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伊利经历“惊魂”时刻! 当日,伊利股份开盘大跌,盘中一度逼近跌停。截至收盘,伊利股份下跌8.80%,报收28.10元/股。而伊利股份在8月5日的收盘价还高达30.81元/股,这意味着,短短一天时间,伊利股份的市值蒸发了约165.23亿。 “半价”分1.829亿股 业绩考核或比较轻松 有分析认为,伊利股份的大跌可能与其8月5日晚间发布的《伊利股份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有关。这份计划称,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计约1.829亿股,占草案公告时公司总股本 6,097,125,108股的3.00%。 而用于激励的股份来自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回购。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7月24日,伊利股份已耗资约58亿元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约1.8292亿股,成交均价为31.67元/股。而股权激励计划中显示的授予价格为即15.46元/股,也就是成交价的50%。 这意味着,如果激励对象通过业绩审核,很可能能够净赚20到30亿。即使以8月6日跌至28.10元/股的收盘价为假设价格,若激励对象此后以此价格将所获股权全部卖出,可以赚23.13亿【(28.10元-15.46元)*1.83亿股】。 而根据计划,此次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解禁指标为:以2018年净利润为基数,2019-2023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为8%、18%、28%、38%、48%,同时设定2019-2023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为15%。 不过,根据历史经营数据,这些解禁指标似乎并不难达到。 数据显示,2014-2018年,伊利股份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为30.03%、11.76%、22.24%、5.99%、7.31%。而计划中的“2019-2023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为8%、18%、28%、38%、48%”看似很高,却是以2018年为基准,也就是说,把这些数字折算称成年增长率,也就没有这么吓人了。以2023年要求的“48%”为例,折算成年增长率仅仅约为7%左右,与伊利过往成绩相比,实在不算高。 而第二个指标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衡量标准。数据显示,伊利股份2014-2018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3.85%、23.99%、26.29%、24.91%和24.29%,远高于解禁指标要 vz 求的“2019-2023年度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 5高管分得近一半 董事长获授最多,或凭此赚7个多亿 计划中被授予股票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474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业务)骨干及其他对公司未来发展和经营业绩有影响的员工。 其中,伊利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计划获授最多,为6080万股,可能为其带来7.68亿元或更多的收益【(28.10-15.46元)*6080万股】。这些股票占目前总股本的0.9972%,这一获授比例已接近“单个对象获得股权激励不超过总股份1%上限”的规定边缘。 此外,还有四名公司高层刘春海、赵成霞、闫俊荣、邱向敏共获授2090万股。潘刚与这4名公司高层合计获授股票占此次授予股票总数比例约达45%,而剩下55%则由469名其他核心人员获授。 伊利股份称此次股权激励有利于强化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力度,调动经营管理团队积极性,激发领导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而网络上对本次股票激励计划的看法不尽相同。部分网友认为,“高管得到的激励占比高,业绩要求低,典型的利益输送了”,“高层直接把公司的钱分走了”,并质疑“算不算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理解伊利股份的做法,“我觉得股权激励长远来看是好事,这样公司的核心人员就能是一个稳定的状态了”,“这次股权激励措施也是稳定企业的一种方法”。 还有人表示,业绩才是硬道理,“回购来的股份,转手半价给管理层了,市场情绪发泄罢了,未来走势还是要靠业绩。” 此次股权激励计划之前,伊利也曾不止一次进行股权激励,只是资金来源和考核标准有所不同。 伊利股份早在2014年11月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就审议通过并实施了持股计划。2014年11月13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以87%的赞成票获得通过。不过,当时的持股计划资金来源本质是员工本应有的合法薪酬奖励,即把部分薪酬奖励以股权而非现金的形式发放,成本并未发生变动。 此外,2017年2月,伊利股份还实施过一次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当时的授予价格分别为16.47元/股和15.33元/股,数量分别为4260万股和1420万股。不过,当时的解锁条件为2017年和2018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和45%(以2015年为基准),比本次股权激励设定的解禁标准要高。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