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P2P收购黑色产业链揭秘:卖方想要“上岸” 买方却趁机“捞一票”
发布时间:2018-07-17 08:5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谢水旺

P2P“雷暴”

金融监管风暴未平息,P2P平台“雷“声已此起彼伏。

在这轮雷暴中,浮出水面的不仅仅是逾期、自融、假标、恶意逃废债等以往司空见惯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条以自融方式收购网贷平台随后脱手的黑色产业链,也开始显露出冰山一角。(马春园)

“中介参与进来,一种是掮客,利用信息不对称,低价收购平台,高价卖出;另一种胆子更大,中介洽谈很多平台的收购,自己手头掌握多家空壳公司,然后在平台上发标,一方面募集收购资金,另一方面给收购方输血。”

近期,P2P网贷行业十分不平静,行业洗牌加剧。一方面,全国P2P平台“雷”声不断,网贷之家也卷入其中;另一方面,多家P2P平台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

“P2P平台获得融资需客观看待,有些是真实的,比如投资方对头部平台比较看好;但也有假融资,或给投资者信心,或存在猫腻。”7月16日,一位金融律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近期,投之家涉嫌集资诈骗事件,网贷之家卷入其中,成为行业标志性事件,也反映出P2P网贷收购的乱象。即掌握大量壳公司的中介为收购方策划,利用多家壳公司在拟收购P2P平台上发布虚假借款标的,收购方以此实现“自融”,平台的待收规模进一步做大后再卖出脱手,这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收购P2P的连环局?

7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公告称,对投之家平台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消息一出,业内哗然。投之家为网贷之家兄弟公司,早期为P2P平台引流,后来转型P2P平台;2017年末引进新的大股东,即上市公司珈伟股份母公司阿拉山口市灏轩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网贷之家退出。

7月15日,投之家CEO黄诗樵回应媒体称,目前投之家的实际控制人是卢智建(并非珈伟股份董事长丁孔贤),爆雷源于对赌。

十分矛盾的是,记者查阅企查查发现,投之家大股东确实为阿拉山口市灏轩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并无卢智建相关信息。上市公司珈伟股份曾公告称,珈伟股份灏轩投资未对投之家进行投资。

黄诗樵自称,投之家原有的股东及运营团队和灏轩股权投资签订的是对赌式的股权交易。双方以“一年内将待收规模做到32亿元”为条件进行对赌。

不过,黄诗樵表示,由卢智建掌握的新股东方(企查查无法查询到卢智建相关信息)主要把控资产端,“新股东做法比较简单粗暴,不让原有团队介入,很多业务包括发标以及资金全部都在新股东手上。投之家实际逾期20亿元左右。”

网贷之家最新消息显示,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于7月15日早上已经主动到深圳经侦配合调查,尽全力追讨逾期标的的债务。此前,徐红伟表示,愿意用投之家被并购所获得的全部股权款、他在网贷之家的利润以及股权价值来尽量弥补投资者的损失。

7月16日晚间,投之家官方微博透露:“目前黄诗樵和徐红伟都是被警方拘禁(今天珈伟股份维权现场某警官口头描述)。具体请以警方官方信息为准。”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有可能是卢智建向投之家等多家P2P平台提出了收购方案,并提供资产端募资,且资产端和风控掌握在卢智建手中,当把待收规模做到一定程度后,再转手卖给上市公司。

不过,事件真实情况有待警方调查。

详解P2P收购产业链

投之家事件反映出P2P网贷收购乱象。

有公司收购P2P平台本是正常现象,收购价格一般是平台待收规模25%-40%。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中介,为收购方提供全流程服务,由此形成产业链。

也有P2P平台担心风险,即使清盘,也不会“卖身”。上海一家P2P平台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准备不做网贷业务了,也有收购方找到我们,但我们不接受。后面我们不掌握资产端,如果收购方提供的资产出了事,我们是有责任的,需要追溯。”

多位金融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描述了P2P网贷收购现象。

“卖方(指P2P平台原股东)主要想脱身,不赚钱风险又大,卖了可以寻求收益。但收购方的目的是什么?收购资金从哪来?都需要打上问号,很难甄别善意还是恶意。”一位金融律师称。

一位参与过P2P收购的金融律师介绍,收购方主要有几种心态,一是收购中西部平台,寻求获得备案,并不关注平台运营情况,更关心平台和当地政府关系;二是资产获取能力强的平台,受借款限额限制,收购多个平台,便于发标,突破限额;三是缺乏资产端的平台,收购资产获取能力强的平台;还有一种,就是收购方看中平台的抵押物资产,进行处置。

最坏的情况则是,卖方以为“上岸”,收购方却想着“捞一票”,或输血自身,或做大待收规模后卖出,涉嫌非法集资。

“中介参与进来,一种是掮客,利用信息不对称,低价收购平台,高价卖出;另一种胆子更大,中介洽谈很多平台的收购,自己手头掌握多家空壳公司,然后在平台上发标,一方面募集收购资金,另一方面给收购方输血,比如经营不善、缺乏资金的上市公司,把待收规模做大,把盘子做大,后期还可以转手给其他公司,实现脱身。”上述金融律师称。

之所以能从平台上募集收购资金,原因在于收购资金并非一次性给到平台。据上海一家P2P平台负责人描述:“比如我的平台待收规模10亿,跟收购方谈好了两亿收购,收购方先付五千万,之后在平台上发收购方提供的资产,比如每月1亿,并还给平台相应的资金,待收替换成了收购方的10亿,这时平台收到全部的收购款,实现退出。”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