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本是中国电商系营造出来的消费狂潮,但是超速发展的P2P平台,也开始借势这场全民狂欢。P2P烧钱模式加速开启,加息、送礼品、贷款分期等手段,频频出手。业内人士表示,P2P平台快速圈地占领市场,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打响前战的还是电商系。双11前,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就针对用户各自给出提升额度的计划,主推免息分期购物。京东金融还与中国人寿(601628,股吧)财险合作推出“买贵管赔价保险”等创新型保险产品。 紧随其后的P2P平台纷纷打出了加息、送礼品等营销手段。对于P2P行业是否已经进入营销大战的时点,行业内的观点似乎还未统一。 贷款分期免息 P2P借势“双11” 为了配合电商平台的双11大战,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都积极动作,金融服务的针锋相对并不亚于电商销售的营销热度。分期产品是两家直接对抗的主要焦点。 蚂蚁花呗本质是小额消费贷款。早在10月中旬,蚂蚁金服就与天猫共同投入5000万元红包奖励推广花呗产品,之后又宣布追加1000万元以补偿用户免息分期购物,并对部分用户进行了额度提升。 而京东白条属于赊销,是京东的应收账款。京东金融方面表示,单单京东白条在PC端移动端全场24期免息一项,所补贴的费用就超过2亿元。就理财产品来说,京东也给出加息、0折基金等奖励。针对商户,京小贷则在10月开始了几轮的贷款利率优惠。 蚂蚁金服11月10日晚又公布称,网商银行从9月份开始投入90亿元的贷款资金,向淘宝天猫商户推出低利率的促贷。 P2P搭双11的便车搞营销已经不是头一次了,加息券、现金及实物奖励都是最常见的方式。今年来看,包括红岭创投、积木盒子、PPmoney等排名靠前的平台都已参战,第三方平台投之家还联合近百家P2P平台,推出“网贷双11”的集体营销活动,也有平台是将促销放在了节后。 不过对于网贷投资人而言,日常的加息、抽奖并非罕见,新平台尤为如此。采访中有观点认为,P2P营销其实是适应市场走向。尤其资金在股市与P2P理财之间的流动更像是跷跷板,股市回暖后有可能出现资金抽离,近段时间的加息力度也因而可能加大。 金信网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安丹方认为在股市回暖的情况下,选择撤资的大都是高风险偏好的用户。而从整体来看,数据显示,虽然股市回暖,但部分大平台的成交量仍旧快速增长,而网贷行业10月份整体规模也突破了万亿。投资人的黏性正在增强。 金融工场董事长魏薇在采访中也认为股市影响有限。她表示,借助双11的人气和流量,营销可以给平台的影响力和交易量带来积极影响。但P2P竟然与电商不同,其产品还需面对金融资产的合规性问题。尤其是在宏观经济下行、优质资产短缺的情况下,是否合规将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一旦双11这种临时性的活动所积累的人气和流量下降,一些平台上拆标或错配的风险或将暴露。”她说。 P2P加速烧钱模式 中小平台生存堪忧 与双11花钱补贴相伴随的,还有近期P2P在广告上投放的大手笔接连出现。进入11月,已经有翼龙贷与金信网开始在央视投放广告。 一家老牌平台的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其在广告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3个亿,明年可能会更多。这家平台目前为止仍未盈利。 而在今年年初时,还曾有某平台的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其对重金砸广告所收获的效果仍在观望。半年过去,怀有这样疑虑的人似乎更少了。 金融工场在9月份曾冠名某地方卫视真人秀节目。魏薇回应认为,从地域上讲,整个P2P市场的投资人还是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二三线城市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广告投放为平台增加新用户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近期广告大量出现的直接原因。 同时她认为,随着监管政策逐步明晰,行业逐渐被市场和投资人接受,竞争加剧后就会出现大量的广告营销,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市场前期教育已经完成。 至于在央视做了广告的金信网,安丹方也向记者回应称,经过两年的市场教育,投资者对于网贷的认知度的确已经有质的提升,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利好频出。“我们看到,整个行业已经逐渐向金融正规军蜕变。随着行业正规化,我认为互联网理财也不应再是少数技术宅男宅女独享的理财方式,而要有被大众所认知的品牌出现。”她表示,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广告投放是因为她相信行业已经结束了草莽时代,品牌优势开始凸显。 而营销的投入势必也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前述老牌平台的负责人估算,自己平台上的获客成本大约在几百块,而最初时才六七块。对于明年,他认为不会低于1000元。 不过安丹方却认为,由于大品牌优势凸显和投资者黏性的增强,明年大平台的获客成本反而会出现大幅下降。 对此,邦帮堂董事长寇权表示,P2P行业发展前期的小规模烧钱营销体量毕竟有限,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实际从2014年底开始线下广告就蜂拥而至。看似“烧钱”,实则各家P2P平台快速圈地占领市场的重要布局,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少平台的广告过分夸大收益,而无视风险,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P2P投资人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尚有待提高,投资人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魏薇认为,获客成本的增加对各家平台的考验将更加严峻,中小平台的生存道路将更加艰辛。 “双11”已不仅仅是电商系的天下,借势参与“双11”促销盛宴的P2P平台也大打出手,推出加息、送豪礼等方式,加速烧钱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会像IT行业一样出现一家独大、赢者通吃局面,因为互联网金融核心是金融、是基于本地化或特定领域“小而美”的服务,因此当前互联网金融O2O模式被业界看好的原因。P2P在电商平台上跳舞,大力砸钱,在前期快速圈地抢占市场份额上优势明显,但是并不能带来盈利。相关人士表示,“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要长期规范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
