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整天都在刷手机,这到底是怎么了? 近一年里,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王莎莎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医生,她感受到,2020年疫情后,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骤增,反映在医院的家庭育儿门诊、心理专科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抑郁、焦虑等问题,更严重一点的孩子还有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而在这些孩子里,过度沉迷使用电子产品的现象十分显著。 根据这些观察,王莎莎去查相关文献,发现教育部在2021 年发布过一个数据,在近1.1万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超过三成认为孩子有手机依赖表现,经常下意识找手机,无法连接网络时会焦虑,手机不在身边会感到恐慌。 而另一组数据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我国部分地区12-18岁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检出率达到了10%。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在家上网课,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增加,他们有了更多机会看电子小说,刷视频,打游戏,逐渐达到了沉迷上瘾的程度。 像是海底下的冰山,随着疫情退去,网络沉迷的孩子慢慢浮现出来,引发的一些现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2022年11月,上海儿童医院决定单独成立一个网络沉迷门诊,王莎莎是这个门诊的主要医生。 门诊成立后,王莎莎经常能接触到网络沉迷的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手机下载了200多款游戏,不愿意去上幼儿园。还有一个9岁的孩子,经常感到不开心,自己在手机上做心理问诊,问吃什么药能好。经过这些和孩子的交流,王莎莎看到,网络沉迷背后,是孩子复杂的生存处境——不可承受的学业压力,在现实生活中没法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遭遇孤立和校园霸凌,以及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尤其亲子之间的冲突和拉锯,往往让孩子的状况变得更糟。 当这些孩子走进诊室,给王莎莎的感觉是麻木的、迷茫的。「孩子越来越痛苦了。」他们在很早的年龄就开始承受压力,经常感觉自己走到了悬崖边,不知道还能往哪里去,甚至过早叩问存在的意义。在悬而未解的问题面前,孩子得不到答案,就把自己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背后隐含的是他们对于现实的一种逃避式的抗争。」 这意味着,孩子所谓的「网络沉迷」,不是一个一蹴而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但王莎莎提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一直躲避在网络世界中,只不过他们感到距离有秩序的生活越来越远,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重新管理起来。这时,如果父母能给孩子托底,成为他们的一个支点,「孩子获得了支持,重新走出去的力量也是无可比拟的。」 以下是王莎莎的自述—— 1 那个13岁的孩子第一次进到诊室,眼神无光,脸上也没什么表情,看起来非常萎靡,显然很长时间没有好好睡觉了。 因为严重网络沉迷,孩子已经休学,在家里持续打了一个月游戏,一天要玩将近20个小时,作息完全紊乱了。和他一起出现的父母显得非常无措。有一次,他们实在看不下去,就没收了孩子的手机,把家里的网络也断了,孩子突然情绪崩溃,抢过手机,直接从阳台扔了下去,接着开始砸电视,还和父母大打出手,把家里弄得一片狼藉。父母不知道怎么处理,最后只好打110报警。 暴力行为不止发生在家里。休学之前,孩子在学校社交上也出了问题,最近一次的起因是几名同学给他起绰号,他不知道怎么用言语沟通,直接和对方发生肢体对抗,使得同学对他纷纷远离。再往前推移,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不合群,每次发生冲突,家长就给孩子换学校,小学还没毕业就已经换了三所。 但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家长从来没有跟孩子一起坐下来谈谈心,妈妈的办法就是躲避、压制,爸爸只会失控地发脾气。等到孩子严重网络沉迷,家长还是没有探究原因,而是单纯戒断网络,曾把孩子送到一家全封闭式的拳击训练营,了解到我们医院开设专门的门诊之后,又陪着孩子一起来了诊室。 最近一年里,诊室里出现过不少类似这样的孩子。为了判断网络沉迷的程度,除了面诊访谈外,我们还会让孩子填写一些心理测验量表。