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跨界收购,贱卖收购,国外收购,相互抱团 近日,微软宣布收购全球职业社交网站领英,以262亿美元的价格成交。仅过了一周后,京东在凌晨宣布将与沃尔玛合作,以5%股份来换取沃尔玛旗下的1号店。这种新旧巨头的收购案例,正在催生一种新的价值方向。那么,互联网众筹平台是否有并购的可能呢? 变化 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前者是两家或多家独立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后者是一家企业利用现金或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份或资产,从而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某项资产的所有权。在我们通俗理解中,并购一般是“大鱼吃小鱼”的剧情。但在近几年的演变中,逐渐变成行业老大老二为防止第三者上位,以及结束“烧钱”抢市场行为,而不得不使出这种办法。 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像是合并,比如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赶集网、优酷和土豆,等等。但是,在今时的商业环境中,很难说是有平等的合并,哪怕是保存原有的团队和产品,以及保持各自独立市场地位,都会面临另一家公司CEO失去控制权的情况。所以,我把这种不平等的合并,也称为收购的一种形式。 从目前来看,这种变化还在继续。但很少出现行业老大老二之间的并购,而是变成老大为了补充自己缺失的一环,从而去并购拥有这一环的巨头。如同,微软为了补充自己缺少的职业社交一环,然后去并购拥有这一环的旧巨头“领英”;也如同,京东为了填补自己缺失的华东市场、以及超市百货这一环,从而选择和沃尔玛合作,拿下1号店。 那么,互联网众筹行业是否也有这样的需求?先从纵向来看,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新模式,受资本青睐程度仅次于P2P行业,发展潜力大,参考P2P行业的发展曲线,不排除更多拥有投资机构、甚至国资背景的平台出现。而入场方式之一,便是直接收购现有平台的股份。 再从横向来看,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正常运营的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有140家,寡头效应正在形成,小平台生存愈发艰难。同时,认证的合格投资人数量却没有显著增加,投资人资源稀缺。不仅使平台“捞客”成本上升,也为平台之间的收购提供了必要性。因为A平台收购了B平台,意味着A平台将会拥有B平台的所有投资人信息,以及B平台的项目渠道。 对一家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来说,合格投资人和项目是平台价值的衡量标准之一。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互联网众筹行业的并购会怎么发生? 第一种,跨界收购。对于这一种情况,更多地会出现在一些实业公司为了涉足互联网众筹行业,选择的一种最为有效的办法。因为实业公司本身缺少互联网基因,独立创建一个众筹平台并不现实。所以,一旦这些实业公司想进入互联网众筹行业,最大的可能是直接收购一家现成的众筹平台。而且,从目前来看,众筹平台的估价都不算太高,有心收购者,倒是觉得捡了便宜。 当然,不排除上市公司也会参与其中,尤其是那些喜欢炒概念的上市公司,有可能会选择收购众筹平台的方式,扩展互联网金融版图。 在P2P行业里,也有所体现,比如熊猫烟花收购你我贷。而在最近,中式快餐巨头真功夫入股众筹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跨界收购的一种。 第二种,贱卖收购。对于这一种情况,要么是一家平台经营不下去,直接选择贱卖,但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既然贱卖了,那很可能这个平台有点问题,这就需要买家仔细看清楚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一些平台或许真的只是贱卖,尤其是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有一些平台已经难以维继,苦苦支撑。那么,对于这些平台来说,充分利用平台的剩余价值,找到买家,把平台卖了,这也并非不可能。 同样,对于一些资金充足的平台来说,在低位拿下其他平台,获取这些平台的投资人信息,这远比自己去开发新投资人的成本更低,何乐而不为? 第三种,国外收购。在国外,大部分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的投资者都是面向全球,这些平台对外扩展能力比较强,像AngelList、DreameGGs等国外平台,都在中国拥有自己独立运营的机构。那么,随着它们业务的扩展,不排除它们会收购国内的众筹平台。 当然,目前来看,更大可能是国内众筹平台走出去,收购国外的众筹平台。因为国内逐渐形成一批拥有相当量级的众筹平台,它们不同于草根平台,本身不缺少资金,但对扩展市场是有需求的,比如通过扩展国外市场,从而获得国外的优质项目,等等。同时,国外平台拥有的投资人也更具有风险意识,可以省去平台进行投资教育的麻烦。 第四种,相互抱团。事实上,在面对巨头进场的情况下,早期成立的众筹平台已经有一些倒闭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草根平台因为缺乏项目,不得不缩减经营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一些草根平台会选择相互抱团的方式,靠拢在一家或几家优势较大的平台上面。 不过,这自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购,倒是类似组织联盟,以此对抗那些优势更大的平台。 那么,这是不是代表互联网众筹平台的并购,一定会发生?不,至少下面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比如,老大和老二的并购?想太多了!一般而言,类似O2O、网络视频等行业,之所以会出现老大老二的并购,是因为行业格局基本已定,“烧钱”抢市场行为已经没有意义。但是,互联网众筹行业正在崛起,行业竞争刚刚开始,未来谁是老大、谁是老二,尚无定论,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并购。 最后,互联网众筹行业的并购肯定会发生,而且不同于此前的P2P平台之间的并购,众筹行业发生的并购更具有价值,因为合格投资人和优质项目都是稀缺资源,在发生并购后,会使这些稀缺资源得到一个有效整合,有利于平台发展。当然,唯一担心的是,互联网众筹平台出现的并购案,会不会“吃掉”了一个“烂摊子”,导致平台价值没有增加,反而陷入更深的坑。或者说,两家众筹平台的并购,又会不会上演权力争夺的“宫斗戏”呢?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广州市发力创新型金融 广发银行酝酿银行卡清算机构 “广州市将争取新设一批金融机构和交易平台,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邱亿通在2016年二季度广州金融发布会上表示。 邱亿通表示,广州市将争取新设花城银行(民营银行)、CEPA框架下的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等创新型金融机构,以及广州期货交易所、广州融资租赁资产交易中心等金融交易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广州金融发展形势与展望》显示,广州将推进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 已申报5家保险公司 “积极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及广发银行、广电运通公司等相关意向企业做对接,广发银行目前正在进行研究和准备工作,与来访的VISA卡组织加强对接,引导其在广州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2016广州金融发展形势与展望》写到。 