双十一电商激战,P2P平台也顶上消费金融领域。据悉,目前多家P2P已进军消费金融市场,贷款形式为国外流行的“发薪日贷款”,即由放贷人提供小额、短期、无担保贷款,借款人以此维持下一个发薪日前的开销,并在发薪日还款,这部分群体也叫提前月光族,以80、90后为主。 提前月光族 今年的电商巨头新开辟消费金融战场,双十一前,京东白条高喊踩死“蚂蚁”,狂砸4亿回馈用户,而蚂蚁花呗则宣布“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免息分期大促”,联合天猫放出近100万款免息分期商品,总投入1000万元。 电商之外,定位于消费金融的互联网金融P2P们在场外进行着另一场混战,麦子金服、闪电借贷等或与电商巨头合作,或扩大免息活动,刺激消费。 《华夏时报》记者从互联网金融CEO说日前主办“消费金融”主题论坛了解到,目前大批互联网金融已进军消费金融市场,贷款形式为国外流行的“发薪日贷款”,借贷群体主要为80、90后“提前月光族”,成交规模已达百亿以上,不过这个市场仍受到政策的风险。 P2P进军万亿级蓝海市场——消费金融 双十一前,正当京东与天猫战火正酣时,一条关于“双十一消费微贷神器”的文章在朋友圈广泛传播,这背后正是互联网金融的新动向,在P2P不断跨界下,消费金融这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自然不会被他们落下。 有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消费性贷款规模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到2019年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以天猫、京东、苏宁三大电商平台为代表的电商系均已涉足消费金融,去年9月,京东抢先推出行业内第一款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开启进军消费金融之路,到这次投入4亿征战双十一,力度越来越大。京东方面提供给《华夏时报》的数据称,用户使用白条分期后,月均订单金额增长98%,月均使用白条下单的次数达3.87次。 如果说电商的消费资金主要在各自平台内消耗,而互联网金融则更加开放自由,包括房贷、车贷、3C电子产品等领域,其中又以P2P模式为主。 今年,美利金融、闪电借款、现金巴士等代表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集体崛起,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追逐,其中美利金融刚获得挖财网等6500万美元A轮融资,另外,闪电借款、麦子金服、现金巴士等均已完成融资。 麦子金服CEO黄大蓉说,双十一主推高额免息活动从目前用户人群延展至无明确借款需求但有突增消费欲望的人群,与电商巨头联合推广互相背书,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巨头抓主流市场,我们在细分市场更有优势。” 掌众金融联合创始人谭春在互联网金融CEO说上表示,互联网消费金融则切入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涉及的信用空白用户,“基于一定的消费场景予以一定额度的授信,授信额度高低主要依据大数据征信技术完成,体验方面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快速放贷的需求。” 麦子金服旗下的名校贷则主定位于校园学生消费信贷市场。名校贷CEO曾庆辉说,名校贷将直接把借款打入学生账户而并非线下商户,“由于社群传播效应名校贷的月放款量呈爆发式增长,目前注册用户已达100万,借款用户已突破30万。” 和君咨询分析师贾阳阳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P2P接入消费金融符合国家大力推动消费升级的意图,消费金融有利于促进消费。“如果从消费金融的借款主体一般都是高学历人群、借款金额较小、违约成本较高、资金回报高等角度来讲算是相对优质的资产,目前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服务范围有限这块资产存量及未来增量非常大,消费金融发展有很大的空间。” “发薪日贷款”国外盛行 国内存法律障碍 事实上,国内这种消费金融借贷模式国外早已有之,国外称之为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由放贷人提供小额、短期、无担保贷款,借款人以此维持下一个发薪日前的开销,并在发薪日还款,这部分群体也叫提前月光族,以80、90后为主。 以美国为例,目前已有1000多家提供发薪日贷款的私人企业,业务规模前三家市场占有合计不超过20%,业务规模20亿-50亿美元/年,费率100%-300%。借款人大多有短期资金周转需求,要求产品具有便利性、连续性。 除了闪电借贷等,现金巴士是较早从事此项业务的企业,公司名就叫“微额速贷”,“微小的额度、快速到达”,现金巴士CEO唐阳说,微额速贷为普通人提供应急的微额借款服务,主要形态是移动金融,服务对象是亿万普通大众,真正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现金巴士创办一年多来,发展非常迅速,市场空间很大,也说明急需小额借贷的人群众多。” 唐阳说:“对于如何给普通人提供100元1000元的信用贷款,既能够商业可持续又能够普惠大众,正是我们现金巴士在实践的。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 今年8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征求意见稿)》称,贷款利率和综合有效利率不得违反法律有关规定。一般说得较多的是最高法关于民间贷款利率的两条红线,即年利率24%和36%。 谭春说,非存款意见是个问题,但央行指导意见为我们开了道口子,我们以平台中介费来计。不过,唐阳认为,综合有效利率有可能包括中介费等。“目前非存条例很暧昧,我们不太敢作,希望政策层面对微额信用借贷有个豁免,否则没有商业机构乐意作,社会人群也得不到服务。”’他介绍,像英国Payday Loan 金额是有限制控制在月薪的3成以下,每日收费控制在本金的1%以下。“估计中国的发薪日借款市场会是全球最大的,超过5000万人会是常用用户,如果政策能够考虑这个特定的细分市场,会造福海量的用户也繁荣一个行业。” 贾阳阳说,目前微贷公司的利率普遍高于24%,确实存在法律障碍问题。“但要明白的是,法律是给需要维权的主体用的,消费金融借款主体是个人,放款主体是企业,企业如果放超过24%,他们是肯定有办法收回来的,一般不会通过法律解决,更何况法律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背景资料: 8月6日上午,最高法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则司法解释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民间金融危机频发,引起监管层注意。据悉,央行相关负责人赴深圳约谈数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高管,征求关于民间金融理财的监管意见。民间金融理财业务的具体界定,尚不明确。P2P网贷已属规范部分,但转型一站式理财的综合理财平台仍属于监管真空部分。 民间理财 民间理财危机频发 引监管层注意 频发的民间金融理财危机引发了监管层的注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11月11日下午,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赴深圳约谈数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高管,就民间金融理财征求监管意见。 “今天主要内容是摸底民间金融理财业务,哪些公司在做,做得怎样。”与会的一位深圳P2P网贷平台高管透露:“可能要出台关于民间理财的政策。” 实际上,所谓民间金融理财业务,目前尚未明确界定,也没有相关行业协会予以自律。 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民间金融理财公司近年来已遍布于街头巷尾。通常,这类公司打着“XX理财公司”、“XX投资咨询公司”等名号招揽业务。 民间理财生态圈中,正在被纳入监管的P2P网贷行业,已是属于相对规范的一环。不过,一位P2P公司知情人士指出:“大资管背景下,P2P不再单纯做借贷业务,不少平台涉足代销、理财等综合领域,这些业务还处于监管真空地带。” 今年下半年以来,金融投资市场陷入资产配置荒。正在谋求转型的P2P平台,争相开启金融产品代销、理财模式,布局一站式综合理财平台。 目前,宜信、陆金所、积木盒子等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其关联公司,已获得基金代销牌照并开展相关业务。此外,多家大中型网贷平台高管亦表示,“正在着手申请相关牌照”。 对此,前述P2P高管表示,代销理财产品问题不大,监管层重点防控的是平台独立设计或嫁接产品的风险。 “有些P2P平台推出各种理财计划,这些产品没有经过监管部门审批或者报备,吸收民间闲散资金后,再寻找项目投资,确实存在不规范现象。”另一位深圳地区P2P平台董事长向记者坦言。 新兴的互联网基金、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业务,已进入监管视野。 近日召开的“2015第四届金融街论坛”上,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曾提出,互联网基金、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业务,应按照规定取得许可,确保线上线下标准的一致性,同时要维护监管公平性。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将经历从不规范到规范,从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到受到与其风险相适应的恰当监管的过程。 早在去年11月底,央行条法司已为包括P2P网贷平台在内的民间投资理财公司,提出风险警示,明确要求“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不能实施集资诈骗。” 对于本轮调研,深圳一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次临时通知几家知名度较高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还会继续约谈其他公司。” 约谈P2P高管引猜想 监管细则或近期出台 此番约谈的时间,也引起业内人士对P2P监管细则落地加速的猜想。 自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市场屡次传出细则将出的消息。 10月28日,一则国务院审批要求扩大征求意见范围的消息,再次将监管细则“回炉改造”。 “听说关于P2P网贷中介业务的调研基本结束了,相信这次细则近期会出台。”当天一位与会人员说道。 网贷之家10月月报数据显示,2015年10月P2P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逼近1200亿元大关,历史累计成交量更是突破了万亿元大关,达到10983.49亿元。2015年,网贷行业一路高歌猛进,仅前10个月的成交量就超过了7000亿,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8倍。 ...
10月29日,2015金融街论坛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在北京展览馆门外,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推销团队成群结队地对过往行人及参观群众强力营销。 虽然7月18日十部委联合推出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部互联网金融基本法,但由于细则迟迟不见出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乱象仍时时出现。此前就有平台以送小礼品为前提,先录下消费者点头的视频后再到平台网站上代其注册,结果引发信任危机,被质疑为贷款诈骗。而夸大理财收益率忽悠消费者和平台跑路等的不断涌现,更令行业监管细则尽快出台成为迫切的事情。 虽然细则仍在细究,但监管思路却越来越明朗。在2015年金融街论坛上,银监会网贷协调处处长许晓征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思路,首先是一种创新的监管理念,它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持牌机构的监管,应该是有一些更新型的监管思路和保护创新的理念在里面。其次就是包容性的思维。再者是规范发展,底线思维。 许晓征还指出,监管实际是为创新提供一个更好的合法合规的经营环境,对金融创新来说应该是一种保护。反过来说,创新的发展也给监管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更新的监管理念。 互联网金融乱象不减 10月29日,2015金融街论坛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在大面积的展馆之中,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商业银行之外,P2P网贷、理财公司、电商平台金融公司等等各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均在场馆内设置大型展台。 在展台前,互联网金融企业使出各种营销方式,送小礼品、体验券等,力争能够增加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并能够将其纳入自身选择资产配置的方案之一。 展馆内正规企业的营销如火如荼,而展馆外一些公司则发动营销战争,安排众多销售人员进行大面积营销。更有一些没有佩戴工作证明的社会人员,以小礼品、玩偶为诱惑,吸引老年人进行视频注册等。而此类现象,在展馆外屡见不鲜。 正如展馆内外热闹场景,互联网金融行业经过国家的提振以及行业的发展,各路资本以及怀揣着不同目的人士纷纷进入到互联网金融行业,造成目前平台跑路成为常态,消费者屡踩地雷,本金无法追回。 10月29日,在金融街论坛“互联网+时代金融业转型升级”分论坛之中,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指出,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势头很猛,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一些问题和风险已经开始暴露,需要加以重视。 “比如非银行支付领域发现了支付挪用、伪造交易、违规经营等问题,网络借贷领域也发生了非法吸收公共资金、失联跑路等问题,对此有必要加强监管,使其回归民间借贷撮合的本位,切实来防范风险。”刘向民进一步解释道。 