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上票据理财平台小狗钱钱宣布完成8000万元A轮融资,成为国有绝对控股企业。作为2016新年互联网金融业的融资第一弹,消息一出引发业内的高度关注。 记者发现,在监管整顿的利剑之下,互金业与资本“联姻”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边是风险规避型资本的“作壁上观”,另一边是激进型资本的“高烧不退”,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资本的助推下快速拉开差距,加速整合。 全国首家“国企绝对控股”平台出炉 8000万元融资,对于看惯了动辄数十亿元融资的互金业来说,似乎波澜不惊。不过作为春节后第一笔融资,小狗钱钱的亮点不仅在于“资本寒潮中的逆袭”,更有“国资入股”的增信,国企控股80%。据悉,其投资方为中央级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甬经贸发展(上海)中心。该国企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与和平影视艺术中心共同设立的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 记者调查发现,互联网金融加速整合进入“拼爹”时代,全国3000多家平台中,上市系、银行系、国资系的不在少数。不过过去数年通过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增信的公司,很多是挂着“上市、国有背景”的名头增信,其实控股方却很“曲线”。比如通过上市公司注册成立第三方公司,或者上市公司与多家企业联合成立第三方公司,再由第三方公司入资控股互联网金融平台,于是打着“上市系”或者“国资系”背景的平台,其与上市公司之间还隔着数家公司的距离。 此外,控股比例极低,也是另一个问题。有调查者称,大多上市公司或国资控股,其比例不超过10%。这对投资人而言,也是一个风险。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行业整合的加速,投资者辨别能力的提升,网贷平台的增信门槛或将进一步提升。资本接力“冰火两重天” 随着多起“网贷”黑天鹅事件的爆发,加上监管开局之年的威慑,网贷行业一时间讳莫如深。第一网贷日前发布的《2016年1月份全国P2P网贷行业快报》显示,1月末中国P2P网贷风险预警系统的风险池预警平台2967家,占全国P2P网贷平台5100家的58.18%;其中问题平台1672家,占平台总家数的32.78%。银率网也发布统计数据称,截至2016年1月底,全国正常运营平台共2771家,已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可见2016年大洗牌趋势愈演愈烈。 行业风向突变,部分风投也由原来的“跑步入场”变为“悬崖勒马”,似乎资本寒冬来临。不过另一边,一些平台与资本的“联姻”已然进入“高烧”模式。就在刚过去的1月份,陆金所的B轮融资落定敲锤;蚂蚁金服传融资金额高达15亿美元;短融网宣布完成总金额为3.9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借贷宝”完成二轮融资;花生金融亦宣布获近亿元B轮融资。 上海财大客座教授、互联网金融专家陈旭卢表示,随着2016年网贷行业监管的逐步明晰,在资金存管等要求的监管下,网贷行业的门槛被大大提高,网贷行业将加速分化,浑水摸鱼的小平台将退出市场,大平台融资整合更为迅猛。同时,随着行业的逐步规范,不少观望的传统企业亦选择进场,其中银行与国资就是代表。如蚂蚁金服B轮融资都是国字头背景的投资机构。 小狗钱钱创始人甘俊杰也表示,中甬经贸作为和平影视2016年的重大战略布局之一,将借助小狗钱钱平台,全面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而小狗钱钱网贷平台引入中甬控股,将秉承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严守资金安全底线,力争成为沪上国有控股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领航者。 ...
最近 5年 来,创业界发生的变化超过了之前 100年 的总和。目前,创业的变化非常之快,堪比电视节目《生活大爆炸》片头字幕的滚动速度。但是,2016年 创新的速度可能会更快。我想对于天使投资者来说,这将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激动人心的年份。 那么,这一切有什么意义?有哪些地方我们应该留意? 创业界的快速变化对天使投资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在此我提出以下几个主题或者说是问题: ◾估值能否回归? 2016年 伊始,天使投资者会不会经历一个类似公共股市所经历的那样一个 “修正”? 正如 2015年 时主宰硅谷的独角兽 Bonanza 所说:那些接受股权投资的公司,无论处在哪个阶段,其估值均居高不下,天使投资阶段也不例外。2015年年 中,天使集团的投资曾一度高达 400 万美元,是天使投资有史以来的最高值,比 2014年 提高了 33%。人们只能希望投资者和创业者都冷静下来,认识到通常来说降低交易价格对各方都最为有利。我希望今年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会有所收敛。 ◾天使资本和风险资本所投公司 “真正的” 退出渠道是什么? 公共市场是否健康? 2016年 刚开始,华尔街股市就呈跳水模式。而且,就算股市并非整体低迷,许多接受风险投资的公司 IPO 的价格也会下跌。但愿这只是暂时现象。更重要的是,处于这样的市场之中,企业兼并时有发生,这为天使投资者和创业者带来了真正的机会。天使资本退出的规模在 2000 万、5000 万和 1 亿范围内,虽然通常不会引来媒体太多的关注,也不会影响大市场,但其意义是深远的。这些退出渠道是很多创业伟人的人生转机。同样重要的是,这给天使投资人带来收益,使其能够向其他有前途的创业公司注入更多的资金。2015年,天使投资协会(Angel Capital Association)有几个成员所投资的公司被收购,获利颇丰。既然绝不考虑传统的退出渠道,或许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找到交易结构新颖,且立足于收益的新退出渠道。 ◾面向大众的股权众筹对创业公司融资和创业生态系统会产生什么影响? 近年来,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未经授权的投资者的股权投资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吸引力。去年十月,证券交易委员会终于通过了允许此类投资的规定。自 2016年5月16日 起,公司可通过众筹方式融资。我所采访的天使投资人对此莫衷一是,有人积极肯定,也有人全盘否定,还有人将此看作是一个新途径,让家人和朋友能在天使投资之前先行投资。将众筹扩展到未经授权的投资人,其所产生的影响使得众筹成为一张真正的 “万能牌”。我最基本的愿望是无论哪种投资者——经过授权的和未经授权的——都能运用专业投资方法。创业阶段的投资是一件严肃复杂的事,不适合胆小鼠辈。 ◾对于受信投资人而言在线平台的下一个创新将是什么? 一些大金融投资者将在 “受信投资平台” 上引领潮流,这些平台会将天使资本和风险资本投放到互联网上。投放网络只是第一个创新。去年AngelList 收到 4 亿美元来自中国的投资,成为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国际种子基金,也为中国创业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机会。Onevest 推出 1000 位天使投资人,创造了 “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化优先,仅限于受邀投资者的网络。” OurCrowd 将遍布在美国、以色列等地的投资人和创业公司联系起来,把营销方式推上了新的高度。Portfolia 则把投资女性的女性投资人团结在一起——包括用 “涨潮基金(Rising Tide Fund)” 来培养新的女性天使投资人。这些仅仅是此领域内众多新想法中的一部分。我期待,2016年 睿智的领导群会推出更多创新。 ◾今年能否成为社会影响力投资年? 还有很多投资者和创业者也看到了此类公司的价值,它们既有资本收益,同时也会对这个世界产生积极影响。从不同方面关注社会影响的天使投资人团体、平台和加速器似乎更多,从环保产品到帮助非洲商业。因为天使投资人使用的资金是自己的,他们可以选择投资那些对自己最重要的产业。这使其与影响力投资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很多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来推动社会变革的天使投资人和创业者对此特别满意。 ◾推动天使投资人多样化会不会改变投资决策? 毫无疑问,天使投资人群体在不断成长,并且越来越多样化,但是这对于投资者以及他们所支持的创业者有什么意义呢? 目前提高投资者多样化的途径很多,从为女性新投资者定制的教育和投资项目,由少数民族投资者组成的天使投资人组织,直至努力与年轻投资者沟通联系。我相信这些推动天使投资人多样化的举措最终将推动接收投资的创业者不断增多,越来越多样化。 2016年 无疑将是天使投资快速革新的一年。虽然我没有能预见未来的水晶球,无法看清这些变革和创新会对天使投资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我清楚知道这些变革与创新将成为引人注目的新鲜力量,创造出许多振奋人心的新方法,推动天使投资者帮助创业者创建公司,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您认为今年还有哪些能影响天使投资的主题呢? ...