目前,境内仅有中国银联一家持照经营的银行卡清算机构,6月刚刚发布的《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具备稳健经营能力市场机构都可依法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广州市的这一表态,意味着“广州版银联”或将落地。 广州市已向保监会上报申请5家保险公司,包括珠江财产保险公司、阳光航运保险公司、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广东大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公司和广东粤电财产保险自保公司。 其中,花城银行已进入银监会第二批12家民营银行名单。“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成立辅导团队推动广州设立民营银行,完成前期辅导,并及时向银监会上报拟设民营银行的尽职调查报告。”广东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占峰表示。 《2016广州金融发展形势与展望》还显示,广州将争取2016年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获批筹建,加快推进设立股权众筹和大数据等新型交易平台。 邱亿通表示,广州市将加快建设广州民间金融街、广州国际金融城、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万博基金小镇等特色金融功能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金融产业格局。 目前,广州市共有持牌金融机构261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49家),类金融机构超过1500家。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广州也将充分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争取2016年新增15家上市公司,8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500家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公司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 截至2016年5月末,广州市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120家(含3家已过会待发行企业),总市值2.03万亿元,累计融资超3200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220家(其中48家开展做市交易),总市值737.37亿元,募资总额51.45亿元。广州地区企业发行各类债券融资总额3611.67亿元。 6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简称“广州金交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表示,广东可以发展贸易金融、航运金融、海洋金融、文化金融、旅游金融、并购金融等一系列特色金融服务。 张承惠表示,在广东金融业市场发展过程中,有非常大发展空间的就是各类私募股权市场和私募债权市场。私募股权债权市场包括PE、VC,以及各级政府设立的投资基金,各类企业设立的投资基金,还有股权交易、金融商品交易。这些体系在广东特别是广州市相当健全,交易量不断上升。 “特别是能够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机构比如货币保管、结算、融通,以及包括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顾问、投资咨询等基础性金融服务机构,还有非常大发展空间。”张承惠表示。 广州金交会上,一批政府引导基金也将成立。其中,粤科集团与中国银行共同出资成立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母基金,总规模将达500亿元,有望成为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政府引导基金;粤科也与北大未名签订了100亿战略合作协议,并发起设立30亿元粤科未名生物产业投资母基金;与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农业银行广东分行等机构共同组建广东省环保基金;与越秀区政府、中信银行签约,共同发起设立全省首只新媒体类大型政府引导基金——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广州商品清算中心(简称“广清所”)信用信息登记平台也于近日揭牌上线。广清所与钢联物联网有限公司、湖北橙石电子商务、中国科技(武汉)电子信用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仓储管理智能化和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是广东自贸区建设区域性重大金融创新的六大平台之一。 广东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也在广州金交会上获得授牌,该中心将打造跨境电子交易和资金结算平台,向自贸试验区和境外投资者提供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金融要素交易服务。 ...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简称“协会”)正式获民政部批准成立。业内人士预计,第二批会员招募工作可能将于不久后启动。而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背景下,对第二批会员单位的门槛或更高。 据悉,协会日前以通讯方式召开了第一届常务理事会2016年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自律惩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决定于2016年7月发布实施,这是协会成立以来加强行业管理的又一重大举措。《办法》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自律,通过必要的惩戒措施,规范会员单位经营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陆续出现一些非法集资和非法金融活动,同时,互联网金融领域某些业态偏离了正确创新方向,风险案件接连发生,使行业声誉和市场信心受到较大冲击。协会针对这一乱象,按照经国务院同意、由人民银行等10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迅速组织力量研究自律惩戒制度,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和组织审议表决,形成了自律惩戒管理相关制度规范。 据了解,《办法》在制定过程中,参考借鉴了相关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的成熟经验,广泛听取了包括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和互联网金融各业态从业机构、互联网金融法律专业人士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了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发展的实际要求。《办法》包括惩戒种类、适用范围、实施程序、实施机构及回避规定等内容,旨在通过适当惩戒,引导从业机构共同遵守经营规则和行业标准。《办法》的发布实施不仅适应了当前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需要,而且也适应了全社会期盼互联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建立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的要求。 协会后续将组织建立自律惩戒委员会,从组织层面保障自律惩戒工作的正常实施。 ...