有利网CEO吴逸然认为,涉及到公众利益,监管必须要有底线,虚假标的、资金池的各种各样的底线不能放松。 包容监管 虽然行业乱象丛生,但是除了央行发布指导意见之外,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目前尚未发布监管细则。“按照流程,本来10月末监管细则将要向社会征求意见,但是却由于监管细则没有通过验收,而导致返工。”一位知情人士讲道。 虽然监管细则尚未发布,作为今年新成立的普惠金融部主管互联网金融的网贷协调处的领导,在金融街论坛之中分享了主要监管机构对于网贷等监管的思路。 网贷协调处处长许晓征认为,监管理念有三个原则:首先是一种创新的监管理念,它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持牌机构的监管,应该是有一些更新型的监管思路和保护创新的理念在里面。其次就是包容性的思维。再者是规范发展,底线思维。 面对这样的思路,监管机构的出发点以及将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许晓征解释道,一个就是防止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泛化和滥用,能够让它回归到互联网金融本质发展的功能上来。防止互联网金融向脱离实体经济的方向发展,这应该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一个出发点。 “其次,监管应该立足于建立一种更加科学的体系。一方面对于创新要有一定包容性创新的理念、创新的业务以及保护。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底线思维、监管负面清单的形式,对业务规则进行约束和规范,可能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更加强调的是行为监管。”许晓征认为。 包容性监管,一直是不少网贷P2P高层所愿意看到的监管思路。吴逸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向是良好的,所以监管层一定会以发展的眼光来制定行业的监管细则。本着底线监管、预留空间来做指导意见,毕竟创新是需要空间的。” 在金融街论坛上,许晓征还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创新的事物,所以监管可能会对互联网金融进行长期不断的调研,不断地深入,能够让互联网金融更好地达到普惠金融的目的。 “互联网金融业务虽然看起来大致一样,但是每个公司的操作模式却又千差万别。未来的监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调整的过程。”君融贷创始人吴隽认为。 ...
10月28日,“2015年金融街论坛”在北京中国人寿中心召开,此次论坛以“新常态、新金融、新功能”为主题。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流向民出席论坛。 刘司长指出,互联网金融在新形势下谋求发展,受监管的正规金融业务仍将是其发展的主流,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将从三个层面促进转型升级。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28日出席“2015金融街论坛”时表示,受监管的正规金融业务仍将是互联网金融主流。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将从三个层面促进转型升级。 互联网金融 三个层面谋求互金行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金融行业对推动我国金融体系更加市场化,推动整个金融体系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的监管条例以及新兴行业本身发展的不够规范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型升级。 第一,互联网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效率促进传统金融业的转型升级。包括网银、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等表现形式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服务理念带来巨大冲击,使其更加注重差异化竞争,形成比较优势。 第二,互联网企业以创新方式进入金融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一些风险正在逐步暴露,包括非银行支付领域的违规经营问题、网络借贷领域的失联跑路等在内,都需要加强监管,切实防范风险。而其他互联网金融业务涉及到特许经营的,也应该按照规定获得许可,以保持监管的公平性 第三,互联网金融行业,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相关部门将积极推进相关规则制定和试点工作。客观上对我国金融市场化起到助推作用,推动了纯网络金融机构的出现,同时还带来了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服务提供者。 刘向民称,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促使传统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传统金融业转型升级。从未来发展看,受监管的正规金融业务仍将是互联网金融主流。 传统金融机构和互金行业融合发展成主流 刘向民说,近年来以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为代表的新一波互联网金融大潮来临,大数据、移动互联以及针对个体的服务模式,使得金融门槛急剧下降。这对传统金融机构模式和服务理念形成巨大冲击,迫使他们更加注意提升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注重差异化竞争形成比较优势。 金融机构必须以更好的用户体验、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服务效率,来推动传统金融业的转型升级。不过,在迅速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许多问题和风险开始暴露,比如,非银行支付领域发生违规挪用客户资金、伪造编造交易和财务资料、违规经营等问题;网络借贷领域发生的非法吸收公众资金、非法从事金融业务、失联跑路、客户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等问题。 对于互联网基金、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新型业务,刘向民认为,应按照规定取得许可,确保线上线下标准的一致性,同时要维护监管公平性。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将经历从不规范到规范,从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到受到与其风险相适应的恰当监管的过程。 互联网金融的转型升级除了向正规金融业取经外,保持其信息中介属性,不设资金池,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 ...
