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券业一哥”中信证券又领罚单。今年6月19日,中信证券交易系统出现异常,导致部分客户交易受到影响,深交所因此向其出具警示函。这是中信证券因为宕机事件,被第三次处罚。此前,深圳证监局和上交所已经因该事件向中信证券出具罚单。近年来,券商宕机事件并不鲜见,华宝证券、东方财富分别于今年5月和3月宕机,首创证券、国元证券、招商证券也于去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不过,过去券商因为宕机所的收罚单通常为1-2份。而此次中信证券因为同一事件而被三次处罚的案例,实为罕见。受访人士认为,中信证券被“一事三罚”,彰显监管对券商信息技术建设的重视程度之高和网络安全事故的处罚之严,有助于敦促券商切实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营造高效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罕见“一事三罚”对比中信证券收到的三份罚单,处罚原因侧重点有所差异。深交所最新开出的罚单,更强调宕机对投资者的波及,指出“集中交易系统出现异常,导致部分客户交易受到影响”。此前有中信证券客户表示,自己因为宕机事件导致撤单失败,进行了有悖意愿的交易,中信证券并未对此进行赔偿。深圳证监局罚单则侧重原因分析,指出中信证券在网络安全事件中,存在机房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性不足,信息系统设备可靠性管理疏漏等问题。上交所罚单则更为详细地描述了宕机原因,明确表示中信证券北京总部大楼机房因一路UPS电源供电中断,导致4台集中交易系统服务器异常关机,最终导致部分客户无法正常登录APP或网上交易。受访人士告诉记者,一起宕机事件导致券商连收三份罚单的情况较为罕见,三大监管从不同角度列出问题所在,说明监管对该事件的重视程度之高。一定程度上,表明监管对券商信息技术安全要求的再度提升。信息技术安全建设成监管重点从监管发文与公开表态来看,券商信息技术建设正在被给予更多关注。今年6月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印发《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安全提升规划》”),阐明了未来三年全面提升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实施路径。《安全提升规划》对券商的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做出了明文规定。其中明确提到,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2023年至2025年平均净利润的10%或平均营业收入的7%,信息科技专业人员不低于企业员工总数的7%,其中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比例不低于信息科技专业人员总数的3%并且不少于2人。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营业收入的7%是什么概念?由于2022年券商信息技术投入情况中证协未公开披露,从2021年信息技术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来看,达到7%以上的券商仅有17家。此番因宕机事件连收三份罚单的中信证券并不在其中,其投入比例仅为5.09%。但由于中信证券净利润基数较大,从信息技术投入绝对金额来看,中信证券仍然以17.37亿元位列行业第三,仅次于华泰证券和中金公司。“与欧美等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行相比,我国券商信息技术投入力度的确有待加强。无论是此番针对中信证券宕机事件的严处罚,还是《安全提升计划》等规定信息技术投入最低标准,都展现了监管严抓券商网络安全建设的态度。对于券商来说,一方面,信息技术投入耗资较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投入偏向成本部门,产出效益难以衡量。因而,单靠券商自我驱动,其投入积极性往往有限。此时,监管出手严抓信息技术建设,则成为筑牢行业整体信息技术安全的关键。”有受访人士向记者分析。值得关注的是,在《安全提升计划》中,中证协还明确了四项基本原则,被视为券商当前信息技术建设的重要参考。其基本原则为:一是稳健性原则,强化合规风控,严守风险底线;二是系统性原则,强化协同机制,整体规划;三是差异性原则,强化专业引领,因司制宜;四是创新性原则,强化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中共中央二十届第一轮巡视反馈工作近日全部完成,在9月19日召开集中反馈会议。反馈严肃指出中国国企、金融、体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对肩负的职责使命认识不深刻,履职担当有差距。根据央视新闻星期二(9月26日)报道,反馈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听取中央第一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了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对抓好巡视整改作出部署。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金国出席会议并讲话。15个中央巡视组9月20日至22日分别向本轮巡视的30家中管企业党组、五家中管金融企业党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党组进行了“一对一”反馈。根据中央巡视工作安排,各中央巡视组向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通报了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并向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情况。