经过多方围剿,首付贷看似消失于江湖,但是却并未曾走远。事实上,消费贷、抵押贷等各类帮助购房人凑首付的方式如今风头正劲,只不过行事更为低调。 “这种消费贷款的年化利率是5.5%,与之前我们协助办理的首付贷利率一样,就是换个包装,门槛也比较低,即使你现在还有按揭贷款没还清也不影响批贷”,一位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但是这种贷款的缺点是额度比较低,一般也就20万元-30万元,期限不超过5年,适合首付困难,但是月还款能力比较强的客户。” 此外,本报记者发现,在按揭贷款的流程中,首付类贷款并不是可能唯一藏猫腻环节,客户贷款需要提供的工资流水、收入证明都有着各自的“专业包装线”。 多种猫腻聚焦首付 贷款买房,你以为的房贷计算公示很简单,首套房首付与贷款“三七开”,拿起计算器用总房价分别一乘就万事大吉。但实际上,关于房贷首付的故事和演绎显然并非一个公式就能描述的。 在今年春节以前,首付贷还没有被监管明确定性,几乎可以说是高调存在的,而且由于部分P2P平台的介入,首付贷还一度顶上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光环。 但是,随着首付贷杠杆风险被重视,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两会”期间表示,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他们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开展清理和整顿,打击提供首付贷融资、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此后,首付贷遭遇多方围剿,并逐渐式微。不过,即便是时至今日,仍有部分贷款推介将首付贷作为搜索关键词以便导入更多流量。 《证券日报》记者在近日的连续暗访中注意到,首付贷虽然已经上不了台面,但是提供类似贷款功能的产品却依旧存在。 “我们可以协助客户申请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消费类信用贷款产品,年利率为5.5%,与之前我们做的首付贷的利率一致,只不过最短的贷款期限是半年,半年内不宜提前还贷,否则会收取提前偿还金额的3%作为违约金”,上述中介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贷款额度一般也就20万元-30万元,期限不超过5年。” 本报记者查询该款信用类贷款产品的详细信息发现,该产品虽然看起来年化利率并不算太高(相较于P2P平台的平均借款利率和信用卡的年化贷款利率),但是由于该产品通常要求借款人采取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而且借款期限不得短于半年,因此借款人提前还款的利率高于5.5%。 以借款25万元、五年期计算,等额本息还款的月供约4900元,由于等额本息还款法的特点是先还利息后还本金,因此前六个月内,客户支付的利息已经逾7700元。 除了这类消费类贷款,《证券日报》记者还发现,抵押贷款的资金也可能流入楼市。北京地区一家担保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抵押自有房屋的贷款利率如果征信特别好基本上就是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五年以上目前是4.9%左右,如果征信达不到要求,利率要上浮10%,资金用途需要担保公司做一下包装,但是肯定不会实际监管,钱完全可以用来买房做首付”。该人士还表示,担保公司一般收取贷款金额的1.5%至3%作为手续费,具体要看客户的资料以及包装的难度。 “我近期正在看第二套房,属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学区房,为了凑首付准备将现在的房子抵押了”,家住大兴区的小金对《证券日报》表示,“我的一位邻居已经这么操作了。” 本报记者同时注意到,由于二手房交易可能涉及不同的税费环节,为了避税或凑首付款,房贷网签价也脱离了真实成交价格,并被设定得弹性十足。 “如果房屋要缴纳的税费比较高,而客户需要贷款的金额较低,我们就按照监管部门设定的最低评估价来进行网签,因为部分房屋距离上次交易没有满5年,需缴纳房价增资部分的20%作为所得税,因此需要调整网签价格,这样也会要求客户的实际首付比例比较高”,中介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客户的首付金额不足但差得不多,购房人资质比较好,可以通过将房屋的网签价抬高的方式,提高贷款金额,这其中一部分贷款实际上会是首付款部分转化而来的,房屋卖家通常对此也并不太计较。” “我最初看房的时候设定的预算是房价不超过270万元的小户型,首付不超过100万元,然而中介推荐过来的项目大多是总房价在300万元左右,加上佣金、税费等,首付也就被推高至120万元以上,因此首付方面出现了30万元左右的缺口”,购房人高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开始以为自己是个案,后来无意中听见中介的员工交流心得,才发现劝说客户‘垫着脚向上够着买房’也是一种话术。” “专业代办”流水 如果你以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全部“心机”都用在首付方面,那么你就OUT了。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购房人缴纳首付后的申贷和银行的审贷环节,依旧暗藏猫腻。 银行审批房贷时,通常要求购房人提供半年的工资流水、收入证明等材料,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不同银行对此的掌控尺度略有不同,部分银行对于月供金额不足1万元的贷款申请人不要求流水,只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收入证明,而对两项证明都要求的银行则也会审核两项证明的内容是否互相呼应——资金进出和公章来自同一家公司。 据本报记者了解,由于部分购房人拿不出符合额度要求的工资流水——工资流水通常需要为月还款额的2倍以上,因此有公司“专业代办”工资流水、收入证明等材料。 “这类公司办理的材料其实一样能审核通过,因为他们非常了解银行的审核要求和样式,两份证明办下来几千块就可以搞定”,有了解相关情况的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公司与银行审贷员的关系非常好。” “银行房贷业务量大而且琐碎,逐一严格审核的难度确实很大,成本也高;更重要的是,没有合格流水的客户其实并不一定是不合格客户,并不意味着一定违约,毕竟现在很多行业和公司为了避税,工资发放的形式五花八门,以现在比较热门的专车司机为例,北京地区专职的专车司机一个月如果做得好可以赚到接近两万元,但是他们也拿不出工资流水”,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银行来说,房屋抵押才是贷款追讨的兜底资产,一线城市房贷业务的风险很小,甚至有银行由于处置从断供贷款人处获得的房产而小赚一笔,因此银行对于前期的一些审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
