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鼎捷软件涉IPO财务造假 一堆货款子虚乌有 上市后业绩变脸
发布时间:2018-01-17 16:38 来源:国际金融报

1月16日,申城大雾。

上海市闵行区红松东路1088号,旺旺集团,被寒风中的《国际金融报》记者打破了宁静。

对于《国际金融报》记者的突然出现,旺旺集团十分诧异,但随后就是震惊:

记者给旺旺集团提供的信息显示,A股上市公司鼎捷软件2014年年报明确披露,旺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欠鼎捷软件货款59.85万元,后者多次催收未果,进行坏账核销。

这对于十分注重信誉与声望的旺旺集团来说,事件性质十分恶劣。

旺旺集团北京首席代表林天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提供的信息十分震惊,立即开始了全面 “自查”。

旺旺集团发言人朱纪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经查,旺旺集团并未向鼎捷软件进行过采购。”

记者疑惑了,因为鼎捷软件年报中明确提到,欠其货款的是“旺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核销坏账摘要,数据来源:鼎捷软件公司财报

对于记者的疑惑,旺旺集团再三进行了确认。

朱纪文再次明确对记者表示,“旺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旺旺集团所属公司,该公司也未向鼎捷软件进行采购。敝集团法务部门将去函鼎捷软件,要求澄清。”

为何“客户”旺旺否认与鼎捷软件有过交易?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鼎捷软件类似旺旺这样的“客户”有一堆,在年报中,这些“客户”都“欠”着鼎捷软件的货款,都不还钱,都是“老赖”,所以鼎捷软件对这些收不回来的“货款”要进行核销。

然而,在记者的调查核实中,这些“客户”纷纷表示,并不欠鼎捷软件货款。

那么问题来了……

为何鼎捷软件会有那么多无关的“客户”?

这些“客户”“欠” 鼎捷软件的货款最后都要核销,那么,在核销之前,为何不走法律途径来解决“货款”问题?

鼎捷软件这一系列异常行为的背后,有何隐情?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

先来了解一下鼎捷软件。

鼎捷软件成立于2001年12月,2014年1月于深交所挂牌上市,以制造业、流通业及微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软件应用咨询、销售与服务为主营业务。

上市前五年,鼎捷软件的财报数据表现“喜人”,2009年-2013年营业利润分别约为3050.71万元、4664.22万元、1.05亿元、9627.86万元、1.05亿元

▲财务数据摘要 数据来源:招股意向书和年报

但鼎捷软件这种“喜人”的业绩,却在上市后发生根本性改变:公司营业总收入变化不大,营业利润却开始大幅缩水。

2014年,鼎捷软件营业收入为10.53亿元,相较2013年的10.59亿元,只减少了0.57%。但鼎捷软件的营业利润,由2013年的1.05亿元,却“腰斩”至5384.51万元。

▲财务数据摘要 数据来源:2015年年报

2015年,鼎捷软件在营业收入相较2014年仅下降3.14%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则直接降为负值,约为-1882.84万元。

鼎捷软件2016年营业收入创新高,为11.4亿元,但营业利润仅有3538.51万元。

上市之后,在营业收入规模变化不大甚至有所增长的情况下,为何鼎捷软件的营业利润却大幅下降?

上市前应收账款猛增 上市后坏账损失猛增

《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发现,鼎捷软件上市前数年内应收账款持续猛增,上市之后连续数年均进行了巨额的坏账损失处理,这是鼎捷软件上市后营业利润出现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鼎捷软件上市前,应收账款持续猛增,2009年至2013年分别约为1.46亿元、1.36亿元、1.69亿元、2.44亿元、3.15亿元;上市后应收账款却连续下降,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鼎捷软件的应收账款分别约为3.14亿元、2.45亿元、2.13亿元、1.89亿元。

鼎捷软件上市前,2009年至2013年,坏账损失分别为555.59万元、1374.52万元、1425.93万元、2072.58万元、2884.05万元;上市后,2014年至2016年,坏账损失分别为6537.53万元、5850.35万元、5965.28万元,上市后坏账损失相比上市前明显增加,从而对利润产生影响。

为何鼎捷软件上市前应收账款猛增,上市之后应收账款连续下降?为何鼎捷软件上市后坏账损失比上市前明显增加?

难道鼎捷软件上市前的这些应收账款很多都是虚构的吗?

