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揭秘东旭集团造假手法:关联壳公司充当上下游推高业绩,“一鱼多吃”侵占百亿资金
发布时间:2025-04-17 11:05 来源:清流

东旭集团的造假之路,走到了尽头。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对东旭集团证券违法行为做出行政处罚,据查,东旭集团及其旗下上市公司,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业绩造假累计数百亿元,并以此募集资金、发行债券超百亿元。

东旭集团的掌门人是李兆廷。李兆廷曾以235亿元财富成为石家庄首富,巅峰时期手握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嘉麟杰等三家上市公司实控权。

清流工作室调查发现,东旭集团注册的一批关联公司,常年出现在集团及两家上市公司东旭蓝天(000040.SZ)及东旭光电(000413.SZ)的不同业务板块中。

有时候,这些壳公司是东旭集团环保建材业务的供应商或大客户,有时候,同一家壳公司又会成为东旭光电玻璃基板业务的最大供应商,同一时间,这些壳公司又从大客户,摇身一变成为东旭蓝天收购光伏电站的交易方。

而东旭集团及其掌控的上市公司,可能利用这些关联的壳公司充当销售业务的上下游,以“左手倒右手”的模式推高虚假业绩。而在客户或供应商中出现隐秘关联方的情况,最早在2012年就已出现。

除了业绩造假,东旭集团更通过预付账款等方式,侵占了上市公司东旭蓝天及东旭光电合计169.59亿元,更以财务公司存款名义挪用超过100亿元资金。

清流工作室发现,除了此类资金外流,东旭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东旭蓝天,还曾收购外部公司及光伏电站、代偿股东借款,此类交易累计流出资金也达数亿元。这些交易,被包装为东旭蓝天与第三方公司的公平交易,实则交易对方均为东旭集团的关联方。

随着东旭集团造假及侵占资金的罪行被揭露,其公司及高管已被罚处。然而,被侵占的百亿元规模资金仍未获得归还,追踪东旭集团的资金流向,将是监管的下一个工作要点。

“左手倒右手”推高业绩?

经河北监管局调查,2015至2019年期间,东旭集团虚增收入累计478.25亿元,虚增利润累计130.01亿元,虚增货币资金447.9亿元(最高);上市公司东旭光电虚增收入累计167.6亿元,虚增利润累计56.27亿元。

在监管介入后,东旭集团、东旭蓝天及东旭光电承认了部分关联方,这些隐秘的关联方多年来出现在东旭系的供应商、客户名单中,暗中推高东旭系的业绩,并助其从A股市场、债券市场获得巨额融资。

清流工作室发现,早在2015年以前,东旭集团的上下游就出现隐秘的关联方,或常年进行“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2013至2015年,东旭集团以环保建材销售为主要业务,其第一大客户、第二大客户分别是北京晟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晟源”)和北京熠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熠彩照明”)。

这两家大客户,是东旭系明显的关联方。工商信息显示,北京晟源、熠彩照明2014年及2015年申报的企业电话与多家东旭系公司相同。监管介入后,东旭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东旭蓝天曾在2024年承认,熠彩照明是控股股东东旭集团的关联人之一。

2014年,这两家关联客户贡献的销售额高达29亿元,占据东旭集团全年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到2015年,两家客户贡献的销售额仍然逼近29亿元,占据全年营业收入的三成。

更诡异的是,东旭集团的供应商也是其控制的关联方。

2015年,东旭集团向3家供应商北京曼尼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曼尼奇”)、宁波皓元凯新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宁波皓元”)及天津卧盈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卧盈涵”),总计预支付材料、设备采购款高达31.6亿元。

上述三家供应商,都曾在2015年与前述客户北京晟源申报了同一个企业电话。2024年,东旭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东旭光电也公开承认,北京曼尼奇是控股股东东旭集团的关联人。

这意味着,在2015年,东旭集团向三家关联供应商支付了31.6亿元的货款,又同时从两家关联客户获得了近29亿元的销售订单。如果这些所谓的交易并无商业实质,其虚增的营业收入或达29亿元。

东旭集团另一块重要的业务,是“装备及技术服务、玻璃基板生产销售”,由旗下上市公司东旭光电经营。然而,带着“高科技”光环的玻璃基板销售业务,其交易链条似乎与环保建材销售业务并无二致,其供应商及客户中均出现东旭系的关联公司。

由于东旭光电一直隐藏其客户及供应商名单,最早能追溯到其交易名单的时间为2012年,彼时恰逢东旭集团收购东旭光电控股股东满一年。

这一年,东旭光电的前五大客户清一色是东旭集团的关联公司,这些公司总计贡献了6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77%。

比如,第一大客户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河南国有资本运营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及东旭光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后者的控股股东为东旭集团创始人李兆廷。第二大客户东旭(营口)光电显示有限公司,则由东旭集团和五矿(辽宁)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等合资设立。

而在这一年,东旭光电的上游也出现东旭系的“老熟人”北京曼尼奇,其作为第三大供应商向东旭光电供货3600万元。

这是否意味着,东旭光电所谓高增长的玻璃基板业务,也是通过关联方充当上下游实现的?

