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钻-信托观察
信托登记制度胎动 冒名销售等现象将无处藏身
发布时间:2016-03-14 11:40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

  在去年资产规模接连突破15万亿、16万亿元关口后,快速发展的信托业仍没能摆脱发行环节信息不对称、销售误导甚至存在“李鬼”产品等烦恼。好消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救星”来了。继银监会在年初工作会上提出年内将设立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后,日前有消息称,信托登记公司已获高层批准筹建,届时将建立产品统一登记制度。这也意味着,信托公司在发行环节将轻松不少,冒名销售等现象将无处藏身。

  近日有消息称,信托产品登记制度取得新突破,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力争年内正式挂牌运行,同时将建立信托统一登记制度,开发信托产品登记平台。北京商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得知,这一方案还没有最终公布,当前仍以银监会年初在工作会议上披露的信息为准。而毫无疑问的是,登记制度正在渐行渐近。

  所谓的信托登记是指通过一定方式将有关财产已设立信托的事实向社会予以公布,登记内容包括信托产品名称和产品的基本情况等。负责这些综合服务的是信托登记公司。中诚信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王玉国曾介绍,每家信托公司在发行产品时都需要在信托登记公司公示,并取得惟一的产品编码。同时,登记公司要在每一款产品入市前将信息录入到系统里面,形成统一全面的信托数据仓库。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规范和统一。而目前,信托产品登记有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和上海信托登记中心两个平台,信托产品交易通常依托陆金所、北金所等各类资产交易所或信托公司自建平台来进行。市场的分割令产品公示、信息披露等难以统一,也给冒名发行信托产品制造了温床。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有十余家信托公司发布澄清声明,提醒投资者警惕虚假信托信息,内容多为不法分子“冒用信托公司名义销售假信托产品”等。其中有一起事件,是第三方平台将某信托公司一款在发行前已“流产”的产品拿去招募,不难看出,在信托统一登记和信息披露缺失的情况下,此般乌龙事件难以断绝。

  对于投资者而言,新制度的建立将直接有助于辨别真伪。格上理财分析师樊迪表示,投资者未来可从官方平台查询到相关信息,而其他渠道的可信度将会降低。

  除了提升信托产品的规范性、便于风险防范之外,业内人士认为,信托登记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破解信托产品流动性困境,进而盘活整个信托资产,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信托产品登记还有利于提升信托产品的标准化,增加信托产品的可识别性,降低营销成本,扩宽市场范围,实现规模效益。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