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号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发表讲话称: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在随后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日渐增多。除已获批开业的10家消费金融公司外,商业银行、小贷公司、电商、P2P等互联网机构也在积极布局。特别是P2P平台结合各类消费模式,发展出了品种多样的消费金融服务。 10月27日召开的“2015中国消费金融论坛”上,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毛宛苑给出数据称,截至今年9月末,10家消费金融公司市场总额为510多亿元,贷款余额460亿元,不良贷款率2.85%,“另有数家机构正在筹建”。 面对更有资金优势的商业银行、更有渠道优势的电商、市场灵活度更高的P2P及其它机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又如何发挥竞争优势? 市场规模扩容 大型机构涌入 央行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间,全国个人消费性贷款的余额规模从3.72万亿元,增长至15.3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也增至3.25亿元。 如果与这些数据对比,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还不能言大。而以银行系为主的消费金融公司正面临强势的竞争对手。 竞争首先是来自商业银行。在9月份的一次消费金融业务研讨会上,有来自监管人士分析认为,“商业银行传统零售业务资金成本低,网点资源丰富,具备成熟的零售业务体系和完善的个人账户服务体系。而且有电子银行、信用卡等先发优势,能迅速抢占中低收入人群市场。” 另外,该人士表示,电商平台具有大量基于消费场景的客户资源,依托互联网金融介入消费贷款。各类分期平台、小贷公司大胆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承受更高的坏账扩大业务。 机构对消费信贷的关注上升,根本上还是与信贷结构调整有关。 在工行网络融资中心上线时,其总经理熊燕就曾表示,未来大公司的融资需求会更多地对接资本市场,而银行贷款服务的主体将逐渐转向个人和中小微企业,这部分客户的信贷需求很多可以做成标准化的线上业务。 同样,针对今年以来大型P2P公司纷纷布局消费类贷款,前网贷行业人士洪自华向本报记者解释称,在产能过剩和中小企业负债高的背景下,企业融资风险升高无法避免。“现在整个经济体中只有家庭部分的负债率比较低,未来债权的重点是在债务杠杆更低的家庭部门。”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在27日发布的《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中,就将市场划分为由商业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构成的“官方核准的、可监管的消费信贷市场”,小贷公司、资金中介等“未经官方核准、超越金融监管范围的消费信贷市场”以及P2P、电商等“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 现在来看,后两类机构申请牌照的热情依旧在。有从事消费信贷的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百度和京东分别在北京和天津申请了消费金融牌照。 该人士同样表示,机构因为定位、业务需求等的不同,对牌照的需求也不同。对以自有资金放贷的机构来说,有无牌照在业务端并无明显差别。但相当多的企业会有收集金融牌照的冲动。 “目前来看各地城商行参与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分支行设立需要复杂的审批手续,而消费金融牌照业务已扩大至全国范围,对城商行的业务是一种补充。”该人士称。 差异化竞争 以创新服务立足 虽然竞争者众,消费金融公司仍有其不同之处。上述报告就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中介公司及互联网金融的消费信贷获取难度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消费金融公司的平均借款规模最低,为0.74万元;借款通过率最高,为80%;审批速度最快,为3.4小时。另外对借款人固定电话、职业等的硬性要求也最低。 而随着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消费金融公司正在显现有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市场渗透率较低时,与零售商合作,驻店经营是消费金融公司获取客户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国内驻店经营规模最大的也正是唯一一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 对比来看,在上述行业人士眼里,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更像是银行信贷部门的延伸,无论是产品还是业务思路也都沿袭了下来。 在新的牌照下发之后,有行业监管人士分析认为,市场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是:银行系公司依托银行客户资源,下沉业务渠道,形成自上而下的模式;外资公司依托零售、商店网点资源业务拓展自下而上;而“具有电子商务、互联网基因的消费公司开始积极寻找线上线下过渡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任意切换全渠道的服务场景”。 “发展路径是否科学需要市场的检验,也需要时间的检验。”该人士称。 今年开业的两家新公司便可以划入第三类业务模式。5月份上线的苏宁消费金融依托了苏宁遍布全国的1600多家门店、近2亿会员客户;6月份成立的马上消费金融的股东中,重庆百货与物美集团也有上千万的会员卡用户。 当然,传统银行仍在进入。在27日的论坛上,邮储银行消费金融部总经理王蓉晖透露,邮储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费即将在下月正式上线。 对于新公司,王蓉晖认为与传统银行业务还是有所区别,“原来邮储的小额贷款每笔均在5万元左右,而消费金融每笔均可做到几千元。如果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依托更有效的商业模式和更快捷的服务。”她说。 至于是否感受到互联网数据开发的压力,王蓉晖透露,曾拿真实授信的客户数据到合作的互联网公司的模型里去跑,“结果发现能够有效识别的只有5%”。她解释,邮储银行的4.7亿有效客户中,很多是首次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没有或只有很少量的信用数据。至于新的消费金融公司,会继续做熟悉的客户,同时依托邮储强大的线下网点进行风险识别。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王红领认为,监管更倾向于国有商业银行出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显然是从风控角度出发。但如果与原有业务相竞争,难免会出现激励问题。 “监管应该把重点放在规范消费信贷商行为,而非市场准入环节上。至于信贷服务的价格,大可不必过多干预,可以交给市场。”他建议。 消费金融市场空间巨大,即便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已经开始布局这个市场,P2P行业在消费金融市场上仍然是机遇大过于挑战。有P2P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在数十万亿级的市场面前,在线上消费场景之外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P2P已经是一个重量级的玩家,并不惧和电商竞争。 ...