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份设置了13个问题,分成三个不同维度,一是看孩子与网络分离是否会出现沮丧、暴躁等戒断症状,二是孩子是否总是需要更多时间上网才能得到满足,三是网络是否造成孩子睡眠紊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身心影响。 这些问题的回答会被折算成分数,如果总分在75~95之间,孩子可能存在轻度到中度的网络沉迷。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已经释放出一些明显信号:比如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但看到电脑、手机会眼睛发光;遏制不住强迫性的上网冲动,专注于打游戏、聊天或者看视频,而且时间越来越长;不愿意处理更紧迫的事情,比如作业拖延到深夜十一二点,早晨起不来,上课精神萎靡,成绩突然下降。 如果测量的分数高于95分,网络沉迷可能就达到了重度。这部分孩子已经难以从网络中脱身,一旦上网行为被制止,他们会发怒,甚至出现攻击、自虐行为。他们还会表现出对人漠不关心,排斥社交,甚至不上学,也不出门,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天大概有16~20个小时投入在网络世界。 记得一位家长曾经向我描述,他一天到晚几乎看不到孩子——白天睡觉,等晚上一家人都睡了,孩子才像个夜猫子一样,出来吃一顿饭,饮食和睡眠变得一团糟。 图源视觉中国 等孩子到了这一步,亲子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家长很容易感到恐慌、不知所措,之后就采取粗暴的方式进行压制,没收孩子手机,断网,在孩子房间里装监控。有的父母甚至把网络问题上升到对孩子整个的否定,说他这辈子都会因此毁了。孩子听到这种指责,更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也不愿意在一张餐桌上吃饭,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坏。 我曾遇到亲子关系最破碎的一个家庭,孩子14岁,妈妈也是把她的手机抢夺过来,一个月不准她再碰。从那之后,孩子就把自己关到房间里,跟妈妈完全不交流。后来,妈妈把手机还给她,孩子还是不愿意说话,就在微信上发最简单的消息。比如妈妈问,「起床吃饭吗?」她就回答,「吃。」「不吃。」非常冷漠的几个字。 这样持续了快两个月,孩子可能也感到困扰,有一天主动发信息跟妈妈说,要去看心理医生。她们从江苏某地特地赶来上海,但是到了门诊,孩子全程低着头,问她问题也始终不回应,就盯着一个地方发呆,仿佛一块冰,精神抽离了现实世界。 冲突在一些家庭里是更为剧烈的。不少孩子跟家长对打,以至于家长出现在诊室时,身上还带着明显的伤痕。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手臂淤青的妈妈,孩子只有8岁多,因为制止他打游戏,孩子对她使劲踢打,爸爸不在家,上了年纪的外公外婆也制止不住,最后,妈妈只好带着伤「离家出走」,在宾馆躲过了那一晚。 除了在门诊上看到的,媒体也总是报道,比如小学生因为打赏游戏主播,花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14 岁少年沉迷手游,因为被父亲训,就报警抓父亲;一名12岁的学生沉迷游戏充值万元,被父亲批评后,从11楼跳下……你能感受到,网络沉迷的孩子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我们平时可能不是特别关注,但沉迷引发的一些现状,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我们参考的美国2015年版《精神障碍与诊断手册》中,网络成瘾已经被列为一种精神类疾病。临床上,网络问题往往不是单独存在,孩子还伴随着抑郁、双向情感障碍,更严重一点的还有精神分裂。面对这些孩子,父母如果处理不好,一味戒断网络,只会导致冲突升级,不仅没有改善局面,反而会让孩子演变成休学、盗刷父母银行卡,甚至自伤自残,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王莎莎在门诊 2 孩子第一次来到门诊,基本都是被动的,他们会表现得不耐烦,不信任医生,话语平淡,好像讲述的事情跟自己毫不相关。 但等孩子打开心扉之后,就会发现网络沉迷只是表象,孩子内心充满痛苦、迷茫。他们在很小的年龄就开始承受压力,经常感觉自己走到了悬崖边,不知道还能往哪里去,甚至过早叩问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悬而未解的问题面前,孩子得不到答案,于是把自己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背后隐含的是他们对于现实的一种逃避式的抗争。 最常见的压力来源就是学业,特别是「中考五五分流」的提法出现后,孩子上小学时就被要求努力。印象最深的是一个11岁的孩子,来到门诊,戴着个眼镜,讲到学业负担,她肢体会控制不住地抖动,说不了几句话,就要停下来叹一口气。这个孩子说班上的同学都很卷,作业写到晚上11点,但因为存在注意力缺陷,她做作业很慢,熬到12点还是写不完,在学校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惩罚,在办公室补作业。 之后,哪怕老师批评的是别人,这个孩子都会感到胸闷心慌,写不完作业会打自己,凌晨2点还难以入睡,有时候被父亲批评,还会想从阳台跳下去。因为重度焦虑,这个孩子最后只好休学在家,为了让自己放松,开始问奶奶要手机,欺骗说上网课,其实是沉迷于刷短视频。 