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科技世界还在关注诸如网上购物等线上运作时,投资界又有了新的投资机会:Lending Club 朝着IPO又迈进了一大步。 Lending Club 本周一宣称将通过IPO融资高达7.96亿美元,如果Lending Club按照12美元/股的价格出售股份的话,Lending Club的估值约为56亿美元。 这是个比较高的估值,但Lending Club的市值应该比这个要高,毕竟Lending Club去年一整年的销售额就高达1.765亿美元,一个公司的市值通常是营业收入的30倍,这在高速发展的软件公司很常见。 来自CNBC的 Dominic Chu 已报道过Lending Club 的上市申请,但未对Lending Club的上市股票做过多的细节描述。 但从Lending Club发布的线上路演可以看出,Lending Club在今年第三季度发行的贷款规模高达11.7亿美元,今年的贷款发行规模有望高达47亿美元。Lending Club的CEO Renaud Laplanche指出,这个规模和美国整个消费信贷市场的规模相比尚属九牛一毛,美国的消费信贷总规模高达3.3万亿,其中信用卡市场就达8.8亿美元。 Renaud Laplanche本人非常有雄心,Lending Club因线上操作而降低了运作成本,能够为借款人提供更低的借款利率,Lending Club也计划扩张到小企业借贷和医疗贷款,Renaud Laplanche自信能够带领Lending Club颠覆现有的银行业务。 Laplanche 在上周的上市路演中表示,“Lending Club一直在快速增长,我们相信我们的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我们目前的业务规模仅为潜在市场的冰山一角,我们坚信10年后的银行系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Lending Club的上市有望挤入美国互联网公司上市规模的前五名,2012年Facebook的160亿美元的上市交易规模是迄今为止最大的。 Lending Club 和其竞争对手Prosper 一直是美国P2P借贷的先锋平台,这两家平台都是通过线上匹配潜在借款人和投资人。根据本年度第三季度的运营数据,Prosper的规模约为Lending Club的40%。 By Ari Levy from CNBC ...
“我们的使命:改变银行体系,使信贷更为实惠,让投资更有价值。”这是全球最大P2P网贷平台LendingClub在其招股说明书上提出的。华盛顿时间12月11日,LendingClub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这给当下快速发展的中国P2P行业打了一剂鸡血。 一边是美国式P2P的成功上市,另一边则是中国式P2P平台仍处于无监管细则、行业规则不明晰的“蛮荒时期”,这“一剂鸡血”是否打得适宜?分析认为,由于美国P2P平台与中国P2P平台在商业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内平台能否复制他人的成功仍有诸多疑问。 业内人士表示,LendingClub的模式和中国截然不同,“它上市不会对中国相关行业产生很大影响。”据了解,LendingClub模式源于美国的社会环境、监管要求等,但很多条件在中国尚不具备,比如相对完善的征信体系、苛刻的信息披露机制等。 LengdingClub成立于2006年10月,最早通过Facebook开展业务。一年后,网站正式上线,全面开始P2P借贷服务。随后通过与WebBank合作,通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转为证券模式后,LendingClub将业务拓展到美国大部分州。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LendingClub累计促成贷款金额达50亿美元。与中国P2P不同,美国P2P平台对于借款人而言,最大的价值是相对于信用卡贷款利率、传统银行分期贷款利率更低的借款利率。据LengdingClub统计,贷款主要用于信用卡还款、房屋装修和购车等消费用途。 相关资料显示,LendingClub在投资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将标的分为A到G7个级别。而投资人的年化收益率根据标的级别不同,A到G的收益率从5%左右到13%左右不等。最低投资额度25美元,交易成功后,投资者将在30到45天内按月获取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在LendingClub上投资,它的投资者需要居住在28个业务得到批准的美国州中,其他州的投资者只能通过LendingClub所拥有的二级交易平台进行投资。此外,投资者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收入要求,投资者不能将超过个人财富10%的资金投资于LendingClub上。 从贷款端来看,借款会员注册后,可以向LendingClub提交贷款需求,审核后将在平台上公布,最高贷款金额为3.5万美元,贷款期限为三年或五年。如果14日之内,投资人的总认购比例超过贷款金额的60%,贷款将按照认购额进行发放,根据借款人信用等级不同,贷款利率从A到G从6%到24%不等。在贷款端,平台负责审核借款人身份和信用记录、审核贷款需求和确定贷款利率、分发偿付贷款本息、逾期发生后追偿。 在信息披露上,平台受到SEC的监管,需要提供最新的“权证发行说明书”放在网站首页。说明书是一个复杂的文件,通常有100页之多,其中包含平台和投资机会的相关信息、对投资风险、常见问题和答案、平台如何运作、贷款历史分析以及其他内容都有详细描述。除此之外,平台还会向SEC提交季度和年度的财务报告。 此外,对于LendingClub接下来的发展,其募股书上提到:“平台会提供给互补的合作伙伴新的产品和开发工具,如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技术公司。这些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可以直接与我们交易,或利用我们的工具来建立贷款组合,以满足他们或他们客户的投资需求。我们相信这将有助于扩大我们的平台的吸引力和可用性。” “将P2P平台拿来证券化对待是值得借鉴和学习,证券化对待后,像去担保化、资金池什么问题都更容易解决。另外,LendingClub是数据审贷,从技术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业内人士说。 ...
