和名誉上对他们做出严厉的惩罚,那么只好由公权力和法律出手,来维护最后的正义了。对于第三方机构做假账,配合做假账,以及出具假的法律意见书的事务所,要严惩不贷。关于这种企业的内部治理,也该出台一些法律来严格约束了!...
4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发表题为《我国招聘国际科学人才的经验和教训:原因与后果》的文章。文中提到“国际教授回国,现在基本不再是潮流”,饶毅怀疑“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因为担心他们水平高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不方便”管理,而因此排斥国际正教授。”目前,西湖大学的国际正教授的数量已经超过北大、清华,比例更是远超全中国所有院校。施一公几年前希望教师招聘超过北大清华的愿望,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现在除了浙江大学似乎还非常努力之外,大部分大学都接近放弃招聘国际正教授,拥有一百多个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十几年来,真正全职到位并留下工作的国际正教授恐怕不到十人,也许不到五人。饶毅认为,在目前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加持下,引进的人才并不在引进单位分羹,而是带给引才单位更多的资源。但即便如此,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领导大部分不愿意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饶毅文中还提到“一批主要是1950年代出生的高校和机构国内领导,对于饶毅、施一公等为代表的海外引进的正教授的“阻击战””,饶毅认为对海外正教授的“阻击战”非常“成功”。国际一流大学做过正教授的这批,在国内带领各单位改革后,接近百分之百被扫地出门。而且在国际上获得博士学位都基本成为弱点,也一样在科研和教育机构的领导层几乎被“清零”。北大、清华、以美国建校为基础的协和医学院,也一样,几乎全部清零国际博士,而几乎全部由国内博士领导。全文如下:我国招聘国际科学人才的经验和教训:原因与后果17年前,45岁的我和40岁的施一公回到北大、清华全职工作后我国出现一次引进科技和高等教育人才的热点。今天,我国对科技和高等教育的人才更加求贤若渴,条件也大大提高,那么回顾这17年的一个侧面,也并非一定毫无意义。预期与现实17年前,一般认为我国的发展到了可以大规模引进人才的时期。事实上,有很多科技和高等教育人才回国。当时最突出的是北大、清华分别引进了约十位海外一流大学的正教授、讲席教授,领导几个学院和新体制研究所/中心。他们一方面改革所在学院,一方面这些学院的新机制和经验被两校总结推广全校,奠定了两校的全面改革。国内其他大学,也有希望学习的愿望,并且有所行动。国内新成立了一些研究机构(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现在称为“新型研发机构”),也以高的学术标准和管理模式,大幅度提高科学研究和科学人才的质量。这一过程,在年轻科技人才的层面一直继续,但美中不足的是回国的年轻人大部分是国内博士,而国际博士偏少。对一个人来说,博士学位来源当然不决定一切,也就是说具体到每一个人,当然有国内博士优于国际博士的。但是,迄今为止,现实还不可能做到大部分国内博士优于大部分国际博士。所以,国际博士的比例,仍然在总体应该想办法提高(在个体上,一定是具体学术水平,而无论学位来源)。国内博士比例高的原因不外乎国内博士在国外升级困难度高于国际博士、而国内博士在国内的师承关系和单位网络优于国际博士。国际教授回国,现在基本不再是潮流,而是一些单位的个例,整体数量很少。例如,年度实际经费超过一千亿、拥有一百多个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十几年来,真正全职到位并留下工作的国际正教授恐怕不到十人,也许不到五人。有些招聘的正教授以上的,也一般是六十年以上。而40岁、45岁,好像基本没有再现。而做的最好的是国家支持的新型大学----西湖大学。它拥有的国际正教授的数字超过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而比例就远超北大、清华和全中国所有院校。施一公几年前希望教师招聘超过北大清华的愿望,今天已经成为现实。其他大学没能做到,现在除了浙江大学似乎还非常努力之外,大部分大学都接近放弃招聘国际正教授,甚至引起怀疑很多高校和包括科学院在内的科研机构有可能排斥国际正教授,因为担心他们水平高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而“不方便”管理。国家的愿望与单位的现实在今天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迫切希望加强科技和高校人才质量。除了培养之外,我国很希望引进人才。国家的多个层面不仅有愿望,而且出台很多政策、提供很多优异的条件,前所未有的条件,希望引才。目前国家和地方的政策,非常之好。包括引进人才的条件,不由本单位出,而全部或者大部分由国家和地方提供。也就是说,引进的人才并不在引进单位分羹,而是带给引才单位更多的资源。这么好的条件,那么应该很快形成新的人才引进高峰?确实有几个单位、几个地方用了国家和地方的政策积极引才。但总体用新的引才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较少、比例较低。所以,很多单位并未积极相应国家和地方对科技、高等教育人才引进的号召,而是基本不做费力的需要单位领导出面的引才工作、只做容易的有单位普通人事部门就能承担的简单工作。一方面,愿意回国的人数,特别是高层次,并非想象的那么多。另一方面,很多单位基本没有兴趣用这种条件引进高年资人才。虽然引进人才的资源不来自单位,但单位领导人不愿出现新人老人待遇不同而引发内部不平衡的矛盾。也就是说,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领导大部分不愿意因为相应国家号召、因为促进单位长远发展,而自己个人被单位的人所抱怨。短期个人利益普遍压倒单位和国家的利益。阻击的后果可能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完全排除。我和施一公等回国后,一批主要是1950年代出生、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在中国已担任高校和科技机构领导的人,全力阻击。非常有效, 效果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并继续发挥影响。国际一流大学做过正教授的这批,在国内带领各单位改革后,接近百分之百(不是百分之百)被扫地出门。这一“成功”的效率非常高,不仅国际正教授被扫地出门,而且在国际上获得博士学位都基本成为弱点,也一样在科研和教育机构的领导层几乎被“清零”(不是百分之百,但接近)。同样举例庞然大物的中国科学院,院领导一般有7到9人,今天全部是国内博士。而同一机构以前七十多年一直有国际博士。