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业来说,本周有些不同寻常。中央把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共中央政治局25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 中央对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视,足见当前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实在此之前,金融监管力度已经在持续加码。今年尤其是3月下旬以来,“一行三会” 先后密集出台多项政策,针对行业乱象、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和打击,弥补监管漏洞。人民银行推出MPA考核、银监会10天7个文件密集落地、证监会严惩数家公司、保监会发布39条措施明确保险业风险防控的九大重点领域…… 力度空前的金融整肃行动并非空穴来风,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也面临不少挑战。从国际看,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效应,有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外部冲击。 从国内看,不良贷款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难言见底、影子银行规模过大、监管套利增多等。不管是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还是民生银行的“假理财”案件,都是各种金融乱象的局部反应,到了必须出重拳治理的时候。 当前,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也为加强监管提供了较大政策空间,目前是整顿秩序、推进改革的较好时间窗口,需要及时抓住。 监管重拳出击必然会伴随着压力与阵痛,这在近期的金融市场上已经有所体现。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防控好调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引导市场心态向良性面发展;另一方面要保持定力,面对压力挑战,要有一如既往的决心和魄力。 中央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出6项任务,这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金融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接下来就要看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具体行动了。期待这一场自上而下的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行动,能够为金融领域清淤除诟,净化金融生态,树立行业新风,让金融回归本源、回归初心,为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未来。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据统计,目前市面上的沪港深基金中,有两成左右的沪港深基金港股持仓为零。这些基金虽名为“沪港深”,但募集到的资金大部分流入了A股市场。 近日基金业热议话题之一,无疑是沪港深基金正在研究针对港股投资比例新规。某基金公司相关产品报会时,被告知新规目前正在研究,多家基金公司也证实了这一消息。如果新规出台,或许意味着沪港深基金未来在投资港股上要保持一定比例下限。 有观点认为,此前,一部分沪港深基金空仓港股,“实际上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因此,对港股仓位下限的规定 “可能会推动更多产品,尤其是计划主投A股的产品加入港股仓位”,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沪港深” 的本义只是投资范围的扩大,如果对某一市场设置投资下限,可能在行情生变后拖累基金表现。 港股仓位决定业绩 沪港深基金可以投资A股、B股、h股三大市场,为什么市场会针对其港股仓位产生热议? 一位深圳的基金经理表示,“去年以来港股市场行情最好,港股仓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沪港深基金业绩好坏。有些只是挂名沪港深却没有持仓港股的产品,实际上踏空了一波机会。” 自去年12月深港通开通以来,由于QDII额度受限,深港通成为内地资金出海最便利的渠道之一,内资对港股的投资热情不断高涨,基金公司纷纷发行沪港深基金。截至4月27日,市场上基金名称中带有“沪港深”字样的产品数量已经超过90只。 同时,港股行情一路走高。恒生指数一季度涨幅高达9.6%,在全球范围内涨幅居前。受益于此,成立于2017年以前、以 “沪港深” 命名的56只基金一季度平均收益率为7.04%,明显高于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 实际上,从沪港深指数基金的表现就可见端倪,华夏沪港通恒生ETF追踪的是香港恒生指数,其港股仓位达到96.97%比例,一季度录得收益率8.8%。 在主动管理型产品中,嘉实沪港深精选以16.91%的收益率高居第一,广发沪港深新起点、东方红睿轩沪港深、东方红睿华沪港深、东方红睿满沪港深、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分别以13.51%、12.33%、12.05%、11.90%、11.84%的收益率紧随其后。此外,汇添富沪港深新价值、广发沪港深新机遇等收益率也超过10%。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绩优沪港深基金的港股仓位普遍较高。以嘉实沪港深精选为例,这只基金去年年底增加了港股配置,在港股布局了电子、软件、保险、电信、博彩等行业个股,今年一季度港股仓位接近60%。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的一季度港股仓位更是高达94.42%,重点配置了tmt、医药、消费、金融等行业的港股。 但另一些同样挂着 “沪港深” 名头的产品业绩却大幅下跌。比如,去年年初成立的宝盈国家安全战略沪港深在去年第四季度亏5.35%,今年一季度也亏损3.5%。从2017年一季度报告来看,这只沪港深基金的股票仓位为88%,但十大重仓股中没有一只是港股。甚至从去年四个季度的季报来看,这只沪港深基金的重仓股中从未出现过港股。 据统计,目前市面上的沪港深基金中,有两成左右的沪港深基金港股持仓为零。这些基金虽名为 “沪港深”,但募集到的资金大部分流入了A股市场。 “其实当初设立沪港深基金,就是因为沪港深一体,能更全面把握中国经济转型的机会。