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名人录与对冲基金有联系香港监管机构指控 Segantii 内幕交易在外界看来,西蒙•萨德勒(Simon Sadler)是亚洲的“大宗交易之王”,他经营的对冲基金多年来创造了可观的回报。在他的公司香港总部,对投资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高压锅。萨德勒的Segantii Capital Management Ltd.(塞甘蒂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帮助华尔街银行抛售大量股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上仅存的老派业务之一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西蒙·萨德勒 摄影师:Catherine Ivill/Getty Images采访了十几位与Segantii有关系的人,他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干劲的工作文化的画面,这种文化只接受成功。一位前雇员回忆说,曾看到一位犯了错误的交易员在同事面前被萨德勒痛斥一顿。其他人说,在与他进行了激烈的互动后,交易大厅的工作人员失声痛哭。上周,当局将 Segantii 推到了全球的聚光灯下,指责该公司、其一位资深交易员和萨德勒本人越过了法律界限。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于 2017 年对三人提出刑事指控,指控他们涉嫌与大宗交易相关的内幕交易。在整个金融界,这些指控引发了人们对该公司如何运作、银行和客户可能如何反应的质疑,调查可能达到多远。“Segantii 打算针对这项指控积极为自己辩护,”该公司在上周指控公布后的一份简短声明中表示。它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Sadler 曾任 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 和德意志银行的交易员,于 2007 年底以 2650 万美元在香港创立了该公司。他将 Segantii 打造成一家区域巨头,在伦敦、纽约和迪拜设有办事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易,重点关注亚太股票和股票挂钩证券。截至 3 月底,该公司管理的资产为 48 亿美元。近年来,萨德勒在 2019 年收购了英国布莱克浦足球俱乐部后,他的形象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萨德勒和前交易员丹尼尔·拉罗卡 (Daniel La Rocca) 于 5 月 2 日在香港东区裁判法院出庭,但没有提出抗辩。关于此事的下一次听证会将于六月举行。银行合作伙伴Segantii的贸易伙伴实际上是全球金融界的名人录。在3月份向投资者发布的业绩报告中,该对冲基金列出了9家银行作为其主要经纪商。其中包括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等一些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机构经纪商正在评估它们与Segantii的关系和风险敞口,并在内部考虑在内幕交易指控发生后如何管理与该基金的关系。知情人士表示,至少有两家银行已决定在案件审理期间减少与该基金的交易,这意味着它们将不会为Segantii提供新的融资或增加新的头寸。知情人士还说,其他一些公司没有立即做出改变的计划。法国巴黎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的发言人拒绝置评。频繁的赢家Segantii 亚太股票多策略基金的年度回报资料来源:Segantii 资本管理公司注:2024 年数据截至 3 月信息泄露英国《金融时报》上周五援引3月份向被告发出的传票称,萨德勒和拉罗卡被控利用从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旗下美林(Merrill Lynch)一名前雇员那里获得的内幕信息进行交易。据该报报道,2017年6月,Segantii在进行大宗交易之前,出售了在香港上市的服装零售商Esprit Holdings Ltd.的股票。大宗交易是场外私下协商的交易,通常由人们通过电话和键盘进行讨论。处理销售的银行必须谨慎行事,员工有时会通过提出假设性问题来衡量机构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或者在一个被称为“wall-crossing”的过程中正式让潜在买家宣誓保密。在香港,银行可以自行决定在大宗交易和其他股票市场交易的机构部分中向哪些投资者分配股票。银行还重视与拥有大量股票的富裕客户、机构和公司的关系——这也是对待售股票保密的另一个原因。不小心的银行可能会无意中泄露或惊扰市场,导致价格暴跌,侵蚀客户的收益,甚至自己蒙受损失。对于监管机构来说,指导原则是不应允许投资者利用可能影响证券价格的机密信息进行交易。Segantii 案加剧了对大宗交易的日益严格的审查,这种审查已经席卷了摩根士丹利等公司。在 1 月份的一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中,该银行同意支付2.49 亿美元,以了结美国方面的指控,即该行员工向在大宗交易前做空股票的基金泄露交易信息。该银行受益匪浅,因为这些资金随后成为了该股票的现成买家,降低了摩根士丹利在与竞争对手一起竞标赢得委托时面临的资产负债表风险。Segantii 的多策略基金在超过 16 年的运营中仅遭受过两次小额年度亏损。Segantii 3月份的最新报告显示,其自成立以来的年化回报率为12.17%,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10.24%的总回报率,并且是Eurekahedge亚洲对冲基金指数的两倍多。这一业绩记录使其成为区域对冲基金行业中表现最稳定的公司之一。彭博社早些时候报道称,自2023年3月以来,其管理的资产减少了超过1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投资者撤资。在香港,内幕交易的最高处罚为 1000 万港元(130 万美元)罚款和 10 年监禁。违法者还将受到民事制裁,包括没收其所赚取的利润,禁止担任公司管理职务至多5年,禁止从事受监管金融产品的交易。...
路透米兰 - 如今,意大利黑手党很少沾染鲜血。敲诈勒索已经过时,教父们大多不赞成谋杀。根据最新官方数据,2022 年意大利只有 17 人被暴徒杀害,而 1991 年有 700 多人被杀。相反,意大利高级检察官告诉路透社,犯罪分子已经大举进入低风险、低调的“white-collar crime”犯罪领域。数十亿欧元的新冠疫情后复苏基金在意大利各地流动,这些基金旨在提振经济,但事实证明却为欺诈者提供了福音。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 (Giorgia Meloni) 领导的政府上个月透露,已发现与装修计划相关的 160 亿欧元(170 亿美元)欺诈行为。检察官还在调查可能大规模滥用价值 2000 亿美元的欧盟经济刺激计划的情况。检察官表示,并非所有欺诈行为都是意大利强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精心策划的,但他们怀疑很多都是这样。国家反黑手党和反恐检察官办公室官员芭芭拉·萨金蒂(Barbara Sargenti)表示:“如果认为他们不会利用大量涌入的现金,那就太愚蠢了。”西西里岛的“黑手党”和那不勒斯市的“卡莫拉”是意大利最著名的黑手党组织,但总部位于卡拉布里亚南部地区的“光荣会”是该国最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在保持对欧洲可卡因贸易的严格控制的同时,它在过去十年中引领了金融领域的发展。负责调查损害欧盟金融利益的犯罪行为的欧洲检察官办公室 (EPPO) 在 2 月份发出了警报,警告称,欧盟 27 个国家大规模的金融不当行为表明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参与。2023 年 EPPO 处理的 1927 起案件中,近三分之一集中在意大利,预计意大利损失达 73.8 亿欧元,而整个欧盟损失总额为 193 亿欧元。对七名检察官和警察局长的采访,加上对数千页法庭文件的分析,揭示了黑手党参与意大利商业界的广泛性以及这给国家财政带来的成本。...
研究人员使用 CRISPR-Cas9 工具来恢复先天性失明的成人和儿童的视力。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希望尽快治愈这种情况。科学家表示,他们使用人类基因编辑工具 CRISPR-Cas9来恢复患有罕见遗传性或先天性失明的人的视力。研究人员表示,在一项临床试验中,14 人中有 11 人的视力得到了改善,并且没有严重的副作用。他们表示,这项研究也是首次使用基因疗法来治疗先天性失明的儿童。领导这项研究的哈佛医学院的埃里克·皮尔斯表示,参与者“很高兴”能够看到盘子里的食物。皮尔斯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人无法阅读视力表上的任何线条,也没有治疗选择,这对大多数患有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人来说是不幸的现实。”研究结果于 2024 年 5 月 6 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CRISPR基因编辑带来“辉煌”该试验名为“BRILLIANCE”,有 12 名成人和两名儿童参加,他们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失明,即莱伯先天性黑蒙 (LCA)。LCA 影响大约四万分之一的人,并导致早期视力严重丧失。这种失明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该突变阻止了蛋白质的正常运作。这种蛋白质——CEP290——对视力至关重要。该研究的参与者接受了单剂量的 CRISPR 基因疗法,称为 EDIT-101。CRISPR-Cas9 是一种改变 DNA 的精确方法。它剪掉特定的 DNA 链——正是这些 DNA 链造就了我们——并用新的 DNA 链取而代之。就 EDIT-101 而言,治疗切除了 CEP290 中的突变,并将一条健康的 DNA 链插入到基因中。这会恢复蛋白质 CEP290 的正常功能,使视网膜能够检测到光。2020 年,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A. Doudna因发现 CRISPR-Cas9 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EDIT-101基因疗法恢复视力BRILLIANCE 研究测试了参与者在接受治疗后看到彩色灯光、在不同光线强度下穿过小迷宫以及阅读图表的能力。除三名参与者外,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视觉改善。六名参与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有了重大改善,并且能够识别图表上的物体和字母。据研究人员称,EDIT-101 没有对参与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副作用。一些患者报告了轻微的不良反应,但很快就消失了。CRISPR基因编辑的未来已有 200 多人接受了实验性 CRISPR 技术的治疗。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种 CRISPR 疗法被批准用于临床——Casgevy,一种镰状细胞病疗法——自 2023 年 12 月以来已在美国、英国和欧盟上市。科学家们表示,他们正在进入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新阶段,他们表示,这些技术可以安全地帮助和治愈(而不仅仅是治疗)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正在测试其他针对艾滋病、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抗生素耐药性的 CRISPR 疗法。...
