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国资系为标签的网贷平台迅速发展,但部分网贷平台滥用“国资系”标签过度营销,潜藏金融风险,暴露的问题不断增多。 日前有消息称,国资委与银监会召开“国资系”网贷平台座谈会,责成国资系P2P做好表率作用,责成国企尽快解决“冒牌”国资系P2P的问题。据消息称,恒天集团和中航工业澄清了与两家P2P的股权关系,称银豆网和安心金融虽然分别宣传由这两家国企注资,但事实上并无股权联系。 对此,银豆网在网站发布公告表示,因为近期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在调整而导致项目至今仍未落实。同时,该平台公告显示,目前,所有股权收购及股权变更等相关事宜正在有序进行中,双方均无任何违约意向与行为。针对此前的不实报道,已与恒天集团及恒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会领导取得联系,其表示未曾说过“并无股权联系”等影响双方合作事宜的话。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日益火爆,加之国家监管部门对P2P的支持,自2013年以来,各路资本参与网贷行业的热度不减,也随之形成“上市系”、“风投系”、“国资系”、“银行系”等标签及分类。以国资系为例,相关网贷平台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并可能成为未来持续的一种趋势。据盈灿咨询此前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8月底,已有60家“国资系”平台诞生。 目前,一般只要有国资股东成分,平台都会宣传其为“国资系”。但投资人在选择平台时,仍要注意国资参股网贷平台的具体形式,包括股份占比、股东结构以及股东背景情况等,理性分析“国资”水分。 业内分析师直言,从股份占比来看,“国资系”平台一般可分为国有独资平台(纯国资股东)、国有控股平台(国资股东占控股股份)及国有参股平台(国资股东仅占部分股份)几种。在当前的“国资系”网贷平台中,仅有少数几家国有独资平台;国有控股平台数量也较少,大多数是国有参股平台。如有些平台为引进国资背景,往往会以较低估值出让5%-10%左右的股份,甚至是不排除以赠送股份换取与国有企业的合作,以期获得信用上的背书。 从股东结构来看,部分“国资系”平台为国资企业直接参股;而更多平台则是国资企业经过多层股东结构间接参股。股东层级较多,不排除是决策层在股东结构上的有意安排,但层级越多,通常该国资企业对平台的把控能力可能越低,其国资“水分”越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草根平台,为给平台增信,甚至不惜通过虚假宣传,借“国资”等进行宣传。据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初跑路的上咸BANK即曾宣称获得济南华科创业投资企业的风投注资,而“华科”的上级股东“济南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则为济南市财政局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 业内分析师还提醒道,还有一些平台利用投资人对“集体所有制”及“国有企业”概念的混淆,误导投资人将“集体所有制”等同于“国资”,虽然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集体所有制企业含有国资成分,但并不是所有“集体所有制”均为“国资”,二者尚有差距。投资人在辨别时,要着重考虑所有权的问题,再进行判断。...
3月26日,央视一套焦点访谈节目关注P2P行业。节目肯定了P2P通过互联网为借贷双方提供中介信息服务的新业态:“P2P其实不是坏东西,出问题的其实也不是P2P。是因为有些人打着P2P的旗号,干了不法的勾当,才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特别是由于缺乏他律(监管)与自律,才造成了个别平台“挂羊头卖狗肉”的乱象。 在访谈中,节目引用数据,并采访了某P2P网贷平台研究员,详细解释了部分P2P平台的风险所在。同时,节目也提醒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理财渠道时和产品时,要增强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几位金融领域的负责人,都在记者会上,不约而同地、抢在媒体发问前主动地提到了一个词——P2P,而且还提到了经常与它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词——跑路,可见它有多受关注。毋庸讳言,P2P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最近出的问题不少。这种原本是通过互联网为借贷双方提供中介信息服务的新业态,怎么就让人谈虎色变了呢? 在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域日月光大厦的25层办公区,一间办公室大门紧闭,里面空无一人。这里曾经是上海本地一家知名P2P公司“融业网”的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是人去楼空。 记者电话采访了“融业网”的投资者,投资者说,这家平台是去年年底跑路的。其实跑路之前已经出现了征兆,记者2015年12月15日曾专程赶到上海,对此进行过调查。投资者张先生说,平台突然间发出公告,限制提现。 张先生说,他在“融业网”的P2P平台购买的是收益率12%的产品,按合同约定,2015年12月15日到期,但平台在12月14日突然宣布停止提现,他来了几次也没有讨到说法,只是被要求等待。“融业网”网站显示,这家平台隶属于总资产60亿的融业集团,网站首页上显著位置显示:可随时随地申请提现,最快当天到账。那怎么突然间提止提现了呢?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找到了“融业网”负责人。 “融业网”总裁助理周诚说:“上周三、四、五三天就出问题了,就是项目回款慢了,资金量大了,中间有差额了。同时我们把大的资金量转移到别的地方了,这就尴尬了。” 这位负责人说的话让记者疑窦丛生。根据2015年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P2P平台为投资方和融资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信息服务,并不提供信贷服务。但按照“融业网”这位负责人所说,贷款人回款放慢,平台就无法向投资者正常支付,同时平台还能把资金转移,“融业网”已远远超越了信息服务功能。 记者查看“融业网”的产品,有了新的发现:“融业网”2015年9月23日正式上线,到记者登录时共发布157个标的,但从上线开始,157个标的对应的始终是3个实体项目,每个标的投资期限长的半个月,短的7天。国内网络借贷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网贷财经”采用技术手段,对P2P平台数据进行跟踪分析,“网贷财经”分析人员指出,像“融业网”这样涉嫌拆标的运营,风险极大。 网贷研究员认为:“拆期限是非常危险的做法。比如说,项目做出6个月,他可能会拆成一个月一个月,其实真实的借款并没有到期,但P2P上的标一个月后已经到期了,那怎么还给投了一个月标的投资人呢?要么平台垫资,要么新发一个月的标的,用后来投资人的钱还之前投资人的钱,这样就陷入了一种类似庞氏骗局。” “融业网”真的是在拆标操作吗?