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钻-基金观察
浙大互联网金融博士点获批 明年开始招生
发布时间:2015-12-07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 人才紧缺一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瓶颈之一。最近,来自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消息称,该校互联网金融博士点正式开始招生。据悉,这是国内首个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博士点,今年浙大公布的招生目录中已经有了这一专业。明年春季该校将进行相关考试,不久后就能诞生全国首位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曾被称为“草根金融”的互联网金融何以能进入象牙塔?在“互联网+”时代金融如何创新、如何打造更大格局的金融体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首位互联网金融专业博导金雪军,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将是新金融格局中的主角之一。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硬伤: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有关方面已通过教育部规定的流程,互联网金融专业博士点正式落户浙江大学。记者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了解到,今年已经公布的招生目录中已经有了这一专业,将在明年春季进行考试,也就是说明年将出现这一专业的首位博士生。

    互联网金融博士点落户浙大,这背后恰恰说明了浙江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空间充裕、土壤肥沃。

    金雪军教授说,互联网金融的特质与金融一样——本质是信用,基础是信息。在他看来,互联网时代给金融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他特别提到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交易信息数据、腾讯为代表的社交信息数据都是互联网金融所需要的大数据。

    我省将金融作为“七大万亿产业”之一,金雪军教授表示,浙江打造“金融强省”,需要打造大金融的新格局。在他看来,浙江互联网金融无论是产品还是数量上,都发展得不错。“浙江互联网金融走在了全国前列,我们有着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肥沃土壤,在这里有活跃的民间金融,又有阿里巴巴的流量优势,两者催生了浙江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在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专业人才其实还是挺缺乏的。”金雪军教授说,通过培养提高互联网金融从业者的综合素质,逐步形成从基本知识普及到高端人才培养的完整教育体系,这也是当初申报博士点的初衷之一。

    融合互联网金融是人才培养难点

    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必将出现两种态势:一种是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迈进;另一种就是金融业思考与践行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为金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特别是金融大数据的应用,破解了传统金融实践中广大小微企业融资的难题。

    中小微企业为什么还存在融资难?在金雪军看来,主要问题出在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正好为金融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也为信用的建立与巩固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大家都有手机和电脑,每个人都可能有网上支付的需求,因此互联网思维从某一种层面来说,就是用户体验,这种体验将不断“刺激”金融创新和技术拓展。金融业在互联网的扶持下,将彰显更突出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首先是金融,有着金融的特性和功能,在支付结算、投融资、通道和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雪军说,如今包括P2P、众筹等在内的新业态也变得越来越活跃,网上证券、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越来越多,新的金融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互联网金融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不容质疑的。金雪军认为,近年来我省围绕建设“金融强省”的总体目标,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改革创新向前迈进,金融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区域金融发展日趋明显,互联网金融在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互联网金融博士能否 抓住创新本质?

    互联网金融有很多创新之处,比如大数据的理财产品如何提高效率、支付功能如何在网上交易过程中控制风险。

    当前,互联网金融也进入了监管层的视野。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到了“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对于投资者最关注的风控问题,金雪军表示,处理好风控与创新之举的矛盾关系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进度和方向。

    “发展与监管、创新与风控,这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两对矛盾,必须要处理好、解决好。”金雪军表示,金融创新的动因不外乎三个方面——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机构竞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是金融创新的典型表现。

    由于当前企业的融资体系仍以银行为主,重担保、重抵押的融资模式给很多轻资产企业带来了麻烦:一方面实体经济企业在融资方面有较强的需求,而另一方面“融资难”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破解。解决这对矛盾需要创新现有金融模式,除了银行自身改革创新外,也离不开银行体系之外有新的融资渠道。

    “广大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更多地需要依靠互联网金融的方式。”金雪军认为,用“互联网+”的思维破解这些问题成为可能,同时大数据环境下监管更完善,也可以为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

    “大数据既可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开拓市场服务,也可以为政府监管服务,通过大数据可以处理好监管与创新之间的矛盾。”金雪军说。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内的人才争夺战极为激烈,特别是一些大平台的高管,在市场运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积累了大量试错的经验,许多平台都愿意高薪挖人,甚至开出高达10倍的薪酬。即使是一些行业内的基层人员,通过“跳槽”也能获得薪水的成倍增长。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人才特质表现为对自由的崇尚,希望扁平化管理,给到个人足够大的空间。这样的文化氛围也进一步提高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员流动性。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