京东金融曾在9月透露,旗下“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已获证监会批复。将于今年10月在深交所挂牌。10月28日消息,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今日上午正式登陆深交所挂牌交易。由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这一项目的落地,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京东金融所发行的资本市场第一个基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ABS(资产证券化)产品。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出席挂牌仪式,并与京东白条ABS的管理方华泰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崔春共同敲响开市钟。 陈生强表示,要做金融就必须坚持两个方向:一个是我们要做一些能够创造长期价值的事、二是要将坚持创新。两年来,我们建立了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众筹、支付、保险、证券等七大板块。京东白条ABS的顺利发行及挂牌交易,体现了京东金融所具备的大数据风控体系已经得到市场认可。 首个基于互联网消费信贷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据京东金融方面介绍,“京东白条”是首款面向个人消费者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以消费者信用为依据,用户在京东消费时,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赊购服务。根据京东金融建立的信用评估体系,给予信用良好的用户一定的“白条”消费额度,允许用户享受30天内免服务费、最长24个月分期付款等增值服务。 京东金融方面表示,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第一个资产证券化产品。本次京东白条ABS在深交所挂牌,成为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资产品类,填补了目前资产证券化市场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这一领域的空白。与此同时,这次和华泰资管的资产证券化合作,打开了一条新的资金渠道。 征信服务服务传统金融机构 在挂牌仪式上,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两年前,京东金融开始了在整个金融行业的战略布局和业务拓展,我们内部很明确,要做金融就必须坚持两个方向:一个是我们要做一些能够创造长期价值的事、二是要将坚持创新。两年来,我们建立了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众筹、支付、保险、证券等七大板块”。 “这一次京东白条ABS的顺利发行及挂牌,得到市场机构和投资人的欢迎,不仅体现了白条资产本身的优质性,还表明市场机构对京东金融所构建的大数据风控体系的认可。“ 陈生强透露,两年前,京东白条上线的时候,其风控模型大约有50个左右的变量,而到现在,其构建的大数据风控模型已经囊括了1千个左右的变量。此外,京东金融内部建立了称之为“四大发明”的大数据模型体系:司南—风险管理模型系统、火药—量化运营模型体系、活字—用户画像模型体系、造纸—大数据征信模型体系。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经为1亿用户完成了信用评估。 尊重金融规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 陈生强表示,除了风控,还有账户与连接,这三点是京东白条ABS顺利落地的基础。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是做金融的核心能力,能够确保基础资产质量;有效清晰的账户底层,使得京东金融能够管理发生交易的每一个用户、每一笔资产;而连接,是指京东一直金融愿意与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甚至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打通,让大家连接在一起。本次京东白条ABS也是打通资产端与资金端的一个连接。 “在我们看来,整个互联网金融,还是要尊重金融的本质内涵,未来我们还坚持在整个金融链条中,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陈生强强调说,“京东金融依然会坚持开放的态度,因为我们坚信,只有给行业、给合作伙伴带来长期价值的模式,才是能维持长久的模式。” 在挂牌仪式上,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刘海波表示,京东白条作为面向消费者的消费金融业务,让用户在网上消费的同时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赊销服务,这是融合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业务。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发行,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创新和驱动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下一步深交所将继续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创新,引导社会资金投放到有关国计民生和重点扶持的领域,持续关注合规披露和产品运营状况,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继续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创新服务。 以下为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挂牌仪式上的讲话全文: 尊敬的刘总、崔总以及各位媒体朋友 早上好,感谢大家来到现场。 今天,“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这是国内第一个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项目,也是京东金融又一次引领行业的破冰之为。借着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ABS、关于京东金融创新的一些想法。 两年前,京东金融开始了在整个金融行业的战略布局和业务拓展,我们内部很明确,要做金融就必须坚持两个方向:一个是我们要做一些能够创造长期价值的事、二是要将坚持创新。两年来,我们建立了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众筹、支付、保险、证券等七大板块。 这次和深交所、华泰资管的资产证券化合作: 首先,对于京东金融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原先用的是自有资金,这次我们打开了一条新的资金渠道,对京东金融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另外,这次京东白条的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对整个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来讲,都是一个新的突破,来带了一些新的模式。 这一次,我们的京东白条ABS的顺利发行,得到市场机构和投资人的欢迎,不仅体现了白条资产本身的优质性,还表明市场机构对京东金融所构建的大数据风控体系的认可。记得当时我们的白条上线的时候,我们的风控模型大约有50个左右的变量,而到现在,我们的风控模型差不多已经囊括了1千个左右的变量。两年时间,我们内部建立了称之为“四大发明”的大数据模型体系:司南—风险管理模型系统、火药—量化运营模型体系、活字—用户画像模型体系、造纸—大数据征信模型体系。目前,我们为1亿用户完成了信用评估。 前段时间在内部两周年的庆生会上,我强调说,京东金融实际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一直以来我们认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是是风控,第二是账户,第三是连接。 首先是风控,基于大数据的风控体系,这是我们最独特也是最底层的,建立了做金融的核心能力,确保基础资产质量; 第二是账户,有效清晰的账户底层,使得我们能够管理在京东金融发生交易的每一个用户、每一笔资产; 第三是连接,我们一直在打通跟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甚至交易所等各种金融机构以及合作伙伴,让大家连接在一起,这次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已经打通资产端和资金端的一个连接。 上面三点,是资产流动起来的基础,正是因为这三点,我们的白条ABS才可以顺利落地。在我们看来,实际上,整个互联网金融,还是要尊重金融的本质内涵,未来我们还坚持在整个金融链条中,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未来,我们依然会坚持开放的态度。因为我们坚信,只有给行业、给合作伙伴带来长期价值的模式,才是能维持长久的模式。 谢谢大家。 与京东白条类似的案例是2013年7月阿里小贷发行的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打通了消费贷款者和市场投资者之间的资金融通,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了更好的资金获取渠道,自身“造血”功能升级。 ...
今年5月27日,绿地集团旗下于上海举办了子公司绿地金融服务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金服”)开业盛典。第一款产品上线半年后,绿地成为继复星、万达之后又一个全力发展金融业务的地产集团。在当时,绿地金服总裁杨晓东曾表示:“绿地金服不仅仅是做P2P,P2P仅是我们业务的一部分,而是要打造金融产业生态圈。” 10月27日,绿地控股发布互联网金融战略,正式启动线上综合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吉客网。同时,更披露了自己的金融规划:通过收购兼并,争取在获取证券、保险、银行、信托、第三方支付等核心金融牌照资源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择机实现海外上市。 房企老大都要转型 绿地也走互联网战略 本次推出的吉客网仅仅是绿地金控的开始。 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表示,绿地互联网金融战略将突破简单地嫁接房地产业务的应用,依托互联网技术,把金融作为工具,串联实业、消费、服务。 具体来看,第一批绿地集团已和奇虎360、春秋旅游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打造“金融服务云”, 未来更将通过收购兼并,争取在获取证券、保险、银行、信托、第三方支付等核心金融牌照资源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继续在多地设立股权及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有行业研究员认为,绿地做金控,其中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转型的考虑。 从现实角度来看,地产行业目前较为低迷,互联网可以为地产公司带来新的资金供给。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绿地控股营业收入1360.68亿元,同比下降16.12%,其中房地产主业收入556.63亿元,同比增长仅有3.21%,而金融产业利润大幅增长,累计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19%。 负债方面,根据绿地控股借壳前公布的信息显示,绿地2012-2013年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占比较高,正陆续进入结转期,拉低了整体毛利率。2012年末、2013 年末和2014年末,绿地集团资产负债率分别是87.14%、88.76%和87.97%。 虽然与一些激进型企业相比尚处于可控范围内,但随着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持续低迷,一线城市开发成本的攀升,如果仍然按照既有业务线布局,绿地的这一数据将持续攀升。 互联网成为房企融资新工具 “与传统的房地产融资比,互联网金融第一是速度快,第二是成本低。”一位同样拥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房企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行业传统融资成本15%-20%已经是正常水平,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个位数的融资成本可谓“白捡一般”;另外,传统融资渠道的资金到位短则数月,多则半年,而互联网金融上亿元的融资往往数日便可实现。“而且互联网金融提供的客户,未来也可以为房地产项目提供更多的导流,最重要的是,有地产项目做背书,比一般的P2P公司更容易说服受众。” 因此,在专家看来,绿地与此前万达推出互联网平台时提出的“轻资产模式转型”一样,都是在借助互联网,以债权、股权众筹等作为工具,提高资金筹措效率,降低对传统金融的依赖。 志向远大 金融平台海外上市 基于上述原因,绿地将绿地金控的目标直接定在了三年、1000亿元、海外上市。 具体来看,在三年内吉客网将被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突破1000亿元,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并期望届时吸引外部投资者,择机寻求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而目前,绿地已经拥有A股借壳成功的绿地控股,和H股上市公司绿地香港,未来如果绿地金控海外上市成功,3家上市平台带给绿地的融资渠道将更加多元化。 对此,马骏认为难度并不大,“主要看资本市场,如果能够达到1000万用户,登陆新三板并非难事”。数据显示,目前绿地已积累了350万会员和1500万租户。专家提醒,不能单纯从用户数来看,注册用户数本身衡量意义不大,主要还是在于实际投资、购买产品、获得服务等的用户数量。 此前,绿地曾通过与蚂蚁金服、陆金所合作,试水了旗下资产包装成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现在绿地正式“自立门户”,又将玩出一波新花样。 ...