“融业网”总裁助理周诚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不过他反复强调,投资者的资金不会出现问题:“公司郑重承诺,不会跑路或清算,将依靠融业控股集团资金流调配,于下月(2016年1月)5号到15号完成全部兑付,在此请融业网用户保持理智,任何过激言论都会影响兑付时间。” 如今,面对这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承诺变成了一纸空文。如果说像“融业网”这样的P2P平台是在拆分标的,玩起了十个坛子九个盖的把戏,那么有些P2P平台干脆就是在自融。所谓自融,就是企业开设P2P平台,融到的资金用于给自己的企业或关联企业输血。自融已经踩到了非法集资的红线。2015年年底,记者就曾对武汉的一家公司进行了探访。 武汉盛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理财顾问告诉记者:“我们一般平时收益率都是16%,但有时,像这个,做活动,您投资的话,给你加2%的利息,再加上礼品,综合利息就可以达到20%。” 公开信息显示,通常情况下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就是2%左右。也就是说,这里P2P的理财收益都是银行存款的10倍以上。商业银行年贷款利率是4.35%左右,即使不考虑盛世财富公司门店的运转费用,人员工资等支出,如果盛世财富提供的数字是真实的,那么也就意味着从这个平台上把钱借走的人至少要支付银行贷款4到5倍的利息。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项目,敢用这么高成本的资金呢? 这位理财顾问说,这笔钱他们借给金鸿科技的法人代表何齐勇,他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正在运作一个项目。 按这位理财顾问所说,P2P平台上大部分投资者的钱都借给了一个名叫何齐勇的人。记者登陆工商查询系统,确实,何齐勇是武汉金鸿科技公司的法人。不过继续查询,记者有了新发现:何齐勇同时也是武汉万安盛世集团的法人,集团注册地址同样是在盛世财富门市店所在的中山大道226号,而运营P2P平台的盛世财富投资公司就是万安盛世集团的子公司。如果理财顾问所说是真实的,那么这个P2P平台实际是拿投资人的钱借给自己的母公司,已经涉嫌自融,记者随即向理财顾问指出了这一点。理财顾问却说:“这个我不知道。”并称他们不是一个公司:“是的话我们就是自融了。” 看来,这家P2P平台也知道自融是碰不得的红线。就在记者采访后十几天,今年1月12日,武汉盛世财富突然宣布停止提现,停止兑付本金和利息。随后公开的信息显示,公司法人投案自首,公安部门已对公司立案调查。 “P2P网贷平台”数据显示,从2007年我国出现第一家P2P平台,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环境变化,2013年起P2P迅猛发展,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到今年2月份,累计P2P平台达到3944家,其中问题平台累计达到了1425家,也就是说,3家平台中就有1家问题平台。从时间节点上看,2013年及之前问题平台只有92家,涉及金额14.7亿元。到2015年,一年出现的问题平台就达到896家,涉及金额87.6亿元。2015年一年出现的问题平台是2013年全年及之前所有问题平台的近10倍。在问题平台中,跑路、停业的分别占了4成。问题平台平均上线时间仅有12.89月左右。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就指出,失败率比较高的,就是在P2P环节。 业内人士指出,在2013年以前,经过5年发展,我国全部P2P平台也不到200家,但到2015年底,累计上线平台达到3858家,P2P平台的增长可以说是野蛮生长。但与此同时,立法和监管却没有跟上。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P2P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我们立法是滞后的;第二,之前根本没有监管,后来勉强有了机构监管,但是功能性的监管还是缺失的。” 确实,从2007年我国出现第一家P2P平台,直到2015年7月,才由央行牵头,十部委正式发出一份指导意见。以资金池这一条要求来说,根据央行等十部门的指导意见,P2P平台只能作为连接借款人和投资人的信息中介,而不能承担资金中介和信用中介的职能,投资人的钱必须放在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管。专家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平台对这份并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指导意见置若罔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大概只有不到5%的平台能按这个要求去做。 就在两会之前,2015年12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下发了P2P网贷行业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P2P网络平台是信息中介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息等行为。今年3月10日,互联网金融协会召开研讨会,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初稿)》,要求P2P网贷平台必须每日更新违约率、项目逾期率、坏账率、客户投诉情况、借款人经营状况等21项信息。业内人士指出,信息披露规范的出台,有望从根本上杜绝P2P乱象。 而对投资者来说,在选择投资理财渠道时和产品时,也要增强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记者随机登陆一些P2P平台的网站,收益高、本息保障等字眼随处可见。记者随后进行的随机采访显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选择包括P2P在内的理财产品时,这些噱头还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些P2P平台已经把营销对象锁定在了校园,营销时宣称低息,但实际上学生付出的代价极高,对于缺乏金融常识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一位校园网贷参与者告诉记者:“加上各种保险、各种费用,低的20%,高的50%。” 专业人士指出,做为普通投资者,在接触P2P平台时,凡是对方承诺高额回报,承诺保障收益的,都需要警惕,谨慎投资。 P2P其实不是坏东西,出问题的其实也不是P2P。理财之家在此认为,是因为有些人打着P2P的旗号,干了不法的勾当,才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可这样明目张胆地挂羊头卖狗肉,怎么就能得逞呢?第一是因为业者妄为,明知违法而故犯;第二是因为监管缺失;第三是因为公众大意。连P2P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不能识别真假。不了解、没把握,就把资金放进去,能没风险吗?社会发展快,新鲜事物多,学会和新事物打交道,显然是政府、社会和我们每个人都要上的必修课。...