社会要集体努力,尽早正视社媒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也简称社媒,例如TikTok、抖音等)威胁,拟定全方位的应对办法,来保护我们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有统计称,全球56.8%人口是社媒平台活跃用户,相当于44亿8000万年龄在13岁以上的人;而且年龄约轻,使用者比率就越高,年龄介于11岁和12岁的孩童,更有超过半数使用社媒。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5月4日在新加坡援人机构55周年庆慈善晚宴致辞时说,我国将继续研究了解儿童和青年过早或过度使用数码产品和社媒平台的风险,探讨如何加强防范措施,以更好地保障年轻一代的心理健康。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无疑极大地丰富日常生活,也在某些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但凡事有利必有弊,特别是社媒平台的流行,加上人工智能算法准确捕捉使用者的兴趣和使用习惯,容易导致成瘾弊端,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潜在危害尤其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数码产品和社媒平台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统计称,全球56.8%人口是社媒活跃用户,相当于44亿8000万年龄在13岁以上的人;而且年龄越轻,使用者比率就越高,年龄介于11岁和12岁的孩童,更有超过半数使用社媒。在使用社媒人口占比方面,新加坡名列世界第八,高达84.7%。但数码成瘾的问题值得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2100万人数码成瘾。流行的定义是每天使用5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数码产品,而且出现强制性行为表现,就属于上瘾者。包括大脑皮层扫描等研究发现,社媒互动模式的奖励机制,非常类似赌博或可卡因的刺激效果。人工智能算法精准的内容推送,尤其会加剧使用者的依赖性。任何社会都禁止毒品的合法使用,对于赌博、酒精和烟草类等容易成瘾的活动和商品,也有不同程度的严厉管制。因此,数码成瘾问题必须得到相应的重视,特别是对孩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研究发现,与赌博、毒品或酒精上瘾现象类似,数码成瘾者容易出现的负面作用包括情绪波动,在使用时产生兴奋;使用者的行为、注意力和情绪被社媒完全垄断,对周边事物漠不关心;须用更长的时间来满足使用的欲望所产生的严重依赖性,欲罢不能;不使用社媒时的焦躁不安,犹如脱瘾症状或药物戒断症候群(例如TikTok、抖音等);因沉迷其中而与同家人朋友的疏离,导致人际关系冲突;以及戒瘾复发等等病态现象。此外,社媒平台上龙蛇混杂,诈骗乃至霸凌情况盛行,对孩童和青少年尤其危险。成年人尚且无法克制社媒的使用乃至成瘾,更何况自制力不强的孩童和青少年。对年幼孩子影响最直接的父母,因而必须意识到社媒的潜在危害,避免过早让孩童接触,甚至要考虑牺牲自己对社媒的依赖,以身作则;否则孩童一旦成瘾,影响是终身的,包括妨碍他们日后的工作事业、结交异性成家的基本社交能力培养。与此同时,也必须承认社会环境的重大作用,例如学校使用数码产品辅助教学,就让孩童和青少年有了使用智能手机和社媒的理由。此外,社媒企业强大的逐利动机,意味着它们会不断改进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使用者的“粘性”,长时间霸占他们的注意力,以便广告商推送更多信息。黄循财就指出,各大社媒平台虽然承认潜在风险,设定用户须年满13岁,但上述过半13岁以下孩童使用社媒的事实表明,这类设定更多是虚应故事,没有认真执行。况且,对比同样会成瘾的烟草、酒精产品的年龄限制,13岁的年龄设定是否恰当,应否提高,都必须深入探讨并做出决定,而且宜早不宜迟。诚如黄循财所指出,应对社媒潜在危害的办法,不能单靠政府立法管制,家长也应负起责任,避免社媒成为不让孩子干扰自己的“保姆”。这方面的确应有更多宣导工作,让年轻父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问题的性质也超越父母的应对能力,如学校教学的需要以及社媒的牟利动机。这就须要社会集体努力,尽早正视威胁,拟定全方位的应对办法,来保护我们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缩减竞业限制的范围,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至于防范员工侵犯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风险,则应当依靠其他法律手段来应对,而非过度依赖竞业禁止协议。谈及硅谷,“仙童八叛逆”的传奇故事一定不可错过。故事的情节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于1955年离开了贝尔实验室,创立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他创立的半导体实验室并不成功,但这个实验室却是硅谷传奇的开始。1957年9月18日,实验室里的八个年轻人集体向肖克利递上了辞职信。肖克利把这八个年轻人痛斥为忘恩负义的“八叛逆”(traitorouseight)。现在我们知道了,这八位叛逆者创立的仙童半导体公司是第一家由风险投资方式设立并成功的公司,仙童也是第一家向大部分员工发放股权的公司。更为重要的是,这八个叛逆此后也从仙童半导体离开,造就了一大批如AMD、英特尔等熠熠发光的半导体企业。今天,许多人将“叛逆”视作硅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叛逆”能在硅谷生根发芽,而在美国其他地方却难以寻觅踪迹?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硅谷所在的加州拥有全美最为独特的法律体系。加州是少数几个不支持竞业禁止条款的州之一。换言之,员工能够自由离开雇主,既可选择为曾经的竞争对手效力,也可自行创业,这正是硅谷创业公司层出不穷且长盛不衰的根源所在。早在1999年,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罗纳德·吉尔森在《高科技产业区的法律基础设施:硅谷、128号公路和不竞争契约》一文中便揭示了这一奥秘:尽管包括马萨诸塞州在内的其他州均强制执行竞业禁止,但加州却独树一帜。正如乔布斯所言,“仙童半导体公司犹如一棵成熟的蒲公英,只要轻轻一吹,其创业精神的种子便会随风四处飘散。”而滋养这些种子的土壤,便是《加州商业和职业法典》的相关规定。该法典第16600章明确规定:“除本章规定外,任何限制个人从事合法职业、贸易或任何类型业务的合同均属无效。”此项规定自1872年延续至今,历经150年的岁月洗礼,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内容不断得到更新与完善。加州关于竞业禁止的最新规定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新修正案不仅将禁止几乎所有竞业禁止协议的现有判例法编入法典,更进一步赋予员工起诉雇主对其施加或试图强制执行竞业禁止协议这一行为的权利,即使这些协议是在原本可强制执行的州签订的。胜诉员工还有权收回合理的律师费和成本。此外,修正案还要求雇主在2024年2月14日之前,向现任和前任雇员(在2022年1月1日之后受雇并签署了包含非竞争条款的协议者)提供个性化的书面通知,以表明任何先前的竞业协议因为违反法律而无效。这些通知必须发送至员工或前员工的最后已知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对于不遵守规定的雇主,每次违规可能会被处以2500美元的罚款。被滥用的竞业协议今天提及仙童“八叛逆”,实则是鉴于近期国内社交媒体上频繁曝光的员工竞业协议纠纷事件。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作为浙商证券研究所入职仅1.5年的应届生员工,在离职过程中遭遇故意拖延,并被告知公司将启动竞业协议。此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浙商证券已作出回应,表示将积极解决分歧、处理争议、消除误会,并尊重员工的职业选择。这位员工竞业协议纠纷的圆满解决,无疑为受困于此类问题的员工带来了一线希望。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受到竞业协议束缚的员工而言,他们的处境依然堪忧。以“互联网大厂竞业协议”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我们发现众多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标题引人注目,如《恐怖的竞业协议:互联网大厂在“吃人”》《困在一纸协议里的互联网人》《大厂的手段,都用在了竞业协议里》《大厂竞业协议:离职福利,还是霸王条款?》等。尽管这些标题风格各异,但它们的核心内容却惊人地一致:各大互联网公司利用竞业协议限制了员工的自由流动,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竞业协议的约束已经波及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员工。《恐怖的竞业协议:互联网大厂在“吃人”》一文中所提及的几个案例,均涉及基层员工。例如,2022年毕业的应届生柯林,在工作仅一年零三个月后,因入职竞对公司而面临高达44万元的索赔。然而,这还不是最令人震惊的案例。杨越的遭遇更是超出了人们的认知。他同样在该公司担任运营职务,于2023年6月离职。他的基本工资为5900元,而竞业协议规定,在9个月的竞业期内,竞业补偿金仅按照基本工资的30%计算,即每月仅能领取1770元,这一金额甚至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然而,在领取了三个月的补偿金后,杨越却遭到公司的劳动仲裁申请,原因是他被认定为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因此需支付高达27.6万元的违约金。这一事件无疑加剧了人们对竞业协议合理性和公正性的质疑。为此,文章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月薪5900元的最基层员工,真的会掌握公司机密,并在离职后重新寻找工作时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害吗?”竞业协议的产生源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明确了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于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同时,劳动者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需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该法第二十四条则进一步明确了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主要为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及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然而,现实中公司把本来是适用于公司高管和高级技术人才的竞业协议适用于基层员工,这是公众对大厂大面积采用竞业协议限制员工自由择业的反感原因之一。公众反感的第二个原因在于竞业协议中竞争对手的范围被不断泛化。就像《恐怖的竞业协议:互联网大厂在“吃人”》报道所述,原本合同中仅包括有限列举的公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持股公司、上下游公司都被囊括其中,甚至进展到粗暴地用营业执照的字面经营业务重叠来定义是否违反竞业协议。此外,高昂的赔偿金额与低廉的经济补偿之间的巨大差异,也是引发公众不满的重要原因。在这些报道的案例中,竞业禁止的补偿金往往仅为在职工资的30%,个别甚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然而,一旦劳动者被认定为违反竞业禁止约定,他们将面临高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巨额赔偿金。如杨越的案例所示,其每月的竞业补偿金仅为1770元,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潜在的违约金却高达27.6万元。竞业协议原本的调整对象应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现实中却演变成了基层员工的束缚。这一变化显然违背了竞业禁止协议的初衷,也是相关新闻能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原因。它们触动了读者的内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可能成为竞业禁止协议的调整对象,这怎能不让人心惊胆战?无价的外部效应竞业协议的初衷在于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防止劳动者将其在职务期间所掌握和知悉的商业机密泄露给竞争对手。其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的学徒制,当时年长的工匠师傅对学徒进行培训,并在某些情况下限制学徒在学成后与师傅进行竞争。进入工业社会后,竞业禁止通过保护商业秘密等手段得以新生,但其核心目的始终未变,即减少竞争。然而,这种减少竞争的形式却以限制劳动者就业的方式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正因如此,法律对竞业协议作了严格规定,其适用范围被严格限定,主要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及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同时,对于竞争对手的界定也有明确的限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就明确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竞业禁止的适用范围在中国显然已被过度泛化。不仅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被纳入其中,就连刚毕业的基层员工也受到了此类协议的约束。这种做法显然与竞业协议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伊万·巴兰科(Iwan Barankay)指出,当公司采用竞业禁止协议以留住员工时,企业的议价能力确实可能得到提升,但员工的工资却可能因此被压低。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竞业禁止还会降低生产效率。以市场上两家公司A和B为例,假设甲是A公司的员工,乙是B公司的员工,且甲的技能恰好是B公司所缺乏的,而乙的技能则是A公司所需的。若甲能跳槽到B公司,乙能跳槽到A公司,那么两家公司的营收将有所增加,同时甲乙员工的收入也会相应提升,这种人员流动将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体的生产率水平。然而,由于竞业禁止的存在,这种有益的人员流动无法实现。硅谷之所以能够持续创新,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人才的自由流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这正是经济学家所提及的“无价的外部效应”(unpricedexte nalities)。