北京时间12月12日凌晨消息,全球最大P2P平台Lending Club(LC)周四成功登陆纽交所,IPO价格为15美元,上市首日行情火爆,涨幅高达56%收于23.43美元,成交量近4500万股,市值85亿美元。 据悉,LendingClub多次上调了发行价直至每股15美元,并增发30万股,使其总融资金额达到了8.7亿美元,该公司及其背后的风投计划出售5800万股的股票,公司总股本为3亿6110万股。 过去7年里Lending Club已经成功完成50亿美金的放贷量,Lending Club现在只有2个产品:个贷和中小企业贷。就Lending Club的主打产品个贷而言,市场整体体量在8500亿,但Lending Club只占其中的50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Lending Club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技术、市场、产品等多个方面,去和越来越多的中型商业银行竞争,抢夺客户。 ...
本周是Lending Club正式上市的日子,种种迹象看来,Lending Club于本周四公开上市,无疑是关注P2P借贷行业的所有人的兴奋时刻。 对于想通过定向配股计划参与Lending Club 上市的散户投资者来说,本周应该都有接收到富达国际投资 Fidelity的官方邮件,该邮件显示Lending Club的每股价格从之前的10-12美元涨至12-14美元。12月8日一早,Lending Club公布提交的第四版上市S-1文件中也包含了这一变化明细。 看起来通过Fidelity参与此次定向配股计划购买的所有参与者将在Fidelity享有从本周四下午18:00-24:00共计六小时的服务窗口,参与者可以通过此窗口明确自己的购股意向,根据我所得的消息,Fidelity开通的服务窗口都曾经办过数笔上市交易。 最近我联系了P2P借贷行业内的多位领军人物,采访他们关于此次Lending Club上市的看法。鉴于Lending Club是P2P借贷行业内第一家上市的公司,所以我想了解诸位行业名人的看法。 Prosper 的CEO Aaron Vermu表示,“这是P2P借贷行业内第一家走向上市的公司,是我们P2P借贷行业强大品牌价值的重要实证。此次Lending Club的IPO将大大提升公众对P2P行业的认知与理解,这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兴奋”。 Funding Circle的联合创始人Sam Hodges表示,“现在很少有公司能够达到严格意义上的颠覆意义,即使公司的业务是全新的或是比现在更好的,这也不意味着这家公司具有颠覆意义。而此次Lending Club的IPO进一步证明了P2P线上借贷对银行业的颠覆力量,银行如果不融入P2P借贷的颠覆革命的话,也会遭受淘汰”。 SoFi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Mike Cagney表示,“Lending Club的IPO意义十分巨大,有鉴于Lending Club的本身规模和P2P借贷市场的本身规模,当前发布的Lending Club的上市规模与价格也在意料之中,Lending Club的IPO效果将相当显著。这也证明,投资界渐渐意识到了P2P借贷平台的强速增长及此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 Eaglewood Capital的CEO Jon Barlow表示,“这无疑是P2P借贷行业的里程碑事件,毕竟Lending Club的IPO将P2P借贷的商业模式合法化了。Lending Club的成功IPO,越来越多的新鲜资金将涌入P2P借贷行业”。 Upstart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Dave Girouard表示,“多年来,风投资金一直沉迷于标准的高新技术行业。Lending Club的IPO对风投家来说也是一个提醒:金融服务行业内的投资机会也是十分巨大”。 近日关于 Lending Club IPO的报道文章成百上千,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看到的文章比前四年加起来的P2P行业专题都多,这也证明了人们终于认识到了P2P借贷的发展潜力。 根据CNBC的报道,Lending Club IPO将会是本周交易规模最大的一笔,也可能是今年科技领域内最大的上市交易。我将密切关注 Lending Club IPO的最新进展,并更新在我的推特上。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本周五我可能会写一篇完整的关于 Lending Club IPO的报道。 BY PETER RENTON from lendacademy ...
北京时间12月11月早间消息,《金融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热门P2P网贷公司Lending Club已经确定了IPO(首次公开招股)发行价。这一价格为15美元,高于此前公布的12至14美元的发行价区间。 消息人士称,Lending Club的IPO吸引了投资者的超额认购。该公司将出售5800万股股份,融资8.7亿美元,而市值将超过54亿美元。 在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下,承销商有权从Lending Club购买额外的股份,使得这一IPO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 Lending Club的支持者包括摩根士丹利前掌门人约翰·麦克(John Mack)和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2P网贷公司。 Lending Club股票将于本周四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为“LC”。此次IPO的主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 ...