反馈指出,近年来,中管企业、金融企业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冲击影响,经受考验、勇挑重担,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体育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反馈也严肃指出了国企、金融、体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对肩负的职责使命认识不深刻,履职担当有差距;有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不到位,风险意识不强,防控机制不够健全;有的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贯彻严的基调不力,“一把手”等关键岗位廉洁风险比较突出,“靠企吃企”问题多发,“四风”问题突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仍有发生;有的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有待加强。反馈要求,被巡视单位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听取巡视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决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治责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堵漏补缺、化险挽损,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增强对“一把手”监督实效,加大腐败案件查处力度,严肃纠治“四风”问题,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反馈强调,要在巡视整改上较真碰硬,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传导下去、一贯到底。被巡视党组织要坚决扛起整改政治责任,“一把手”是整改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对照反馈意见,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把巡视发现的问题与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结合起来,与上次巡视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结合起来,系统整改、一体整改,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以整改成效体现忠诚担当。反馈要求,要压实整改各方责任,促进同向发力推动问题解决。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整改日常监督,聚焦重点问题,盯住具体人、具体事,强化实地检查,掌握真实情况,对敷衍应付、虚假整改的,抓住典型严肃问责。组织部门要结合巡视情况加强调研指导,推动解决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综合用好巡视成果,对巡视反映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加强日常监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政策供给,完善体制机制。巡视机构要加强统筹督促,建立完善整改工作机制,重要情况及时向中共中央报告。据了解,中共中央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
周鸿祎假离婚减持后,又开始鲁大师诈骗式割韭菜,网友评论道:周鸿祎不愧做流氓软件、坑蒙拐骗起家的...鲁大师股市诈骗式割韭菜:鲁大师先是官方宣布特别分红,成功吸引一大帮投资者买入,股价大涨;然后实控人疯狂减持股票,大跌;然后鲁大师官方宣布取消分红。兄弟姐妹们,今天看一个比较炸裂的骚操作。泰勒从业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如此“割韭菜”?这一次的主角是香港上市的鲁大师。相信喜欢玩电脑、玩组装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样一个PC软件,是一款检查并尝试修复硬件的软件,前几年在香港上市了。而最近鲁大师在港股市场的一番操作,引发了“割韭菜”的质疑。过程是这样的。1、先说背景,鲁大师市值2个亿、账上现金差不多有近5个亿。历史上就分红过一次,2690万元。2、鲁大师9月11日的时候,突然宣布,将在近期董事会上表决特别派息议案,要准备派息分红。3、鲁大师9月11日的收盘价为1.12港元/股,宣布打算派息之后,股价飙涨,12日股价暴涨50%,6个交易日,股价最高去到1.94港元/股,涨幅最高73%,4、骚操作开始了,9月20日,鲁大师大股东诚盛有限公司,趁着股价大涨,一口气卖掉了3400多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2.77%。20日当天,股价暴跌近50%。5、更骚的操作来了,鲁大师在21日公告,原定于9月21日召开的董事会取消举行,原本将于董事会讨论的特别派息议案也就此搁置。宣布特别分红,成功吸引一大帮投资者买入,股价大涨,实控人疯狂减持,大跌,然后宣布取消分红。这样的操作,真的是长见识,相信电影的编剧想象力都没有这么丰富。截止最新收盘价,鲁大师的股价,已跌穿考虑特别分红以来的所有涨幅!鲁大师背后是周鸿祎资料显示,鲁大师原名“Z武器”,由创始人鲁锦在2008年推出。2009年7月,其正式更名为“鲁大师”,当时是一款检查并尝试修复硬件的软件。随后三六零科技全资附属公司奇虎科技在2010年将其收购,鲁大师软件业务作为奇虎科技的部门运营。据报道,2011年鲁锦离开鲁大师,鲁大师随即由360的一个部门经理管理运营。2014年6月,周鸿祎委派得力干将田野接管鲁大师。2019年10月,鲁大师在香港正式上市。鲁大师的360色彩浓厚。根据公司的全球发售文件,田野、大师控股、诚盛、三六零科技、三六零、奇信志成及周鸿祎视为一组控股股东。公司的股票代码(03601.HK)也包含“360”三个数字。而根据初步招股文件显示,三六零当年透过诚盛持有公司约41%股权,而周鸿祎则透过三六零持有诚盛。这一次减持后,诚盛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由8274.51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0.76%)降低至4840.21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7.99%)。这个事情出来之后,股民也是非常的愤怒。...