其一百多个研究所的领导也绝大多数是国内博士。北大、清华、以美国建校为基础的协和医学院,也一样,几乎全部清零国际博士,而几乎全部由国内博士领导。当然,很多博士回国是为了科研,不一定愿意、也不一定有领导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能力。但也有很多科研人员认为科研能力与领导能力有相当的相关性,科研人员希望领导的科研和管理水平都高。中国也长期认同这一理念,所以几十年的中国科学院,不仅院领导、而且所领导都是领域中的学术翘楚。恐怕不能要求现在回国的科研和高校人才改变这种观点,认为单位领导的学术水平完全不重要。因此,在愿意回国的人当中,愿意去西湖大学和某些新型研发机构的自然多一些,而以西湖大学最为突出。如果没有那次“阻击战”,也许西湖大学不会这么突出,因为全国还有其他机构欢迎?阻击的表面后果是打败了这批国际教授,实际恐怕影响更大。很多单位、地方和领域学术标准颠倒,恐怕是其中之一。而全体国际博士在国内发展弱势,不如国内博士,会没有后果?人才使用与标准建设在一个层面压制国际教授、另一个层面排出国际博士,看上去是个人/群体利益之争。实际上,用低标准排斥高标准的后果中国仍然难以建立公正公平的科学评价体系,虽然科学是全世界范围最容易取得客观共识的领域。所以很多荣誉的评判、很多课题的评判、很多经费的评审,都仍常常以单位、群体和个人利益压倒科学标准、压倒国家利益,从而不仅不公平而且浪费国家的发展机遇。...
不仅仅是燃气乱收费,有居民反应电表在更换为远程智能电表后,电费远超之前。居民用电乱收费问题(远程智能电表问题)也应该联合调查组介入并深入调查,让居民用电能正常计费。近日,部分重庆市民对燃气计费有疑问的事情引发网友热议。(此前报道:换新表费用暴涨?联合调查组成立!)民生无小事。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在问政四川平台上,也有部分成都市民对燃气收费、燃气表的转动等存在疑虑。4月4日,有网友投诉称成都燃气乱扣费。其自称自己的房子1年没住人,却出现了燃气费用及违约金。4月9日,有网友投诉郫都区燃气换表后表“转得飞快”。其称,自更换燃气表后,每月燃气费涨得快,以前几十元一个月,现在几乎都是100多元。对此,郫都区网络理政办回复表示,上述问题已经收悉,并已责令责任单位开展调查和处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4月10日,有新都区网友投诉表示,(燃气)收费信息不明确,“到底是新换的燃气表转得太快,还是天然气收费有问题”。根据该网友附的截图,其今年以来的用气量和燃气费较去年相同时间段里有很大幅度的上涨。同一日,有网友发文称,双流区东升街道天燃气气表更换后差异太大。“我家在使用旧表时平均用气在五十到六十元之间。现在更换后平均要一百多。”他表示。4月12日,又有网友发文反映“双流区东升街道天然气气表更换后用气量差距巨大”。对于上述投诉,双流区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均回复表示,该问题已转派给部门处理,后续其将再次回复办理结果。4月13日以来,随着重庆燃气事件的发酵,成都市民关于燃气表更换后的收费疑问进一步增长。4月13日上午,有网友发文称,彭州市华润燃气公司换表之后燃气费大幅上涨,“以前交500元可以用一年,现在一家3口中午不开火一个月平均160元,同小区没有换表的5口人一天3顿开火平均才120元 ”。上述网友还贴上了燃气表相关视频以及燃气相关缴费截图。同一日,有网友投诉温江天然气表“跑得飞快”。4月14日,成都市民质疑燃气表有问题或是燃气费太贵的投诉有5例,涉及双流、温江、新津等区域。据公开资料,成都区域内的城市燃气经营企业以成都燃气(603053)等为主。成都燃气定期报告曾披露,其城市燃气运营业务的主要经营区域位于成都市绕城区域内、高新区部分区域、东部新区部分区域、郫都区部分区域、新都区部分区域、温江区部分区域及新津区、金堂县部分区域、龙泉驿区部分区域。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创燃气、凯能燃气、新繁燃气等主要负责新都区、温江区、郫都区和新津区、龙泉驿区的部分区域天然气销售及天然气安装。成都燃气于2019年上市。2021年以来,公司盈利持续增长。公司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其去年营收为51.66亿元,同比增长6.84%;盈利5.25亿元,同比增长6.74%。值得一提的是,3月下旬,成都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居民用气销售价格联动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的居民用户及执行居民气价的非居民用户,其气价统一上调0.16元/立方米。成都市发改委表示,上述价格联动调整后,以六城区居民家庭月均生活用气量测算,户均天然气消费支出每月增加4.16元。相关阅读:被指新燃气表跑得快 重庆成立联合调查组来自:联合早报针对当地大面积出现“燃气表跑得快”问题,中国重庆市政府星期六(4月13日)晚举行新闻发布会称,重庆市委、市政府已责成市级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综合中新社和《中国经营报》报道,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全伟在会上表示,联合调查组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组成,已经进驻重庆燃气集团、凯源燃气等相关燃气企业开展调查工作。全伟说,联合调查组将对市民反映的气表质量、燃气质量、气表计量、价格、收费、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弄清事实、还原真相,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回应市民关切。对于调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并向社会公开曝光。相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将向广大市民及时公布调查结果。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唐英瑜在会上说,市场监管局作为计量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相关燃气企业开展调查处置。一是迅速约谈企业核实情况,深入查找费用上涨原因;二是全面开展燃气表专项抽检,对近期消费者投诉举报燃气表计量有误的,逐一与消费者沟通,对有送检意愿的,由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所属区县局组织专业力量上门抽检;三是对近期反映燃气问题的民众逐一回访;四是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受理民众燃气表委托检定,及时出具检定证书。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示已督促重庆燃气集团于4月10日开通燃气计量免费复核服务快速通道。