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两年来,一些体量规模巨大的平台,也纷纷陷入坏账、逾期事件中。这也让投资人都逐渐意识到:P2P平台并非是越大越靠谱、越大越安全,从来都没有什么“大而不倒”的神化存在。 相关机构数据统计显示,每100个拒贷款按键中,就有16起涉及不同程度的蓄意造假或欺骗。欺诈行为已经成为P2P网贷平台风控要面对的大敌之一。网贷行业的借款人,会通过怎样的手段恶意骗贷?若网贷平台风控不严,风险最后是否会转嫁给投资人? 对于坏账,平台要么撑不住倒下了,要么就得咬牙刚兑。 这一两年来,一些体量规模巨大的平台,也纷纷陷入坏账、逾期事件中。这也让投资人都逐渐意识到:P2P平台并非是越大越靠谱、越大越安全,从来都没有什么“大而不倒”的神化存在。 红岭创投作为老牌P2P平台,就曾屡现坏账。2014年8月,平台董事长周世平就曾发帖称“利空来了,慢慢消化吧”。按照周世平的说法,红岭创投那次1亿元巨额坏账的原因是“企业与仓库物流合伙犯罪,将货物重复抵押给银行进行骗贷”。 而到2015年年末,红岭创投已经垫付了5个多亿的坏账。虽然不少平台在遇到坏账和逾期时,都和红岭创投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方式,都是咬碎钢牙往肚子里咽,以刚性兑付方式来补偿投资者,也都回应称投资者权益不会受到影响,但这还是一次次给P2P行业敲响了警钟。 对于P2P平台来说,拼爹、拼规模的时代不再像之前那样能够独领风骚,现在已然进入了拼风控的时代。风控能力的强弱,是P2P平台未来成败的关键。 但是,现在面对着低廉的线上造假成本,还有层出不穷的信用诈骗手段,大大降低了网贷申请过程中的诈骗难度,而这,恰恰给P2P平台的风险识别带来了巨大挑战。 有相关机构曾做过数据统计,每100个拒贷案件中,就有16起涉及不同程度的蓄意造假或欺骗,欺诈行为已经成为P2P平台风控要面对的大敌之一。这其中,相当一部分诈骗行为,是由专业代办公司承办,由一些熟悉P2P审核流程的人员组成,专门帮助蓄意骗贷者信息包装。 骗贷的花招可谓五花八门,列个表格大家看一下: 造假又可以大致的归为以下这几类: 鉴于目前国内经济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且整体信用环境差,征信体系建设也不完善,越来越多的P2P平台,开始主动寻求转型、或是不得已被动转型,从主营做大额企业贷,逐渐向信用贷,再到车贷、房贷进行转变。 而随之而来的,则是不少P2P平台频繁遭遇车贷、房贷骗局。 仅拿车贷举个例子,借款人的骗贷路径也许是这样的:把已在一个平台抵押的车子,再拿到另一个平台去做质押,或是进行重复抵押借款,再或者干脆直接把已经抵押的车子低价卖掉,然后就玩起了人和车同时消失,再也找不到的把戏。 有位车贷平台老总曾表示,他们一个工作日需要完成贷款受理—评估—初审—审批—签订合同—更改保险受益人—抵押登记—安装GPS—放款这一系列过程。还有的平台甚至要求3、4个小时内就必须完成。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需要贷款的笔数一多,有时平台就很难进行详尽地调查工作,甚至一些平台手续刚办到一半,就会先进行放款操作了。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拉低风控把关程度。 而如果平台持续性地风控不严,借款人的骗贷风险,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转嫁到投资人身上。因此,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平台的风控能力强弱。 这也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观点:风险不是一个定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你今天认为安全、可靠的平台,不见得以后一直都安全、可靠。 借款人可能会骗平台,平台可能自己还会发假标,因此我们在对平台进行风险评估时,除了对诸多关键数据进行分析以外,还必须定期的去到平台现场做尽调工作,并对平台做出未来一段时间的评估结果。注意!这里说的只包括未来一段时间,而不是仅凭一次评估,就把平台未来一两年的风险状况都给定性了。 此前,人人聚财“抢车”风波就由借款人恶意骗贷引起。 2015年12月31日,在深圳开二手车行的陈先生遭遇了奇葩事儿。当日下午4点半,10多名男子来到车行借试车为名,强行把他在2015年12月16日收购的一辆奔驰车开走。陈先生报警之后,警方却表示“不予立案”,理由是“没有犯罪事实”。陈先生同时得知,卖给他这辆奔驰车的张先生,在此前已经把车辆抵押给P2P平台人人聚财,“抢车”的十几个人便是人人聚财雇的第三方公司派来的。 ...