文章摘要本文揭示了酒店代理的灰色产业链,包括代理商通过0库存、赚取4成差价等手段获取巨额利润的方式。文章还介绍了代理商利用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和酒店的情况,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挂靠大代理的方式混入OTA平台系统。• 酒店代理通过搬运酒店房间到OTA平台上,赚取巨额利润• 代理商利用虚假信息和假店的方式欺骗消费者获取高额差价• 代理商通过挂靠大代理的方式混入OTA平台系统,实现聚少成多的效果还没出发,希恩就感觉国庆出游是一场灾难。“这是‘不可取消’房源,您想退订的话要给代理商缴纳30%的违约金。”听到平台客服的回复,她气得头顶都快冒烟了。几分钟前,她已经从酒店专线那里得知,非当天入住的房间可以全额退款,自己提前了大半个月退订,完全符合要求。更何况,她订的酒店在国庆期间房价涨了近5倍,要在总价上千元的房费里扣除30%的手续费,实在是一场让打工人肉疼的无妄之灾。希恩决定继续投诉,坚决反对酒店代理明目张胆地收割。事实上,除了“不可退订”,人们假期订房的糟糕体验,可能都是代理挖的坑:被强制退单,是因为代理订不到房;办不了入住,其实是代理填错了订单……鲜少有人知道,订购时“代理”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字背后,究竟隐藏着多么庞大的生意。隐身在屏幕之后的代理们,像勤劳的蚂蚁一样,把不计其数的酒店房间搬运到各个OTA平台上,并充当代订、客服等角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订单,同时啃噬掉一部分利润。他们自称“线上酒店”,在社畜们为几百块的房费犹犹豫豫时,伺机攫取成百上千倍的财富。月入16万,像蚂蚁一样搬运财富柯静收到平台“客服”发来的短信后,敏锐地嗅出了一丝异常。作为平台10年资深用户,她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遮遮掩掩的交易。为了弄清真相,抵达酒店后,她直接把订单给前台看了。结果令她大跌眼镜:前台查询后发现,房间不是线上平台订的,是旅行社打电话来订的。原来,柯静在平台订到的酒是假的——酒店代理在平台上开了个假店,拿到柯静的个人信息后,以旅行社的名义,人工打电话去前台订房。这让柯静非常生气,自己在平台订房要580元,而代理向酒店预订只需420元,倒卖一下,房间就高出近40%的溢价。“这么黑心的生意,到底是谁在做啊。”柯静很无语。事实上,在她看不见的角落,酒店代理生意正在快速蔓延。0库存、信息差赚钱、本地生活O2O……凌玲刚打开“线上酒店”的搜索页面,就被各路“成功人士”们杂糅着互联网黑话的分享贴淹没了。除了真假参半的分享,代理还深谙如何骚动打工人的心。比如,在“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只有5000块”“30岁还没有几万存款”的扎心言论下,来一句“让我拉你一把”。甚至很多人还真人出镜,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一边煲“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的成功学鸡汤,一边有意无意地露出苹果电脑、高档红酒以及墙上“厚积薄发”的书画。如果不是时间显示2023年,凌玲差点以为自己回到了微商崛起的时代。她本意是想找个线上兼职,没想到误入了一个疯狂的世界。好奇心驱使下,凌玲加上了其中一位代理的联系方式,很快收到了一份项目介绍书。这份30多页的PPT里,有20页是往期“战绩”,内容都是类似截图:某地OTA服务群里,有人发一份酒店订单,另一个人回复“收到/在跟进”。每个群的人数都是10人左右,看似规模不大,但成都、南京、西安等国庆热门旅游城市赫然在列,沈阳、贵阳、临沂等17个大小城市也榜上有名。也就是说,该代理旗下还有大量的小代理,仅其一家机构,发展的从业者就有近200人。这样一个个层层分包的精密组织,正犹如有条不紊的蚂蚁部落,一点点把财富搬到集团中心,达到了聚少成多、积小致巨的效果。“他们主要做单体酒店,也有一些连锁酒店,订单金额从100-5000元不等。”凌玲说,群里代理们每隔一周会结算一次,大代理抽取交易金额的2%后给小代理返现。她粗略算了算,仅项目书显示交易金额的10个城市,大代理一周能挣4500元,保守估计其每月收入能达到3万元。事实上,这个盈利水平放在“线上酒店”业内并不稀奇,在她看到的一些公开分享里,月入16万的代理大有人在——不敢想象,那些藏着掖着的代理,到底有多挣钱。“要不是拿不出1万5的加盟费,我早就下场了。”凌玲不无遗憾地说。相比于凌玲,业内酒店人面对如此暴利的赚钱之路,根本不可能做到隔岸观花。利诱酒店、迷惑平台,哪有利润就往哪扑“杨哥,帮忙看看这个项目靠不靠谱?”收到消息提醒,杨仕打开对话框,一看到“线上酒店”字眼,他就扫兴地退出了。杨仕是一名资深酒店代运营商,最近已有N个酒店老板找他咨询相关内幕了。一开始,他还会好心提醒对方慎重,后面发现说了也不妨碍人家争相涌向“线上酒店”,就懒得费口舌了。据他透露,酒店行业有很多代理渠道,包括线下的企业协议、旅行社以及线上的OTA、商旅B2B等,不同渠道价格不一样,因此衍生出了商机。而在线上OTA平台,主要有2种代理,一种是他所从事的分销代运营,另一种就是所谓的“线上酒店”,业内称之为搬房代理。杨仕介绍,“线上酒店”的原理与电商类似——就像淘宝有耐克、阿迪的旗舰店,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专营店一样,有货就可以在上面卖。对代理而言,只要拿房符合酒店的规定,上线也符合平台要求,拿货渠道、上线渠道都打通了,局也就组起来了。在凌玲提供的项目书里,有一个词精准概括了“线上酒店”的商业模式——酒店无货源电商。这里的“货”指的就是酒店房间,项目书显示,代理拿房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打开携程、美团、百度地图,搜索酒店名字,获取联系方式,前后不过5分钟,就能跟酒店销售搭上线。随后,代理们会掏出精心准备好的话术,痛斥平台“吸酒店的血”,鼓吹跟代理合作的好处,以利诱之。这也是杨仕懒得再劝酒店老板的原因:仅佣金这一项,对酒店就有致命的吸引力,再加上强流量曝光、短结算账期等,少有酒店能拒绝这样的诱惑。不过,酒店可能好糊弄,平台方面就没那么好过关了。资料显示,目前OTA平台对第三方代理商均有一套严格的准入要求,不是谁都能拿到“入场券”的。