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年后90%以上的P2P平台不是死路就是跑路,这是毋庸置疑的。截至10月底,全国已经有1078家问题平台,既有平台运营不善的原因,也有行业监管的制约作用。”昨天,由省互联网协会、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和省通信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江苏省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互联网金融+创业”分论坛上,南京财经大学闫海峰教授给网贷行业敲响了警钟。 “收益”和“利率”双降 市场期待新打法 闫海峰认为,当前行业出现不少乱象,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大部分人未认清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本质,缺乏金融的实战经验,对行业的风险及发展空间没有深入的研究。 “平台高收益优势正在逐渐丧失。”闫海峰认为,央行今年已多次降息降准,同时,行业的监管政策逐步出台和落实,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和压缩。没有雄厚资本实力或供应链背景的中小平台难以维持持续性成长,最终的结局难免是平台选择跑路或者走向死路。 对此,紫金财富董事长尤兆丰分析说,网贷平台收益和利率双降折射出市场机制正在发挥作用,是市场无形之手在指挥和导演。这意味着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应该主要发挥市场机制自我矫正和修复功能,使平台转向“安全+合理收益”的新打法。未来,谁的安全性更高,收益更合理,谁就能成为P2P的赢家。同时,网贷收益利率的双降是释放平台风险的表现,说明网贷平台开始理性回归。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则认为,中小规模平台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所谓术业有专攻,风控的就做风控,资产端的就做资产端,那中小平台就有它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力,网贷这个产业才能健康发展。尽管跑路事件还会发生,但会逐渐减少,而留下来的都将是优秀企业。 传统金融的“剩饭”怎样才能吃得香 “无法利用、没有收益价值的客户就是垃圾客户”。闫海峰教授认为,行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以利润为出发点,如果客户不能带来利润,那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垃圾、劣质客户。 “我们就是以首付贷款、二手房交易贷款等业务服务于借贷客户,致力于搭建安全、高效房产金融生态圈,发展至今零坏账、零逾期,并为投资者创造着稳定的理财收益,因此网贷平台的客户群也存有大量的、潜在的优质客户。”对此,三六五网安家贷总经理李晓羽认为,客户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企业是否有能力服务到位,是否更“专”、更“精”。银行管不住的,如果平台企业能管得住,那就是优质客户。 尤兆丰也认为,银行不放款不代表资质差,只是不在传统的服务范围之内,选择高息不代表高风险,小微商业形态具有特殊性,小微借贷也有对其成本和需求的独特考量。因此,互联网金融并不是次级资产的垃圾场,反而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健康发展 监管必须跟上 “上周去菜场买菜,我被一个小伙子拉住,他向我推销一家平台的产品,一阵吹嘘,甚至拿出好多荣誉证书来表明平台多么牛。”昨天会上,省金融办银行二处处长颜咏坦言,当前网贷行业发展很快,但鱼龙混杂,这对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近我们要联合工商等部门,对全省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是否存在非法集资展开专项调查。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联合相关部门,通过采集大数据来联合打击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违法行为。”颜咏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他律,监管政策就不能缺位。目前,省金融办牵头制定了《网络借贷平台备案管理办法》,会同省通信管理局研究制定《江苏省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系统安全标准》等。 此外,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岷峰告诉记者,大多数跑路平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2P网络借贷模式。因此,应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规范前置条件,减少依托P2P网贷外衣进行诈骗及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问题;而对于真正P2P网贷平台的自身问题,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指引,如制定网贷产品价格指引以帮助科学定价,设立平台信用等级来规范、约束平台经营,出台平台网络安全标准以提升平台安全水平等。 ...
一批销售P2P产品的人员盗取客户信息,假借保险公司名义开展活动;离职人员冒充保险公司代理人约见老客户,怂恿他们退保购买P2P产品……P2P渗透保险营销乱象丛生。眼下随着“P2P+信用履约保证保险”合作模式逐渐火热,不少第三方理财机更是上演“以假乱真”的戏码,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形形色色的“社区理财公司”、“社区财富管理公司”涌现于繁华都市的大街小巷,数量之多、密集程度堪比街边便利超市。他们的获客方式简单又直接,一张张标榜着10%以上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宣传单,散发在周边社区的居民手中。如此高收益下,难免动心。 第三方理财机构非法营销之手已然伸向财险领域。国内多家财险公司先后在排查中发现,有不法第三方理财机构和个人采取多种方式,冒用财险公司总公司名义进行非法营销活动。 在保险行业内部,习惯性将这些新冒出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统称为“P2P”,唯恐避之而无不及。这一切都归因于:若干P2P公司假借寿险公司名义进行非法营销活动,而造成的恶劣影响。记者近期再度调查发现,近来P2P“火苗”更有向财险公司蔓延的迹象。除难以道清言明的纠纷后患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声誉及正常经营。 保监会摸底调查,P2P非法营销屡禁不止 随着保监部门近一年来的摸底调查和风险提示,第三方理财机构招募原寿险公司营销员套取保单资金的违规现象被曝光示众,并逐步被业内人士及保险消费者所警惕。 尽管各方均不遗余力,但P2P火苗依旧屡禁不止。记者在最近调查中了解到,国内多家财险公司先后在排查中发现,有不法第三方理财机构和个人采取多种方式,冒用财险公司总公司名义进行非法营销活动。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记者发现,上述假借财险公司非法营销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类。 一类是,有自称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平台,以“与财险公司联合主办”的名义,对外售卖一年期的“返还本金加利息加意外保险理财壹号”。这个产品冒用了这家财险公司的团体意外保险条款,并在团体意外保险条款的基础上虚构了满期生存金等收益。 但事实上,这家财险公司与该资产管理公司未有实质性合作。经这家财险公司核查发现,该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曾向财险公司询问过购买该团体意外险的条件和方案,并获得了产品条款等资料。由此心生骗术。 另一类是,某财富公司在与投资人签署理财协议的过程中,称其子公司某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与某财险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出资客户提供信用履约保证保险服务,可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等。