截至4月12日,共受理咨询和投诉7362件,目前正在有序核对和处理之中。同时,该部门还督促重庆燃气集团等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目前已完成20多万户用户筛查,对用户用量增幅较大的,通过线上沟通、上门核查等方式,逐一进行复核并及时解决。针对市民关注的燃气费用增加问题,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已抽调力量进驻企业驻点核查,并成立专项调查组开展现场核查。下一步,该部门将拓展企业覆盖面,重点检查天然气经营企业是否存在擅自提高天然气销售价格、是否存在不严格执行阶梯气价政策行为、是否存在不严格执行调价文件行为、是否存在不执行燃气优惠政策等行为。同时,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线索也将继续逐一核查,对核查出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一边是银行经营的息差压力,一边是激烈竞争的揽储压力,不少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滋生出“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乱象,这背后的隐患风险不容忽视。近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禁止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高息揽储,立即开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啥是“手工补息”?“手工补息本来是银行对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在系统无法自动完成结息的前提下,采用专用补充计息交易进行手工计息处理。但一些基层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揽储任务,把手工补息作为利率补贴的一种方式,以此绕开内部定价授权。”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手工补息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抬高银行负债成本并向资产端传导,或拉升贷款资金价格,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高息揽储也对金融市场秩序带来一定影响,导致银行间竞争加剧。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银行可以自主浮动定价。但为防止银行出现高息揽储、“存款大战”,金融机构组成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通过行业自律协商约定存款利率上限,抑制存款市场非理性竞争。2023年,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已有2055家,占商业银行数量的一半左右。为规范存款市场竞争秩序,4月8日利率自律机制发起的倡议提出,银行应对手工补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将手工补息纳入监测管理范围。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银行应立即开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图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在清点钞票。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通过严查“手工补息”加强存款管理,折射出银行当前需要直面的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问题。截至2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90.7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与存款规模快速增长相对的是,存款利率已经历多轮下调。2023年6月、9月和12月,主要银行多轮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较大。近期,河南、陕西、山西、云南、贵州、广东等地的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调整类别覆盖短期、中长期定期存款。这些调整和银行日趋收窄的净息差密切相关。2023年,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了20个和10个基点。今年2月,5年期以上LPR再次调整,下降25个基点。在此引导下,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6%,处于历史低位。这意味着,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直接影响了银行的利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下滑至1.69%,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这也从近日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得到印证,2023年,工、农、中、建四大行净息差降幅从16个基点至31个基点不等。“存贷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净息差承压之下,不少银行仍难舍规模情结,积极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各种形式的高息揽储现象层出不穷。”董希淼认为,靠高息拉来的存款难有“忠诚度”,储户一旦碰到更高利率就会“存款搬家”。银行需要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客户经营、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持续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不少银行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正逐步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介绍,去年建行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已明确提出“不以规模论英雄”,要追求高质量发展。