但上有政策,下也有对策,项目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小代理挂靠大代理。换言之,有资质的代理商上桌后,会像套娃一样不断复制二级账号,给没有资质的小代理打掩护,助其混入平台系统。作为回馈,小代理需要向大代理上缴一定的加盟费和佣金,获得分一杯羹的资格,而大代理只要一层层不断发展下线,就能滚雪球,挣得盆满钵满。至此,“线上酒店”深藏的水下的真面目,昭然若揭。事实上,这还只是“线上酒店”的一种玩法。杨仕还提到,有些代理会抓住酒店在抖音做团购的契机,用信用卡、花呗一次屯上百间房,然后一间间挂出去卖,就算最后没人入住,钱还能原路退回,连垫资都免了;甚至有些消费者在携程订的房子,是代理在美团订的。总之,有利润的地方,就有代理们忙碌的身影。虽然看似实现了双赢——酒店卖出了房,代理也挣到了钱,但杨仕并不看好这种模式:“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酒店价格体系、伤害用户体验的。”在这个国庆档,他的担忧已经成为现实。只许代理强制退订,不许社畜提前取消嘉佳没想到,国庆假期的出游计划,变成了自己的“至暗时刻”——短短2天之内,她连续被5家酒店拒了单。确定好行程后,嘉佳提前半月开始订酒店,结果刚下单,就秒被退回了。那之后,在2个不同平台,她又因“满房”等理由被拒了4次,但页面分明显示有房。“除了涨价,我想不出其他更合理的理解。”一次又一次莫名奇妙的取消,让嘉佳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为何要遭此大劫。豆豆却已经发现了猫腻。她回看自己的订单时发现,卖家栏里赫然写着XX酒店专营店,根本不是正经酒店,而是第三方代理。据她回忆,那天自己刚下飞机,就收到了自称是平台客服的一份“大礼”:“不好意思,订单一直没通过,您取消订单吧。”她拒绝退订,但“客服”咬定是系统出了问题导致无法确认订单。她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偌大一个平台,没理由出这样的bug。事实证明她的直觉是对的,所谓“客服”根本就是个冒牌货,一切都是代理商从中捣鬼。业内人杨仕见惯了类似戏码。他指出,豆豆们之所以被退单,很可能是代理手速慢惹的祸。“客人下了单,代理要手工确认或者等待多个接口返回,如果这期间酒店涨价了或者满房了,那订单就完成不了。”他说。而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酒店市场,显然不利好代理:去哪儿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平台上国内热门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514%。烈火烹油之下,酒店变价比变脸还快。据杨仕观察,“有的酒店上午还卖150元,下午就立马改成200元了。”井喷的需求和瞬息万变的价格,让人工搬房、改价的代理们,明显吃不消,“确认订单”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强制退订的情况不断上演。但代理可以拒绝订单,消费者却不能轻易“取消订单”,如开头的希恩一样,想要提前退订就要付出代价。“因为搬房代理是人工操作,人力成本已经付出去了。”杨仕一语道破真相。他还提到,不仅消费者遭罪,酒店和平台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代理拖下水。“酒店经常出现价格一片混乱的情况,平台投诉电话被打爆,业务经理一天三遍追着酒店人调整价格,但酒店人一头雾水,什么也没干,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杨仕说。这并非危言耸听,可以看到,一些酒店老板在投诉平台反映,自己的店平白无故地出现在没有入驻的平台上,价格还比自己店里的原价高得多。有酒店老板在社交平台吐槽:“都说我贵,真是躺着中枪,我也很委屈啊。”总之,代理订不到房,5次拒绝订单,消费者毫无还手之力;消费者提前退房,让代理白忙活一场,就要割肉留下血汗钱。甚至,代理还要“平等创飞”顾客、酒店、平台在内的每一个人。结尾面对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线上酒店”代理,杨仕除了表达鄙夷之情,没有其他任何办法。但被割得最惨打工人会出手。再次遇到放鸽子的酒店时,豆豆一点也不打算忍了,她直接向平台官方投诉,得到的反馈是:会核实情况,如果违反平台规定,考虑对商家进行下架处理。不久后,她如愿看到那家酒店被标上“暂停营业”的标签时,顿感身心舒畅:真是天道好轮回!...
近日,浙江温州市一家医院近日推出“一号管十日”“一号管三日”服务。看病时,医生只做了初步诊断,没开检查检验单,患者10天内再找同一位医生看诊,不收挂号费;医生开了检查单但没开药,患者3天内再找同一位医生求诊配药的,不收挂号费。据介绍,为保障患者就医的连续性,该项举措目前限于同一科室同一医生,视情况或放宽至同一科室、不限医生。另据《温州日报》报道,自9月起,温州市中心医院为减轻患者看病负担,优化就医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了“一号管三日”“一号管十日”的就诊服务。首次挂号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如果医生没有开药的情况下,72小时内再次挂该医生的号,不收取挂号费。首次挂号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如果医生只做诊断没有开检查检验单,240小时内再次挂该医生的号,不收取挂号费(特需门诊除外)。(图片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我们通过信息化管理,自动识别适用该政策的患者。”温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项光博介绍。一般来说,医生看诊会进行下诊断、开检查检验单、开处方三个步骤,“像一些拿着体检报告问诊的患者,医生只进行了下诊断步骤,如果患者暂时不打算进一步检查,那么系统会自动记录该患者信息,患者十日内再次挂该医生的号,是免挂号费的。”项光博表示,医院一直是施行先诊疗后付费,患者第二次挂号,与第一次挂号操作方式一样,通过公众号、电话、现场预约,在约定的时间内就诊,诊间结算时,系统会识别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减免挂号费。他提醒,目前系统还只针对同一个医生进行减免,再次挂号时,要注意选择同一个挂号科室同一位医生。...
