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10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日前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意见》内容,知识产权将借力“互联网+金融”,原来需要资产、土地、其他银行存款进行抵押,现在也可以投资知识产权质押。通过发展知识产权金融经济,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 《意见》提出,要支持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专利保险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战略”催生知产金融 “各种科技创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下,知识产权的变现以及如何投入运营是一些知识产权持有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位手机开发行业人士如是说。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说,一方面,体小力薄的中小企业本身之资金来源及储备极其有限,资金问题有时会制约甚至决定中小企业的进退乃至生死存亡;另一方面,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多年以来只以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作为抵押物,才能发放贷款的传统贷款政策及风险选择偏好,中小企业包括高新科技企业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性贷款。因此,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知识产权金融化的两个最主要途径逐渐浮出水面。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仅仅是刚刚起步阶段,《意见》下发的目的是希望我国知识产权金融的相关制度能够尽快出台,这是在国家相关大背景之下产生的。”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伟民律师说。 “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使得互联网成为我国下一个创新的经济增长点。而金融服务在传统情况下是在线下完成的,互联网金融则是线下与线上的结合。而互联网加上金融同时与知识产权进行集合,比传统的情况更为复杂。 此外,当实体经济增长减缓时,知识产权或将成为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我国多年来都在呼吁改变生产性质,即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新,而知识产权创新作为新的技术增长点,可以作为改变经济结构的首要切入点。“知识产权可以证券化、可以与金融结合,同时在互联网+下,使得知识产权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下最终以金融的形式体现。”李伟民说。 知产金融发展面临“两险”“四难”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也有一致性的地方,即也具有传统互联网金融同样的风险。”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姜涛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例如,知识产权金融往往受到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制约、受到信用体系构建不完善的制约、受到互联网金融监管不完善的制约等。 同时,知识产权与有形资产更有不同之处,除了作为财产具有价值属性之外,更多的是结合知识产权的应用来进行风险控制。如权利保护方面的风险,知识转化生产力方面的风险,知识产权融资制度和程序设置方面的不足,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上的风险,等等。 对于知识产权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李伟民认为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我国目前缺少关于互联网金融明确的法律规范,同时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的经验较为欠缺,知识产权的变现和处置较为困难;第二,知识产权无形性的特点造成其价值变化较大;以及对于知识产权金融的评估方面经验不足,不同的评估机构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知识产权加之评估出现不专业、不准确的风险。 李伟民进一步表示,无论如何,知识产权金融都是一个新事物、好事物,是需要鼓励和支持的事物,“不应过分强调其先进性,对于风险方面的提示也是需要公众知晓的,发展中的事物是机遇也同样是挑战,我国的法律需要能够跟上,同时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积累经验,发展中求稳。”李伟民说。 北京聚智汇富知识产权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陈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互联网金融能否与知识产权有效结合,取决于能否解决两“端”的问题,即互联网金融端与知识产权端。 陈凯建议,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建立与国际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接轨的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整合资源,建立共享互联网金融数据库;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技术研发;对于网络信用体系方面,应推行网络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互联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注册登记管理、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标准;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应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督主体、出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相关制度。 而知识产权端有“四难”——知识产权资产评估难、知识产权价值分析难、知识产权交易流通难和知识产权资产变现难。解决的方式可以采用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和中介服务、设立知识产权专业机构等。 “只有当上述问题解决了,互联网金融才能与知识产权做到有效的结合。”陈凯表示。 知识产权是市场与创新之间的纽带 “发展互联网金融,建议加强对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发展创新的引导与管理,创新发展模式,而不仅仅是将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姜涛表示,应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的技术和信用体系,建立与知识产权大数据结合的保险体系建设、信用管理评价体系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 与此同时,应单独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监督和安全防范制度体系,以保障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稳定发展。引导相关中介机构对于知识产权融资方面的评估、担保、财务、保险、法律等配套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创新。 张建纲同时认为,知识产权是市场与创新之间的纽带。知识产权制度不仅能有效保障企业的创新创业获得成功,而且能激发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热情,是保护创新创业成果的有效支撑。另外,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支持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发展,可以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激励作用,在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形成创新创业知识产权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互联网金融包含的要素便可得到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这必将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壮大。 陈凯则对表示,对知识产权的持有人而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思想创新还是企业管理制度创新,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付出,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合法保护就会使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对普通的知识产权持有人而言,知识产权质押和知识产权证券化涵盖了法律、金融等多方面的知识,单就法律层面而言即涉及多个法律点,对一般人来说,要清楚明了把握其实是有难度的。而作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者,陈凯建议知识产权持有人寻求与专业的知识产权咨询机构合作,来规避法律风险。 “我们要尽快完善知识产权的评估、评价体系,而知识产权质押后的处置、转化仍然需要规范到程序。互联网知识产权很大的问题是知识产权的转化问题,知识产权只有转化好了,其价值才可能得到实现,要让知识产权发展得健康,要加大其转化的规范性。”李伟民最后表示,企业本身还要有风险防范的意识,要做到对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三个领域的了解,这对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部委发文力推知识产权金融,对知识产权“双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知识产权金融这种新兴模式如何推动知识产权事业以及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值得期待。 ...