到了2016年,“装备及技术服务、玻璃基板生产销售”销售额大幅增长,逐渐成为东旭集团的主营业务。在此业务加持下,东旭集团的年收入从2015年未足百亿,到2016年超200亿规模,到2017年涨至380亿,2018年营业收入更突破500亿。

东旭集团及东旭光电,正是凭着这几年的业绩,成功获得了巨额融资。据监管查明,依靠虚假的业绩,东旭光电于2017年违法募集资金75.65亿元,东旭集团于2018年违法募集资金35亿元。

“一鱼多吃”掏空上市公司

除了业绩造假获得巨额融资,东旭集团还通过各种手段从两家上市公司挪走了百亿级别的资金。

根据东旭光电披露,其曾于2018年至2019年,向东旭集团关联公司北京曼尼奇预付了高达34.57亿元的采购款,委托其代采玻璃基板等生产所需的设备。

而这只是东旭光电与关联供应商交易的冰山一角,据东旭光电此后披露,其以采购设备、支付工程设备款等名义,总计向不同的关联供应商支付了95.95亿元。这些公司最终并未交付任何设备,甚至部分悄然注销,最终被认定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至今未能追讨。

东旭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东旭蓝天,几乎套用了同样的模式。其声称从事光伏产业,年营业收入达七八十亿元,但也从未披露供应商及客户名单。据其披露,东旭蓝天也是向东旭集团大量的关联公司采购光伏设备支付预付款,其又声称从事EPC工程,又向大量关联公司支付巨额工程款,合计无法收回金额高达75.27亿元。

清流工作室调查发现,除了大额预付款流向大股东关联方,还有部分资金,是以股权收购的形式流向关联方。

2020年6月,东旭蓝天子公司东旭蓝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厚德义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厚德义”)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6亿元收购鼎晖恒业集团有限公司23.84 %的股份,后者是一家年利润亏损的公司。

这家收到6亿元巨额资金的北京厚德义公司,也是东旭集团的关联公司。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在2016年申报的企业电话与北京东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东旭系公司相同,后者更直接由李兆廷控股并担任法定代表人。

2019年,东旭蓝天又曾向东旭集团关联方熠彩照明,收购一家光伏发电企业张北熠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到了2022年,因发电量大幅下降,东旭蓝天对其计提商誉减值0.34亿元。

此外,东旭系还在收购部分电站后,以代偿还股东借款的形式进一步从上市公司转移资金。

东旭蓝天在2021年声称,承债式收购蒙阴及都昌电站,不仅支付原股东0.72亿元的收购款,还代蒙阴及都昌电站当期支付了原股东往来款1.6亿元。而获得这两笔资金的蒙阴及都昌电站“原股东”,正是东旭集团的关联方——熠彩照明。

时间往前,东旭蓝天还曾在2018年收购了吉林华众电站,同样在支付0.01亿元收购款后,又支付了原股东往来款约0.3亿元。而获得资金的“原股东”,是东旭集团的另一家关联公司北京晟源。

更有巨额的资金,则被存放在东旭系财务公司,难以追讨。

资料显示,东旭蓝天及东旭光电分别有28.91亿元及75.31亿元资金存放在东旭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下称“东旭财务公司”),存放后即提取受限,无法自由支配。

东旭财务公司由东旭集团及东旭光电各持有60%及40%股权。

种种现象显示,这可能是一笔有预谋的资金转移计划。东旭蓝天在2018年5月才通过各项程序,将资金存入财务公司。财务公司在当年年底就宣布出现经营困难,两家上市公司合计百亿规模资金自此一去不返。

随着监管介入,东旭集团业绩造假、侵占资金的罪行得到查处。然而,这些通过种种手段套走的资金,合计超过200亿金额,却至今未能追回。

河北、深圳证监局在3月28日发布的行政处罚公告中表示,将继续督促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依法追回被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法占用的资金。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