随后,该行加大力度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推动生息资产占比提升,下大决心压降低息资产和高成本负债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多次公开表示,未来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市场普遍判断,LPR还有一定下行空间,净息差压力将进一步攀升。未来,银行如何从源头约束高息揽储乱象,兼顾好“让利实体经济”和“稳健经营”?多位上市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要严控高成本存款规模,着重盘活低效存量信贷,围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从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型。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表示,银行需要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时发力,优化贷款结构,确保贷款投放的合理性和盈利性。同时,积极管理负债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居民消费转型升级,加大个人住房贷款和消费贷款的投放。”“我们增效益的逻辑是稳息差、拓中收、稳质量,而不是把贷款的‘量’和‘价’作为提高营收的主渠道。”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表示,银行让利实体经济,要“让”在息差上,“利”在资产质量上。整个经济的环境好了,银行的资产质量才有安放之处。...
中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凉茶添加西药属于非法行为。据《羊城晚报》报道,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星期四(4月11日)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禁止凉茶非法添加药品。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因气候、水土特征以及广东人的饮食习惯,素有喝凉茶的习惯,这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不良商家近几年为了提高凉茶对感冒、“清热解毒”“降火”“祛湿”等功效以吸引消费者、提高销量,在凉茶中违法添加西药。为规范凉茶制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在凉茶加工制作过程中添加含有化学成分的西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县城是很多年轻人回不去的家乡,又是很多老年人走不出的城市,笔者回家过年的空隙拜访了当地某零售企业的负责人,发现县域零售的变化竟然如此之快,他们面对新变化的迷茫,让我对县城零售有些新的认识。一、物业结构与环境的限制是硬伤“这些年发展速度太快了,十年前我们还是本地的标杆商业,如今因物业结构和停车场的问题,无法停车成了消费者最不愿意来的最大公约数!”一见面该负责人就和我聊到了她目前所负责的商业项目。“商业板块是为了配套集团地产项目开发而建的,整体结构是按照老百货商场盖的,立柱比较多也没有中庭,更大的问题是没设地下停车场(只有少量地面停车位)。由于当时地理位置好,周边也有很多空地可以随意停车,如今随着城市发展周边都盖起了商业和住宅,导致客户无法停车,内部老式的物业结构又无法调整,导致客户逐年下滑,销售自然跟着下滑。”在物理空间里做零售,对自持物业零售创始人的命题不仅仅是考虑当下,更需考虑未来数十年周边的商业环境,这无异议于盲人摸象,而前瞻的眼光就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盈利水平。实体零售一直讲究选址,零售除了选对位置更需关注物业结构、配套设施等隐性设施,这是日后经营能否增长或调整的关键。二、县域人口空心化愈演愈烈大城市对周边县城的人口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在中国广大的县域城市及农村人口流失是普遍现象。县城本来产业就很少,留给年轻人就业机会也不多。他们会随着城市经济带的迁移游离于各大城市群之间,绝大部分人只是听说哪里打工赚钱容易,就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候鸟式的迁徙,同时也带走了原来属于当地零售商的份额。“全国人口第六次普查时,县城有54万人口,但常住人口有55万多,还不包括外来打工的;到第七次普查当地人口是60万,可疫情期间准确统计出的县城人口仅有45万,这还包括了外省来本地打工的3万多人。短短十来年流失了10多万人,而他们是又是消费的主力军,所以生意越来越难了。”短短的一组数据就透露出了县城零售人口流失后经营者的无奈。联商网顾问厉玲曾多次强调:线下零售做的是人的生意,生意会随人口一起流动,人口增长的地方生意一定好做些,这对还在留守的商业来说,要么关门,要么扎得更深,否则没有生存之地。三、供应链被经销商“绑架”,动弹不得由于地处五线小县城,不论是中高端的百货还是快消品牌都被当地经销商控着,基于两个原因:1. 小城市销量小且分散;2. 品牌维护渠道成本太高,不如交给经销商划算。品牌出于对现有渠道和价盘的维护导致县域零售商议价权很弱,基本上是经销商推什么就卖什么。过去生意好,供应商代理的好品牌还能给卖场引流,现在消费者发生变化了,但产品和品牌没有变化。过去经营过程中慢慢地零售商把货架按节都卖给了供应商,结果导致同一货架的牌面堆满了相同的产品,成了经销商的仓库和样品柜。积重难返之下,只有刮骨疗伤,彻底颠覆原有的供应链才有新的希望,但是颠覆了原来的供应链,谁能补上供应链的缺口呢?就算现金采买也解决不了整体供应链缺失的问题,何况专业程度的不同还会面临自采库存积压的风险。目前业内最好的案例是邻近的江西上饶嘉百乐,切换了胖东来的供应链,但是又有多少县域零售商能得到同样的支持呢?就算能,胖东来也忙不过来!令我没想到的是下沉市场的供应链,一家大店的灵活程度远远不如夫妻小店。县城的供应商远没有大城市来得丰富,重复铺货则成了经营者们唯一的选择。四、“互联网依赖症”虹吸小镇青年的消费谈到年轻人,“唯一有点希望的年轻消费者,如今被拼多多和山姆代购抢走了!”这不是个例,而是整个零售场域发生了变化,经营者们还没吃透实体零售,互联网的大风已经吹散了消费者。团购也好、到家也好,小城青年自己会玩,根本用不上超市里的大爷大妈。互联网巨头们开发的软件除了虹吸消费者之外,并不能给当地零售商带来任何增量,只是重新分配了下蛋糕的切法而已,没有他们也许还能多剩点。五、错失下乡的机会其实区域零售最大的特点就是区域密集型布点,在小城镇里铺满店铺,就像宁波的三江、台州的三和等。毛细血管型的超市布点是县域零售商的护城河,也是小城百姓离不了的家庭小帮手。