日前,《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5)》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2015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34.4分,同比提高1.5分,整体处于起步者阶段。其中,十六个重点行业社会责任指数差距明显,电力行业得分领先,零售行业、互联网金融则表现相对较差。 笔者曾多次参加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办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2015年是该书系发布的第七本,除了国企、民企、外资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这一次,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进入报告评价视野。尽管互联网金融企业作为新兴行业代表炙手可热,但报告针对其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价为“表现较差(14.2分)”,相对应的行业细分评价中,电力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最高,为71.1分。 这一差距应该怎么看呢?总体来看,按照报告历年跟踪的样本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七年来是持续增长的,2009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15.2分;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达到23.1分;2015年,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重视程度的下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持续增长,达到34.4分,同比2014年提升1.5分。这些数据表明,随着政府、媒体、协会以及企业自身对社会责任的持续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不断向纵深发展,持续改进。 就个体而言,在整体数据表现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首次进入报告评价视野,无历史数据比对。而14.2这一得分也算接近2009年最初有统计可考的整体平均水平15.2,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不是那么难看。 而参看几年的相关数据,央企和上市公司群体一直是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翘楚。央企作为共和国长子,其理应担负的责任自不必说。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举了典型的例子,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中石化捐款2000万元,其后员工捐款1亿多元,企业又捐款1亿多元,一共捐款约3亿元。此外,作为上市公司,其公众性也使得这一责任不同于非挂牌企业,而且沪深交易所对挂牌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都有相关文件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早在2006年专门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其中第五条规定,上市公司应按照本指引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定期评估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自愿披露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也曾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的通知》,明确表示“鼓励公司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及时披露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特色做法及取得的成绩”。后续沪深交易所还不断完善这方面的规定,因而上市公司群体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而互联网金融企业作为新经济代表,虽然规模数量不断增大,但是囿于新经济业态处于发展初期,更需要包容与扶持,行业相关管理规范稍显滞后,在这种情况下,以央企、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未免有些苛责。而且,一些比较成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上已经开始很好的尝试。 资料补充: 《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持续对中国国企100强、民企100强、外企100强及电力行业、银行业、互联网行业等16个重点行业进行系统跟踪研究,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其中,外企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26.1分,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东亚地区的企业远好于欧美地区的企业。 ...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11月1日,互联网宝宝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又有大跌幅,其中收益率在3%以下的宝宝有30只。 在经历了6次降息和5次降准之后,曾经大热的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风光不再,投资者纷纷转向其他的理财渠道,寻求跨界转型成为“宝宝”们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双降致“宝宝”元气大伤,多款收益低于3% “之前工作比较忙没有注意,今天打开余额宝看了看,最新收益率已经跌破3%了,万份收益只有0.76元。跟前面6%的时候,已经缩水了一多半了。”11月2日,成都市民贾先生向记者感叹道。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至11月1日,67只互联网宝宝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3.17%。其中,收益率在3%以下的宝宝有30只,现金增利宝垫底,收益率仅为1.93%。 作为互联网宝风潮的开创者,2014年1月,上线半年的余额宝收益率曾创下6.763%的历史最高纪录。然而,随着本轮降息周期的开启,余额宝收益也一路走低。截止11月1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已降至2.887%,创出新的历史低点。 余额宝的情况不是个例。实际上,伴随市场利率走低,货币基金辉煌早已不在。10月23日,可统计业绩的441只(A、B类分开计算)货币基金中,236只的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3%,26只低于2%,7只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甚至不到1%。 10月24日,央行宣布再度降息降准,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给本已处于低谷的货币基金收益再度施压。数据显示,10月23日-10月29日,80只互联网宝宝(对接68只货币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09%,平均收益率由涨转跌,较上周下跌0.01个百分点。其中,平均收益排在前十名的宝宝收益无一超过4%。 记者梳理发现,至11月1日,67只互联网宝宝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3.17%。其中,收益率在3%以下的宝宝有30只,现金增利宝垫底,收益率仅为1.93%。知名宝宝中,除余额宝迎来9连跌外,挂钩国金金腾通货币的佣金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5.00%,每万份收益为2.90元;挂钩嘉实活钱包的京东小金库、挂钩华夏现金增利(003003,基金吧)的百度百赚、挂钩广发天天红的微信理财通和苏宁零钱宝7日年化收益率则分别为3.428%、3.30%、3.25%。 此外,基金系宝宝与银行系宝宝中,除挂钩嘉实薪金宝的中信银行(601998,股吧)薪金宝每万份收益为2.15元,其余的易方达E钱包、嘉实活期乐、工银现金快线、广发慧存钱、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平安盈每万份收益均在0.77-0.89元之间。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双降对货币基金的影响相对长期,由于年底存在银行业绩的季节性因素,“宝宝”收益率目前乃至年底前的下跌幅度不会太大,但未来走势或进入下跌通道。 收益虽然下降,规模缩水程度趋缓 到2015年一季度末,“宝宝”规模再降1478.13亿元,至13603.34亿元,降幅达到9.8%。有银行理财人士指出,宝宝类理财产品规模增减受到收益率减少影响。 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互联网宝宝规模呈上升趋势,规模为15638.93亿元,达到历史最高峰。到2015年一季度末,规模再降1478.13亿元,至13603.34亿元,降幅达到9.8%。有银行理财人士指出,宝宝类理财产品规模增减固然受到收益率减少影响,而另一方面,2014年第四季度,A股行情暴涨,宝粉移情撤资入股则是更为主要的原因。“现在在银行存钱等于钱袋躺着缩水,虽然余额宝这些互联网宝宝收益一直在下跌,但比较银行一年定存利率最高才2%,还是高一些。”在采访中,不少投资者都表示了无奈,在当前缺乏更多好的投资渠道下,他们几乎都想记者表示,互联网宝宝几乎已经成为存放“散碎银子”的最佳选择。 此外,以余额宝为例,由于依托于支付宝平台扩展生活场景和消费功能,其受股票市场的冲击并非颠覆性。根据季报数据,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今年一季度,其规模逆势增长1327.88亿元,至7117.24亿元,环比增幅达23%。二季度规模虽萎缩13.74%,依旧有6133.81亿元。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其规模为6039.48亿元。 寻求跨界转型,成互联网宝宝未来发展新趋势 虽然收益在持续下降,但是“宝宝”们的规模却未出现过度缩水。针对这种情况,不少投资者表示,因为当前缺乏更多好的投资渠道,在流动性占据优势的“宝宝”,主要发展成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 银行业内人士也指出,银行客户基础庞大,部分储户将存款中的资金转向收益更高、流动性更强的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其中银行系宝宝流动性更高,大部分在赎回时间、赎回限额方面都要优于第三方支付系宝宝,因此优势更明显。 为了迎合市场,互联网宝宝也在积极进行跨界等尝试。6月11日,由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国寿养老和腾讯理财通三方跨界推出的国内首款类货币保险理财产品“国寿嘉年”正式上线。 “宝宝们”未来的收益率会反弹吗?跨界整合是否对互联网宝宝都有效果?分析人士称,目前银行的资金面没有紧张的情况出现,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从这个角度讲,它们的收益率短期内难有起色。 ...