春节前,有多家P2P平台发布公告称将不再支持某国有大行银行卡充值,随后有报道称另有两家大中型银行也关闭了部分第三方支付端口。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交通与招商银行等也仅仅是关闭了部分第三方支付的充值通道,传闻中所说的多达7家银行关闭充值通道不属实。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表示,银行是有选择性地关闭接口,并不是一刀切,对于规模较大的P2P平台,银行对于关闭接口的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的。 不过,一些银行确实正在逐步降低第三方支付充值额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例如,平安银行信用卡对贝付的充值限额就调整为日额度2000元;民生易贷在1月29日也发布公告称,建设银行卡代收单笔交易限额最高已确认调整为10万元,单日交易合计最高30万元,其中每日单笔低于5万元的交易金额合计不得高于5万元。 传闻7家银行关闭充值通道的消息不实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底,全国问题平台数累计为1518家,占全部平台的比例高达35.4%。 问题平台频出,政策层面也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国务院2月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特别提出,防控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风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决依法惩处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密切关注投资理财、非融资性担保、P2P网络借贷等新的高发重点领域。 在此背景下,部分银行限制与P2P支付接口的情况也就顺理成章。 信融财富分别在1月29日和2月3日发布公告称,“受**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调整的影响,信融财富的该行充值通道(含网关支付与无网银支付)将逐步暂停,充值通道关闭不影响该行银行卡用户的正常提现,请该行银行卡用户在充值时选用其他银行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接第三方支付公司通知,招商银行支付接口将进行升级调整。自2016年2月5日起,信融财富的该银行充值通道(含网关支付与无网银支付)将暂时关闭,充值通道关闭不影响用户的正常提现,请该行银行卡用户在充值时选用其他银行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招行对此表示,招行一直在加强电子支付的风险管理工作,一贯将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为首任,也非常关注P2P平台存在的业务风险问题。 同日,懒财富也发布公告称,接到第三方托管平台通知,即日起两家国有大行充值业务进行调整,网银方式充值暂不支持这两家银行的银行卡,但可以正常提现。 其中一家银行对此则回应称,“我行始终在保障客户权益的基础上,强化对各类支付业务的风险管理,适时调整相关业务策略,采取相关措施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腾付通则在1月29日发布了类似公告称,某国有大行于2016年2月1日起关闭部分B2C业务网络支付方式,关闭了PC端的IE证书支付方式,也关闭了移动端的动态口令卡支付方式。 除了上述几家第三方支付外,根据本报统计,还有贝付等第三方支付发布公告宣布有银行关闭充值接口,不过涉及银行主要集中于前述银行,传闻中所涉及的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并不在列。 事实上,本报记者浏览平台界面发现,通过易宝支付,仍然可以使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卡进行充值。 在你我贷的银行卡充值页面,传闻要关闭接口的建设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浦发银行也悉数在列。 光大银行总行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表示,银行是有选择性地关闭接口,并不是一刀切,对于规模较大的P2P平台,银行对于关闭接口的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的。 而在P2P人士看来,银行关闭接口只是出于声誉风险方面的考虑。金蛋理财副总裁侯宇翔认为,按照相关监管规则,网贷平台跟银行之间的支付接口,大多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打通的。在没有关闭接口之前,投资者如果持有某银行的银行卡,可以直接购买P2P网贷平台的理财产品。现在的网络借贷的机构,直接连到银行的几乎是没有,都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来间接地连接到银行。 部分银行逐步降低第三方支付充值额度 上述光大银行人士认为,下一步,银行大规模关闭P2P接口并不现实,对于在投或者有赎回需求的客户而言,银行需要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而最有可能采取的办法是限额,也就是降低银行支付额度,这样既能保证客户的小额投资需求,也可以防止风险。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大部分银行的P2P快捷支付限额为单笔1万元到10万元不等,一般而言,当日累计充值金额不能超过20万元。 虽然也有部分P2P的网银充值没有上限,不过,从审慎的角度出发,对于第三方支付,已经有部分银行开始限额。贝付客服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平安银行信用卡在平台充值目前日额度为2000元人民币,如果有需要,可以选择其他银行卡进行充值。 民生易贷在1月29日也发布公告称,建设银行卡代收单笔交易限额最高已确认调整为10万元,单日交易合计最高30万元,其中每日单笔低于5万元的交易金额合计不得高于5万元。 融金所首席信息官陈敏认为,随着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等的逐渐清晰落地,P2P平台对接银行做资金存管的规定也基本明确,平台也都积极往这个硬指标要求方面寻求落地,业内也逐渐传出平台完成初步对接的好消息。 ...