“其实稍微好一点的镇都值得去开家门店,当时生意还不错,只布局了市区和重点镇,放弃了下沉的机会,这对于品牌在当地老百姓的口碑和影响力都大打折扣。”现在竞争对手借助乡下店的影响力,抢走了部分优质客户。县域市场的消费是有限的,谁多喝了碗汤,锅里的水就浅下去一碗,所以抓牢每个客户都是增长的机会点。六、区域零售的破与立在与她聊完回家的路上我在思考:同样地处三、四线城市的胖东来、信誉楼,如果他们的经营团队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大厦将倾靠扶是扶不正的,只能破后而立!1. 要破A、破思想事都是靠人去推动的,如果自己不想动,外部找再多的教练和导师都于事无补。试问经历过辉煌的零售老兵们还有当年投身这个行业的勇气和信心吗?所以自己先想明白:要做一家怎样的区域型企业?要有服务一方百姓,幸福一座城的勇气和决心!B、破团队团队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像树木一样有新芽有枯枝。对于团队的人,要根据业务重新梳理,按岗配人,要吐故纳新。江山是靠打下来的不是守下来的,必须统一团队思想,保证业务经营一定要在切实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上来开展。C、破关系绝大部分县域民营企业的中高管基本沾亲带故,与政府、企业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过去政府采购是香饽饽,如今因当地政府财政困难无法结回款项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局的不在少数;团队人员因亲友而逼走优秀人才的比比皆是;内部腐败问题也触目惊心等等。过去发展快,不同的问题都会被增长而掩盖,如今企业下行,结果不同“组织的烂肉”开始发酵,熏臭了整个企业,甚至污染了整个地方的百姓。要重新梳理企业内外部的关系,要学会断舍离,让企业重新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2. 要盘点盘资产要盘点清楚公司的钱,包括账上的现金流、预售的储值卡、供应商应付款、银行贷款、客户应收款、民间借贷款、政府拨款等等。谨记账上的钱不全都是自己的:千万别干健身房和洗发廊圈钱的事情,客户储值卡、供应商应付款那都不是企业自己的利润,要做预留,一旦企业出现危机能立马兑付。要盘点清楚公司的货,包括卖场内的、仓储的、预付后在途的、甚至还没发货的;自采积压的、供应商应退未退的等等;做零售没有盘点就是笔糊涂账,如果没关注损耗会出现卖亏了裤衩还以为自己大赚了一笔。谨记:不能太关注销售额,要看百姓口碑;不能太关注毛利率,要看毛利额;不能太关注库存量,要看周转;不能太看牌面,要看保质期……零售就是天天干小事。要盘点清楚公司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品牌资产等。大到自持物业、新建的配送中心、厂房、办公大楼等;小到办公电脑、桌椅板凳、甚至办公文具;有总部的,也有门店的……谨记:固定资产折算财务报表时要真实。千万不能虚高作价,商誉好的时候资产会被银行、市场虚高评估,一旦企业出现危机,资产会被严重打折,很多企业家在企业倒闭清算后才发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要提前做好防范。3. 要立算清楚了账,理清楚了人,盘清楚了货,接下来就是立的阶段了:A、要立目标抛弃过去冲业绩冲规模的目标,把增长的目标导向调整为:企业健康、员工幸福、客户满意。过去我们的企业标语写得很宏大,但行动总是走偏了方向。胖东来给我最大震撼的是:胖东来的企业文化是做到了才挂到墙上去的。B、要立标准要建立更高的企业标准。山姆、Costco开市客等世界级的零售企业也是从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客户对胖东来的信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信誉楼通过6年的时间才让黄骅市的老百姓彻底相信在社会上大部分企业不讲诚信的时候,信誉楼是一直讲诚信的。所有的背后都是无数的企业标准在支撑着,而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优秀企业大量的标准都是公开的,向优秀的企业学习,需要日拱一卒,方能抵达。C、要立木为信商鞅变法的故事我们小时候都听过,“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标准的建立不难,难的是执行。不论是团队内部、供应链、合作伙伴等等,定了标准要执行,不怕失去当下的蝇头小利。改革总是痛苦的,只有经历过阵痛,才能实现企业长远的健康。可以做得不够好,但是要让客户看到我们每天的努力,要让客户感受到企业每天在进步,要让客户体会到我们真诚服务的态度,要让团队散发出自信与阳光。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要日积月累地改变自己、改变团队、改变企业。客户终有一天会因我们自身的变好而回归。七、写在最后当周边的大环境都在唱衰实体零售的时候,山姆、Costco、胖东来等优秀的企业已经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在社会上大部分企业不讲诚信的时候,诚信是一种稀有资源,谁拥有了它,谁就拥有了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即使市场环境逐步规范以后,诚信成为大环境,那么诚信的价值也不会贬值,因为它会像水,虽不稀有,但却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
▲香港海关注意到空压机的金属密度“高到很不正常”。(图/香港海关)香港海关日前破获一起黄金走私案件,一名31岁男子在携带2台空气压缩机准备从香港出关前往日本之际,被海关人员发现空压机的零件竟然是由146公斤的黄金所制成。后续根据海关估算,这些黄金市值约8400万港币,是香港史上查获最大规模的黄金走私案。根据香港媒体报导指出,整起事件发生于3月27日,当时机场海关正在检查2部称计划拖运到日本的空气压缩机,但是在过X光的环节中,海关就注意到空压机的金属密度“高到很不正常”,后续海关人员拆开空压机、取出马达的轴心后检查,发现竟然是黄金制成,而外表只是简单上了一层银漆。▲马达的轴心竟然是黄金制成,外表只是简单上了一层银漆。(图/香港海关)最后经过检验,发现这两台空压机内竟然暗藏146公斤的黄金,市值约8400万港币。后续申请报关的31岁男子也遭到香港警方逮捕。报导中也表示,这起黄金走私已经打破香港过往纪录。如真的让这批黄金抵达日本,估计可以逃税840万元港币。虽然已经逮捕了申请报关的男子,但香港海关表示,不排除有不法份子委托物流业者将机器以空运的方式运送至日本,日后还会针对此部分进行严格的查缉。...