以前沪港通的门槛便是50万元,将很多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沪港深基金的成立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中小投资者能分享中国资本配置全球化的红利。”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投资者买到的沪港深基金对港股配置不高、甚至空仓,实际上有违沪港深基金的初衷。 空仓源于乏力 不过,就现有规定而言,沪港深基金空仓港股并不违规。 业内人士王群航表示,基金产品发行之时均有约定产品配置范围,“空仓是否违规,要看具体产品招募说明书中的契约”。 以上文所述的宝盈国家安全战略沪港深为例,其招募说明书中对投资组合比例的说明为:“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其中对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投资比例不超过基金资产的40%”,仅规定了港股比例的上限。显然,即使空仓,也没有违反合同。 从近期发行的其他沪港深产品来看,对于投资组合比例,更典型的表述是,“本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0-95%:其中投资于国内依法发行上市股票的比例占基金资产的0-95%;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占基金资产的0-95%”。 对于A股与港股的配置比例都是0-95%这样的大范围,给了基金经理足够大的灵活度。因此,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判断哪个市场的预期回报高就对其重配。 “有些沪港深基金 (去年以来) 没配港股,错过行情导致业绩不佳,实际上是个配置问题。” 王群航表示,影响业绩的关键还是投研能力,沪港深基金要在港股市场游刃有余做配置,对操盘的基金经理个人素质要求极高。 首先,香港市场的交易制度和内地完全不同,没有涨停板限制、有做空机制,需要学习并适应;其次,相关信息披露资料均为英文,对专业外语也有要求;而且,在一个陌生的市场,想对上市公司做深入调研,也有相当困难。 实际上,目前在沪港深基金产品上表现亮眼的几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有的公司不仅有致力于港股研究的内地团队,还有根植于香港的本土化 “队友”。“像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在香港市场的基础都很好。” 王群航表示。 以在沪港深基金方面发力最猛、独占近20只沪港深产品的前海开源基金为例,在香港市场方面也有人才优势。其基金经理曲扬目前打理着其中5只沪港深基金,其中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龙头精选混合这3只产品的任职回报率都超过了20%。从履历来看,曲扬此前曾担任南方基金香港子公司投资经理,有丰富的港股投资经历。 因此,对于某些不熟悉港股市场的基金公司来说,想玩转港股并不容易。“以前没玩过,要是冒昧跟着冲进去,反而容易踩雷,不如谨慎一点。” 一位基金经理称。 问道仓位限制 一方面要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考虑到可能有投资者奔着港股配置去买沪港深基金却买到了港股 “纯度” 不高的 “伪沪港深”;另一方面,某些沪港深基金不配置港股也的确有相应的苦衷,怎样平衡呢?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所谓 ‘沪港深’,本义只是投资范围的扩大,从内地扩大到三个市场。从趋势来看,大家应该都是往三个市场配置的,但有些公司目前没有配置港股的能力而已。” “从配置的角度来看,(沪、港、深) 三个市场,就像买菜可以从超市买、可以从菜市场买、可以从网上买。”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规定一定要从港股买某个比例,就像规定买菜的时候非得从超市买某个比例一样,未必合适。” 何况,资本市场时时在变,“未来如果港股行情走低,对港股的底仓限制反而会让基金业绩受累”。 业内意见认为,与限制港股仓位相比,强调对沪港深基金经理的要求可能更有适用性。比如,建议基金公司披露在投资港股方面的人员配备情况,包括人数、英语水平、对港股法规和交易制度的熟悉程度等。 实际上,一个人的能力很难同时胜任对港股和内地股市的管理。对此,业内人士王群航建议,可以考虑对专做港股投资的基金经理进行资格考试,并要求一只沪港深基金至少配备两个基金经理,以达到对沪港深三市的覆盖要求。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你很难想象,自己在银行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或许并未与银行的正式员工真正接触,尽管仅仅是上市银行的员工总数去年年底就接近222万人。 “我可能来到了一家假银行”,储户L女士调侃称,“在大厅等候时,听说不仅很多网点大堂经理是外包制员工,一些柜员也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顿时觉得心里有些忐忑”。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上述储户的说法得到了部分银行业人士的确认——派遣制或外包制员工在银行业并不罕见。 记者注意到,一家自称已经向8家以上银行提供外包服务业务的金融外包服务公司被装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资产中(全资控股子公司)。该外包公司在一则招聘启事中自称员工总数超过15000人,这一数字超过了所有的区域性上市银行,而上述员工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外包公司替用工银行 “代持” 的。 外包和派遣制岗位 “包打天下” 当你来到银行办理业务,迎接你的大堂经理可能来自于跟银行合作的劳务派遣公司,而帮你挑选理财产品的理财经理则可能是刚刚签订试用合同的准员工,微笑服务的柜员可能业余时间正在准备考试并期望由派遣制向合同制转制,而你离开时经常会下意识看一下的头戴钢盔的保安的劳动关系一直属于某家金融保安公司。即便你选择使用自助机具,这些设备的清机加钞处理、维修、远程值守服务也很可能是外包公司一力承担的。 此外,大街上拦住你办信用卡的所谓银行员工其实可能是外包公司的职员,电话里声音甜美的客服人员中的绝大多数与银行并没有直接的劳动合同,你看不见的银行IT系统也是由第三方外包并维护的,甚至于来你的创业空间联络小微企业贷款的青年,还在期盼通过签订几个大单实现身份的转换。如果很不幸你信用卡逾期不还,向你催收的很可能也是银行雇来的 “临时工” 以及 “临时公司”。 如果你选择在网络上寻找银行的工作机会,很多的客服岗位都来自于 “**信息科技公司” 或者是 “**人力资源公司”,这些公司不是用人方但却是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上的甲方。 “基本上你在银行接触到的人都可能是外包制或派遣制的”,一位网友表示,一位就职于人力资源公司的朋友曾对其爆料。 虽然上述描述较为极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银行的大量一线岗位都存在外包或派遣制员工的现象。 上市银行单个网点,人均员工约26人 上市银行虽然员工数量庞大,但是分配到每个网点后,人手就有些不足了。 据记者统计,截至去年年底,25家上市银行的员工总数合计为221.8万人,与2015年年底的221.02万人相比基本持平。不过,目前上市银行境内的分支机构合计数量已经达到7.2万个,按照221.8万人计算,每个具有单独机构代码的网点对应的员工人数约为31人,如果剔除人员占比在10%-15%的总行层级的影响,普通网点平均对应的员工数量为26人左右。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四大行2016年年报验证发现,四大行境内机构的平均人员为20人至26人左右。 “正式员工一般包括一位支行长、数位支行副行长、技术团队、财务人员、结算人员、信用控制人员、对公和零售的相关业务人员、客服人员等”,一位国有银行支行副行长曾对记者表示,“这其中的客服人员的用工形式通常最复杂,有正式员工、合同制、派遣制和外包制等多种形式”。 此外,记者注意到,银行还存在大量低门槛的用工需求,例如数据录入、文件传递等等,这些岗位也是外包的主力。 外包公司员工逾万人 超过近半数上市银行 所谓的银行业务外包,是指银行将原本应由自身处理的一般性业务或者服务的辅助环节交给外部专业公司与服务商完成,以便降低银行经营管理成本,将自身核心能力集中关注于体现银行竞争优势的知识密集型活动。 记者辗转多个社交群,发现了一家自称中国金融外包服务第一品牌的公司。该公司官网信息显示,“在前台,公司帮助银行提升网点服务品质、改善银行客户体验、实现营销目标;在中台,公司通过ATM整体外包、网格化服务等模式帮助银行实现网点管理和运营;在后台,公司帮助银行建设大型集中处理中心和作业中心”。此外,该公司自称为包括多家国有大行在内的8家以上用户服务。 记者利用搜索引擎查询招聘信息发现,该公司目前在推岗位还另外包括了上述8家银行名单之外的多家中小银行。该公司在一则招聘启事中强调,公司年产值近6亿元,资产2800多万元,员工超过了1.5万人。其中,仅员工这一项数字就超过了所有区域性上市银行(共计12家)。 该外包公司对于产值的描述或许有些夸张,但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其已经是某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该外包公司2016年收入40331.56万元,比2015年同期上升8.20%,实现利润-992764元,比2015年同期下降125%,主要原因系公司2016年外包的人力成本增加所致。而人力成本的增加也恰恰说明了外包公司业务扩展之快。 与之相呼应的是,记者查找到了一个社交群体,其成员正是上述外包公司派驻到某较大规模城商行的35名员工。 “外包公司并不会直接进行招聘,面试一般都是银行直接进行,等到银行确认用工后,外包公司会跟进完成用工手续”,一位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 用户担心银行,推卸管理责任 “外包制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成本”,某上市银行高层对记者表示。 应该说,外包制与我国商业银行 “亲密接触” 的时间并不长,过去一直是劳务派遣制包打天下。但随着现在派遣制同工同酬以及只能定位于 “三性” 的要求,银行不得不转向其他方式控制成本,劳务派遣员工的数量和占比近年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国有大行的劳务派遣制员工已经由数万人降至数百人。 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员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是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用工模式,受《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调整。业务外包是种业务合作关系,发包企业与承包企业签订业务合作合同,由承包企业独立完成所承包业务,合作针对的是业务。承包企业自行安排人员,开展业务,对人员发放工资。因而业务外包关系是受《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调整。对于储户而言,业务外包的风险在于信息和资金安全”。 记者曾在某QQ群多次接收到求购银行用户信息的信息,每条大概报价0.25元。记者尝试与买家沟通,但买家比较谨慎,仅表示,“银行的员工或者在银行服务的其他人员手中都可能有大量的此类信息”,但是 “胆小的就别来交易了”。 储户对于银行往往有着天然的信赖,并不会主动区分(更多时候也确实很难区分)正式员工还是外包工,因此其知情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正式员工的违规行为的定性相对简单,而非正式员工如果侵害储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银行是否会以 ‘临时工’ 为由推卸责任是储户最为关注的”,上述法律界人士表示。 此外,记者注意到,一些被动选择为外包员工身份的银行从业者也对于在工作中受到的差别待遇(包括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可选岗位甚至是人际关系方面)表示了愤慨或无奈。部分 “外包工” 表示,“学得一技之长后就会离职”,长此以往,这对于银行的人才培养显然也是不利的。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近日,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下简称 “上海资信” ) 公开表示,或被冒名从事代理办理贷款、集资、信用卡等业务。 上海资信称,我司接到多个电话咨询有关贷款业务事宜,在微信上也发现有不法分子以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名义办理信用卡。然而上海资信从未经营、从事过任何代理办理贷款、集资或信用卡业务,因此我们合理怀疑可能存在第三方违法冒用上海资信名义的情形。 为保证我司及相关公众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我司特此澄清事实,并郑重声明如下: 上海资信及其下属各子公司、分公司,从未经营、从事代理办理贷款、集资、信用卡等业务。任何以上海资信或上海资信子公司、分公司名义从事的代理办理贷款、集资、信用卡业务,均为他人非法冒用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名义实施的违法行为,此类违法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后果与上海资信及其下属子公司、分公司无任何关联。 上海资信成立于1999年7月,是根据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同意个人信誉公司在上海试点” 的批示,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协调下,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组建的全国首家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2009年4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上海市政府达成一致意见,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正式成为上海资信的控股股东。 ...