该协议盖有这家财险总公司公章。在该财富公司网站上,也将该财险公司列为合作机构。 但经这家财险公司核查,发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加盖的其总公司公章系伪造,这家财险总公司未与该财富公司或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建立过战略合作关系。 从上述违规手段来看,这些第三方理财机构对于保险业的动态相当熟稔。借着眼下“P2P+信用履约保证保险”合作模式的火热,便上演了一出“以假乱真”的戏码,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业内人士指出,与第三方理财机构招募原寿险公司营销员、采用非法手段套取处于正常期的保单资金有一点不同,财险公司目前尚未出现营销人员和客户大规模流失的现象。但影响程度一样不容忽视,除了会引起一些投资者的误会引发纠纷后患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险公司以及整个保险行业的声誉。 保险业开始自卫与反击 近年来,全国各类第三方理财机构激增至两千多家,但相关风险却频频被揭,投资者遭遇投诉无门的尴尬境遇。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第三方理财市场的监管真空。不少第三方理财产品甚至未经登记和风险评估,仅靠夸大投资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但事实上,此类第三方理财机构基本上未获得金融企业经营牌照,根据相关规定不能对外发行理财产品,更不能从事存、贷款业务。 在不少已被曝光的案件中,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人员私售“飞单”现象屡见不鲜,但由于都是个人违规违法行为,第三方理财机构又不属于这两大监管部门所管辖,因此监管部门也只能通过发布提醒公告的形式,对投资者予以警示。 不过,随着第三方理财机构违规现象蔓延至保险业,保监会一年前发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并在最近对上述通知做了进一步修改,旨在防止风险交叉传递,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这意味着,保监会对非保险金融产品的销售进入严控期。与此同时,整个保险行业也开始了自卫与反击。以前述提及的“被合作”的这些财险公司为例,他们并没有坐以待毙,已经开始行动。 目前,他们采取的举措包括:一方面向工商部门举报、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上报保险监管部门,并通过法律等手段正当维护公司权益,避免对其品牌声誉进一步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外部调查取证与内部排查并举,以评估潜在风险,并加强对公司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的宣传和培训,树立“风险防范、人人有责”的意识,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此外,采取“抱团取暖”策略,联合其他保险公司一起研究对策,防范第三方理财机构非法经营风险向整个保险行业传导。 其实,在第三方理财机构尚未明确监管主体之前,消费者也应该“火眼金睛”,进行自卫。在此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切勿轻信高收益,在购买产品前做足功课。例如在不少案例中,如果投资者去网上仔细核查一下这家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背景,或是前往他们所谓的合作保险公司进行咨询,相信很多第三方理财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时的谎话,便会不攻自破。 此前,有记者以投资人的身份体验购买理财产品的过程,其发现不少理财机构拉官方背景为自身做信用背书,傍大腿、傍假腿的现象频现。第三方理财机构花样百出的增信手段,令投资人雾里看花,最后难免让投资人低估了自己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从而在收益的驱使下自愿掏钱为平台做嫁衣。 ...
“我们不是P2P,我们是P2B。” “我们不是P2P,我们的风控比P2P做得好。” “我们不是P2P,我们只是做了银行不愿意做的事情。” 或许因为最近P2P的名声不太好,越来越多的网贷公司对“P2P”这个标签避而远之。 为什么那么多的平台不愿意承认自己是“P2P”?难道是这个词“有毒”?难道说自己不是“P2P”就真的不是了? 对此,零钱袋总经理梅州评告诉北京青年报《生活时代》:“P2P行业几个大平台的频频转型平台化,被其他定位不准确的P2P平台所效仿。” 金信网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安丹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目前很多平台开始和P2P划清界限,可以看作是企业为布局更大的互联网财富管理提前清扫政策层面上可能带来的发展障碍。” 捷越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王晓婷告诉笔者:“P2P这个标签去不去其实不重要,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一些基本标准,看这个平台规模、背景,在选择时,首先要选一些比较有名、规模比较大的平台,不能唯利息是图,其次,看平台上的投标产品,一般正规平台都会标明产品性质。对于从业者来说,让平台资产从单纯的个人信贷资产向更多其他种类的金融产品扩充,包括基金、信托、保理等,在把控好风险的前提下,可以给投资者更多选择,也是好事。” 有业内专家告诉笔者,“判断一个平台是不是P2P,主要是看一个平台是否具备脱媒的条件,如果一个平台还是需要一个媒介来促成双方交易,出资人出资的时候,这个媒介的信用有所附加,那么P2P就必然是不成立的。” 撕下“P2P”标签 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急于撕下“P2P”标签,与P2P划清界限。以陆金所、积木盒子、人人贷、金信网等带头,纷纷在宣传上去掉P2P的字眼,换上了“互联网理财平台”的字样,越来越多的小平台也开始效仿。 最引人注意的自然是行业龙头陆金所,这个叱咤风云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迅速发展成为P2P行业当之无愧的霸主后,有一天它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不做P2P了”。 早在3月18日,中国平安对外宣布,陆金所的P2P业务与平安直通、平安信保整合为“平安普惠金融”集群,陆金所将纯化其作为金融理财信息咨询平台的功能,打造为非标金融资产集散地,构建一个开放的交易平台。 再来看积木盒子,旗下的积木基金9月就开始代销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金信网也表示目前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P2P业务模式,开始在更广阔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积极探索,提出了互联网金融“3×4”战略,升级为“金融信息服务公司”。 人人贷告诉笔者,“网贷平台纷纷选择‘去P2P标签’并非是因为这个词负面,或是P2P资产不好,而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向更广泛业务层面拓展的过程。” 有利网创始人兼CEO吴逸然认为,“去P2P标签化是伴随着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多样化,企业自然要去做的,属于业务升级。”所谓的“去P2P化”,关键不在于做不做P2P了,重点是在做业务、提供服务时,有没有形成资产定价能力、数据的处理能力、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等等,重点是要形成这种核心竞争力。“有了能力,市场是没有边际的。” 但究竟只是去“P2P”之名,还是做到去标签后业务转型之实?易通贷CEO康文认为:“现在有些平台去P2P标签的行为,恰好说明他们只是打着P2P旗号,其实做的业务跟P2P关系不大”。对投资者来说,他建议如果要在一家平台投资,还是要亲自实地考察,了解平台的业务模式,看看它的宣传和实际执行的模式是否一致。 爱钱进创始合伙人张辉告诉笔者,“‘去P2P’之实也好,‘去P2P’之名也罢,最近互联网金融市场上出现所谓的‘去P2P’大潮,其本质是利率市场化。”