“把狗带回家没两天,狗就出现了呕吐、拉稀等症状,于是送回宠物店治疗,当时给开了药打了针,可是没过几天,狗狗就死了。”来自云南的沙女士去年年底看到某社交平台的“萌宠”广告推送后,在一家宠物店里购买了一只吉娃娃犬,在购买时被商家捆绑消费了高价狗粮,没想到买到的还是带病宠物。 近年来,宠物行业蓬勃发展。《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指数报告(2023)》显示,在中国结婚率下降与老龄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空巢老人和单身青年比重攀升,催生了更多宠物陪伴需求。《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犬、猫)数量已经达到1.1亿只,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到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8114亿元,宠物经济呈“井喷式”发展态势。 然而,在宠物陪伴需求渐增的大背景下,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宠物时却被“坑”。《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网友都有与沙女士一样的经历,宠物在购买时状态良好,但在购买后一周内就会出现咳嗽、呕吐、便血甚至死亡等多种问题,网友称之为“星期宠”。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相关吐槽和投诉不在少数。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在购买宠物时还遭遇过商家加价、捆绑销售的情况,而之后宠物频繁生病甚至死亡,却遇到维权困难等问题。 受访专家认为,宠物短期内生病甚至死亡很可能是因为身上携带传染性病毒,商家有义务在售卖宠物时将宠物真实的健康状况告知消费者,如果故意售卖存在传染疾病风险的活体动物,涉嫌违法,应当进行赔偿。 “星期宠”大肆售卖 短时间内生病死亡 今年2月初,江苏南京的林女士在网络平台搜索到一家本地的宠物店,前期线上沟通让她觉得对方态度负责、宠物品相好、价格也合适,于是相约现场挑选,最终花费1600元购买了一只比熊幼犬。 林女士告诉记者,小狗刚带回家时很活泼,但是第3天就开始生病,出现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商家坚称自己卖的狗没问题,只是还不适应新环境,过两天就好了。林女士本以为小狗的状态会自行缓解,然而,到了第5天,小狗死了。林女士联系商家协商赔偿,但商家拒绝赔偿并表示是林女士自己喂养出的问题。 “宠物狗买回来后一直养在笼子里,按商家的要求一天只喂两顿,喂的也是从商家处购买的过渡粮,这么短时间内生病、死亡,难道不是在店里时狗狗就已经患病吗?”林女士感到不对劲,上网搜索店名后,发现不少南京本地网友表示自己在这家店买到过“星期狗”。 按照林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又联系了该店的另外几名顾客。南京居民王先生说自己去年在这家宠物店买了一只金毛幼犬,带回家还没一周就死了。 胡女士也有相同经历。去年年底,胡女士想养一只宠物狗,在网购平台找到南京本地的一个卖家。看到卖家介绍有线下店铺,也有相关经营资质,胡女士觉得应该很正规,于是没作他想,就选中一只柴犬,谈好价格后,商家又提出让胡女士购买店内在售的狗粮,两包共计600元,胡女士总共支付1800元。 购买后的前两天,这只柴犬很活泼、胃口也很好,但第4天开始其精神状态就明显不好,并在宠物医院检测出犬瘟热和犬冠状病毒。卖家表示小狗生病很正常,并提出可以为胡女士换一只狗。尽管购买协议写明可以免费换狗,但店家提出需要补交300元,胡女士于是付费300元后领回一只店员满口承诺“包养活”的柴犬。但没过几天,换来的小狗又出现了呕吐、拉稀的症状,还检测出犬细小病毒,在全面治疗5天后,第二只柴犬也死了。 事后,胡女士回顾购买过程,发现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被自己忽视了:在首次购买时,商家提供了一个宠物疫苗本,显示首次注射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然而,注射记录中“疫苗贴标签处”一栏粘贴的标签显示当天注射的疫苗有效期仅到当年9月5日。胡女士怀疑商家为宠物注射了过期疫苗,也可能根本没有注射疫苗。 此外,约定现场看狗时,商家提供了一个地址,但胡女士并未在附近找到宠物店,随后商家改口称店铺搬迁,重新发送了定位。这一说法也得到林女士的印证。据林女士回忆,约定现场看狗时商家发了一个定位,但并非商家的真实定位,而是提供了附近一家维修店的地址,并称“到地方会来接你”。 记者采访发现,网络平台上直播、推广、低价“引流”,随后实体店交易并逐步涨价是“星期宠”卖家的常见套路,此类卖家在谈及宠物的健康情况时往往闪烁其词。 去年8月,家住浙江杭州的何女士决定养一只宠物狗,便在网络平台搜索卖家。通过对比,何女士最后选定了一家本地宠物店。何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首次购买宠物狗,“(卖家)写了标价就是卖价,打过疫苗也做了体内外驱虫,还有实体店,我感觉还算靠谱”。 双方线上进行沟通后,当天傍晚,何女士前往宠物店现场挑选。前期沟通和现场选购时卖家态度都特别好,也作了很多保证。在店家多番承诺下,何女士选中了一只比熊犬。 回到家后,比熊犬很快就出现了呕吐症状。起初,何女士以为小狗是受凉了,可处理后小狗又开始拉肚子。第二天一早,何女士将小狗送回宠物店,请卖家帮忙照看。其间,何女士线上询问宠物狗的健康状况和检查结果,商家都含糊其词。几天后,商家称可以给何女士换一只健康的狗。何女士的第二只比熊犬在领回家后的第二天同样出现了呕吐、拉肚子的症状,经宠物医院检测犬冠状病毒阳性。接连两只狗都在购入后短期内生病,让何女士不禁感叹:“这种网上包装‘引流’的卖家真不能信。” 事发后商家拒担责 消费者往往难维权 历时3个月,购买到“星期狗”的袁女士艰难维权成功。 2022年年初,四川达州的袁女士在某宠物店花费1000元购买了一只柯基犬,购买后第6天,柯基开始拉肚子,并且状况越来越不好。袁女士带着柯基前往宠物医院救治,不到3天,柯基在宠物医院死亡。 袁女士随即联系商家要求赔偿,却一直没有得到回复,“不回消息,不接电话,打了12315投诉热线当地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介入后,商家才开始联系我”。动监局对双方进行了调解,袁女士提出,商家应赔偿买狗和治疗的全部费用,商家则表示仅能赔偿一半买狗的费用并且不承担治疗费用。双方意见不一致,袁女士开始收集相关证据,并从网上找到了商家的营业执照。几天后,袁女士向当地法院提交了起诉状和各种材料。 袁女士认为,柯基购买后不到一周即发病,10天内死亡,商家有很大责任,不仅应赔付买狗费用,还应赔偿治疗费用,共计2680元。最终,商家在诉前调解时妥协并同意赔偿1500元。 袁女士对记者说,不幸中的万幸是,自己当时保留好了合同原件、宠物的疫苗本等相关证据。采访中,她反复强调,爱宠人士购买宠物前应当慎重再慎重,签合同时一定要留意内容细节,保留好相关材料。 去年年底,黑龙江的马女士在哈尔滨的一家宠物店购买了一只泰迪幼犬,购买后第二天狗便出现拉稀症状,还带有“血水一样的东西”,马女士联系宠物店,并按卖家要求让宠物空腹。第三天上午和晚上泰迪分别出现一次呕吐症状,并在宠物医院验出该犬携带犬细小病毒。 