4月29日上午,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李警官向澎湃新闻证实,4月28日,聊城警方针对冠县吴学占犯罪集团三名成员,在全市范围内发布三道通缉令,向广大群众征集线索,督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 “目前正在追捕中。” 李警官介绍,当地警方分成三个小组追捕,假期无休。 三份通缉令显示,2016年8月,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打掉冠县吴学占犯罪集团,马保雷、李忠、杜建岗是其成员,其中李忠是主要成员之一,杜建岗是重要成员之一。 通缉令称,凡提供有效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将予以重奖,并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凡窝藏、包庇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警官告诉澎湃新闻,他是该案专案组二十多名成员之一,于欢刺死辱母讨债者案发生后,当地警方即成立专案组。 澎湃新闻3月26日报道,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办案民警称,于欢案中10名讨债者(11人中杜志浩已死亡)全部被抓,首要犯罪嫌疑人吴学占、带队讨债的赵荣荣等人已被抓半年,案件已经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 2016年8月11日,东昌府公安分局曾张贴布告称,受聊城市公安局指派,2016年8月3日,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将冠县吴学占黑恶势力团伙摧毁,首要嫌犯吴学占已被抓获。公安机关向广大群众征集线索,凡受吴学占及其团伙成员侵害欺压的群众,或该团伙违法犯罪活动的知情人,均可向警方报案、揭发。东昌府分局办案民警称:“作为上级公安机关指派的案件,我们是在离辖区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办案,一些情况不熟悉,所以我们通过张贴布告的形式获得线索。请相信我们会秉公执法,会尽力办好。” “吴学占团伙已经抓了十多个人。” 前述李警官说。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距离京城楼市史上最严的 “3·17” 调控政策过去仅一个多月,京城楼市再迎 “定向加息”。4月30日,笔者从一家银行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自 “五一” 假期后,该行首套房房贷利率将由9折上调至基准利率,也就是4.9%的年利率,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将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也就是执行5.88%的年利率。该人士同时表示,将有多家银行执行这一标准。据了解,这是时隔三年后,京城银行再次恢复房贷基准利率。 折扣进一步 “回收” 今年刚刚过去4个月,京城楼市的房贷利率折扣已经经历了3次调整。先是在元旦后,将8.5折全面回调到9折;3月下旬,16家银行进一步将9折上调到9.5折。 而当大家还沉浸在 “五一” 小长假里时,市场再次传出消息,从5月2日起,包括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及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北京主要商业银行将收紧房贷政策,首套房将执行4.9%的基准利率,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则将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执行5.88%的年利率。笔者从一家银行内部人士处证实了这一消息,该人士同时表示,取消折扣的银行可能还会增加。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这将是2014年以来,楼市限贷政策首次回到基准,对于首套房购房者来说,从2016年到此次新政策后,每100万元贷款购房者月供将增加915元,按照北京平均购房者200万-300万元的贷款额,购房者的月供将增加2000多元,信贷收紧的量变逐渐发展到了质变。 这次时隔三年的基准利率回归,也被视为央行针对楼市 “定向加息” 的启幕。据介绍,所谓 “定向加息” 有两重含义,一是由于各城市楼市情况不同,所以全国实施了 “分城施策” 的调控手段,北京这类热点城市,将受命针对楼市加息;二是同一个城市,针对不同档次的购房者,也将实施不同的利率。 不断收紧调控政策 事实上,这次房贷利率折扣的减免也在市场的预期之内。伟嘉安捷市场部分析师吴昊表示,现在房贷政策比较严,所以优惠利率减少也很正常。另据融360此前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多次利率折扣调整后,4月北京地区首套房利率平均折扣已达到9.27折,平均利率为4.54%。在监测的北京地区30家银行中,首套房首付主流为3.5成,有26家银行执行这一比例。 资金成本的走高也已经让银行颇有压力。张大伟表示,从银行的资金情况看,最近资金成本明显上涨,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这种情况下,信贷继续从过去的首套房9.5折收紧是趋势也是必然。 在一系列政策尤其是被称作北京楼市史上最严 “3·17” 调控政策祭出之后,楼市出现明显降温。伟嘉安捷指出,“3·17” 调控政策出台后,十余项加码政策紧随其后,除了重启 “认房又认贷” 模式外,调控重拳还包括缩小首套房贷利率优惠、调整非京籍购房纳税标准、明确过道学区住房不予登记、商办项目限购等,全方位封堵买房贷款漏洞。在多项政策出台一个月后,购房人入市热情骤然下降,进入4月后,贷款买房咨询人群环比上月同期下降50%,新政对于楼市的作用可谓“立竿见影”。 