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奶茶行业又“翻车”了。 浙江宁波市消保委对10个网红奶茶品牌,共26种奶茶样品做了检测。被检测的奶茶店包括大家常喝的一点点、澳门皇茶、大保健、贡茶、知芽、弥茶、答案、侯彩擂、鹿角巷、CoCo。 检测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这样的奶茶你以后还敢喝吗?咖啡因超标、高脂肪、高反式脂肪酸、高糖,无糖奶茶亦有糖。 你能想像一杯奶茶与五罐可乐、六罐红牛、一两油之间的关系吗?它们在上述某一元素的含量上也许是相同的。 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奶茶再见,还是喝白开水好了。 但是这些年轻人真的能和奶茶说再见吗?其实这早就不是奶茶危害健康的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了,看看之前对奶茶危害健康“堆积”的报道,也只能摇摇头了。 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奶茶安全的警钟却未曾停歇。 大规模的报道后,即使人们对奶茶的危害不甚了解,想必也有所耳闻。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年轻消费者在奶茶店面前大排长队呢? 年轻人不喝茶,但对奶茶情有独钟 奶茶的定位比茶更为大众化,更容易满足现在年轻人挑剔的口味。奶茶的创新空间很大,加奶制品、加水果、加珍珠、仙草、果冻等令人眼花缭乱的配料,口感更加俏皮、丰富。这样百搭的口味既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又抓住了他们的味蕾。 现在的奶茶早就形成了自己快时尚文化,逛街、吃饭、看电影人手一杯。营销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像答案茶的你提问我回答模式、丧茶的“浪费生命”、“升职无望”等奶茶系列,在奶茶或包装上添加内容,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奶茶成为了年轻人们喜闻乐见的商品,相比四五元钱的瓶装饮料,顿时逼格大升。 而且奶茶的的价格普遍在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之间,是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消费,既平价又能提升品位,这样的商品何乐而不买呢?至于奶茶对人体潜在的危害,也有年轻人表示,“也不是经常喝,对身体没多大坏处吧”。 深度“中毒”背后,网红奶茶店推波助澜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依赖社交软件,奶茶的造型百变、好喝又好看,优点在社会化媒体中被放大,非常容易吸引消费者。答案茶就是是2017年新成立的品牌,现在可谓是人人知晓,在这之中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功不可没。 买奶茶,拍照、录视频,借助互联网进行用户互动,把自己的品牌主题与年轻人的情绪、个性高度融合,喝的不仅是奶茶,更是一种生活的品位与态度。这时奶茶的口味便已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品牌独特的内容优势,给了年轻人“非买不可”理由。因而“网红经济”大大加快了奶茶经济的发展。 其次,奶茶店的开店成本低,资金回流快。制作方法与操作流程也很简单,只要经过几天的培训就可以马上上手。很多小型的投资者很愿意加盟这样的小店。 作为快时尚的饮品不像餐厅一样,有固定的消费时间,也不分季节,全天候的营业使奶茶在商业模式上具有先天的优越性。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生意挺火爆的餐厅,怎么过一段就开不下去了。原来这些餐厅的消费对象都是上班族,也就是周五晚上和周末的生意比较好,时间效率整体并不高。 再加之奶茶坐上了第三次消费升级的顺风车,造就了这个餐饮业的普通分支在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疯长。 可虽是小本生意,这发展速度也太快了吧。是否有着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着奶茶行业发展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资本做蛊,掀起风口 就市场公布的数据来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风投介入了奶茶行业。要知道风投行业的风险预判能力可是远高于其他行业,究竟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风投行业把手伸向奶茶行业。 我们粗略统计了下几个奶茶明星项目的融资情况: 估计风投最先看到的是奶茶发展的节点,2015年以来奶茶行业开始展露头角,此后诞生一大批新式茶饮品牌并存活下来。在行业爆发阶段,瓶颈是生产端,基本上生产出来什么就能卖掉。于是在2016年奶茶行业的巨额投资出现了。 刘强东以个人名义给inWE因味茶投资了5亿,喜茶、奈雪の茶在A轮融资环节也获得了1亿元的融资,喜茶到了2018年的B轮融资所获金额也高达4亿,大把的钱撒进了奶茶界。 在2015年以前,奶茶加盟的关键词搜索一直处于低阶段的平稳状态,由此可见个体商户们对奶茶经营的兴趣并不高。但2016年以后大量的资本入驻,各类奶茶加盟的媒体指数有一个量的提升,关键词在互联网媒体的报道中频频出现,宣传力度也有一个质的飞跃。 所以,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有关奶茶加盟的搜索指数达到了阶段性的高峰,众多的投资个体纷纷向奶茶加盟投出了橄榄枝。 百度关键词搜索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奶茶行业的坪效高,奶茶店不比大的餐厅,饭店,小到几平米就可以开业经营,出品效率高,而且消费者也不做过多的停留。况且相比最初四五元钱就能喝到的快客、街景,现在的奶茶价格早就完成了升级,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销售的利润也相当可观。 借助互联网制造流行、引爆话题之后,互联网奶茶成功吸引到了更多资本,有了这样的财力支持,奶茶品牌的成长空间就更大。一方面他们可以更加快速扩张,通过自营+加盟的模式来保证品质。 另一方面,资本也可以嫁接更多资源和产业来协助提升奶茶品质、扩展消费渠道以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帮助他们迅速和同行拉开差距。一些奶茶品牌就借此接入O2O外卖平台,线上配送,线下走量,做到双管齐下。 奶茶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大大小小的奶茶店不少于1000家,奶茶原料加工多达60余家,奶茶设备代理30多家;算下来,整座城市一年的奶茶消费可达20亿元以上。并且,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一点也没有要停止的意思。 可以想象,2018年后,奶茶行业必然更上一个台阶。这样的奶茶市场会向着什么方向去发展,成为了很多奶茶企业制定战略目标首要考虑的因素。 虎嗅曾撰文分析过:虽然奶茶延续了互联网餐饮的品牌塑造手法,在内容营销与事件炒作方面功夫了得,但相较于传统餐饮业,奶茶的文化相对于单薄,在短时间内赚足了口碑并不代表可以长久的叫好叫卖。毕竟本质上没有重构奶茶产业链结构,口感、工艺也没有突破性改造。无论是服务还是商品,用户都无法持续获得超预期体验,期待太高,最后容易落得一个“不过如此”的评价。 无论怎么说奶茶在快消食品界已经站稳脚跟,与咖啡的“第三生活空间”的理念不同,在中国,在这个商品找人的时代,它凭借自己快节奏的消费方式找到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但在这波奶茶热过后,市面上众多的奶茶品牌是会注重工艺提升、口感优化,产生“中国星巴克”式的奶茶?还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像同类产品香飘飘一样挂牌上市,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抢夺市场占有率?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既然现在年轻人们对奶茶的危害一直保持着佛系的态度,那无论奶茶的未来怎样,只要这批年轻人还在,就有人愿意为奶茶买单。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