在很多论坛上,很多企业经营者、教授、培训师都在鼓吹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高成本的融资渠道已经成为过去。永隆银行董事长,前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行长马蔚华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 “互联网思维与商业的本质”分论坛上坦言:“余额宝让我们焦虑,银行钱都被弄走了,因为银行利率没有放开,你的活期利率那么低,余额宝回报那么高,显然肯定要流出去。但是余额宝把钱又存回银行,因为银行储蓄利率限制,同业利率放开,从另一个角度高息把货币基金吸收进来,所以银行现在很焦虑,很窝囊。” 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观点非常片面 在很多企业经营者看来,让银行行长很焦虑和窝囊的仅仅是一个余额宝,这样的事实让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融资坚冰正在被融化。不可否认的是,传统中小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完善,甚至丈夫是董事长、妻子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出纳等职。这样的财务信息制度的不透明,无疑会加剧融资成本高和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就会遭遇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当滚滚的互联网浪潮如同上百米高的海啸般席卷中华大地时,摆在中国传统企业经营者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这条路就是互联网化。事实证明,在碎片化时代,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互联网化迫使传统企业不得不在营销和渠道拓展、产品涉及等方面向消费者贴近。 究其原因,随着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作为传统企业来说,其商品销售模式、渠道,以及消费者的消费习性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当这样的变化影响传统企业的经营时,无疑就意味着要么互联网化,要么被消费者摈弃。 在2014年12月13日北京召开的媒体会上,时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在会上说道:“移动互联网浪潮已经到来,哪个行业都躲不过去,只不过受冲击有快慢之分。媒体、电商等处于龙卷风中心的行业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否则一年半载就有存亡之虞;而传统行业相对时间充裕,应当冷静调整,不要太激进全部推翻,否则会造成企业的混乱。” 在柳传志看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浪潮已到,任何一个行业都躲不过。在互联网化的征程中,很多传统企业的经营者们已经积极地向互联网化迈进,也包括融资渠道,如股权众筹。 可能读者会问,何谓股权众筹,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股权众筹是指,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这种基于互联网渠道而进行融资的模式被称作股权众筹。 从股权众筹的定义可以看出,股权众筹是建立在明确以项目股权作为回报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众筹的方式而已,其本质还是民间融资。不过,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拓展,使得融资渠道更加广阔,融资的对象也更加众多。 11岁马特股权众筹400万美元的成功启示 在电影《小机灵鬼》 (又名:《小鬼当大家》,英文译名: The Brainiacs)中,就很好地阐释了股权众筹的问题。 该部电影的介绍是这样的,11岁的马特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在马特7岁时就失去了母亲,而马特的父亲戴维·泰勒——泰勒玩具公司的老板为了生计,专心经营,自然也就顾不上陪马特玩耍。凯丽(马特的姐姐)是一个难得的电脑天才,在母亲去世后,独自一人潜心研究一种人工智能芯片。 有一天,当老师问马特的人生规划时,马特随口说出要收购父亲的玩具公司,成为泰勒玩具公司的老板。于是,老师告诉马特,只有收购绝大多数股份,才可以成为泰勒玩具公司的老板。为此,马特和同学去银行要求贷款400美元,开设一个公司账户。 当马特没有400美元时,无意间闯入玛丽的房间,知道了玛丽在研究人工智能芯片后,以人工智能芯片为项目,有效地互联网开始股权众筹,结果众筹400万美元。马特和同学用招商得到的巨款购买了泰勒玩具公司的所有权。马特的网上商品引起了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怀疑,于是着手调查,一心想吞掉泰勒公司的银行老板也知道了真相,逼迫泰勒公司几天之内偿还5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戴维在儿子、女儿、女友和母亲的帮助下挫败了卢克的阴谋,保住了泰勒玩具公司。 在全球视野下的企业融资创新中,股权众筹是可以完成的,而且融资也较为容易,马特有针对性地向儿童、青少年,其股权众筹的金额从1美元到几美元不等,居然很快就融资到400万美元。 让“人才+项目+资本”这三驾马车跑起来 马特这个案例给中国企业经营者的启示是,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把“人才+项目+资本”这三驾马车整合起来,其融资就相对简单很多。马云六分钟融资4000万美元的神话其实是“人才+项目+资本”的最佳体现。 在美国的硅谷,流传着一个较为著名的“餐巾纸”融资模式。一般地,只要创业者在咖啡馆的餐巾纸上写下自己的创业想法和商业模式,往往就可以拿到一笔不小的风险投资。这样的经历马云也同样有过,在阿里巴巴第二笔风险投资的过程中,马云的融资过程依然被渲染为一个“神话”。这个“神话”是,马云竟然用6分钟就赢得了孙正义4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当马云用6分钟赢得全世界最成功的互联网投资人4000万美元的投资时,马云和阿里巴巴对此还犹豫不决,最终只融资了2000万美元。 在互联网领域的融资故事中,马云的融资故事一直被也就称之为典范。据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介绍,之所以投给马云4000万美元,是因为看中马云这个人才和马云背后的互联网项目。在马云的融资思维中,融资必须是企业最赚钱的时候,在缺钱时绝不能融资。可能中小企业经营者非常疑惑,缺钱不融资,难道是神经病吗?马云的理由是:“做企业,首先要想到的是没有融资我也能盈利,等你盈利了,想扩大盈利的时候,那时就会有人想要投钱了。没有盈利的时候想说服别人投资,投资人多半会说:等你盈利了再说吧。” 马云坦言:“钱是资源,不可以没有,但光有钱一点用都没有!今天的网络,不是凭资本打天下,而是靠思想打天下、靠行动打天下、靠团队打天下、靠创新打天下。做企业,比的是花最少的资源做最大的事情,别人做这个事情要15块,你只要5块钱也能做得一样好,那你就赢了。” 在阿里巴巴的融资过程中,马云总在强调,不是马云在找融资,而是钱在找马云。马云在公开场合说:“我们不会跟基金去要钱,从1999年开始,我们对风险投资的选择就很严格。” 马云的融资似乎与很多企业经营者的做法迥然不同,在众多企业经营者意识中,只有缺钱的时候才是融资的最佳时期。这就是我在开篇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观点较为片面的原因。 ...
