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钻-基金观察
揭秘催收公司全貌 业务佣金费率最高达50%
发布时间:2015-12-07 19:0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 日前,上海一诺银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诺银华”)申请挂牌新三板。据悉,该公司是一家催债性质的公司,主要从事银行信用卡、个人信贷产品以及其他信贷产品的催告与咨询服务。

    如今,“欠债的都是大爷”,催收公司虽然备受争议,但也因此顺势而生。

    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催收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诺银华若能成功挂牌,将成为“催债第一股”,并揭开催收公司的神秘面纱。

    催收员不是“打手” 要求恪守法律法规

    与“死缠滥打”的催收公司不一样的是,一诺银华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奉行文明催收。

    在“催债”毁誉参半的现实中,一诺银华将“文行忠信,慎独循礼”标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一诺银华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公司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银行信用卡个人信贷产品及其他信贷的催告及投资咨询服务业务,至今已有六年多的运营经验。

    针对银行或金融机构委托的“催债”,一诺银华称,公司主要通过电话催债及外访两个团队。同时配合催收信函,公检法协调,以及各类信息查询渠道,并依托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对委托案件进行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

    公司在催告过程全部录音,并将电话、上门及信函等多种催收方式完整记录,形成完整的记录留底。

    同时,一诺银华对员工催收规范也有相应的要求: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客户对催收业务操作规范上的要求,经常性地审视、核查自身合规作业的力度,规范日常催告行为。

    成立于2009年2月的一诺银华,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7家分公司,员工超过500人。但快速的扩张并未给公司带来漂亮的业绩。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16万、1307万和1516万元。虽然增长迅速,但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人均营收仅为3万元。

    同时,报告期内亏损幅度扩大更快,分别亏损131万、833万和649万。2015年6月,公司获得股东3500万注资,在此之前,公司净资产为负。

    一诺银华表示,公司因业务承揽需要大力拓展经营规模,在各行政区域布设经营网点并招聘配套的业务团队,前期投入较大,从而导致公司持续亏损。

    催收业务佣金费率一般是20% 最高可达50%

    知情人士称,为银行提供的催收业务佣金费率一般是20%,而欠款时间长、风险级别高的外债,催债公司提成甚至能到50%。

    从客户结构上看,从2013年至今年上半年,为商业银行客户提供催收服务是一诺银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营收占比均达60%以上。中信银行一直是一诺银华的最大客户,报告期内,公司对中信银行的销售收入占比均高于35%。

    其中,除了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各种国有或股份制银行及其下属信用卡中心、分行或营业部都与一诺银华有过合作。此外,一诺银华的服务对象还包括汽车金融贷款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P2P平台。

    商业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为催债公司提供了优越的滋生土壤。今年7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4》显示,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普遍攀升,截至2014年年末,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到了357.6亿元,较2013年年末增长42%。

    一诺银华在与银行的合作中,签订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催收信用卡账户欠款;涉嫌信用卡恶意透支个案的调查取证、报案;信用卡市场、用卡人群特征、风险控制及催收情况分析。”一诺银华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催收业务的佣金费率一般是20%,个案调查取证费用则视实际情况收取。

    其实,银行将催收业务外包早就成了“不能说的秘密”。早在2012年,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银行卡部总经理魏铨就公开表示:“因为催收的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同时工作量又比较大,我们聘请了一些公司。”

    “都说欠债的是大爷,催收业务必须要打持久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有足够的精力去专门做这个。”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对这块业务招标有严格程序,各个环节对他们都有要求。”

    一位催收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银行一般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多数银行自己会保留催收部门,仅将欠款时间长、风险级别高的外包。

    “这样银行会提高效率,催债公司也有钱赚。划为损失一级的,给催债公司提成有的能到50%,能不能要回来就看你本事了。”该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 催债方法花样百出 从业者需非常耐心

      有过催收经历的小海(化名)说,这个职业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像“打手”一样,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从业者必须要非常有耐心,能坚持下去的人不多。

      上述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解释称,第三方机构在催缴信用卡欠款时,并不像电影情节那样暴力。银行会对其行为规范有所监督,并且在合同中写明。