个人征信牌照即将发放,征信数据与上亿人群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征信市场的蓝海马上就将迎来大量的服务机构。目前,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借助互联网征信技术获得的良好业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其充分运用了互联网与传统金融双渠道数据的综合征信体系。 征信机构 我们看到,2014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当前,在政府推动和市场热情的双重作用下,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这一无形“基础设施”,将对经济、金融与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其中,以大数据、云计算、交易平台和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开始在征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的制度与政策设计中,对于互联网征信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问题与挑战,还未进行有效的“顶层设计”,同时相关概念还需要进一步阐释。 对此,一是需要明确征信体系的基本范畴和体系框架。2013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征信业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的业务活动”。借鉴欧美经验,通常对应个人征信体系(包括个人信用报告提供、信用评估方法)和企业征信体系(包括企业信用报告提供、信用评级)。 二是构建征信体系的目标,是为了建设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基础设施”,其功能以服务于各类主体的金融活动为主,尤其是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新挑战,而以服务于其他经济社会行为为辅。 三是就整个征信体系的架构来看,美国是以民营征信为主导,欧洲则是公共征信主导、民营征信为辅,相比来看,考虑到庞大的征信服务需求,以及市场化互联网征信机制的潜力,我国更适合政府公共征信与民营征信并重的模式。同时,在公共征信体系建设中,央行应借鉴欧洲经验,继续壮大和完善个人与企业相结合的征信模式;在民营征信体系中,则应在改革中进一步探索个人与企业的征信模式分离或融合。 四是传统的征信提供者往往遵循“采集者与信息产生没有任何关系”的第三方原则,从而保持相对独立性。但是伴随互联网信息“巨头”的崛起,该原则可能出现“模糊地带”,如腾讯征信用微信、QQ的社交数据,服务腾讯的放贷业务;芝麻征信也使用到阿里的电商数据,服务阿里的放贷业务。对此要在给予一定探索空间同时,进一步明确底线原则和标准。 五是做好效率与安全的权衡。尤其在当前迫切需要打好经济金融“地基”时,既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完善征信体系要素布局,也应当高度关注其中的风险与安全问题,使征信体系建设获得更稳固的发展基础。 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征信的迫切需求,然而我国征信体系构建不完善,信用文化的缺失成为网络借贷发展的重要问题。征信产业是信贷业务的发展基石,于网络借贷行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完善的征信体系有助于改善信用环境,有利于P2P平台甄别信贷风险,降低优质借款人交易成本。 ...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9月国内网贷平台e租宝成交额达到141亿,远超行业内其他平台。在所有支撑其业务高速增长的要素中,e租宝所宣传的A2P模式无疑是关注的焦点。但在笔者来看,A2P与其说是一种创新模式,不如说是平台在借款人用户的客群深耕。 据了解,A2P模式是由融资租赁公司向网贷平台转让债权,平台对该融资租赁公司以及其债权项目进行竞调与审核,风控合格的债权将被发布到平台官网,投资者根据自身资金的实际情况选择购买不同利率、不同周期的债权。 e租宝交易暴涨埋风险 A2P并非创新 融资租赁的十万亿级市场 在笔者来看,A2P与其说是一种创新模式,不如说是平台在资产端债权开发获取时借款人的垂直化,即借款人用户的客群深耕。因此不论是对普通投资人还是对行业,e租宝所宣称的A2P模式对于金融风险管控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毕竟A2P只是平台在资产端用户群体的垂直细分化。与广义上的P2P相比,只不过是将之前个人和企业的借款需求转变成融资租赁公司的债权转让需求,在服务形式、风控手段、经营运作上并没有创新,真正改变的只是平台资产端所服务的用户群体。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平台的交易量以及风险程度取决于资产端获取债权的数量与质量。因此在判别e租宝风险程度以及未来的成长性上基本从三个维度进行考量:1、借款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2、借款企业在该行业中的竞争力;3、网贷平台本身的风险隐患。就e租宝来说,因其项目资产来源于融资租赁公司的债权转让,所以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状况就是其发展的基础。 截止到2015年中旬,全国约有融资租赁企业3185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36650亿,同比分别增长45%、14.2%。虽然国内融资租赁行业不论是在企业数量还是交易量上都有着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与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以2014年为例,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为4.71%,而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中,这一指标达到15%—30%,美国更是达到了40%的水平。 融资租赁行业背后的三个驱动力 在看到国内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不成熟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未来强劲的市场潜力。相关机构预测:融资租赁行业将以每年30%到50%的增速在2020年达到12万亿的市场规模。笔者认为融资租赁行业未来的增长要素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放缓对于实体企业现金流的影响。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六年来首次跌破7%,在经济驱动力方面,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1.4%。而以建筑业和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长缓慢,受到产能过剩、出口受阻的影响,第二产业的低增长将呈现常态化的趋势。 