还有很多孩子沉迷网络,源于在现实生活中没法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交关系,甚至遭遇到社交孤立和校园霸凌,才把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产品上。 比如门诊还遇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手机里下载了500多款游戏,背后的原因是,孩子在学校不知道怎么跟小朋友沟通,同伴关系不好,又比较调皮,本来坐在第一排,但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认为影响课堂效率,把他调到了最后一排。那个孩子的个头并不高,就感觉受到了集体的孤立,只好通过打不同的通关游戏,宣泄郁闷的情绪。 还有一个上初三的孩子哭着对我说,自己性格内向,看着所有人聊得很开心,但她就是插不进去话,只能往一边缩。从六年级到八年级,她只交到一个朋友,但是后来,班级里一个人缘好的女生开始带头孤立她,把她唯一的朋友也拉拢了过去。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就把自己投身在游戏里,慢慢打出一点成绩,还赢得了几个以她为中心的追随者。在虚拟世界里,孩子终于成为了一个带领者,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那一个」。 被孤立和霸凌的大多是上初中的女生,她们出现在诊室,有一个共性是,性格内向,说话声音小到听不清,显得很不自信。这些女孩融入不了集体,被同学说成「装」,「假清高」,她们因此逐渐陷入抑郁,沉迷网络也表现出特性——不是打游戏,而是试图寻找和自己一样的群体,有的互相依偎取暖,有的分享一些自伤经验。我记得一个女孩进入到「自杀群」,被网络监管到,警察及时告知父母制止,父母才带着孩子来到我们门诊。 其实,好的家庭、学校教育可以提前规避这些问题。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如果孩子偏内向,就可以对TA进行社交引导和训练,教TA如何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跟别人开启对话。而在学校,孩子作业没做完,老师想要起警示作用,但也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打压。 除了孩子之外,我们在临床上还发现,很多网络沉迷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的父母,甚至有的父母,自己从十几岁就痴迷打游戏、刷视频,工作后电子产品更变成一种娱乐方式。所以当这样的父母管孩子时,孩子就很不服气。等孩子对电子产品不可控制,父母才意识到对孩子的影响如此之深。 有些爸爸不仅容易忽视孩子的网络问题,而且在教育里也是缺失的。记得一个让我挺惊讶的孩子说,自己家住的是别墅,她在三楼,爸爸在二楼,平时对她的关心只限于学习,比如考试满意还是不满意,评判只有肯定和否定,没有更多的深入交流。爸爸提供的和孩子的需求也是错位的,比如把孩子的房间装饰成粉色,但她其实并不喜欢粉色,以至于孩子评价爸爸,「最熟悉的陌生人」,给爸爸打分只有40分。 其实,这一代父母都是80、90后,他们也是在心理被忽视中成长起来,等到自己当了家长,都挺重视孩子的身体和学业,但又再次忽视心理问题。 从这一点上看,外地来门诊的儿童表现更加明显,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一线城市打工,自己在老家上学,平时由老人带着,每周和父母视频一次,经常感到孤独,就从网络上寻求温暖。 最为典型的是一个从湖南来的孩子,只有9岁,妈妈在他五六岁就出去打工了,过生日也不会出现,孩子过度思念妈妈,开始动不动就腹痛,不想去上学,沉迷于手机,妈妈带来我们医院检查,发现孩子主要是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他沉迷手机,其实很少打游戏,而是看妈妈所有社交媒体的动态。 遇到类似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就跟父母说,给孩子多一些陪伴,要比带他们去各种医院检查要强得多。其实,现在的孩子物质上都能得到满足了,但精神是匮乏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足,家长再怎么求助心理医生,孩子也很难有本质的变化。 从心理上看,孩子之所以容易沉迷游戏,是因为游戏能给到TA及时的认可和奖励,闯关之后,立马会出现一个喝彩或者鼓掌的声音。这种及时的满足非常重要,家长要学会给孩子认可,不要只关注TA在网络上用了多长时间,而要看到今天关掉电视、归还手机时,已经比昨天取得微小的进步。 王莎莎和孩子们在做沙盘游戏 3 大概在三四年前,我做过一个关于电子产品暴露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关系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发育正常孩子来说,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花更少的时间在真实社交上,而是经常和一个没有生命的电子产品相处,以至于给他们的发育造成隐患。 今年9月份开学后,很多三四岁上幼儿园小小班的孩子,因为不说话来看心理门诊,他们在家里表现一切正常,但到了陌生环境,就会出现「选择性缄默」。倒回去看,这些孩子有一个特别大的共性,就是出生于2019到2020年之间,恰好伴随着疫情成长,封控导致他们外出机会变少,社交几乎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因此早早就出现了社交恐惧症。 