      一诺银华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也强调,公司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客户对催收业务操作规范上的要求。在一诺银华的招聘公告中,也写明应聘者需“具备法律意识”。

      此外,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一诺银华的高管绝大多数具有高柏(中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工作经历,这也是一家提供逾期贷款催收服务的公司,高柏于1987年在中国香港成立,2003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小海(化名)之前是高柏的催收员,目前已离职。他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职业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像“打手”一样,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从业者必须要非常有耐心,能坚持下去的人不多。

      “我们和其他民间讨债的不一样。毕竟是给大机构服务,不论是通过电话还是外访,全程都要录音和登记,我们也怕被投诉。”小海说。“我们出去都是以银行的名义要债,一般不说是催债公司。”

      “一天给一个人轰十几个电话。”在小海看来,再正常不过,打不通也得向银行证明打不通,“必须得给‘上头’交代。”

      小海还透露,一般催债公司都会有固定的话术培训,但是也不乏“高手”创新。比如之前他有一个业绩很好的同事,催债绝招就是给欠款人公司打电话,号召同事给欠款人捐款,“百试百灵,效果非常好”。

      “当然,这里也肯定免不了有些人变相威胁、恐吓,但一般不敢出手。就算是恐吓,你一说要报警,他就怕了。”小海说。

      80%位业务岗位 属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线催收人员激增,并未带来一诺银华营收大幅增长;相反,在人力成本和从业者法律意识上面临更大挑战。

      在催债方式上,一诺银华主要通过电催及外访两个团队,主要依赖于人力提供服务,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随着行业发展,一诺银华业务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分支机构数量从2013年的8家增加到现在的37家。同时,员工人数也从121人增加到504人。

      在目前公司的504人中,近80%都在业务岗位,即担任催收员。全公司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不到28%。

      一诺银华表示,为了配合公司各地业务的承接,预计未来公司的员工总数还会有所增加,而职工的平均薪酬也将持续上升。然而,面对持续亏损的业绩和人均营收仅为3万元的现状,公司若不能科学合理地控制人力成本,同时更好地匹配业务增长,公司的发展将蒙上更深的阴影。

      此外,一诺银华面临的更大风险在于法律问题。主办券商国金证券在推荐报告中提到,如果未来由于公司或者一线业务人员个人违反法律、法规等,将可能因受访对象直接投诉到客户,或因未能通过客户定期抽查,导致公司品牌及信誉受损、双方合作终止,更严重的情况则会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被监管机关采取监管措施,从而使公司遭受更大的财务损失、面临信誉受损的风险。

      无清晰监管 业务单一受政策影响大

      目前,并没有对催收公司清晰的监管规定,对于业务比较单一的一诺银华来说,一旦行业监管政策变化,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对于催收员的催债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北京京翔律师事务所丁科杰律师指出,这取决于催债员的行为边界。

      丁科杰表示,催债公司和银行之间属于委托合同关系,受委托的公司是否合法要看其采取的具体行为是什么。如果只是通过发函通知,经常性的电话催促,甚至是上门沟通追讨,这些行为都不违法。但是如果在催款过程中有了威胁、动手或是强制不让人走等行为,则会涉及违反法律的问题。

      至于催债公司存在的依据,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银监会2009年第6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第13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审慎实施催收外包行为,“选用的催收外包机构应经由本机构境内总部高级管理层审核批准,并签订管理完善、职责清晰的催收外包合同。”

      除此之外,未见到针对催收公司更多的监管规定。这也给以提供逾期欠款清收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一诺银华发展提供了不确定因素。

      一诺银华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表示,由于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业务较为单一,一旦因行业监管政策变化,下游客户收紧外包比例乃至取消外包项目,或者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直接对外包供应商提出具体的监管措施和规范要求,则会对公司一造成较大影响。

      新京报记者多次联系一诺银华总经理李琰伟及董秘李东,对方均以“近期不方便发声”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据悉,公司大规模扩张的基础是大股东的全力支持。间接持有一诺银华80%的股权比例的丁德君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只有高中学历的丁德君,从电石厂做起,一步步往上奋斗,31岁开始先后设立环三环商业、奥特莱、环三环原创、安妮物业、一诺千金,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