一家P2P平台的“讨债经”:催收团队多为女性 每人每天打100多个电话 泼红油漆、五大三粗的黑衣大汉……说起催收或者催债,大部分人脑海里浮现的是这样的场景。而最近曝出的“裸条”催收,以及大学生被催债逼得无法上学的事情,更是让大家对相关公司的催收谈之色变。 民间金融公司的催收团队是不是真的都是一群人高马大的汉子?戴着墨镜成群上门? “你是电影看多了吧?怎么会这么想?”深圳地区一家P2P公司的老板听了这个问题,觉得很惊讶,“现在怎么会那样去做催收?” 该老板随即介绍了他们平台催收团队的负责人杨霞(化名),一个看起来比较温婉的女性,而据其介绍,他们催收团队的大部分员工也都是女性。 女孩子比较容易沟通 杨霞所在的P2P公司主要是做车贷业务。她介绍了他们平台的催款流程。她表示,作为公司内部的催收团队,只要项目一有逾期,就马上会有人介入进行催收,如果电话催收没有效果,后续才会上门催收,而如果上门催收也不能完成,然后可能会走法律程序,进行诉讼或者进行外包处理。 “刚开始的时候,客户有可能是忘记了,所以需要打电话提醒客户,让客户记得还款,很多时候客户可能是太忙而忘记了自己的还款时间,所以这样的提醒是很有必要的。”杨霞表示。 据了解,这样的催收程序也是大部分P2P公司采用的方式。 广东地区另外一家P2P公司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一旦项目有逾期他们就会和借款人沟通,沟通不行的话就会发催告函,以及采用诉讼程序。 “你想象的那种非常极端的场景在我们这里是很少见的。”杨霞表示,虽然他们也会上门,但是主要还是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只要找到人了,一般还是不愿意把事情闹得太大。 杨霞对记者讲述了她的一次催收经历:一个借款人借款到期之后不还款,而且态度很恶劣,打电话也不接,非常不配合,还很难找到人。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借款人,于是杨霞带人上门去进行催收,当时借款人刚好和朋友一起,她抓住了借款人比较爱面子的这一心理,没有在借款人的朋友面前暴露其借款行为,于是她最终成功地将抵押物品带走。 “其实我们团队女孩子居多,不只电话催收,上门的也有女孩子。”杨霞表示。根据介绍,他们的催收团队其实很小,总共也就不到10人,其中80%是女性。女孩子比较容易沟通,男孩子性格可能比较容易冲动,所以容易引起冲突。 一般不在上午打电话 据杨霞介绍,他们团队的催收人员平均每天可能会打100多个电话进行催收,“并不是说有那么多的案子,也不是说打给一个人,那肯定是不行的,而是过去没有催收成功的案子可能会定时打一下,还有就是遇到有的电话不接或者关机的,需要重复拨打。” 他们催收电话一般不会在上午打,会在中午以后才开始打。“很多客户还是会比较讲究,不要上午或者早上就开始打电话。”杨霞表示,“还是要给别人留一个空间。” 杨霞认为,电话催收也会遇到一些态度不好的人,该强势的时候还是应该强势起来。不过,她并不赞成恐吓或者讽刺客户。“主要还是要给客户讲清楚我们的程序,如果客户不还钱的话,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危害。告诉客户如果不还的话,我们就会走法律程序起诉客户。这种时候你给他讲清楚,可能以后会影响他的信用状况。” “除非恶意赖账的,才会觉得信用无所谓,大部分客户还是不愿意走到这一步。”杨霞表示,这也有赖于平台前期的风控管理,毕竟前期的风控程序走完,挑选的客户还是很有用的。 前述广东地区P2P平台人士也表示,其实催收只是事后、出了风险后的一种手段,关键还是事前的风控防范,看借款人的资质和是否有重复的抵押物。 据杨霞介绍,按照他们的催收程序走下来,98%的逾期都可以催回来,还有小部分实在催不回来的,可能会找外包公司,但是这个数量就已经是非常少的了。 当然,前述P2P平台的单子是比较小的单子。一位单笔金额上千万元的小贷公司信贷经理则告诉记者,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要抵押物、走法律程序、跟紧客户,“客户到哪里,你就跟到哪里。” ...
羊毛党破坏型投资危害,P2P平台倒闭,案例分析 广州一家P2P平台的投资者曾向媒体爆料称,该平台目前已经出现提现困难,平台的法人代表失联,其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办公室已经被搬空。 记者发现,这家名为“民间财富”的平台已经无法注册新会员,其最后一次发标是在3月30日。平台公告显示,该平台成立于2014年中旬,目前注册会员534人,待收总金额59.24万元。 可以说,这是一家上线不久,且交易金额很小的平台,然而,就在这个小平台处于瘫痪状态的背后,一个独特的投资人群体浮出水面,业内称之为“羊毛党”。在广州一网贷业内人士看来,这个平台目前出现的问题与“羊毛党”有很大关系。 那么,羊毛党们究竟对它做了什么? 大家都来剪羊毛 所谓的P2P羊毛党,是指这一两年来活跃在各P2P平台上,有组织地专门参加各类如注册送50元等优惠活动,以此赚取小额奖励的投资群体。 在平台成立早期,由于急需要聚拢人气,所以通常会以高比例的奖励回报吸引投资者,有一部分投资者就专门活动在该奖励期,一旦拿到奖励,随即抽身就走。 在民间财富平台上,自从公告显示的最早日期2014年12月份以来,就一直充斥着各种优惠活动:比如《12月份民间财富优惠活动》、《推荐人人有奖》、《2015年1月民间财富优惠活动》、《2015年2月民间财富优惠活动》、《注册送现金活动》……一直到3月31日最后一则公告,竟然也是《2014年4月民间财富优惠活动》。 而每一个活动公告里面,至少包括七八项奖励。 以《12月份民间财富优惠活动》为例,其中的奖励包括:投标奖励、线下充值奖励、注册送红包、约标奖、续投奖励、幸运奖、满标奖、好友推荐奖励、开门利是奖…… 满满的奖励吸引了一批羊毛党在平台上剪羊毛,但羊毛党并非客户黏性很高的正常投资者,一旦奖励拿到手,羊毛党就要抽身出去,那么,平台势必面临没有投资者接盘的尴尬,所以平台就要持续不断地奖励,以吸引羊毛党继续剪羊毛。 “民间财富上的投资者以羊毛党居多,等于说被羊毛党绑架了。”上述广东网贷业内人士说。 解密羊毛党 本报记者采访多位P2P业内人士,试图还原羊毛党这个特殊的生态圈。 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吴松透露,羊毛党整体分两种,一类以各类“团长”为主,以广州为例,知名的羊毛团就有20多个,形成大大小小松散的联盟,每个团结集的资金从5000万至2个亿不等。 这类羊毛团形成类似于庄家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投资新平台,一般操作手法就是在平台上线前,羊毛团直接和平台运营总监谈判,以“帮助平台提升人气”作为筹码获取更高的回报。“和炒股一样,最终形成的结果是,大庄托市、中层接盘、散户兜底。”他说。 第二类是比较初级的羊毛党,他们拿着大量的身份证在平台上开户,追逐各种优惠,其中还包括各种节日和活动的优惠。 “羊毛党越来越普遍,我们2010年平台成立的时候,全国P2P平台还不是那么多,所以羊毛党未成气候,这两年,随着P2P平台的大量涌现,为了吸引眼球,P2P平台只能通过各种优惠活动获客,羊毛党随之而生,可以说,羊毛党是P2P行业竞争加剧过程中衍生的一个群体。”业内人士说。 在黄远里的眼里,羊毛党就跟打新股似的,到处流动。 羊毛党有何活动特点? 盛大金禧千店贷的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透露,羊毛党一般对新平台有浓厚兴趣,特别重视平台的风控能力。经过几年的洗礼,羊毛党越来越专业化,他们拥有专业的鉴别能力,平台被撸羊毛,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种认可。 “羊毛党可谓是极具争议的一个群体,撸羊毛不可怕,可怕的是结成组织的羊毛党,平台对于羊毛党又爱又恨,爱他能为平台带来人气,恨他拿了钱拍拍屁股就走,抢占了真正投资者的机会。”该负责人说。 “羊毛党发展到一定阶段还会去绑架平台,去年广州有几个平台某种意义上都是给羊毛党搞死的。”业内人士说,羊毛党对新平台讲究“短平快”,快则1个月,最多3个月,追求的收益一般在3分/月以上。另外,在一些时间节点上,羊毛党也会考虑出手,比如,今年广州某平台在提现出现困难的时候,也和一些知名的羊毛党带头人谈判借款,但最终因为其平台项目太烂,无法提供有效抵押物,而破裂。 上述广州网贷业内人士透露,广州已有平台被羊毛党实质上“接管”了。 吹散一地羊毛 在黄远里看来,如果平台自身有好的项目,羊毛党可能会转化为正常的投资者,如果没有好的项目作为跟进,羊毛党最终都会离去,留下一地羊毛。 随着P2P平台数量增加,问题频发,平台的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 羊毛党离去后,真正能够支撑起一家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只剩有效客户。 羊毛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破坏型投资者! ...