随着今年7月份《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逐步涉足互联网金融大潮,产生这种现象的表层原因是传统金融机构希望盘活存量资产,底层原因是互联网方式下的大众理财门槛较低,利率开始市场化。“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是资产本身的质量,权衡收益风险。” 为转型清障 “P2P平台去标签化是因为经济下行的压力。”梅州评说。 他分析认为,在实体经济乏力的前提下,P2P平台的项目逾期率开始升高,一些风控经验不足的平台运行开始举步维艰,行业跑路倒闭潮不断,为寻求生存,转型做风险较低的大众理财平台模式,以求在做大后,靠佣金及其他盈利模式生存。此外,激烈的烧钱大战导致的恶性竞争,导致很多平台运营成本剧增且无法继续维持,为增加营收,同时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平台开始增加平台化产品。 首创金服执行总经理岳明同样认为,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要想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必须选择更多以优质资产为标准的理财产品。“所谓的去P2P化,并不是不做P2P业务,而是在传统P2P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金融服务。” 各公司业务确实在向更广的方向拓展,单纯用P2P一词,一是已经不能涵盖业务范围,二是确实因之前个别P2P公司跑路等现象给这个行业包括这个字眼带来不够正面的公众暗示。王晓婷认为,这是去标签化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P2P公司业务转型的原因,安丹方则认为主要有两点: 第一,单纯的P2P业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互联网财富管理的需求,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用户和渠道,进行业务转型和布局。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用户和渠道,使得更多涌入的资金能够快速运转起来,平台进行更多元化的布局。 第二,提前为布局综合财富管理清扫政策障碍。从网贷的理财人群来看,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流用户并非是“屌丝”人群,而是家里有一定资产积累(从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有投资经验,有强烈的资产保值增值需求,P2P只是作为其理财配置中的一部分而存在,他们需要的是综合化的互联网理财的配置。 因此,目前很多平台开始和P2P划清界限,可以看作是企业为布局更大的互联网财富管理提前清扫政策层面上可能带来的发展障碍。 未来“得账户者得金融” 对于网贷平台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安丹方认为将会呈现“得账户者得金融”定律。 诚然,平台转型势在必行,而转型趋势是做“平台的平台”,换言之就是集合了金融产品供应商以及金融产品,并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方案的平台。这种“平台的平台”之所以被众多同行趋之若鹜,根本上来说是对于账户和端口的争夺。 安丹方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加深,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账号整合,即也许每个客户只有一个账户,但是却可以对接贷款、股票、债券等所有的金融产品,“得账户者得金融”这一定律可能会体现得更为充分。“而这也是网贷平台积极进行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未来谁能掌握关键账户和端口,谁就能掌握行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我们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该拿什么金融牌照就拿什么牌照,想做什么业务都会尽力去申请相关的资格。”吴逸然说,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着眼于可以服务的理财市场,而这不一定是用P2P的方式最终去完成所有的服务。“要紧贴客户的理财需求,进行及时的战略升级。客户需要什么样的理财服务,我们就要去努力地提供这种服务,在做好现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们的产品线。” “P2P仍然是我们这个财富管理平台的核心产品之一,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在平台上配置其他风险度与收益率不同的理财产品,比如基金、保险、信托等,来实现更多元的资产配置以分散投资的风险。”人人贷告诉笔者,将根据每个用户的不同诉求,去完成倾听、建议、执行和跟踪的闭环理财服务。 财行家总裁张水志指出,有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家庭财富总量同比增长7%,达到22.8万亿美元,面对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如此巨大的机遇,在国家政策相继出台的今天,互联网金融将会越来越规范化。 ...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监管细则对银行存管的硬性规定,可能使得约99%的平台模式都不合规,因此,为了在细则出台后不被洗牌出局,平台必须积极与银行接洽并达成合作。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对于银行存管模式的规定,P2P监管细则中或要求P2P企业与银行直接签署资金存管协议。目前普遍盛行的平台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托管,再由第三方支付公司在银行开户存钱的模式恐不符合监管要求。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监管细则对银行存管的硬性规定,可能使得约99%的平台模式都不合规,因此,为了在细则出台后不被洗牌出局,平台必须积极与银行接洽并达成合作。 据记者了解,自今年7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越来越多的平台积极与银行签署资金存管协议。早前积木盒子率先与民生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协议,本月瑞钱宝又与中信银行长沙分行签署资金存管协议,实现平台资金与用户资金的分离。 金信网创始人安丹方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银行存管应该是指P2P平台的每个投资人、借款人在银行P2P存管系统开立或指定存管账户,通过存管账户办理充值、投资及提现、划拨等交易的一种存管模式。银行不但提供资金账户,而且要监管平台的每个项目及资金流动。另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平台+第三方支付+银行”模式应该属于联合存管,是原有的第三方支付托管的升级方案。 “不过,由于银行系统与P2P系统差别极大,目前平台与银行签署资金存管协议后,主要由第三方支付公司充当通道作用,来嫁接银行与P2P之间的系统。”瑞钱宝创始人徐自田表示。 对于目前业内普遍存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托管模式,投哪网CEO吴显勇表示,该模式因账户体系设置在第三方支付内,违反了今年7月份出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的规定,这种模式会逐渐退出P2P市场。 首金网总裁周健表示,其实无论是纯粹银行打包的“支付+存管”还是所谓的新形态“平台+第三方支付+银行”的模式,最终都必须是将资金存管放在银行。按照我国《银行法》的规定,只有银行有吸纳储蓄的功能,这一点是让整个行业走向更加正规、更加健康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目前银行直接对接P2P平台最大的障碍除了监管细则尚且不明外,还存在技术难题,以爱钱帮与徽商银行的资金存管为例,从双方技术对接到最终切换到银行的存管系统,花了3个多月时间。“只有保证投资者注册平台账户的同时,开通存管银行直销账户,另外,在平台进行投资和提现时,可给银行发出交易指令,才能有效避免平台挪用账户资金。”爱钱帮联合创始人赵静婷如是说道。 ...
