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私募 “哑声”成了一道新风景。 华尔街见闻摸底多家第三方私募评价网站发现,部分私募自今年6月底开始,“悄悄”暂停了在第三方平台的净值披露。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在第三方平台向合格投资者披露净值只是其“服务”手段之一,暂停披露不涉及信息违规。 但也有人认为,选择性的中断净值披露,制造了产品净值依旧在“高位”假象,有误导投资人之嫌。 部分私募“隐匿”净值 华尔街见闻发现,部分私募“暂停”通过第三方机构披露最新净值,其中不乏知名私募。虽然该行为没有违反基金业协会净值披露规定,但此“遮掩”行为却蕴含着多重信号。 比如,深圳老牌私募——菁英时代旗下多只产品净值披露更新至6月-7月之间。 多家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该私募旗下价值成长系列基金、水木系列基金、优选系列、北斗星系列中的存续产品净值普遍更新至7月25日。 其中,代表产品菁英时代价值成长1号,成立时间为2014年9月10日,最新净值披露时间为2018年7月25日。 某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该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48.37%,高于同类平均收益率10.90%。今年产品收益率为-29.73%,高于同类平均-8.61%的亏损幅度,亦高于同期沪深300跌幅(-11.48%)。此外,该产品回撤值一度突破30%。 华尔街见闻联系了菁英时代,得到的信息是产品每月开放时会向合格投资者公布最新净值。但对方并未回应在第三方平台披露不及时的原因。 类似情况还出现在“公转私”背景的上海朴易资产。综合多家三方平台数据,该私募锐进45期朴易灵动的最新净值披露至8月24日,其余仍在存续期内的多只产品净值最新披露时间停留在5月-6月期间。 比如,朴易精选、朴易稳健和朴易平衡的净值分别更新至6月15日、5月22日和5月20日。其中,截至6月15日,朴易精选的回撤值为-13.42%。 “灰色地带”谁来管:义务or服务? 据了解,第三方平台获取的产品净值数据有两个来源:私募机构和私募产品托管方,更新频率普遍在每周一次。 有业内人士反馈称,由于A股今年行情不佳,私募业绩普遍惨淡,因此部分私募会选择“隐藏”业绩不佳的产品净值,这种现象在熊市期间常有出现,但对坚持在第三方平台披露净值的私募同行略显不公。 然而,“隐匿”净值的行为是否构成违规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私募并没有对第三方平台和托管机构披露净值的义务。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私募机构选择性地向外界披露其净值信息,确实涉及误导。比如,某私募基金在暂停向第三方平台更新新的净值信息后,其的净值就停留在了高位,相应的第三方的统计指标也在高位,这很容易给不够仔细的合格投资者一个错误,即该产品的净值依然表现良好。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私募产品主要分为自主发行和投顾产品两大类。自主发行产品中,私募管理人对合格投资者有明确的信批义务;如果私募作为投顾,渠道产品管理人(比如信托计划产品、银行委外产品)则有义务向投资者行使信批义务,这种情况下私募承担的角色更多是“售后服务”,并不能从义务层面理解。 对于私募净值披露责任的理解,私募排排研究员刘有华对华尔街见闻强调,这是针对特定投资者的义务和服务体现。对于义务,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私募管理人有义务按期向投资者披露;而对于服务而言,由于投资者投资私募基金,私募管理人向投资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二者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上也可以理解为客户的关系,那么净值披露也可以理解为私募管理人给投资者服务的一种形式。 他还指出,部分私募基金可能由于业绩亏损等原因,没有或者故意延迟向投资者披露。这个问题的解决,单单依靠监管是很难发现和杜绝的,需要投资者主动发现并和私募管理人沟通,解决不了再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同时有关方面的积极介入和参与,对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要。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