工业、建筑业增长的放缓将导致其所属领域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减少,而融资租赁因其购买设备后定期付租的经营特征,能够为企业减少一次性购买设备的资金压力,所以基于企业经营现金流增长放缓的趋势以及融资租赁的特性,使得未来融资租赁行业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基础。 2、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作用。如果说经济环境上的低迷是企业寻求融资租赁的客观因素,那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是其高速增长的强心剂。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7个国家承包项目3059个,涉及金额达到591.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为30%,覆盖电力工程、房屋建筑、交通运输、通讯工程等多个基建领域。 3、政策层面的利好刺激。基于在经济换挡期的背景下,工业、建筑业企业经营现金流增长的放缓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8月26日由李克强总理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加快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而在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除了提出总体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政策措施以及主要任务。 不论是从政策态度还是市场基础,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将会呈现较快的发展。因此融资租赁行业的债权转让对于网贷平台来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资产来源。而对于平台行业来说,虽然行业整体趋好,但是与任何领域都有不良资产一样,平台在获取开发债权时除了要对融资租赁企业进行竞调之外,也要关注其所服务的企业。毕竟风险的源头在于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与偿债意愿。 风口浪尖中的e租宝:交易量暴涨埋下金融风险 基于融资租赁的市场前景,目前除了e租宝之外,积木盒子、理财范、懒投资等网贷平台也在资产端涉足融资租赁领域。而对于投资人来说,风险的产生一方面在于项目本身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则是网贷平台本身。因此即便所发掘的行业非常好,但是由于存在短时间内交易量的急速扩张、资产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所以e租宝本身依旧被业界推上了风口浪尖。 与业界的判断相同,从目前e租宝的情况上来看,笔者认为e租宝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忽视了金融风险的本质。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资源都是有限的,当企业将资金投放在市场推广时,平台势必在资产债权开发、金融产品设计、IT技术、风险控制等方面有所减少。因此很多的网贷平台在早期都将资金投放在风控系统的完善、资产获取能力的加强等核心方面,在营销上并没有像快消品一样上升到品牌层面,而是更愿意选择效费比更加高效的活动类推广上(毕竟即便是所谓的羊毛党也是其潜在用户)。 但与同行竞争者相反,e租宝在行业并不成熟的时候通过央视以及各大卫视黄金时段的广告投放、中网等高端体育赛事的赞助、超出行业平均水平收益率等方式来获取投资人用户,而这种互联网行业中用户规模为先的操作手法对于本质属于金融的网贷行业并不适用,因为提高平台市场占有率的关键节点在于优质债权的开发获取,而这需要完善的风控体系予以保障。 2、短期内交易量的暴涨会埋下平台的金融风险。据了解,e租宝成立于2014年7月,在成立短短15个月的时间里,其平台累计交易量超过470亿的大关。而交易量在短时间内指数级的增长,对于一家本质属于金融的平台来说无疑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这种风险一方面来源于平台为了追求交易量而忽视风险控制,另一方面则是平台自身的IT系统、风控系统等基础设施是否能够支撑这种指数级的增长。就传统金融而言,20%的年增长对于银行而言都会慎之又慎。 3、从目前e租宝的债权转让项目上来看,其项目信息并不透明,过于笼统的项目描述使得投资人难以对项目信息进行基本的识别以及风险的判断。也正是这些并不明确的项目信息使得业界认为e租宝有“发布虚假标的、涉嫌自融”的嫌疑。 虽然从交易量上e租宝依旧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但是对于本质属于金融的企业来说,真正的赢者在于对风险的打造,虽然在债权的获取方向上e租宝可能会乘风向上,但是随着竞争者的增多以及前期对于风险管控的轻视,e租宝更应注重优质债权的开发以及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毕竟对于能够沉得住诱惑的企业而言“剩者为王”,而对那些盲目追求规模的平台来说,“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e租宝存在内控不严、虚假标的、自融嫌疑等问题。并揭露e租宝并未进行资金托管,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仅仅是支付通道合作。 ...
昨日晚间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10月24日起,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下降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做相应调整;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三次降息降准了,接连三次降息降准对网贷行业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央行三次双降对网贷的四大影响 影响一:加速网贷行业的优质资产端竞争 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下行,央行接连三次“双降”希望进一步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也就意味着在一定阶段内,传统银行会加大放款力度,吸引更多的优质资产。相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网贷行业的资产端的竞争将会加剧。整个网贷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快速的转变,由行业早期的流量竞争快速步入优质资产端的竞争。 对于多数P2P网贷企业来说,优质资产端很难避免和银行发生正面冲突,接下来更多的优质资产将会集中在银行手中,所以在资产端和传统银行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会阻碍P2P企业的发展。在经历过前两次双降和降低存贷比之后,国内的P2P企业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银行端的巨大的资产竞争压力。 国内网贷行业的巨头,陆金所和宜信纷纷宣布开始从海外吸引优质资产,以满足国内巨大的理财需求,由此可见国内在优质资产供应方面,受到宏观货币政策影响,面临一个巨大的瓶颈期。 