根据长江证券发布的研报,今年“双十一”,天猫交易额912.17亿元,同比增长59.72%,订单量为4.67亿单,移动端占比68.67%。据分析,这种情况和移动端的用户数量走势一致,移动支付因其便捷性和操作的灵活性,越来越被消费者青睐。 作为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电子商务的结构性变化也给移动支付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实际上,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整个移动金融领域目前都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互联网理财、P2P借贷和手机小额贷款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布局移动端的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各家电商机构又刷新了成交记录。而从今年的数据来看,交易方式向移动端转化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随着消费向移动端方向逐步转化,移动支付的需求也必然会逐步上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移动端的便捷性,大家更愿意使用移动端;对支付机构而言,移动支付领域将大有可为。同时,也正因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移动端的消费和理财才成为可能。此外,亦有银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金融服务的重点是场景化,移动支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移动端用户流量高升 移动支付占比逐步增加 根据长江证券发布的研报,今年“双十一”,天猫交易额912.17亿元,同比增长59.72%,订单量为4.67亿单,移动端占比68.67%;京东订单量超过3200万单,同比增长130%,移动端占比74%;苏宁订单量同比增长358%,移动端占比67%;国美交易额同比增长406%,移动端占比超过70%。 这种情况显然和移动端的用户数量走势一致。易观智库年初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盘点与2015预测专题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7.3亿人,继续保持着超越PC端用户量的态势。据预测,在2015年,移动购物的比例将继续增加至68.3%,流量费占比则持续走低,移动互联网市场总体规模将突破23000亿元,用户将继续增长至7.9亿人。 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移动端有非常高的便捷性,而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不断普及,未来移动端使用率肯定会越来越高。 事实上,不仅是消费领域,理财、贷款等都有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与此同时,移动支付的占比也逐步增加。 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今年第二季度,全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249.76亿笔,金额594.15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继续维持高速的增长,当季共完成22.86亿笔,金额26.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34%和445.14%。 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加速布局移动支付场景 面对移动支付的广阔市场前景,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机构不断加快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各种新的支付方式也不断出现。比如,此前银联推出的NFC近场支付、平安银行推出的光子支付,以及支付宝和微信推出的扫码支付等。 此外,还有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在这方面加快了布局。比如,汇付天下为其服务的P2P平台提供了专门的移动解决方案;而此前,包括快钱、易宝支付、连连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均在移动支付领域有所动作。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在移动支付领域中,核心竞争力体现几方面:如支付公司对消费场景的把握,以及如何利用消费场景将支付、营销和金融等融入其中,并将交易更快速、高效地完成。 事实上,今年以来,支付宝和微信都加大了在线下场景的布局,争抢消费场景的入口,而银行等金融机构显然也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此前就有银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金融服务的重点是场景化,即用户在哪里,银行就需要到哪里去提供服务;而支付必然是其中最为基础的服务,所以移动支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移动支付的火热,不仅仅在电商领域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加速扩张到理财、贷款等领域。移动支付以其操作简便等优势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支付手段。在这种格局下,银行。第三支付机构,紧跟潮流,布局移动支付场景也就不足为怪了。 ...
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的不仅是流量与内容,现在金融服务业也正逐渐走向移动端。打开手机借点钱,已经成为了借款人有需求时首先想到的途径。以微众银行推出微粒贷,并登录微信为代表,目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移动端提供贷款服务。 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通过移动端来贷款确实更加方便,不过可能更适合一些金额较小的贷款,同时,通过移动端等纯线上模式完成贷款,仍需依靠大数据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征信体系。 “我们现在对接了八家征信机构。”手机贷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平台大部分用户的贷款申请通过系统直接审核,少部分则需要人工干预。 借款人使用移动端的比例上升 P2P平台拍拍贷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其平台申请借点钱的人数、成交笔数和借款金额在移动端都呈现出较快的增速,占总业务规模的比重也不断提升。特别是第三季度,通过移动端借款的人数接近一半,几乎与PC端持平。从规模来看,一季度移动端借款金额占比仅10%,到三季度,该项数据已扩大到26%,占平台总成交额的四分之一。拍拍贷CEO张俊透露,预计到今年底,移动端导入的借款业务占比将超过4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于移动端的使用率显然要更高,而相关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发力移动端。 微众银行此前推出的“微粒贷”,首先选择在微信钱包上线,此后又开通了手机QQ的相关功能,均是通过移动端完成,而招行的“闪电贷”也类似,符合条件的客户在手机银行直接操作,就可以快速获得贷款。 据了解,目前部分P2P网贷平台亦可通过移动APP进行借钱,并且还有专门宣称只做微信或移动领域的产品出现,如只做手机APP贷款的飞贷、手机贷等平台。 前金所副总经理梁释贤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般来说,大额的贷款风控需要线下来完成,而一些小额贷款,则可以通过纯线上的方式完成。 据了解,通过移动端或手机完成的贷款,大多数是金额较小的消费贷款或信用贷款。比如微粒贷的借款金额一般在20万元以下,招行闪电贷的借款金额最高50万。手机贷则宣称提供5000元以下小额贷款。 拍拍贷的数据也显示,三季度平均单笔借款的额度为4865元,75%的借款用于个人消费,单笔不足5000元的借款正好与个人消费的特征相符。 张俊表示,纵观行业发展现状,移动互联网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渗透率仍较低,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传统PC端的业务比重将越来越小,移动端将成为P2P网贷展开激烈争夺的新蓝海。拍拍贷发力移动端已上升到战略高度,未来或将借助移动端实现业务规模的弯道超车,甚至还将改变金融行业的市场排位。 