(原标题:中美成立经济与金融工作组 显示两国关系出现解冻)中美宣布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就经济、金融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显示中美关系在一系列高层会晤后出现解冻。中国央视新闻星期五(9月22日)报道称,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峇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根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达成的共识,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美国财政部星期五也宣布这一消息,并称两个工作组将为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坦率与实质性讨论,以及宏观经济和金融信息的交流,提供持续的结构化渠道。工作组将定期举行副部长级会议,并向耶伦和何立峰汇报。耶伦在社交媒体X(前为推特)上形容,这两个工作组的成立是中美关系“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她说,她7月访华就是为了建立持久的沟通渠道,“对话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当我们有分歧时”。两个小组的设立标志着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放弃双方的定期会面机制后,中美首次恢复定期经济对话。这也是中美高层近期频密接触的最新成果。今年6月以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先后访华。兼任中国外长的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本月16日至17日在马耳他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多轮会晤;布林肯与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9月18日也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晤,这些高层接触相信是为中美元首11月会晤铺路。...
9 月 19~20 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召开独立顾问会议,讨论是否应该批准全球首个「人造子宫」技术的人体临床试验[1]。这次讨论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Nature 首页一周前即发表了专题报道,以《人造子宫的人体试验可能很快就会启动》为题,指出这种技术走向人体试验「令人兴奋」,会议将讨论首个人体试验的可行方案[2]。「人造子宫」似已呼之欲出,机器代孕时代,真的就这么来了?人体试验还没做,「子宫工厂」去年就火了?「世界首个人造子宫设施诞生」,曾是 2022 年底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8 分钟的短片曾引发全世界的热议。概念图 图源:Hashem Al-Ghaili 网站在视频中,这个工厂被称作「Ectolife」,由来自也门的分子生物学家兼电影制片人 Hashem Al-Ghaili 发起,希望「帮助女性避免分娩之痛,解决生孩子的各种问题」。Hashem Al-Ghaili 声称,Ectolife基于 「超过 50 年的开创性科学研究」,8 分钟短片全面展示了它的强大功能:75 个最先进的实验室,每个有多达 400 个人造子宫,每年可以孵化 30,000 名婴儿。然而,虽然视频科技感拉满、蓝图惊世骇俗,但事实上这只是概念片。「超过 50 年的开创性科学研究」,也只是在动物身上的试验。费城儿童医院(CHOP)是「人造子宫」的先驱,EXTEND 是其在研多年的「人造子宫」系统。2017 年,CHOP 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宣布完成了对在生理上相当于妊娠 23/24 周的人类胎儿的胎羊的情况监测。「人造子宫」中的胎羊图源:参考资料 2胎羊的产前肺部发育与人类非常相似,是此类活体试验的优选动物。胎羊从母体子宫转移到模拟产前充满液体环境的 EXTEND 内,成功发育了 28 天。世界各国还有许多殊途同归的研究。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荷兰的团队也在开发。密歇根大学的装置为「人造胎盘」,试验胎羊成功存活并在 16 天内发育出了肺和大脑的功能。[2]全球首个人体试验,会是什么样?本次备受瞩目的 FDA 的独立顾问会议为期 2 天,且公开了所有会议议程的详细文件。这次讨论的主角,就是前述费城儿童医院(CHOP)的人造子宫装置,即新生儿发育子宫外环境(EXTEND)。Nature News 在专题讨论中指出,研究人员认为 EXTEND 是目前最接近人体试验的方案[2]。早产造成了大量的新生儿死亡和儿童长期患病率,妊娠少于 28 周的超早产情况尤为严重。FDA 在简报中认为,这些不良后果很大程度可归因于现代 NICU 治疗,还无法充分支持极端器官不成熟,同时目前的干预措施有可能增加了医源性伤害[3]。现行早产儿支持体系和人造子宫对比图源:参考资料 4本次讨论并未披露未来人体试验的方案,但从公开的会议材料可知,人造子宫技术(AWT)的人体试验将延续在胎羊中的原理,主要采用体外膜氧合(ECMO)通过血管插管,提供人工胎盘形式的营养支持和气体交换、递送药物[4]。AWT 有望在极端早产和妊娠后期之间的几周关键时期,模拟子宫环境,为器官发育成熟争取时间。人体试验的研究目的为获取该技术支持早产儿正常生长和器官成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证据。FDA:要做人体试验,先解决四大问题会议前,FDA 儿科咨询委员会先行公开了一份简报文件,并提出了 4 项最为主要的议题[5]。FDA 对委员会提出的问题 图源:参考资料 51、动物试验基础是否足够鉴于物种间差异,需补充规定动物试验需将关键器官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作为有效性终点,将血液相容性(溶血、出血、血栓)、临床生化稳定性、组织损伤、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等作为安全性终点。同时,试验需有足够的样本量、持续时间、临床使用时间、风险、历史先例、探索性数据安全性、器械性能、人为因素生理评估、临床病理和组织病理学评估。2、目前临床数据是否能支持风险评估鉴于 AWT 动物模型和临床数据有限,一些早产儿结局临床研究可以纳入风险评估参考。例如,最新文献支持 ECMO 能让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降低,但早产儿的出血率(21%)仍高于足月(7%)。出生后过渡到 AWT 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究竟如何,应予考虑。3、知情同意和儿童保护问题参与试验的是早产儿,除非能够证明风险极小,否则必须提供直接临床效益前景、有合理的风险预期,及至少一种替代疗法,同时必须征得监护人许可。同时,父母可能对疗法理解不到位、情绪不佳、心理压力大,需由研究者、外科医生、新生儿医生、生物伦理学家一同设计研究、履行告知。4、安全监测问题人体试验应特别关注胎儿围生期死亡、早产儿关键疾病、住院期死亡等不良事件。FDA 预计,人体试验最初将一次招募和治疗一名受试者。后续加入其他受试者时,应考虑纳入预后较好的婴儿(如存活率 20~50%),与常规治疗比较,评估生存和长期神经发育等结果。