摘要: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是众筹融资的两种重要形式。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众筹融资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从大量的个人或组织处获得较少的资金来满足项目、企业或个人资金需求的活动。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是众筹融资的两种重要形式。 什么是股权众筹? 股权众筹(Equity-based crowd-funding),是指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通俗地讲,就是我出钱,你给我股份。 股权众筹从是否担保来看,可分为两类:无担保股权众筹和有担保股权众筹。无担保股权众筹是指,投资人在进行众筹投资的过程中,没有第三方的公司提供相关权益问题的担保责任,目前国内基本上都是无担保股权众筹。有担保股权众筹是指股权众筹项目在进行众筹的同时,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相关权益的担保,这种担保是有固定期限的。 什么是债权众筹? 债权众筹(Lending-based crowd-funding),是指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其一定比例的债权,未来获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用大白话说就是:我给你钱你之后还我本金和利息。 有不少人认为债权众筹其实就是P2P网贷,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债权众筹本质上是大家凑钱做事。P2P网贷是通过平台实现借贷需求。债权众筹是投钱得债权。P2P网贷是投钱得钱。 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有何区别? 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同为投资众筹的一种,在多个方面都存在区别。 股权众筹的回报形式是股份,债权众筹的回报形式是债权。简单地说,股权众筹是凑钱做项目,最后大家分股份,也就是当前市值。债权众筹最后分的是债权,也就是本金和利息。 另外,和股票一样,股权众筹收益较高,但不确定性也较高,风险较大。债权众筹的债权人在项目清算时,有权先获得清偿;而且由于一般存在抵押物,事先约定收益率,风险不确定性相对较低,因此风险较低。不过,债权众筹收益也较股权众筹更低。 ...
融资一直是P2P网贷行业的热门话题。据第三方平台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1月30日,国内P2P网贷行业共发生139例融资事件,涉及106家平台。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有超过100家平台获得融资,但是进行到C轮融资的平台却仅为少数。 根据统计,2016年之前,网贷行业C轮融资案例共有5家,分别是4月份公布的拍拍贷和积木盒子,7月份公布的有利网和信而富,还有8月份公布的点融网。今年2月份大麦理财宣布获得上市公司C轮融资。此外,本报记者了解到,理财范目前也已经完成C轮融资,成为业内第7家获得C轮融资的平台。 对此,有互联网金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监管越来越规范、用户成本越来越高,政策门槛、市场门槛不断提升,行业的洗牌信号进一步增强,而第一季度还没过去,已有两家平台宣布C轮融资,这表明行业的大决战即将拉开序幕。 7家平台完成C轮融资 去年上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行业形势在2014年的基础上持续繁荣,各路资本跑步入场可以说是情理之中;到了今年上半年,经过了2015年几起大的问题平台事件之后,政策监管收紧的态势趋于明显。 在此背景下,经历了一年多融资热潮之后,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金融态度急转直下,除了资本市场大环境不稳定之外,网贷领域爆发的跑路、非法集资等政策风险也让资本市场望而却步,整个行业笼罩着资本寒冬的阴影。虽然零星也有融资案例出现,但是直到今年1月份才出现新的C轮融资案例,即国资系平台大麦理财,时隔长达5个月。 而本周又有新的C轮融资被曝光,主角一向低调的理财范。资料显示,该平台成立于2014年初,融资额刚刚突破40亿元。虽然整体规模并不靠前,却很受资本市场青睐,成立三个月即宣布A轮融资,投资方为棉花期货大佬林广茂;一年之后,又宣布B轮融资,领投方为和玉资本,曾投过的公司有新美大、积木盒子等。 对于理财范获得融资是否属实,有接近平台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该平台春节过后就已经完成C轮融资,但没有透露投资方和融资额等相关信息。从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理财范即将更换新域名“360fan”。360则是一家正在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巨头,因此不禁令人猜想,理财范本次投资方是否是360。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质疑,360旗下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有了“你财富”,没有理由再投资理财范。 互金领域淘汰赛已开始 事实上,随着行业监管趋严,网贷行业发展已由过去的野蛮生长转变为稳健发展。此时资本追逐P2P是否已经错过了“黄金时代”?对此,有互联网金融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政策门槛和市场门槛提升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洗牌已成定局,资本市场要搭乘最后一班顺风车,融资平台也需要为最后的洗牌准备兵马钱粮,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对政策门槛提升,有网贷平台相关人士表示,“监管文件虽然没有设置行业的准入门槛,但在监管逐渐规范的背景下,隐性的政策门槛已经在提升了。比如说资金存管,银行要求寻求合作的平台注册资本金必须在3000万元以上,许多中小平台势必因此出局。”还有网贷企业人士指出,互联网金融市场门槛也在迅速提升,特别是用户获取成本越来越高,该平台2015年的用户获取成本比2014年上升了将近10倍,因此具有优质资产的平台,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眼中的香饽饽。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拿到C轮融资,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了。实际上,到了C轮融资,融资方看重的已经不仅是资金,而融资方能带来的资源支持。可以确定的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淘汰赛已经开始。” “洗牌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最有可能的是,它会延续未来两到三年,最后剩下一些大的综合性平台和部分小的垂直性平台,这样可以保证行业稳定,避免引发金融、社会等连锁安全事件。”理财范创始合伙人兼CEO申磊对本报记者表示。 ...