移动互联时代 风险控制依然需要固守 不过,和普通贷款一样,风控是绕不过的问题,纯线上风控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势必需要更加丰富的数据和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 投哪网CEO吴显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投哪网APP上也可以申请贷款,但审批还是会在线下进行。他认为,真正要大规模的推广线上审批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关键是在数据方面,一旦数据逐步完善后,预计将会对平台带来很大的推动力。 梁释贤认为,纯线上的风控模型和传统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仅靠用户在线填的资料进行判断,风险会比较大,而且现在很多平台还处于试错阶段,只是慢慢尝试。此外,征信体系的介入对风控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小牛钱罐子首席市场官张翔也认为,现在无论征信还是数据算法等方面,都还处于经验积累阶段,不过这是一个方向,平台未来也会向这方面努力。 对于通过纯线上的借款来说,数据和风控确实极为重要,而随着征信机构的逐步发展,也让机构通过纯线上完成风控成为可能。 “我们现在对接了八家征信机构,一个用户的数据维度大概在4000个左右。”手机贷前述相关人士表示。 事实上,拍拍贷从成立之初就在尝试自建征信体系。据悉,目前该平台积累的数据已超过50亿条,还创立了“魔镜”风控系统。 联金所首席运营官刘哲表示,纯线上的贷款没有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主要是征信体系不健全,随着该体系不断健全,大数据发展得更好,该领域有些强大的市场前景。 移动端的金融服务以便捷智能取胜,除了的直接提供贷款服务的平台之外,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聚合式的贷款服务App,借点钱这个传统的金融需求,已经越来越容易被满足。 ...
O2O和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互联网创业中非常火爆的两大领域。但相对于2015年急速降温的O2O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似乎仍然是繁华一片。互联网并购之风也正吹向互联网金融。 资本寒冬被热炒,虽然并未有真正的冰冻寒冬降临,但资本观望已有常态化趋势。不过,资本观望、风口变换,似乎预示着新一轮洗牌将至。 想要在风口变换的当口避风取暖,互联网行业成了“排头兵”。先是美团、大众点评合并,开启互联网餐饮行业又一新的格局,再是戴尔以670亿美元收购EMC,创下科技界历年来的最高纪录。紧接着,阿里巴巴集团突然宣布,将以每ADS(美国存托凭证)26.60美元计算,预计总金额将超45亿美元的“聘礼”向优酷土豆董事会发出要约,全面收购优酷土豆集团。10月26日,携程旅行网和去哪儿网,在激烈互搏之后,也选择了“在一起”。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5年三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事件规模为60.63亿美元,环比增长了64.28%;融资案例数量308起,基本与上季度持平。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电信旗下翼支付发布了《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不超过30%股权项目 (预公告)》公告中可循迹风口变换下的另外一种取暖方式,即通过混改抢占互联网金融先机、积极布局,引入更多资本快速发展的思路。 在互联网金融转型之路上,传统企业尤其是国企步履维艰,而引入混改无疑成为推动国企改革、加速互联网金融往更广袤领域飞去的重要作用力。如果不能以混改的方式深入,国企转型互联网金融将如履薄冰。 诸多平台抱团取暖,互联网金融并购潮起 与此相应的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亦走到了十字路口。新监管细则出台、获客成本高企、资产端压力巨大、盈利困局、融资寒流等等,都似乎酝酿着一场大变局。“三分之一跑路?三分之一被并掉?剩下的三分之一差异化经营、瓜分市场。”近日,一位互联网理财平台负责人在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交流时这样总结P2P行业可能面临的发展格局。 “现有P2P平台转让,交易额**、注册人**、有意者详谈,非诚勿扰。”当这样的提示语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一丝寒意油然而生。谁是下一个?谁将离场? 风向的转移,政策、市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或将带来一波行业兼并整合高潮。7月下旬,“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出台后,关于P2P的监管细则也将落地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可能的规定包括,平台须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业务,实缴资本必须达到5000万元以上等等。 复杂因素的叠加,让整个行业步入风向转换期。小平台无以为继,可选择的是引入新资金、扩大注册资本金规模以满足监管要求,并做大用户量规模以达到投资人的要求,不然,转让给大平台及时离场亦值得考虑。 诸多平台都开始寻求合作方,抱团取暖,资本手段可能是第一选择,而如能拓展资源、渠道,带来资产端业务或者流量,也都是合作所需。当然,P2P只是互联网诸多生态中的一种,但足可管中窥豹。 实际上,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是一个市场趋于成熟的标志。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对于一些背景实力强的平台来说,也成为快速扩大规模的新机会,尤其是一些强大的国资系、金融系、上市公司系平台,有可能成为本轮行业整合的最大受益者。 更有行业人士分析,如果有银行、担保公司、其他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传统行业巨头等,通过快速并购、资本合作切入互联网金融业务,与自身现有业务进行融合,或许能为中国的金融创新打开新的突破口。 国资系互联网金融“混改”谋出路 如果说,草根平台有诸多烦恼,那么,巨头们就可以安枕无忧吗?并不尽然。对于大平台而言,发展成熟的有挖掘业务潜力的困惑,发展不成熟的则面临需要尽快加速发展的压力。 国资系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不差钱”,但引进战略投资者、整合渠道资源的计划也均在巨头们的考虑之内。以中国电信翼支付为例,旗下的甜橙金融平台也在积极洽谈战略投资者。“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甜橙金融发展的重要一步。股权层面的开放,是为了要建立更适应互联网的生产关系。”天翼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高宏亮如是表示。 混改所能带来的发展意义无可比拟,以银行为例,除此之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银行业下一步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目的是探索适应市场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让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市场主体。而资本的支持、资源的整合将是混改所带来的发展动力。 在抱团取暖这轮变革中,谁抢占了风口下最温暖的角落,谁就夺得了先机,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上,武功秘籍是无快不破、无质不破。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有三支积极力量,第一支力量是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腾讯等产融结合类企业;第二支力量是如北京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转型类企业;第三支力量则是如易宝支付、汇付天下、人人贷等资本驱动类企业。市场积极的力量需要合力而为,抱团取暖最重要的是如何以最温暖的方式抱成团,形成合力抗击寒冬。 日前,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曾在2015中国(深圳)金融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P2P行业的龙头企业还没有产生,属于并购的前夜,正是圈地占位的好时机,如果日后出现行业佼佼者,估值将会呈几何式增加,再想参股就难如登天了。他预言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共生竞合的黄金期或是并购的爆发期。 ...