日前,上海一诺银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诺银华”)申请挂牌新三板。据悉,该公司是一家催债性质的公司,主要从事银行信用卡、个人信贷产品以及其他信贷产品的催告与咨询服务。 如今,“欠债的都是大爷”,催收公司虽然备受争议,但也因此顺势而生。 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催收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诺银华若能成功挂牌,将成为“催债第一股”,并揭开催收公司的神秘面纱。 催收员不是“打手” 要求恪守法律法规 与“死缠滥打”的催收公司不一样的是,一诺银华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奉行文明催收。 在“催债”毁誉参半的现实中,一诺银华将“文行忠信,慎独循礼”标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一诺银华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公司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银行信用卡个人信贷产品及其他信贷的催告及投资咨询服务业务,至今已有六年多的运营经验。 针对银行或金融机构委托的“催债”,一诺银华称,公司主要通过电话催债及外访两个团队。同时配合催收信函,公检法协调,以及各类信息查询渠道,并依托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对委托案件进行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 公司在催告过程全部录音,并将电话、上门及信函等多种催收方式完整记录,形成完整的记录留底。 同时,一诺银华对员工催收规范也有相应的要求: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客户对催收业务操作规范上的要求,经常性地审视、核查自身合规作业的力度,规范日常催告行为。 成立于2009年2月的一诺银华,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7家分公司,员工超过500人。但快速的扩张并未给公司带来漂亮的业绩。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16万、1307万和1516万元。虽然增长迅速,但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人均营收仅为3万元。 同时,报告期内亏损幅度扩大更快,分别亏损131万、833万和649万。2015年6月,公司获得股东3500万注资,在此之前,公司净资产为负。 一诺银华表示,公司因业务承揽需要大力拓展经营规模,在各行政区域布设经营网点并招聘配套的业务团队,前期投入较大,从而导致公司持续亏损。 催收业务佣金费率一般是20% 最高可达50% 知情人士称,为银行提供的催收业务佣金费率一般是20%,而欠款时间长、风险级别高的外债,催债公司提成甚至能到50%。 从客户结构上看,从2013年至今年上半年,为商业银行客户提供催收服务是一诺银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营收占比均达60%以上。中信银行一直是一诺银华的最大客户,报告期内,公司对中信银行的销售收入占比均高于35%。 其中,除了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各种国有或股份制银行及其下属信用卡中心、分行或营业部都与一诺银华有过合作。此外,一诺银华的服务对象还包括汽车金融贷款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P2P平台。 商业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为催债公司提供了优越的滋生土壤。今年7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4》显示,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普遍攀升,截至2014年年末,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到了357.6亿元,较2013年年末增长42%。 一诺银华在与银行的合作中,签订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催收信用卡账户欠款;涉嫌信用卡恶意透支个案的调查取证、报案;信用卡市场、用卡人群特征、风险控制及催收情况分析。”一诺银华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催收业务的佣金费率一般是20%,个案调查取证费用则视实际情况收取。 其实,银行将催收业务外包早就成了“不能说的秘密”。早在2012年,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银行卡部总经理魏铨就公开表示:“因为催收的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同时工作量又比较大,我们聘请了一些公司。” “都说欠债的是大爷,催收业务必须要打持久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有足够的精力去专门做这个。”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对这块业务招标有严格程序,各个环节对他们都有要求。” 一位催收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银行一般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多数银行自己会保留催收部门,仅将欠款时间长、风险级别高的外包。 “这样银行会提高效率,催债公司也有钱赚。划为损失一级的,给催债公司提成有的能到50%,能不能要回来就看你本事了。”该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催债方法花样百出 从业者需非常耐心 有过催收经历的小海(化名)说,这个职业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像“打手”一样,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从业者必须要非常有耐心,能坚持下去的人不多。 上述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解释称,第三方机构在催缴信用卡欠款时,并不像电影情节那样暴力。银行会对其行为规范有所监督,并且在合同中写明。 一诺银华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也强调,公司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客户对催收业务操作规范上的要求。在一诺银华的招聘公告中,也写明应聘者需“具备法律意识”。 此外,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一诺银华的高管绝大多数具有高柏(中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工作经历,这也是一家提供逾期贷款催收服务的公司,高柏于1987年在中国香港成立,2003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小海(化名)之前是高柏的催收员,目前已离职。他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职业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像“打手”一样,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从业者必须要非常有耐心,能坚持下去的人不多。 “我们和其他民间讨债的不一样。毕竟是给大机构服务,不论是通过电话还是外访,全程都要录音和登记,我们也怕被投诉。”小海说。“我们出去都是以银行的名义要债,一般不说是催债公司。” “一天给一个人轰十几个电话。”在小海看来,再正常不过,打不通也得向银行证明打不通,“必须得给‘上头’交代。” 小海还透露,一般催债公司都会有固定的话术培训,但是也不乏“高手”创新。比如之前他有一个业绩很好的同事,催债绝招就是给欠款人公司打电话,号召同事给欠款人捐款,“百试百灵,效果非常好”。 “当然,这里也肯定免不了有些人变相威胁、恐吓,但一般不敢出手。就算是恐吓,你一说要报警,他就怕了。”小海说。 80%位业务岗位 属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线催收人员激增,并未带来一诺银华营收大幅增长;相反,在人力成本和从业者法律意识上面临更大挑战。 在催债方式上,一诺银华主要通过电催及外访两个团队,主要依赖于人力提供服务,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随着行业发展,一诺银华业务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分支机构数量从2013年的8家增加到现在的37家。同时,员工人数也从121人增加到504人。 在目前公司的504人中,近80%都在业务岗位,即担任催收员。全公司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不到28%。 一诺银华表示,为了配合公司各地业务的承接,预计未来公司的员工总数还会有所增加,而职工的平均薪酬也将持续上升。然而,面对持续亏损的业绩和人均营收仅为3万元的现状,公司若不能科学合理地控制人力成本,同时更好地匹配业务增长,公司的发展将蒙上更深的阴影。 此外,一诺银华面临的更大风险在于法律问题。主办券商国金证券在推荐报告中提到,如果未来由于公司或者一线业务人员个人违反法律、法规等,将可能因受访对象直接投诉到客户,或因未能通过客户定期抽查,导致公司品牌及信誉受损、双方合作终止,更严重的情况则会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被监管机关采取监管措施,从而使公司遭受更大的财务损失、面临信誉受损的风险。 无清晰监管 业务单一受政策影响大 目前,并没有对催收公司清晰的监管规定,对于业务比较单一的一诺银华来说,一旦行业监管政策变化,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对于催收员的催债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北京京翔律师事务所丁科杰律师指出,这取决于催债员的行为边界。 丁科杰表示,催债公司和银行之间属于委托合同关系,受委托的公司是否合法要看其采取的具体行为是什么。如果只是通过发函通知,经常性的电话催促,甚至是上门沟通追讨,这些行为都不违法。但是如果在催款过程中有了威胁、动手或是强制不让人走等行为,则会涉及违反法律的问题。 至于催债公司存在的依据,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银监会2009年第6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第13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审慎实施催收外包行为,“选用的催收外包机构应经由本机构境内总部高级管理层审核批准,并签订管理完善、职责清晰的催收外包合同。” 除此之外,未见到针对催收公司更多的监管规定。这也给以提供逾期欠款清收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一诺银华发展提供了不确定因素。 一诺银华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表示,由于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业务较为单一,一旦因行业监管政策变化,下游客户收紧外包比例乃至取消外包项目,或者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直接对外包供应商提出具体的监管措施和规范要求,则会对公司一造成较大影响。 新京报记者多次联系一诺银华总经理李琰伟及董秘李东,对方均以“近期不方便发声”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据悉,公司大规模扩张的基础是大股东的全力支持。间接持有一诺银华80%的股权比例的丁德君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只有高中学历的丁德君,从电石厂做起,一步步往上奋斗,31岁开始先后设立环三环商业、奥特莱、环三环原创、安妮物业、一诺千金,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 ...
