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想老司机们知道我要说什么了,你懂的。在这,就不严格区分大小集合定义以及整改后公募了。 券商资管利润主要靠小集合(大)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最开始推出时,出发点是跟公募基金一样,把客户的钱集中起来投资标准化资产(股票和债券),按照净值来结算收益,只赚管理费。 可是,搞了几年,高波动的权益产品一直起不来规模,低波动的债券产品相对于理财来说,波动大且收益又不高;总之,如此产品设计及商业模式,一直做不起来。 说个数据,公募债基在2013年底只有1000多亿,券商“真集合”之前也没有免税的优势,想想都知道,起来多难。 券商资管的领导在销售和投研上一直很拼命,可是眼见着银行理财规模腾飞,而自己的产品一直起不来呢?能否也给客户刚兑或者类刚兑,做到低波动呢? 此时,南方某家券商资管率先杀出重围,模仿银行理财设计产品设计出了报价类(业绩基准类)小集合,监管也认可,于是集合开始了一条狂奔之路,其它券商纷纷效仿。 这几年,券商资管虽然总体上规模膨胀厉害,但是事实上主要收入和利润都来自于固收类集合,不信你们都去问问。 杀伤力在于学习了理财的商业模式 我一直强调中国市场资产管理而言,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最重要,投资管理能力次之,这类集合杀伤力在哪里呢? 1)对于客户来说:报价型,或者有业绩比较基准,言外之意就是要类刚兑,这个基准比同期限理财要高不少 2)发行和负债管理来说:可以续发,甚至可以多期混合运作 3)估值来说:当时估值甚至可以用成本法,或者买入成本法估值的资产 4)对于管理人来说:管理费不低,且超额基本都可以拿走 皆大欢喜!是不是! 给大家再详细看看如下对比图(2018年后各方面及监管有变化,在此不表): 再以某个券商小集合产品要素为例: 看以上两张图,内行们就知道集合的威力了,同时非常羡慕银行理财对不对? 本质在于套利 同志们,你知道2016年的债券市场或者同业市场为啥疯狂么?因为大家都在搬砖套利。 最疯狂的时候到什么程度呢? 资产端,7年AA城投,发出来3.7%,中标倍数3倍+; 此刻,有券商半年集合报价基准4.5%: 问倒挂咋办?上杠杆,回购成本2%左右。 问万一跌了咋办?成本法,或者交易所非公开或者收盘价。 这已经超越了资产管理了,那会分析各种宏观,喊各种口号,分析各种资产走势,其实都是传销的手段而已,对不对? 其实银行理财也差不多,只不过非银是食物链底端而已,成本最高。这个游戏要继续玩,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负债端不能掉链子;第二,资产端虽然市价亏损,但是不能踩雷或者让客户知道亏太多了导致赎回。 疯狂过后一地鸡毛 可是终究有机构有人还是疯狂,2016年底在某行委外会议上,有位券商兄弟讲ppt说,“收益率是很低了,但是大家别害怕,我之前搞权益的都能搞,我相信大家肯定更能做,干”。到处都弥漫着荷尔蒙气息,只是不知道一年之后,这位兄弟安在? 凡是在2016年大规模上集合的机构,这两年,基本都栽了跟头。是谁呢?大家只要对比券商2015年年底和2016年底集合的管理规模谁增加得多,就知道了。 原因呢?2017年大熊市,有些由于净值窟窿实在太大,且都卖不掉,早就不能兑付。有些机构销售强一点,通过继续扩大或者维持规模,庞氏一样熬过净值缺口,但是2018年的违约雷,还有一些集合放了股票质押,终究还是让他们倒下了。 当然还有些幸存者,我告诉你怎么做到的:重仓低等级非公开城投和地产债,他们在2018年,居然安然回来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对不对? 所以啊,兄弟们,不要看净值,更不能看券商资管的报表收入和利润,其实在托管那看影子估值和风险准备金的波动,就知道里面的道道了。 你知道对于集合来说,这两年被啥东西伤得最惨么?悄悄的说:是沪华信。原因:评级AAA,信评无法拒绝,高收益,交易所可质押,当时流动性好,满足委托人要求,可重仓!虚设的信评,想想都可怕。 谁来买单? 既然事实发生了,总要有人买单吧。这就取决于管理人的能力和意愿了。按照监管的要求,合同是没有任何刚兑的字眼的,买着自负,可以不兑付;按照行业规矩,呵呵,大家都还要玩吧。 有些“良心”管理人,规模也不大,为了维系脸面,以后还要求着银行做生意,自掏腰包给兑付了。总裁们肯定没想到,md,资管居然做成了亏损的自营,商业模式一点都不好玩。 还有些管理人,用尽了办法,实在兑付不了。这下,把各类银行处长们拉下了水,尤其是中小银行,之前委外不让搞,集合倒是可以买。要收益?没有。要赎回?对不起,流动性太差或者亏损太大,赎不回。要打官司?来啊,我就厚脸皮,你也要受行里处罚不说,监管都要重罚你吧。总之,一肚子火,一地鸡毛。 更有甚者,有些机构集合的窟窿,都让定向委外来接了部分。委托人也控制不了啊。合规性,要是监管彻查,那是呵呵了。 经验和教训 这个商业模式,不就是开银行么?其实理财也一样,但是理财是刚兑的,且负债端也有这个能力继续下去。非银,没这个能力,监管驱严,也不允许。 更有甚者,居然有私募也借用了基金的通道,玩起了这个。更好奇的是,有些基金公司自己不做,居然借出通道、甚至销售帮其拉规模,一起“分赃”。。。这不是伤自己品牌么? 在这个混乱的资管时代,银行和信托还继续玩着,但是证监的严监管,基本要彻底堵死。原来的模式,协会备案都已经通不过了。 两年前,有委托人朋友问我,假如是我,怎么来挑选管理人。我说,撇开所有的历史业绩和人情关系,首先看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啥时候起的规模,都配了啥资产,靠啥赚钱;其次,托管必须放自己这,盯住每笔交易;再次,才是看看团队人还齐不齐,都啥风格,最重要的是风控和信用风险辨别能力;最应该弱化投资经理,拿的哪些奖项,基本都是装饰门面的。 对于公司领导们还有啥经验和教训的话,那就是: 1)首先重视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 2)其次,重视资产和负债的匹配能力,不要在不对的时候乱上规模 3)再次,重视风险控制和负债管理 4)最后,识别下团队和投资经理还是蛮重要 现在债券利率这么低了,但是好像代销集合和基金都特别好卖,那我顺便给各位渠道和管理人提个醒吧。 以上干货,本质上对于各类机构以及每个公司都适用。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