“本群宗旨是为团结聚投融各位受害者,共同维权,减少损失。”这是“聚投融维权总群”的自我介绍,截至今天上午,“聚投融维权总群”的成员已经增至292人。2月13日,“聚投融”老板付祥吉致投资人的清盘公告被贴到了网上,引发全国性维权。“聚投融”产品的承诺收益最高达到20%、21%,而互联网金融信息查询系统主任徐洲,去年11月就调查发现,从国家法律和经济支撑力等方面看,收益率高于18%的P2P公司,80%以上都存在“跑路”的风险。 老板说自己一直在垫付 “聚投融”隶属于聚投融(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经由北京市工商部门批准获得金融信息服务资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聚投融”官网2月4日发布“关于春节假期值班安排公告”,主要内容是,“1、2016年2月5日至2016年2月22日(正月十五)放假;2016年2月23日正常上班。2、节假日期间平台提现将会受到影响,请用户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情况。假期结束统一处理。3、 春节放假期间聚投融将安排客服人员值班,假期客服工作时间将调整为10:30-16:30,其他时间您可以发送邮件至kf@jutourong.com 我们会在客服值班时间为您解答。(值班客服QQ:2842170776)” 春节放假很正常,那些街头摆摊的小商小贩,即使从此再不回来,也没有多少人惦记,但是“聚投融”作为金融平台,竟然半个月不开工,这着实令人意外。记者粗略调查,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春节放假期限一般为2月6日、2月7日至2月13日,2月14日纷纷正式开工。提现业务确实由于支付机构节假日期间不受理,各家平台只能暂停,但是2月6日下午前接到的提现申请,各家平台及时受理,2月6日以后发出的提现申请,各家平台在假期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即,2月14日)进行了处理。 而恰恰在春节放假期间,“聚投融”传出了清盘消息。2月13日,有人将“聚投融”官方群里的消息张贴到了网上,这是一则“聚投融”老板付祥吉致投资人的清盘公告。该公告称,从成立至今的盈利微乎其微,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由于风险的把控能力不足,多家合作担保公司出现了大面积风险。老板付祥吉无论从精力上还是资金上,都无力继续维持平台的经营,决定年后解散公司。 该公告感慨,老板付祥吉为了保证项目的及时还款,曾经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垫付,但是资金已经用尽了,目前除了公司“马甲用户”资金以外的实际待收资金将近1000万元左右。老板付祥吉承诺,“对于投资人的资金,我将会通过我个人在北京投资的物业及个人债权进行兜底,两周内给大家一个还款计划。我将会通过一切努力,来最大程度减少大家的损失。” “聚投融”官网的管理团队栏目,只介绍了付祥吉一人,“毕业于烟台大学。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在投资担保行业有10年以上实战经验,与合伙人创立的某金融公司已成功挂牌新三板市场,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加入聚投融,现担任公司董事。” “聚投融”的投资人正在寻找“聚投融”的董事付祥吉 大都投给短期借款项目 “聚投融”的清盘消息,败坏了很多人的过年心情。“聚投融”的部分投资人建立了“聚投融维权总群”,成员在几天之内迅速增加,截至今天上午,该群已有成员292人,2小时增加20多人。据记者了解,“聚投融”的投资人遍及全国,既有北上广深的大城市市民,也有偏远地区居民,70后、80后、90后居多,还有一位1949年出生的人士。他们的投资金额最少1000元,最多30万元,投资日期集中发生于今年1月份,大都投给1个月至3个月的短期借款项目。 截至今天上午,“聚投融”的部分投资人已经向北京警方报案,或者向所在地警方报案,希望警方控制“聚投融”的老板、高管,以防跑路失联。有投资人称,向所在地警方报案被拒绝,要求向北京警方报案。 “聚投融”与各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样,设置了安全保障措施,其官网介绍,现有17家合作担保机构,包括北京城建重工有限公司这样的国有企业。据“聚投融维权总群”部分成员介绍,已经同步向相关担保机构维权。多位投资人表示,只求拿回本金,不在乎投资收益。 有位投资人显然经历丰富,他在多个互联网金融平台投资,并且遭遇了几次风险,几次去平台所在地维权,成功拿回了本金,他今天呼吁“聚投融”的其他投资人坚持到底、团结起来。 记者今天按照“聚投融”官网上的联系方式,致电“聚投融”客服,结果是迟迟没人接听,然后传出这种解释:“坐席全忙或无法接通。”记者又添加了“聚投融”客服的QQ,向客服提问,但是未获搭理。 有投资人在“聚投融维权总群”张贴了付祥吉的手机号码,抱怨付祥吉没有接听。记者随机拨打了该号码,也是无人接听。 收益率18%以上的都不靠谱 记者注意到,“聚投融”官网上的产品,年化收益率最低11%,最高13%,一些债权转让项目的标注利率为20%、21%。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的领军企业,短期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只有4%、5%、6%、7%、8%。 “年化收益率超过18%的P2P产品,都不靠谱。”徐洲是商务部研究院《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课题组的副组长,也是互联网金融信息查询系统的主任,他的团队去年调查了上海多家P2P公司及产品,于去年11月得出结论:从国家法律和经济支撑力等方面看,号称20%收益率的P2P公司,80%以上都存在跑路的风险。 “聚投融”官网声称,对拟上线项目进行360度双人实地尽职调查,调查数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工商局系统数据、房屋管理系统数据、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纳税申报系统数据、海关系统数据、车辆管理系统数据及借款人隐性负债调查等,确保上线项目借款用途明确、还款来源有保障。 “聚投融”官网向投资人打包票,会“根据平台未到期余额审慎假定违约率计提风险拨备,如风险拨备不能覆盖假定违约率,平台将及时补充,确保投资人到期准时足额收到本息;聚投融每一期上线项目,项目提供方均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余额随在账余额变动,确保能够覆盖项目提供方自身在保项目按照审慎原则假定的违约率。” ...
去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爆发,这背后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据京北智库及IT桔子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发生的投融资案例共计402起,获得融资的企业数为370家,融资金额约为944亿元人民币,其中32家企业获得多轮融资,31家获得两轮融资,1家获得三轮融资。 京北投资总裁罗明雄指出,从投融资案例数来看,获得投资最多的细分领域为网络贷款类,共149起,占去年全年投融资案例数的38.21%;就投融资金额来看,获得投资最多的细分领域为综合金融服务,剔除邮政银行的451亿元战略融资后,仍获得投资171.96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投融资总额的18.72%。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互联网金融获得融资的轮次以种子轮和A轮居多。”罗明雄表示,两者总和占全年融资案例数的76.43%。 ...