目前,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相互保险热”,部分互助保险平台在筹建之初就借道互联网快速吸收会员,得以迅速发展。在各类机构纷纷筹建互助保险公司的同时,部分互助保险机构也被业界所质疑。 河北廊坊某银行员工孙雪想投保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有朋友向她推荐最近互联网、微信圈热炒的“相互保险”。 “太便宜了!这是真的吗?”孙雪听说微信公号“必互”销售的“相互保险”,只需几元钱保费,就可以有几十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保费这么低,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记者登录了必互官网,“这一次,我们重新定义保险”的口号十分醒目。如果花几元钱就有几十万元的保障,“相互保险”所声称的“颠覆传统保险”确非虚言。 实际亲测 如何保险 记者随后关注了“必互互助”的微信公号,其“全民互助计划”正在招募会员。计划书即“保险条款”明确:保障65种重大疾病,保额30万元;16种轻症,单项给付5万元,累计10万元;人身意外保险意外身故50万元,意外医疗5万元。必互称,81种疾病是目前能找到的病种最全的重疾险,如果会员罹患这81种之外的疾病,通过民主决议仍有可能得到互助。 此外,相比动辄年缴保费几千元的商业重疾保险,必互“全民互助计划”的“保费”非常低,会员可以0元加入,必互补助6元账户余额。在保障期限方面,必互对会员的重疾险保障至80周岁,意外保障至65周岁。相比传统重疾险不保、不赔高龄人群的做法,此举也是非常人性化。 保险秉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数法则原理,凭“零会费”享受保障显然有悖常理。“互助计划”条款明确,6元只是入门保费,会员必须注意持续续费,保证账户余额大于3元,否则将取消资格。 必互解释,之所以要求账户余额不低于3元,是按会员人数确定的,保证每当有1个赔案发生,都有足够的资金给付——当会员人数30万时,每次发生重疾险给付,每人支出1元;如果会员人数较少,为避免分摊负担过重,意外险单次均摊上限为每人次3元,重疾险则根据会员年龄单次扣费1.5—9元不等。 “互助计划书”注明:必互不对每次互助的资金总额做出承诺。就是说,其重疾险30万元的保额标准不是刚性的,只是基于理想状态即会员超过30万人的一种描述。 记者拨通了互助计划的客服电话,被告知目前报名人数有2.7万人左右。对参保者来说,若此时发生人身意外,所获保险理赔金最多是8.1万元,与招募书中的50万元相去甚远。 只是互助项目 并非真正保险 虽然必互的互助计划现有会员不足3万人,人数还不到理想模式的1/10,但在一呼百应的互联网时代,却不能低估“必互”这种模式的成长性。 据了解,通过网上招募会员,实现各种互助保险计划的团队,必互不是第一家。由泛华保险公估作为独立调查机构发起的“e互助”推出的家庭守护抗癌无忧计划,已经招募到会员30多万人,累计互助金额达到了130万元,并且已对3名会员进行了赔付。目前,新成员加入e互助,每次均摊金额只需要2元。 另一家互助组织抗癌公社已经运营了近5年。目前召集16.7万名社员,其运行完全基于契约精神:社员加入无需预付任何费用,只在有社员确诊患上癌症时,其他社员一起分摊费用。所有资金全部用于患病社员的治疗,不设任何资金池。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类似抗癌公社等平台并不是真正的保险公司。“它属于互帮互助性质的组织。大家都参与进来,自发性的,也没有什么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约束。他们并不能提供规范标准的保险服务。” “目前国内互联网、微信圈涌现的‘相互保险’,组织架构还很粗糙,管理也不规范。比如:信息不透明,互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只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中,对其专业水平、道德水准有很高要求;财务方面,由于没有资本金、准备金,风险管控乏力,特别是完全依靠网络渠道招募会员,对会员身份核准、健康情况筛查等也带来很多挑战,道德风险巨大。此外,会员间缴费额度、担责程度、盈余分配如何匹配更为公平?许多互助组织连精算师都没有,做不到专业定价,会员患病、出险大家临时凑份子,这种粗放的经营能持续多久呢?”南开大学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说。 孙雪的担心印证了朱铭来的观点。“如果发起人的亲友在已患重大疾病的情况下加入,最终让会员分摊费用怎么办?互助的次数、标准都是不确定的,几十万会员分散在移动互联终端,不可能对每一次赔案决议、审核。最糟糕的情况是,他们募集到资金后注销账号走人怎么办?” 互助组织大量涌现,不乏浑水摸鱼者。不久前,有媒体曝光不法企业打着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旗号发布了互助加盟方案,但实质为非法集资。 本月初,中国保监会下发风险提示:相互保险组织是指投保人自己办理保险而合作成立的法人组织,注册相互保险公司须有资本金,目前无需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筹建资金。请社会公众自觉抵制高额回报诱惑,不参与此类出资加盟活动,谨防上当受骗。 “各类互助组织更多意义上是提供一个网络社交平台乃至爱心社团。若想获得笃定的保障,大家还应选择传统的商业保险。”朱铭来说, “目前的必互、抗癌公社等组织都是科技企业,不具备销售保险产品的资质,资本金等要求也未达标。想在网上叫卖保险产品,还应向监管部门递交注册申请,将来产品也要向监管部门备案,不能游离于监管视线之外。” 创新还需要结合实际 在精准的细分市场有机会 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保险”是什么样的?王国军介绍,属于经济学范畴的相互保险公司,会员就是公司的全部客户,有权利参与公司治理以及盈余分配,同时公司的全部利润都要返还给客户。 相互保险在发达国家有着1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相互制公司曾经在日本占市场份额的76%,在美国占比也超过60%。在我国由于政策限制,除了原黑龙江农垦局改制试点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农业部主管的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交通部主管的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以及中华全国总工会创办的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宁波慈溪的养殖业互助保险协会之外,之前并无市场自发形成的相互制保险组织存在。 眼下的网络互保活动虽然问题颇多,但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保险创新的要求,比如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场景,投保、理赔手续简便。对保险业而言,互联网不仅是高效的营销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也为提高保险费率精算水平等提供支持。把网络大热的互助组织收编为“保险正规军”,深掘互联网保险市场,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今年5月,中国保监会出台《相互保险组织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对相互保险公司这一组织机构开闸,目前已经有20多家机构申请牌照。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能借力“互联网+”,但相互保险的发展仍面临许多短板。最突出的难题是,这一模式没有办法进行股权融资。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化背景下相互保险公司无法快速补充资金,被迫纷纷转回为股份制,一度全球市场份额下降到23%。即使在互联网时代,2014年全球几大相互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较上年度均有明显下降。 决策效率低是相互保险的另一掣肘。大都会人寿过去是相互制保险公司,后来为了在纽交所上市,要对保单持有者进行补偿。最终只有25%的人参加了投票,至今仍有6000万普通股无人认领。 还有一些具体到相互制保险公司筹建与运营层面的法律需要配套。在2009年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相互保险”或“互助保险”未有提及,而在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正案中,相互或互助保险仍不在讨论范围中。北京保险研究院副院长赵立指出,参考发达国家相互保险成长轨迹,还需要完善股份制和相互制保险公司的相互转换政策,以及相应的市场退出机制。 朱铭来认为,相互保险并不适用于“大而广”的经营模式。“还是在特定领域开展一定规模的业务稳妥些。比如宁波慈溪的养殖业互助保险协会或者以社区医院为平台的医疗互助保险机构等,规模适当、信息透明,同时道德风险可控,既有熟人社会的文化基础,又有规范的财务和精算操作。精耕小众市场,这才是相互保险的理想模式。” 互相保险平台省去了精算环节,用多少扣多少,不够再收,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理赔规则模糊,财务流程不透明等弱点。另外,第一次收钱容易,在发生赔付后再一次次扣,再收钱就不那么容易了。互助保险在创立前期新用户不断增长,发展良好,但如果老用户慢慢退出,之后新增用户金额小于退出用户金额,就可能出现问题。 ...
