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金融观察
30万亿银行理财面临打破刚兑
发布时间:2017-08-21 07:29 来源:网贷迷

长期以来,银行理财因为收益稳健受到不少保守型投资者的青睐,却不知在“保收益”的背后,银行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已经埋下不少风险的种子。在8月19日举办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7年北京年会上,多位监管人士和业内人士直言,当前银行理财规模已经达到30万亿元的体量,但“刚性兑付”是对市场规律的扭曲,还会助长投资者不理性的行为,应实行“新老划断”,新发产品不能再刚兑。

监管人士批乱象

银行理财已是当前市场财富管理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8月19日的论坛上,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介绍,目前将近100万亿元的整个财富管理产品当中,银行大约有30万亿元,占到三成,但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却也是资产管理市场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

通常来讲,区分金融产品性质的要素是风险承担方式和收益的分配方式。从银行理财来看,“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和银行存款特征相同,是由银行承担盈亏风险,存款人享受固定收益,“所以目前保本保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由监管部门认定为结构性存款,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和占用资本金”。吴晓灵说道。“不保本不保收益”的理财产品,符合集合投资的所有特性,发行超出200份以上的产品应按公募基金管理。

而“不保本却保预期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对市场的扭曲。吴晓灵表示,现在银行往往在预期收益产品上有了亏损的时候,拿自己的总体利润进行弥补;一旦这个产品超出预期收益,银行又会把超出预期收益的那部分作为银行的利润计入自己的账中,银行会认为亏损由自己垫了,那么盈利也应该归自己。但在吴晓灵看来,不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全部的收益都归客户,银行只应该收取管理费用。她还提出,现在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太大了,应该把它“新老划断”,新的产品一定不能再刚性兑付。

央行副行长殷勇也在论坛上表示,“刚性兑付”并不能消除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它只是问题的转移,而且“刚性兑付”还会助长人们的不理性行为。“刚性兑付问题应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要让价格波动去提示我们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投资有风险。”

刚兑令银行承压

事实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潜规则”也早已是不少银行的愿景。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透露,该行曾在早些年前出现过一次理财产品违约事件,投资者多次到银行门口集结示威,银行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在此之后,该行的理财产品即使是收益率不能达到预期,银行也会自掏腰包补足,让产品看上去是圆满兑付的。

据普益标准年初发布的2016年银行理财市场盘点显示,截至2016年末,共有459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2余万款人民币预期收益型产品,市场占比达98.48%,和2015年同期相比,产品发行量增加3.3万款,继续创下新高,增幅达36.32%。

但在不断增长的发行量背后,银行维持刚兑的这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做法实际上会在内部造成风险积累。普益标准指出,投资者对预期收益型产品兑付模式的认知已根深蒂固,使银行打破刚兑的成本过高。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进一步指出,过去由于隐形的刚性兑付,银行理财资金的配置90%集中在债券、非标等资产上,监管背景下,银行在投资端的收益压力更大。

理财预期向净值型转化

业内人士预计,打破刚性兑付也将是未来出台的统一资管新规的最大亮点。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彭向东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将由预期收益型转向净值型产品,银行只收取管理费或者有固定的分成,客户逐渐适应自担风险,刚性兑付的问题会慢慢随之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优质投资标的减少、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经令不少银行越来越青睐相对开放且不用承诺收益的净值型产品。业内机构预计,未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成为各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

中信建投宏观债券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黄文涛也指出,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会存在一个容忍极限,当突破一定的限度,银行理财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就会驱使投资者投向其他资产。而此时,净值型产品的吸引力恰恰将有所提升。他对此解释道,净值型产品其实类似于基金,实质破除了“刚兑”,风险不再滞留在银行内部,而是过手到投资人手中,银行理财的投向范围将更为广阔,风险偏好也将会提升,因此,其匹配的收益中枢水平将会提高,净值型产品的收益率更值得期待。并且,类比于基金存在依靠出色的投资研究能力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如果做出了相关口碑品牌,其潜在的高收益可能将会对投资者有更大的吸引力。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