近一段时间,上市银行“董监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辞任的消息频频在财经新闻中“抢头条”,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成了银行高管乐意选择的“下一落脚点”。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称,辞职潮也在银行业的基层蔓延。 “一年前就想着辞职。不良率上升了,我们的工资也下降了,扣完五险一金工资不到3000元。”一位国有银行员工魏武辉(化名)苦笑道。 不良率持续攀升让商业银行在这个冬天的日子并不好过,而银行基层员工由于高薪光环褪去,辞职率大幅攀升。根据16家上市银行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三季度不良率再次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国有银行不良率升至2%以上。受此影响,银行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四大行的三季度净利润降至“零”时代。随着经济形势尚未明确,不良率何时企稳还是未知数。 坊间消息:基层员工“排队辞职” 魏武辉两年前毕业即进入位于一线城市的某国有银行工作。在他看来,当时这份工作收入稳定还有各种补贴待遇。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一年,魏武辉开始懊恼,最终选择了辞职。“辞职原因很简单,银行现在一方面面临新兴金融业态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受制于不良率的影响,净利润遭遇下滑。银行现在只能把员工的工资降低来补贴利润,以前很多好的福利和待遇现在都消失不见了。” 魏武辉说道。 同样想着辞职的还有位于另一家国有银行工作的员工韩笑(化名)。“现在银行不良率增加了很多,每天都需要打电话去催收,跟客户讲不良贷款的事情,此外,老员工则一直在整理不良贷款的事情,其他的活都要我们新来的员工做,很累。”韩笑称。 日前也有消息称,一家在一线城市的国有银行基层员工正在排着队辞职,因为银行内部人手不够,所以大多数辞职没有被审批。“个别国有银行为了不允许员工辞职采取辞职罚款的措施。”魏武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对此,一位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表示,微观层面的信息只能代表个人,不能代表整个宏观层面。该资深人士表示,银行不良率升高确实会对利率造成一定影响,因为不良贷款坏账增加要靠银行留存的利润进行拨备核销。但是具体来看,银行里面也是有很多岗位的,并且银行的收入结构基本是两块,一块是月薪,另一块是年终奖。年终奖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浮动,月薪则是按合同来的。信贷员和客户经理的各项福利和待遇或许会据此受到影响,他们的辞职也不容易受到审批。 而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这个说法没有定论。曾刚表示,银行不良率上升确实会影响到银行的利润和业绩;而且对于个别不良率上升较快的银行,很多基层员工今年的绩效甚至都会大打折扣。 数据显示:15家上市银行不良率上升 事实上,坊间之所以有关于银行员工排着队辞职的传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年来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飙升,不良贷款率激增。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在16家上市银行中,农行不良率最高,为2.02%,也是惟一一家不良率攀升至2%以上的上市商业银行。其余上市股份制银行不良率在1.3%-1.6%之间,其中,招行、兴业银行不良率超过1.5%,具体来看,招行不良率为1.6%,兴业银行不良率为1.57%。上市城商行不良率相对国有大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处于较低水平,且目前不良率仍处于1%以下,其中,南京银行不良率为1.95%;北京银行不良率为0.94%;宁波银行不良率为0.88%。 除宁波银行外,其余15家上市银行截至三季度的不良率较2014年末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招行、农行、兴业银行不良率上升幅度较大,招行三季度不良率较去年末上升了0.49个百分点;农行不良率较去年末上升了0.48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不良率较去年末上升了0.47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平均来讲还是不高的,但2%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水岭。在他看来,银行不良率在2%以下都属于比较健康的状况,除了个别银行,当前商业银行总体的资产质量还是处于健康的状况。如果个别银行不良率偏高且超过2%,则需要及时采取完善的风控措施。 不良率2%为银行的一道生死线? 曾刚认为,“银行能够承受的坏账水平远远超过2.5%。因为不良贷款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损失,不良率和损失率是要区别开来的。不良贷款率意味着出现很多有瑕疵的贷款,但是很多有瑕疵的贷款价值回收率是很高的。一方面,很多贷款都是有抵押的,即使借出去的贷款不还银行了,并不意味着银行就会损失,银行有可能要回抵押房子,比贷款更值钱”。 一位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对此则表示,如果仅仅考虑传统的存贷业务,银行过去很长时间都是靠存贷款之间的利息差来盈利的。“比如说原来银行的息差是3,也就是说银行通过借贷100元能赚到3元钱。如果不良率高过了3%,意味着它的风险成本高过了它的毛利率,那这种情况对于银行来说绝对是危险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整个银行业的平均息差水平大概在2.5%左右,此外,银行还要刨去人工成本,所以说如果银行不良率逼近2%的话就很危险了,中国的监管一度是非常谨慎的。”上述资深人士表示。 商业银行不良率开始呈上升态势,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了三季度GDP增长数据为6.9%,这是我国GDP时隔六年来再度破七。 在谈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近一年来不良率升高的原因,曾刚表示,根源还是在于当前经济处在一个下行的周期。 曾刚直言,当前主要商业银行还是面临着宏观层面经济周期的问题。目前整个实体经济还处于调整当中,从GDP增长速度破七来看,尽管该数据还在目标区间,但是今年GDP的增速已是近年来表现比较差的一个时间段,这其中面临的过剩产能遭遇淘汰,给银行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过剩产能可能包含银行信贷在里面,所以如果过剩产能要淘汰,相似企业要关闭,银行面对的风险就要上升。 赵锡军则认为,总体来看,商业银行不良率升高跟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环境确实有联系。但他同时表示,这也和每个银行所做的经营管理的战略有关系,一方面,大家都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每家银行要把握好自身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强在风险防控方面的能力。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也表示,银行不良贷款率提高确实和当前宏观实体经济整体在下滑、企业破产率在提高、还本付息能力下降有关。 业界声音:等待企稳 辞职后的魏武辉下一步想去互联网金融公司工作,但是目前互联网公司尽管过了草莽时代,质地也还是参差不齐。而韩笑则称,虽然很想辞职,但是考虑家庭因素,还是很希望留下来,但是希望工作不要太辛苦。“希望银行的不良率能够企稳,我们这些银行基础员工的工作才能更为稳定。”韩笑直言。 不良率的企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经济的企稳。为了缓解经济形势,自去年以来,央行一直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降息降准政策也成为了每个季度的“常客”。不过,在需求低迷的状态下,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对于企业的信贷刺激并不强烈,经济形势依旧严峻。 “从需求出发,我们发现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并不旺盛。这意味着很多企业并不想贷款,因为不管什么样形式的融资,贷款、发债,各种各样的融资总是有成本的,如果收益不能覆盖成本,那么企业就不会去做融资以及利用融资来的钱去投资生产。”前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的资深人士表示。 在分析人士看来,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了稳住净利润,必须改变依靠传统利差获利的形势。 赵锡军指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快速增长已经过去了,面对新的形势,可能更多的要练好内功。尤其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市场改革的推进诸如利率的市场化,汇率的改革这些方面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应该要把握好业务拓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 曾刚则认为,面对升高的商业银行不良率,现在银行自己能做的很少,可以尝试继续加大拨备力度,加大资本充足的准备和对坏账的核销,尝试和资产管理公司交易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等,这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起到降低不良率的效果。“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我国宏观经济怎么能尽快的企稳增长,能够尽快的企稳和回升。要知道商业银行不良率提升,本身是因为经济下行导致信用风险上升。”曾刚表示。 针对近年来银行资产质量变动情况,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在《国有大行坏账攀升,P2P风控怎么破》总结分析了四点:发现一,个人经营贷款(小微贷款)资产质量持续变差;发现二,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及采矿业是资产风险聚集行业;发现三:长江三角洲及中西部地区不良率相对较高;发现四:信用贷款不良率低于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不良高企。 ...