对于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掌门人来说,猴年的春节过得并不轻松:年前,个别平台“庞氏骗局”被揭露引发监管层高度关注,全行业紧急开展自查;春节假期,平台掌门人的微信朋友圈中除了新春贺岁之外,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在平台跑路事件频出之际,迎接更为严格的合规监管;节后,新一轮战略布局方案又被一些平台掌门人提上了日程。 生存还是灭亡,成了中国互联网金融业当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经历了农历马年的马不停蹄、羊年的扬帆破浪之后,进入猴年,这一年轻业态能否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并精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做到“猴厉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互联网金融平台CEO表示,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是守住风险底线,而要精准助力,就必须走差异化路线。 合规发展第一步:淘汰“伪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到底有没有市场?在经历了一系列跑路事件后,一些人对这一金融创新业态产生了质疑。但另一些人士则认为,无论是助力实体经济,还是服务百姓消费,互联网金融都是传统金融业的得力帮手,眼下的发展困境或者也可被视为互联网金融成长、成熟路上无法绕开的“压力测试”,也是淘汰“伪金融平台”的必经之路。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平台倒闭或跑路一直伴随着P2P网贷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也成了互联网金融业态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根据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接近1.5万亿元。另一组数据则显示,截至1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917家,其中问题平台达到1351家,问题平台家数超过行业总平台家数的三成。仅在1月,新上线平台数量为59家,新增问题平台就多达88家。 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淘汰掉影响行业发展、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伪金融平台”,相关监管部门也一直在行动。 去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将互联网金融相关业态的监管责任明确归口;同年12月,明确了12道“红线”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政法机关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对民间融资借贷活动的规范和监管,提高对金融风险发现、预警能力。业界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全行业今年接受严格监管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可以预计从今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发生大规模洗牌。作为行业中的一员,任何平台都不能抱侥幸心理期待躲避严监管,而且现在就要行动起来,在严格遵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展开真正的金融创新和业务转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东方汇董事长孙洋这样表示。在其看来,无论是监管环境、行业生存环境和大的经济环境,互联网金融平台生存形势严峻,创新转型迫在眉睫。 “从监管环境看,如果严格根据去年12月发布的‘红线’原则执行信息披露,估计95%以上的平台都不符合标准,正承受着巨大压力;从行业生存环境看,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银行资金存管。目前能真正开展互联网金融资金存管业务的银行少之又少,双方实现真正对接,技术是一方面,最大的障碍还在于成本:保证金比例和交易费率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而言都显得异常高昂,很多平台实质上难以承受。此外,银行对平台的背景也有非常严格的标准,而且后续的技术对接难度高、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孙洋表示。 另有业界人士表示,目前大多数平台是2014年底到2015年成立,相应的大批一年期等固定收益产品都在2015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到期,考虑到产品成立当时为了获客,肆意抬高产品收益率,结合现在的不良率,很多平台是否能承受兑付值得忧虑。 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也认为,随着监管逐步细化落地,今年还将有更大面积的倒闭潮,因为法律法规的介入会对行业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对一些存在非法集资、私设资金池或图谋不轨的“伪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严厉的法律制裁。吴文雄预计,互联网金融平台大面积倒闭潮将出现在今年6月左右,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80%以上网贷平台会倒闭或转型。 P2P网贷平台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则表示,从更广泛的整体环境来看,目前经济形势整体呈现下行趋势,网贷平台的优质资产越来越难获取。随着竞争加剧和市场回归理性,用高收益带来的吸引力也在减弱。同时P2P网贷行业已经经历了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要面临如何进一步做大的挑战。在这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每个平台所面临的共同困惑。 金融创新不能止步:保住“绩优股” 业界人士认为,在经历过洗牌整顿后,会有四类企业能经过历练而存活下来。第一类是大而全拥有资金端优势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第二类是拥有自己特色业务的平台;第三类是拥有特殊专属资源的平台;第四类是拥有强大股东背景的平台。 既要在合规发展中爬坡过坎儿,更要在扶持实体经济中再下一城。 吴文雄表示,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势必会深度发展,大量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会诞生,类似于互联网证券、互联网私募、社交众筹等都将变成一种常态业务。而此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会呈现出一种“一站式”金融服务,金融消费者可以在一家平台上同时进行理财、保险、贷款等多项业务。 周治翰认为,属于互联网金融新的机会正在孕育,“近期中国经济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发展理念,表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思路,也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现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快速、高效对接,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现状,不难发现,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与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内在逻辑和推进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周治翰表示。 据周治翰介绍,今年开鑫贷会提供分级定制化服务,进行客户专属服务,实现余额理财。同时发力移动金融,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渠道,实现微信直接投资等。 P2P网贷平台爱钱进CEO杨帆表示,今年,业务合规性进程和资产端创新是P2P机构能否实现“胜者为王”的关键。因此,爱钱进今年也会在这两方面重点进行发力。“首先是业务合规性进程,目前P2P行业监管敞口逐渐缩紧,P2P机构想要在监管和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第一步需要完成的就是经营合规化,实现在各级监管部门的备案。除了业务严格恪守不碰监管负面清单以外,银行存管、信息披露、投资者风险评估等工作也是P2P网贷平台实现合规经营的基础;其次,P2P机构需要进一步巩固资产端的开发能力。在这方面,爱钱进将重点布局全线上贷款和资产证券化两方面。”CEO杨帆称。 P2P网贷平台积木盒子创始人、CEO董骏表示,供给侧改革和利率周期的双重作用下,企业融资成本进入下降周期,科技金融平台运行的点对点借贷是社会投融资的一部分,其体现的综合利率下降是2016年的大概率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50万亿元的居民存款有较强的投资需求动力,提供全社会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资产供给是积木盒子的努力方向。参照监管层此前对网络借贷提出的监管思路,积木盒子已完成了合规化建设,今年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智能信贷、智能投资顾问和标准化金融产品开发三大主要任务中来。”董骏表示。 互联网金融第三方科技服务公司共鸣科技CEO陆雨泉表示,共鸣科技在今年将帮助更多的优质资产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接,提高平台的资产质量。“同时,我们于去年四季度刚刚上线了坏账处理业务,目前已经为多个平台提高了坏账价值,鉴于当前经济形势,各互联网金融平台坏账不断增加,我们会在这项业务上继续发力,争取为更多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坏账资产处理业务。”另据陆雨泉介绍,消费金融也是该平台今年的一大关注点,未来随着大数据的积累,消费金融服务有望实现智能化。 消费金融服务平台分期乐创始人兼CEO肖文杰表示,今年将继续发力该平台在大学生消费分期市场的优势。“我们关注在校大学生的金融消费环境,自2013年分期乐首创了大学生互联网金融分期的商业模式以来,目前我们已经占据了60%以上的校园分期市场。截止到2015年年底,分期乐已经拥有500万大学生用户,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