对于此次政策的发布是否会引起购房者集中在 “五一” 期间出手,多家受访机构表示,目前还无最新统计数据,但未来市场交易量相对来说将会出现下滑。 银行贷款收紧成常态 即使市场有了充分预期,房贷回到基准利率,对购房者的影响依然不小。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表示,从按揭贷款市场来讲,购房者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就是银行贷款,贷款利率提高的影响仅次于限购限贷、“认房又认贷”等,会直接增加首套房和二套房购房者的成本。张大伟也指出,历史上北京信贷最严格的程度就是在2011年及2014年部分时间点,首套房恢复基准,对购房者的心理影响非常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轮楼市调控还没有结束。严跃进表示,如果当前一系列政策仍未见效的话,不排除未来财政和税务部门都会采取管制手段。房贷利率进一步上调可能性大,同时额度趋于合理,银行需要平衡点,不影响正常房贷需求,同时能缓解自身的成本压力,将在稳定市场的前提下缩小力度。 “北京作为全国楼市调控最严格的城市,银行未来贷款额度收紧,价格上浮,放款放缓将是常态。信贷是决定短期房价的最关键因素,房价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北京当下对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也全面收紧,这种情况下,很多购房者的资金压力巨大。对于假离婚、卖一买一等具有投机性的购房行为来说,一系列政策的约束力度巨大。整体来看,市场将在这些政策叠加下继续降温。” 张大伟说道。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为了更好地和中小企业替代金融平台抗衡,英国NatWest银行与上周四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在线平台。 传统的小企业贷款申请流程通常长达21天,而NatWest希望通过这一新平台缩短贷款申请人的等待时间。目前,NatWest已经提前对50多万家英国中小企业进行了初步审核,预计这些企业今年夏天即可通过这个新平台申请贷款。 作为对现有实体分行和电话银行的补充,NatWest表示预计会向该平台分流约50亿美元的贷款份额。申请人不仅立即可以了解自己的贷款额度,而且拿到贷款可能仅仅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 美联储上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相比于在线替代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更倾向于向银行申请贷款,因为后者的服务体验反而更加。而在英国,近年来业涌现了不少新兴银行机构,这无疑对传统的中小企业借贷机构形成了挑战,也对消费者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据AppleInsider报道,据悉苹果在开发P2P支付服务,新服务将是其移动支付服务Apple Pay的一部分,使用户之间能相互安全、快速转账——与Venmo和Square Cash非常相似。 科技博客网站Re/code刊文称,苹果已经在就可能的P2P支付服务与支付行业公司谈判,最早将于今年推出服务。与Venmo等P2P支付服务相似,苹果新服务将使iPhone用户之间能通过数字方式转账。 另外,据悉苹果还在与维萨洽谈与P2P支付服务相关联的充值借记卡服务。谈判可能催生苹果品牌的数字借记卡,用户可以利用借记卡在商店支付购物款。 有关苹果推P2P支付服务的传言并非首次出现,可以追溯到Apple Pay发布之初。苹果和金融机构的谈判也可以追溯至数年前,但迄今为止苹果没有发布相关产品或服务。 预计苹果P2P支付服务是一桩亏本生意,因为其他类似服务也没有能盈利。金融机构把P2P个人支付服务看作是吸引千禧一代的机遇,因为他们不大可能有银行账户或信用卡。 苹果在P2P支付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除PayPal及其旗下Venmo外——控制着相当大一部分移动支付市场,Square和Facebook等公司也涉足了这一市场。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旧的帝国似乎在陨落,继任者会怎样守土开疆? “甜甜的酸酸的,有营养味道好”。你或许还记得20年前的这句广告语。 AD钙奶、营养快线、王力宏代言的娃哈哈矿泉水,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它们背后的娃哈哈集团曾是1990年代一家典型的 “中国式” 成功企业。只是那一代的传奇公司大多都无法避免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2010年,娃哈哈业绩进入500亿俱乐部,创始人宗庆后发出豪言,要达到1000亿的目标。7年过去了,不但目标没有实现,业绩还在2012年出现了拐点。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度《胡润百富榜》,其中宗庆后家族以112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五,财富值较上一年度的1350亿元,缩水230亿。 娃哈哈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窘 “娃哈哈真的太土了。” 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小虎说起来自己家乡最大的饮料公司时,多少带点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位92年的杭州男生从小一直喝AD钙奶,但上大学之后,他开始喜欢上可口可乐,娃哈哈就悄无声息地从他的 “饮料品牌库” 中消失了。“也没有为什么,反正就是不喝了,大概看起来不很中产阶级吧。” 这也许是宗庆后创立娃哈哈30年来最大的尴尬。如今即便宗庆后依然坚持每年出差200多天,去走访经销商和销售现场,但在北京包括永辉超市在内的很多大型超市,货架上除了营养快线、瓶装水和八宝粥之外,你几乎找不到娃哈哈更多的产品。 去年出现在货架上的猫缘咖啡、清透椰子水已经消失,连娃哈哈的绿茶也被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的茶饮料挤下货架,在7-11、全家这些便利店,能看到的娃哈哈产品更少,多数情况只有换了新包装的娃哈哈晶钻瓶装水。 货架上的娃哈哈产品越来越难找到 这显然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在新品层出不穷的饮料市场,娃哈哈已经多年没有新的明星产品,人们留有印象的仍然只是营养快线、瓶装水和八宝粥等多年前的爆品,但它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竞品赶超。