导读 所谓的互联网保险只是一个过渡称谓,不远的未来,当衣食住行都依赖网络的时候,也就没人在意,究竟是互联网保险还是传统保险了。因为,互联网思维引发的全新社交模式,早已融入到产品设计和运用当中;彼时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在跨界资源整合能力、便捷服务供应的效率和反欺诈技术的成熟度。 文/最保险研究员 刘艾琳、赵萍 2016年元旦开工第一天,马明哲即宣布平安集团迈进3.0时代——从内部综合金融,发展成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换句话说,互联网平台和金融服务,无论从哪端发源,两个行业已经深度融合。那么,对于传统保险公司,该怎样应对这般局面? 实际上,互联网保险概念热炒四、五年至今,应该回归初心来思考一个问题:保险的本质是什么?大数法则是保险的立足之本,用户需求是产品的诞生之源,场景、服务,这些都不是创新词汇,但为什么有了互联网,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再来看一个变化,经营保险服务的主体越来越多:保险公司、第三方服务商、电商平台、保险中介,甚至实体行业自保、互助……让保险公司倍感压力的是,互联网交易生态崛起之后,牌照概念开始模糊,电商平台不用申请牌照也可以提供类似保险的服务,那么,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 保险产品的模式也在不断进化:从传统产品上网、到价格竞争(车险拼价格、寿险拼收益率、场景保险则需要不停反欺诈)、引流获客;再到各立山头,如泰康设立互联网财险,平安建陆金所、好车、好房、好医生,众安开始多个篮子放鸡蛋,退货运费险承保公司也从原来的一家扩增到五家…… 作为“最保险实验室”研究员,笔者认为,所谓的互联网保险只是一个过渡型概念,不远的未来,当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网络的时候,也就没人在意是所谓“互联网保险”还是传统保险了。因为,互联网思维引发的全新社交模式,早已融入到产品设计和运用当中;彼时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在跨界资源整合能力、便捷服务供应的效率和反欺诈技术的成熟度上。 下面笔者总结性列出若干开放性问题。答案并不唯一,欢迎思辨。 其中,“一问、二问”有关产品本身在保费和理赔两端做改造的思路;三问至四问是有关保险公司与电商平台合作的经验借鉴;五问至七问则是有关产品运营和用户黏度维护的一些小技巧。以飨已投身及正欲投身互联网保险大潮的读者。 一问:互联网车险如何突破监管边界? 创新总会挑战现有的合规边界,解题的关键在于程序重构和对监管法理的深度理解。从这个层面上讲,平安和众安巧解了一道难题。 不久前,上述两家共同宣布,在车险费率改革试点省市推出首款“会赚钱”的“保骉”车险,即用户可选择将原需支付车险保费的资金冻结在某账户里,在接受车险服务的同时收取保费增值收益;同时,众安另一款关于法律咨询保险的服务内容也嵌入车险服务之中。 众安车险负责人宋玄壁称,保骉车险未来将叠加更多碎片化险种,打通更多互联网金融渠道,拓宽车险服务链。 那么问题来了,保费不得挪作他用和赚取额外利益(或变相给消费者保费回扣或补贴)的规定、车险见费出单的规定,这款产品是怎么突破的? 众安方面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 但最保险实验室研究员从投保后的保单条款上找到一丝线索:用户购买该款车险后,在前述某账户中冻结相应资金后,可即时向众安推荐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申请优惠信用借款(产品体验期内申请借款,借款利率为零,并附保证保险),用于车险保费专项支付,账户中冻结的该笔资金在冻结期内可获得一定收益,该笔资金到期(最长时间为1年)解冻后再用于偿还前述借款。 这么做的目的,是通过产品设计提高与车主的互动和黏度,同时与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绑定,记录车主驾驶行为数据,有足够的场景和机会甄别车主出险率高低,进而抓住更多优质用户并对其更合理地精准定价。 笔者认为,先考虑用户心理和需求,再考虑如何既满足监管规定又能满足创新的解决方案,利用好费改政策以及与监管积极沟通是有效途径之一。 再例如,某公司希望在一款万能险产品上提高互动频率,希望增加每日可查看收益的功能,但万能险有固定的结算周期,某种程度上监管也不提倡对消费者强调收益率甚至保证收益率,公司正在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利用客户发起退保时结算的公式等。 二问:健康险要极致碎片还是综合拼盘? 健康险涉及到的医学药理太专业、碎片化,例如只保一种病症,市场担心这会变相涨价:做综合拼盘,70种大病混合在一起,有多少人熟悉发病率?定价和保障范围都需要极高专业门槛的时候,即使有互联网这剂“万能药”的加持,催化效果也并不惊艳。 近期有一款逆向思维的产品,长城人寿的“种牙险”——干脆把逆选择进行到底。事实上,交了9800元保费的人,一定会去医院享受绿色通道种牙服务(没人愿意白交这笔钱)。产品设计者的思路是,不去跟客户控制风险,而是跟后面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去协商,帮它去重新设计整个服务流程,实现双赢。 一位监管层人士对笔者称,这款产品最大的成功在于,它找到了保险和医院的共同兴奋点,种牙是中高端客户,利润高,基本医保不覆盖,医院需要通过保险公司引入大量客户,改变科室的病员结构,科室的品质也会提高,收入结构会优化。但最大的问题是,长城人寿线下网点较少,营销能力较弱,基本依靠微信圈子口碑传播,预期一年5000单的量即使完成目标,也是小众产品。 笔者认为,这款产品的启发是,稀缺的医疗服务本身就是痛点。健康险的定义外延正在扩大,健康管理甚至医美服务资源也可以纳入,仍有尝试空间。 还有一类,通过碎片化产品实现对传统健康险的突破,如德华安顾人寿的“孝亲宝”,专门针对老年恶性肿瘤疾病保险,并突破了以往健康险60岁就不能投保的门槛,75岁仍可投保,保障期限达到85岁,保费最低461元/年,一次性赔付10万元。这款产品在最保险实验室16款互联网保险产品最受欢迎投票中获得第一名(2390票)。 综合险种面临的问题,弘康人寿和阳光人寿分别推出了两款业界认可的健康险产品——健康人生和随e保,特征是性价比高:保费低而保障范围广。但弘康人寿一位高管称,健康险还有很多降价空间,这个领域“远没有到需要价格竞争的时候”。 笔者获得的一组数据,2014年人身险行业佣金率超过10%。根据七家大型寿险公司2014年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合计为836亿元,同比增长21.5%,远高于保费收入的增长。 三问:“超级赠险联盟”雷声大雨点小? 掌握流量主控权的电商巨头的崛起,并且不断收购或新设立保险公司,资源整合,这给保险行业带来不小压力。 曾经有家保险公司牵头,希望建立一个行业自己的“超级赠险平台”,将同质化较高的赠险收录起来,设定统一投保规则和理赔方式,以此作为一个整体来跟电商平台谈判对接,增加话语权。 “现在赠险的获客和转化成本甚至比电销还高。我们希望行业能抱团取暖。”牵头公司内部人士对笔者称,“跟电商平台合作,较为明智的选择是,弄清楚并维护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等价交换,才能长久。” 但很遗憾,这个超级联盟平台在几次商谈会议后,离上线仅一步之遥,因种种考虑终究未能成行。 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始终在自建渠道还是依赖第三方上摇摆不定:自建,无流量;依靠第三方,同质化产品可替代性太强。 泰康人寿是个案例,2000年第一家提供线上保单,开通自己的网站泰康在线,直到2007年才开始接触大型电商平台,风生水起接近十年后,现在成立互联网财险公司,建立并维护用户忠诚度。 “有资本实力和用户基础的公司,就要坚定地走自建渠道的路,比如平安、泰康等;新成立的小公司缺少网点基础,在与电商平台合作时,就必须考虑清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及价值,否则渠道依赖过度,平台话语权太大,保险公司并没有太多议价能力。”一位与电商平台长期合作的保险公司内部人士称。 笔者再举一个平安自建渠道设立壹钱包的例子说明。 2014年1月,平安成立壹钱包,包含支付、转账、发红包等社交功能,但没有人气和流量;5月升级,接入类似余额宝的基金产品,又新增线下扫描支付、借贷类产品;2015年1月最新版本,接入仍全部为平安定制产品,例如波波宝和一款依靠分享增加收益率的理财产品。 “平安不像微信那样自己就是个大流量入口,也不像阿里一样有这么多的交易场景,我们就是有自己的一些优质金融资产。比如说你这个产品年化收益率是7%,你每分享给一个用户,他的注册将会给你增加0.1%的收益,封顶收益100%,我们最高有一个人是分享了超过40%的收益。所以我们是通过这个产品的设计去强调社交的属性,吸引更多的新用户。这就是我们产品的创新思路。”一位平安壹钱包人士对笔者称。 四问:那些年那些“叫好不叫座”何以为继? 2014年的双十一,阳光财险和天猫医药馆合作推出的“医药险”,保障责任中包括为期一年的24小时电话医生服务,医生会远程根据患者的描述,诊断病情,同时给出建议购买的药品,药品送货上门后即自动触发理赔,药款会在72小时之内打款到购药用户的支付宝账户内。 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产品创意,但运营并不如预期。一位购买过天猫“医药险”产品的用户对笔者称,买了这款产品很容易忘记,遇到生病也并不会第一时间想到天猫平台上的电话医生服务,还是习惯跑到楼下去买药。一年后的2015年的双十一,产品合作双方都未再提起此产品。 至于原因,阳光产险人士对笔者称,一是产品销量没有达到预期,虽然开始有天猫医药馆和流量入口,但并没有预想中的用户量级;二是产品运营成本比较高,尤其是电话医生。另外,阳光希望这个产品更加场景化,能植入购药场景中,但最后跟当时天猫的各种交流沟通仍存在较多问题。 “这涉及阿里生态系体内的各个部门:支付宝、天猫医药馆、淘宝保险等,阿里系内部也需要资源整合,也算是内部流程的问题。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成本过高,决定暂停这个产品。”阳光内部人士称。 如今的转机在于,阿里内部各业务条线和架构也在不断整合,现在阿里健康负责天猫医药馆运营权,把涉及到健康、医疗、医药等全部纳入到阿里健康体系。 “我们希望能重新再谈天猫医药险这款产品,经过一番调整,沟通机制会比以前好很多。”阿里健康人士对笔者称。 问题颇为相似的还有一个案例——乐业保,同样经历“叫好不叫座”。 三年前推出时,乐业保是业内公认的寿险保障与互联网健康结合的经典案例。为电商卖家提供社保没有覆盖到的人身险服务,泰康人寿和淘宝对接时,口号是“做健康险行业的退运险”。这个产品需要挑战很多传统精算、投保、财务、IT逻辑,是保险公司和电商平台合力的结果,而且很难做简单的模式复制。 泰康相关产品人士称,乐业保一年即实现盈利,并有比其他产品高出几倍的客户转化率,这给了公司很大信心,跟平台也形成了双赢。没有扩大覆盖面,同样是运营推广和各种资源整合出现了问题,不论是公司内部之间,还是与平台对接,都出现了资源协调效率不高并碰到阻力。 笔者了解到,乐业保的升级版本也在筹划中,将会覆盖更多自由职业者及低保障人群。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有创新产品、有流量平台这两个因素,并不能直接孵化出可持续的互联网保险产品。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发现,互联网保险平台上用户的互动和活跃度,直接决定产品是否可持续,否则又会变成“一次性”产品。 五问:爱奇艺、知乎、懂球帝+保险=? 是不是所有大流量的平台,都能够成为保险产品的孵化池?满足产品创新的要素又有哪些?答案大致是:流量+场景+风险+支付等。 那么爱奇艺、知乎、懂球帝、豆瓣这样的平台是否可以呢?笔者调研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不能”,因为这些平台不存在风险,本身也不存在交易行为,专业称“无可保利益”。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有数据的地方就可以有保险公司的身影。 “保险就是把数据组合包装,数据有很多分析维度,现在没有转换方式,不代表以后没有。通过这些信息平台,我更了解我的客户,喜欢看什么片子、关心什么问题、是哪方面的行家,从而分析出更精准的金融需求,不论是特定客户本人,还是这一类平台。有数据就有价值。”众安内部一人士对笔者称。例如,豆瓣也组织同城活动,书碟交易,这里也蕴含许多潜在不确定性和金融行为。 六问:“小说拖更险”意义何在? 最近笔者发现了一个“惊为天人”的保险服务叫“小说拖更险”,意思是如果用户在网上订阅的连载小说超过设定期限没有更新,就赔钱。这明显不是一款保险产品,而是并没有保险牌照的互联网公司上线的娱乐服务。 但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产品?噱头、制造话题?提高App打开频率?导流?这些都有可能。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平台(服务商)崛起,风投也愿意投资这样的创业公司,“独立精算师”、“产品设计师”的概念正在兴起,他们除了设计出跟消费者高频互动的保险产品(或者“贴条、堵车、开机延迟、看剧打分等”补贴服务)维持流量外,更深一层逻辑是在积累消费者习惯和数据,甄别筛选后便于更精准的营销。 “不要看不起这些奇葩服务,他们是创新的先锋。贴条险被监管否定了,但它换个名字叫违章消消乐,依旧很受欢迎。堵车险的意义也一样,通过这些服务发掘用户的行为,并为真正的保险产品导流。保险产品和奇葩服务是完全可以分开来看的。”一位研究保险领域的风投人士称,“我们现在更倾向于投类保险的公司。保险这件事情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产品设计,保障度不高,保障效率不行,我们相信通过互联网的方法能够去改善一些。” 七问:“财神节”2人14天1700亿如何做到? 2015年平安集团财神节从8月18日持续到31日结束,总计14天,全口径累计销量1684亿元,日均销量120亿元,微信微博就财神节话题超过3000万点击量,主要负责人员只有集团的两个人。这是怎么做到的?做这场活动的意义在哪里? “1700亿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其实平安日常的交易量也有足够的基础,里面超过1000亿交易量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贡献的,当时的定位是金融界的双十一。这个活动最主要的意义,是从集团层面带动所有子公司,尤其是传统业务团队,参与到互联网化转型的进程当中,更多是建立企业文化氛围的功能。当平安所有条线都有了互联网思维后,也许明年就不会再做这样的活动了。”一位平安集团相关人士说。 财神节营销推广最大的亮点,在于深度跨界。例如与年度话题性很强的Uber合作“一键打来一个亿”增加壹钱包的用户体验和感知、利用陆金所改域名为“lu”与杜蕾斯合作“一套锁万金”项目,跟拥有700万微博粉丝的“俚语字幕组大神”谷大白话定制“财神节说财神”脱口秀娱乐视频,并定制流行的“财神节轻恐漫画”等。 “我们选择有吸引力的品牌来增加平安曝光度,例如杜蕾斯本身在线下推广受到一些限制,所以它的线上营销能力很强,再如,我们看到微博微信的传播影响力其实在减弱,所以今年额外增加了视频、音乐、漫画等多媒体传播方式。”上述平安人士说。 ...