互联网+浪潮来袭,传统上居于幕后的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也开始走向理财行业的前台。通过互联网渠道消化不良资产,似乎已经成了一项热门的生意。 “网站上的标的预估年化收益率大多都在40%以上,最高的达到77%,很有吸引力。”近日,有投资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刚刚上线不到一个月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分金社年化收益率“高的吓人”。 记者在分金社的官网上看到,10月8日,分金社上线发布第一款标的“动产1号”,投资总额7.3万元,预估年化收益达到75%;第二日发布标的“动产3号”,投资总额17.1万元,预估收益更高达77%。在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走低的市场背景下,分金社产品以高额的收益迅速吸引了众多眼球。 据网贷之家联合君灿咨询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2015年9月报》显示,9月份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仅为12.63%。分金社产品收益远远高于网贷行业平均水平,虽然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但也吸引了不少投资人。有投资人表示,年化收益77%的标的刚一出来就被秒杀,其在注册之后始终未能抢到标的。 据记者了解,分金社是对金融不良资产等特殊资产进行快速变现与投资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于产品远超行业平均收益,分金社总裁唐伟对记者表示:“我们不是债权投资,不能以P2P行业的标准来判断所谓的高不高。我们平台上的项目处置期限非常短、变现快,一款期限为一个月的标的,收益如果实现3%或者5%,年化算下来就非常高了。” 偷换概念 投资者获利有限 据记者了解,分金社平台注册名称为成都分金社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在2015年7月注册登记后,于10月8日正式上线。 截至10月23日,分金社总共发布15款产品,分为动产和不动产两种产品。其中,动产为车产处置项目,共4款产品。另外11个标的为不动产,即房产处置项目。预估年化收益率较高的产品集中在车产处置项目中,最低62%至最高77%,而房产处置项目的预估年化收益率在35%~47%之间。随着77%高收益产品上线迅速吸引业内关注后,分金社陆续发布的几款产品收益也呈现走低趋势。而最新发布的不动产10号项目,预估年化收益率为33%,是所有标的中最低的项目。 超高收益在短时间内给平台带来了人气。 唐伟表示,目前分金社平台发布的投资项目年化收益区间在36%~77%,投资期限为1~2个月,自10月8日平台首次发布项目,短短7天内,日均访问IP超过2000,注册投资人超过1000名,活跃用户超过500人,交易资金500万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分金社线上产品投资期限都较短,动产4号的投资期限甚至仅为15天,按照投资总额7.8万元,投资收益62%,处置后收益不到2000元。在超高收益诱惑下,投资者实际获得收益有限。 而目前分金社平台上展示的13款产品中,车产类项目最高规模不超20万元,房产类项目最高规模不超100万元,一款产品最高利润为3万元。据记者了解分金社现阶段所有标的的预估周期几乎都是30天,而针对不同的项目将会有60到90天的最长处置周期。 投资者在被高收益吸引到平台上进行投资,受限于投资额度和投资期限,多数投资人未能成功投资。对于投资限额,唐伟表示以后平台还会涉及大宗资产,采用拆分再零售的模式处置,未来金额的具体大小将会根据平台的资金募集能力匹配而定,并且表示分金社以后的投资年化收益率将稳定在20%~30%左右。 而在分金社官网显示的标的产品中,标的收益都是预估年化收益,投资者不仅要面临投资周期短,投资额度有限等问题,还将面临“预估”的收益是否可能会出现“打折”的问题。 “实际上,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利润非常高,而此行业需要较高的资金门槛,分金社通过互联网,聚焦较多投资者资金,撬动百万到千万的折价资产,进行拆分处置,让普通投资者也能获得收益,分金社在快速处置的前提下,赚取适当差价。”唐伟表示。 但同时,唐伟表示,预估年化收益率为77%的标的虽然收益很高,但是投资者实际投资期限较多数互联网金融投资产品都较短,在实际投资期限内,最终计算并不算很高。 按照唐伟的解释,既然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收益并没有那么高,那么平台以一个“预估年化收益率”来进行宣传和吸引投资者,也很容易让投资者产生误解。 高收益的背后 是奶酪还是陷阱 在分金社的官网首页,赫然写着“来吧,动动巨头们的奶酪”,而且声称是对特殊资产红利的重新分配。不过,分金社实际上是在处理不良资产,而唐伟在采访中也多次表示,不良资产市场是块巨大奶酪。但实际上,不良资产与特别资产还是有所不同。 特殊资产是指由于特殊原因而被持有或需处置变现的实物资产,因过度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而导致价值显著被低估,作为典型的反经济周期产品,具有变现需求急迫、升值空间巨大的特性。而不良资产则是特殊资产的组成部分,是金融行业中信贷到期或逾期后的无法偿还的投资人所抵押资产。 “我们做的是特殊资产处置,而非单一的不良资产。”唐伟解释说。不过,记者在分金社官网上所有标的的介绍中,都没有看到对项目标的是否为不良资产做出标示。 据了解,分金社在网上发标、众筹资金,面向资金门槛是100元以上的互金用户或更为普通的投资者。唐伟表示,分金社现有的合作机构已与各大银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此外还有大型投资基金、包之网、债全网、戴德梁行、链家地产等建立了上下游资产业务的处置销售合作关系。 唐伟表示,目前上线的标的是总价金额不高的个人借贷的抵押物,属于民间借贷债权人需要变现处置回收资金的资产,交易流程和手续相对简便。未来分金社资产项目真正的主要来源渠道是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民间借贷从业机构,还有一部分是偶发性的企业改制或破产清算的处置资产,大部分是以协议或谈判的方式进行购入交易的;当然,也不排除会通过参加竞拍的方式进行资产购入。对于大宗资产,将进行产权拆分再零售。还有一部分属于给银行到期贷款做过桥性质的资产购入,债权人可以在原有成交价格基础上加上资金占用成本,在约定期限内优先回购回去,项目的规模会根据平台的投资人资金规模进行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企业在切入不良资产市场中发挥的空间有限,多数选择通过个人债务市场进入,目前业内已有包之网、资产360、搜赖网、青苔债管家等数十家“互联网 不良资产处置”的线上平台,其服务模式聚焦在催收O2O平台服务和垂直电商完成抵押资产处置,不良资产处置的服务收益在35%左右。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马滔对记者表示,对企业等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以往通过持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少数几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在处置过程中,涉及到非常专业的司法程序,对平台的处置能力要求高。