以至于宗庆后在央视《对话》采访中反思娃哈哈为什么会出现下滑,缺少新的大单品就是重要一点。 过于依靠某一个大单品的风险在于,当这个产品不再受市场欢迎往往会给公司业绩带来直接影响。 娃哈哈正面临这种境遇。原有的爆品不再受欢迎,新的大单品迟迟未能出现,甚至在娃哈哈一向引以为荣的乡镇市场,娃哈哈也卖不动了。 代理了娃哈哈11年的四川乐山金朋商行的二代老板杨雪告诉笔者,等处理完过年时的娃哈哈 “陈货”,就彻底不做了。 杨雪的父亲为该商行的一代老板,一直负责乐山市下面4个乡镇的娃哈哈产品经销、送货,曾经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走30万元的货。2015年第一次出现亏损时,杨雪并未放在心上,不过到了2016年,势头越发不对劲,库房的存货越来越多。 经销商的利润率本身就很低,必须要靠走量才能赚钱,可是过去一年杨雪每个月只敢进5万的货。据杨雪介绍, “一件AD钙奶(24瓶)只赚1元,营养快线一件(15瓶)只有2-3元的利润,大营养快线(1.5升装)春节时只有0.5元的利润。” 正在被经销商清仓的娃哈哈 在确信代理娃哈哈变得无利可图后,杨雪打算在最近几个月亏本清仓,等到了6月产品过期时,还处理不掉的就倒掉产品卖瓶子。正在处理的产品包括娃哈哈的花生牛奶、激活派、启力、苏打水等多个产品。不过处理完娃哈哈的存货后,杨雪还会继续卖其他公司比如银鹭、怡宝、尖叫、脉动等这些销量较好的产品。 杨雪也想不通,为什么娃哈哈在农村市场不好卖了。 多数消费者或许并不知道,娃哈哈一直在不停地推新品,它出产过的产品多达300多种。不过它们大部分的产品路线和推广方式几乎一致——找一个市场上的成功饮料对标,然后低成本迅速复制一款,并借助娃哈哈强大而稳固的经销商渠道投放至渠道终端,同时辅以大规模广告宣传。 一位叫汪维的用户曾列举了娃哈哈曾经模仿的几款经典产品。他在文中调侃预测,市面上什么新饮料卖得还可以味道也还行,娃哈哈90%可能性都会出同款。因此,娃哈哈在业内还有个外号叫 “饮料界腾讯”。 在90年代,中国处在野蛮增长的时候,这种低成本、快速的开发生产的 “山寨货” 产品策略曾为娃哈哈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比如1987年,宗庆后创立了娃哈哈 “儿童营养液”,对标的正是广州太阳神。只用了两年时间,这款饮料的销售就接近1亿元。 1991年,娃哈哈又瞄上了乐百氏,推出了第二款产品—— “果奶”,只用了一年时间就销量破亿。到了1996年,娃哈哈直接针对乐百氏钙奶推出升级产品——AD钙奶。 “跟风模仿在低成本大规模制造的时代,这种后发制人的战略,通过自己的渠道优势可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顾问李志起分析。 娃哈哈可以说在这个策略上用到了极致。它甚至通过一个强大的联销体经销商模式,总能把新品在短期内迅速铺向农村的每一家小卖部,因而轻易反超模仿对象。 比如2005年哇哈哈模仿小洋人妙恋推出的营养快线这在高峰期一年销售额为200亿元,成为娃哈哈产品系中销量最好的一个,这一纪录已经保持了12年。1998年推出的非常可乐直接填补了农村市场可乐市场的空白,最高时期为娃哈哈贡献20亿的销售额。 不过,这样的产品策略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不是基于对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趋势的洞察,而是跟在竞争者的后面。当中国零售市场开始逐渐走出蛮荒,走向品牌竞争,那些从小喝娃哈哈AD钙奶的消费者已经变了。他们对饮料的要求变得丰富起来,他们在乎的不仅是味道和所谓的功能,还有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身份标签。 在笔者走访的一家广东肇庆大润发超市里,随机采访了5名95后消费者,其中一位从小喝AD钙奶长大的女学生表示,现在如果在学校还喝AD钙奶,会被男同学嘲笑。 表面上看,娃哈哈似乎也在尝试变年轻,它最近两年也推出过椰子水、即饮的猫缘咖啡,今年又开始主推针对女性白领的酵素饮料。然而,所谓年轻化、品牌升级,并不只是推出看起来时髦的流行新品这么简单。 比如在最近两年流行起来的茶饮料中,统一旗下的小茗同学算是最成功的新品之一。它在2015年夏天推出之前,与广告公司李奥贝纳合作,对95后人群做了大量的研究,从口味偏好、到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这款二次元风格的饮料才得以诞生。 不仅仅是口味,包括产品的名字、性格、包装设计等都属于产品开发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它直接关乎于是否能让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感。但这样基于消费者洞察的产品开发能力显然是娃哈哈最缺失的。 在产品思维上本质的差别导致了它们在后期有着完全不同的营销方式。 比如小茗同学的二次元95后人群定位,让它的铺货上选择了一二线城市的便利店和超市成为主要渠道。在营销方式上,它不断在强化自己二次元的幽默风格。比如最近,它与QQfamily角色的冷笑话以漫画形式搬上瓶身。 反观娃哈哈的茶饮料,早在2002年以 “天堂水,龙井茶” 的口号推出之后,迅速在茶饮料市场风靡,此后周星驰与冯小刚还为这个系列的茶饮料做过代言。但在康师傅茉莉花茶、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统一小茗同学相继火爆茶饮料市场后,娃哈哈绿茶在2013年前后已经停产了。在营销方式上,娃哈哈茶饮料也并无特色,仅以简单粗暴的广告轰炸消费者的耳朵。 而这样的方式,几乎过去20多年从未变化过。 庞大高效的销售体系,曾经也是娃哈哈的核心优势。豆子介绍,娃哈哈全国销售人员大概有3000人左右,除此之外还有拓展队员2000多人。这5000人被分成客户经理(上级为区域经理和省级经理)、商超经理和拓展经理。这个庞大的销售队伍能让娃哈哈的产品快速推到各级经销商。 在对经销商管理上,娃哈哈实行8+4策略——做好8个老产品和4个新品。娃哈哈会不断给经销商砸陈列费用,达到产品的曝光率。在整体的品牌宣传上,总部层面主要靠媒体广告,即卫视、央视广告投放、综艺节目广告冠名、网剧电视剧广告植入等。这些广告的思维几乎也和20年前一样,强调的就是曝光。 娃哈哈常见的营销活动,此活动中被推广的富氧水已经消失 无论从渠道还是营销方式上,娃哈哈都在逐渐沦为一个在三四线和乡镇市场的品牌。据欧睿咨询数据显示,在2014-2016三年间,明星产品营养快线的销售额分别为153.6亿元、115.4亿元、84.2亿元,几乎缩减一半。 当越来越多的娃哈哈产品变得难卖时,原来强势的销售体系也在受到挑战,经销商和销售团队之间开始出现各种矛盾。 据豆子介绍,由于省级销售经理任务越来越难完成,只能不断给经销商发货,这导致了大量压货。据豆子说,“想做一个新品,压得越多死得越快。” 几乎是个行业规则。 在销售任务的压力下,这一两年,娃哈哈的客户经理和区域经理开始加速流失,而这也造成了更大的问题。“老的客户经理知道每个经销商的实力和风格,新品下来之后懂得根据经销商的实力发货,即便压货也有尺度,但新的客户经理不熟悉情况,更多为了自己的绩效不断让公司给经销商发货,最后积压导致经销商赔钱,自己也赚不了提成。” 