无数经验已经证明,在创新型公司中,外部效应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竞业协议的使用应当慎重,避免过度泛化,以免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创新的发展。消除竞业禁止的尝试与中国互联网公司广泛采用竞业协议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大洋彼岸的美国正在致力于减少甚至消除竞业禁止的实践。4月23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下 称“FTC”)发布了一项新规,旨在禁止雇主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条款,以保护劳动者更换工作的基本自由、提高创新和培育新企业的方式促进竞争。该新规认为竞业限制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违反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第五条的规定。另外,根据该法第六条(g)节,FTC也有权制定规则和规章,禁止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此前FTC估计,如果废除了竞业禁止,每年可以增加近3000亿美元的工资,并为约3000万美国人增加职业机会。毫无疑问,一刀切式地废除竞业禁止也将引发广泛争议,甚至有人质疑FTC此举是否超越了其职权范围。有很多学者在质疑FTC此举的正当性,质疑其作为管制机构是否有权设定这样的规则?然而,FTC此举多少反映出劳动合同中普遍存在的竞业禁止条款,已经对劳动者的利益构成了严重侵害,而这种侵害反过来又影响了市场竞争,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从这一趋势中或许能够找到新的机遇。缩减竞业限制的范围,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至于防范员工侵犯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风险,则应当依靠其他法律手段来应对,而非过度依赖竞业禁止协议。最近,硅谷的一个标志性案例是,Uber公司自动驾驶部门的负责人Anthony Levandowski因在离职谷歌后窃取商业秘密而被判处18个月监禁,并需向谷歌支付近75.7万美元的赔偿金和9.5万美元的罚款。这一案件表明,即使在加州这样没有竞业禁止的地区,法律对于员工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依然会给予严厉的惩处。正如有人所指出的,美国拥有强有力的联邦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通过专利制度)和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通过可执行的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的存在并非为了保护商业秘密(尽管其支持者常常这样宣称),而是用于防止员工追求可能与雇主目标相冲突的个人或职业目标。...
近日,日本多家电信公司联合宣布开发出世界上首个高速6G无线设备。其数据传输速度高达每秒100Gbps,是5G峰值速度的10倍,是普通5G智能手机目前下载速度的500倍以上。据悉,自2021年以来,DOCOMO、NTT公司、NEC公司和富士通一直在开发这款设备。每家公司负责以下研究和开发部分。尽管目前传输距离有限,测试仅在100米范围内,但预计随着技术进步,设备尺寸和成本将降低。此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我国6G技术的研究进展。黄宇红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一些原型样机的开发,大约2029年6G标准将会完成制定,2030年左右就可以实现6G商用。对于普通人来说,提到6G,最基本的一个感觉就是它会比5G更快,目前业内普遍认为6G通信能力将达到5G的10倍以上。专家表示,6G在5G基础上,将从服务于人、人与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并且6G将推动沉浸感更强的全息视频,实现物理世界、虚拟世界、人的世界三个世界的联动。工信部发布关于2023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显示,5G手机用户文件平均下载速率超144Mbps,固定宽带用户访问网站的平均首包时延为0.08秒,观看视频的平均首次播放时延为0.55秒。...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5月6日消息,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合理调整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动态调整机制中统筹考虑,符合启动条件的,将技术难度大、风险程度高、资源消耗多等体现重症医学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优先纳入调价范围,合理制定调整价格。做好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医疗控费等政策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意见》全文如下: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4〕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医保局、中医药局、疾控局:现将《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 国家疾控局2024年4月1日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突发事件救治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补齐重症医学医疗资源短板,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和疫情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内容予以推进,完善“能级匹配、布局合理、服务优良、平急结合”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体系。有效扩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与布局,重点补齐西部地区和县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短板,实现区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强化重症医学专科建设,加强重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实现重症医学专科高质量发展。(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包括综合ICU床位和专科ICU床位,下同)达到15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以下简称“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0张/10万人,相关医疗机构综合ICU床医比达到1:0.8,床护比达到1:3。到2027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8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2张/10万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资源有效扩容,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专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二、持续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三)设置并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国家重症医学中心和国家重症区域医疗中心,发挥其“医、教、研、防”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工作,通过托管、合作共建等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建立区域资源统筹和协调调度机制,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危重症伤病人员集中救治和区域协同能力。到2025年末,力争每个省份至少有1家综合医院达到或接近国家重症区域医疗中心能力和水平。(四)强化城市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将重症医学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城市医疗集团等医联体建设,完善网格内医疗资源整合与协作机制。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牵头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急危重症识别、处置和转诊能力。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里要安排重症医学医护人员,并配备呼吸机、ECMO(体外膜肺氧合)、监护仪等设备以及必要的便携设备,适应执行不同规模救援任务,形成可在区域内或跨区域调度的快速反应、机动灵活救治力量。强化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五)提升县域内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千县工程”,深入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等,补齐县域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短板。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增强基层医疗机构重症应急处置和规范转诊能力,全面提升县域内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能力。到2025年末,力争每个县域至少1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推动一批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三、着力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六)合理增加重症医学专业床位设置。统筹重症医学医疗资源规划与布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包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下同)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二级以上传染病、儿童专科医院应当建设重症监护病房,按标准新增一批重症医学科床位,满足大规模紧急救治需求。符合条件的二级以上专科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并申请增加诊疗科目。医疗机构内各专科ICU床位,配备满足综合重症救治需要的监护与治疗设备,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可迅速投入重症患者救治。医院应当按照平急结合原则,储备一批可转换ICU床位,选择适宜的独立院区、病房楼,按照感染防控要求,对其内部病房进行改建,配备满足重症救治设备使用所需的供氧和供电设施,以及呼吸支持、抢救和监护等设备,确保能够在24小时内转化为重症专业救治床位。到2025年末,三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和儿童专科医院综合ICU床位占比、专科ICU床位占比和可转换ICU床位占比分别不低于4%、2%、4%;到2027年末,上述指标分别不低于4.5%、2.5%、4.5%。到2025年末,二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和儿童专科医院综合ICU床位占比、专科ICU床位占比和可转换ICU床位占比分别不低于2%、1%、2%;到2027年末,上述指标分别不低于2.4%、1.2%、2.4%。(七)推进重症医学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落实《“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加快推进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将重症医学作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优先支持方向,推广适宜医疗技术项目,积极引进先进治疗技术,丰富治疗手段,补齐重症医学专业技术短板。国家、省、市(县)层面分别支持一定数量重症医学相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引导医疗机构将重症医学作为提升临床专科能力的重要支撑,在床位、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提升对呼吸、循环等重要系统功能监测和生命支持治疗能力。