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协会”)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协会表示,尽管基金行业发展与自律取得较大成绩,但目前行业发展阶段和发挥的作用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与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建设目标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百姓理财、发挥资本市场买方功能方面有明显不足,行业专业性有待提高,行业生态还不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道路仍很漫长。 正视行业问题 协会表示,可以将当前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基本面问题。 目前,公募基金结构失衡,权益类基金停滞不前,货币市场基金一枝独大,行业流动性风险上升,与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高度关联。截至2018年底,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合计规模占比仅13.1%,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仅3.6%,在总市值中的占比更低。 从历史记录看,最近15年来公募基金收益良好,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4.1%,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6.9%,显著高于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水平。但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由于频繁申赎、高买低卖等原因,基金投资体验感很差,导致公募基金失去投资者信任这一发展根基。 此外,部分资管业务演变为银行理财、信托计划的替代品,在资金来源与投向上受制于银行资金运用需求,没有发展出独立的募集投资管理能力,买方业务卖方化、组合投资单一化等问题突出,面临去通道、降杠杆压力。在规模高峰期,通道类业务占比达到68%,单一项目融资占比达到15%,目前已分别降到63%和12%,主动管理能力有所提升,但面临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新兴资产管理机构的挑战,转型压力巨大。 还有,部分私募基金名为投资,实为高息揽存、利用“资金池”赚取巨额利差;名为股权投资,但通过强制回购等兜底条款或者抽屉协议藏污纳垢,实为单一项目的借贷业务,甚至以为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自融为主要目的;部分私募基金变相从事P2P等类金融业务,沦为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保护伞。 刀口向内自我革新 建设一个专业精良、活力迸发、风清气正、投资者充分信任的资产管理行业就是协会的使命。但协会也表示,协会自身在以下几方面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对行业实施自律管理的专业性不足,发现问题的及时性、解决问题的精准性、自律流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均存在很大不足,离行业机构的期待、市场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距离。 二是为行业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缺少系统、有效的需求反馈机制、需求梳理转化机制和解决方案推进机制,服务与自律的边界不够清晰,在自律中加强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是协会内部治理存在缺陷,部门和员工存在本位主义问题,专业能力不足,前中后台之间、各业务条线之间、业务工作与监督保障工作之间缺少足够的目标协同、业务协同、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工作机制,相互支撑配合、协同作战能力欠缺。 “协会坚持初心本源,有勇气有魄力刀口向内,实事求是,一方面组织行业认真反思,找准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勇担使命,坚定不移落实党和国家对资管行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协会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查找差距,立足国家战略高度去思考行业问题,真正做到为行业服务。”业内人士表示。 具体来看,一是集中精力解决好私募基金“伪资管”和利益冲突问题。针对严重违背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和基金管理人忠实注意义务,可能将投资人置于严重利益冲突风险之中的各类机构和产品,建立清晰的登记备案审核底线,重点解决机构登记中“全牌照”、“集团化”、股权代持问题和产品备案中名为基金、实为存款,先备后募,变相自融等问题,敢于判断,敢于拍板,对于触动底线原则、存在实质性问题且难以改正的申请敢于否决,对存在非实质性问题,可以通过事中管理和持续培训监督改善的申请要敢于通过,减少补正次数,提高机构登记和产品备案效率,坚决抑制私募基金“伪资管”和利益冲突风险。 对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业务转型规范问题,协会深入研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发展以投资者为核心的资管业务面临的障碍,从能力建设和外部制度约束上下功夫,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建立约束卖方业务、杠杆资金、资金池业务侵入资产管理的规则体系,深化风险分析与监测,持续优化资管业务买方功能。 二是坚持市场化取向,努力推动专业分工和市场化信用体系建设。 协会表示,将坚定不移推动从大类资产配置到专业投资工具到基础资产供给三层架构,推动资产管理链条专业化分工。坚决推进大类资产配置业务发展,引导短期理财资金转型为大类资产配置资金,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发展大类资产配置业务,推动公私募FOF产品进行全市场配置;坚决推动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提升精选标的、组合管理能力,发展各具特色的组合投资工具;坚决推动基础资产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为各类公私募基金提供更加丰富、安全的投资标的。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