随着花呗、白条等互联网金融信贷产品的兴起,有些人动起了歪脑筋。不法分子利用扫码、虚拟购物等方式进行套现。 近日,四川成都就曝出一位专门协助他人套现的钻空者涉嫌诈骗被抓的事件。他的获利方式就是让资金需求方在京东网购物品并寄给他,他再支付现金给需求方,如果仅仅是这样,这还只是一种违规行为,但问题在于,他并不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套现钻空者。 在拿到货之后,钻空者并未向需求方支付现金,需求方套现未果,反被吞货,丢了夫人又折兵,最终愤而举报,使得这场套现交易在进行了90单后东窗事发。不过,在这90单中,京东的违规交易拦截系统拦截了其中95%以上的交易,而那名钻空者已被公安机关带走。 而蚂蚁花呗更是为了打击套现而清理上千家涉嫌套现的不法商家。蚂蚁花呗9月初曾公布套现打击成果,过去半年,蚂蚁花呗清理了数千个涉嫌套现的不法商家,遏制套现和相关欺诈。商户一经参与套现,不仅要查封关店,而且会被列入黑名单,永久禁入支付宝和淘宝,情节严重的还会追究法律责任。 在分析人士看来,白条、花呗等产品的初衷是便利消费者,是一种减轻现金压力的分期工具,但被不少投机者扭曲成套现工具,演变成一场套现分子和从事金融业务机构的猫鼠游戏。花样翻新的骗局,使得套现行为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不仅套现者权益受损,也考验着互联网平台的风控和交易监控拦截体系。 京东金融人士表示,白条团队在多个环节都有风控拦截。首先在开通白条阶段,利用积累的大数据就能筛除一部分高违约风险用户。在日后的用户使用白条过程中,京东的拦截系统会实时监控整个交易流程,绝大多数套现行为都无法突破这一系统。此外,京东已在积极对接央行信用系统,互通信息,交叉筛查,只要在白条上面违约,用户很可能从银行渠道无法完成借贷。 蚂蚁金服的“反套现之战”由来已久。据悉,在蚂蚁金服风控系统内部,有两个反套现部门,一是“反信用卡套现”,二是“反花呗套现”。针对这些套现和套现欺诈,蚂蚁花呗从今年初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打击清理。截止到8月,蚂蚁花呗共清理了数千个涉事商家,其中包括一些涉嫌套现欺诈的商家。这些商家将永久禁止使用支付宝和淘宝店铺,涉嫌套现诈骗的还将面临相关的调查执法。 ...
今年以来,央行多次降息,银行存款与银行业理财的收益不断下降,就连互联网理财的招牌“余额宝”也出现了收益下滑的现象。目前在网上,却还能看到不少以“XX宝”命名的活期理财产品。这些产品背后的投资标的与“余额宝”差异很大,在宣传中强调的高收益、灵活便利、风险较低。这些产品是互联网金融的新一代创新尝试?它们是否隐藏着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流动性风险? 活期理财产品收益下降 “如果投入实体企业,回款周期肯定不会几天就结束,同时不少产品的收益率能到8%以上,可能背后会设置类似的资金池,一旦出现流动性风险或密集兑付,出现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其实,在网络上搜索活期理财,各类带着活期“××宝”的产品五花八门。但是投资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不少产品在宣传时称自己是T+0实时到账,但是背后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背景很难做到,同时还有不少平台会限制提现,比如一款活期理财产品投资10万元,但是提现是会设置每日5万元的限额。 有些活期产品会公布自己的投向,如陆金所的零活宝,背后定向委托投资标的投资范围为:委托贷款、信托计划(含信托受益权)、基金公司及子公司发行的特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银行存款等。其中银行存款的投资比例最低不低于30%。但是不少P2P平台推出宝类产品则较为神秘,产品的模式、投向等各不相同。 活期理财产品主要的模式究竟是怎样的?据了解,目前的P2P活期产品就是将债权打包,问题主要在标的是否真实有效。如果P2P平台没有将具体的资金流向告诉投资人,没有告诉投资人到底自己买的是什么债权,而是通过造假将这笔钱挪用,那么就是典型的资金池。一个做资金池的平台,对于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就难以保障。 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不少活期产品都是投向了高风险领域。众信金融首席风控官王华表示,活期理财产品要求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同时资金端和资产端对期限的要求是不匹配的,不可能投资到实业可以随时还款,所以做活期理财中间其实都是有基金的,做好这类产品主要还需要资产负债的匹配。 对于为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做这类活期理财产品,爱财有道COO王杨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银行不断降息、股市频发跌潮的投资环境下,其实投资人已经没有更好的理财渠道,更使很多人将目光转向P2P。这让P2P平台在竞争加剧之下,对安全和风险的把控能否做到给投资人全方位综合保障,成为影响平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所以市场对于这类产品的偏爱增加,一方面是投资者对于流动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行业监管还没有细化,各类平台的定位还不够清晰,所以只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做。”王杨表示。 不过,目前尚未有活期理财产品出现大规模的兑付危机,所以市场对风险的警惕程度还不够,主要就是看投资者该如何选择这类产品。 理财范CEO申磊认为,信息披露一直是P2P行业的命门。比如投资理财范活利范的投资人,基础资产构成和担保类直投项目没有区别。投资人可以在自己的投资账户里清晰地看到实际购买的债权明细,不管是借款项目、借款企业还是第三方担保机构,都是记录在内的。” 王杨也表示,活期理财产品并不是随随便便设立“池子”来做的,而是要背后有真正的债权交易而不是虚构的,并且需要引入第三方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 另有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的这类投资不仅可能有逾期风险,也可能面临平台跑路、平台自融等风险。在投资时,投资者需谨慎阅读投资说明和合同,多方位考察平台合规合法性,谨慎投资。 专家点评 网利宝对外战略合作总监李楠认为,活期理财还是比较敏感的,主要涉及到类资金池产品,做的时候也特别小心。“我们的模式主要是让有资格的券商、基金提供流动性支持,我们来保证流动性。里面的产品一种是流动性比较好的产品,另一部分是优良的顶层资产做成理财包的模式。但是为了防控风险,我们会率先进行总量控制,不会完全放开购买,避免单个投资人投入大量资金。因为活期理财很担心出现挤兑风波,一旦有一家出现挤兑,可能会传染到各家平台。如果产品把已有的债权进行拆分的话,容易形成管理混乱。” 有利网首席执行官吴逸然表示,流动性风险一直特别重视。“在设计之初,参考了余额宝的经验,我们的活期产品是一种基于货币基金的活期理财产品。如果一个产品里完全都是定期产品的话,就有非常大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对于流动性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设置了很多对于产品的限制,比如说每个人的购买限制,比如说每个份额里面的货币基金的比例下限,来保证这个流动性。从每天流动性的压力来看,平台可以负担目前正向和负向流动性压力的比例。” 互联网金融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有自己的独特创新优势。互联网最擅长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交易及时性,帮助交易更快地执行,让资产在交易中的折价溢价较小。同时,互联网大平台能吸收的成交量也更大,当资产价格波动时,回复均衡价格的速度也更快。这些特点都能从基础上改善资产的流动性状况。在未来,大数据技术在据预测判断资金波动方面,也有着巨大潜力。 ...