互联网金融平台竞争激烈,也在进行各种创新性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行业趋势,但不良资产处置较为特殊,不是简单的债权创新,业务过程中专业要求较高,需要谨慎对待。 此外,分金社对于处置资产的定价仍存在一定问题。从其官网可见,目前车产处置的价格参考是连接到二手车之家,房产处置的价格参考是链家。然而,网络价格与实际成交价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分金社对资产的定价是否合理也还需要考量。 对于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唐伟表示,30天为预估处置周期,但如果资产项目投资满标后的60日或90日届满,资产没有处置掉,在投资者自愿转让的前提下,分金社将引入第三方按原价受让剩余部分的投资份额;抑或由所有投资者进行投票,超过50%的投票通过,则该资产可以延期。 随着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市场上流动性泛滥,优质的资产将会成为抢手货。曾经被认为是“高风险,难处理”的不良资产也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开始走向大众理财市场。现在,无论是专业的“金融秃鹫”投资者,还是淘宝网的不良资产平台,都开始挖掘这一领域的全新机会。 ...
和阿里巴巴一样,蚂蚁金服天生就有一种“利他性”,这家企业愿意扮演推进器的角色,支撑合作伙伴发展。在日前蚂蚁金服的分享日上,《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与蚂蚁金服集团总裁井贤栋进行了对话。支付宝升级新版本后,各种功能越来越复杂,界面设计也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一些用户甚至开始感觉无所适从,蚂蚁金服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将会亲自解答这种“重型武器”背后的逻辑。 在这场对话中,钛媒体谈到最多的问题,就是由支付宝衍生而来的这家公司的诸多让人看不懂的变化和未来猜想。很多人发现,支付宝越来越重,蚂蚁金服的业务也越来越散,很少企业会同时提供这么复合的产品或者服务,它可以提供金融的服务,也可以提供技术的支持,包括还有数据的平台。蚂蚁金服的客户有最终消费者,也有小微企业。 井贤栋认为,蚂蚁金服从诞生以来就有“商业利他主义”的基因,他的所有变化可以放在新经济和新金融两个坐标里去理解,“消费的趋势、大众理财的趋势、保险的趋势……再加上技术变革的力量,让传统经济转向新经济和新金融。” 井贤栋认为,支付、理财、保险、信用,蚂蚁金服看似涉足了很多领域,但在各个领域其实秉承的还是同一个出发点,以推进器的角色支撑合作伙伴,去服务小微企业和大众消费者。 只是随着支付宝越来越重,各种功能越来越叠加,其界面设计也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一些用户甚至开始感觉无所适从。 蚂蚁金服到底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以下是两人的对话,略经钛媒体编辑: 刘湘明:我特别关心一件事,蚂蚁金服在建一个生态,从过去的商业历史看,没有一家公司在这么短时间里就构建了一个生态的框架出来。从蚂蚁金服内部来讲,你们自己是怎么去设计和搭建生态的? 井贤栋:首先我们应该没有说刻意去搭建什么生态,它是自然而然的一些沉淀。蚂蚁金服其实本身起始于阿里巴巴,所以我们基本上继承了阿里巴巴一直以来“利他”的思想。 阿里巴巴当时的愿景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从第一天开始,它的这个愿景或使命就是帮助小微企业,帮助别人做得更成功,这一点非常关键。所以蚂蚁金服一直继承这一点,其DNA是一种利他的思想,我们想帮助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地去发展,获得资金,获得业务的机会,包括我们说今天整个金融服务有很多痛点,大众有很多痛点,不管是理财方面、支付方面,乃至于整个的方面,所以这些痛点是我们整个启发的一个出发点,我们想用利他的思想去创造这些东西。 那后来,我们觉得支付宝慢慢地切入到理财业务,到今天,支付宝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形成一种互联网金融的技术能力,所以我们想这些技术能力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起来,可以更好地帮助到生态伙伴一起服务用户。 所以我们最后的出发点,其实不是我们在以我们为主在打造什么生态,而是以用户为主,看看我们如何构建一个生态,可以滋养,让生态里面的更多的受众得到一个更好的服务,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我觉得这是自然而然出来的一个东西。 刘湘明:蚂蚁金服的业务逻辑线有点散,让人看不懂,这些业务线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井贤栋:不少人也问到过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最核心的东西是用户驱动价值。支付宝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解决阿里电商平台上的交易双方的信任问题,怎么样去提升商家的满意度、用户的满意度成了我们当时创新的动力。慢慢地,我们发现,淘宝的商家无法在当时的金融机构里解决融资问题,当时需要的融资要看你有没有资产抵押,有没有其他的财务报告,经过第三方见证的东西能够拿来去借钱。 但是很多卖家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说,那我们还是在这个商业生态过程之中,我们怎么解决小微企业他们新的需求和痛点。直到今天我们提出的场景金融,也是为了顺应趋势,解决痛点。 坦白来讲,我们讲场景化的意思,就是服务实体,服务大众消费者,它落在一个具体场景中是有痛点的,场景中痛点非常具体,有时你发现一个标准的产品,即使同样一个支付的产品,它在不同的场景下,用户需求是不一样的,希望可能是整个的商业流程跟这个支付更好的去融合,你会觉得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其实可以把体验做得更好一点,而不是一个支付就是支付,商业就是商业,交易就是交易,风险就是风险,这其实是一个全部在一起的一个融合的流程。我们列出的场景化金融,其实就是说在服务实体的金融。 刘湘明:今天你的演讲提到了互联网助推器,互联网助推器在解决的是什么痛点? 井贤栋:我们会发现,在今天整个金融生态系统里,有很多不同的金融机构,我觉得金融机构他们每一家在这个金融领域有非常自己多的一些专业的,对产品和生活的理解。但他们的产品都是从产品本身出发,而没有从用户出发,就在刚才还有一家大型的保险公司与我们谈了互联网助推器的计划,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让这个生态圈里的核心的大众消费者跟小微企业能够活得更好。 因为一个生态的力量远远大于一个单体的公司跟用户之间的关系。第二,我们相信今天这些新的技术能力,能够为这些机构所用,大家一起来升级,共同去服务好用户,这是我们的一个出发点。 刘湘明:蚂蚁金服在我们看来,其实是一家比较奇怪的企业,因为回头看看,发现很少企业会同时提供这么复合的产品或者服务,它可以提供金融的服务,也可以提供技术的支持,包括还有数据的平台。刚才你也谈到,蚂蚁金服的客户有最终消费者,也有小微企业。那在你心里,蚂蚁金服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井贤栋:这是蛮好的一个问题,首先我想说,金融和技术之间,已经非常深度在一起,不可分割。今天你看到,由于有技术手段、技术能力,加上比如说数据能力,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能够抵达用户,它能让很多新的金融服务,在以前想到,但是做不到的服务实现了。 首先是移动互联网能够去触及到很多用户。很多人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就以为只是互联网企业做金融,这是错的,今天其实互联网金融就应该是大家,不管是什么机构,互联网机构也罢,金融机构也罢,都用互联网的一些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的一些思想,这个互联网的思想是什么?是开放、透明和分享,以用户为中心的这样一些东西在服务用户,我觉得这是互联网思想带给大家的东西。 这几年互联网思想对每一个人都影响很大,这个互联网思想只是一部分。另外是互联网的技术,大家现在每个人都提移动互联网,已经耳熟能详了,它跟用户之间,今天让你跟社会,你跟人,你跟商业伙伴,这个之间接触的频次和密度是大大超越以前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第二是数据能力。