上市公司更名傍互联网金融 换个马甲就涨停 风口上的互联网金融,不仅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还是一幕幕轮番登场的资本炒作和闹剧上演的舞台。 借着互联网金融的东风,上市公司多伦股份(600696.SH)就着实让市场“雷”了一回。5月10日,这家业务为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宣布,计划将公司名称改称为“匹凸匹”,其股价也在次日(5月11日)牢牢封死涨停。 而在回复上交所问询时,多伦股份表示,本次更名已通过上海市工商局预先核准,但在实质性准备方面,公司承认此番业务转型尚处于设想阶段,一无正式业务开展、二无人员配备、三无专业机构的可行性论证,至于经营范围变更尚未获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在此之前,上市公司更名已屡见不鲜,而最多的更名次数更是多达十余次。在有过更名经历的上市公司中,贴近热点、反复更名更是层出不穷。改名之后,经营未见起色,意图转型的业务亦未形成,但股价却大幅上涨。 “什么行业热门,就怎么改名,有些改名感觉就是一个闹剧,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眼球,更可以实现市值管理的目的,进行股价炒作。”多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改名固然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借此进行市值管理、拉升股价,才是一些上市公司更名的真正原因。 更名闹剧 “在A股市场,5月11日注定是一个充满喜感,又令人惊讶的日子。把名字改得稀奇古怪的听过,但像多伦股份这样有‘创意’的,还是头一回听说。”对于多伦股份的改名,深圳某私募人士这样“吐槽”。 5月10日晚间,多伦股份公告称,公司立志于做 中国 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并基于业务转型的需要,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而所谓“匹凸匹”,不过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门类——P2P的谐音。在此之前,主业为房地产开发的多伦股份,与互联网金融交集甚少。在5月11日的公告中,也并未详细披露其P2P业务的类型、业务规划等内容,而只是基于P2P行业已有的运营经验。 多伦股份上述公告发出之后,市场一片惊讶,各种调侃之声铺天盖地,并借助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开来,其风头一时间差点盖过了当日央行降息的消息。 实际上,上市公司基于发展需要,进行更名并不鲜见。而近乎于闹剧般的更名,在A股市场,多伦股份亦并非始作俑者。在此之前,上市公司进行跨度极大的更名,已经屡见不鲜。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5年1月以来,就有至少约1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类似更名。如科冕木业(002354.SZ)更名为天神娱乐,海隆软件(002195.SZ)改名为二三四五,宝利来(000008.SZ)改名为神州高铁。 而在此前,这些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与上述行业关联并不大。对于宝利来的更名,投资者戏言“高大上”、“不认识”。宝利来则称,公司收购了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产,主业由酒店转向轨道交通安全运维,因此进行改名。 “有些改名感觉就是一个闹剧,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眼球,除此之外不会有更多的价值。有些上市公司更名根本不严谨,就是为了炒作。”上述深圳某私募人士说,上市公司根据业务需要更名无可厚非,但如此更名,着实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类似情形同样层出不穷。最近一个多月来,包括多伦股份在内,至少已有3家上市公司进行更名。4月14日,熊猫烟花公告称,公司名将变更为熊猫金控,经营范围也变为以自有资产进行互联网产业的投资和管理。5月6日,百圆裤业也宣布,公司名称将变更为“跨境通宝”,经营范围中增加进出口、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 从2013年以来,P2P已成为互联网金融中最为热门的行业之一。随着创投、上市公司、正规金融机构等各路资金持续涌入,P2P等互联网金融的热度持续上升,仅2015年,就有银之杰、大金重工等多家上市公司入股P2P平台。 “这种情况也说明,互联网金融浪潮确实来了,最近就有一个笑话,如果没有入股P2P平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公司,可见互联网金融热到了什么程度。”一位P2P行业中介人士说,最近有好几家上市公司向其询问,希望物色资质较好的平台进行收购。 网贷财经创始人覃伦委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互联网金融成为市场热门概念,除了行业本身的发展已成为趋势外,还有政策的推动。今年以来,最高决策层多次视察互联网行业,并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互联网金融也水涨船高。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以来,决策层多次提起互联网企业国内上市的说法,更是刺激了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的热情。今年3月,证监会高层在中关村调研时,就“邀请”互联网金融企业国内上市。5月7日,国务院出台文件,明确提出加大金融服务支持,研究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在境内上市等政策。 “行业在逐渐发展,政策也在发展,上市公司充满热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从现阶段来看,不少企业还是在赶时髦,很难说对其本身业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炒作热点 “上市公司为了业务发展,或者业务出现变化,进行更名都是正常的,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为了炒作热点,就需要慎重了。”上述深圳私募人士说,上市公司改名关系股价波动,更名时尤其需要慎重。 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更名极为频繁。有统计显示,2013年,共有151家上市公司更名;2014年,也有180家上市公司更名;2015年虽然还不到半年,据不完全统计,也有80余家上市公司更名。 部分上市公司更名极为频繁。更名最多的是阳煤化工(600691.SH),前后更名达13次,实际更名3次,从“东新电碳”到“林凤控股”一次,再回到“东碳”一次,最后改为“阳煤化工”。此外,西部资源、浪莎股份、南通科技、深信泰丰也更名10次以上。 实际上,上市公司更名的原因并不复杂。梳理历史情况不难发现,上市公司更名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类是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造成主营业务变更,另一类则是主营业务并未出现明显变化的更名。 “有些更名,不是为了做好主业,而是什么时髦就改什么,拼命去靠热点概念,最大程度博取眼球效应。”上述P2P中介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而近期一些上市公司为向互联网金融靠近进行的改名,就属于第二种类型。多伦股份公告显示,迄今为止,其互联网金融业务仅有设于深圳的“KCV·红马甲”配资平台。该平台今年2月开始试运营,4月正式上线。 对于未来的P2P业务,多伦股份亦无规划可言,主营业务亦未发生实质变化。在宣布拟更名的同时,该公司也接到了上证所的问询函。在回复上证所问询时,多伦股份竟然声称,因市场上有LendingClub、陆金所等成功经验,其并未聘请专业机构进行业务可行性论证,只是自行对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计划改名的百圆裤业亦是如此。5月3日,百圆裤业公告称,拟出资9000万元,增资深圳通拓科技有限公司,并持有后者9%股权。而通拓科技是一家泛供应跨境电子商务公司。随后,该公司宣布将更名为“跨境通宝”。 熊猫烟花的情况稍好。在此之前,除了已经出资成立银湖网之外,该公司还投资1亿元设立网络支付、投资5000万元设立熊猫科技投资,并计划出资成立熊猫金融信息、熊猫众筹、熊猫小贷等平台,还计划收购一家P2P平台。 “在这些改名的上市公司里,可能也有一些是真想向互联网金融转型,但更多的是吸引眼球,至少那些把名字改得过于荒诞是出于这个目的。”上述P2P中介人士说,以多伦股份为例,其计划中的新名称,知名度本身就高,现在经舆论传播之后,该公司曝光度大大增加,“瞬间就出名了,就算改不成,也没什么损失,至少达到了炒作的目的”。 现实利益 除了赶时髦,上市公司更名也往往与现实利益联系在一起。“换个马甲就涨停”的故事,在A股市场已经轮番上演。 “主营业务情况不妙,更名就更有炒作意图,不能说没有市值管理的意图,P2P的利润反映在报表里是猴年马月的事,但这个行业本身属于热点,又是在牛市行情下,这样做可以迎合市场,把股价拉起来。”徐红伟说。 “更名出于什么意图不好揣测,但肯定是有做股票的意思,否则就不会靠拢热点改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比较反感的,基本不会参与。”上述深圳私募人士说,类似事情虽然显得有些荒唐,但也反映出了A股市场不理性和畸形的一面。 对于这种情况,市场也乐意配合,一些上市公司更名后,多数股价大幅上涨,甚至出现连续涨停。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超过10%。 多伦股份也不例外。虽然舆论对其改名颇多议论,但并不妨碍其股价上涨。5月11日,受“改名事件”刺激,多伦股份开盘即封死涨停,报收于12.06元。而百圆裤业自5月7日以来,股价涨幅也已超过15%,近日来更是连续两天涨停。 “资本市场行情火爆,大家都想赚快钱,上市公司也不例外,何况主营业务不济,而且相对于二级市场炒作,通过更名拉升股价,来钱会更容易。”覃伦委说。 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热衷于改名的上市公司,其中不乏业绩堪忧者。以熊猫烟花为例,该公司2012年以来即处于微利状态,2012年至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只有895万元、1266万元、1250万元。而多伦股份2014年营业收入仅有1004.83万元,净利润7107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只有188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伦股份在4月29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未按规定披露信息,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4年,该公司也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 而一些上市公司更名、进军互联网,甚至还成为陷阱。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便是原名湘鄂情的中科云网(002306.SZ)。2013年以来,中科云网先是收购环保资产,失利后大肆购买互联网企业,试图转型大数据,但结果无一成功。但在此期间,其股价曾经多次大幅上涨,最多时不到一年涨幅超过100%。但喧嚣过后,其经营越发困难,2013年和2014年连续巨亏,今年4月到期的债权也已违约。 “除了市场不理性的因素之外,上市公司更名过于容易,也提供了炒作空间。但既然主管部门都核准了,我们也没有办法。”上述深圳私募人士说,面对这种情况,就是尽量不参与或少参与此类炒作。 ...