六类P2P投资人,其中返利类和羊毛党属于破坏型投资,对平台伤害很大,误导平台判断,严重的导致平台倒闭 对于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来说,今年以来日子颇为难过。 政策面上,多地叫停新P2P平台注册、禁止P2P理财广告;挂牌新三板被叫停;14部委联手的整治行动也将P2P列为重点排查领域…… 行业面上,违规被查频发、平台跑路频发、投资人恐慌撤资频发。 无疑,P2P行业正迎来逆风期。 互联网金融的前景或许无人质疑,但肆虐的寒意又如此真切。 在这个让所有平台都倍感艰难的行业低潮期,有哪些投资人依然在看好、在坚守P2P ? 六类投资人守望P2P 在罗振宇、PAPI酱等N多名人公开声称“看不懂,不碰P2P”的负面影响下,仍能选择P2P的投资人实属难能可贵。 当然,这些投资人可能有的忠诚度并不高,有的投资额并不大,有的选择非理性,甚至有的还会直接给平台带来伤害(比如羊毛党和返利类)。 这些投资人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偶然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多为理财小白,共同的特点是已经意识到财富管理的紧迫性,但经验有限,或者只接触过余额宝,或者完全没有理财经验。 由于对低利率高通胀造成的财富缩水已经有深刻认识,因此对财富的增值愿望强烈。P2P较高的收益让其满意,吸引其小试身手,但投资额少、周期短。 由于缺乏平台甄别经验,容易对行业风险产生过度恐惧,很容易因为一点风吹草动,例如违规平台被查的消息,而让其撤资并从此远离P2P。 但这一部分人也是最具潜力的投资者,随着个人理财经验的增加以及投资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一部分理财小白会成长为铁杆P2P“老司机”。 第二类,保守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多因个人性格特点,厌恶风险,对收益有一定追求但不激进,对于平台的选择近乎严苛。 哪怕是占比极小的违约事件,也会让其极其重视,调整策略,远离同类型平台。例如去年国资系平台金宝会的违约事件就可能让其做出将国资系平台也划入黑名单的决定。 最终,将P2P白名单调整为上市系平台一种类型,并且在上市系平台中也会精挑细选——上市公司持股少的不要,持股分散的不要,注册资本少的不要——选来选去,往往就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老平台。 第三类,理性投资者。这一类型的投资人堪称完美投资人,对于资产有合理配比,既有保险、基金等稳健保底类资产,也有证券、P2P等高收益资产,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当投资失败时,不恐慌,而是积极调整投资策略。对于P2P平台来说,这是最具价值的一类投资人。 第四类,激进型投资者。这类投资人不但偏爱极高的年化收益,而且往往会把全部资产统统押注。 他们往往是创业系平台的常客,由于部分创业系平台自有资金少,融资压力巨大,必须在短期内交出完美的数字才能融得资金,因此高息标便成为其刺激数字激增的最好手段,这恰恰迎合了激进型投资者的喜好。 但这类平台与这类投资者共同的问题是寄望以小博大,对风险关注不足,更承受不起。目前在行业内跑路违规的平台以及一有风吹草动就恐慌挤兑的投资人中,都不难看到他们的影子。 第五类,羊毛党破坏型投资者,也即俗称的羊毛党。哪里有高息标、哪里有红包、哪里有返现、哪里有礼品,这些羊毛党都门清。不要以为他们仅仅是沾个小便宜就算了,专职羊毛党甚至已经开始专业化集团化作战。当然,他们并不仅仅是专薅P2P的羊毛,而是薅一切产业的羊毛,无孔不入。 第六类,返利类破坏型投资者,和羊毛党类似,也可归类羊毛党大类,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出现很多此类返利网站,成为业界毒瘤,某些不良网站通过返利和恶意加息吸引人投资,拿完返利走人,对平台伤害极大。而加息者,极可能是陷阱(这是理财不是购物,哪能随便加息?平台效益需要真实数据支撑;加息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也会对真正的投资人造成伤害。加息转嫁给平台负担,真实收益和支出不平衡,平台亏损,严重的导致兑付困难,平台倒闭等。 P2P只不过是未能幸免而已。不管是为了获客还是回馈老投资人,平台经常不惜血本推出活动,但一波羊毛党扫过,遍地狼藉,不但花了钱目的没达成,平台往往还会在短期内多出大量的债权转让——用了红包马上就转让,别忘了,羊毛党是来薅羊毛的,可不是来投资的——给新投资人以债转不顺的观感,甚至让其望而却步,这是让各家平台最恨的一点。 虽然各家平台已经在斗争中学乖了很多,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到现在羊毛党依然猖獗。 趋势分析: 六类投资人对平台发展影响各不相同,平台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制定不同的客户策略。 小白投资潜力巨大,但初体验尤为关键。这部分群体是需要平台花最多精力沟通的:注册了没投资、投资遇到难题、到期没有续投,种种情形,电话、短信、线上各类客服都必须紧密跟踪及时反馈。帮助小白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形成投资习惯,后面就等着收获吧; 面对骨灰级的理性投资者,就不要想着投机取巧了,惟有苦练内功,持续的优质资产供给和严格的风控管理是他们选择平台的硬标准; 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和激进型投资者,由于这两类投资人有非常明确、个性化的要求,所以平台主动作为的空间并不大,顺其自然就好; 说羊毛党让平台恨得牙痒不假,但实际上也不是所有平台都选择严打他们,对于短期内需要漂亮数据的平台来说,猖獗的羊毛党在薅羊毛之余,也会帮助平台形成高额的成交数字,营造热闹的人气,对于获得融资有些帮助。 但,与羊毛党共舞绝对是饮鸩止渴,狂欢过后数量巨大的债权转让对平台伤害极大,资本没有那么好糊弄,而潜在投资人也会被吓跑。珍爱生命,必须远离羊毛党。 以上便是六类投资人,掌握了正确技巧的平台来日方长,不懂这些的,前景就堪忧了。 ...