因为数据能力对风险识别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加强,你不仅可以洞察消费者,更多的是说你用这些手段管控好风险,进行风险的识别,甚至进行差异风险的定价。 第三是云计算。因为使用云计算,现在传统的一些当时的技术架构,可以让整个交易成本得到最大的优化。就包括今天我们首席架构师分享的那一段,就是互联网金融技术架构,你发现基于上面的一些产品创新,从90天可以缩短到7天,这是极大的变化。以前我们说想要做个创新,可能我们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巨大的成本,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做个创新,那个情况下导致什么?创新的成本非常之高,你不敢试错,你会永远去做这样一个平衡。今天当这个东西,当金融云计算变成一个基础计算能力,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以后,对整个金融服务商业模式的变革冲击是极其大的,改变了很多东西。 刘湘明:放在一个大的金融产业里,蚂蚁金服如何去定位自己? 井贤栋:今天,你看到我们在所谓的新经济或者新金融变化的趋势里面,还是有两大力量的变化,一个就是整个大的经济形势的背景,不管是宏观的经济形势,从整个的以前三架马车,到今天整个靠消费驱动也罢,就整个经济形势大的背景改变。 刚才我们说到整个消费的趋势,大众理财的趋势,保险的趋势等等这些是经济领域的趋势。另外一个趋势可能是技术的力量,这两个趋势推动了整个经济向新经济转变,金融向新金融变化。今天我们做的领域就是说,其实非常清楚,我们就在这两个轴里面,横轴和竖轴这两个趋势里面,做的就是这个事情,这个我是觉得框架非常清楚,非常清晰去做这个事情。 至于我们如何去分配精力,刚才是说,其实我们知道,我们相信一定有很多的我们的伙伴,金融机构,能在某些产品上比我们更懂,他们在某些领域里比我们更理解用户,所以这才是我们做生态的意义。我们提供某些技术的产品跟服务,我们希望跟伙伴,我们更能够在一起有更多的创新,满足需求,这个可以说才是让整个的系统变得更有效率,而且这个也是说和伙伴之间共赢,共同发展的东西,而不是你自己成为一个什么大象,而是说我们共同成为一片生态系统,这东西更持久,带给更多老百姓更多的服务。 就在本月,蚂蚁金服的总裁井贤栋曾宣布,将会把阿里集团擅长的云计算服务针对金融行业深度定制,并且向外部金融机构开放、输出这类计算能力和技术组件。在未来5年改造1000家金融机构。 ...
今年以来,“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线上平台集中出现,如包之网、资360、搜赖网、青苔债管家等,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此类型平台有数十家之多,运营模式以处置平台、网络拍卖、催收O2O、信息搜索为主。与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不同,这些平台并不具体介入处置流程,而仅仅是提供撮合、建议、制定方案或技术支持。 “随着宏观经济和行业的调整,近年来信贷不良资产形成的速度在加快。”一位不愿具名的四川金融业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过去商行和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信贷体量,当下宏观经济回落,地产等行业呈现疲软,不良资产规模整体也在加大。在此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也有所活跃。” 实际上,不良资产增长已成为业内共识。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8万亿元,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09万亿元,同比增长57.24%。而关注类贷款基数也持续走高,余额已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的宏观数据并不理想,因此,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再次受到关注。 今年以来,数十家“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线上平台集中出现。对于这一现象,交银国际互金行业研究员李珊珊分析认为,“‘互联网+不良资产’已成为热门风口,但以互联网模式直接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核心技术,仍在摸索中,存在较大想像和挖掘空间。” “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成风口 技术成制约 据互联网商业生态观察者闫舒媛撰写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不良资产正在加速增长,“2011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城市商业银行重组也将提供另一个不良资产剥离来源。同时,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在2013年以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这些平台的风控体系还没有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检验。” “债务逾期增长是近来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也无法‘言顶’。加快这些不良资产的处置是大势所趋,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就是创新,如今政策和行业都在积极探索,从允许金融机构打包出售(注:2012年财政部和银监会允许金融机构通过批量方式打折自主出售不良资产)、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推进地方AMC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来。”上述金融业内人士提到,而如今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在其看来不失为颇具潜力的方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金融市场中,华融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几乎垄断了来自银行和大型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业务,而目前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各种平台刚刚兴起,两者之间如何共生、甚至竞争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据了解,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运作模式主要在于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包后,根据资产特征进行转让、租赁或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处置,既可变现退出,也可持续运营。 而根据记者梳理,在已有的多个新生平台中,主要以催收O2O、提供数据服务或处置中介为主,例如上述的资产360、人人收等模式。这与资管公司购买资产再进行的债权处置,或是通过三方协议进行的债务重组的传统不良资产交易业务模式有较大不同。 对此,李珊珊及其团队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涌现出的互联网+不良资产模式或只能瓜分不良资产处置蛋糕的小部分份额,“目前国内四大AMC和部分获批的地方AMC以外的机构尚无许可权批量处置不良资产。更为关键的是,互联网企业若直接涉足不良资产处置,必须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方式,否则较传统处置机构没有优势。但目前不良资产通过大数据采集直接参与处置,或为处置过程提供核心增值服务在技术上仍处于探索中。” 行业仍处于摸索期 创新前景不明 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一家名为分金社的平台涉足于直接介入不良资产处置的互联网化。