这次讨论最终未能按既定日程投票。FDA 在简报中指出,人造子宫的研究很有前途,对于尚未解决的监管和伦理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因此,对媒体和公众暂不公开更多信息。FDA 本次讨论针对的是早产儿的支持治疗,即便人体试验最终获批,也是先用于早产儿的医疗救治。倘若真的往「子宫工厂」的方向发展,是会造福更多人,还是打开潘多拉魔盒,远未可知。参考资料[1]https://www.fda.gov/advisory-committees/pediatric-advisory-committee/presentations-september-19-2023-meeting-pediatric-advisory-committee[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2901-1[3]https://www.fda.gov/media/172183/download[4]https://www.fda.gov/media/172259/download?attachment[5]https://www.fda.gov/media/172246/download...
百慕大法院对中国泛海发出了清盘令。中国泛海控股有限公司在周一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披露了该命令。已任命清算人,该公司在该市上市的股票已停牌。泛海当时表示,清盘请愿书于 2022 年 6 月提交,涉及 1.75 亿美元的贷款本金,请愿人称这些本金尚未支付。此次融资涉及质押的纽约财产和有担保的股票。在中国的房地产债务危机中,至少三家中国开发商已被香港法院下令清盘,不过涉及泛海的在二月份被驳回。之后针对该公司提交了一份新的请愿书。该公司在美国进行了 35 亿美元的房地产投资后,在美国遇到了重重困难。去年,贷款人控制了纽约一处房产,泛海计划在未支付抵押贷款后将该房产开发为曼哈顿下城最高的塔楼之一。该公司 18 个月前表示,正在努力通过出售房产来赚取现金,以重振洛杉矶的一个大型项目,该项目已在施工过程中被冻结多年。根据 2022 年 9 月提交的文件,泛海集团因该酒店和住宅区面临 2.2 亿美元的诉讼责任。...
尽管已经复牌,中国恒大发展仍然阻力重重。9月24日晚间,中国恒大发布最新公告称,3月21日关于该公司境外债务重组建议的条款发生变数,此前重组建议中涉及中国恒大未来发行新票据的“缓释”安排,但是这一条似乎行不通了。中国恒大表示,鉴于旗下附属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的情况无法满足新票据的发行资格。境外债重组遭遇困难中国恒大的境外债务重组事项再生变数。9月24日晚间,中国恒大发布境外债务重组内幕公告,内容有关公司拟议境外债务重组的条款。公告显示,在建议重组下拟发行的各项新票据须根据其适用情形遵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公司须证明其符合相关规定。中国恒大表示,鉴于该公司主要附属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地产”)正在被立案调查,集团目前的情况无法满足新票据的发行资格。回顾过往,今年3月21日,中国恒大正式公布了对超190亿美元境外债务的重组方案。恒大此次主要是通过债务展期及子公司股权等方式对现有境外债务进行重组,所涉及的债务包括中国恒大发行的本金总额为139.22亿美元的美元高级担保票据,恒大旗下公司景程发行并由天基担保的本金总额为52.26亿美元的美元优先票据,共计191.48亿美元。重组方案也相应包含恒大协议安排、景程协议安排、天基协议安排。在恒大的协议安排中,恒大方面将债务分成了A组和C组两类,分别对应恒大发行的境外票据或债券和所借的贷款、恒大境外金融负债(包括担保和认沽期权)。对债权人,恒大给出了两种方案供选择。在方案1中,债权人可以按其可获偿金额1:1的转换比率获得将由恒大发行的新票据,新票据期限为10-12年。在方案2中,债权人可以有三种选择。其一是将可获偿金额转换为期限为5-9年的将由恒大发行的新票据;其二为转换为由五笔与恒大物业、恒大新能源汽车或恒大上市股票挂钩的股权挂钩票据构成的组合;其三是上述两者的组合。另据披露,恒大方面发行的新票据年息为2%-7.5%;前三年不付息,第四年初开始付息、付本金的0.5%。综合来看,即在恒大的境外债务重组中,将发行新票据作为其中的一种债务安排,但是目前最新情况是,因为证监会对其地产板块子公司恒大地产立案调查,过不了监管的“关”,中国恒大满足不了新票据发行资格了。就在前两天,恒大境外债务重组相关会议安排也延期了。中国恒大也在9月22日深夜公告过,原定于2023年9月25日(天基和景程)、2023年9月26日(中国恒大)有关建议重组的相关协议安排会议将不会举行。公司未提及未来是否再度召开及时间。“由于集团销售情况不如公司预期,基于目前情况以及与其顾问及债权人协商,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重组的条款以匹配公司客观情况和债权人诉求。”中国恒大称。此前恒大地产已被证监会立案在此次公告中,中国恒大所谈及的立案调查主要是指恒大地产集团被调查,而不是近期沸沸扬扬的恒大财富相关人员被调查事项。今年8月16日,恒大地产于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收到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显示,恒大地产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恒大地产立案。恒大地产方面表示,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今年9月,恒大地产披露其自身业绩显示,2021年合并口径净利润亏损5242亿元、2022年净利润亏损527亿元,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79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恒大地产已经资不抵债,合并口径净资产为-3867.38亿元。恒大地产表示,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半年度出现重大亏损及净资产为负值,主要系发行人风险事件发生以来,住宅销售规模及销售均价均有所下滑,且发行人上述报告期内存在较大规模的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退地损失、诉讼损失所致。此外,恒大地产2021年度财务报表和2022年度财务报表均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恒大地产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恒大财富相关人员也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月16日,“深圳南山公安”发布案情通报,近期,公安机关依法对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对此,中国恒大澄清表示,公司注意到媒体报道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管理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信息。“恒大财富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恒大财富的相关人员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不影响公司经营运作”。...