一名男子在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华侨城文化创意园柴火创客空间观看创客产品(2015年1月30日摄)。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除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样的传统孵化器,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插上互联网翅膀的新型孵化器也风生水起,创新创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孵化投资结合。“创客”们的梦想,从大江南北各地的创业园起飞。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 互联网金融平台问题频发,各地政府纷纷“收紧”政策,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叫停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注册登记。在上海,经营范围里有金融信息服务、金融外包等字眼的,也被列入暂停之列。 但江西、陕西等地,互联网金融却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欢迎。今年年初,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文件,对上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给予补贴。 是从严规范,还是坚定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不同,各地政府面临的形势千差万别,各地政策也态度不一,但普遍都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政府的“手”该如何起作用? 各地政府对互联网金融态度为何大相径庭 各地政府对待互联网金融的态度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12月至今,全国已有7个省市下发了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文件,或采取了针对性举措。其中,北京、上海等地干脆直接叫停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注册登记。 此外,广东、重庆、安徽等地出台了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性文件,列出互联网金融负面清单,严禁互联网金融自设资金池、非法集资、捆绑销售、不实宣传等行为。宁波、深圳等城市也率先出台了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举措,辽宁省公安厅则明确要求专项摸查互联网金融风险。 但也有地方政府对互联网金融持鼓励态度。1月20日,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省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办理工商登记和使用“互联网金融”字样。 江西省发布的上述《意见》还特别提及,由省财政安排资金对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省内互联网金融企业每家一次性补助50万元,对在上海、深圳及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江西省互联网金融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补贴500万元,上市企业所在地政府也要给予适当补助。 无独有偶。2015年12月26日,陕西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在该省产业发展母基金下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互联网金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房租补助、人才引进、专项奖励、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建设等。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地方政府的态度为何会“冰火两重天”?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分析,江西在此时大力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地域不平衡状况的一个缩影。 黄震表示,互联网金融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已经发展到风险爆发期,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行风险排查处置的阶段性调整。而江西、陕西等地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还不够充分,出台政策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也是在贯彻落实此前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鼓励政策和规范发展并不是非此即彼,不是排斥性的,只是各地所处阶段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算‘冰火两重天’。”黄震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负责人杨东教授认为,经过2013年行业发展和2014年行业倒闭的洗礼,大潮褪去,真伪浮现,监管政策和法规逐步明确,此时发力能够真正抓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趋势,借助股权众筹、供应链金融等一系列手段实现“弯道超车”。 “最大的风险来自政策的不确定性” 实现“弯道超车”的愿望很美好,但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企业实力,江西、陕西等地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 以江西为例。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江西运营发标的P2P平台数量为21家,累计成交规模达到亿元级别的平台数量9家,其余的十几家平台依旧处于千万级别。 而同期全国P2P平台的数量已经超过2100家,2015年全年全国P2P行业交易额近万亿元。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及湖北的P2P平台占全国数量85%以上,总的成交规模也占到全国成交额的90%以上。 江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提到,相比全国发展态势,江西省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速度慢,水平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P2P企业平台的数量、业务成交总量相比全国份额显得很小,企业平台实力较为弱小。 此外,江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出现问题的平台也不少。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2015年10月,江西至少有南瓜贷等9家P2P公司出现了跑路、提现困难、停业等问题,问题平台占江西本地互联网金融企业总数的比重较大。 其中,金瑞投资、卸帮贷、尊荣财富、惠金创投这4家公司“跑路”,南瓜贷、正大金融、坤玺金融等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还有警安财富、瑞贷通等显示“停业”。 对此,杨东认为,此前P2P监管办法明确提出风险管控要交给地方政府,因此在互联网金融问题频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需提升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能力。他指出,地方政府在鼓励本地互联网金融“弯道超车”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应当出台互联网金融创新政策,避免伪互联网金融众筹,防止劣币驱除良币。 作为互联网金融从业者,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鼓励或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最大的风险来自政策的不确定性”。 在他看来,如果政策不能得到持续而确定的执行,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据他观察,以往各地政府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扶持和发展往往是一窝蜂地上,而且经常相互“山寨”。 “一窝蜂的创新都是伪创新。”吴文雄建议,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地政府应当根据自身经济特点寻找独特路径,并且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和信用体系崩塌的风险。 地方政府的“手”该伸到哪里 在互联网金融风头正盛的时候,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鼓励、扶持性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早在2015年初,北京、上海、贵阳、深圳、广州、南京、武汉、青岛、成都等地大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浙江则出台了首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地方法规《浙江省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暂行办法》。 但是,在P2P平台问题频发,各地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趋紧的情况下,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扶持和监管,各地方政府的“手”该怎么伸,伸到哪里? 在黄震看来,虽然互联网金融发达的北上广深各地的监管收紧,但总体上仍是鼓励创新,规范发展的趋势。“大环境没改变。”黄震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总体上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 他指出,一些地方政府暂时叫停注册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做法也是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继续健康发展。由于当前已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营不够规范,出现涉嫌非法集资、诈骗案件,以及倒闭、跑路等恶性事件,因此需要对行业进行清理整顿,但这也是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继续健康发展。 吴文雄也认为,地方政府收紧互联网金融政策,反映出对互联网金融由乱到治的过程。“之前的发展速度太快,政策监管滞后,现在要放慢速度‘挤脓包’,这对以后互联网金融结束野蛮生长,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是件好事。” 但他也表示,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叫停互联网金融企业注册登记的做法有点矫枉过正,无形中抬高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成本,压缩发展空间。因此,他建议地方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扶持或监管都不要因噎废食,不能用一套规则去衡量所有情况。 根据以往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黄震发现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并不希望从当地政府得到特殊的支持政策,而是希望政府能够平等对待,真正依法规范,营造公平一致的政策环境。“暂时的优惠、补贴政策,有时候会伤害这些企业的竞争力。”黄震说。 ...
