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
校园App“多妖”、学生成“唐僧肉”?
发布时间:2018-11-13 07:41 来源:侨报网

wp111406

据央视报道,在庞大的资本推动下,一款名为“一起作业”的App通过各种手段进入不少学校内部,成为老师推荐的“作业神器”。(图片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打热水一个App,跑步一个App,连无线网络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如今,在中国一些高校,原本为方便师生、提高效率的信息化手段在实际管理和运营中却出现了过度倾向:一个个打着“智能便捷”“强制使用”“学分挂钩”旗号的手机App逐渐编织成一张网,将许多大学生裹挟其中:有的粗制滥造,存在不少漏洞;有的视学生市场为“唐僧肉”,投放各类奇葩广告;有的僵化管理,让学生自行承担损失……

网民“超前的杰”称,任何事和商业牟利粘上了边都会变味,校园智慧管理同样也是如此。

“ 光学习的App我手机就有6个,不刷毕不了业。”网民“宇飞天外”吐槽道。

网民“七月橙子味星空”亦称, “‘智慧校园’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无尽的问题。前天我下载了一个学校推荐的学习App,结果里面居然有校园贷服务,这明显是在给学生们挖坑嘛,幸亏我不借钱。”

“我们学校强制学生安和学习无关的商业App,还要截图上交,并且在规定时间内还不能删除。简直服了,把学生当成赚钱的工具!”网民“层楼误少年”说。

广州南方网刊文称,App对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还是能起到积极作用,比如教辅类App如果得到善用,能够缓解老师工作压力,减少批改学生作业的负担,也能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一些App则能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能让师生感受到人工带来的方便。

然而,对出于商业牟利,把学生当成“唐僧肉”,强制其使用各种与学习无关的App的做法,应坚决说“不”。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高校推广一些粗制滥造的App,强制学生安装,这就很可能并非简单的失职,背后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权力交易等问题。

广州新快网亦称,对于校园生活服务类App泛滥成灾现象,应当像过去的校园一卡通一样,对不同功能的校园生活服务类App进行必要的合并和减少,只要是学校或者院系等机构研发或者委托商家研发的校园生活的服务类App,应当统一为一个可以通用的App。在这个App上,可以操作发学分、选课、跑步、打热水等涉及到学生基本权益和生活服务,这在技术应该并不是一件难事。

杭州金报网刊文指出,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和学术单位,不应该被商业广告大肆侵染。而且,不健康的广告也与大学精神相去甚远。而相对单纯、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更不应该成为各种App瓜分的“唐僧肉”。所以,当学生成为“唐僧肉”,须有人来“捉妖”以保护学生免受侵害。

那么,该谁来“捉妖”呢?首先,各所高校要对进入校园的App严格把关。其次,App运营商应有良知和责任感。最后,教育主管机构应该清理规范高校App。唯有此,才能还校园清静,让学生少一些信息化方面的负担。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