有网友表示,既然是限售股,就要名符其实,而不是套个理由就规避限售。有网友表示,限售股出借,是否是相关部门有人收了大额好处为这些战略投资者特意设计的漏洞?有网友表示,多年来股市始终未见起色的原因:是否某些规则就是为某些白手套代理人或利益相关人割股市韭菜巨额资金而设计/定制的漏洞?也有网友直指,这是股市版“戴套不算强奸”。经证监会核查,金帝股份的融券券源确实为两项资管计划。金帝股份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后,在上市首日由资管计划通过转融通业务将股票出借给证券金融公司,再由证券金融公司转融券给13家证券公司,124名投资者(包括35名个人投资者、89家私募基金)依规从13家证券公司融券卖出。而根据目前核查情况,证监会表示上述融券业务符合当前监管规定,未发现相关主体绕道减持、合谋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尽管证监会给出了“合规”的审查结论,但争议并没有随之结束。金帝股份战略投资者几乎清仓式出借,这令股民将视线投向金帝股份自身,纷纷怀疑是公司实控人、高管员工等集体“做空自己”,以期实现高位套现。股市“打假斗士”刘姝威教授暴怒发文:“如果这种行为,官方认为合理合法,那么,中国股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把股市当成提款机,公开抢钱!何时中国股市能让广大投资者分享到上市公司发展的红利?”经济学家刘煜辉对刘姝威的发声给予了支持。财经媒体人曹山石也进行评论,指出不公的核心是券源。在当今萎靡的股票行情下,上市首日大幅融券卖出的情况实为罕见,哪怕合法,也不够道德。一个市场要走向真正的成熟,不仅在于参与者的成熟,更要有相关制度的成熟,也许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希望金帝股份的事件,能加速这个过程。正文:金帝股份上市首日的天量融券,引发了连日来海啸般的质疑。新上市的金帝股份(603270.SH)在上市当日遭融券大量抛售458万股,融资余额2.21亿元,被股民质疑此操作是公司实控人、高管员工等集体做空,借此实现高位套现。虽然金帝股份的体量在整个资本市场中处于较低区间,但凭着这一操作在资本市场可谓赚足了存在感。、01 上市首日现2亿元融券“卖盘”9月1日,金帝股份登陆A股,并同步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发行价为21.77元/股,当日盘中最高冲至61元/股,最终收报48.27元/股,收涨121.73%。在上市的同时,金帝股份也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9月1日也就是公司上市的当天,该公司的融券净卖出量分别为458.32万股,当日该公司转融通共借出券470万股。首日融券卖出额高达2.21亿元,由此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巧合的是,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参与的战略配售资管计划持股数量为470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8.58%。对此有市场声音一度猜测,金帝股份上市首日被融券卖出的458万多股正是来自战略配售限售股。由此也引发投资者热议:限售股是否可以通过融券进行变相减持?这背后是否存在钻制度规则漏洞或者对规则的不公平利用?因为市场质疑声过大,证监会下场了。经证监会核查,金帝股份的融券券源确实为两项资管计划。金帝股份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后,在上市首日由资管计划通过转融通业务将股票出借给证券金融公司,再由证券金融公司转融券给13家证券公司,124名投资者(包括35名个人投资者、89家私募基金)依规从13家证券公司融券卖出。而根据目前核查情况,证监会表示上述融券业务符合当前监管规定,未发现相关主体绕道减持、合谋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战略投资者几乎清仓式出借,这令股民将视线投向金帝股份自身,纷纷怀疑是公司实控人、高管员工等集体“做空自己”,以期实现高位套现。金帝股份也因此迅速在资本市场上占领头条。02 限售股出借存质疑在资本市场中,炒股不止追涨,看跌也能挣钱。看跌,也就是做空,通常是在预测市场行情将下跌,在证券价格较高时向券商借入证券之后卖出,再在证券价格较低时从市场买回证券还给券商,赚取其中的价差。例如借来券卖掉的时候10元一股,买券还的时候9元一股,中间获利一元。这也就是融券机制。按照规定,战略配售股自发行之日起,存在一年限售期。实际上,将战略配售股加入券源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新股上市初期流动性,抑制价格过度波动。战略投资者出借的证券到期后,将收回全部股份、仅获得出借收益,并继续作为限售股管理。融券交易本身并无问题,但2019年科创板开板时,为扩大融券券源,监管部门规定,战略投资者配售获得的、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的股票可进行证券出借。