在互联网时代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线上转账免费的冲击下,多家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多实行免费政策,但是网上银行收费的较多,特别是国有银行离线上转账的全免时代还有一定距离。 线上转账免费 日前,平安银行通知客户称,自2016年1月29日起至12月31日,平安银行正式实施电子银行(含个人网银及口袋银行)转账手续费全免政策,正式开启“线上转账全免时代”,而渤海银行也于2月1日起对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执行全额减免政策。巧合的是,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也表示零元时代来临,手机银行转账汇款免费,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该行个人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人民币同城转账、异地转账、普通跨行转账(不含加急跨行转账)免收转账手续费。 对于多家银行掀起的“线上转账免费政策”,不少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和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线上转账免费的冲击。不过也有人士认为,主要是受到监管政策影响。早在去年底,央行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后发现,不少商业银行的线上转账早已开始实行免费政策,线上转账的全免时代越来越近。不过,各家银行的减免标准还是不尽相同,而且手机银行的优惠幅度要远高于网上银行,而国有银行的减免力度相对较小。虽然各家银行的线上转账都有一定的折扣,如工商银行推出个人网银转账手续费实行5折优惠、个人手机银行实行2折优惠;而其余几家国有银行的网上银行转账手续费都是根据转账的金额来定,根据不同的客户类型给予一定折扣。而手机银行方面,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部分免费。 其实,早在去年底,有一部分商业银行开始对线上转账进行减免。如浙商银行宣布,自去年12月5日零时起,浙商银行个人客户结算电子渠道全免费。中信银行宣布从去年12月1日起正式取消个人网银境内转账手续费。上海银行从去年11月1日起实施个人网银及手机银行转账零费率;江苏银行自去年10月11日起,网上转账手续费全免。招商银行从去年9月21日起宣布,全面开启网银、手机银行转账零收费时代。 在调查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手机银行的优惠幅度高于网银优惠幅度,城商行全免力度最大。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线上转帐免费的变革对于部分银行来说,通过“免费”提高用户体验,吸引到更多的客户,恰恰是增收创收的另一种途径。 ...
1月27日,央行再次发布《防范“MMM金融互助社区”风险 谨防利益受损》的公告,公告明确指出“MMM”及类似主体不具备合法资质。据悉,这已经是银监会、央行第四次对该金融互助组织提出的风险预警。 遭遇了四次监管层警告后,MMM金融互助社区依然猖獗,而这次他们“低调”行事,但也改变不了金融诈骗的本质。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MMM金融互助社区相关宣传平台近日流传出一封《低调运作倡议书》,倡议取消大面积宣传。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此类金融违法组织变得“低调”,进行“地下活动”,将更加难以监控,投资者需要更加警惕。 MMM“低调”运作 地下活动更难监控 曾在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上高调宣传的MMM金融互助社区,如今想变得“低调”了。北京商报记者日前在MMM金融互助社区的一些微信公众号里发现一封《低调运作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倡议书》显示由MMM中国团队发出。该《倡议书》提出了8条低调运作的规则,提议取消大面积宣传。 《倡议书》提到,“我们一直在提醒大家低调运作,不要在网络上大面积地上传MMM的资料、奖金制度、运作流程。但是很多的会员还依然坚持上传视频,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因此今后要开展更加“低调”的运作方式,如取消大面积推广宣传,不开设有关MMM任何地面工作室,新人培训只做一对一的指导等等。 对于MMM金融互助社区仍在蔓延原因,律师表示,监管层确实进行了多次提醒。至于为何没有执法,推测是因为MMM尚未被证实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事实。而MMM金融互助社区如果变得“低调”,进行“地下活动”,将更加难以监控。 金融诈骗玩“高调”的网络概念 随着互联网金融兴起,一些金融诈骗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打着“电子商务”、“投资基金”等新概念,用高额回报引诱人们投资。像大大集团、MMM互助金融平台等各种金融违法案件更是层出不穷。网贷之家首席分析师马骏表示,现在的非法集资借助了网络的力量,致使受害面更广,渗透深度更深而且也更加难消灭。一些诈骗形式可能换个名目或头衔就死灰复燃。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认为,监管层不仅要对原有的名称进行提示,而且对其各种变身都要有提示。现在区块链技术以及央行提出要研究推出数字货币,也给了骗子新的由头和概念来蛊惑投资者。 马骏建议,政府应该更多地宣传这些非法集资案件的特征。像e租宝、MMM金融互助社区,政府和媒体都有去宣传其非法性,提醒投资者不要参与,实际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集资具体表现为: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投资者风险教育是关键 金融传销、诈骗等非法活动,不仅危及金融安全,也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事实上,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决依法惩处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密切关注投资理财、非融资性担保、P2P网络借贷等新的高发重点领域,以及投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办教育机构、养老机构等新的风险点,加强风险监控。 由公安部组建的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也于日前正式启用,并首先对“e租宝”及其关联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件的投资人开放。据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具备身份和投资信息登记、登记注意事项信息发布等功能,今后还将用于公安机关公告的其他重大非法集资案件。 马骏认为,新型的金融诈骗案件侦破对执法机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技术手段还是侦破手段方面,可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尽早识别及侦破非法集资案件。 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信息、资金流动加速,各类金融诈骗花样复杂,手段隐蔽。要从根本上清除金融传销,还应该提高老百姓的风险意识。“要做到完全防范是不可能的,最重要一点还是提高老百姓的风险意识,增加他们的金融常识,做好投资者教育。只有当国民整体的理财投资素养提升了,骗子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马骏补充道。 另,据新华社近期报道,中国公安机关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防范、严厉打击证券期货领域、地下钱庄、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 ...