(八)完善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重症医学科国家-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以下简称质控)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末实现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地市级“全覆盖”。不断完善质控指标体系,研究制定重症医学专业关键技术和重点病种质控指标或质量监测项,将重症医学专业相关质控指标纳入三级医院评审、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等工作,有效引导医疗机构提升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九)完善重症医学科服务模式。在夯实重症医学基础上,强化易发生或转进为重症疾病的预防、早期预警与识别,关注早期康复、改善疾病预后。鼓励重症医学科创新多学科诊疗模式,吸纳感染、中医、康复、药学、营养等团队参与,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加快推进“互联网+”、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服务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四、有效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十)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医师培养。加强高等医学院校重症医学专业教育,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加强重症医学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合理确定重症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重症医学研究生课程建设,提升临床诊疗和科研能力。落实以需定招,加强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强化临床诊疗能力培养。(十一)提升重症医学专业医师配备比例。强化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机构要按标准配备重症医学专业医师。鼓励医疗机构充分考虑重症医学科工作特点和技术劳务价值,向重症医学医务人员适度倾斜,建立稳定的医师队伍。(十二)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培训。建立重症医学专业轮训制度。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以外各专科监护病房医师,应当在重症医学科进行至少半年连续性、系统性轮转培训及考核,能够掌握重症医学治疗理念,熟练使用呼吸机、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开展重要器官功能支持,鼓励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发挥中医药在重症救治的作用,使一批其他专科医师具备重症医学临床技术能力,成为重症医学专业人才储备。(十三)加强重症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将重症监护专业护士作为紧缺急需人才,进一步推动重症监护专业护士扩容。建立健全基于护理岗位的绩效考核、奖励评优等机制,给予重症监护专业护士等临床一线护理岗位适度倾斜。逐步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加大重症监护专业护士培养和培训力度,到2025年末,各地重症监护专业护士参加专项培训比例不低于90%;到2027年末,基本实现专项培训“全覆盖”。五、不断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领域改革(十四)合理调整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动态调整机制中统筹考虑,符合启动条件的,将技术难度大、风险程度高、资源消耗多等体现重症医学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优先纳入调价范围,合理制定调整价格。做好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医疗控费等政策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十五)增强重症医学专业吸引力。健全以医疗质量、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等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体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价值,做到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合理保障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充分考虑重症医学科工作特点和技术劳务价值,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向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适度倾斜。为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缓解医务人员压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六、组织实施(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健康中国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根据区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现状,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方案。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重症医学科建设情况纳入医院等级评审要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取得实效。(十七)加强部门协作。卫生健康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区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指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强重症医学科建设,提升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落实重症医学科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教育部门要加强重症医学科专业医学生培养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向重症医学科倾斜的有关政策。(十八)加强督促指导。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辖区内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加强指导,按照主要指标定期进行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通报结果,挖掘典型、总结经验。《关于印发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解读一、制定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新冠疫情救治经验证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有效扩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与布局,实现区域重症医学服务均衡发展,在充分总结前期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二、主要内容《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能级匹配、布局合理、服务优良、平急结合”的总体要求,明确2025年末和2027年末预期目标。第二部分持续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提出依托“双中心”、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分层分级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第三部分着力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明确通过合理增加床位设置、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服务模式四种途径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第四部分有效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强调加强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强化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医疗机构按标准提升重症医学专业医师配备比例。第五部分不断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领域改革。协调相关部门合理调整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合理保障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增强重症医学专业吸引力。第六部分组织实施。强调“三个加强”,即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加强督促指导。《关于印发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专家解读(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近日,为进一步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重症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围绕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从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领域改革等五方面全面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是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底线和红线。瞄准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必须聚焦与持续“发力”的关键节点,具备很强的针对性、科学性与紧迫性。一、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医疗机构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关键看重症医学科(ICU)。重症医学科是与“死神”抢时间和抢生命的临床学科,是所有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医学的救治水平,是整个医院综合医疗能力的体现。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十四五”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加以推进,反映了国家在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领域持续发力,竭力补足短板,强化薄弱环节,实现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在重症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各省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十四五”时期,促进重症医学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下沉,力争每个省份至少有一家综合医院达到或接近国家重症区域医疗中心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强化城市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和县域内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构建分层分级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重症医疗服务,这充分彰显了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价值导向。