理财端需求在不断爆发,根据最新的第三方数据显示,行业的累计交易额已经突破万亿,理财端需求开始进入爆发阶段,但是在资产供应端,目前却很难和市场的需求匹配。供需不平衡接下来将会一定程度上限制行业规模的继续放大。 影响二:网贷利差空间被压缩,降息成必然趋势 网贷行业的投资理财一向是以高收益著称,平台动辄年化20%以上的收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受到央行接连三次“双降”影响,网贷行业整体降息已成必然趋势,之前和朋友就聊到过,他们受前两次双降影响之后,就已经准备降息了,这次央行再次宣布双降,对于他们来说平台降息无疑是对自己也是对投资人最负责任的方式了。 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在下降,对于P2P企业来说,接下来市场上的放贷业务的利息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就意味着网贷企业利差空间将必然会被压缩,接下来网贷企业降息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当前对于网贷企业来说,看似高额的放贷收益,其实除去平台运营成本等等环节的支出,平台盈利空间其实并不大。 根据某行业机构针对国内300家网贷平台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台实现盈亏平衡点需要达到约4800万的月成交额,57600万元的年成交额,然而整个行业处于盈亏平衡点的企业也仅有42家,也就意味着90%以上的P2P平台其实是不赚钱的。外加接连三次双降,对于整个网贷行业来说,降息是最理性的解决方案。坚持不降息最终损坏的也是双方利益。 影响三:网贷行业理财用户或将迎来爆发 连续三次双降,一定程度上一定会导致社会上的闲余资金增加。这部分闲余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来自于银行存款部分,部分资金由于银行的存款收益进一步下跌,这部分资金将会脱离银行机构,寻求更佳的理财方式。另一部分则是因为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降低,部分借款人的利息支出下降,手里也会有部分闲余资金,将会寻求一部分相对高息的理财渠道。那么,这对于P2P网贷吸引投资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P2P网贷相对其他的理财产品来说具有低门槛高收益的天然优势。虽然,前面我也提到过,P2P平台降息成必然趋势,但是,就算整个P2P行业大规模降息,但是从理财收益上来看,也远远超过多数理财产品。P2P网贷的理财项目无疑是最适合普通人的理财方式。接下来,P2P网贷理财市场极有可能迎来更大规模的投资潮。 影响四:违约率或大幅下降,P2P网贷将会更安全 为什么说央行双降,网贷会更安全呢?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整体社会放款量增加和融资成本降低,将会进一步的降低社会融资的违约率。一些原本资金即将断链的企能够继续融资和一些借贷的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这都会促使成个社会的违约率大幅降低。外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这都会使得我们接下来投资的借贷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安全。 举个例子,刚和朋友聊这个话题的时候,聊到房贷业务,我就以房贷为例,首先,央行三次双降,使得接下来房产在一定程度上价格会上涨,并在一定阶段内价格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变动。这也使得房贷业务本身的抵押物更安全。另外,房贷业务的借款人本身还房贷的压力变小,也会一定程度使得这样的借款项目更为安全。所以,对于整个P2P行业来说,接下来将会更安全。 同时,随着整个理财端的需求爆发,行业整体的降息趋势也会吸引一部分优质资产。 个人观点是整体上宽松的经济政策,将利好网贷行业的整体发展,接下来网贷行业将会正式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
目前IPO仍然处在暂停阶段,二级市场的整体市值也比最高点跌去了30%;但创东方投资董事长肖水龙表示,低潮恰恰是难得的投资时机。 肖水龙创东方 2015年7月以来,伴随着二级市场的震荡下挫,国内股权投资市场也被反向波及。IPO暂停,有的机构及个人也在二级市场财富损失不少,对创业投资也造成了不少影响。 IPO暂停后,虽然主板投资低迷影响新三板交易量,但众多企业仍渴望借助证券市场来补充资本,积极登陆新三板。 “新三板的前景十分广阔,目前的交易量低迷原因多样,其中之一是由于后续的相关政策没有出台。”创东方投资董事长肖水龙表示。 肖水龙认为,未来向主板转板的政策会出台,活跃交易的措施也会实施。他举例,放低投资人门槛,目前新三板设立500万元交易门槛,即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法人机构、前一个交易日证券市值500万元以上的个人,才可以进入新三板进行交易。适度的降低门槛,让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方能活跃整体交易量。其次,分层交易可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提升交易效率。将不同级别的公司进行分类,不同层次的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交易方式,安全级别高的公司,采取跟A股相同的交易方式,交易方式按照公司级别逐一递减。 “在未来的投资方向上,我们仍然坚持既有观念,看好高科技、高成长、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肖水龙说,近期火爆的互联网金融是创东方看好的领域。 肖水龙表示,目前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口,在风口中寻找未来可以成长为龙头的企业,势必会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据悉,创东方投资的网贷之家、投之家、众投邦等,分别在P2P、众筹等方面布局,试图打造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全投资链条。 在项目的选择上,肖水龙的投资逻辑是“四面十方看项目”,一、看准一个团队(尤其看其领头人)。二、发掘两型项目:一型项目,0-1型,0到1的颠覆型创新企业。二型项目,1-N型,1到N的稳快型成长企业。三、弄清三个模式:1.业务模式(做什么?如何做),2.盈利模式(挣什么?如何挣),3.营销模式(卖什么?如何卖)。四、查看四个效应(竞争力):1.专利效应:超强技术形成的专利效应。具有技术门槛、专利保护、高性价比的竞争力。2.网络效应:滚雪球式的网络效应。用的人越多,吸引更多人使用,产生巨大的互动、滚动效应。3.品牌效应:具有品牌溢价的效应。品牌好,售价高,销量大,市场占有率高。4.规模效应:具有规模经济的规模效应。产销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竞争力越强。 业内人士称,IPO暂停、二级市场低迷并不意味着投资市场的前景黯淡,相反是新一轮波峰的冲刺。未来几年之内“互联网+”概念依然会激发更多的创业热情,细分市场仍然有诸多空白等待挖掘。 肖水龙:同济大学材料学学士及管理硕士,美国纽约城市大学金融投资进修一年 肖水龙是中国创投委2012年度“卓越投资家”(金奖)获得者,至今主持投资案例逾50个,包括长园新材、维尔利、康芝药业、先河科技、江西华伍等十几家上市企业。 ...