和标题同名的那家创投服务的同学不用太紧张,不要以为你们取巧取了个这样的名字就能做三个代表了。我就不细说你们创始人在某个投资人的内部会上被台下群喷“你们的模式根本就没意义”这件事了。 孵化器?鱼龙混杂,需仔细辨别 这个其实是我动笔写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因为我至今无法忘怀中国孵化器给刚入行的我冲击性的印象。在大多数创业者和曾经没有入行的尸酱的眼中,孵化器就是那些诞生下一个百亿科技公司的地方。 但是在中国什么叫孵化器呢?大致上有两种,开一家房地产公司管自己叫孵化器。另一种是开一家培训公司管自己叫孵化器。 那为什么不管自己叫房地产公司或者培训公司呢,对不起人家既干不过传统房地产,也干不过老字号培训。 大多数国内的创业孵化器都是这样的:注册一个创新创业型企业,找当地政府的关系拿块地,万事大吉开始租办公室。 比如说尸酱之前有过合作关系的某个上海的小微创新企业孵化器,他们的主要模式就是上面这一类型,不过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觉得: “嗯,我们最大的特色是创新。” “诶~你们这里还能远程孵化,就是不到你们的地点去办公。那也要交 59800 么?” “是的。” “但是,我不用你们的办公室啊。” “嗯……我们最大的特色是创新。” 不过老实话我觉得这种模式还算好的,起码创业团队能捞到一个便宜的办公地点。另一类就比较奇葩了,以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天天有公关打电话过来要发稿的)某百倍加速器来说,他们主打的是培训和课程,宣传中一直说自己是中国版 YC,孵化器官网上一堆知名投资人背书,而其中最大的特色是:不提供创业场地。 为什么国内根本不可能出的了 YC 呢?原因很简单,恰恰是因为国内就缺少这些导师。在 YC,每个你所能见到的老师都是只在 YC 工作的全职导师——他们都是 YC 的合伙人,他们都是因为曾经在产品或者技术上的成功而积累了巨大成功的人,而不像国内的许多投资人那样从一开始就是以投资经理起家走上神坛。 最为可怕的是,即便是那些曾经的以产品以代码起家的创业者们,在经历了中国创业环境伟大而神奇的现实扭曲立场之后也开始变得神神叨叨了。 比如某百倍加速器上提到的那个一步一步写代码做论坛起家最后被企鹅收购跃身中国草根站长偶像的传奇男子,现在也沦落到了靠生辰八字来筛创业者的地步。而另一位在华为、百度都干过技术岗位的知名投资人他的创业经历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描述的:在华为工作了三年,从事的是技术工作,他用三年的积蓄在北京买了套房子…… 忘了说了后面这位投资要看星座,而且不投处女座。 好吧,你说你要真是一个学计算机的,学设计的,搞开发的,你需要一群要产品没搞过产品,谈 Coding 三年都没碰过 IDE,做访谈的时候还一脸自豪的说“我一般投项目要先看看创业者的星座和生辰”的人,来指导你怎么从一个灵感做成一个 Demo? 嗯,那你还是别创业的比较好。 为什么我认识的人都成了投资人? 在中国,创业投资是一门新兴的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 “100 天,100 倍”——这种 slogan 打出来恐怕他们自己都不信吧?现在天使轮大多都融100估1000,十倍是 1 个亿,百倍是 10 个亿。中国真正值十亿的公司用 Excel 列一下都嫌牛刀杀鸡,一个 txt 就能搞定的事,创业者凭什么有自信跟了这些投资人就能让自己的项目变成十亿公司了? 然而事实也是如此,真正的明眼人都知道在中国把钱投在哪才能获得真正的百倍回报率。而那些看起来并不明智的人,似乎也并不在意自己的钱能够获得足够的回报——换句话说,你的项目究竟怎么样根本没关系。 毕竟中国的许多投资人(尤其是明星投资人)重名大于重利,投资对于他们来说在于挑选合适的捧哏者让自己变得更红,以享受在各种无意义的创业大会上高声宣讲自己根本不可能复制的成功学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只要能在 Demoday 上振振有词,PPT 做的精美绝伦,甚至连产品都没有靠一个灵感就能滔滔不绝讲一个下午,那分分钟都能促成一桩厕所里 5 分钟敲定千万估值的美谈。 但是如果创业者不是捧哏的料,那就对不起了: 如果你的产品概念是全新的——“不好意思,我们不投看不懂的项目”。 如果你的产品特别好——“不好意思,你的竞争对手有先发优势”。 如果你的产品占有率高——“不好意思,你有商业模式么?这么大流量不变现是负担啊呀~”。 如果你的产品营收不错——“不好意思,你已经过了成长期了,我看不到你们业务的发展”。 如果你啥问题都没有——“如果腾讯山寨你怎么办?” 如果他们想投你这个问题会变成“你觉得腾讯什么时候收购你?” 当然,在移动互联网的泡沫破碎之前,在真正的经济寒冬来临之前,投资人总是有理由说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前段时间我听说之前一个一直和我有联系的创业者身份变成投资人了,我感到挺新鲜的。因为他们的业务决定了他们挺难退出的。难道这么快就开始盈利分红了吗?他摇了摇头,告诉了我一点不合适在稿子里写的料: “哪儿啊,上一轮融了千万美金,一年才用了不到不到十分之一。所以,现在搞个基金自己投点东西,要是真赚了钱不是还能给股东多分点么?” 咦,这个和 2008 年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思路真是一样一样的呢~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作者你不就是想火吗?作者,你不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吗? 呵呵,实在是不好意思,要是按照国内判定投资人的方式的话。在帝都五环内房产三套,五环外房产两套,身价过千万本尸也必须算是投资人。 哪天要是本尸把存款挪到了在中关村(000931,股吧)卖水果的男朋友的账号里,再用 5D Mark III 拍两张 PS 的香蕉树都不认识的香蕉,是不是也能在新浪微博认证自己是互联网+果蔬电商+情趣用品三重跨界投资人了? 别笑,我是认真的。 国内的创业者是什么样的? 在这样的创业环境下,真正在技术上、在产品上、在运营上有大牛的人是不敢出来创业了,蹲在 BAT 里过着 996 的生活好歹在工资上更接近中国(买房)梦。 但是啊,君不见国内创业大会此家唱罢彼登场,又不见科技媒体的项目库一天能上线好几百个新项目。 那这些创业者都是什么呢?我还是举两个例子吧: 之前也说了,尸某因为工作关系也算是半个投资人,也是有些渠道能够拿到创业公司的BP的——不过主要原因是国内这些公司的BP大多数都是他们一下午做出来的,毫无商业价值,自己也不谨慎四处乱发。 总之,有一天我从一个上过 CCTV 的股权众筹某某汇那收到了两个智能语义分析的项目,一眼看上去以为是一个 PPT 模板搞出来的,再仔细一看……尼玛从文案到产品到数据到分析,两份 BP 除了公司名和 Logo 不一样之外全都一模一样。当即我就把这事报了警告诉了平台,平台第二天就把这个项目下架了。 据说后来,这个创业项目还和平台发生了点小矛盾,创业者说:“你说我们创业者容易么?国内不都是这样一个项目好几套皮吗?” 后来,这个项目被某隔壁投资投了。啧啧,真是钱多到没盆友。 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个创业者:“真不是所有创业者都像你们团队那么聪明。” 我还亲眼见到了另一个项目,是一个同性社交类的 App,产品做的好不好先不说,在融资签 sheet 之前团队就崩了。细八了一下之后,原来是其中的一个创始人私下里把项目上了融资平台,找到了投资,等另外一个创始人发现的时候整个公司都改名换姓了。 唉,也不知道他们用自己家的产品还能不能成为好基友。 当然,这两个还都只是说团队运作上的事情,产品就更惨不忍睹了。 大多数都是都是什么火做什么,什么热做什么,比如最最近的一波风潮是匿名社交。 你说匿名社交这么个产品还能怎么做产品细分,本来就已经是细到不能再细的了好么?但是偏偏就这群粗制滥造的产品就拿了一个又一个投资。 据其中某一款的报道称,他们山寨 Secret 只用了两周的时间,而且已经拿到了投资意向,我下载下来体验了一下。 怎么说呢,确实是两周的水平。 不过现在还打算入匿名社交这个场的小伙伴们注意了,从上周开始投资人就不怎么爱投匿名社交了,因为那个成功地把轻博客和图片音频社交两个产品行业做没了的反向指标刚刚宣布他们也开始做匿名社交了。 从风水玄学的角度,这个产品类目已经死了。 秉持着自黑的精神,说说媒体吧 什么叫科技媒体? 我认为整个编辑部里连一个懂编程的都没有,在翻译 Swift 的时候文章写的像 Chinese Swift 一般令人一头雾水,这样的都不能叫科技媒体。 因此,国内的科技媒体也都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创业媒体。 其实国内的科技媒体本质是搭台的,为的就是让捧哏和逗哏的上去演戏。这也意味着国内的科技媒体从本质上就离科技很远,而和娱乐媒体差不多。 