二、重症医学专科能力提升是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决定了重症医学的学科水平和重症患者救治能力,是医疗机构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的具体体现。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包括以床位数为标志的重症医学医疗资源、以重点临床专科为代表的重症救治能力、以医疗质量和控制体系为标志的品质保障、以完善医疗模式为代表的重症患者全链条管理,即围重症医学管理体系。(一)充足的重症医疗资源是医疗机构重症患者救治的基本条件。统筹重症医学医疗资源规划和布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要求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同时,重症医学床位资源必须具备可扩展性。医疗机构除了重症医学科的重症床位外,各专科监护病房也应配备综合重症救治需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可迅速投入重症患者救治。同时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按照感染防控要求,贮备一批具有基本重症救治装备的“可转换ICU床位“,使得医疗机构的重症医疗资源具备足够的可延伸性,以满足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需求。(二)加快推进重点临床专科建设,有力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国家依托各省市高水平医院已形成了重症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临床专科建设“百千万工程”,将重症医学作为临床专科建设的优先支持方向,进一步提高重症医学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的覆盖水平。同时积极推进省市(县)层面的重症医学重点专科的建设,引导医疗机构将重症医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在政策和财政给与重点的倾斜。有效扩充重症医学优质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实现重症医学均衡发展,不断提高重症医疗救治能力,实现重症医学专科能力的高质量发展。(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守住重症医学医疗质量安全的底线。抓住重症医学医疗质量安全的每一个要素,建立健全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体系,让重症救治更加规范、更加有效。重症医学的医疗质量不仅与重症医疗资源配置密切相关,更关注重症患者诊疗的全过程,并将最终结局(院内感染发生率、标化病死率等)作为重症医疗的关键性质控指标。不仅关注近期的结局,还需要关注远期的康复。(四)积极创新重症医疗服务模式,是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积极强化和夯实重症医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防重症—规范救治—早期康复的围重症医学管理体系,加强围重症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的照护。推动重症患者早期预警和识别,特别是做到重症的早期预防,则能够明显降低重症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结局,并显著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三、重症医学学科吸引力提升是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强科人为本,加强学科的吸引力,能凝聚和吸引更多优秀重症医生,是提升专科能力的核心要素。一是重症医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强化了学科的吸引力。重症医学是一门充满生机和挑战的学科,重症医生面临重症患者行走在生死边缘,心怀敬畏又坚如磐石,充满了责任感,面对救治成功的患者,充满了荣誉感。二是重症医学发展的紧迫性需要更多、更优秀的重症医师。重症医学医疗资源是医疗机构重症患者救治的基本条件,而重症医疗资源的社会需求,决定了重症医师的巨大缺口,迫切需要更多优秀的医师加入重症医学团队。三是学科吸引力不断增强是提升专科能力的核心环节。让医生有职业前景,晋升空间,提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改善薪酬制度,不断提升学科吸引力,保证更多优质的医疗人才加入重症医学科队伍,保证学科高质量发展。《关于印发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专家解读(二)——完善重症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助力重症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杜斌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健康中国建设及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中,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无疑是重要内容之一。2021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于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为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应当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以推动国家医学进步。此外,应当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发展包括重症医学在内的临床专科,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持续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着力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有效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领域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期实现有效扩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加强重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实现重症医学专科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一、通过制度与体系建设,促进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质化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调查显示,从2011年至2015年的短短四年间,重症医学科的床位数增加了36%,医生和护士数量分别增加了35%和55%。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近三年来,上述数据还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重症医学医疗资源显著增加的同时,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快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制度,将重症医学纳入统筹推进。组织专家制定了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及培训内容细则。在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学员须完成内科(共15个月,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和神经内科各3个月)、普通外科及外科急诊(4个月)、麻醉科(2个月)和重症医学科(12个月)的专科轮转。通过基础专业(内科、外科和麻醉科)的轮转,兼顾病因诊疗与器官支持治疗;同时通过综合ICU的系统培训,强调重症医学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性。通过制度和体系建设,促进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质化发展。二、通过储备人才的培养,促进医院内部重症医学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同质化《意见》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储备一批“可转换ICU床位”,从而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满足大规模紧急救治的需求。此时,除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外,其他专科监护病房的医务人员也应作为重症医学的救治力量参与到医疗工作中。我们可以统筹规划重症医学科及各专科监护病房年轻医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实现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的同质化。具体而言,可以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各专科监护病房的医生在重症医学科连续接受不少于六个月的系统性培训,以弥补其知识结构方面的短板;也可考虑安排各专科监护病房的年轻医生定期到重症医学科接受培训,以了解重症医学的最新进展,完成培训后即可作为医院重症医学专业人才储备。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组成重症医学科与各专科监护病房医护人员的混编小组,在充分发挥重症医学储备人才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医疗安全。无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突发重大事件中,重症医学医务人员在重症患者救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还有待加强。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都强调加强重症医学等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意见》对重症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医疗机构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按照要求完善本单位的重症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重症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韩国金融监督机构周一(5月6日)表示,迄今为止已发现九家全球投行进行了价值2112亿韩元(约合1.56亿美元)的非法做空交易。这是韩国监管当局对“裸空行为”调查结果的最新通报。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FSS)的通报,这九家银行(未具体点名)主要违反了程序性规定,总计非法做空了164只股票。韩国金融监督院高级副院长Hahm Yong-il上周五表示,这九家银行中有两家已面临金融当局的处罚,并因涉嫌违反国家资本市场法而被移交给检察官作进一步调查。金融监管机构目前正计划对其他七家银行的处罚进行审查。近几个月来,随着韩国当局采取措施打击裸卖空——即在未借入股票的情况下出售股票的行为,全球银行和对冲基金的活动在韩国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审查。Hahm表示,与总部设在美国的银行相比,总部设在欧洲的银行发生了更多的违规事件,而且大多数被调查的交易都是在它们位于中国香港地区的办事处进行的。韩国金融监督院官员计划本月晚些时候访问香港,向全球银行介绍韩国卖空相关法规的最新情况。他表示,“到目前为止,9家银行的大部分裸卖空交易都与融券方面不合规有关,比如借入股票的数量不足。”他表示,“大多数违规行为与使用未披露信息或其他类型的不公平交易行为无关,而这些行为是刑事执法的对象。”此前,韩国金融监督院在今年1月14日曾发布公告,表示监管部门又确认两家国际投行存在非法做空5只韩国股票的行为,交易金额达到540亿韩元,加上去年11月披露的法巴、汇丰两家国际投行涉及的非法做空交易(总额为560亿韩元),当时总计揪出的非法做空交易总额为1100亿韩元。而如今,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这一数字又近乎翻倍。加大监管力度韩国金融监督院表示,其目前还在继续调查另外五家银行。总体而言,当局调查的上述14家银行占到了海外公司在韩国卖空交易规模的90%。韩国当局此前将外资的裸卖空行为形容为“猖獗”,并于去年11月禁止一切形式的卖空交易,直至今年6月底。与此同时,韩国还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调查全球主要投资银行自2021年5月以来的所有卖空活动,当时韩国部分解除了疫情时期的禁令,允许恢复对Kospi 200指数和Kosdaq 150指数股票的卖空。监管机构还在开发一个监测卖空交易的平台,以帮助识别非法交易。虽然去年11月份实施的卖空禁令原定只会持续到6月底,但韩国总统尹锡悦最近表示,在电子监控系统到位之前,禁令措施将继续实施。去年10月,韩国当局指控两家全球银行在总计560亿韩元的交易中“经常性地故意”违反卖空规则,随后便启动了调查。去年12月,法国巴黎银行和汇丰因与卖空有关的指控被韩国监管机构处以罚款。今年3月,汇丰银行香港分行及其三名交易员也被韩国检方起诉。据韩国当地媒体本月早些时候报道,被瑞银集团收购的瑞士信贷目前也正面临罚款。...
