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富基金在互联网领域的的投资常以眼光独到著称。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它参与投资了众安保险增资计划,还投资了另一家互联网保险平台——慧择保险。
这家成立9年、总部位于深圳南山一座不起眼小楼里的慧择保险,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专业保险电商平台。
近日,慧择保险董事长马存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称,2017年左右就可以看到互联网保险对传统保险业的巨大撼动;五年后,“中国市场应该有一个千亿市值的平台出现。”马存军说,“我希望是我们。”
保险并非刚需 需要推一把击穿消费者需求
近两年,资本在互联网保险领域显得尤为积极。
截至目前,“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公司均已涉足互联网保险领域。随之而来的,除了强大的资本实力,还有巨大的网络流量。
流量,正是多数险企在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时的一大痛点——保险公司官网普遍销售惨淡、流量少得可怜,但有些公司却在淘宝保险频道上卖得风生水起;还有一些新兴险企,借助网络销售迅速崛起,扩大知名度,结束企业亏损期。
然而,针对互联网保险经营中的流量竞争,马存军却另有见解。他半开玩笑地称:“如果只要有流量就能成功,那在大街上开铺面卖保险也应该很好卖,但显然那是不可能的。”
他表示,保险产品并非刚需,只是将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还不够,还需要经营者想办法再推一把,才能“击穿”消费者背后的需求。因此,互联网保险平台经营不是简单的流量变现过程,简单粗暴的大流量灌输未必有利于经营。
马存军认为,更大的市场空间在于保险互联网化,实行“保险+互联网”策略,而非“互联网+保险”。此外,由于保险产品的复杂性和消费者需求的特殊性,在其他领域大获成功的“互联网思维”,在保险产品的经营上或难获得成功。
对于互联网思维普遍认同的“场景交易”,马存军认为,这在互联网保险领域不太适用。一方面,保险的场景消费占比极低,2万亿元市场中只有几十亿元属于场景消费;另一方面,场景派生品要随着互联网的深化才能逐步成长,“大家都还在骑马的时代,我们不能卖车险给人家。”
重新检讨代理人模式 以产品开发设计为核心
当前的主流模式中,保险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几乎合二为一,规模庞大的保险代理人受雇于各家保险公司,由他们代表公司向客户直接销售产品。
马存军认为,这种代理人模式是历史阶段的产物,如今已到需要重新检讨的时候。而改进方向应和其他商业业态相似,即分工进一步细化,实现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者三者的分离。
马存军说,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保险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未来应该让产品生产者专心做好生产,销售和服务则交给更加专业的人去做。
目前,慧择保险已和国内70多家保险公司合作,业务涉及产品开发设计、前端营销和协助理赔等环节。按马存军的说法,是“除了生产环节我们不参与,其他环节基本上都覆盖了”。这种平台式服务的优势是,慧择保险可通过大数据来分析用户需求,迅速将保险产品发配到相应“厂家”进行开发。
“在这个概念上,慧择保险不仅仅是保险公司的渠道,还是保险服务的方案提供商。”马存军举例称,如果有需要,慧择保险甚至可以将10家保险公司的产品组合成一个解决方案卖给一个客户,而客户只需要在慧择填一次投保单、做一次支付。
100%自助交易 五年诞生千亿级平台
与传统保险销售模式不同,马存军称,慧择保险网的销售是100%自助交易,慧择保险不会主动推荐某个产品,而会在和消费者沟通交流后,提供多个保险产品供其选择。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慧择保险的客服电话没有让用户在咨询时按数字键,而是先人工接通,再根据客户需求帮其转接,且在介绍产品计划时,客服必须给用户三个选择。马存军透露,目前客服座席已达到300多席。他计划3年内将客服后援中心扩充到3000席。
保险是金融领域唯一一个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行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保险市场仍将释放活力。
互联网无疑将会加速金融行业的变革与升级,马存军预计,2017年左右就可以看到互联网保险对传统保险业的巨大撼动;而在五年后,“中国市场应该有一个千亿市值的平台出现”。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