仔细看看文章列表,不就是那么回事嘛? 每天的内容也就无外乎扒扒大牌明星的八卦(电商又打起来啦,企鹅又要山寨啦)——因为大明星根本不鸟这些三流小报。然后再加点自己的大腿塞过来的小明星——好像把那些不入流的创业者和大佬们放在同一个版面上,前者就熠熠生辉了。 大多数情况下国内的科技媒体都乐于讲述投资人和创业者毫无意义的成功学,却从来不告诉你风风火火卖煎饼的那家之所以能踏进互联网圈是因为人家是投资人创始人夫妻店而且吃过的人都说差。 哦,我就知道有人会说某媒体是科技媒体领域最后的良心。 其实有的时候我奇怪,为什么一个报项目只捧不杀的媒体能这么受到创业者欢迎?现在创业者的演技就这么浮夸么?后来,有个创业者对我说了一段话: “其实吧,创业者找你们这些科技媒体报道,也不是为了给用户看的。说实话,你们这些科技媒体能带来几个量啊,塞牙缝都不够,市场要该推还是得走渠道(91、360、豌豆荚)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那你让我写这玩意儿干嘛?” “这不是那啥,当年承诺投资人的 X 倍回报率没达到,也总得让投资人听见点响吧?所以,你能帮我把这句不足删了么……” 原来科技媒体就是帮创业者对得起当年和投资人吹下的牛逼的。 投资人/机构指挥媒体,媒体指挥创业者,创业者再用糟糕的产品反哺投资人和机构的影响力。如果最后盈利了就是用户买单,没盈利就靠着信息沟通障碍漂洋过海让希望国的股民买单。也许你并不是一个创业者,但当你阅读完本文,也该知道你手机里面那些一个又一个体验像翔一样的产品是怎么样生产和流传开来的了吧? 这是一个产业,神圣且光荣。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如今,P2P网贷行业爆雷跑路接踵发生,如何最大化维护自身利益成为投资者面对的难题,而P2P网贷电子合同则成为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网贷电子合同又藏有怎样的别有洞天,请听笔者细细分析,我们将从合同法效性、投资者信息弱势、合同增信这些角度三说P2P网贷电子合同。 在如今风雨飘摇的P2P网贷行业,爆雷跑路事件一再发生,可谓道路坎坷。此情此景,投资者面对的是如何去最大化地维护自身利益的难题,而就在这彷徨失措的时点,P2P网贷电子合同逐渐进入众多投资者的视野,毕竟这也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就在这P2P网贷电子合同中,又藏有着怎样的别有洞天,请随着笔者一探究竟! 一说——P2P网贷电子合同之合同法效性 传统的合同是以纸质形式呈现的,而当前P2P网贷电子合同是以电文形式展示的,那么其是否具有与纸质合同相等的法律效力呢?既然如此,那就随笔者一探合同法奥妙。在我国《合同法》第十一条中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不能因为合同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就否定其法律效力。由此可见,P2P网贷电子合同还真是合法的,具有等同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 此外,笔者还了解到一份完整的数据电文包括: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 其中电子签名又包括数字证书、可信时间戳和其他信息。在网络贷款的过程中,电子合同的数据电文内容可能出现被无痕篡改、容易灭失、原始性无法保障等诸多问题,而有效的电子签名便可避免这些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后,CFCA(China Financial Certification Authority)成为首批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权威的安全认证机构。CFCA认证的电子签名将无法被篡改、伪造且不可抵赖。而就当前网贷行业看来,其电子合同运用到CFCA签名的少之又少,电子签名的有效性尚有待考量。 由此一来一去,各位看官也就明白了,P2P网贷电子合同确是合法合规的,但却因其电子签名缺乏权威机构的认证,有效性确是遭受质疑的,投资者签订此类电子合同时,尚应注意此方面问题。 二说——P2P网贷电子合同之投资者信息弱势 说到这一点,我们还得先谈谈传统纸质合同签订的过程,一般来讲,合同签订双方均会对合同各项条款进行审核,在签订之前双方均有权利对合同中任一条款提出异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随之才完成相应的合同签订。而反观P2P网贷电子合同,合同条款大多为格式条款, 由网贷平台单方面提供, 电子合同的签署主体即投资者则通过电脑、手机点击确认的方式完成数据电文的签署。在此过程中,投资者在点击确认之前是无法看到电子合同具体内容的。由此,电子合同的是由网贷平台单方面控制决定的,投资者无法对合同的条款提出异议。无形之中,投资者便处于一种信息弱势的地位,网贷平台处于信息强势一方,双方处于电子合同信息不对称的状态。 另一方面,正如之前所说,P2P网贷行业的电子合同真正运用了CFCA电子签名是少之又少的。那么因为缺乏权威性的电子签名,网贷平台便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对电子合同的数据电文进行无痕篡改,投资者一旦点击确认只能接受该电子合同,由此投资者利益有可能受损。当然,这类事件极少发生,但却也不可排除这种可能性。 可知,在今后的P2P网贷电子合同中,如若再不改变投资者信息弱势的地位,网贷平台则成为了利益的主宰者。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说——P2P网贷电子合同之合同增信 尽管当前众多网贷平台一再强调电子合同的法律上的强效性,可实际上一方面因缺乏权威的电子签名,另一方面也因为签订电子合同的信息不平等,进而导致了其法律效力遭受质疑。那么网贷电子合同殷殷期盼的应当是引入第三方电子合同签署机构,既可获得相关机构的权威电子签名认证,又可使得投资者和网贷平台基于一个更加平等的地位进行电子合同的签订。在合同签订完成之后,其电子合同可在第三方合同签署机构进行存档备案,由此网贷平台则无法单方面对数据电文内容进行篡改或者销毁等操作。即便将来合同签订双方发生合同纠纷,便可调取第三方合同作为最终参考,以确定其法律效力。 电子合同增信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此具体实施过程中,便也会涉及到诸多成本和利益问题。网贷平台引入第三方合同签署机构势必需要一大笔资金的流出,相对于P2P网贷行业整体呈现负盈利的现状,这无疑会增加各网贷平台的运营成本,运营压力随之陡然上升。那么,随着行业同质化竞争的进行,网贷平台会进一步实施降息措施以维持平台自身运营,最终投资者所获得的投资回报也会相应地减少。因此这也成了众多网贷平台真正面对和应当思考的难题。 此时,也便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上的支持了。在国内网贷行业中,尚缺乏完备的网贷电子合同征信体系。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在宏观政策上大力开展网贷电子合同征信体系的建设并给予财政上的支持。 在如今丛林芜杂的P2P网贷行业,电子合同的规范化必可树立行业内的一道新风气,引领着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健康的普惠金融方向发展下去! ...