2015年年底,三农资本陷入挤兑风波。据最新报道,合肥警方已刑事立案调查,8名高管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被合肥检查机关批准逮捕。 据调查,三农资本的缔造者是巢湖市一对父子。相关工商资料显示,安徽金实公司(三农资本背后运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林某。不过,经警方调查确认,安徽金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范某某和陈某。让人意外的是,范某某与陈某是父子俩。此外,这个平台多名高管也是陈某的好友和同学。 这个春节,对P2P平台“三农资本”的众多投资人而言,过得并不轻松。去年12月底,安徽金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徽金实公司”)旗下的“三农资本”陷入挤兑风波,之后被合肥警方查封。记者调查获悉,截至案发时,“三农资本”的累计交易金额超过22亿元,而拖欠投资者的赎回款总额已高达约6亿元。目前,合肥警方已刑事立案调查。其中,安徽金实公司的8名高管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合肥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8名高管已被批捕 记者了解到,最初,合肥市包河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对此事进行调查,随着调查深入,警方发现“三农资本”在运营过程中已经涉嫌刑事犯罪,而且案情重大复杂。很快,该案移交合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立案调查。 去年12月底,该公司多人被警方刑拘。此外,多名投资者还告诉记者,部分地区警方还发布了协查通报,希望投资者能够反馈更多的案件信息。 目前,合肥检方已经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安徽金实公司的8名高管批准逮捕。记者了解到,8人分别是安徽金实公司实际负责人范某某、实际负责人陈某、高层负责人项某某、法定代表人林某、线上CEO王某、高管白某、高管费某某和培训负责人钱某。 一年“吸金”22亿 资金缺口高达6亿 资料显示,“三农资本”于2015年1月上线运营,到案发时,累计交易金额超过22亿元。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15年安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农资本”交易量位居2015年安徽P2P交易量的第一名。 然而,当平台倒闭后,“三农资本”留下的窟窿也令人惊心。记者获悉,案发时,“三农资本”的资金缺口总额高达约6亿元。 资金流向关联企业、归还前期资金的高额利息 众多投资者表示,“三农资本”一直向他们承诺,相关资金都是投资到实体企业。去年12月上旬,“三农资本”的工作人员曾带着投资者前往亳州市的一家面粉企业、巢湖市一家钉业制造公司和凤台县的一家粮食企业实地参观。 然而,投资者看到的仅仅是表象而已。记者了解到,熊先生等投资人参观钉业制造公司,实际上是与安徽金实公司存在关联性的,触碰了P2P行业禁止的自融业务。此外,“三农资本”最重要的资金流向是,归还前期资金的高额利息。 巢湖父子“造”平台 多名高管是同学关系 P2P平台“三农资本”一夜之间倾覆,留下诸多尚未解开的谜团。不过,一个已明确的答案是,“三农资本”的缔造者是巢湖市一对父子。 相关工商资料显示,安徽金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林某。不过,经警方调查确认,安徽金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范某某和陈某。记者获悉,范某某今年50岁,陈某今年29岁。或许,会让很多人意外的是,范某某与陈某是父子俩。在涉足P2P金融领域之前,范某某在巢湖市早已经营实体企业多年。 此外,这个平台多名高管也是陈某的好友和同学。据悉,在已被批捕的8名高管中,陈某、项某某和林某都是85后,均为巢湖本地人,彼此是多年的同学关系。 ...
1月底,中国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针对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重点对互联网平台选择、信息披露、内控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受监管要求影响,未来保险公司对于P2P平台的选择将趋标准化,合作也将更加规范。 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风险事件,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成为监管层关注焦点,相关排查已经开展。近两年来,保险公司为P2P等互联网平台提供保证保险服务成为常态,多家公司有所布局。业内人士表示,P2P平台的特殊投保需求对保险公司开发保证保险产品以及相应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排查互联网金融保险产品风险 中国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针对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重点对互联网平台选择、信息披露、内控管理等提出要求。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保监会日前已对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开展全面风险排查,了解财产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管控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 《通知》从多个方面规范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一是要求保险公司严格遵守偿付能力监管要求,确保业务规模与资本实力相匹配;二是要求保险公司审慎选择合作的互联网平台,不得与存在提供增信服务、设立资金池、非法集资等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同时严格审核投保人资质;三是规范保险条款设计及费率厘定,明确保险条款在合作的互联网平台相关业务界面进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另外,《通知》还要求保险公司建立严格的风险管控机制,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建立相关业务经营情况季度报送制度。 近两年来,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保证保险业务,在拓展业务资源的同时为后者进行风险背书,其中,保险公司的保证保险为P2P平台项目承保成为常态。公开资料显示,国寿财险、天安财险、阳光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已分别与不同互联网平台达成合作,亦有保险公司自行拓展P2P平台业务。保险公司人士表示,P2P平台的特殊投保需求,对保险公司开发保证保险产品,以及相应的精算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方向道路已明 合作前景乐观 某P2P平台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在风险补偿、社会管理和保险投资等方面的经验,有助于提升客户投资回报率等。通过引入财险相关业务,投资者可以降低投资风险。长期看,此类合作是对客户投资保障机制调整和完善;短期看,可以视为应对P2P市场激烈竞争的营销策略。 保险公司人士表示,保险产品设计大数法则遭遇P2P平台数据规模的限制,所以在保险费率设定、风险控制等方面都面临挑战。监管层对相关业务进行规范,这对未来保证保险服务的发展,以及保险业金融支持作用的发挥,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保险公司为P2P平台承保的保证保险费率设定分化明显。由于不同承保公司在设计产品时的风险预期各异,P2P平台的风险敞口测算也有所不同,这使得业内同类合作的产品设计可参照性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同两年前保险公司与P2P合作,前者“做的多说的少”相比,目前保险公司对于合作前景的态度已经相对乐观。未来,保证保险服务发挥的作用将更大,保险公司对于P2P平台的选择也将趋于标准化,在监管要求下,此类合作将更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