经咨询专业人士,马女士了解到犬细小病毒潜伏期为3天到14天,而宠物到家后24小时左右就病发,据此认定宠物在带回家前就已经携带病毒。她联系宠物店时商家却表示“活体售出不负责”,拒绝承担任何费用。之后,马女士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后进行了调解,但并未起到作用。 马女士说:“卖家当时说给狗打了一针疫苗,但是未提供接种疫苗凭证,我问他是否有接种疫苗资质时,卖家说给自己家犬接种不需要资质,由此我推定他没有资质,这也是我维权最为关键的证据。” 马女士以商家没有接种疫苗资质为切入点,向当地农业农村局反映了情况。过了几天,马女士接到了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向马女士了解相关情况后表示,商家给出售的狗接种的行为是违规的。几小时后,商家主动联系马女士并提出和解,最终向马女士赔偿了购买宠物的费用以及其支出的全部医疗费。 但记者调查发现,袁女士和马女士这样买到“星期宠”后维权成功的例子极少。很多被商家欺骗购买到“星期宠”的消费者或自认倒霉,或因证据留存不足而无法成功维权。即使是维权成功的消费者,也仅是要回买宠费用和医疗费用,而商家在赔偿后仍照常经营、推广。还有一些商家会主动与消费者签订购买协议,并在协议中注明“支持当场检测,一旦售出,概不负责”。 浙江杭州的白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曾于去年买到“星期狗”,找商家索赔时,商家以协议中的“一旦售出,概不负责”条款拒绝赔偿。 深圳的杜女士在社交平台中分享了她的“踩坑”经历:她花了5000元在当地一家宠物店购买一只萨摩耶,带回家后却查出携带犬细小、冠状等病毒且全身疥螨,商家表示不退不换。由于杜女士与商家只是对携带病毒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口头约定,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并未体现,最后难以维权。 商家行为涉嫌违法 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宠物店内能吃能喝、活泼可爱,看起来十分健康的小猫小狗,为何到家后短期内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记者咨询了一位业内人士,对方介绍,犬瘟热、犬细小发病一般就是7天,而宠物在店内看起来情况良好则很有可能是商家进行了操作,“血清、肾上腺素、强烈兴奋剂,3针打完就掩盖了,等买家把宠物带回家后才会慢慢暴露”。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店家故意售卖有病的宠物,还在合同中规避责任的行为涉嫌违法。 北京市盈科(佛山)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显敏说,商家在售卖因存在各种健康问题而只能存活一周左右的“星期宠”等活体动物时存在未如实告知买家宠物实际情况的问题。而且,如果此类宠物身上携带有传染性病毒,商家不仅不应售卖此类存在传染疾病风险的活体动物,还可能涉嫌违反动物防疫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商家在合同中用文字规避责任的条款,属于免责条款,这种情况下并无效用。因为宠物作为活体,要疫苗和检疫合格后方可售卖,不能抛开责任谈免责。”陈显敏说。 在陈显敏看来,“星期宠”纠纷中消费者维权的困难之处在于,难以确定宠物具体的染病时间。当买卖双方各执一词时,现有材料难以证明宠物是否在商家销售时就已经携带病毒。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何山教授认为,界定双方责任的关键环节是取得一份权威的鉴定结果。当宠物在购买后短期内死亡时,消费者应当将宠物送往专业的检验机构鉴定死因,特别是导致宠物死亡的病毒的潜伏期,以此来确定宠物是否在消费者购买前已经染病,为后续厘清双方责任提供依据。 陈显敏建议,为规范“星期宠”乱象,目前最可行的措施是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商家的日常监管,或者有关部门提高对在售宠物的检疫频次。消费者购买“星期宠”后,可以先与商家协商退货退款,若协商不成,可向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投诉,因“星期宠”问题涉及带病猫狗,消费者还可以向主管卫生防疫的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依法解决问题。...
“被低生育率和疫情怯魅后,人口的机械增长将成为核心驱动力。”最近几天,全国各省市常住人口数据陆续发布了,除了黑龙江迟迟未公布,我们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截至2023年末,全国人口同比减少208万人,连续两年负增长。通过这个“不太好看”的数字,我们还是有三个观察点可以和大家分享和探讨一下。观察一:“自然增长”落幕,马太效应加速小巴拿到数据表的第一感受是:各省人口怎么都是负增长了?据统计,在已公布的30个省市中,19个省市的常住人口减少,如果算上黑龙江(大概率负增长),那就有20个。河北、湖南、辽宁、吉林,人口连续三年减少;四川、安徽、广西、福建等7个省市10年来首次出现人口减少。回顾往年发现,2021年,16个省市常住人口减少;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有15个省市的人口减少;而在前一年的2019年,只有4个省市的人口是负增长的。这意味着,从2019年到2023年,人口减少的省市数量不断扩大。需要说明的是,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的省市只有13个,这和防疫期间长三角和珠三角劳动力人口被迫回流有关。而从2022年开始,中国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总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因此难以再复制2019年之前各地人口普增的“盛况”。我们或许能以2022年为界,在“自然人口负增长”时代,将人口的流入和流出作为中国各地人口变化的重要观察点。2023年,人口减少最多的两个省是河南省和山东省,分别减少了57万和39.8万。两个省都有共性:河南新增常住人口从2021年开始呈悬崖式下滑(此时自然增长率仍为正),主要是人口外流。第二年后,河南自然增长率转负。2023年,河南常住自然人口减少9.2万人,这意味着有47.8万人口净流出。山东的情况也类似,2021年前平均每年增加57万人,2022年后直接进入负增长。有不生娃的因素,也有外流的因素——2023年,山东省人口净流出17.7万。显然,并不是每个山东人都想留在家乡考编。中部和北方的省市基本都出现了这个现象,我们或许能得出一个简单观察:2023年,被低生育率和疫情“祛魅”后,各地没法用自然增长支撑的时候,人口会越来越向经济大省和有政策扶持的地区集中。去年人口增长最多的两个省是浙江和广东,江苏、上海也有十多万的增长,说明在中部大省人口增长全部转负的情况下,虹吸效应明显。