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终归要还的! 年报披露收官了!最全的商誉减值数据出炉了!截至4月30日,共有871家公司在2018年年报中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累计金额为1658.61亿元。 1658.61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占沪深两市所有A股(剔除金融两油)全年归母净利润(1.54万亿元)的10.77%。 与九百多家中小板公司(非金融)全年归母净利润(1719.44亿元)基本相当。 是755家创业板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337.02亿元)的4.92倍。 是过去A股二十多年,累计商誉减值的两倍以上。 是一条及其陡峭的增长曲线。 如果说过去五年是A股并购的“上篇”,如今,A股迎来了“下篇”——商誉减值。 在投行人士看来,此前A股连续多年并购喷涌,其中不乏高业绩承诺、高估值、高商誉的案例,随着这些公司业绩承诺渐次到期,掩盖一时的问题将逐渐暴露,而一旦业绩承诺不达标,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往往十数倍于业绩差额,直接拖累甚至拖垮上市公司当期业绩。 并购歇脚 爆雷骤增 从2013年开始,A股进入浩浩荡荡的并购时代,商誉也在不断增加。2013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合计分别为2143.86亿元、3332.96亿元、6451.16亿元、10530.31亿元、13036.44亿元及13059.75亿元。 不难看出,在政策指引等一系列因素作用下,A股商誉终于在2018年停止了增长的脚步。 过去十数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一直保持稳定,而从2013年“并购元年”开始,商誉减值便快速增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13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金额分别为16.83亿元、26.56亿元、78.62亿元,增长迅猛,但依然可控。 2016年、2017年,彼时市场就有声音指出,并购后遗症持续来临,商誉减值恐怕大增。那两年,A股商誉减值金额分别为114.45亿元、367.04亿元。 没曾想,过去的都是序曲,2018年才到正题。 871家公司合计计提了1658.61亿元的商誉减值损失,占当期A股归母净利润(非金融两油)的比例也一跃至10.77%。 爆雷大户 此起彼伏 过去的几个月,商誉减值一直雷声不断,市场甚至都开始习惯将几亿元的商誉爆雷看做小事情。毕竟,几十亿的都排不上号呢。 数据显示,共有45家A股公司在2018年计提了超过10亿元的商誉减值损失,其中更有10家超过了20亿元。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天神娱乐。公司2018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40.5962亿元,占公司上一个经审计年度商誉原值62.52%。原因则是此前收购的多个标的业绩不达预期。 超高的商誉减值直接将公司拖入谷底。2018年,天神娱乐实现归母净利润-71.51亿元,而上年尚盈利10.2亿元。 即使如此,天神娱乐的年报依然“非标”,该份年报被审计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形成保留意见的原因在于天神娱乐旗下两家子公司因业务终止导致的2018年第四季度运营数据缺失。 从行业角度来看,传媒无疑是商誉最大的爆雷区。 151家传媒行业上市公司中,有77家公司在2018年出现了商誉减值,占比达到50.99%;这些公司合计商誉减值金额为481.28亿元,占所有行业商誉减值总额的29.02%。 可传媒行业在整个A股市场的中的市值比例并不高,1.44万亿的行业市值仅为全A股市场总市值的2.56%。 一切早有定数? 为何商誉在2018年全面爆雷? 答案恰在过去几年A股的并购之中。 从2015年开始,A股商誉正式迈上万亿大关,如果仅按照金额粗略比对,即使其中有20%的并购出现问题,涉及的商誉减值就将达到2000亿元。 而且,按照惯例,A股并购方案大多设计三年的业绩承诺期,当2015年的并购,经过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的对赌,已无在2018年继续强撑的必要,还不如一口气计提商誉减值轻装上阵。 另一原因则是,今年年初,财政部会计司针对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中的“商誉及其减值”议题文件征求了会计准则咨询委员的意见,大部分咨询委员同意,随着企业合并利益的消耗,将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这一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方法。 此举被外界理解为,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支持“商誉摊销”,而非现有的“商誉减值测试”。若商誉处理改为“摊销”,将直接影响企业每年的净利润。 这使得不少公司担心“秋后算账”,在政策仍支持减值的情况下,先把包袱甩掉。 后续仍要谨慎 既然2018年商誉大爆雷,是否意味着未来可以高枕无忧,无需担心商誉风险? 如果这样想,就太简单了,先看看仍高达1.3万亿元的商誉再说。 从市场来看,截至2018年末,沪市公司的商誉总额为5039.81亿元,深市主板为2529.89亿元,创业板公为2276.33亿元,中小板为3213.73亿元。 对比盈利能力,很容易发现谁的风险更大。 2018年,沪深主板实现归母净利润3.38万亿元,中小板归母净利润为2291.94亿元、创业板归母净利润为337.02亿元。 具体到公司,已经计提了巨额商誉减值的公司,也并不意味着没有了风险。 回顾此前数年,不少公司其实每年都在计提商誉减值,如果目前账面上的商誉规模依然较大,未来业绩仍会承压。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