虽然随着央行连续多次的“双降”政策,让P2P网贷行业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契机,但这也正如台风眼一样,只是短暂的平静。接下来,网贷行业或将迎来更加残酷的竞争环境。一方面,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变,流量竞争时代即将结束。另一方面,政策环境的制约将是中小平台迎来的最大考验。 P2P行业亟需监管,政策再度流产P2P上演最后的混战? 2007年,国内诞生了第一家P2P平台,这也标志着P2P行业正式进入中国。经过近七年的蛰伏,P2P行业在2014年乘着互联网金融的春风,迈上了更高的台阶。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9月底,P2P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3448家;全行业累计成交量达9787亿元。进入10月,P2P行业正式迈过万亿大关,迎来了新的黄金期。 一方面,P2P行业的发展速度之所以快,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长期的监管缺失,约束力几乎为零的行业环境给了P2P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监管缺失所带来的极端后果就是整个行业乱象丛生,充斥着诈骗、自融、跑路等问题平台,由此导致了风险事件的层出不穷。为此,出于引导行业有序发展的考虑,业内纷纷呼吁监管。 P2P的监管之路 1、2013年:央行、银监会、金融办都不想管 2013年10月,P2P行业内出现了第一波跑路潮。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2013年1-9月共出现了10家跑路平台,而同年10月-11月,就新增了39家倒闭平台。也是在这一波倒闭潮之后,P2P行业内开始讨论起了监管问题。只是在这一时期,P2P行业的发展规模远不如今天这么大,关乎P2P行业的合法性、定位、意义等方面都尚不明朗,连二连三的风险事件更是让这个行业成了烫手山芋。因此,银监会、央行、地方金融办三者对监管P2P一事普遍反响冷淡。 2、2014年:银监会监管P2P,王岩岫提十原则 2014年4月,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公开宣布,经国务院决定将由银监会牵头来承担对P2P的监管研究。21日,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刘张君为P2P行业明确了四条业务边界: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二是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同年9月,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在“2014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上,首次对外透露了P2P行业监管的十项原则,其中包括明确P2P机构是信息中介、P2P平台应对投资人资金进行第三方存管、P2P机构不得以自身为投资人提供担保、P2P应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等。 3、2015年: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P2P行业基本法 2015年7月18日,央行联合十部委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部文件也被看作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本法。《指导意见》按照“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为包括互联网支付、股权众筹、P2P网络借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细分业态明确了业务边界,并落实了监管责任。其中关于P2P行业的监管意见,在方向上与此前银监会曾经透露的原则基本一致,诸如信息中介、资金存管、信息披露等条例都得到了重申。《指导意见》可以说是P2P行业第一部正式的、全面的框架性指导意见,框架已出,监管还会远吗?《指导意见》之后,P2P行业对接下来的监管细则更是翘首企足。 4、2015年10月:喊了两年的狼,最终还是没来? 10月26日前夜,有消息透露,银监会准备了多达数月的监管细则初稿在呈报国务院之后,由于征求部委数量不够,因此得到的回复是“重做”。业内人士猜测,P2P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多方对行业认识及监管意见都难以达成一致,银监会一时半会协调不过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由此也不难理解P2P监管细则的多次难产了。 监管之后P2P还有戏吗?银行存管将是最高门槛 监管对P2P行业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促进其发展,而是重整行业秩序,引导其有序发展。自诞生以来,P2P行业就是在长期的监管空白中成长起来的,直至迈过万亿大关,即将迎来黄金十年。因此,监管细则虽然未至,P2P行业中的合规部分仍然能够依靠自律获得长足发展,而害群之马即便钻了监管未至的空子,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首先,《指导意见》已经指明了监管的方向,为行业提供了合规化的发展思路,银行存管将成最高门槛之一。 1. 当前正常运营的平台2000家左右,与银行达成存管协议的不足5% 根据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与银行已经达成了存管的协议的网贷平台不足百家,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P2P平台接下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与银行达成实际上的存管合作。跟进目前的我了解到的情况,国内能够提供存管服务的银行并不多。同时,提供银行存管服务的银行,存管门槛也是相当之高的。以民生银行的存管要求来说:『要求平台必须有上市公司背景或大型集团公司背景;或者拿到了知名风投的投资;或者是国资背景等』这样的存管要求,基本上就把绝大多数网贷平台直接排除在外。另外,除了民生银行以外的其他地方性银行,存管门槛其实也并不低。所以,目前对于网贷平台也只有极少数与银行达成了存管协议。以积木盒子为代表的全国性的大型平台选择的是与民生银行合作进行存管服务。以德众金融为代表的区域性的行业巨头,则是选择的地方性银行进行存管服务。德众金融最终也是选择了当地的徽商银行进行存管合作。 2. 银行存管又是如何实现投资人资金安全保障的呢? 银行存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幅度减少行业的不规范运营,首先是事前审核,因为银行存管合作的高门槛,可以大量的排除不合规运营的网贷平台。另外,系统升级,资金管控加强,以德众金融接入的徽商银行的P2P资金存管服务为例,徽商银行的存管系统拥有P2P客户在线开户、账户充值、提现,及账户间资金划转等功能。平台借款人、投资人的账户资金在P2P平台业务运作过程中均独立存在于自身电子账户中,不存在任何资金池,投资人进行充值、投资、提现等操作时,都需要P2P平台给徽商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徽常有财”完成校验后予以执行,银行可以更完整地掌握P2P账户内部的资金流、信息流,对标的进行匹配校验,从而避免有效避免平台挪用客户资金。