经历了2015年以来的6次降息后,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已经折半,行业整体息差进一步收窄。在“市场”和“盈利”的取舍间,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地方银行都有自家的盘算。 存款利率上限的“松绑”捅破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层窗户纸,也意味着商业银行能彻底放开手脚在竞争中“各显神通”。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由于存款利率上浮、资产质量恶化,银行如今盈利正遭受多重挤压,盲目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已成往事。从目前市场格局看,“大行要利润,小行要市场”是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对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格局正在变化。 大行“抱团” 10月23日,央行宣布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这被视为国内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收官之举。政策“松绑”之后,多数银行迅速调整了存款利率水平。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步调基本一致,3个月、半年、1年期定存利率均为1.35%、1.55%、1.75%,上浮幅度为22%、20%、16.7%,2年期存款利率则上浮约12%,3年期以上则未进行上浮。 “国有大行的存贷款利率不会变动特别明显。从政策的影响上看,对大行影响很小。”一家国有大行信贷部人士称,银行目前利差较往年已经下降了很多,依靠让利比拼价格不能持久。 据记者了解,早在监管层实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实现1.1倍的时候,大行在存款利率定价上就已经达成了“同盟”。不仅能够遏制行业间恶性竞争,还能够对银行市场起到主导定价的作用。 该人士向记者透露,“大型国有银行对盈利能力要比小银行更重视。况且,即使大行的存款利率提高一些,也不一定能够对存款形成比较大影响。而今存贷比的限制取消了,银行对于存款需求也降低了很多。” 他认为,国有大行的盈利能力不在对存贷款的定价上,而是贷款结构调整及非息收入上。“贷款结构调整是要平衡风险和贷款利润率,在对风控标准化之后,将资金投向利润较高的领域中。调整非息业务占比就是要扩大中间业务,加强通道业务、托管业务等等创新业务。”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应该转变观念。目前,银行资产端需求不足,对于存款的规模也就要通过利率来调整,不能一味做大规模。 此外,记者了解到,相比存款业务来说,多数银行一直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存款的补充。“多数银行通常会推出一些保本或者风险极低的理财产品,收益要比存款高一些。这些理财产品一般都能按照预计收益兑付,也相当于是一种变相的存款。在这种情况下,放开存款利率的限制意义就不会太大,参考的还是基准利率。”前述国有大行人士称。 中小行“抢客”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市场和规模要远比息差重要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对存款利率的上浮就显得毫不吝啬。 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等股份制银行3个月、半年、1年期定存利率大都在1.5%、1.75%、2%的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约36%、34%、33%。而3年期以上存款也有10%以上的上浮。 更值得关注的是,城商行的价格战上演的更加激烈。长沙银行、重庆银行等等银行1年期的定存上浮40%以上。部分湖北、湖南小银行在存款利率的定价上甚至上浮超过60%。 一家城商行高层向记者表示,在银行存款大户中不乏一些国企和事业单位,这些企业对于存款利率较为敏感,也会被收益打动。“地方政府一般都非常支持城商行,银行存款利率差异化越大,这种存款‘搬家’也会越来越多。” “可能几笔存款不挣钱,但是在成为了银行客户之后,要看客户带来的综合收益。有了存款业务之后,客户就会有贷款需求,更多的业务合作也会跟着来了。”该银行高层认为,提高存款利率是市场切入的一种做法,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他向记者透露,银行存贷业务是一种同质化比较强的业务,相较大行其他业务,城商行可能都比较弱势。城商行的人手不足、风控上会有欠缺,也很难拿出大笔资金探索新业务,所以在新业务拓展上都会慢一些。 鲁政委也认同这一观点,“城商行存款利率上浮较大是从客户角度考虑,除了抢新客户之外,也怕原来的客户流失了。” 同时,由于城商行的规模一般较小,单单依赖存贷利差的收益是在不断下降,城商行也期望能通过客户来获得更多的非息收入。从现实情况看,城商行的存款往往和贷款挂钩,进而延伸到其他业务,通过衍生业务来反补利差上的损失。 “通常情况下,要在城商行做贷款业务就要将账户开设到该银行,甚至有的城商行会有交纳保证金或贡献存款的条件。在企业和银行形成良好合作关系之后,银行是能够参与到企业发债、债券承销、委托贷款、代销业务等业务中。”上述城商行高层认为,对于一个银行客户而言,银行息差收入是远不及中间业务收入的。 “城商行对于利率定价上可能还有很多无奈,但是长期价格战是监管不提倡的。”银监会相关人士称。 据了解,在2015年城商行大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就明确表示了城商行应该深耕地方经济特色领域,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道路。 “城商行业务上的差异化已经有所体现。比如互联网和小微业务上,城商行就更加擅长,也在解决融资问题上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如今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放开,城商行能够靠让利获得客户,但是‘以本伤人’的情况不长久。”上述监管人士表示。 他认为,如果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不好,一旦存款利率下降,客户终究还是会流失。 ...