实现了新股上市首日即可融券。利用融券机制打新套利,即在新股上市首日拉高股价后再融券卖出,从而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为,也在近期频频出现并引起市场关注。按金帝股份21.77元/股的发行价,即便股价腰斩至32元,做空者仍能获得超过40%的收益。从结果来看,金帝股份的这波操作是一场高管、券商机构、做空机构共赢的局面。尽管证监会一锤定音给出了“合规”的审查结论,但争议并没有随之结束。第一个站出来的是股市“打假斗士”刘姝威教授暴怒发文:“如果这种行为,官方认为合理合法,那么,中国股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把股市当成提款机,公开抢钱!何时中国股市能让广大投资者分享到上市公司发展的红利?”经济学家刘煜辉对刘姝威的发声给予了支持。财经媒体人曹山石也进行评论,指出不公的核心是券源。在当今萎靡的股票行情下,上市首日大幅融券卖出的情况实为罕见,哪怕合法,也不够道德。03 散户大逼空在经历“首日套现”争议后,金帝股份的股价,在登顶人气榜后的第一个交易日(9月18日)出现了转折。当天开盘,金帝股份出现大笔买单,开盘两分钟后即迅速封板。次日,金帝股份再次开盘封板,但此后大量卖单炸板,涨幅一路收窄,直到午后收盘前约38分钟时才再次拉升封板。9月20日,金帝股份连续第三日涨停,散户的热议也使其继续“霸榜”A股人气榜第一位。连续3天涨停,股价直接从的33元拉到44.45元,并且不断放出天量成交,多空博弈开始显著白热化。不少买入金帝股份的投资者称,买入的逻辑是“情绪退潮”,以及“融券在本月28日必须要还,可能会走出逼空的走势”。“28日必须要还”的说法,在近期投资者中流传甚广,可能也成了短期连板的炒作逻辑之一。金帝股份上市首日,通过转融通的“转融券”业务借给“空头”的证券,将于9月28日到期。中证金融数据显示,这些券的年化融出费率最低不低于20%,最高达28.1%,期限均为27天。也正因为融出费率如此之高,“空头”仍愿意借,才引来不少质疑。当然,融券是否是“砸盘”的“元凶”,目前市场上并无确凿定论。但散户投资者的愤怒无疑是真实的,逼空也成为了金帝股份股吧上的一个热词。04 做空原因有迹可循对于持有限售股的股东来说,最关键的不是现在的股价,而是解禁时的股价。战略投资者用资管计划通过转融通将股权出借给证券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部分稳定的利润。“第一天的高股价能否持续到解禁期结束是未知,股票当即变现才能对自己有利。”而124个投资人为何选中金帝股份,且在短短一天内直接卖出?金帝股份为何被看空?简单梳理金帝股份的招股说明书,其被做空原因似乎有迹可循。招股说明书显示,金帝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精密机械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立足精密冲压技术,形成了轴承保持架和汽车精密零部件两大类产品。轴承保持架产品终端应用领域涉及汽车工业、风电设备、工程机械、机床工业等行业,产品应用于维斯塔斯(VESTAS)、金风科技、通用电气(GE)、远景能源、西门子歌美飒、三一重能等厂商的风电主机。汽车精密零部件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和传统汽车变速箱、发动机系统零部件。在这一领域,金帝股份进入蔚来、长城汽车等主流汽车厂商供应体系,甚至作为蔚来汽车的供应商,金帝股份被打上了“蔚来系”的标签。新能源热潮下,金帝股份营收稳定增长。2020年-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9.14亿元和10.97亿元,但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小,分别为1.1亿元、1.15亿元和1.26亿元,利润率明显下滑。从2022年来看,轴承保持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3.04%,汽车精密零部件占主营收入的43.7%,轴承配件占主营收入的3.26%。毛利率方面,以公司轴承保持架的毛利率为例,报告期内三年毛利分别为48.55%、43.11%和40.87%,而同行企业平均值为20.13%、18.99%和15.75%,数据可见金帝股份高出同行近两到三倍之多。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全产业链价格透明,毛利率出现倍数的差距,很显然,未来金帝股份等毛利率下滑趋势大概率将持续。05 结语在如今A股成交创下年内最低记录、市场信心已极度脆弱的当下,股民们对一切不公和违法的行为,都深感切肤之痛。市场跌跌不休,大家都需要一个更能信服的、重拾信心的答案。一个市场要走向真正的成熟,不仅在于参与者的成熟,更要有相关制度的成熟,也许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希望金帝股份的事件,能加速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