3月22日,尼尔森、博鳌论坛、腾讯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表明,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金融不仅限于提供互联网技术服务与产品设计,还将在提升中国金融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认为,毋庸置疑,互联网的运用给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给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带来一定的压力。面对大环境的变化,传统金融组织包括银行、证券、资产管理、保险、信托公司都已经开始试水数字化平台,搭建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尼尔森的金融研究总监王开宇说:“不可否认的是,金融的核心本质不会随着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而发生改变。” 对于需要投资的资金盈余者、需要融资的资金短缺者以及需要发生支付行为的所有金融活动参与者而言,金融互联网化的积极影响都会从可得(金融资源能够获得)、易得(能容易地获得)和得益(能便宜地获得)方面为其带来不同的益处。 此外,在金融互联网化指数的调研中也发现,近四成受访者均表示有过贷款申请被银行拒批的经历。对于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难易度,44.2%的受访者均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比较困难或非常困难,仅13.2%的受访者认为难度较低。综合实际经历及贷款难度的自我评价,大致判断有约42.9%的人群在传统金融中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在最近一次贷款中,融资难群体只有23.7%的贷款成功率,非融资难群体中95.4%的贷款申请均成功获批,成功率相差悬殊。对于融资难群体,网络贷款的帮助更大,41.9%成功获批的贷款均来源于网络贷款。对于非融资难群体,则仍然以线下贷款的贡献更多,仅25.4%的来源是网络贷款。 “尽管从整体上来看,网络贷款在提供贷款资源的可得性上仍不及线下贷款,但对于融资难群体,网络贷款已经成为获取贷款资源的主力来源。在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鼓励下,相信网络贷款在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上的未来前景会更加值得期待。”王开宇说。 调研还发现,49%的受访者未申请过贷款,但不等于这些受访者没有任何借款需求。这部分人群中,仅26.5%的个人受访者和22.1%的企业受访者没有遇到过任何资金短缺的情况,其余超过七成的受访者尽管没有申请贷款,却也是融资借贷的需求者。其中,个人受访者因个人急用资金周转、创业和购房购车产生的资金短缺情况较多,企业受访者则以购买原材料、进货而产生资金需求的比例最突出。在有资金缺口的受访者中,无论个人或企业,导致没有申请贷款的首要原因都是认为“贷不到款”,融资难问题再次凸显。“不知道贷款该怎么申请”是困扰资金短缺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王开宇认为,“随着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除了进一步提高贷款资源的可得性,在满足风控条件的前提下,使更多融资难群体能获得贷款资源,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之外,互联网也十分适宜承载普及金融知识、贷款常识的重任,通过互联网上通俗易懂的宣传与传播,提高大众对金融的了解程度,才能真正助力万众创新。” ...