两名四川籍娃哈哈老员工,工龄分别是17年和11年,他们透露,因无法忍受四川省级经理的管理与考核方式,选择离开,与之一同离开的至少有六七名同事。这些扮演娃哈哈与经销商之间纽带角色的老员工离职后,四川自贡、乐山等市场的经销商曾出现不稳定情况,仅乐山销售额从高峰时期的3000万元规模下滑到如今的数百万元。 而娃哈哈所寄希望的一些年轻化高端产品,显然与公司现有的营销体系更加不相匹配。在一二线渠道,娃哈哈并没有太强的控制力。在便利店以及一些高端商超渠道,新品的竞争压力和渠道费用都在越来越大。 李志起拿猫缘咖啡举了个例子。“多数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娃哈哈是一个中低端的大众饮料品牌的印象,突然上升到咖啡饮品市场,仅靠娃哈哈母品牌的拉动力并不够,需要投入巨大资金去塑造。” 李志起分析道。 可惜,娃哈哈似乎也不愿意为单一产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豆子透露,娃哈哈太急于求成了,一个新品不行马上推另一个新品。如今的饮料市场,已经越来越细分了。在新品上,仅仅靠粗暴的砸广告铺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于是猫缘咖啡在推出2年后就以失败告终。而这只是娃哈哈众多新品里的一个。今年推出的酵素饮料仍然定位中高端,如果无法以量取胜,也许猫缘咖啡的今天就是酵素饮料的明天。 无论是娃哈哈的成功,还是它的失落,都要归功于创始人宗庆后。如同许多中国40后-60后的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他们聪明、勤奋、勇猛,但也同样守旧、固执、缺乏现代商业管理意识。 虽然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一直被认定为接班人,但她实际上并未进入核心。多位离职员工介绍,娃哈哈的经营决策仍然是宗庆后本人,这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公司。甚至有人开玩笑说 “娃哈哈的董事会议其实就走个过场”。 娃哈哈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宗庆后一个人的帝国。而他今年已经72岁。 与宗庆后一同老去的还有整个管理高层。据豆子透露,公司销售人员老化、做销售活动没创意,整个公司文化都像是 “国企缩影,官僚气息浓厚”。虽然娃哈哈也在不断招聘大学生注入新的血液,但他们很多无法适应,也不能解决实质问题,流失率很高。即便是今年35岁的准接班人宗馥莉早在2004年就进入娃哈哈管理层,也未能改变父亲一人独大的做法。 外界曾经对宗馥莉报以厚望。目前宗馥莉任职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娃哈哈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宗馥莉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过,在饮料界希望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非遵循原有的娃哈哈模式。 不过宗馥莉主导的几个产品似乎也并未见成效。比如去年7月,宗馥莉推出的高端定制化果蔬汁品牌——KellyOne,目前仅在上海和杭州小范围中可见。 这个产品其实刚好赶上了正在兴起的NFC(非浓缩果汁)饮料的新趋势,在NFC饮料领域出现了零度果坊这样在细分领域突围的成功者,但KellyOne的知名度可谓微乎其微,娃哈哈官方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宣传。 对于这么一家销售额近600亿的饮料帝国,娃哈哈形成的固有产品思维和销售体系已经很难掉头做改变。而他对消费者的了解,也还停留在多年之前。而随着中国消费市场逐渐成熟,人们对于品牌变得挑剔,不懂消费者的产品自然会被淘汰。更何况,在日新月异的饮料市场,每天都在有新的产品新的概念出现,消费者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或许是宗馥莉意识到了自己无法改变父亲打拼多年的娃哈哈,于是她把目光放在了资本市场,希望通过收购新品牌来给哇哈哈带来新的活力和增长。 4月初,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糖果(08182.HK)发布公告,与潜在买家Ever Maple Flavors and Fragrances Holdings Limited签订收购意向书,这个公司的实际拥有人正是宗馥莉。此举被解读为 “宗馥莉借力于资本市场给娃哈哈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和可能性”,但该说法随后被娃哈哈集团否认,仅表示 “这是宗馥莉的个人行为”。 一向拒绝上市的娃哈哈背后,掌舵人宗庆后虽然在老去,但却极力维护着自己的帝国主权。而这个属于上一个时代的帝国正在陨落。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杨雪、金朋商行为化名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募集的资金一分钱没投,绝大部分变更用于收购一家医院部分股权,星河生物(300143)4月28日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问询函关注的重点则是公司此次现金收购标的的业绩承诺及估值问题。因为现金收购无需证监会审核,此次星河生物相当于变相发行股份收购资产,规避了监管层对标的公司的审查一关。 6亿募投说变就变 4月27日,星河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玛西普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泰达恒信持有的友谊医院55%股权和正定方信持有的友谊医院20%股权,合计75%股权。友谊医院100%股权的评估值为13亿元,75%股权对应作价9.75亿元。 9.75亿元的全部现金收购中,6亿元来自于星河生物收购玛西普时募集的配套资金,星河生物将拿这6亿元资金通过增资的形式打到玛西普的账上。剩余3.75亿元来自于玛西普自有资金。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玛西普的财务状况、持有现金情况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详细说明此次收购中需支付的3.75亿元自有资金来源。 星河生物2015年作价11.25亿元完成了对玛西普100%股权的收购,实现了从鲜品食用菌向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的转型。在进行收购的同时,公司募集了配套资金6.8亿元,其中1880万元用于支付中介机构费用,6120万元用于补充玛西普流动资金,剩余的6亿元用于投入玛西普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综合供应商项目。 