而其模式更类似于传统的、四大资管公司以外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逻辑。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串哥”(注:掮客)告诉记者,不良资产来源并非只有银行,并且银行也能提供非批量的资产,而不良资产在不断增量的情况下,资管以外的机构仍然有空间,“银行的大包都是资管的,散单子可以接手。此外小贷、P2P行业也有很多相关资产。实际上,这个(注: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里最大的门槛是资金,其次是关系,最后是处置能力。”而分金社的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核心则在于通过互联网众筹,降低拿到银行“散单子”或其他中大型体量资产的门槛。 这一模式与市场主打的催收O2O服务、拍卖中介、信息提供模式有所不同,相较于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或更接近于不良资产处置+互联网的模式。而其模式是否相较于其他平台更能探索出一条明确的业务路径,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类创新暂未有先例,不宜早下结论,“可以说,目前整个行业(注: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还处于摸索期,更多的创新值得关注。” 而闫舒媛在其报告中提到,其主要看好针对个人债务的催收O2O平台以及抵押资产处置的垂直平台。在其看来,互联网在企业不良债务市场可以发挥的空间有限,个人债务处理市场是更容易的切入点。一旦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贷款进入逾期高峰,债务催收服务的外包将是很多平台的选择,搭建催收服务的O2O平台将成为一个方向。而抵押资产处置环节的看好,则在于目前国内的二手汽车和二手房产交易平台在估值和交易效率方面比传统的拍卖行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因为汽车和房产都有区域属性,所以垂直平台的交易效率会相对高于司法拍卖电商。 无论如何,因为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仍是新生事物,“尽管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存在着巨大的机会,但互联网金融如何撬动这块市场仍然是有待创新和探索的命题。”闫舒媛提到。 这两年随着P2P风险集中爆发,P2P领域出现的不良资产和催收需求激增,资产360创始人叶海涛坦言,在他的平台上,从发布数量来说,委托方为P2P的居多。 ...
9月17日招商银行宣布网上转账免费后,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一个月以来,这项服务共免除6221万笔转账手续费,有819万用户受到该政策影响。9月份全国超级网银交易量中,招行成为了转出交易笔数最大的一家银行。 招商银行田惠宇行长近期将亲自对外发布并阐述招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未来银行”战略,这是招行刘建军副行长在今天举行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但对于招行互联网金融更进一步的具体行动,刘建军称“目前我们正在推进部署中,具体内容还不方便说。” 今年9月21日起,招行宣布其个人用户通过网银、手机银行转帐零费率,招商银行零售金融总部总裁刘加隆在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时介绍,一个月以来,共免除6221万笔转账手续费,客户数量增长14%,日均增长了9.14%,有819万用户受到该政策影响。此外,根据央行数据,9月份全国超级网银交易量中,招行是转出交易笔数最大的一家银行,刘加隆坦言:“客户和社会的反响有点超出我们的预料。” 上周,即10月15日招商银行宣布推出“ATM刷脸取款”业务,继将人脸识别技术在柜面和VTM做辅助应用之后,进一步将“刷脸”应用到ATM渠道。目前,全行已布置推进,因为有一些工程技术实现和型号适配问题,不能把原有的ATM机都换掉,但刷脸取款在ATM上的应用将会逐步普及,招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江朝阳表示。 刘建军介绍,近两年,在“一体两翼”的战略框架下,招行以“流量、平台、数据”为结构布局,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陆续小范围、试验性地作了一些探索。如推出小企业e家、招赢通、智慧供应链金融系统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依托远程银行运营中心,打造以手机APP为中心的财富管理O2O模式;借助无卡虚拟电子账户,利用移动互联网轻渠道和大数据技术,搭建了大众客户获取的移动互联轻平台,等等。 刘建军说,在招行未来的创新蓝图中,互联网金融是重中之重。招行当前正在力推的“轻型银行”战略,本身就是招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大潮的举措。招行的互联网金融布局具体体现为外接流量、内建平台、流量经营三方面。外接流量就是招行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优势,在互联网属性较强的业务上与外部互联网场景和平台对接,引进流量;内建平台和流量经营,是要从整体上构建招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包括服务渠道、产品体系等。 正当银行进行互联网转型的同时,微信支付却开始收费缩减补贴缺口。微信表示,此次对超额部分收费并不是微信支付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 ...
一周前,平安集团首次回应其部分保险业务员销售过金赛银等产品事件。10月21日,平安集团方面再向外界公布了前期排查情况结果。 平安集团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根据前期排查情况,平安人寿业务员私下违规推介金赛银产品的规模约为1亿元左右。 据了解,平安集团统计的1亿元规模只包括平安营业员在北京市销售的金赛银产品,未包括外地,也未包括汇融等其他产品。 此前两个多月以来,多地投资者联合维权,称通过平安业务员购买了金赛银、汇融等理财产品,但很多理财产品都遭遇了兑付危机。 平安集团通过其代理律师在给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书面回复中称,“因平安人寿并非合同主体,亦非投资项目的合伙人、管理人等其他相关主体。同时,平安人寿并未委托、组织保险代理人销售金赛银等产品。” 从法律本身角度,由于在合同主体中只有投资人和金赛银两方并不涉及平安,因此从法律意义上,平安不属于合同主体,并不承担合同责任。但平安是否应对业务员涉嫌违规销售类似理财产品、以及平安业务员是否具有销售此类产品的资格、是否在销售过程中未对投资者进行充分风险提示等问题上负责,仍有待后续调查结果。 平安官方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不会推卸责任,一切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在近两个月此事件的演化中,平安集团的态度有所转变。最初,平安集团坚持称金赛银等产品是“个别平安保险业务员的私人行为”。一周前,在红塔礼堂与投资受害人进行沟通会议时,平安集团首次正面承认,其“部分保险业务员销售过金赛银等产品”。而目前,平安终于对外公布了由平安官方统计的销售“金赛银”数据。 目前,在涉及资金规模上平安和投资者双方存在分歧。平安官方排查统计北京地区违规推介金赛银产品的规模约为1亿元左右,但投资者自行统计的该规模保守估计为2亿6千万元。 对于规模的偏差,平安集团回应称,并非所有投资者都是通过平安保险的业务员购买的金赛银产品,也有部分是其他渠道。而投资者则认为平安统计中未包含“汇融”等其他产品。 此外,到底有多少名平安保险业务员参与销售并未有官方说法。据投资者称,有数百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其中,涉及上海、鞍山、郑州、深圳、杭州、天津等多地多种产品的涉案金额总计高达几十亿元。但平安集团最新向界面记者回应称,这些数据“无中生有”,严重与事实不符,但并未公布其它地区、其它产品的数据。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正在受理此案,目前并未对此发布公开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