在P2P行业已有超过4年工作经验的小张(化名)明显感觉到,P2P行业的薪酬有所下滑。 实际上,有这种感觉的并不只是小张一人,另一位P2P行业人士也表示,明显感觉到同等职位的薪酬水平有所下降。 而深圳地区一位P2P平台负责人王明(化名)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起,其所在平台都在降薪,不只是新人,一些老员工也在降。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其实是让薪酬水平回到了合理区间,对行业来说是好事。而且,对于一些比较高端优质的人才,行业仍然是愿意出高薪来挖的。” 薪酬水平下滑 “原来P2P行业客服的薪资有点经验的都要6000元以上,现在好像普遍都是4000元左右了。”小张表示,高层次优质人才薪资没怎么降,但要求也比以往高很多。 有类似感觉的不只小张一位,深圳地区一位P2P从业人员赵月(化名)也表示,一个普通的部门总监,曾经有平台给出基本年薪达四五十万元,还不计算其他股权分红奖励等;现在大多数月薪都在2万~3万元之间,工作一段时间再慢慢涨上去。当然,现在有的单位或者成熟的企业也会有这种水平,但只是少数。 据了解,过去两年,P2P行业发展迅猛,人才也非常稀缺,常常一个人动辄年薪几十万上百万,而这么高的人才成本也让众多的P2P平台负责人高喊承受不起。一位P2P平台负责人曾经抱怨,“你招一个人,可能觉得最多给到1万多,但行业里都要给到2万多,没办法,你也只能给了,要不然招不到人。” “开出的工资可能会是传统行业的几倍。”王明表示,有时候一个小平台的CEO,一上来年薪就要100多万,比一个支行行长的收入还要高。前两年的薪酬太高了,现在也在慢慢回归理性。 “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是行业薪资比较疯狂的阶段,行业处于快速膨胀的发展期,人才和市场缺口巨大,大量不合规平台涌现,再加上平台经营不够成熟,使得行业人才成本翻倍式增长,因此也造就了大量投机者出现。”赵月表示。 小张认为,如今P2P平台已过了前两年的野蛮期。当时,互联网金融算是新兴产业,人才很匮乏,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叫被抢,而且当时很多人对行业也不太了解。 开始理性回归 赵月表示,事实上,此前出现的问题让外界对行业的公信力以及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产生质疑。也就是大家普遍的认为的“行业浮躁现象”,这些认知也让行业的整体营销成本快速提升,使业务合规的平台经营成本水涨船高。随着监管的介入,行业整体上开始趋于理性和成熟,这对从业者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而这也是外界对行业合规化发展认知的分界线,行业薪资已开始趋于合理化。 王明也表示,其实,P2P行业整个业务利润就那么多,如果工资成本过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会比较大。 深圳地区一位P2P负责人也表示,随着行业发展进入理性,薪酬也有一定的合理回归,这对行业的发展也是好事。 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合规将会是行业主旋律。”很多前期快速发展但在合规上做得不够好的平台,应该要立即整改。而在这种形式下,平台会在合规上面下很大的功夫。 “通过几年的沉淀,行业已形成雏形,都是按照监管的标准走。”王明表示,所以并不是某一个人就可以对平台有非常大的影响。 不过,对于薪酬水平的变化,行业的感知也各不相同。多位从业人员表示,并没有感觉到薪酬的变化。 一位第三方P2P平台负责人表示,人才泡沫虽然释放了一点,但人才紧缺的情况还是没有得到缓解,有些能力不达标的也不得不拿来用。该平台在招人时,薪酬仍然没有降,成本压力仍然很大。 ...
自从2015年P2P网贷的相关政策陆续下发后,P2P行业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就是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准确来说,这是属于安全保障层面的模式,而不是业务方面的拓展模式,但因为这种模式很有可能伴随P2P长期发展下去,所以这里也加以详细说明。 P2P为何牵手保险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业内至少已有一百多家平台在其官网宣称和保险公司达成了合作。具体而言,这一序幕是始于2015年12月北京某平台与某财险公司的合作。之后,多家平台与保险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 为什么P2P热衷于牵手保险公司?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行业监管政策不断明朗的大环境下,P2P行业出现了整改与洗牌潮,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有利于平台品牌形象的树立;另一方面,12月28日下发的P2P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 十二禁令中明确指出,不得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这意味着平台必须去担保化,在此趋势下,跟保险公司合作是平台保障投资人利益的有效有段。 有哪些合作方式 当前保险公司与P2P平台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六种。一是账户安全险,当投资人发生被盗刷、盗用等非常规风险时,保险公司对投资人进行赔付;二是为借款人提供人身安全保险,保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借款人的人寿保险;三是平台高管的职业责任险,这类保险是对高管因合同条款不清而造成的损失进行保障;四是为担保标的抵押物提供相关的保险服务,实际上是财产保险;五是信用贷款者提供信用保险,如信用险,对象是无抵押物的信用标;六是履约保险,就是保险公司向保险的受益人(即投资人)承诺,如果被保险人(即借款人)不按照合同要求履行还款义务,则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约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险种。 应用现状如何 目前国内P2P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寿险、财产保险、账户安全险、责任险。这些险种保障的事物都是小概率事件,是保险公司的常规业务。而且细心点可以发现,这些险种都是保险公司基于自有产品与P2P进行的合作(财产险、责任险、人寿险都是较常见的险种)。而触及到P2P网贷平台核心业务地带的信用保险和履约保险,因为其具有较高的风险,保险公司尚持比较保守、谨慎的态度,所以这两个险种在行业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并不尽如人意。 但这并不意味着P2P与保险公司的结合是浅尝辄止,随着P2P行业的不断发展,双方的合作也在不断磨合。我们看到,当前已经有不少P2P平台与保险公司进行积极的合作,尝试为P2P平台的用户提供信用保险和履约保险。比如深圳某平台与某保险公司合作引入了履约保险;某北京的平台为平台用户提供国内贸易险,险种实质上是对买家的信用进行承保;总部位于上海的某平台联合信托公司发行了一款和保险公司合作的产品,向用户保障贷款损失,算是信用保险的一种。离首家P2P平台牵手保险公司,到现在时隔仅两个月,在这两个月时间里,已经有数家平台在努力开拓真正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的险种,这已经是一个不俗的成绩,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果会越来越令人满意。 P2P与保险合作的瓶颈是什么 P2P与保险的合作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其间会有哪些难点呢?首先,会造成保险公司难以对产品进行定价。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是通过大数法则进行的,根据保险标的面临风险的规律性(比如人身保险指的是社会的平均死亡率,财产保险指的是平均损失率),还有保险公司经营费用、经营状况、保险市场的竞争情况等因素,来确定该保险产品应收的保险费。但P2P产品目前还属于非标资产,而且行业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如此一来,保险公司就很难对其进行风险量化,也就难以进行定价。如果价格把握不准,过高则会影响P2P的运营,过低又难以覆盖发生风险,影响保险公司的运营。 其次,P2P产品的创新性过快使保险公司难以适应。P2P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行业,其产品个性特出、时效性短、覆盖率普遍不高,与此相反,保险产品的收入来自于死差益、费差益和利差益,对销售规模有较高的要求。因此,P2P产品的这些特性,对保险公司的风控能力、运营成本和精算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虽然P2P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存在着种种难题,但是P2P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行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清晰,面对P2P这万亿级行业,保险公司自然不会轻易放弃,P2P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方向必将持续深入。 ...