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只需动动手指,填填表格,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从而不必卖肾也能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虚荣和快感。真有这样的好事吗?近期,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平台放高利贷造成的悲剧表明,一些网络平台给大学生发放消费贷款的行为必须制止。 近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因无力偿还近百万元欠款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引发人们对校园网贷的强烈质疑。无独有偶,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大学生柳某去年10月贷款3万元,到12月就利滚利滚成70多万元的新闻,也曾引起人们对网贷平台放高利贷的质疑, 有专家指出,校园网贷平台野蛮生长,监管缺失,逾越法规,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强化监管,不能再放任一些网络平台对学生违规贷款。 背景 针对大学生网贷平台已达数百家“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1天放款,0抵押0担保,最高额度达50万元。”“大专及以上学历可申请大学生贷款,无需抵押,比信用卡便宜50%,100元-5万元额度等你来!”一个个“诱人”的广告语后面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的“陷阱”。 近年来,我国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平台已达数百家。有调查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使用过网络贷款。网贷进校园,风险越来越大。如跳楼自杀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来说,他一个人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借用、冒用共计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住址等信息,分别在14家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共计贷款58.95万元。如果网贷平台稍稍把关,略加审核,便可以发现其中的不正常,小郑也不可能贷款如此之多,远远超出自己和家庭的偿还能力。然而在高利率的利润刺激下,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唯利是图,争抢蛋糕,不需要任何抵押,不看信用记录,仅强调贷款便利性和低门槛。其实,无抵押的高利贷往往蕴藏“致命”的风险。 针对大学生信贷,有关部门早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央行2009年就曾叫停了银行对大学生发放透支额在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但当本就存在监管难题的网贷,遇上还款能力弱、风险意识低的大学生群体,学生网贷更易出现问题。如有的贷款平台,打出“零首付”“免利息”等宣传,实际加上高额“手续费”,最终年利率可能达到20%左右,已属于不受法律保护的高利贷。国家曾经发布互联网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已明确网络借贷由银监会监管,但是监管虚化。 声音 银监工商公安应联合监管 近几年,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发展,也很受学生欢迎,可以快速满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买电脑、手机等产品的用钱需求。但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没有偿还能力,最终还是要父母兜底,一旦消费欲膨胀,就可能陷入如小郑一样的连环债务之中,坠入财务“陷阱”,自己也会承担很大的精神压力和法律责任,乃至像小郑一样最后不堪重负,失去生命。 前几年,各银行曾向大学生疯狂办理信用卡,引起社会广泛质疑。后来银行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目的就是不希望大学生在求学期间背上沉重的债务。于是,就出现了比信用卡分期付款购物还方便的“网络贷款”,网贷平台狠打擦边球,让那些不懂财务计划、不知道量入为出的大学生瞬间产生消费冲动。 一笔贷款成功,意味着网络平台的贷款高利息已经入账,即便少数人“人间蒸发”,不良信用记录也将跟随其一生,如此算来,网贷平台包赚不赔,这也是“凭身份证和学生证,10分钟审核、0抵押0担保快速贷款”的高效率的原始动力。网贷平台野蛮生长,监管缺失,逾越法规,正凸显我国网贷平台在推广监管过程中的巨大漏洞,银监、工商、公安等部门应当联合行动,对校园网贷中涉嫌违规、违法的现象依法进行调查、监管,避免再有悲剧发生。 学校也应强化校园管理,引导、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则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注意学生的言行,防患于未然。而大学生自己作为一个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更要提升自我修养和自律能力,不要被利欲冲昏了头脑,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和金钱观。未雨绸缪,多管齐下,方能杜绝小郑式悲剧的再度发生。 链接 校园网贷:致命的诱惑 调查表明:一些校园网贷平台比贷款本身的高利率更令人恐怖的,是其催款方式。若按正常的法律程序,对于不能按期还款的借款者,放贷者只能到法院起诉,胜诉之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而追回全部或部分欠款,不会威胁到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更不存在让大学生的父母代为偿还、让大学生毕不了业等问题。但实际上,一些公司采取的催款方式,往往是各种骚扰、胁迫、跟踪、盯梢、非法拘禁甚至包括某些更加极端的手段,迫使借款者不得不东奔西走举新债还旧债,从而极大地威胁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而种种暴力逼债的方式,已经超出合法经营的范围而有涉黑犯罪之嫌。 此外,一些校园网贷平台实质上是放高利贷。大多数网贷平台放贷的利率,并未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一般年利率仍控制在20%以内,因此在法律上可能不会被认定为高利贷。但是,从相关报道来看,这些平台在收取约定的利息之外,还会以罚息、服务费、违约金、滞纳金、催收费等名目,收取远远高于贷款本息的巨额费用,从而在实质上,在普通民众的生活经验里,就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贷。比如前述案例中死者小郑,先后接触十多家贷款平台,先从B家贷款还A家,再从C家贷钱还B家……贷了一家又一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滚出近百万元债务。这种实质上放高利贷的行为,已经涉嫌犯非法经营罪,应当受到刑事追究。 ...
都说屌丝死于P2P,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屌丝说的是投资门槛,相比起信托和炒股,投资P2P门槛确实要低很多;死于P2P主要是因为网贷爆雷太多,陷阱太多。作为一个屌丝投资者,不想踩雷那就必须能提前识破这些投资骗术。 一、背景伪造 很多平台会采取背景伪造的方式,给投资人靠山很给力的假象。 比如公司本来就是空壳公司,没有营业执照,甚至办公地址和电话都是假的。这种情况,投资者稍微较真一点就能识破,比如看看有没有工商登记证,再实地考察一下。 此外,扯虎皮拉大旗的平台也有不少,伪装自己是外国公司开的,包装得洋味十足,不然就生拉硬拽打国资旗号。 还有的平台更夸张,比如最近爆出的一家平台,公司简介抄的A平台,合作伙伴抄B平台,地址也是假的,这样的平台根本禁不住推敲。比如假风投,很简单,去那个风投的官网看看就知道了。 二、担保背书造假 有的平台怕投资人不信自己,就伪造成跟知名担保合作,投资人在投资时一定要查看担保公司资质,搞清楚双方合作情况。 还有就是近期被提的比较多的,P2P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有的平台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只是提供交易保险,但被平夸大宣传相关保险责任,利用保险公司来为其增信、背书。其实,搞清楚保险保障范围并不难吧。 三、过度宣传 正常的公关和广告宣传可以有,但是如果一个平台突然开始对投资者进行狂轰滥炸,漫天撒钱做广告,软文满天飞,那就一定要小心了,可能是准备大捞一笔,或是为了掩盖某些真相。 四、大打情感牌 都在说P2P平台运营成本高、获客成本高,可是却有这么一家喜欢做慈善,其“家底殷实”实在令人羡慕,不知家底从何来。还有的平台喜欢让业务员跟客户打成一片,给点生活上的关怀,认个干妈什么的。其实,仔细想想,无非都是为了让你去投资,图你的钱。 五、高收益 P2P投资人哪有不看重收益,这就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平台有了可乘之机,虽然收益低的不一定风险低,但高收益肯定要警惕。特别是现在网贷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动不动就百分之二三十收益率的,忽悠谁呢。 六、假标 假标还有什么好说的,假的当然就是骗你用的咯,不过会包装的很像个样子。想避免投假标,最好看清标的,选择信息披露透明度高的,再看看投资资金的去向,有没有自融嫌疑或虚假投资项目。 七、拆标 拆标分两种,一个是拆额度,一个是拆期限,这样的方式其实提高了平台的运营风险。首先很容易形成资金池,其次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导致资金断裂。 平台同期挂出的同一借款人的几个标的,所有信息都一样,就可能是拆额度标。平台借款人连续借款,金额和期限一样,并在接近上一个借款标还款日前发布,就应该是拆期限没错了。 “屌丝死于P2P”这个说法形象而真实,近年不断有大量的投资者屡屡被骗,其实看了上面这些就能发现,其实这么骗术并不是很高明,识破它们,相信“屌丝”们也能逃过一“死”。 ...
