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金融观察
新“国九条”下保壳众生相:36家公司锁定退市,花式保壳层出不穷
发布时间:2024-06-26 22:00 来源:钛媒体

保壳措施五花八门,失败者比比皆是,炒作者恐血本无归。

新“国九条”出台后,A股退市力度加码,上市公司面值、市值退市风险陡增。年初至今已有12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另有24家锁定退市或已进入退市整理期。与此同时,大量ST股仍在退市边缘挣扎。

面对退市危机,不少上市公司使出浑身解数突击保壳,具体措施包括增持、回购以及短期利好消息刺激等等。但据钛媒体App观察,若非公司基本面发生根本性改善,上述举措也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对股价的提振作用往往昙花一现;一旦查实违规行为,公司不仅难逃退市命运,还要受到监管处罚。

伴随着新“国九条”严打保壳炒作,“壳价值”大幅缩水,大量ST股逐渐被边缘化。这种背景下,投资者跟风“炒壳”无异于火中取栗。一旦股票被锁定退市,等待投资者的就是被套牢的命运。

年内12家完成退市,24家锁定退市

新规发布以来,A股市场加速优胜劣汰。除财务类、重大违法类等多项退市指标外,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的面值退市引发市场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累计12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其中7家退市的直接原因是股价低于1元。

1719402208978074.png

年内已完成退市公司,钛媒体App制表,数据来源:Wind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4家上市公司锁定退市,其中14家因触及交易类退市。

1719402242944383.png

年内锁定退市公司,钛媒体App制表,数据来源:Wind

这些面值退市股中,诞生了许多“史上第一”。

例如,正源股份近日公告将于6月27日摘牌,成为年内首家非ST退市股;因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上市29年的建车B成为沪深首只市值退市股,截至收盘市值为1.33亿元;史上最低价个股*ST保力于5月16日完成了在A股的谢幕表演,最终报收0.11元。

事实上,这些“面值退”、“市值退”公司背后,往往是盈利差、经营违规、内控失效等多重风险的深度交织,积重难返。

例如,已锁定1元退市的*ST巴安,此前因控制权转让生变,大股东“宫斗”不断;在此期间,公司连续3年大幅亏损,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被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39亿存款离奇“消失”的ST亿利,长期存在合规风险。公司此前屡次被曝资金占用、巨额资金存放财务公司超出限额,并因资产分类不实、高管人员长期缺位等原因遭到监管处罚;已经退市的*ST美盛长期存在大额资金占用,2022年度、2023年度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连续四年亏损,2023年年报披露前已触及交易类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九条”对于退市标准的修订重点聚焦于财务类及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进一步细化了对于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要求及财报造假的认定标准,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新纺退被曝曾连续7年财务造假。根据4月28日披露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涉嫌虚增、虚减营业收入,虚减、虚增营业成本,虚增存货,虚增研发费用,导致2016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拟被罚款4250万元。在此之前,公司已锁定“1元退市”。

曾市值200亿元的算力大牛股*ST左江,因公司经审计的2023年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同时,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此前,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证监会立案。

突击保壳使尽浑身解数

此次退市新规修改,提高了主板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将营收指标从“1亿元”提高至“3亿元”;此外,提高A股公司市值退市指标,将主板A股(含A+B股)市值标准从现行“3亿元”提高至“5亿元”。

退市新规发布后,部分上市公司面临的面值、市值退市风险陡增。截至6月25日收盘,沪深两市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240只,低于1元的有48只;主板市值低于10亿元的个股共有70只,其中市值低于5亿元的共有17只。

面对退市危机,多家面值逼近1元“警戒线”的公司纷纷出招自救。

6月24日,股价创新低的兴源环境紧急抛出一份增持计划,公告称其董监高团队计划3个月内增持130万元-260万元。同日,康欣新材、ST起步、*ST景峰也公布了增持计划。

不过,增持对股价的提振效果各异。截至6月25日早盘,兴源环境、ST起步涨停,康欣新材跌0.79%,*ST景峰跌停,股价报0.93元。

*ST威帝则是在重组计划“流产”后,抛出回购预案来稳定市场信心。据其披露,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预计回购金额为500万元至1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为3元/股,但该计划尚需股东大会审议。

市值不足3亿元的*ST美讯也曾在6月11日抛出增持计划。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关联方国美信计划于10个交易日内,增持200万元-400万元。尽管国美信后期确实增持了51.51万股公司股份,但增持对提振股价效果有限。自6月19日股价突破1.06元后再次走低,截至6月24日收盘,*ST美讯报1元,市值2.85元。

然而,纵使“拼尽全力”保壳也未必能成功。

4月30日,ST迪马因连续三年亏损并被审计机构出具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而戴帽。随后,公司不断放出签订战略投资协议、控股股东或高管增持,申请重整等利好消息刺激股价。

ST迪马的具体保壳措施如下:5月13日披露公告称,公司与华润渝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困境项目盘活业务、资产价值提升及产业赋能、重庆市“三攻坚一盘活”等方面展开业务合作;5月14日,ST迪马相继发布了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7名董事和高管人员的增持计划;6月13日盘中在官微发布名为《重庆市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全力支持推动东银集团、迪马股份战略重整工作》的利好文章,刺激股价走出“地天板”。

多重利好刺激下,ST迪马股价在1元上下反复横跳,直至6月21日晚间,ST迪马一纸公告宣判了公司的退市命运。

壳价值大幅缩水,冒险“炒壳”恐血本无归

之前A股市场之所以长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与所谓的“壳价值”不无关系。而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所谓的“壳价值”正在快速贬值。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06家公司被实施ST或*ST,其中,47家公司被ST,59家公司被*ST。截至6月25日,沪深两市ST板块共有135家上市公司,其中*ST公司71家。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ST板块指数累计跌幅近40%,跌幅远超大盘;其中78只个股跌幅超过50%,*ST保力、*ST美尚、*ST超华三只个股跌幅均超90%。

1719402299813121.jpg

来源:Wind

伴随“壳价值”的大幅缩水,过去常用的并购重组等突击保壳方式已然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单粗暴的炒作概念,拉升股价;或是增持回购,彰显信心。前者可以起到短期刺激股价的作用,但属于铤而走险,一旦被查实退市风险不降反增;后者虽不存在安全风险,但若没有业绩支撑,股价提振作用往往昙花一现。

从监管动向来看,一些五花八门的“保壳”动作中不乏违规行为。梳理相关监管函可知,对于处于面值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沪深交易所正紧盯其是否存在炒作股价等情况,并围绕“自救”手段背后的细节、动机进行详细追问,要求公司提示相关风险。

如上文提到的ST迪马,被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和警示函。经上交所查明,ST迪马及其控股股东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等方面,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等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就普通投资者而言,对于“壳公司”的炒作一定要保持谨慎。

今年3月以来,大理药业多次提示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但在游资爆炒下股价仍持续高涨。3月间,该股从最低价至最高价涨幅达123%,其间连续9个涨停板,3个跌停板。4月份再度出现3个涨停,4个跌停。如今披星戴帽的*ST大药股价已经被打回原形。

新“国九条”明确,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证监会也多次发声,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

有投行分析人士表示,从监管环境和改革方向看,ST股日益边缘化、壳资源贬值是大势所趋,单纯靠押注博重组,赚取高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

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

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

财经贝EHZ,九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

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

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

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

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

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

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

财经贝EHZ客服:

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 

邮箱:cjzvipze@gmail.com   ehz@cjz.vip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