这种“分化”还出现在各省内部。比如湖南人口相较峰值锐减76万,直接一个大县的人口没了,但“网传”长沙市在2023年增加了50万。山东亦是如此。2022年,两大中心城市青岛、济南分别增加8.54万和7.86万,而包括热门城市淄博在内有12个地级市人口在减少。观察二:地方大兴网红文旅,人却在逃离?当小巴在给表格排序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若按常住人口减少的省市从多到少排序,前四个种子选手分别河南、山东、湖南、甘肃。这四个省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两年来都诞生过网红文旅城市。以“王婆说媒”而爆火的开封,其所在的河南省常住人口减少57万人,位列第一;以“烧烤”而走红一整年的重工业城市淄博,其所在的山东省常住人口减少39.8万;新晋新一线、近两年以超低房价被热议的“宜居之城”长沙,网红效应并未辐射至整个湖南省,人口减少36万;凭借“天水麻辣烫”而变得不再透明的甘肃省,人口减少了26.5万;还有一个隐藏的选手——尚未公布人口数据的黑龙江。不知2024年初的“尔滨火了”能否为其添许人丁,但从2010年开始,黑龙江常住人口数据便一路下滑,2022年比上一年减少26万,若照此规律,黑龙江大概率挤进常住人口下滑省市的前五。这似乎正在告诉我们一个现象:一个地区越盛产网红城市和现象级的文旅事件,越是阻挡不了人口下滑。有可能纯属巧合,也有可能是分化带来的人口焦虑:各地拼命宣传、大兴网红文旅,要么拼命虹吸,壮大自己;要么自求出路,应对“人口下滑”这个已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特别是对于一些依赖传统工业的城市,文旅能带来的经济增量只是杯水车薪,本质上还是想博一波眼球,让“流动人口”多看一眼。补足消费是小赚,促使普通人定居、就业是中赚,吸引高端人才和产业就是大赚。一般而言,只要不瞎折腾,各地的“行为艺术”,或多或少能产生溢出效应,但促进人口增长的效果如何,可能还要未来2—3年的时间来浇灌。观察三:机械增长VS自然增长当自然增长、人口流出等词叠加在一起,去年人口增长最显著的两个省份——浙江和广东,就很值得拿来说一说。广东省新添人丁49万,并不算意外。广东本就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1982年至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保持正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广东人太能生了,像潮汕等地“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广东省基本上每年出生人口都超过100万,全国独树一帜。二是相对自然增长的“机械增长”(外地人口流入)影响巨大。由于广东制造业发达、城镇化率高,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去年广东的49万新增人口,14万为净流入。而在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意外”减少了27.2万,主要是疫情导致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原本在广东务工的外省流动人口返乡就业。浙江省去年的新增人口比广东还多1万,但浙江人口增长纯靠“机械增长”。分析可知,浙江省自然增长率相较于2022年的0.04%,进一步下滑,达到-0.86%,硬生生减少了5.7万人,这意味着外来人口流入所贡献的机械增长达到55.7万人。回顾近三年来,浙江的人口吸引能力一直处于全国第一。2022年,情况特殊,在人口回流、本地人几乎不生孩子的情况下增长了37万人,2021年,达到恐怖的72万人,遥遥领先。浙江和广东,两个经济大省,有着相似的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人口获取路径却大不相同。如果分析路径优劣,广东省的人口优势是“双轮驱动”,特别是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依然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年轻劳动力,人口潜力是要大于浙江的。今年春节开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了一个重磅数据: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这是广东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成果。不过,浙江省虽然在人口基数和人口潜力上比不过广东,但仍具独特优势。首先,这几年来,浙江省中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为全国第一,连三线城市如金华、湖州都有各自独到的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带给浙江的,有可能是技术,有可能是企业,甚至是产业。正所谓“人跟产业走,人随产业来”。其次,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省”,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入较为均衡。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常住人口,已连续两年正增长了。“人往高处走”,反映在人口流动上,便是往人均GDP高的地方走,浙江省人口流入较为平衡,说明地域上的产业经济、收入没有明显差距。也难怪最近有人喊出“不能移民到发达国家,那就到浙江去”。广东各地的地域发展差距就比较大了,这也能很好地反映在人口流动上。比如在2021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这8个城市的人口是净流入,全部在珠三角,剩下13个城市全是净流出,多数流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五大重要制造业城市,实现了劳动力的“内部消化”。结语照此趋势,机械增长将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救命稻草”,以至于出现了很多“是否要引入外籍人口”的讨论与争议。当然了,机械增长的压力对于每一个省市而言也将越来越大。比如地方执政者要如何掏空心思去吸引人口,未来的行为艺术和网红事件可能会愈发频繁,“花期”也会越来越短;再比如,有人退休后选择回老家养老,在老家消费,却领着大城市的养老金。财政压力还是挺大的……而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人口数字又过于宏大,我们期待的或许只是一种“有机增长”:那便是把“口”字去掉,真正地尊重每一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