2015年完成的收购,截止到目前,玛西普在该项目上却并无任何投入,募集资金中5亿元用于理财,剩下的存在银行吃利息。 在募集配套资金之初,星河生物聘请的中介机构各方对募集配套资金的必要性做出了说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综合供应商项目用于为下游12家医院提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诊疗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公司测算,本项目的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6.53%,税后净现值为7950.74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为5.26年,具有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募集资金时有一套说词,变更募集资金时则又有另一套说词,对于此次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原因,星河生物给出了两点,“原募投项目所采用的模式是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该模式合作期限较短,无法获得长期受益,且具有产权风险”。 业绩承诺逻辑被质疑 星河生物2015年收购玛西普时就为20.4倍溢价收购,溢价如此高的原因则是因为玛西普的原股东方做出了较高的业绩承诺。 刘岳均、马林、刘天尧、叶运寿等业绩补偿责任人承诺玛西普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6000万元、1.02亿元和1.29亿元。 2015年完成了业绩承诺,2016年业绩承诺则差了287万元,虽然差距不大,但是这会对标的公司此前估值较高的商誉有所影响,并让投资者开始担心2017年的业绩承诺。 所以深交所关注此次变更募集资金的另一个重点也就在此次收购标的资产的收益算不算玛西普的业绩承诺。因为按照规定,玛西普使用自有资金实现的收益属于重大资产重组《利润补偿协议》中约定的承诺净利润范围;使用配套募集资金实现的收益则不属于前述《利润补偿协议》中约定的承诺净利。 但是此次6亿元配套资金又相当于星河生物对玛西普的增资,变为了玛西普的账上资金,显然如果加上友谊医院的业绩,玛西普2017年实现业绩承诺的压力就不会太大。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收购完成后,玛西普后续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业绩承诺金额的具体计算过程。 利用收购再收购的形式增补业绩承诺的逻辑似乎被星河生物交易各方所青睐,此次收购友谊医院,交易对方也同样做出了业绩承诺。友谊医院在2017-2019年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扣非后净利润(包括友谊医院以其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对外投资产生的收益等)总额分别不低于6592.83万元、8581.45万元、1.06亿元。 也就是说,友谊医院未来如果拿资金做股权投资获得的收益也算在业绩承诺中,对此,深交所要求星河生物解释说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同时又包括友谊医院以其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对外投资产生的收益的真实逻辑,所指代对外投资具体范围以及业绩承诺完成金额的具体计算过程”。 保叶运寿的控制权 不管是第一次收购的玛西普,还是这一次计划要收购的友谊医院,最开始都是刘岳均控制的资产,星河生物第一次是以发行股份收购的玛西普,而此次收购友谊医院则属于变相发行股份收购资产。但就这种变相的收购,保证了叶运寿对星河生物的控制权,控制权不变就不会牵涉借壳上市,审核自然就不会太严。 收购的玛西普100%股权中,刘岳均、刘天尧父子合计持有38.68%的股权,此次拟收购泰达恒信和正定方信分别持有的友谊医院55%和20%股权,刘天尧为泰达恒信和正定方信的普通合伙人与实际控制人。 实际上,在收购玛西普的时候,按照星河生物当时的市值和玛西普的估值,就有可能导致星河生物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2015年6月前,刘岳均还持有玛西普64%股权。似乎是为了保证叶运寿的控制权,2015年6月23日,刘岳均将其持有玛西普16%、4.66%、3.33%、1.33%的股权分别以1.8亿元、5242.5万元、3746.25万元、1496.25万元转让给叶运寿、徐涛、王刚、纪远平,主动稀释玛西普的股权。如此一方面可以稀释刘岳均在星河生物的持股,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叶运寿持有星河生物的股权,以确保叶运寿对星河生物的实际控制。 生产金针菇等食用菌业务是星河生物的传统业务,但是该项主营业务却常年亏损,公司在收购医疗资产的同时还在向外剥离传统菌类业务资产,承接方是实际控制人叶运寿。虽然叶运寿目前还凭借30.15%的持股为星河生物控股股东,但是对于公司未来经营策略上的股东话语权已经无法达到完全控制。 因为玛西普带来的新股东阵营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虽然没有结成明面上的一致行动人,但是彼此间的关系决定了未来的投票方向。 目前仅次于叶运寿的是二股东马林、三股东刘岳均。刘岳均和马林是一直以来的商业合作伙伴。刘岳均父子目前已经持有星河生物13.87%的股份,加上马林的9.85%,持股比例已经开始接近叶运寿的持股。 与此同时,叶运寿还有大量减持手中持股的计划,2016年12月14日,叶运寿表示,为了满足个人资金的需求,他将在未来12个月内计划分批、分次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系统和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所持部分星河生物的股票,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2%。显然减持如果完成,星河生物的实际控制人位置就会存在争议。深交所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但戏剧性的是,星河生物却表示,马林愿意和叶运寿组成一致行动人,以回应监管层的质疑。 不构成借壳上市,审核就会比较方便通过,此次同样是收购刘岳均父子控制的资产,如果当时就采用发行股份的形式收购,则同样会增加刘岳均父子在星河生物的持股权,考验叶运寿的控制权,这将加大审核风险。 如此,通过先巧立项目募集资金,然后再终止项目变更募集资金的用途,完全可以避开监管层对标的公司的从严审核,也加快了收购的速度。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