全球最大P2P网贷平台Lending Club,即将在12月11日上市交易。由于机构投资者认购踊跃,Lending Club将发行价由此前的每股10-12美元上调至每股12-14美元。 如果以价格上限计算,Lending Club将在本次IPO中最高融资8.08亿美元。若按区间中值计算,Lending Club的市值约为43亿美元。公司计划于12月10日确定发行价。 Lending Club现有的投资者包括谷歌、KPCB、T. Rowe Price和贝莱德。不过,只有3位投资者计划在IPO中出售股份,分别为Canaan Partners、Kleiner Perkins和Union Square Ventures。Lending Club的上市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瑞士信贷以及花旗集团。 事实上,Lending Club的估值并没有一个合适的参照对象。用承销商的话说,Lending Club上市的是“一个新的资产类型”,即利用网络技术打造交易平台,直接连接了个人投资者和个人借款者。 具体说来,Lending Club的商业模式是,其与犹他州特许实业银行WebBank展开合作,WebBank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后,将债权出售给Lending Club,Lending Club再将债权以收益权凭证的形式卖给出借人(个人及机构投资者),以完成借贷交易。投资人购买的是Lending Club发行的“会员偿付支持债券”,通过这种形式,放款人就成了P2P平台的无担保债权人,而非借款人的债权人。 在此过程中,Lending Club会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算法,将借贷双方进行合理的匹配。譬如,对于那些信用度较高的用户,其最多可借3.5万美元,平均利率为14%。此外,投资者在网上购买凭证后,未到期的凭证可在与Lending Club合作的平台上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交易过程中,Lending Club并不会提供与资金保障有关的服务,假使贷款出现违约,投资人将独自承担投资的损失。 从Facebook上一个简单的应用,到即将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准上市公司,Lending Club用了七年时间。在中国,P2P行业同样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眼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P2P平台有2000家,活跃平台大概在200家左右。 与Lending Club不同,国内的P2P企业已经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式。眼下,国内最常见的P2P模式是引入第三方担保机制,平台充当借贷双方的撮合者,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相比之下,Lending Club是纯平台的性质,并不会补偿投资者,这也使其模式成为“零风险”。 从信用评估来看,中美也存在着巨大差异。美国已经具备了非常成熟的信用评级体系,而国内的信用数据、征信体系还非常不完善。很多时候,国内不同机构间存在着信息孤岛,P2P公司很难知晓个人到底有多少财富,以及个人的信用度究竟有多高。这些因素统统给国内P2P行业竖起了很高的壁垒,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此基础上,美国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主要以证券监管为主,P2P平台必须不断更新每一笔票据的信息,包括对应贷款的条款、借款人的匿名信息等。信息的透明、公开被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中国,P2P网络贷款更接近互联网上的民间借贷,监管部门更关注和限制的是平台本身的运营状况。 即便国内外的监管、政策环境不一致,在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创始人叶大清看来,Lending Club上市依然为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了巨大利好。 “首先,它的上市说明资本市场持续看好P2P模式,Lending Club上市后还会继续增长,它的市值超过百亿不在话下。”叶大清表示,“而国内在个人消费金融以及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市场潜力远远大于美国,未来五到十年,国内很可能出现几家千亿市值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他指出,美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监管体系和征信数据,因此P2P网站的创新空间并不大,目前只出现了Lending Club和Prosper两家。相反,国内的小微金融领域还很弱,市场需求又十分旺盛,因此创新的空间会大许多。“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因此创业公司还大有可为。” 值得一提的是,Lending Club“零风险”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可以迅速地扩张,而国内的P2P还面临着征信难等问题。如果国内P2P平台不完全转移到线上,P2P就无法真正实现低成本的运营,也无法给借款者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对此,叶大清显得并不担心,“P2P公司在线下运营,一是为了风控,二是为了获客。眼下,国内的人工成本还比较便宜,这种线下征信的方式并不影响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