此举真正实现了融资方与投资方之间点对点的资金存管服务,实现P2P公司与客户资金完全隔离,保护投资人的资金安全,这是深入贯彻监管意见的存管模式。 央行数次“双降”或将加速行业淘汰的步伐 近年央行数次发布『双降』为P2P行业迎来了短暂的发展契机。P2P平台不必大喜过望,行业竞争将加速进入资产端的竞争,流量竞争时代即将结束。 强化平台自身竞争力,从寻找优质资产开始。一方面,过去急于扩张的P2P行业投入巨大的成本来获取流量,从而忽视了资产端的开发;另一方面,数量有限的优质信贷资产经过上千家P2P平台近几年的瓜分,已接近枯竭。因此,P2P行业竞争格局开始由理财端竞争向资产端竞争转型。换言之,P2P平台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把握了优质资产。那么,在洗牌之前,P2P平台如何依靠优质资产来建立竞争力,实现先发制人?无疑是通过降息来吸引优质资产。 今年央行先后进行了数次双降,再加上此前“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货币宽松政策,加速释放流动性,导致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传统银行融资渠道更大限度地放开。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资产端的竞争将会加速。P2P也将进入看“背景”的时代,人人贷为代表的”风投系”,以德众金融为代表的“国资系”和”上市系”等一批有背景的网贷平台接下来在资产端的竞争将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引用某行业知名人士的一句话来说“屌丝压根就不适合玩金融”就算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上演屌丝逆袭的概率也是极其低的。 综上,受多方面的政策影响和行业格局即将进入资产竞争的阶段,接下来格局生变。未来一年内关门上千家网贷平台并不是不可能的。这也将极大的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淘汰之后,迎来的才是整个网贷市场的大爆发。 ...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有利网CEO吴逸然时获悉,公司计划申请小贷、担保牌照,逐步升级为成熟的金融服务公司。记者注意到,除了有利网,越来越多的P2P公司已开始谋划转型或业务拓展。紫马财行创始人唐学庆亦向记者透露,公司目前正在申请代销公募基金牌照,并将于近期公布结果,除此之外,公司还在接洽互联网保险、保理等相关牌照的申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公司不仅不再标榜自己为P2P公司,甚至声称要与P2P划清界限。对此,金蛋理财CEO邓巍分析道,“去P2P化”或者说“与P2P划清界限”的原因之一,在于行业的乱象多发、鱼龙混杂,大家担心“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 其实P2P只是一种民间通俗叫法,实际上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也是金融服务公司中的一种。“好的P2P公司可以通过创新性的风控手段,压缩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提升交易效率。”邓巍告诉记者。 “其实从目前来讲,很多P2P平台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属于P2P范畴了,这也是行业发展一个必然现象,目前一些平台正在寻求基金、保险等牌照,是为了在大的框架内开展业务。”中信麻袋理财总经理黄海旻告诉记者。 事实上,目前不少平台转型的趋势是在做“平台的平台”,换言之就是集合了金融产品供应商以及金融产品,并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方案的平台。对此,金信网创始人安丹方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种“平台的平台”之所以被众多同行看好,根本上来说是对于账户和端口的争夺。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加深,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账号整合,即客户也许只有一个账户,但可以对接贷款、股票、债券等所有的金融产品,“得账户者得金融”这一定律可能会体现得更为充分。而这也是网贷平台积极进行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未来谁能掌握关键账户和端口,谁就能掌握行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拍拍贷创始人张俊表示,其实P2P只是一个形式,如果平台自己可以生成独特资产,那么它是有价值的,并且可以带给投资人好的回报;如果平台没有这个能力,只是做销售理财产品的通道,那么毫无疑问将面临红海竞争,因为门槛很低,并无竞争优势。因此,不管是P2P还是其他金融形式,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应该是生成资产的能力。 ...
10月底,全国P2P平台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万亿元,这是P2P行业发展八年来的一大阶段性成果。从最初扛起普惠金融的大旗,到后来跑路事件频发,再到如今行业洗牌加剧,P2P一路发展下来,毁誉参半却一直保持跑步前进的节奏。 如今,这一快速发展的节奏可能正在被打乱。 “资本寒冬”和“资产荒”正在成为抑制P2P平台快速发展的两大障碍。一方面僧多肉少,P2P网络借贷的融资需求越来越难实现,尤其对于初创平台,没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基本很难获得入场券;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优质的借贷项目越来越少,许多平台不得不遭遇资金“站岗”的情况。 根据某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的统计显示,2015年10月份P2P借贷平台增速继续缓慢增长,环比下降49.3%,同比下降76.32%。作为P2P网络借贷行业的重要发展城市,北京首次出现零新增。 市场降温背后的一系列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资深型P2P借贷平台忙转型、成长型P2P借贷平台深耕资产端、初创型P2P平台急着抱大腿,经营之道略有不同,共同目标是要抢占更多的资源。 在行业整合变局中,如何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终逃不过这三个方面:资产端创新能力、持续吸引资金的能力、平台化转型成败。 依照这一标准,我们来分析下当前风生水起的P2P平台,看谁能杀出这片红海。 拼资源——资产端创新 回望P2P发展之初,作为连接资产端与资金端的借贷平台,P2P一直以资金端的营销为核心,各大平台为争抢流量,烧钱手段层出不穷。 却无奈,市场风格转换太快。 2015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再加上股市资金出逃,许多P2P平台的投资标的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更要紧的是,随着宏观经济形势下滑,许多平台收紧了借贷审批,优质资产更是成为稀缺资源。 