在信息闭塞的传统市场上,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所以庞氏骗局容易得逞。在互联网时代,理论上信息更丰富,但为何互联网金融中依然会出现庞氏骗局?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大量的信息涌入,产生了信息冗余,海量信息中可能让人产生认知的偏差。 网上庞氏骗局 互联网上信息太多,信息过载产生了认知负担,而在海量信息中甄别硬信息,对个人来说极为困难。所以,互联网并不会让我们在具体判断和决策时变得更聪明,恰恰相反,我们的认知偏差反而可能更严重。 有个叫李四的人想一夜暴富,可好吃懒做,怎么办?灵机一动,想着山上有种石头听说可做成艺术品,能卖个好价钱。如果李四真的愿意投身其中,做成一个产业,倒也不错。不过李四似有更好的办法。他把这个想法制成项目书,成立一家公司,取个比如泛宇宙公司之类听起来就高大上的名字,然后投入一小笔自有资金。剩下的事就是如何弄钱了。懂点金融知识的李四管这叫融资。李四知道周围的人都了解自己,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也不会有人信。他很精明,干脆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通过互联网来融资。为了吸引别人掏腰包,他亮出三个绝招:第一,不限额,能出多少是多少;第二,高回报,承诺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50%回报率;第三,项目回收期短,承诺一个月即可有回报。 李四这样的融资能成功吗?一开始网民是拒绝的。但架不住李四巧舌如簧,有些人就想,何不投点试试?先出个一千,反正要是赔了就当交了学费。于是就有那么三五个人开始把钱投给李四。李四并不着急,颇有点姜太公风范。关键是一个月过后,李四在网上晒出了新产品,还准时支付了承诺的回报。于是原先尝试投一千的人开始投一万,而原先不敢投的人也开始投个千儿八百的。经过几个月的循环,李四终于挣足了口碑,公司在互联网上就火了,李四本人也成了网络红人。只是不见项目投产。没有产品李四拿什么支付投资者的回报?李四的设想很简单:借新钱付旧账。只要有新钱持续不断进账,李四的资金链就不会断,这个神话就能持续。更重要的是,随着拿到高回报的人越来越多,就会产生赚钱效应,就好像痒痒挠一样,刺激着旁观者躁动的心。赚钱效应通过网络迅速扩散,产生了加速效应,每次新融资金额都会远超过前一次,从而可以确保前一次投资者得到回报。 李四的这个做法就如同吹气泡。为了让这气泡变得坚实点。首先得和各个部门搞好关系。其次,李四花重金请来一些知名学者召开新商业模式研讨会,经过这些知名学者的论证,李四成了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典范。有关部门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把李四的企业作为“互联网+”的代表,大力推荐。这么一来,所有参与的人都开始深信,李四真的在做一件大事,而且是一件能改变整个产业生态的大事。李四自己也产生了幻觉,觉得他就是在帮助当地实现经济起飞的梦想。一个美丽的泡沫就这么飘浮在空中,大家都在享受着泡沫的盛宴。 但泡沫终归是泡沫,经不起风吹草动。总有几个好事者心里不踏实,想去看看李四兴办的神奇项目。于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实地考察,可考察完顿感不安,为啥?山还是那座山,石头还是那块石头,并无金子般的艺术品存在。这些好事者受不安心理驱使,进一步去搜集更多产品信息,发现李四并没有任何大量生产和销售其产品的蛛丝马迹。那么李四给投资者的回报如何产生的呢?终于有明白人发现,原来李四就是在玩借旧还新的把戏!这就如同晴天霹雳,在投资者中间炸锅了。投资者纷纷上门找李四,要求赎回投资。这种恐慌心理如同当初的赚钱效应一样,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李四的资金链终于断了。 到了此时,当地部门才清醒过来,李四不过是在玩一个庞氏骗局,且玩得实在过火,把整个地方形象都搭进去了。后面的事当然是严惩。在人们纷纷痛斥李四的时候,是否想过,这样的骗局为何能轻松上演?考察整个泡沫形成过程,李四的成功在于两个基本条件:每个投资者的眼里只有高回报,不见高风险;各路神仙都在这个泡沫中获得了利益。在金融学中有个常识,就是风险和收益匹配。或者用另一句话说,天下没有免费午餐。问题在于,大家都相信免费午餐的存在,而且都花心思去寻找。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看,投资者在骗局中出现了四个关键性的认知偏差:一是高估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彩票大奖是绝对小概率,但每个买彩票的人都认为自己是那个幸运儿。正是这种心理的驱使,使得人们常爱占点小便宜。比如闯红灯、投机取巧等等。二是可得性偏差。人们在判断和决策时,总是寻找易得的信息作为依据,比如网上随便搜下其他人的评价,而不会去甄别这些评价的真伪。三是自证偏差。就是说人们总是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屏蔽对自己不利的说法。比如当你投给李四时,你就只关注赚钱的信息,而忽略风险的信息。四是心理账户。当你投出一笔钱,就会把这笔钱分离开来考虑。如果投资额不大,你就会觉得,万一亏了也无所谓,结果反而疏于管理。正是这些认知偏差,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失去理智。骗局反复重演,并不是骗子多高明,而是我们被自身的弱点俘虏了。除了投资者外,利益集团对骗局的形成也起到关键的作用。当一个泡沫慢慢吹起来时,参与人身处泡沫中,即便知道这是个泡沫,也不愿戳破。因为泡沫越大,既得利益也就越大。这种利益驱动会让人装聋作哑。 在传统社会,由于信息闭塞,交易成本高,所以庞氏骗局容易得逞。而在互联网时代,理论上信息通畅,交易成本低,骗局难以得逞。但为何互联网金融中庞氏骗局反而可能做大?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互联网上信息太多,信息过载产生了认知负担,在海量信息中甄别硬信息对个人来说非常困难。所以,互联网并不会让我们在具体判断和决策时变得更聪明,恰恰相反,我们的认知偏差反而可能更严重。而对地方政府来说,出于政绩的考虑,往往对这种所谓的创新过于照顾,这同样会加剧投资者的有偏认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业安。代表作包括《金融市场的制度与结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