P2P投资中有着一种隐形的毒素,无形中拖累了投资人的投资回报,但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却还没有意识到。 这个毒素就是“现金拖累”,即未投资的闲置现金对我们整体收益的负面影响。我们的P2P借贷账户中都会有些现金余额,所以”现金拖累”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只有意识到这点的投资者,才能采取措施将现金拖累减到最低。 要想进一步看清现金拖累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看看P2P平台提供的净年化收益(Net Annualized Return ,简称NAR)数据。很多投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收益数据只适用于已投资的资金。 这是我在LendingClub的账户主页,我的年收益率是11%,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好了,这个收益率只适用于那些目前已经投入到贷款中的资金。我账户中的可用现金(箭头所指处)是没有被列入这个收益中的。 例如,你想开始在LendingClub上投资,于是你向账户里转入5,000美元,但你只投资了25美元。你的NAR可能显示你的投资收益率为8%,但剩余4975美元只是存在账户里没有任何利息收入的,如果你在收益计算公式中计入这些闲置资金,你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仅仅为0.1%。 对于希望包括闲置资金算法的投资人,我建议他们试试XIRR。比如LendingMemo的XIRR计算器就很擅长于提供更为全面的收益率计算,不仅计入已投资资金的表现,同时也会把账户中的闲置资金考虑其中。 这并意味着NAR数据一文不值。事实上,很多资深投资人更喜欢NAR。比如来自底特律的投资人Jason先生就曾经表示更喜欢使用NAR:“将账户余额现金与已投资金额对比(XIRR)就好比将苹果和橘子做比较,意义并不大。现金是无风险的,而贷款投资则会面临违约和坏账的风险。如果非要这么比较,那是不是也要把个人账户中的全部活期存款都考虑其中,因为按理说这也应该算是可投资的闲置资金”。 Jason的说法很有道理,这提醒我们XIRR不应单独使用。但是,Jason也同意投资人需意识到”现金拖累”的负面影响,通过将NAR和XIRR逐项比较,我们显著的看到由此带来的后果。例如:如果我的LendingClub NAR比XIRR收益率高出1%,那么这个损失应大部分归咎于”现金拖累”。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保持少量账户余额 解决”现金拖累”无法一蹴而就,它总会以各种形式降低我们的整体投资收益率。但是,要抵制现金拖累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简单的一招就是:保持最少量的账户余额,这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1. 将闲置资金投资到更多的贷款中 2. 将闲置资金从账户中转移 最关键的一点是闲置资金是无利息收入的,也不像活期账户可以随时消费,因此,这些资金需要转移出来。无论怎样,闲置资金余额保持的越低,”现金拖累”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就越小。 自动投标可解决现金拖累 幸运的是,LendingClub和Prosper都采用了自动投标来解决”现金拖累”问题。这两家平台通过专用的自动投资工具,账户中所有可用现金将自动投资到更多的贷款中,而这项自动投标服务完全免费。 我个人在两个平台上均使用了自动投标功能,亲身体验了自动投标对减少账户余额的用处,快速将账户余额投到更多的贷款项目,特别是投资于那些更普遍的评级贷款,如A级、B级和C级。事实上,这些工具使P2P借贷成为一种几乎不需要主动投资行为的活动。 Lending Club的自动投标 LendingClub的自动投标工具非常擅长于将可用现金重新投资。你可以在导航条中的”自动投资”链接找到这个工具。点击此工具将带你进入到以下的登陆界面: 点击”注册”按钮,你将到达自动投资区域的主界面。在网页的最上方是用于选择你的投资风险倾向: LendingClub自身提供了已设置好的三种搭配(A和B等级贷款,加权A和B等级贷款,以及混合投资平台),用户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建立各贷款评级的混合投资,预期收益将低于 LendingClub自身配置的标准分配方案。自动投资于更安全的A级和B级贷款,违约率较低(譬如国家经济状况下滑时)。但是,更安全的贷款等级收益率会比其他产品更低。