当局称,巴尔干贩运者已经掌握了从南美向欧洲走私可卡因的物流。在陆地和海上,警方都在努力跟上步伐。2018 年,被定罪的可卡因贩运者斯洛博丹·科斯托夫斯基 (Slobodan Kostovski) 逃离巴西监狱,并持假护照返回欧洲。警方称,这位塞尔维亚老人很快就养成了旧习惯。去年8月,科斯托夫斯基在贝尔格莱德被捕,被指控利用一艘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附近被捕的22米长的船只从巴西运送2.7吨可卡因。塞尔维亚警方在路透社独家获得的 2022 年情报报告中写道,他被同伙昵称为“将军”,长期以来一直向“欧洲”贩运“大量”火药。科斯托夫斯基现年 70 岁,在巴西生活多年。根据塞尔维亚的文件,这一地位使他能够与邻国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可卡因生产商建立牢固的联系,并安排将毒品海运到欧洲。美国和巴西情报文件显示,被指控的毒贩斯洛博东·科斯托夫斯基经常从他在巴西的行动基地出发,使用带有假名的护照,这使得他的行踪难以追踪。巴西联邦警察(路透社)据高级检察官办公室发言人称,科斯托夫斯基尚未提出抗辩,目前在贝尔格莱德监狱等待审判。科斯托夫斯基的律师斯特凡·约基奇拒绝置评。2018 年,科斯托夫斯基重返欧洲,恰逢欧洲大陆可卡因贸易的吉祥时刻。当局表示,随着过去十年南美产量激增,巴尔干走私者完全有能力刺激欧洲需求。据路透社报道,他们现在主导着将焦炭从安第斯生产实验室运送到巴黎、伦敦和柏林街头小贩的复杂物流,帮助欧洲转变为世界第一大可卡因市场。据美国、欧洲和拉丁美洲禁毒官员说,他们利用大西洋两岸巴尔干移民社区的犯罪联系,并渗透到全球货物贸易约90%的海运系统中。巴西联邦警察侦探伊沃·席尔瓦 (Ivo Silva) 表示:“当我们谈论供应欧洲大陆的大规模货运时,唯一具有霸权的群体是巴尔干地区。”他在 2000 年代末作为“尼瓦行动”的一部分对科斯托夫斯基进行了调查。对在巴西境外活动的巴尔干可卡因贩运者进行的首次重大调查。欧洲刑警组织表示,科斯托夫斯基是去年查获的一批跨大西洋可卡因运输的组织者。 2023 年 8 月 24 日,塞尔维亚和西班牙警方在加那利群岛附近的一艘帆船上发现了 2.7 吨粉末。在塞尔维亚的协调搜查行动中发现了 55 万欧元现金,并导致多人被捕。欧洲刑警组织、路透社缉毒官员表示,巴尔干地区的贩毒组织避开了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卡特尔自上而下的地域结构,而是在机动性强、秘密性强、能够运输数量惊人的可卡因的小型组织中开展活动。虽然这些团伙并不是铁板一块,而且内部也存在血腥的内讧,但执法部门将这些团伙统称为“巴尔干卡特尔”。事实证明,他们的网络难以渗透,更难被推翻。“巴尔干卡特尔没有严格的等级结构,”一位调查这些团伙的前美国缉毒局(DEA)官员告诉路透社。 “没有教父。”美国和欧洲禁毒官员表示,现在每年进入欧洲的大部分可卡因都带有巴尔干指纹。负责协调大西洋水域缉毒行动的欧洲机构海事分析和行动中心表示,去年在海上缉获了创纪录的 9.11 吨与巴尔干犯罪分子有关的可卡因,自 2015 年以来增加了 300%。最近的缉获数据表明,欧洲可卡因激增以及推动可卡因贩运的巴尔干贩运者并未放缓。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是欧洲南美可卡因的主要门户,当局去年缉获了创纪录的 116 吨可卡因。 2023 年,荷兰海关查获了近 60 公吨,比 2022 年总量增加了近五分之一。巴尔干地区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半岛,从亚得里亚海延伸到黑海。虽然地理定义不同,但被广泛认为是巴尔干国家的国家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科索沃、黑山、北马其顿、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和罗马尼亚。当局表示,该地区悠久的航海、走私和移民历史是巴尔干贩运者崛起的关键。摘自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编写的《2023 年全球可卡因报告》。本文基于来自欧洲、美国和拉丁美洲的数千页警方记录、情报报告和法庭文件,以及对大西洋两岸20多名官员的采访。该材料将巴尔干贩运者描绘成一个由物流专家组成的富有进取心的团体,他们渗透到可卡因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这一地位使他们成为其他寻求将货物运出南美洲的犯罪集团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位前缉毒局官员表示,巴尔干犯罪分子“非常乐意与以色列人、荷兰人、瑞典人、多米尼加人等合作”。 “他们真的可以和任何人一起工作。”然而,他说,由于墨西哥卡特尔的主导地位和美国更严厉的监管,他们基本上避开了美国。巴尔干帮派在全球焦炭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警方争先恐后地跟上步伐。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 (UNODC) 的最新数据,2021 年西欧和中欧的可卡因缉获量达到创纪录的 315 公吨,超过美国的 250 公吨缉获量。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表示,欧洲可卡因的纯度在过去十年中稳步上升,这表明其数量充足。欧盟内政委员伊尔瓦·约翰逊 (Ylva Johansson) 表示,随着欧洲大陆陷入打击,与毒品有关的杀戮现在已与恐怖主义相媲美,成为欧盟的头号安全威胁。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森去年征召瑞典军队帮助平息与毒品有关的帮派暴力,其中包括炸弹袭击和儿童暗杀。今年 3 月,希腊当局捣毁了一个巴尔干交战团伙,据称该团伙在过去十年中在欧洲制造了 60 多起谋杀案。同月,布鲁塞尔街头发生多起据称涉及阿尔巴尼亚黑手党的枪战。“当我们谈论向欧洲大陆供应的大规模运输时,唯一具有霸权的群体是巴尔干地区。”——伊沃·席尔瓦,巴西联邦警察侦探。欧洲警察机构欧洲刑警组织巴尔干特别工作组的一名调查员表示,在拉丁美洲,巴尔干的存在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这位官员表示,有超过 50 个来自西巴尔干地区的主要贩运团伙在整个拉丁美洲开展活动,数百名歹徒分散在该地区各地。巴西联邦警察侦探亚历山大·库斯托迪奥(Alexandre Custodio)去年领导了一次针对巴尔干走私者的重大行动,他表示,他们对跨大西洋可卡因贸易的主导地位“印象深刻”。“目前在拉丁美洲,他们是海上贩运的主要黑手党,”他说。无人机拍摄的照片显示,2024 年 5 月 1 日,巴西东南部桑托斯港堆放着货物集装箱。当局表示,巴西最大的港口对毒贩来说极具吸引力,他们希望将藏在离岸集装箱内的可卡因从南美洲走私出去。路透社/阿曼达·佩罗贝利扎根拉丁美洲当局表示,巴尔干犯罪分子在全球可卡因贸易中的突出地位是他们二十年来对大西洋两岸人员和关系投资的成果。1991 年南斯拉夫解体以及随后十年的种族冲突后,巴尔干犯罪分子在混乱中建立了蓬勃发展的走私活动。 2000 年代初,当该地区实现和平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前往拉丁美洲寻找新的机会。缉毒官员说,他们在那里与包括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和巴西第一首都司令部(First Capital Command)在内的强大犯罪集团建立了联盟,帮助他们获取和运输廉价可卡因。他们在几个世纪的巴尔干航海中获得的航海技术帮助他们逐渐掌握了跨大西洋走私路线。根据缉毒当局、警方报告和法庭文件,该地区有数千名男子在货船上工作,其中一些人已被证明容易受到腐败或胁迫。巴尔干贩运者贿赂或威胁巴尔干水手,让他们篡改集装箱、将可卡因藏匿在他们的物品中,或者在海上将可卡因从较小的船上拖到船上。当局表示,回到陆地上,欧洲巴尔干侨民社区的犯罪分子为街头销售提供了分销和零售基础设施,使巴尔干贩毒集团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据巴西警方称,被监禁的塞尔维亚人科斯托夫斯基是第一批将自己的未来押注于拉丁美洲的歹徒之一。根据巴西联邦警察准备的 3,025 页的“尼瓦行动”报告,2006 年,根据德国警察的举报,他引起了他们的关注。根据欧洲人权法院 1989 年的裁决,当时科斯托夫斯基已经在瑞典和荷兰积累了“很长的犯罪记录”,其中包括武装抢劫、过失杀人和越狱。根据路透社获得的一份此前未报道的美国情报报告,在抵达拉丁美洲后,科斯托夫斯基从巴拉圭走私香烟,然后扩展到“毒品和武器贩运以及洗钱等其他非法活动”。2006 年,他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沿海城市旧城 (Vilha Velha) 扎根。据“尼瓦行动”报道,他与巴西妻子和儿子住在海边公寓里。执法官员表示,考虑到巴西漫长的海岸线和靠近可卡因生产国的地理位置,科斯托夫斯基决定在巴西定居并非偶然。这位前缉毒局官员表示:“很早就有一项协调一致的战略努力,派遣巴尔干卡特尔各个组织的代表前往南美定居、扎根、与当地人通婚。” “最终,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可卡因的滥交经纪人”。根据美国和巴西的情报文件,科斯托夫斯基经常旅行,使用假名护照,这使得他的行踪难以追踪。这位前美国缉毒局特工表示,世界各地的警方迟迟没有意识到巴尔干地区的犯罪分子已经变得多么庞大,部分原因是这些人贩子擅长利用虚假文件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之间来回穿梭。2019 年 5 月 15 日,科斯托夫斯基在其 Instagram 公共账户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科斯托夫斯基与他的巴西妻子桑德拉在一起。当局称,科斯托夫斯基在巴西扎根,巴西广阔的海岸线是他走私可卡因活动的关键。他和桑德拉都因在巴西贩毒而被定罪。桑德拉·科斯托夫斯基来自 Instagram/截图海上优势史诗般的半身像表明他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19 年 6 月,美国当局在一艘名为 MSC Gayane 的货船上查获了约 18 吨可卡因,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这艘开往鹿特丹的船在结束拉丁美洲航行后停靠在费城。这次缉获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可卡因缉获量之一,揭示了巴尔干贩毒集团对远洋运输业,特别是该船的所有者地中海航运公司的渗透有多么深入。这家总部位于日内瓦的公司被称为 MSC,是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它也是巴尔干海员的主要雇主,并在黑山经营一个船员培训中心。2019 年 6 月 17 日,美国当局在费城的 MSC Gayane 货船上查获的部分 18 吨可卡因。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来自 REUTERS八名 MSC Gayane 船员——包括五名黑山人和一名塞尔维亚人——最终因在一次大胆的夜间行动中走私可卡因而被定罪,该行动涉及从尾随的快艇将毒品拖到船上。被定罪的巴尔干海员的律师要么没有回复,要么拒绝发表评论。检察官称,黑山前重量级拳击手戈兰·戈吉奇是这批货物的主要后勤人员,目前被关押在纽约市监狱等待审判。他的律师约瑟夫·科罗佐表示,戈吉奇坚称自己无罪。MSC 告诉路透社,可卡因走私是“一个全行业的问题,需要全行业的回应”。该公司表示,2019 年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已加强安全措施,每年投资数千万美元,其中包括技术方面的投资。 MSC 补充说,其所有承包商都经过彻底审查。此前未报道的巴西警方文件显示,在美国大规模破获之前,巴尔干匪徒十多年来一直在南美洲瞄准地中海航运公司的船只。2010 年 9 月,参与尼瓦行动调查的联邦警察在两名黑山海员试图登上停泊在巴西东南部巴拉那瓜港的货船 MSC Sandra 时,在他们携带的杂货袋中查获了 29 公斤可卡因。 。两名水手德拉甘·约万诺维奇 (Dragan Jovanovic) 和弗拉基米尔·布拉吉奇 (Vladimir Bulajic) 在圣保罗州被定罪并被判处九年半监禁。巴西黑山人鲍里斯·佩尔科维奇(Boris Perkovic)也是如此,检察官称他向他们提供了毒品。当局称,巴尔干可卡因贩运者已经渗透到海运业来转移货物。 2009 年 6 月 4 日巴西联邦警察的监控照片显示,出生于黑山的鲍里斯·佩尔科维奇 (Boris Perkovic) 在巴西因试图在船上两名黑山海员的帮助下在一艘货船上走私 29 公斤可卡因而被定罪。巴西联邦警察(路透社)根据巴西联邦和州法院的记录,佩尔科维奇于 2018 年获释,两年后去世。警方称,佩尔科维奇也曾在旧城与科斯托夫斯基的船员一起工作。路透社无法联系到约万诺维奇和布拉吉奇,他们现已自由。MSC 拒绝对此案发表评论。根据尼瓦行动报告,该公司的船只也是科斯托夫斯基贩运计划的核心。科斯托夫斯基和他的团队在圣埃斯皮里图州的基地制定了一项计划,利用该地区最大的出口产品之一。该州是巴西装饰石材行业的首府,将大量的大理石和花岗岩板材运往世界各地。尼瓦行动报告称,科斯托夫斯基和他的团队计划将这些街区挖空,将可卡因藏在凹处,然后将它们运往东欧。缉毒官员称,巴尔干贩运者利用南美丰富的出口,将可卡因装上货船。 2010 年 11 月,巴西联邦警察在维多利亚港附近进行突袭,发现了 159 公斤可卡因,藏在装饰性石块中,运往欧洲。