一些新的资产来源渠道也在被打通,许多对接新型投资标的的P2P借贷平台迅速浮出水面。其中包括供应链金融类P2P、票据类P2P 、信托类P2P 、融资租赁类P2P、政府融资类P2P,等等。越来越多的非标资产在不断地被纳入P2P的资产来源范围。 目前最受欢迎的资产创新来自于消费信贷,这被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原有利网创始人刘雁南再创业就从二手车消费市场入手。在他看来,非标准化程度高的行业更适合切入。当然还有深耕大学生群体的业务模式,京东战略投资的分期乐是一家针对大学生的消费信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信用消费信贷几乎空白的市场。 资产端创新谁能赢?通过与多位业界人士沟通,《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总结归纳为,有自己独立资产端来源的平台要比借助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提供资产端的P2P更有竞争力;从事小额借贷的平台比大额借贷平台更安全;从事消费信贷和供应链金融这一类的P2P平台可能会爆发式增长。 拼爹——强资本吸引力 当然,除了拼产品创新、拼风险控制、拼战略规划,当下P2P借贷平台最拼的还是资本实力。随着强势资本对P2P平台的大举介入,如今,可能不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做风口上的那只猪了。 如今新成立的P2P平台都是带着强大资本背景进入这个市场的。美利金融一上线就宣布获得了6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金蛋理财上线半年,凭着被新三板挂牌公司收购,迅速成为国内首家新三板互联网金融企业;九鼎系控股的借贷宝更是一上线就扬言砸60亿用来市场推广。 作为金蛋理财的CEO,邓巍明显感受到,自从被新三板挂牌公司收购之后,成交量增长迅猛,融资渠道也逐渐打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找上门来合作。 随着细分、垂直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业内参与者,吸引了具有强大实力和背景的传统金融公司及国企进入P2P行业。这些强资本或收购或自行开发P2P平台,加速了现有平台的兼并收购速度,提升了行业整合速度。 原花果金融CEO惠轶成功将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卖给了一家上市公司之后感慨,如今的P2P行业再也不是当年依靠小作坊就能起家的时代了,资本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力丝毫不可忽视。 于是具有上市公司或强大股东背景的P2P平台胜出概率看似较高,但一定不能忽视资本背后的目的。如果上市公司入股P2P平台只为了进行市值管理,那这类P2P平台可能难有长远发展空间。如果强大股东背景收购P2P平台只为服务其自身的融资需求,难免有自融风险,当然也要注意这类平台。只有那些自身业务与P2P业务有相关性,并能为P2P平台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源、风控服务的股东才有助于平台发展。 拼服务——平台化优势 如果说资产创新能力和资本吸引能力代表着眼前的竞争力,那么平台化转型,以全品类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一定是未来之路。 互联网企业一直奉行“得流量者得天下”,可是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这一游戏规则可能并不完美适用。“得流量者得天下”的前提是如何保持客户粘性,在投资标的有限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P2P平台开始寻求平台化的转型之路。包括陆金所、宜信、人人贷、拍拍贷等平台。 根据汇付天下对超过700家合作伙伴的市场调研,超过60%以上的P2P平台都希望有更多层次、更加丰富的产品来吸引投资者;95%以上的平台认为“如何提供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等其他种类的理财产品”是很大的难题。 在拍拍贷CEO张俊看来,这是客户需求导向的一次转型。“投资者不会把所有钱都投到P2P,用户的需求就是一站式的财富管理平台。P2P平台一开始可能很容易沦为产品销售渠道,未来的趋势一定是产品再包装。” 只是,P2P平台在平台化转型上又有几分胜算呢? 一方面,对于理财平台的搭建,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都在搭建全品类金融产品平台。相比于这些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客户规模,这些P2P出身的平台在搭建理财平台上似乎竞争优势弱了许多。 另外一方面,监管风险是转型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目前涉足代销、理财等综合领域的P2P平台还游走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尤其是对于将金融机构产品进行再设计包装或嫁接风险的做法,或许面临严格监管。 谁能突出重围 参照上述三大技能比拼,其实真正能兼具三大优势,突出重围的P2P平台并不多。 论资产端优势,这十大平台基本都有自己稳定的资产来源,也在一些细分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似乎不用为优质资产问题发愁。 但是,论及资本吸引能力,尽管这十大平台都已完成了B轮融资,也有完成C轮融资的平台,但是股东背景相差各异,融资规模也悬殊有别。微贷网和投哪网1.5亿B轮融资的量级放在如今A轮动辄大几千万美金的规模,略逊色些。而在这些大部分是财务投资的投资目的来看,陆金所依靠平安集团重点打造互联网金融的战略高度,明显更有 优势。 而从平台化转型来看,陆金所、人人贷、宜信这几大平台当然最具优势,风控能力、客户资源、人才团队等方面都颇具优势,也被业界视为发展较为成熟的平台。 细数目前发展较快的P2P平台,如果从成交规模来看,上述十大平台一定不是排前十的平台。包括深圳的红岭创投、最近势头很猛的E租宝,成交量都远远大于上述多家平台。但显然这三家平台的长期发展并不被业界看好,似乎也很难成为最后的赢家。 红岭创投以高额借贷、风险积聚为名,平台上动辄上千万的借贷需求,很容易因为几笔坏账影响了平台的正常运转。此类风险,该平台也早已暴露过。 尽管E租宝以高额回报和铺天盖地的推广迅速抢占了市场,但是高额收益的可持续性令人质疑,以及债权关系不清的业务模式也遭受了许多质疑。 当然,新进崛起的市场新秀是否能成为行业黑马,也有待观察,但至少这些新平台大多依靠大平台和大资本强势挤进市场。在市场空白点、风控手段、营销推广等方面避免走一些弯路,亦有弯道超车的架势。 而P2P借贷的金融属性也决定了这一行业是重资金产品,隐形门槛很高。按照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的说法,三大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包括基础的风险控制技术、优质资产获取、IT服务、专业人才团队和创新意识。真正能做好的,都是在业务管理能力、资产把握能力、客户服务体验、风险控制技术等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 尽管这一标准可以套用到很多金融或者互联网公司身上,但是结合三大竞争力的分析,各家P2P平台最后的比分可能会越发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