从2007年开始萌芽,到2013年的蛰伏期,2014年进入爆发期,2015年迎来调整期,P2P行业的发展轨迹还算清晰,然而伴随着P2P行业成长的投资人市场,形势就没有这么喜人了。截至2015年,国内P2P行业投资人数量已经达到了586万人,较2014年涨幅高达405%。从整体质量上看,投资人和市场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远远不够成熟,近几年来P2P投资人更是接二连三地掉入严重的认知误区中。 误区一:短标就是比长标好 过去P2P行业盛行跑路潮、倒闭潮,如今又流行起了"经侦雷",似乎不管哪个时期,P2P都是一个"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特殊行业。基于风险的不可预测性,投资人普遍缺乏安全感,平台怎么吸引投资人呢?主打短期标,期限越短越好,以致P2P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市场只认短标,那我就算是长标短拆也在所不惜。常年累月,投资人就形成了这样的认知,"短标更好,短标更安全",以1-6个月为最佳,6-12个月要酌情考虑,12-24个月要更加审慎。 从资金的灵活性和利用率上看,一方面,短标借款周期短,资金能够快速回笼,投资人既拥有了"落袋为安"的安全感,也放大了资金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很多平台为了招揽人气,会不定期推出投资返现、投资有礼的让利活动,资金短期多次回笼,投资人就能多次参加让利活动,也算拉高了整体收益。但短标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资金容易站岗,这种现象在资产端疲软的时候尤甚,回款了很高兴地要续投,结果一看,要么抢不到标,要么投标队伍已经排到半个月外了,白白浪费十天半个月的收益。其次,短标利率容易受大环境影响,近年来受到央行多次双降的推动及监管的施压,降息已经逐渐成为P2P行业的常态,一旦平台降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将是短标,而长标由于还款周期长,只能维持原有利率,利率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从平台运营的角度来看,短标过于密集也不是什么好的信号。第一,短标越是密集,平台的集中兑付压力就越大,碰到钱荒的时候,资金出现负流入,平台的处境可想而知。第二,主打短标的平台不排除自融嫌疑,事实上健康的借款周期至少应维持在3-6个月,试想为什么这个平台总能找到那些借钱只借几天、一个月的个人或企业,是猫腻还是胡闹?第三,总能投用户所好无限量地供应短标的平台,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拆标,且是拆标行为中最严重的期限错配,一旦资金链异常,必死无疑;二是假标,投资人既然这么喜欢短标,那就拼命地造呗,借新还旧,哪天没钱进来了我再跑。有数据显示,平台标的期限越短,发生问题的几率越高。据统计的499家推出天标产品的平台中,有94家成为了问题平台,占比接近20%。 事实上,中长标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利率较高且稳定;以等额本息形式还款的中长标,投资人每个月都有一定回款,可以进行复投,算下来的复利可高多了。但我们首先应当明确,在进行P2P投资时,我们需要考究的是平台的安全性,而不是在标的长短上拧巴。风险高的平台,管他长标短标呢,该出问题的时候一样兑付不了;如果能够选对一家安全、稳定的平台,进行中长标复投,不仅能够将收益最大化,还省去了短期内频繁、重复筛选标的的精力。总之,短标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美好,中长标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不堪。 误区二:有抵押物的项目就是安全的 国内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起家时坚持效仿欧美的纯线上借款模式,不仅主张无信用借款,更坚持不兜底,虽然遵循了P2P模式的初衷,在国内却是非常行不通。由于国内征信环境不健全,国民的个人信用保护意识也不够强,信用借款在国内基本上等同于做慈善。2015年拍拍贷的坏账规模据称是950万,一季度坏账率为1.72%。然而投资人对该数字并不买账,有投资人称真实坏账率是这个数字的十倍都不为过。虽然说法夸张,但也侧面印证了信用借款在国内不成熟征信体系下的生存难点,抵押借款模式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国内P2P行业的主流。于是,在P2P平台日复一日"有抵押,很安全"的渲染中,投资人越来越偏爱抵押标,长期下来就形成了这样的认知误区:借款人一旦违约,平台一定能处置抵押物变现弥补资金损失。然而风险教育体系的缺失,再加之行业的引导偏差,抵押物逐渐变成了一些投资人心中的平安符,看到就心安,殊不知抵押物也暗藏玄机。 通常情况下,车子和房子是P2P行业最常见的两大抵押物,也是投资人比较认可的两种抵押借款模式,二者各有弊端。首先,抵押物变现风险。房产容易受宏观环境影响,万一当地房价出现腰斩,房子以低于估值的价格售出,便无法完成覆盖投资人的本金和收益;在一些房产交易活跃度较低、房产市场去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房产的变现能力就更差了。不过车贷相对房产来说就乐观了许多,近几年国内二手车市场持续繁荣,汽车资产的处置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汽车属于消耗品,贬值速度较快,我们在车贷平台投资时,应当留意平台针对车辆估值的放款成数是否在合理区间内,一般放款额度是车辆估值的5-7成,以确保平台在处理资产的时候有足够的溢价空间。其次,重复抵押风险。重复抵押的房产一旦涉及违约,会依照先后顺序进行清偿,P2P平台若不是优先债权方,房产剩余残值可能无法覆盖资金成本。车贷也如是,尤其是二押车已经成了车贷行业的灰色地带,不少平台盲目进行资产端扩张,默许车辆二押行为,在资产处置环节中同样要面临债权的先后问题。最后,平台兑付风险。房产抵押项目通常期限较长,单个项目金额较大,一旦坏账会给平台带来极大的兑付压力。 事实上,抵押标的猫腻还不仅仅藏在房子和车子里,更躲在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葩抵押物中,P2P历史上可考的奇葩抵押物就有酒、书画艺术品、海鲜、奶牛、域名等,这种抵押物坑在哪儿呢?首先,这些抵押物所涉及到的养殖、渔业、艺术品领域等,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既遥远又陌生的,根本无法判断其准确估值,陌生领域的市场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最难以把控的。其次,艺术品类的抵押物受市场影响较大,价值易波动,可能会出现实际价格与估值出入较大、无法覆盖本金的情况。万一涉及到真伪问题,资金风险又被进一步放大了。最后,域名、网店等虚拟物品作为抵押物,在还未充分市场化的前提下,必然会存在定价难、估价难、转手难的问题,无疑会直接削弱抵押物本身的保障性。当然,除了奇葩抵押物之外,P2P行业中还存在奇葩偿债品,比如今年6月爆雷的瑞银贷,称平台旗下的黄花梨树单棵价值3000元,可通过资产过户的形式兑现给投资人;近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徽融通一案,该平台也称投资人资金可兑付其母公司龙舒酒业股权或酒水;再远一点,2013年爆雷的乐网贷,老板号称拥有价值超过450万的大蒜可高价变现,解决兑付困难。笔者不得不佩服这些平台的艺高人胆大,没两把刷子还真玩不起这样的跨界。 P2P行业发展了这些年,一直喊着投资人教育,但事实上,从业者乃至整个卖方市场也是亟需被教育的群体。如今投资人群体中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认知误区,与早期平台为了短期逐利而刻意回避投资风险教育,过度渲染产品的行为不无关系。总有人说投资者教育有多难多难,将责任归咎于国内过度保守的投资环境,其实这不就是因缘果报的直接体现吗?如今P2P行业重整秩序,终于开始正视投资人风险教育了,只是路漫漫其修远,投资人唯有保持理性的思辨力、独立的判断力,才不至于被市场的洪荒之力推动而行。 财经贷眼:P2P平台太多,手把手教你识别虚实(详) http://www.wdcj.cn/html/29/24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