P2P监管细则正在酝酿,全国各地的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开始陆续成立。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在10月26日的2015长三角互联网金融高层对话论坛上透露,上海将建设自贸区金融改革和国际金融中心联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很有可能落户上海。 业界一些大型P2P平台对于建立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协会期待已久,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已经建立地方性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安徽的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在筹备之中。 与此同时,国内首份《长三角互联网金融(P2P)产业地图》正式启动编制。这份产业地图将对长三角地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实时更新,为行业分析和未来的监管提供便利。 协会或实行双总部模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7月份由十部委共同发布的互联网金融基本法已经落定,但时隔三个多月,这份基本法的监管细则却还在待产之中,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具体监管仍然处在模糊地带,市场上发生的P2P平台倒闭、跑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现象此起彼伏,却没有一个真正的职能部门去监管。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地互联网金融协会是由一些实力较强的平台联合发起成立的,希望能够通过吸收会员来完成整个行业的净化过程。但就全国来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协会,而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对国内数千家P2P平台来说,是个去伪存真、剔除不良平台的过程。”一位参加上述论坛的上海P2P平台高管表示。 对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落户上海的原因,有分析称,一是民政部要求不许放在北京,缓解非首都功能;二是上海支持力度更大,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经济支持。不过,该分析认为,虽然协会在上海挂牌,但具体办公则在北京。 “按照流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要国办批,最快一个月内就可完成。据了解,现在已经完成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宣讲和会员申请等工作。”10月27日,上海一位互联网金融资深研究人士夏云(化名)向本报记者透露,协会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推动P2P资金的第三方存管。 实际上,自从监管层发布P2P平台资金由银行托管以来,几个月过去了,市场上真正将资金交由银行托管的并不多。而长三角四地政府对于P2P行业的发展不遗余力地推动,可能是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挂牌的最大主因。 本报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 长三角地区是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重镇”,且该区域内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量和集聚程度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上海的P2P企业数量达195家,浙江省有176家,江苏省有85家,安徽省有83家。总数则超过500家。 互联网金融监管之路漫长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尚未出炉之前,先成立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或许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而长三角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已经显示其领先全国。 在上述论坛上,四地的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编制的《长三角互联网金融(P2P)产业地图》已基本能直观、动态地展示长三角地区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集聚效应和分布情况等。随着数据采集的不断深入,该份地图未来还将逐步进入第三方支付、众筹等领域,实现互联网金融全业态覆盖。同时,面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多变的发展现状,该产业地图还将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以可视化方式对长三角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进行动态描述,为行业分析和监管提供便利。 “如果说现在监管细则出来了,那么又由哪个部门去执行监管这些细则条例,是央行还是银监会,还是再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因此先成立一个行业协会,受央行或者银监会管理,由这个协会去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比较合适的。”10月28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一位金融学教授指出。 据此前消息显示,银监会早在数月前就准备好了P2P监管细则初稿,但在呈报国务院审批时,被国务院指出“程序有问题”,被退回重新制定。有消息称,当时银监会只征求了三个部委的意见。但国务院指出,连7月18日出台的互联网金融基本法都是十部委联合出台,P2P监管细则只征求三个部委意见“不合适”。 “银监会在之前通过非公开渠道给市场放出监管信号,画出了P2P监管四条红线,让P2P网贷规范整肃不少,但是由于缺乏实际操作指标,P2P行业由于风控不到位造成的风险仍频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巨大,风险偏好高于传统金融的P2P更是顶风作案。另外对于P2P行业内债权转让模式、单一债务人借款金额限制、银行存管细化要求、担保措施完善等,这些都是P2P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未来或许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协会能够担此重任。”前述教授指出。 ...