3月22日,深圳一家网贷平台宣布推出风险定价,即根据资产风险的高低给出不同利率,从而使得投资端更加透明和借贷端更加实惠,这一狠招在行业内旋即炸开了锅。 “P2P的资产原先都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投资人很难知道这里面真正的风险高低。”深圳某P2P高管称,如果撕开了这层窗户纸,将资产按照风险分类摆在投资者面前,这将使其他平台如履薄冰,是约呢还是不约呢? 在监管高压与资产荒双重压力之下,2016网贷行业感受到阵阵寒气,然而钱来网却逆势而上,继1月对标监管全裸晒出平台核心数据之后,又首家推出资产风险定价器。业内人士称,“希望带头树立行业新的三大合规标准,即信息披露、资金托管、风险定价,从而推进整个行业向规范化迈进。” 记者从调查中了解到,网贷行业高风险资产潜行,不良率高企,更不乏资金池、自融等违规现象,敢于接招进行风险定价的平台或廖廖无几。 资产乱象“出路” “有几家平台敢于掏出资产,晒于阳光之下?”上述深圳P2P高管认为,如今赛点渐至,很多平台会被逼倒下。 据其透露,此前P2P为了冲规模,原本应该与小微金融匹配的网贷,结果走向了“大标”和高风险资产之路,如一部分冲向了房地产开发贷,一笔数千万甚至数亿的借贷资产也敢做,甚至接盘地方平台债融资,如今风险大增,整个行业都害怕再爆出大地雷;一部分从担保公司、民间借贷公司等第三方拿来资产直接销售,批发来的资产良莠不齐,已有多家平台中招,一笔坏账金额就达数千万甚至上亿;还有一部分本身就是自融,或者设资金池,风险系于能否继续玩下去。 “只有部分平台安于精耕细作,从细分领域入手扎扎实实做,这类平台前期无法快速做大,但后劲很足会加速度前行。”其称。 近日,在海南召开的博鳌论坛上,拍拍贷CEO张俊表示,平台近期的不良率约为2.1%—2.2%。而在去年博鳌论坛上,P2P“一哥”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自曝平台坏账率约为5%—6%。这些都是行业里标杆性的平台,更多的平台坏账“高处不胜寒”。 “一些平台坏账高达30%甚至40%,所以才会出现提现困难和跑路等乱象。”上述深圳P2P高管说,经济下行违约潮起,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平台出现兑付风险。 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称,互联网金融比较集中、失败率比较高的,主要在于跑路的P2P网贷这个环节,因此提出加强对P2P网贷的监管,“问题之一是今后如何使P2P网贷能够走入健康的发展渠道,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对现有的金融机构起到补充的作用。” 不敢接招之谜 网贷行业成本高企,主要原因就是资产质量为次级资产,借款人的信用不能与银行客户相比,无法打破高风险高利率的铁律。 “网络贷款成本高,主要源于大数据征信体系还不完善,因此风险定价比线下的商业银行高。”这次博鳌论坛会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称。 上述深圳P2P高管介绍,目前P2P借款端利率一般在18%上下,“但有的平台为了拿到更多资产,很多高风险项目也会裹夹其中。” 然而,P2P整个行业对风险定价都进行回避,整体资产质量堪忧。除了客观上不具备强大风控体系和大数据手段,更多的平台是主观回避。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是平台“不想定价”,认为高利差覆盖风险,只要能够兜底,就没有必要进行风险定价;二是“不同定价”,不少平台采用信用定价方式,长期累积的风险极大;三是“不用定价”,以e租宝为代表的平台,设资金池、立虚假标,这类平台的运营根本就没有风控。 网贷平台无法进行风险定价,借贷利率就会高企,使得资质好的借款人不愿去网贷平台借钱,这又导致平台项目越来越差,“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平台最终逃避不了倒闭、崩盘的命运。”上述深圳P2P高管说。 业内人士表示,只有让风险始终处在可控的范围,才能保障投资者的权益,才能保证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
P2P网贷行业的“野蛮生长”已经成为过去时。从去年开始,随着e租宝、大大集团等风险事件的爆发,以及《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贷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的下达,网贷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和发展危机之中。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今年以来,行业监管进一步趋严——福建不允许券商投P2P、保险清退与P2P平台合作的保险产品、核查冒牌国资系P2P平台、首付贷被叫停、信披“21条军规”等接踵而来,与此同时,网贷平台自身也正经历着资产荒、银行存管难的痛楚。 这是否意味着P2P网贷行业即将迎来最严酷的“寒冬”?对此,多数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来几年将有90%的网贷平台倒闭。旺财谷COO孙凯对本报记者表示,“寒冬正是潮水退后检验谁在‘裸泳’的时候。当然,寒冬之后能活下来的网贷平台也不轻松,金融本身就是在风险运营定价,小心驶得万年船,始终对分管抱有敬畏之心才能不惧一个又一个寒冬来袭。” 网贷平台增速放缓 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长了1020家,绝对增量超过上年创历史新高。不过,网贷之家同时指出,由于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已经落地,预计2016年网贷行业运营平台不会大幅度增长。今年新平台上线数量情况确实出现下滑,除了受政策影响外,还源于多地都限制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 在平台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行业监管还在进一步收紧。