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风险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进一步浏览网页的下方,你将发现更详细的自动投标分类设置。LendingClub在这个区域辅助添加了四步骤: 1. 每笔贷款的投资额度: 你需要为你的自动投资设置合适的投资额度。大多数投资人为了达到投资多元化,需要将投资分散于200笔贷款项目,因此那些拥有5000美元投资本金的人会投资25美元/笔(25乘以200等于5000),那些有10000美元投资本金的会投资50美元/笔,那些有15000美元投资本金的会投资75美元/笔,以此类推。 2. 贷款期限: 选择投资60个月(5年)或36个月(3年)贷款。这也是账户风险/收益的影响因素。若是为了保守性的安全投资,可选择3年期贷款。若希望获得更高的潜在投资收益,可更多的选择投资5年期贷款。 3. 贷款等级的分配: 设置每类贷款评级在投资中的百分比并对投资分配饼图进行调整。因此,如果你喜欢贷款评级混搭但又不想承担更多风险,你可以根据你的特别需求调整贷款评级的各自百分比。有趣的是,如果你的分配百分比总和低于100%,你的平台账户就仍会有余额。比如我设置的评级贷款分配比总和只有95%,LendingClub将保留5%的现金在我的账户中。注:如果你过于强调投资于更罕见的贷款评级(E级-G级),自动投标工具可能就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了。 4. 设置安全过滤: 如果你想设置过滤条件进行投资(这通常是一项明智的选择),请点击”特殊指令”链接并选择一项。记住,设置的过滤条件越严格,自动投标工具就越难找到你所想要的贷款。 自动投标的设置基本就是这些,点击底部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即全部完成,这样你的账户就可正式自动化投资。账户中一旦出现余额,系统就会自动投资到之前你设置的贷款等级中。 如果你想禁用自动投资功能,你可以回到这一页面并点击蓝色”停止自动投资”按钮。 Prosper的自动投标 Prosper的自动投资有点复杂,但仍然相当可行。它要求你首先建立一个”保存检索条件”(即过滤器),然后设置检索可自动投标的贷款。 步骤1. 建议一个“保存检索条件” 通过导航到Prosper的浏览列表页面完成: 在这一页上可以往下浏览找到右边的贷款搜索框。尽管这个搜索框主要用于根据贷款评级将Prosper的可投资贷款分类,我们对右下角的”高级选项”链接更感兴趣。点击这个链接就进入了下图的高级搜索工具: 为了建立一个保存检索,通过选择一个或多个Prosper贷款评级来选择你的投资风险偏好(AA级是最安全的,HR级是风险最高的)。选择投资风险是P2P借贷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你也可通过附加条件设置链接添加额外的过滤条件(比如借款人最近一段时间的征信记录)。 设置完毕后,点击搜索功能,你就会看到下面的页面,此页面可保存下来以备后用: 步骤2. 利用保存下来的搜索自动化投资 你可使用保存的搜索设置,通过启用Prosper的自动快速投资工具在Prosper自动投资贷款。你可以通过点击屏幕上方的自动投资链接,或者通过点击账户主页的相同链接: 此链接将跳转到快速自动投资工具中(见下图): 要达到Prosper投资自动化,还需要做以下工作: 1. 点击你想使用的保存检索旁边的方框; 2. 在”每项贷款最大金额”一列设定投资规模。为了达到投资多元化,你需拥有能够投资200笔贷款的本金。那些拥有5000美元投资本金的人会投资25美元/笔(25乘以200等于5000),那些有10000美元投资本金的会投资50美元/笔,以此类推; 3. 在”投资总额”一列设置投资总额。大多数投资者都设置为所有的账户余额,但如果你想为每笔贷款设置特定的上限,这也可以实现。比如,我将第一条搜索设定为将全部可使用现金进行投资,第二条搜索设定为每笔贷款最多投资150美元。 4. 最后,为每项搜索条件设定一个优先级,规定哪条条件可优先使用于你的账户余额。 基本就是这些!点击底部绿色的”保存修改”按钮,你就可在Prosper自动投资人了。如果你想关掉自动投资,只需回到自动快速投资页面,不再勾选你想禁用的搜索,并点击”保存修改”按钮即可。 手动投标,避免现金拖累 如果将投资权全权交给LendingClub或Prosper会让你觉得不安,还有种方法可将闲置资金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你可能需要建立一个时间表或投资周期以便定时登陆你的账户并将多余的现金手动投资。你最好在新标发送几小时内投资。LendingClub在早晨6点,上午10点,下午2点和下午6点发新标。Proper在每天的上午9点和下午5点发新标(周六/周日在中午)。 账户登陆并投资的越频繁,现金拖累给你的投资回报率的负面影响就越低。但几乎没有人能够持续坚守账户登录,因此你将不得不寻找适合你的投资时间段。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每周登陆一次足矣。但是,不同投资人的需求可能不同。 注意:投资总额限制可能是个问题 如果你是P2P投资新手并拥有大额本金,那么现金拖累的问题可能尤为显著。投资新手常常一次性转入5,000美元或更多用于投资,将这些本金完全投完可能需要一定时间。 对于投资新手而言,自动投资工具可能不是全面的解决方案,若想投资于LendingClub上风险更高的D级-G级贷款(Prosper的C级-HR级)更是如此,毕竟这类贷款数量更少,需求就更多。