机器代替人的变革正在全球各个行业内发生着。机器人除了可以胜任传统的工厂劳动之外,还可以代替理财顾问,向投资人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机器人顾问的原理是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在已有风险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由于没有人类投资顾问的情绪化困扰,机器人投资顾问可以给出“绝对冷静”的市场判断。在美国,有超过200家公司纷纷布局机器人顾问市场。 花旗集团近日发表报告指出,在未来十年时间里,机器人顾问管理下的资产有望达到5万亿美元。国内知名风投复星昆仲指出,对智能投顾的接受度来看,全球的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基础,而亚太区甚至是领跑地位。 科技像入终结者一样扰乱了许多行业——媒体记者、在线旅游、出租车等。现在,机器人的新目标是通过机器人投资顾问(Robo-Advisors,简称“机器人投顾”)颠覆金融服务行业。 什么机器人投资顾问 实际上,机器人顾问是一种在线财富管理服务,具体指通过算法与用户友好型界面相结合,提供投资组合管理建议,此外有些公司已经可以提供tax harvesting、房贷、报税等增值服务。 在美国,有超过200家公司纷纷布局机器人顾问市场,包括新兴的机器人投顾公司WealthFront、Betterment、Personal Capital,和大型金融巨头Blackrock、 Fidelity 和 Vanguard。主要以下几种模式: 1、个性导向的机器人顾问 WealthFront WealthFront创立于2011年,目前管理资产超过20亿美元, 是美国最大的机器人投顾公司。它重点针对投资时间不足的“大众富裕”阶层(mass affluent),与其他公司财富管理方式本质上的不同是,WealthFront会通过注册前的调查问卷收集用户的偏好,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为他们推荐组合配置。 2、算法驱动的机器人顾问 Betterment Betterment创立于 2010 年,旗下拥有持有证券经纪商资质,相对传统渠道其手续费更加灵活和便宜,咨询服务费在0.15%—0.35%之间。Betterment设立了一个投资组合选项,一个债券组合选项,用户可以调整指针来调整两者之间配比。 3、人机结合的机器人顾问 Personal capital Personal capital成立于2011年,它直接关联投资账户,可以根据用户收益提出优化建议。Personal capital面向用户提供平台和人工服务两种模式,前者通过连接使用者账户为其提供全方位金融账户跟踪和分析,后者的线上一对一人工投资顾问采用收费服务。 4、传统金融巨头布局机器人顾问 不久前,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宣布收购机器人投顾初创公司Future Advisor,收购价格预计在1.5亿至2亿美元之间。而Fidelity已与Betterment展开战略合作,向旗下的理财顾问导入Betterment的产品和服务。 Vanguard近日推出个人机器人顾问服务,收取仅仅0.30%顾问费。此前,美国最大券商之一嘉信理财推出了机器人顾问“智能投资组合”项目,在短短两个月之内,这个项目就吸引了23亿美元,其中20%是新客户。 机器人顾问的原理是什么? 不论近日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三天之内下跌超过9%,还是中国股市数轮大调整,机器人顾问可以跑赢大市,它是如何做到这么聪明的呢? 机器人顾问的原理是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它试图在已有风险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 深圳一家智能投顾负责人庄敬伟介绍,我们的机器人顾问“胜算在握”在获得问题后,会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它的原理是以波动抽利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其中的一个关键过程就是使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平衡,对买卖点的可靠性进行检测和量化的评价。 “中国投资者跟美国投资者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机器人投顾做了大量的改进,让它更适合中国投资者使用。”庄敬伟表示,一方面提升小资金规模的投资者的操控感,另一方面金融证券最大的特点是个性化,所以我们会为每一个投资者配一个独一无二的机器人投顾来监控他的股票。 平安金融科技总经理罗子斌则强调大数据的应用,一账通的这个“线上投资顾问”是通过把平安积累的数据放到大数据平台上分析得到的。 国内巨头兴趣大 已有机器人顾问雏形 相对于美国正在酝酿结构性的变革,在国内机器人顾问正令BAT、传统金融巨头、创客们兴趣高涨。 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推出了蚂蚁金服和微众银行,平安集团亦推出一账通等产品,“三马”纷纷强化自身在智能理财的布局。正当兵戎相接之际,日前百度股市通官方网站推出国内首个“股市知识图谱”可视化动态系统。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百度依托大数据引擎技术发展机器人投顾的雏形。 国内新兴投顾公司亦涌现,如针对海外资产配置的“弥财”、理财超市“理财魔方”、针对证券的智能投顾“胜算在握”等。 庄敬伟在接受《新财富》的采访时,看好国内投顾市场空间,“A股里面大概有1亿个股民,然而真正活跃的投顾只有2万左右,意味着一个投顾要服务5千散户,这会导致90%的散户得不到专业服务。”所以四年前我们开始布局机器人投顾。据介绍,由祥云信息与合作机构推出的 “胜算在握”,仅需要一分钟,就能根据分析和预判将投资建议送达用户。 虽然目前有国内一些公司推出了智能理财产品,不过复星昆仲指出,整体而言仍然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 花旗集团近日发表报告指出,在未来十年时间里,机器人顾问管理下的资产有望达到5万亿美元。而AT Kearney出具的报告则更为乐观,预测未来五年智能投顾市场GAGR将达到68%,到2020年AUM有望突破2.2万亿美元。 复星昆仲指出,对智能投顾的接受度来看,全球的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基础,而亚太区甚至是领跑地位。 根据Capgemini和RBC WM联合发布的2015世界财富报告,全球范围内48.6%的HNWI对智能投顾产品的易用性、低费率非常认可,并表示愿意接受将自己一部分财富交由智能投顾打理,而持这一态度的HNWI在亚太区占比为76.3%,位列全球第一。 随着国内金融向个性化迁移、日益成熟的千禧一代、大众富裕阶层的快速崛起、工业4.0的推动、以及数字化趋势的出现,这些外部因素为机器人投顾的崛起提供了恰逢其时的发展时机。 “通过一账通线上的私人投资顾问,让用户能够在每天只需花一杯咖啡的钱就能享用私人银行、私人投顾的服务。”平安金融科技总经理罗子斌表示。 此前,支付宝相关负责人透露过将会把之前用在客服上的机器人进一步渗透到理财领域。 在庄敬伟看来,目前技术条件已经成熟,今年是机器人投顾推广的元年。接近祥云信息的人士告诉记者,未来胜算在握将延伸至其他理财产品,最终打造成为中国版的Betterment,但其同时坦言“机器人投顾仍需要一个消费者教育过程。” 机器人顾问优势与劣势明显 在一些传统投顾的看来,大部分机器人投顾无法做到与众不同,并证明自己尽心尽力为客户提供价值。或者说,虽然机器人投顾可能适合某些投资者,但他们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原因有两点: 第一,投资者不同于机器人,往往带有情绪。机器人顾问不能够跟用户面对面交谈,尤其在市场恐慌或兴奋的时候。散户投资者往往有高买低卖的惨痛经历,在最糟糕的时刻往往需要专业的投资顾问陪伴。 第二, 机器人投顾是机器,只有1和0。用四个问题能否确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你想买房、需要保险、正在离婚,或者刚生了孩子,需要开始考虑存钱上大学……生活是动态的,需求和目标迅速改变,因而财务规划需求也需要适应。 Wealthfront CEO纳什指出,今天这样的市况中,机器人顾问会凸显出自己的优势。他认为,用户不会成为市场波动的牺牲品,因为他们不用做决定,“机器人”会替他们做决定。 “人类不擅长预测市场的波动。”纳什解释道,“当然,计算机也不擅长此道,但是它们不会情绪化,它们会坚守自己的本分。” “算法或者说机器人投顾不能保证100%赚钱”。庄敬伟表示,我们尽量能做到的是帮散户控制好风险。同时,如果亏会比别人亏得少一点,赚的话会比别人赚得多。机器人顾问的目标是提升用户长期盈利的概率。 业内观察人士认为,机器人顾问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如果投资者不愿意接受,那么机器人顾问也是无法改变理财咨询行业。他表示:“投资远远不是处理数据这么简单,投资者的情绪抚慰,在实践中把握细微差别,学习掌握不确定性,无论哪一点,都离不开人类顾问。最广博的投资数据和最顶尖的处理能力,都无法教会一个机器人如何像人类顾问那样理解投资者。 或许,机器人投顾要让人们明白,简单的财务生活已然成为潮流。 ...