当局称,这是科斯托夫斯基和他的船员的杰作。巴西联邦警察(路透社)报告称,2010年7月,科斯托夫斯基的得力助手、马其顿人布拉尼斯拉夫·帕内夫斯基(Branislav Panevski)在维多利亚港口附近租用了一个隐蔽的仓库来开展这项工作。随着宝石出口日期的临近,帕内夫斯基告诉一位巴西供应商,只有一家运输公司可以这样做。根据警方窃听电话记录,他说:“我们只需要 MSC。”MSC 拒绝对警方的笔录发表评论。最终,该团伙的计划落空了。 2010年11月初,巴西联邦警察突击搜查了帕内夫斯基的仓库,在其中一块石头中发现了藏有近159公斤的可卡因。帕内夫斯基和科斯托夫斯基均因国际贩毒罪被捕并被判处 20 年徒刑。桑德拉·科斯托夫斯基 (Sandra Kostovski) 通过从欧洲飞往巴西的航班将现金走私到巴西,为丈夫的生意提供资金,被判处 14 年徒刑。她现在自由了。她拒绝发表评论。布拉尼斯拉夫·帕涅夫斯基 (Branislav Panevski) 出现在 2010 年 11 月 4 日的一张预订照片和一张来自巴西执法部门的早期监控图像中。这位马其顿人是科斯托夫斯基的同伙,因试图通过装载装饰石将可卡因从巴西走私到欧洲而被判处 20 年监禁。巴西联邦警察(路透社)帕涅夫斯基在西部南马托格罗索州被监禁。 2019年,他在短暂休假期间潜逃,持假身份证前往玻利维亚,最终在玻利维亚被捕并返回巴西服刑。据一名正在调查科斯托夫斯基巴西网络的联邦警官称,他已被释放。记者未能联系到帕涅夫斯基置评。据联邦警官称,科斯托夫斯基也在 2018 年监狱休假期间溜走,使用假护照返回欧洲。大约在那个时候,欧洲警方开始调查两种加密通信服务——EncroChat 和 Sky ECC——他们认为这两种服务被黑帮广泛使用。几年之内,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警察就利用了这些渠道。在数千万条聊天记录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热闹的黑社会生态系统,嫌疑人在其中公开谈论毒品走私、枪支走私和谋杀阴谋。 EncroChat 和 Sky ECC 均已停止运营。但据欧洲刑警组织称,拦截的影响至今仍在继续,自 2020 年以来已有 6,500 多人被捕。警方拦截的合法性受到欧洲各地上诉法院被定罪的歹徒及其律师的质疑。据 Gogic 的律师称,在美国,对据称是 MSC Gayane 运输的主谋的 Gogic 的起诉部分是基于截获的 Sky ECC 聊天记录,他表示他将对这些聊天记录的可受理性提出异议。美国司法部拒绝置评。欧洲当局为他们的方法进行了辩护,称其拦截行为阻止了许多犯罪行为。欧洲刑警组织去年表示,这些通讯揭示了“来自巴尔干地区的犯罪网络在全球可卡因贸易中的重要作用。”路透社获得的塞尔维亚和西班牙警方报告显示,2021 年末,当贝尔格莱德警方访问聊天记录时,他们意识到科斯托夫斯基在逃离巴西后又回到了游戏中,协调“通过平台运送毒品”。一年多来,警察一直在追踪科斯托夫斯基,因为他会见了欧洲各地的同事,据称他正在组织他们认为将是一次重大负载的活动。到 2023 年中期,警方确认了科斯托夫斯基据称计划装载可卡因并横渡大洋的船只:“Oceania Dos”号。当它去年七月离开巴西城市萨尔瓦多时,大西洋两岸的当局都在追踪它的一举一动。欧洲刑警组织在 2023 年 8 月 24 日扣押该船并逮捕科斯托夫斯基后宣布,“巴尔干卡特尔已沉没”。无人机拍摄的景象显示 2024 年 5 月 1 日停泊在巴西桑托斯港的一艘 MSC 集装箱船。该公司表示,已在安全和筛查程序方面投入巨资,以打击船上的可卡因走私活动。路透社/阿曼达·佩罗贝利新一代两个月后,巴西当局抓获了另一位巴尔干贩毒集团大犯:亚历山大·内西奇 (Aleksandar Nesic)。警方称,他的父亲戈兰 (Goran) 于 2004 年首次抵达巴西,几年之内,老内西奇就成为了巴西境内多个相互关联的巴尔干组织(包括科斯托夫斯基和佩尔科维奇组织)的头目,将玻利维亚可卡因运往欧洲。当局称,他还开始教他的儿子亚历山大(Aleksandar)这门手艺。尼瓦行动调查的核心目标戈兰·内西奇 (Goran Nesic) 于 2013 年被判犯有贩毒罪,并在圣保罗州被判处 15 年徒刑。 2018 年,他被引渡回塞尔维亚服刑八年,但现已获释。 Goran Nesic 通过他的律师 Ortelio Viera Marrero 拒绝发表评论。巴尔干毒枭行事隐秘、机动性强,并以改变身份来逃避执法而闻名。巴西当局对塞尔维亚出生的戈兰·内西奇(左)进行调查,称他们发现了伪造的身份证件,其中他使用了化名伊利亚·拉多萨夫列维奇(中)和亚历杭德罗·尼古拉斯·彼得罗维奇(右)。 2013年,内西奇在巴西被判犯有贩毒罪。巴西联邦警察(路透社)巴西警方称,亚历山大接管了家族事业,并开始在家族企业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当局称,他在桑托斯港附近的瓜鲁雅长大,桑托斯港是可卡因离开南美洲的主要装运点。警方表示,虽然他的父亲倾向于贿赂巴尔干海员,让他的产品通过货船运往欧洲,但年轻的内西奇却转向较小的船只,以逃避巴西和欧洲港口严格的筛查程序。据称,内西奇购买了廉价渔船,改装了额外的油箱,里面装满了可卡因,并配备了巴尔干或巴西船员来横渡大西洋。2022 年 4 月 1 日,美国海军在佛得角附近拦截 Alcatraz I 号,缴获近 5.5 吨可卡因。这是当年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缉获案之一。2022 年 4 月 1 日,美国和佛得角执法部门在非洲西海岸附近的一艘巴西渔船上查获了近 5.5 公吨可卡因。巴西当局声称这批货物的资金来自被指控的毒贩亚历山大·内西奇 (Aleksandar Nesic)。美国非洲司令部(路透社)几个月后,即 2022 年 8 月 16 日,巴西海军在塞阿拉州东北部海岸扣押了 Dom Isaac XII 号,在船上发现了 1.2 公吨可卡因。“Aleksandar Nesic 是 Alcatraz I 号和 Dom Isaac XII 号船只上缉获的可卡因的主要资助者(或买家),”巴西联邦警察在 2023 年有关此次行动的报告中写道,该报告由路透社独家获得。据巴西执法部门称,涉嫌毒贩亚历山大·内西奇更喜欢使用小型船只从巴西跨大西洋运输可卡因。在这张由巴西联邦警察注释的照片中,据称 Nesic 及其船员用来走私火药的两艘船只——Panga 390(左)和 Dom Isaac XII(右)——于 7 月 1 日出现在巴西福塔莱萨的一个造船厂, 2022. 巴西联邦警察,路透社2023 年 10 月 5 日,内西奇在瓜鲁雅的家中被捕,并入狱候审。现年 31 岁的他拒绝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他的律师马雷罗(代表父子俩)表示亚历山大是无辜的。Instagram 上发布的一张未注明日期的照片以及 2023 年 8 月 25 日巴西执法文件中的一张照片中都显示了被指控的毒贩 Aleksandar Nesic。巴西联邦警察(路透社)官员们表示,尽管巴尔干主要贩毒分子被抓获,但由于他们的策略不断变化,他们继续向欧洲输送可卡因。领导亚历山大·内西奇调查的巴西侦探卡斯托迪奥表示,巴尔干犯罪团伙过去常常创建虚假公司以促进毒品流通,但现在正在收购合法出口商。一位曾与库斯托迪奥合作过的美国禁毒官员表示,巴尔干黑帮是“推动”欧洲蓬勃发展的焦炭贸易的最大火车头。 “他们改进了方法,而且正在发挥作用,”他说。...
在婴儿时期被“贩卖”后,这些生在韩国并被收养的孩子们正在为他们的身份寻找答案。彼得·默勒(Peter Møller)认为自己已经50岁了,但他无法确定。他指着自己短发上的点点灰色说:“我可以从头发上看出自己不再是20岁了,但如果能知道自己的年龄就好了。”彼得不知道自己过去五十年庆祝的生日是否是正确的日子,他对自己的身份也有其他疑问。大约13年前,当彼得第一次联系他的韩国收养机构为自己寻根时,他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彼得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驻外记者》节目:“我的社会关系史实际上说明了两件事。”“第一,我是个孤儿,这意味着我的父母已经去世,但我的文件也描述了我的生母。“因此,当我们看到这些文件时,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可能既是孤儿,没有父母,又描述了你的生母?”在发现自己的收养档案中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后,彼得召集其他在丹麦被收养者仔细检查他们的收养档案。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彼得婴儿时被丹麦的一对夫妇收养。Supplied: Peter Møller彼得说,他的收养机构霍尔特儿童服务公司也给了他两个不同的城市名称作为他的出生地,而且关于他的出生日期也有相互矛盾的信息。如今已成为一名丹麦律师的彼得问自己:“这怎么可能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彼得也开始怀疑是否有其他被收养者也发现了类似的文件差异。疫情大流行期间,由于有了空闲时间,他便联系了丹麦的韩国被收养人群体。他说,有些社会关系史异常,而另一些则日期不符。还有一些情况是,被收养者被列为孤儿,但后来发现他们的父母仍然健在。彼得说:“一切看起来都很奇怪,所以我们开始质疑‘为什么这些描述都不符合情况’。”“我们收集了所有的故事,然后决定去韩国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TRC)[并提出]正式申诉......希望他们能调查此案。”“我们是成年人,我们有知情权”韩国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任务是调查过往的侵犯人权行为。该委员会同意受理这些被收养者的案件。彼得与他人共同创建的丹麦韩国人权利组织(DKRG)最初向委员会提交了51起丹麦案例。随后,消息不胫而走。彼得说:“第二天,我们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封电子邮件,因此我们决定公开我们向该委员会的申诉,让尽可能多的被收养者参与进来。”“我们还看到了来自美国的案例、欧洲其他地方的案例、澳大利亚的案例。”现居首尔的彼得最终协调了来自11个国家的韩国被收养者提交的375个案例。他说,他也不断努力从收养机构霍尔特那里获得有关自己案例的信息,但一无所获。他说:“当然,我想大多数被收养者都会尊重出生家庭不与我们联系的意愿......我们实际上质疑的是,我们的私人隐私信息是否可以成为收养机构的私有财产。”“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让人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我们是成年人,我们有权知道。”韩国首尔新老建筑交织。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对婴儿的供需自71年前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约有20万名儿童从韩国被收养到世界各地的家庭。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孤儿院里收容了数以千计的战争孤儿和外国士兵所生的婴儿。韩国领导人将此视为一个社会福利问题,因此将这些儿童送往国外。1951年,韩国河州一个厌倦战争的韩国女孩背着她的小弟弟走过一辆熄火的M-26坦克。Getty Images: RV Spencer/Interim Archives1955年,一对来自美国的基督徒夫妇哈里·霍尔特(Harry Holt)和贝莎·霍尔特(Bertha Holt)收养了八名婴儿,此后,世界对收养韩国婴儿的兴趣骤增。随后,霍尔特夫妇成立了韩国最大的收养机构,并不断登上头条新闻。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更多的收养机构相继成立,国际收养成为他们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与此同时,韩国几乎没有社会福利支持:未婚母亲羞愧下交出新生儿,贫困家庭别无选择。还有证据表明,一些孩子是被偷走的。韩国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1985年是收养儿童的高峰期,当时有8837名儿童被送往国外,平均每天24名。转折点出现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注:当时首尔称为汉城)期间,当时全世界的媒体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将婴儿描述为韩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从那以后,海外收养韩国婴儿数量逐年下降。2022年,142名韩国儿童被海外收养。“一切都无从证实”长大成人后,许多被收养者对韩国产生了向往之情,于是踏上了回国之路。他们想与一个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国家建立联系。并不是每个韩国被收养者都想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很多人会这样做。1982年,玛丽·鲍尔斯(Mary Bowers)在婴儿时期被收养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小镇。出于对韩国生活的好奇,她于2020年搬到了首尔。现年42岁的玛丽说:“绝对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建立了很多联系,感觉非常好。“但也有一些日子,我只能平躺在地上,无法呼吸,无法动弹,什么都处理不了。”玛丽在婴儿时期于1982年被收养到美国。Supplied: Mary Bower玛丽在2020年从美国搬到了韩国。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玛丽试图从她的收养机构了解更多关于她的过去,但事情很快就不对劲。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玛丽说,她的养父母被告知她的生母是一位单身母亲,因为太穷而无法抚养她。然而,玛丽搬到首尔后,去东方社会福利会收养机构查看她的档案时,却发现了“相互矛盾的信息”。“美国移民要求的所有文件都将我归类为孤儿,[没有]我父母的记录。