在这类情况下,我建议大家将自动投资和手动投资相互搭配,直到初始投资本金全部投资完毕。一旦投资总额全部投完,你就可使用自动投资工具将账户余额随时投入。 By Simon Cunningham From Lendingmemo ...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组成部分,消费贷款(比如信用卡贷款)的总规模约为2250亿欧元。 德国的P2P借贷始于2007年,截至目前为止,德国市面上有三大巨头平台:Auxmoney、 Lendico 和 Zencap。德国P2P平台先锋之一Smava于2012年重新出发,目前的业务重心为银行贷款经纪。德国排名第五的服务平台 Finmar目前正竭尽全力获取更大的关注。 德国P2P平台Auxmoney 自成立以来已发行高达1.28亿欧元的贷款规模,目前Auxmoney 的月增长贷款额近700万欧元。当前可投的贷款余额约2.5万欧元,贷款期限从12月到60月不等。Auxmoney对借款人予以信用评分,并根据此信用评分决定借款人的贷款利率。Auxmoney 的收入主要是向借款人收取2.95%的贷款发行费,向投资人收取1%的服务费。Auxmoney 的独特点之一在于借款人可以用车作为抵押申请高额贷款,其贷款是受到部分资产抵押的。最近Auxmoney 开始开拓与机构投资者的合作关系,随机分配机构投资者所能投资的贷款项目。 Lendico 2013年12月成立,向消费者提供高达2.5万欧元的P2P贷款,贷款期限从6个月到5年不等。Lendico的业务增长数据不怎么对外公开,最近透露的数据显示Lendico 6月发行的贷款规模为38万欧元,Lendico根据风控标准对借款人予以A-E的信用等级,该信用等级决定了借款人的贷款利率。Lendico收费标准为,向借款人收取0.25-3%(取决于信用等级和贷款期限)的发行费用,向投资人收取成功还款额度的1%。Lendico最近也开通了德国投资者跨境投资(西班牙的贷款)的通道。 Zencap于2014年3月成立,向企业提供高达15万欧元的贷款,贷款期限从6个月到5年不等。Zencap对外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Zencap的每月贷款发行额度约为100万欧元。Zencap也是根据借款人信用评分决定借款利率,向贷款企业收取1-4.5%的发行费用,向投资者收取利息的1%(比如投资利率6%的贷款,投资人实际到手5%)。 这么看来,Auxmoney的战略是通过范围广泛的借款人实现增长,而 Lendico更多的是专注信用评分更好的借款人。 Lendico需验证所有借款人的所有收入报表,而Auxmoney则是抽取借款人的某些收入报表作为样本验证。 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有着高利率的海外平台也是一个可选项。有鉴于此,P2P平台Bondora在德国市场获得众多投资者的追捧,毕竟转账大部分是免费的,且货币风险也很少。 监管与市场 根据德国法律,只有银行才能发行贷款。为了符合监管政策,几乎每个P2P借贷平台都需与银行合作,银行发行贷款,然后通过P2P平台将债权出售给投资者。这就涉及到了一个较复杂的法律结构,事实上借款人和投资者之间无直接的合同关系。Auxmoney 与 SWK Bank合作,Lendico、Zencap与Wirecard Bank合作,Smava、Finmar和 Fidor Bank合作。 监管环境是德国P2P平台无法形成二级市场的主要原因,虽然德国P2P平台三大巨头表示该法律问题是可解的,他们不开通二级市场的原因是由于目前二级市场还不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优选项。 德国的法律还禁止高利贷,禁止借贷利率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两倍,这意味着P2P借贷利率的上限约为16-18%。 和英国不同,德国政府对P2P新型融资的监管力度并不大,而且德国媒体对P2P新型融资的报道远不及英国媒体。 德国P2P消费贷款平台面临的一个挑战在于,无担保分期贷款的市场大环境竞争非常大。银行当前无担保分期贷款的利率为5.7%,P2P平台的有竞争性的价格空间并不多。Smava尝试专注于向个体户借款,毕竟个体户申请银行贷款的成本非常昂贵。 而德国国内信用卡的使用不像英美那么普遍,所以德国的P2P平台没有太多高利率消费信贷的再融资贷款。大部分德国人的短期借款需求都是通过银行账户直接透支,透支利率大约为9-13%。 受此市场环境影响,德国的P2P平台很难在合理的营销成本下更好的获取借款人,相比而言,获取投资人的难度都没有获取借款人来的高。 有鉴于此(法律壁垒以及市场大环境的限制),未来德国新生平台可能会比英国的少很多。但幸运的是,德国P2P借贷行业已经获得了稳定的增长,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公众对P2P借贷的认知与接受度。 作者相关 Claus Lehmann是行业新闻网站P2P-Banking.com及德国最大的P2P信息交流网站之一P2P-Kredite.com的常驻作者。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德国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已经报道过Claus Lehmann及其文章。 By Claus Lehmann from Altfi ...