近期,福建证监局发布了《关于对P2P平台融资类业务进行自查的通知》,要求证券、基金、期货类经营机构禁止参与到任何P2P平台的融资业务,禁止为客户通过P2P平台融资提供便利。火爆一时的首付贷也被急刹车,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与相关部门一起,结合即将开始的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活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他们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进行清理和整顿,打击为客户提供首付贷融资、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 对于接踵而至的监管政策,蚂蚁在线CEO刘文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P2P的监管政策重点是从多个方面对P2P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定,这对众多问题企业无疑是坏消息,这意味着他们要么规范,要么倒掉。“e租宝事件之后,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猛然加大,对于现有的近三千家P2P平台无异于是非常严峻的考验,不少平台开始试着转型为P2B模式,即供应链金融。” 孙凯也有着自己的观点。“政策收紧对于此时发展过快、过猛的网贷行业是好事”,他对本报记者谈道,行业经过两年的野蛮增长,已初具影响力,金融体系甚至是社会秩序都在迎接着互联网金融对于行业的挑战和颠覆。“网贷行业规模重要还是风控重要?如果在互联网行业肯定是流量为王、规模当先,网贷行业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互联网是渠道,金融是属性,金融有风险滞后性的特点,即使今天可以做得很大,发生风险一样瞬间倒掉,e租宝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让网贷行业冷静反思,认真梳理自己的经营思路,做好拥抱监管的准备,不再让这个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让重视风控真实运营的网贷平台发展壮大。” 资产荒今年仍将持续 平台应加强内功修炼 事实上,除了监管政策不断收紧带来的压力,多位平台的负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谈道一个话题——资产荒。东方汇董事长孙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产荒问题持续已久,从逻辑来看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期间,能接棒传统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目前尚未明朗,由此造成了资产的空档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产荒,这其中的阵痛不可避免。对投资机构而言,资产荒其实更多的是优质资产的资产荒。当前经济下行,不良资产攀升,如何能觅得优质资产是个问题。短期内,资产荒问题难以解决,在未来一年这种情况仍将持续。” “经济下行,从一定意义来说资产荒不可避免,但经济再差也有经营很好的企业,经济再好也有倒闭的企业,就看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是否能满足融资企业的需求”,孙凯对本报记者说道,“解决资产荒的首要条件是平台要专注,不要想着大而全,只要精耕细作在某些行业,自然会有回报。” 对于平台如何应对资产荒,孙洋从当前形势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第一,要加强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传统正规金融机构拥有大量相对优质的资产,且部分也有出表需求,与正规金融机构合作,能减少坏账资产风险。在经济下行期,逆周期的不良资产行业的投资机会凸显,现在有些平台为了解决资产荒问题,开始尝试接手不良资产,但要知道,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其风控管理手段与正常资产管理截然不同,需要有这方面经验和具备管理能力的人和机构来操作,如果贸然出手不良资产,平台出现风险的概率会更大”;第二,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升平台的金融底蕴。“也就是说,不要投机取巧,要加强‘内功’建设。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创始人及公司管理层很多都不是金融出身,而金融是个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要想夯实公司基础,需加大金融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深入研究有关金融监管政策法规,做到依法合规并专业化运营”;第三,平台资产要合理定价。“不能仅仅为了获客,不顾后果地增加风险溢价,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从大规律讲,定价与资产质量是成反比的。” ...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钱宝网似乎正在用投资者的钱来给投资者分红。入驻钱宝网的微商店店主李威告诉记者,身边很多人都投入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他自己的收益可以到达40%左右,而圈子里,一年在南京、上海挣一套房的故事也经常流传。 