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了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长了1020家,超过2014年再创历史新高。2015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达586万人,较2014年增长405%,网贷行业人气明显飙升。而随着社会公众对于P2P网贷理财的认知度提升,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参与P2P理财,预计2016年P2P网贷行业投资人数或将超过2000万人。 好好理财CEO孙健表示,P2P网贷经过近两三年的高速发展,一直备受高层的关注。主要原因在于P2P网贷作为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中国众多中小微企业亟需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借贷模式,P2P网贷有利于提高个人闲散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高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收益率,也为一些在传统金融机构贷不到款的需求方提供了资金来源渠道,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015年,对于P2P网贷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互联网金融被列入“十三五”规划、高层多次发言表示支持互联网金融,这些都意味着P2P网贷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16年,国务院发布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战略规划,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到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P2P网贷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将从城市走向农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P2P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依然巨大。P2P网贷潜在投资人将在亿级规模,P2P平台、借款人的数量也将有近百倍提升空间。2016年P2P行业还是会高速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股市的发展情况可能会给网贷行业带来影响。股市行情好的话,资金可能会一定程度流出网贷行业,但这并不影响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到2017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将引发蝴蝶效应,P2P行业洗牌加速,会出现淘汰赛。资本的进入也让P2P行业竞争加剧,异常激烈的竞争势不可挡,不合规、竞争力不强的P2P平台遭遇大规模的死亡。可以预见的是,P2P网贷在监管政策之下将会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未来P2P网贷平台发展的核心在于风控端和资产端。 ...
校园网贷分期消费,野蛮生长背后有隐忧…… “零利息”“零首付”“线上审核”“最快3分钟到账”……记者在海南各大校园走访发现,网贷平台广告随处可见。只要填写一份客户资料,在校大学生就可以立即申请到上万元的贷款。 大学生信贷,这个曾被传统银行抛弃的市场如今却成为互联网金融争抢的香饽饽,不仅涌现诺诺镑客、理财范、速溶360等针对大学生的P2P平台,且分期购物网站也杀入了学生P2P市场。 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如今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新的吸金地,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又是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狂飙突进的一年,以趣分期、分期乐等为代表的大学生分期品牌迅速占领大学生购物市场,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十几甚至几十家分期平台,校园金融蓝海显而易见。 而与此同时,大学生因进行高额网贷消费透支生活费、甚至违约被告上法庭的事件也屡屡发生。正视风险,堵塞漏洞,已成为一道绕不开的课题。 案例 大学生春节期间被催债 面临每天不断攀升的高额贷款滞纳金,和“再不还款就告诉你父母”的威胁,他不得不四处找同学借钱还贷 2月12日,本来还在欢欢喜喜过春节的海口经济学院的马文博(化名)同学却陷入了“被催债”危机,面临每天不断攀升的高额贷款滞纳金,和“再不还款就告诉你父母”的威胁,他不得不四处找同学借钱还贷款。 在读的大学生,怎么会有贷款呢?记者了解到,原来他去年初在网上贷款买了两部Iphone6 Plus手机,送给女朋友一部,自己留了一部。 “Iphone新款手机发布后,心就痒痒的,但没钱,后来看室友在网上贷款买了一部手机,于是自己也尝试了一下,就买了下来。”马文博坦言,高档手机算是奢侈品,向父母要钱不合适,分期还款会有些压力,但他可以做兼职还贷款。 Iphone6 Plus当时在一家官网上的售价为6088元,他通过网上贷款购买了两部Iphone6 Plus,选择分成12期付款,每个月为一期,每月10日向网站还款1208元,年利率为19%。 在校期间,马同学还可以通过兼职挣钱如期还贷。“今年寒假比较早,我回家后就没有了收入来源,不能顺利地还款了。”马同学无奈说道,“网站工作人员不停地打电话催我,说若不及时还款会联系我父母。” 像马同学一样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大学生如今不在少数。记者走访海南各大高校了解到,如今网络借贷风靡校园,不少同学网络贷款购买数码产品,更有甚者,靠网贷来装“高富帅”、“白富美”,名牌手表、包包、护肤品都是通过网贷分期购买。 调查 动动手指万元贷款到账 网上贷款程序简单,凭学生证、身份证、联络人的手机号等就可以迅速在网贷平台上得到几千至上万元的贷款 “只要动动手指,0首付,万元贷款,一分钟到账!”高校快开学了,大学校园微信、QQ群中类似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贷款购物广告非常醒目。 海南大学2012届毕业生吴楠(化名)大学毕业后,凭借当初在学校的人脉资源,做起了校园网贷经理人的生意。吴楠介绍说,网上贷款的程序其实很简单,凭学生证、身份证、联络人的手机号等就可以迅速在网贷平台上得到几千至上万元的贷款,可获取现金,也可以用于网购。 “如今‘趣分期’和‘分期乐’两大网贷分期购物平台在海南的高校校园中最为流行。”吴楠告诉记者,购买的商品下单后,网站工作人员会对大学生提供的证件材料进行逐一审核,手续完成后便可拿到商品。如此便捷的贷款流程着实让不少囊中羞涩的大学生消费者趋之若鹜。 记者发现,如今经营分期购物和“打白条”业务的网站也是在全国遍地开花。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分期”二字,就会发现“趣分期”“分期乐”“贝多分”“期待乐”……多种分期平台充斥网页。在全国高校学生广泛使用分期平台的大背景下,海南各大高校的网络借贷和分期平台线下代理业务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那么,时下大学生使用分期平台的情况如何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 近日,Analysys易库智联发布《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针对2893份大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于分期消费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用过分期消费并且表示还会继续使用的,超过67%,而剩余30%多的大学生群体中,没进行过分期消费的只占22%。