我最近有幸采访了 GLI Finance (简称GLIF)的公共事务负责人Louise Beaumont,GLI Finance (简称GLIF)标榜自身将通过多个P2P平台成为英美及欧洲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导选择,更直接的说,GLIF想要成为多家P2P平台的机构合伙伙伴和机构投资者,GLIF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另类投资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简称AIM)交易。 Louise的职责是确保GLI Finance成为全球新型融资的战略合作伙伴,并确保每个合作的P2P平台能够快速增长。GLI Finance想成为目标市场的主导者,并已在美国、非洲和欧洲拥有自己合作的平台,计划尽快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开展。 此次GLI Finance的战略主张是首次提出,GLI Finance首次提出将对P2P平台进行股权投资,也将成为P2P平台所发贷款的投资者。这么看来,GLI Finance是想分散投资风险,并相信P2P借贷的未来可观。 截至2014年6月30日,GLI Finance已投资10家新型融资平台,投资金融高达2080万英镑,这10家新型融资平台包括: • 跨英国及欧洲的线下长期贷款公司BMS Finance • 英国P2P平台 FundingKnight • 英国P2P商业地产平台Proplend • 线下担保抵押平台Sancus • 美国线上长期贷款平台Raiseworks • 英国票据平台Platform Black, • TradeRiver Finance UK trade finance • 丹麦票据平台Dansk Faktura Børs GLIF投资了融资平台 Platform Black 200万英镑,购买该平台的普通股与优先股。GLIF投资金额最大的一笔当属跨英国和欧洲的长期借贷公司 BMS Finance,至于投资资产的配置,截至2014年7月,GLIF已经决定按照下列方式部署6800万英镑: • 中小企业融资公司: 1670万英镑 • P2P贷款:2480万英镑 • 公司股份:1980万英镑 • 其他现金投资:670万英镑 由于GLIF前一年的资产投资未公开,所以很难予以比较,但是到目前为止,GLIF通过融资平台所赚的利息收入已达16.3万美元,相信今年的收入将有所提升。 而GLIF面临的调整就和其他投资公司一样就是获取客户的成本,就此我采访了Louise,他表示,新型融资平台需不断降低客户获取成本,否则将面临淘汰。 ...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关于P2P借贷行业的文章,比如投资银行Liberum、风投家Charles Moldow、美联储、 The Capco Institute Journal of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以及Orchard Blog等媒体都对该行业进行了报道。这些资源对那些关注P2P借贷行业的人来说非常具有指导价值。所有的专家预测或者报道都赞同一点,即P2P借贷行业强劲的增长趋势。 这些丰富又乐观的预测让我想起上世纪90年代发生于线上证券经纪领域的金融科技革命。俗话常说:“历史从不重复,但其发展规律却密切相关”。那么线上证券经纪与处于发展初期的P2P借贷是否存在相同的规律呢? 我们先简单比较一下线上证券经纪和P2P借贷的起源。上世纪90年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广泛接受度、较高的传统股票交易佣金、低下的运营效率、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每天股票交易数量成百上千万)、股市时值牛市等等一系列因素刺激了线上证券经纪的急速发展。今天,线上证券经纪大牛有Schwab, Fidelity, TD Ameritrde, E*Trade, Interactive Brokers, 以及Vanguard等,而且各个账户规模都高达万亿美元。但在20年前,线上证券经纪的格局还未定:行业没有出现赢家;技术才刚起步;品牌尚不成熟,未经考验、认知度较低;市场参与者的反应也不明确,众多小型网络公司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今天的P2P借贷就像之前的线上证券经纪一样,一系列类似因素为P2P解答行业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尽管并不完美),这些因素有:持续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水平,技术的进步,受众度越来越多的众筹和社会融资观念,2008年后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厌恶,对电子交易市场的接纳(无论是Ebay上出售的“物品”还是像MarketAxess平台上交易的固定收益证券)以及各种其他信贷市场存在的大规模低效率等。在P2P借贷领域,消费信贷、学生贷款、小企业贷款业务板块已经出了许多先行者和领导者品牌,同时数以百计的创新平台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一个平台专攻着不同类型的借款人和贷款。像证券经纪行业一样,P2P借贷市场也非常庞大:消费信贷大约有2万亿美元的潜在市场,小企业贷款类则可能超过4500亿美元(这只是针对雇员不足十人的小企业而言)。若再加上车贷和抵押贷款部分,美国的P2P市场有望超过12万亿美元。(PSP2P借贷是一种全球现象,其全球市场规模更加庞大。) 对我来说,这听起来像历史的“规律”再现。线上证券经纪和P2P借贷都始于相似的成长环境且环境对行业本身是利好的。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提出几个基本问题,并在本文中一一回答。 1.借鉴线上证券经纪的发展,未来十多年时间里,P2P借贷的预期增长走势如何? 2.借鉴线上证券经纪所发生的变化,未来十多年时间里,P2P借贷的产业结构将会是怎样? 3.借鉴到目前为止,市场参与者(银行和其他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对线上证券经纪的反应,市场参与者又会如何看待P2P借贷? 4.从线上证券经纪那得到的经验教训哪些适用于P2P借贷行业? 下面我们将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1) 增长率. 根据Ameritrade和E*Trade(均为网上证券交易商)的记录,1996年这两家公司加起来平均每天的交易份数有12100笔,委托人账户资产加起来近117亿美元资产。2014年,这两家公司加起来平均每天的交易份数有554000笔,委托人账户资产加起来超过9320亿美元。