放眼更广阔的群体,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手机已经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导致工作、学习的界限感几乎没有了。现在很多家长回家也要处理工作,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手机就充当了半个精神保姆。而在我们医院也可以看到,90%的孩子坐诊、输液都在看动画片,玩游戏,家长怕孩子吵闹,就以这种最省事的方式给孩子安抚。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接触到网络沉迷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比如最小来看诊的一个孩子,只有5岁,拒绝去上幼儿园,就和手机里下载的200多款游戏相处。 当然,网络使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在临床上,我还有一个感受是,很多孩子的网络素养已经很高,拿手机不是玩游戏,而是做各种不同的探索,有的会编程,自己开发软件;有的喜欢二次元,学着做动漫创作。还有一个孩子注册了自己的网络账号,在上面推送音乐类的视频,有一条播放量达到10万以上,粉丝积累了1万多。 这都让我感觉到,这一代孩子是被我们低估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孩子是有好奇心的,也有被人欣赏的期待,已经在很小的年龄学会用不同的渠道获取外界关注。这时,网络就不再是什么害虫、毒瘤,而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潜在特长,像花朵一样去绽放。 但特别遗憾的是,在当下的教育语境里,这些行为都被看成不务正业,学校也是把孩子放到一个模具里培养,而忽视了个性的发展。甚至现在的课间十分钟,老师担心孩子在操场上打闹不安全,孩子除了上厕所,都出不了教室,就统一趴在座位上写作业。到了周末,孩子看起来特别忙,要上家长安排的各种兴趣班,留给他们自我探索的机会越来越少,网络就变成一个多出来的空间,这也是导致网络沉迷增多的一个现实原因。 一旦沉迷导致严重的后果,家长暴力戒断,事情又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但完全戒断网络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必要的。比如我在医院互联网健康问诊平台做公益时,就遇到过一个9岁的孩子,说爸爸情绪比较暴躁,全家都偏爱妹妹,感觉自己被冷落,经常不开心,提不起精神,于是来手机上问诊,问吃什么药能好。 你就能看到,这也是一种手机使用行为,这么小的孩子已经在用它求助了。如果父母用偏激的方式切断网络,不仅会让孩子失去现实中原本得不到的安慰和支持,可能也会切断孩子唯一求助的途径。 我一直跟家长说,相比于控制电子产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让他们学会投入网络,也要能够及时从中抽离。家长可以跟孩子约定好手机使用时间,如果一天一小时难以控制,就把周期定成一周七小时,让孩子感到时间是有弹性的,但也是有限度的。 就像之前所说,网络沉迷的成因是复杂的,很多大环境的问题难以改变,但家庭是影响孩子最小的生态系统。孩子遇到问题,家长应该首先站在孩子这一边,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而不是急着去做他的对抗者,一味增强孩子的心理负担。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愿意一直躲避在网络世界中,只不过他们感到距离有秩序的生活越来越远,好像欠下了一笔永远还不完的债,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重新管理起来,以一个特别好的状态回到现实中去。这时,父母就要给孩子托底,成为他们的一个支点,一旦孩子获得了支持,重新走出去的力量也是无可比拟的。 回到最初打游戏20个小时的那个孩子,沉迷网络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不被爸爸支持和肯定。为了改变他们的家庭关系,我让父子参与了心理沙盘治疗。摆放模具时,爸爸觉得某个东西跟场景更相符,但孩子觉得是破坏,把东西不耐烦地拿开,两人因此有了争吵。观察到他们的沟通模式之后,我们就给爸爸建议,可以先倾听孩子的想法,再用商量的语气跟他沟通,「你觉得这样可以吗?」「这样合适吗?」 等爸爸的态度和站位发生改变后,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否定和控制,情绪真的起了变化,不再像个小狮子一样,而是逐渐变得平和。5次沙盘治疗期间,孩子选择的主题也从不同阵营的士兵对抗,变成晴朗的天气里,人们在海边沙滩悠闲地散步,和爸爸配合得越来越好,画面也变得协调。 每次来医院的路上,这对父子相处的时间也变多了,爸爸会跟孩子讨论游戏的职业竞技,孩子感觉自己被理解,话头逐渐增多。回到家里,爸爸也早已恢复了网络,归还了孩子手机,他们开始商讨使用时间,从一天20个小时,慢慢减少到10小时,再到8小时,孩子也比较配合了。 记得孩子最后一次从门诊离开,目光已经能够和周围人对视,面部荡漾着一些笑容。那一次,他主动把诊室的门打开,之后用手轻轻挽住了爸爸的胳膊。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