其次,大学生使用分期消费的频次较高,活跃用户达36%,且大学生对分期平台的粘性较高,使用一家分期平台的用户占比66%,显示出大学生分期消费呈现高频高粘性特征。研究指出,大学生分期消费需求强烈,必将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发展。 分析 分期购物市场瞅准优质高校 优质高校的学生很少因几千块钱贷款而跑路,违约坏账率较低,成为各大代理商争相抢夺的主要优质目标消费者 “校园分期产品实际上就是大学生虚拟信用卡。”海南大学金融系主任黄成明告诉记者,2009年以前,也有不少传统银行开发高校信贷市场,结果高违约率、高坏账率,致使2009年银监会正式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对已满18周岁但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且额度较低,这都大大提升了学生信用卡的门槛,信用卡开始逐步退出大学生金融借贷市场。 而银行信用卡的“退位”,给大学生分期贷款业务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95后一代进入了大学校园,他们的消费欲望和理念早已不同,提前消费也变成了一种很正常的事情,强烈的需求和空缺的市场形成了“洼地”。 “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具有一个‘高大上’的商业模式,一边是平台和电商对接,另一端对接投资理财的人”,黄成明告诉记者,“趣分期、分期乐这类公司本身并不是电商,主要是帮助电商企业销售产品。大学生在分期付款平台购买产品,这些平台与P2P平台链接,将学生借款需求包装成为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大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发出借款购买标的,投资人选择借款人将钱借给对方,借款标的被投满之后,大学生用这笔钱去消费,再按月偿还本息给出借人。 “而贷款业务也不是每个高校的学生想借都可以借的。”吴楠向记者透露,目前省内的一些优质高校和私立高职院校是各大代理商争相抢夺的主要优质目标消费者,其中海南大学和海口经济学院成为最大目标市场,占据全省分期市场的一半以上。 “优质高校的学生,至少不会因为几千块钱而跑路,而对于一些生源较差的大专院校来说,却很难说,违约坏账率可能比较高。”为了提高风控,分期代理们也有他们的选择标准。 风险 学生消费父母成隐形担保人 平台把本该学生本人承担的风险转嫁到了学生家长身上,而且利率高,有高利贷之嫌 “只需填一张信息单,0首付就可以‘花明天的生活费,圆今天的苹果梦’。”分期消费让不少大学生消费者乐此不疲。而一旦大学生不能如期还款,除了会遭遇不断的电话催款外,还会导致高额的违约赔偿,最后会联系其父母,由父母承担债务。 记者从某分期购物平台了解到,除了分期购物,该平台还开展了“白条”业务,学生只要注册后,可以申请到最高5000元的借款额度,根据借款期限不同,收取不同数额手续费,一旦违约逾期未还款,将面临按照未还金额每天1%的额度收取违约金。 “按照每天1%的滞纳金缴纳额度来计算,那么最高滞纳金1年将达到借款额度的3倍以上。”中国民生银行三亚分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张守玉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银行贷款每天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缴纳额度来说,网贷滞纳金缴纳标准是相当高的。 “这些平台利率偏高,可能加重学生经济压力,一定程度上有高利贷的嫌疑”,广东深天成(文昌)律师事务所律师钟敏表示,“父母为还不起债务的孩子承担最后欠款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可以说父母是隐性的借贷人,这可能给机构增加了一层保护。” 在钟敏看来,“大学生有旺盛的消费欲,但是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平台无疑是把本该学生本人承担的风险转嫁到了学生家长身上。而且,让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人去做透支型消费也不利于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除父母联系方式之外,记者调查发现,分期申请人的大学同学、班委、室友、学校辅导员的电话号码,也都成为申请客户资料中必填的一项信息。“如果按期还款还好,一旦产生滞纳金,所有人都将成为‘追债’环节的一部分。”钟敏表示,未经他人许可,泄露他人私人信息,无形中也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高校老师并不赞成大学生分期消费这种消费方式。海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叶教授认为,有的学生一时享受到分期消费的甜头,因为不需要一下子拿几千元钱出来,有了多余的钱去买其他东西,于是额外挥霍会越来越多。 而叶教授的说法也确实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海口经济学院张乔(化名)同学向记者透露,她身边就有同学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购买了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现如今,每月要还的欠款就超过千元,正常的生活开支都受到了影响。不得已之下,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这个平台的还款期到了就从别的平台再借点先还上,如果实在没辙了就向室友借。”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不少分期平台代理商甚至成为“分期专业户”的专业“拆借顾问”,帮助这些“分期专业户”们进行不同平台之间的套现,从中获取部分雇佣金,而雇佣金的比例甚至高达贷款金额的20%-30%。 分析大学生网贷分期消费的利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席月民认为,大学生分期消费网络平台的搭建,客观上推动了消费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群体网购意愿强烈,分期消费网络平台的出现使得他们的消费更加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当代大学生实际消费能力有限与旺盛消费需求之间不相匹配的问题,通过分期付款和网络借贷可以大大缓解大学生们的资金压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们的契约精神和守约意识。但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大学生消费教育工作仍显滞后,因此难免会助长一些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导致相互攀比和“面子”消费,严重者会出现违约行为和不良信用记录,过度的超前消费不利于他们确立正确的适度消费观和理性消费观。 思考 高速发展网贷分期购物平台,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015年大学生网贷分期市场开始全面爆发。张守玉表示,大学生分期产品希望通过信贷产品,切入到学生的金融服务领域,持续向他们提供更多金融服务,随着用户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但学生成长之后,是继续使用分期产品,还是直接拥抱银行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这些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公司也面临着道德的质疑。从中收取利息,是这些创业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而比起信用卡分期付款7%以下的年利率来说,校园贷的年息通常高达20%以上,很多时候学生没办法还款,而最终变成家长埋单,这也让他们受到了“高利贷”的质疑。 