“但在同一份文件的英文翻译中,有两个人被认定为我的父母......我母亲也有两个不同的名字。一切都说不通。”玛丽说,在过去几年里,她曾多次回到东方社会福利会试图澄清这些差异,但从未得到任何解释。她说,工作人员最终告诉她,他们曾试图联系她的生母,但没有成功,她的案件现已结案。“现在我才意识到,我的文件中列出了我母亲的两个名字,他们联系了谁?我不知道,”玛丽说。“或者说,如果我被列为孤儿,那还有什么父母可以寄信去呢?“我要求他们提供寄信的证据,但他们不给我任何收据,我要求他们提供经过编辑的收据,他们也不给我编辑过的收据,一切都无从证实。”收养故事中出现的“令人警惕的模式”玛丽在首尔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但她一直在为自己身份的困惑而苦恼。当她听说彼得·默勒和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投诉案件时,她知道自己也必须提交自己的故事。她加入了一个名为“澳大利亚-美国韩国人权利团体”(AUSKRG)的组织,这是一个由通过东方社会福利会被收养的美国和澳大利亚人士组成的团体。“找到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让我的经历得到验证,就好像‘等等,这也发生在我身上’,”玛丽说。“你并没有失去理智。你没有发疯。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让我感到更加自信和有理智。”在听说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接受了丹麦的案例并愿意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更多案例后,澳大利亚-美国韩国人权利团体于2022年底成立。距离委员会规定的最后期限只有三周时,澳大利亚-美国韩国人权利团体提交了16个案例,此后又收集了更多案例。澳大利亚-美国韩国人权利团体在提交案例时说:“虽然每个案例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出现的令人警惕的模式让我们相信,我们发现的问题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别的。“早就应该开展调查,揭露过去和现在收养行为中的真相和伦理。”澳大利亚被收养者“问题多于答案”几十年来,共有3,600名被收养者送往了澳大利亚。从韩国被收养到澳大利亚的蔡(Chae)就是将其案件提交给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澳大利亚-美国韩国人权利团体成员之一。蔡的收养档案中列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他是单亲母亲所生;另一种说法是他的母亲已婚,但在婚外情中怀孕,迫于压力放弃了孩子。蔡说:“当你试图了解自己从哪里来,试图找到自己的家人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线索让你很难调和。”蔡希望有一天他能和在韩国的生母联系上。Foreign Correspondent: Phil Hemingway蔡先生说,到目前为止,他的出生家庭调查一直令人沮丧且对抗重重。Foreign Correspondent: Phil Hemingway2023年,当蔡前往首尔寻找他的亲生父母时,他走进了他的收养机构东方社会福利会,试图查看他的档案。他说,工作人员把一个装有他的文件的大文件夹拿到办公室里,但有一半内容都不允许他看。他说:“这让我很沮丧,也很难堪,当我试图向东方社会福利会澄清事情时,我带着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答案离开了。”现年33岁的他渴望得到答案。他说:“在我作为一名被收养者的生活中,我一直苦苦挣扎于自己的身份。”″身份是你作为一个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通过调和我的身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翻阅数十年的档案向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提交案件的被收养者对调查工作寄予厚望,希望能找到韩国收养历史背后的真相。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跨国收养小组的首席调查员艾米·郑(Amy Jung)说,她和她的同事们对此深有体会。“我们目前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我们并不介意这种压力,”她说。“这促使我们更有责任感,并以最谨慎的态度开展调查。”郑女士说,到目前为止,由于“包括媒体在内的外部影响”,韩国的四家收养机构“别无选择,只能与她的团队合作”。“尽管他们对我们提出的某些要求有些犹豫,但他们还是愿意与我们合作,”她说。“我们的调查人员进入收养机构的档案室亲自查找记录,我们检查了他们的文件归档系统和存储方式,并逐页扫描并存储了申请人的文件。”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将在明年之前提交调查结果。郑女士说:“调查结束后,结果将显示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及人权是否受到侵犯。“我们将向可能负有责任的政府机构或收养机构提出建议。”1956年,朝鲜战争孤儿来到纽约见他们的新父母。Getty Image: Bettmann/ contributor“我们几乎是被卖掉牟利的”提交了自己案例的被收养人希望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也能关注这些钱。玛丽说:“我想,也许在朝鲜战争刚结束的那几年,人们可能出于人道主义需要为孩子们寻找家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养机构发现人们愿意花大价钱收养孩子。“我们几乎是为卖掉牟利的。”海伦·罗(Helen Noh)是一名退休的社会工作教授,曾在1981年受雇于霍尔特儿童服务机构,担任了一年的社会工作者,她也认为其中存在着利益驱动。罗教授说:“在我工作的时候,[收养家庭]为一个孩子支付3000美元(约合4609澳元)。“对于像我这样的社工来说,这比一年的工资还多,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收养应该以孩子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但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这样,而是以收养机构的利益为出发点。”海伦·罗说,过去一些收养机构为了婴儿向妇产医院和医院提供资金。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罗教授在霍尔特的工作是为这些儿童与西方家庭牵线搭桥,她说当时她真的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别人。在随后的几年里,当她开始对韩国的跨国收养做法进行学术研究时,她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我开始更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研究得越多,我看到的问题就越多,”罗教授说。“母亲被逼迫将孩子送人收养,有时亲戚、祖父母、伯伯、婶婶会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就将孩子送人收养。“收养机构会拜访医院或妇产医院,留下名片并告诉他们‘如果你有某个孩子的家庭可能有问题,请告诉我们’,我们知道收养机构也会为了一个孩子交给这些医院和妇产医院一些钱。“据我们所知,在很多案例中,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被告知,当孩子出国后,他们会定期收到照片和信件,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就会回来。“但一旦孩子走了,[收养机构]就拒绝与他们交谈了。”朝鲜战争后,收养激增,跨国收养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20万名韩国儿童被领养到朝鲜、欧洲和澳大利亚。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韩国政府预计将批准一项关于跨国收养的国际公约,这将使跨国收养成为最后手段。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被收养者表示,他们在自己的收养故事中发现了“令人警惕的模式”。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韩国的清算《驻外记者》节目多次要求采访霍尔特儿童服务机构和东方社会福利会,并向两家机构分别发送了一份详细的问题清单,但均未得到答复。在一份书面声明中,韩国政府表示正在等待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调查结果,但指出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声明说:“除了对过去案件的调查之外,韩国还继续努力加强在收养方面的国家责任,并一直在为批准《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海牙公约》做准备。”“韩国认为,必须坚持儿童应在其家庭和原籍国得到最佳保护的原则。”霍尔特儿童服务机构在韩国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首尔是一座超现代但又非常传统的城市。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海牙公约》是一项国际条约,规定跨国收养是最后的手段。任何案件都将由政府根据国际标准进行管理,而不是通过私人收养机构。被收养者权益倡导者对这一进展表示欢迎,但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该公约是否得到遵守和执行。他们还希望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建议能带来更多改变。玛丽说:“我希望看到对所发生事件的历史性承认、政府的正式道歉以及对所发生事件的某种补偿。”彼得说,他希望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将“导致停止从韩国收养儿童”。他说道歉“太容易了”,相反,他希望得到答案和真相。彼得还说,他对非常同情养父母感,认为他们也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我的养母非常抱歉,有一天她对我说:‘彼得,我想说对不起,因为我不知道这件事’,”他说。“我说,‘你当然不知情。这不是你的错。这是贪婪的人为了钱而做的’。“很多很多人问我,‘你在丹麦生活得很好,为什么不忘掉这些事情呢?’我想,我是在丹麦生活得很好,但生活得好与侵犯人权和买卖儿童是两件事。”支持热线澳大利亚:跨国被收养者和家庭支助服务 | 1800 422 377跨国被收养者之声 (ICAV)澳大利亚生命热线 | 13 11 14超越抑郁 | 1300 22 4636在被收养者群体中找到新家庭蔡说,他希望澳大利亚政府密切关注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调查结果。他说:“我个人希望澳大利亚对跨国收养进行调查。“不仅是韩国,还有其他来源国,它们也有侵犯人权或类似做法的嫌疑。“自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开始调查以来,[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对跨国收养进行独立调查,我很希望看到澳大利亚政府也能做些什么。”澳大利亚-美国韩国人权利团体于说,它将“静观委员会的建议,但我们希望澳大利亚政府遵守国际人道法规定的义务”。澳大利亚政府表示,它“意识到人们越来越关注在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调查的时间范围内发生的以前从大韩民国收养儿童事件的合法性”。社会服务部的一位发言人说:“社会服务部承认,跨国收养受到非法或违法收养行为的影响,这些被收养者终生都会面临挑战。“澳大利亚没有立即展开调查的计划,但将密切关注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如果采取任何后续行动,将与各州和领地的政府密切合作。”澳大利亚将继续为从韩国收养儿童提供便利,“如果《海牙公约》的原则和标准以及包括《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在内的相关国际义务得到遵守的话”。被收养者表示欢迎道歉,但最终他们想知道真相。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数百名来自韩国的被收养者要求得到答案。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被收养者交换的每一条新信息都离完成这个谜题更近了一步。Foreign Correspondent: Matt Davis对于许多来自韩国的被收养者来说,试图找到自己的根并了解自己到底是谁需要付出巨大的情感代价,他们说很少有非收养者能够真正理解这一点。蔡说:“被收养者已经长大成人,有了亲身经历,我认为在我们展望未来时,重要的是我们要回顾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并研究如何更好地支持被收养者和他们的亲生父母。”他说,他在被收养者群体中找到了“家”。“在整个过程中,他们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他们是最不可思议的人,我知道他们会一直支持我。“尽管发生了这么多事,但我现在仍为自己是一名韩国被收养人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