这些投资在钱宝网的钱安全吗?钱宝网客服赤裸裸的告诉《天下公司》记者,他们现在对资金没有第三方监管,主要靠自律。 据钱宝网客服称,目前他们的投资者有近9千万,涉及金额可能超过几十亿甚至更多。如此规模的资金在监管之外,到底应该由谁来管?记者今天向江苏银监局咨询相关情况,对方表示,钱宝网不在他们的监管范围,管不了。 与此同时,记者从李威的口中得知,目前钱宝网已经被南京相关部门封杀,公司总部已经搬到了上海。 投资者在钱宝网上做任务的收益是谁给的? 掐灭了烟,李威(化名)决定拿出自己大部分积蓄来试一试。 李威:我也不是看好它,只能说没别的事情做,我也没办法。 李威是一个普通微商店主,每天的小梦想就是多买点货,多存点钱。就在那个下午李威接触到了一家神秘网站——钱宝网。一个既可以帮他推广销售渠道,又可以帮他高收益理财的网站。 这家神秘网站宣称,当用户注册成为钱宝网会员并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后,便能到“任务大厅”中领取诸如观看广告、填写问卷、试玩游戏等任务,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据媒体报道,按照钱宝网资料内相关案例,如果用户能够缴纳10万元保证金,并保证每日完成一定量的“看广告”任务,每月可获最低4000元、最高过万元的收益。除此之外,钱宝网还聚集了一批微商,开设了电商平台经营。也就是说所谓的任务大部分都来自钱宝网上的微商广告推广。 这看似一个极具创新的模式却隐藏着一个个难以解释的玄机。投资者在钱宝网上做任务的收益是谁给的?李威告诉记者,他本身也入驻了钱宝网,钱宝网承诺开店只需要缴纳2万元的抵押金,如果未来店不做了,这2万元还可以退回。上线这段时间,李威经常做推广,然而奇怪的是,李威并不需要支付投资者点击的收益,这笔钱是钱宝网出的。 李威:不是我们出的,我们就是做一个推广做任务就花个2、3千块钱,收益什么的我们不管。 这也解释了另外一个疑问:所谓的保证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简单的说,钱宝网似乎正在用投资者的钱来给投资者分红。 李威说身边很多人都投入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李威告诉记者他自己的收益可以到达40%左右,而圈子里,一年在南京、上海挣一套房的故事也经常流传。 李威:如果说你玩的好的话,一年30%-40%差不多。 记者:我听说能赚60%-70%? 李威:去年的葡萄酒的那个项目能赚到60%-70%,我们这个地区有几十万的,南京那边多,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基本上一年能赚套房。 几十亿资金在监管之外 到底由谁来管? 这些投资在钱宝网的钱安全吗?钱宝网客服赤裸裸的告诉《天下公司》记者,他们现在对资金没有第三方监管,主要靠自律。 钱宝网:你充值的这个资金我们这边暂时没有第三方的监管,但是我们这边有严格的规章自律,我们急切希望有实力的监管主体成为我们第三方的监管。 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查询发现,钱宝网背后的注册公司为南京钱宝信息传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张小雷。经营范围是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多媒体设计、制作;国内外各类广告的设计、制作、代理及发布;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开发、制作、销售及计算机技术服务;票务代理销售等业务。而其中,没有一项与金融业务有关。换句话说,钱宝网是否具有资质收取所谓的保证金值得怀疑。 据钱宝网客服称,目前他们的投资者有近9千万,涉及金额可能超过几十亿甚至更多。如此规模的资金在监管之外,到底应该由谁来管?记者今天向江苏银监局咨询相关情况,对方表示,钱宝网不在他们的监管范围,管不了。 江苏银监局:这个不是我们的监管对象。 记者:他是不归咱们这边管是吗? 江苏银监局:不是我们监管对象,不是银行业的金融机构。 记者:类似P2P这方面是由谁来管? 江苏银监局:P2P按照国务院十部委的文件,原则上是由银监会监管,但是银监会监管并不管它的牌照,细则上来说我们并没有对它进行监管,银监会现在是牵头制定了监管方面的文件,法规也没有授权我们来管理这家机构,如果发现非法集资,我们按照非法集资的分工转送给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银行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目前在监管上确实存在三不管的可能,这需要进一步理清管理思路。 郭田勇:因为毕竟政府层面也没有明确哪个机构负责日常性的管理工作,因为它本身不是金融机构,让银监会去负责具体监管也并不合适,它的日常经营监管到底有哪个部门来重点管理,我觉得还需要有一些论证。 与此同时,记者从李威的口中得知,目前钱宝网已经被南京相关部门封杀,公司总部已经搬到了上海。 李威:是封杀了,南京待不下去了,搬到上海了。 然而钱宝网在自己的官网上却这样解释:2016年钱宝网移师上海,正式吹响进军全国的号角。 相关阅读: 7600万会员,日均交易额峰值最高突破7000万元,2015年现金流达到220亿元。当成立于2012年的钱宝网向外透露这一数据时,立即引起热议。引发热议的并不仅仅是这组数字。 “投入10万元,每个月基本能得到6%的收益。”在钱宝网的一个地方交流QQ群中,资深钱宝粉李斌(化名)告诉记者,他向钱宝网缴纳了10万元保证金,在每日签到并完成一定量的“看广告”和推广任务后,每月能拿到6000元左右的收益。年收益率相当于72%。从这点来看,与钱宝网亮眼的收益率相比,P2P行业曾动辄30%的年化收益真是“小巫见大巫。” 当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在高呼模式创新,究竟是怎样的商业模式让钱宝网滚出日入百金的纪录?它是在造富?造梦?还是另一个庞氏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