▲数据来源:鼎捷软件申报稿和年报

▲资产减值损失摘要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至2013年鼎捷软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6亿元、7.19亿元、9.59亿元、9.95亿元、10.59亿元。

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时,应收账款也容易增长较快,营业收入变化不大时,应收账款也不太容易变化。”

那么,鼎捷软件为何在2009年-2011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时,应收账款变化较小。在接近上市的前两年,营业收入变化较小,而应收账款却为何增长迅猛?

从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上来看,鼎捷软件上市前,2009年至2013年,一年以内账期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总应收账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82.33%、73.94%、75.59%、81.41%、81.89%

鼎捷软件上市后,2014年至2016年,一年以内账期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应收账款余额比重,分别为66.07%、55.21%、47.32%

账龄结构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鼎捷软件2013年至2016年,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分别为18.34%、28.58%、41.43%、52.12%。

鼎捷软件这四年的坏账准备分别约为7063.49万元、1.26亿元、1.74亿元、2.32亿元,增长明显。

一堆“客户”声称不欠货款

随着记者对鼎捷软件的深入调查,一个疑团浮现在眼前:公司上市前“喜人”的营业利润是真实的吗?

因鼎捷软件2015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核销坏账记录中单位名称以字母代替,记者无法得知具体公司名称。《国际金融报》记者以2014年年报中的核销坏账记录为依据进行调查。

▲核销坏账摘要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鼎捷软件2014年年报披露了部分核销坏账名单,披露部分合计核销金额约为785.55万元,相当于当期全部核销金额的70.91%(当期为1107.79万元)。另外,该年报名单显示,核销的坏账均为应收的货款,之所以核销都是因为多次催收未果。这意味着,名单中的公司均是欠钱不还的“老赖”。

记者查看名单发现,旺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上述一堆“老赖”单位进行采访,除了旺旺集团否认曾有交易、对“从天而降”的59.85万元债务毫不知情外,其他公司也明确表示,不欠鼎捷软件货款。

显示核销金额约为107.97万元(2013年和2014年合计)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办的工作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具体情况不清楚,不过我们是上市公司,不可能欠别人钱不还。另外,多次催收未果,也应该走法律途径。”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也在名单中,显示核销金额为39万元,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显示核销金额为42万的重庆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财务部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我这里查账,包括应付账款在内,没看到有鼎捷软件。我们公司应该不会有别人多次催收却不还钱的情况。”

显示核销金额为22.5万元的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具体数据比较难找,因为不知道是我们公司总部,还是下属公司。但我们汽车公司欠一个软件公司二十几万元的货款,不太合理。另外,我们没有对于企业管理软件等这类产品的需求。而且,公司货款方面,不管是任何一个供应商,我们都会及时支付完,绝对不会遭多次催收后不还。”

显示核销金额约为21.34万元的广州市菲星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七八年前和鼎捷软件有过合作,但2014年时并没有欠它钱。另外,我们公司应该不会遭多次催收后不还。”

上述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的企业涉及的坏账核销金额共计约292.66万元,鼎捷软件2014年核销涉及的其他公司情况未知。若上述企业,如旺旺集团,确实没有对鼎捷软件进行采购,或不存在未付货款的情况,那么,鼎捷软件上市前的交易情况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其IPO报告期营业收入和利润涉嫌造假。

在客户方面,鼎捷软件有一个规律,就是特别分散。查阅其历年财务数据,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之和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均不超过5%。来自单个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基本不超过1%。比如2011年,中国化工集团为其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为2804万元,占当年公司总收入的2.92%,这也是历年来可查数据中最大的客户。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如果一家企业存在虚假交易,其无法收到虚假交易的货款,可能会造成坏账损失猛增。

这与鼎捷软件上市后坏账损失猛增的情况“不谋而合”。

值得强调的是,《国际金融报》记者查看中国裁判文书网,并未发现鼎捷软件与上述“客户”公司有过相关诉讼。这么多企业欠货款不还,鼎捷软件为何不走法律途径讨债?

对于上述疑惑,截至记者发稿,鼎捷软件仍未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鼎捷软件的股东近期进行了股份减持。

今年1月11日的4则公告显示,鼎捷软件原持股合计22.07%的12家股东(一致行动人)和持股11.98%的股东,已分别减持至20.64%和9.99%。且上述股东在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再次减持不超过2%的股份。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