记者近日从海南省银监局了解到,目前国家已经将P2P监管划入银监会的监管范畴,但对于如何监管,时下并没有出台明确的细则和指导性意见。目前国家监管层面对于校园消费金融的态度不明确,对于消费金融平台的运营资质,类虚拟信用卡是否合规等内容并无具体规定,造成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缺乏门槛,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 钟敏提醒,针对服务对象,目前提供校园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服务商很大一部分是综合实力较小的企业,很多公司提供的服务与其承诺的服务不一致,提供假冒伪劣产品及服务,甚至开办者有可能携款潜逃;学生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可能付出高额代价,面临高利贷风险,陷入失信陷阱。 席月民认为,大学生分期消费网络平台及其产品的出现,快速适应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给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海量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群体,市场份额的扩张正在成为众多平台相互竞争的首要目标,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给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然而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及其有效监管的扎实跟进,正成为大学生分期消费网络平台行业发展的主要挑战。” 席月民指出,当前大学生分期付款消费平台所从事的具体业务并不局限于电子商务和网络借贷,而且一些平台还存在着欺诈、缺乏风险提示、消费信息安全等问题。“整体上讲,有效的政府监管不能单靠某一个政府部门,而是需要通过公安、工商以及金融监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来实现,以期达到综合治理的理想效果。” “政府应首先要加强立法,对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准入进行规定,对服务对象进行详细的规范。”钟敏认为,应加强行业监管,督促行业自律,引导其针对大学生开展理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另外,要建立政府、交易网站、网络消费者三位一体的舆论监督体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交流,既大力推崇积极的网络营销行为,也让非诚信行为得以曝光并得到应有的惩罚,为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对于伴随校园分期市场产生的各种代理商,张守玉认为,分期平台需要加强对其所办代理业务的监管,对其所办业务的交易背景真实性、资金用途合规性严加核查,防止出现代理商大规模套用客户资料、套取信贷资金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 提醒 切勿使用个人信息替他人进行贷款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但是很多外界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的社会经验少,盗用学生的身份证和学生证等个人信息进行违规贷款,非法获利,严重扰乱互联网金融秩序的同时,也对学生本人的利益和信用造成严重的损害。 黄成明提醒,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防骗手段来进行自我保护。切勿使用个人信息替他人进行贷款,无论是承诺提供“好处”的陌生人,还是关系好的同学。 其次,花钱要量力而行。在分期付款前,要考虑清楚能否按时还款保证信用,要时刻牢记信用不好会影响自己的一生。大学时代的不良信用记录也会导致日后信用消费受阻甚至进入“信用黑名单”。 此外,大学生在使用校园分期服务时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用户个人信息一般是由于信息经手人太多而泄露,当前不少大学生分期平台存在线下审核、线下面签等线下信息流转确认的环节,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不能有效保证。 (本报海口2月22日讯) 大学生 有旺盛的消费欲,但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因此对分期消费的接受程度较高,且对分期消费呈现高频高粘性特征。 家长 成为隐形担保人,子女在网贷分期购物平台消费,无力偿还贷款时,为不影响子女的信用记录,只能帮忙偿还。 网贷分期 购物平台 一端对接电商,另一端对接投资理财的人,帮助电商企业销售产品。大学生通过平台发出借款购买标的,投资人选择借款人将钱借给对方,借款标的被投满之后,大学生用这笔钱去消费,再按月偿还本息给出借人。 拆借顾问 一些分期购物平台代理商帮助“分期专业户”们进行不同平台之间的套现,从中获取部分雇佣金,而雇佣金的比例甚至高达贷款金额的20%-30%。 监管部门 国家已经将P2P监管划入银监会的监管范畴,但对于如何监管,时下尚未出台明确的细则和指导性意见。 ...
从年前至今,我的邮箱里收到了好几封陌生人的来函,一看标题就属于招揽投资理财生意的,什么“一份年终奖=富豪的起步”、“工薪族的造富导师×××”云云。不用看,也大约知道是一些或真或假的金融业务机构忽悠之举,不可当真。 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对于专业性极强的投资理财业务相当陌生,加上手中或多或少都有点闲钱需要找“去向”,于是活跃于社会的各路理财专业人士有了用武之地。随处可以碰上的职业理财师、理财顾问、理财专家因为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术语,兼具经过培训的一整套游说之词,再辅以察言观色的心理学知识,一般的外行人先是受其左右,继而将辛苦钱交出由其打理就不奇怪了。 我的一位同乡就是上述情形的受害者,作为一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供房供车之余,手中也有部分资金用于炒股什么的。去年,他在聚会中认识一位互联网金融的“高级理财师”,对方以精湛的专业术语和无可辩驳的金融分析吸引了同乡的注意力,之后两人交上了朋友,再然后,同乡手中的20多万元闲钱就到了对方公司手中。此事的最后结局是,同乡只在最初的三个月中拿到了不到一万元投资回报,其余本金全部打了水漂。为啥?因为公司没有多久就倒闭了,留下一大堆遗留问题无法处理,包括同乡这样的投资者资金返还难题。 上述情形只是若干类型的“理财师”引诱工薪阶层中招的其中一种模式。当前金融界,凡是涉及投资理财的项目多如牛毛,从互联网金融到众筹模式、从贵金属交易到消费返利,“理财师”们穷尽一切手段,将越过温饱线手有些许余钱的人们视为敛财聚富的目标。由于理财项目泛滥,陷阱太多,人们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你想获取他们的利息,他们却在谋取你的本金”,此话在一定程度上,可谓当前理财投资界的真实写照。 若从稳妥而言,当前保险业、银行业、各类合法持牌的基金业由于受到政府监管较为严格,旗下持牌的理财顾问人士相对来说较为靠谱。尽管如此,在涉及投资理财签约业务时,投资者也切忌只听理财师口头讲解,而是必须仔细理解涉及的合同条款,以免理解有误而带来日后的烦恼,实际上,在现实中经常发生各种保险理赔纠纷、基金兑付纠纷,都是因为投资者在签订合约时忽略合同的条款,而只听理财师们选择性的口头讲解,忽略了项目隐含的风险所导致。 因此,理财尽管是一门专业学问,但是普通投资者只要留心项目背景,仔细斟酌合同条款,依然可以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尤其是避免人为导致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