6月10号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发表讲话称: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在随后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日渐增多。除已获批开业的10家消费金融公司外,商业银行、小贷公司、电商、P2P等互联网机构也在积极布局。特别是P2P平台结合各类消费模式,发展出了品种多样的消费金融服务。 10月27日召开的“2015中国消费金融论坛”上,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毛宛苑给出数据称,截至今年9月末,10家消费金融公司市场总额为510多亿元,贷款余额460亿元,不良贷款率2.85%,“另有数家机构正在筹建”。 面对更有资金优势的商业银行、更有渠道优势的电商、市场灵活度更高的P2P及其它机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又如何发挥竞争优势? 市场规模扩容 大型机构涌入 央行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间,全国个人消费性贷款的余额规模从3.72万亿元,增长至15.3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也增至3.25亿元。 如果与这些数据对比,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还不能言大。而以银行系为主的消费金融公司正面临强势的竞争对手。 竞争首先是来自商业银行。在9月份的一次消费金融业务研讨会上,有来自监管人士分析认为,“商业银行传统零售业务资金成本低,网点资源丰富,具备成熟的零售业务体系和完善的个人账户服务体系。而且有电子银行、信用卡等先发优势,能迅速抢占中低收入人群市场。” 另外,该人士表示,电商平台具有大量基于消费场景的客户资源,依托互联网金融介入消费贷款。各类分期平台、小贷公司大胆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承受更高的坏账扩大业务。 机构对消费信贷的关注上升,根本上还是与信贷结构调整有关。 在工行网络融资中心上线时,其总经理熊燕就曾表示,未来大公司的融资需求会更多地对接资本市场,而银行贷款服务的主体将逐渐转向个人和中小微企业,这部分客户的信贷需求很多可以做成标准化的线上业务。 同样,针对今年以来大型P2P公司纷纷布局消费类贷款,前网贷行业人士洪自华向本报记者解释称,在产能过剩和中小企业负债高的背景下,企业融资风险升高无法避免。“现在整个经济体中只有家庭部分的负债率比较低,未来债权的重点是在债务杠杆更低的家庭部门。”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在27日发布的《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中,就将市场划分为由商业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构成的“官方核准的、可监管的消费信贷市场”,小贷公司、资金中介等“未经官方核准、超越金融监管范围的消费信贷市场”以及P2P、电商等“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 现在来看,后两类机构申请牌照的热情依旧在。有从事消费信贷的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百度和京东分别在北京和天津申请了消费金融牌照。 该人士同样表示,机构因为定位、业务需求等的不同,对牌照的需求也不同。对以自有资金放贷的机构来说,有无牌照在业务端并无明显差别。但相当多的企业会有收集金融牌照的冲动。 “目前来看各地城商行参与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分支行设立需要复杂的审批手续,而消费金融牌照业务已扩大至全国范围,对城商行的业务是一种补充。”该人士称。 差异化竞争 以创新服务立足 虽然竞争者众,消费金融公司仍有其不同之处。上述报告就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中介公司及互联网金融的消费信贷获取难度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消费金融公司的平均借款规模最低,为0.74万元;借款通过率最高,为80%;审批速度最快,为3.4小时。另外对借款人固定电话、职业等的硬性要求也最低。 而随着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消费金融公司正在显现有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市场渗透率较低时,与零售商合作,驻店经营是消费金融公司获取客户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国内驻店经营规模最大的也正是唯一一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 对比来看,在上述行业人士眼里,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更像是银行信贷部门的延伸,无论是产品还是业务思路也都沿袭了下来。 在新的牌照下发之后,有行业监管人士分析认为,市场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是:银行系公司依托银行客户资源,下沉业务渠道,形成自上而下的模式;外资公司依托零售、商店网点资源业务拓展自下而上;而“具有电子商务、互联网基因的消费公司开始积极寻找线上线下过渡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任意切换全渠道的服务场景”。 “发展路径是否科学需要市场的检验,也需要时间的检验。”该人士称。 今年开业的两家新公司便可以划入第三类业务模式。5月份上线的苏宁消费金融依托了苏宁遍布全国的1600多家门店、近2亿会员客户;6月份成立的马上消费金融的股东中,重庆百货与物美集团也有上千万的会员卡用户。 当然,传统银行仍在进入。在27日的论坛上,邮储银行消费金融部总经理王蓉晖透露,邮储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费即将在下月正式上线。 对于新公司,王蓉晖认为与传统银行业务还是有所区别,“原来邮储的小额贷款每笔均在5万元左右,而消费金融每笔均可做到几千元。如果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依托更有效的商业模式和更快捷的服务。”她说。 至于是否感受到互联网数据开发的压力,王蓉晖透露,曾拿真实授信的客户数据到合作的互联网公司的模型里去跑,“结果发现能够有效识别的只有5%”。她解释,邮储银行的4.7亿有效客户中,很多是首次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没有或只有很少量的信用数据。至于新的消费金融公司,会继续做熟悉的客户,同时依托邮储强大的线下网点进行风险识别。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王红领认为,监管更倾向于国有商业银行出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显然是从风控角度出发。但如果与原有业务相竞争,难免会出现激励问题。 “监管应该把重点放在规范消费信贷商行为,而非市场准入环节上。至于信贷服务的价格,大可不必过多干预,可以交给市场。”他建议。 消费金融市场空间巨大,即便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已经开始布局这个市场,P2P行业在消费金融市场上仍然是机遇大过于挑战。有P2P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在数十万亿级的市场面前,在线上消费场景之外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P2P已经是一个重量级的玩家,并不惧和电商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