这十八年里,Ameritrade和E*Trade公司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6%(尽管2001年和2008年股市经历了两次惨烈的熊市)。所以,如果我们结合美国的P2P借贷市场的规模(大约80亿美元未偿贷款),借用Ameritrade和E*Trade公司26%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到2032年,P2P借贷行业规模可能超过5120亿美元。为了更好了的阐释这个数字,我们可以对比得出,这一数字仅为今天消费贷款、抵押贷款、车贷和学生贷款市场规模的3.3%(根据美联储数据,整个市场规模可达15.3万亿美元)。如果我们把Schwab,Vanguard还有其他线上证券经纪公司算进来,线上证券经纪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能更高。这种保守的预测方法说明了重要的一点:按照保守的增长率计算,整个P2P借贷行业是极具潜力的。 今天的P2P借贷与早期的线上证券经纪有一点不同:P2P借贷是一种全球性趋势,因为金融服务、信息传播以及社交媒体的跨国界流动比20年前更加便捷。阿里巴巴最近宣布,未来十年将在中国发行高达1500多亿美元的P2P贷款。像Funding Circle, Zopa 和AuxMoney等P2P公司已在欧洲获得快速的增长。P2P借贷行业的全球性使得P2P借贷有望获得比在线券商还高的增长率。 2) 未来行业结构. 今天的P2P借贷行业中,消费信贷领域主要由LendingClub和Prosper两家公司主导。借鉴线上证券经纪的行业架构,行业内早期的玩家存活率高,并且行业很有可能为早期的少数几家公司主宰。一些小型的线上证券经纪公司,比如Waterhouse Securities, Datek, ProTrader, Options Express和Wit Capital已被行业内的诸如Schwab, TD Ameritrade等大公司吞并。合并是美国商业里的惯例。但虽然有众多行业内的合并需要历经几十年,但线上证券经纪从一些零散的小公司合并成少数几家大企业只花了约20年。 曾经带动了线上证券经纪行业的发展,如今也对P2P借贷形成了巨大考验的是“客户获取”。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线上证券经纪行业通过获得更多客户而实现盈利的模式,与今天P2P借贷中的“借款人获取”无太多差别。今天的P2P平台需尽可能地培养潜在的借款人,让借款人了解平台所提供的贷款项目。为了抓住投资机遇,巨额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P2P借贷行业,——就像20世纪90年代资本急速流进E*Trade, Waterhouse Securities, Ameritrade一样。合并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运营费用,降低资金成本,更快地获得更高的利润,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合并很可能是P2P借贷行业的自然发展途径。 3) 市场参与者的反应. 很多人疑问,银行对P2P借贷行业有何反应?他们在乎吗?毕竟银行正忙着制服罚款和监管机构进行谈判。而问题的答案也比较微妙:银行已经注意到P2P借贷行业的发展,一些银行已开始培养自己在这一新领域的能力或者投资P2P贷款。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银行对P2P借贷行业的反应相同:银行无力开发自己的技术;他们很难调整当前盈利的贷款业务;他们不相信增长预测;监管环境让他们寸步难行;他们也专注许多其他的行业和问题。当银行开始准备进军P2P借贷时,这个行业恐怕已经获得了充分发展,银行再想要收购P2P平台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 需要当心的是,银行或者银行的说客可能会向监管机构谏言,P2P借贷平台应该有资金要求,需保留不低于贷款总额5%的风险自留金。银行可能通过大肆宣传P2P借贷的风险性、脆弱性以及未经考验等来扼杀这一创新行业 4) 从线上证券经纪获得的经验教训. 线上证券经纪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新兴的P2P借贷行业可以从已历经2001年和2008年两次残酷的熊市考验的线上证券经纪行业那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 为“熊市”提前做准备:在P2P借贷领域可能遭受信贷危机,这意味着当前良好的信贷周期忽然遭遇快速而负面的变化,信贷危机的标志可能是违约率上升、减少贷款总量以及昂贵的欠款追讨。为了更好的应对这类危机,P2P借贷平台需要有充足的资本、严格的信贷风控、完善的成本控制、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给公司和投资人的冲击 · 为客户持续开发产品和服务:P2P平台需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投资研究、咨询、专业的交易服务、信托服务、投资组合建议。这将大大提升平台的吸引力,提升客户的粘性。 · 投资行业里,成本优势至关重要:借助于先进的技术,线上证券经纪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将佣金费用从每笔125美元大幅削减至今天的每笔7.99美元。高昂的成本和花费将削减收益优势,而这也是线上证券经纪行业发展一直恪守的原则。因此,P2P借贷平台应该积极推进行业科技和系统革新,削减借贷成本,提升自身竞争力。 · “满足所有人需求”这一想法不可取:E*Trade曾经试图进军抵押贷款市场,意图成为一个大而全的线上金融超市,结果惨败。若E*Trade当初坚持其线上证券经纪的核心业务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也许就无需重新注资。当然这也是E*Trade核心业务品牌和实力的最好佐证,现在E*Trade依然是领先的线上证券经纪商之一。 因此,如果P2P借贷行业的确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金融科技革命后的发展“大规律”,那么P2P行业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强劲的,P2P行业将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借款人数将大大增加,P2P行业内的参与者和产品种类也会越来越多。未来二三十年里,P2P行业内的众多小公司也将有可能最终整合成为一些重大的大型P2P公司。 By Bill Ullman from Orchard Plat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