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一则让风云君摸不着头脑的推送勾起了风云君的好奇心。 这则推送主要内容是“*ST吉药:公司目前主要工作方向为化解债务危机”,源自界面新闻的一则报道。 之所以摸不着头脑,是因为这则新闻被choice自动关联到上市公司金浦钛业(000545.SZ)的相关资讯推送中。 这两个毫不相关的公司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 习惯性从口袋摸出自家市值风云APP输入“金浦钛业”后,风云君一眼就发现,原来金浦钛业曾用过“*ST吉药”这一简称。 而在梳理的过程中,风云君貌似发现金浦钛业一段被尘封的财务造假往事。 瞎(一)猫(眼)碰(看)上(出)死耗子(财务造假),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事(这么牛逼)吧。 压力初现:踉跄的业绩承诺之旅 金浦钛业原是1993年上市的吉林制药,期间多次易主。 2013年,郭金东、郭金林兄弟将其100%持股的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钛白”)装入上市公司并将其原有业务全部置出,从而实现借壳上市,郭氏兄弟正式入主,上市公司也就此更名金浦钛业。 1:一份不多见的业绩承诺 当年的业绩承诺首先就很有意思,虽然也是三年,但分别是2012年、2013年和2015年,中间空了一年。 而之所以空一年,主要是南京钛白全资子公司徐州钛白正在筹划建设8万吨/年的钛白粉产能,预计2014至2015年间达产。 南京钛白是我国最早生产钛白粉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研制、生产高档金红石钛白粉和化纤钛白粉的企业之一,当时已经拥有年产5万吨的钛白粉产能,并计划再扩建5万吨/年的新产能。 从公司未来产能规划来看,信心满满。 但财务数据并不支持公司的愿(牛)景(皮)。 2:南京钛白: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我没有! 从已有财务数据看,2011年,南京钛白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62.7%,净利润9,535.97万元,同比增长124%。 看上去似乎一片欣欣向荣。 但事实上,南京钛白当时就对非经常性损益存在一定依赖: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只有653.14万元,2010至2012年1-9月份,南京钛白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85%、26%和33%。 不过南京钛白拍着一巴掌宽的护胸毛表示,这都是客观意外情况导致的,并不能代表公司的真实业务,而且对于未来发展我们是信心满满: 首先,南京钛白在根据收益法做估值时,并不考虑非经常损益; 其次,我们已经把非经常性损益包含在2012和2013年的业绩承诺中; 最后,非经常性损益仅占预测的2012和2013年税前利润的6.68%和13.5%,影响并不大。 3: 啪啪啪!吹牛露马脚,2012、2013全靠非经常损益完成业绩承诺 但打脸来的总是那么猝不及防。 在2012年的业绩承诺实现情况中,金浦钛业很自豪的表示,无论是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南京钛白都超额完成了业绩承诺。 但风云君分明记得上一张截图中,南京钛白预测的2012年的非经常性损益为665.71万元,而公司公布的业绩承诺完成情况中二者差额是2,392万元。 很显然,有人在糊弄事。 不过南京钛白也从来没敢把扣非净利润作为业绩承诺标准,这属于吹牛露了马脚。 而到了2013年,金浦钛业干脆不再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就说业绩承诺多少,我完成多少云云。 而不再披露的直接原因,就是不好意思再披露。虽然金浦钛业2013年的归母净利润有9,492.50万元,但扣非净利润只有5,084.87万元。 这个归母净利润之所以跟南京钛白业绩完成情况有差异,是因为南京钛白2013年4月后才并表。 需要在此强调的是:由于腾笼换鸟之后,金浦钛业只有南京钛白一个全资子公司,且上市公司母公司几乎不开展业务,因此南京钛白基本上就代表了金浦钛业,反之,上市公司业绩就是南京钛白业绩。这点在后文中还会反复体现。 政府补助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是金浦钛业2013年非经常损益项目的主要构成,而这些项目均和南京钛白直接相关,这意味着它们同样也计入南京钛白的非经常性损益。 金浦钛业的净利润变动情况,能更好的呈现南京钛白在业绩承诺期与非业绩承诺期的业绩表现。 如下图,2014年,没有业绩承诺后,金浦钛业业绩骤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3%。 而2015年需要履行业绩承诺时,虽然金浦钛业扣非归母净利润只有754万元,但归母净利润竟然高达13,118万元。虽然这离完成14,216万元的业绩承诺还有点差距,但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了呢?(注:此处即认为金浦钛业业绩就是南京钛白业绩) 迷之巧合:30%的超高收益率,两款不同的信托产品 事实上,如果只看收入的话,2013至2015年,金浦钛业迎来的是一轮三连降,南京钛白2015年能完成业绩承诺才不正常。 而南京钛白之所以还能实现1.27亿的利润,除了政府补助,主要是因为当年高达1.03亿的委托理财收益。 根据金浦钛业2015年年报披露的委托理财情况表,当年累计委托理财金额350,150万元,实现累计损益金额11,489.48万元。 最主要的就是云南信托贡献的6,000万和山东信托贡献的3,810万,其他委托理财总收益总共不过1,679.48万元,这两笔信托的认购主体均是南京钛白。 就具体收益项目看: 云南信托的2亿产品,2015年2月认购,2015年12月22日,连成本带6,000万收益一并收回,投资收益率30%(6000万/2亿); 山东信托的产品,2015年4月16日投资1.27亿,2015年12月27日取得3,810万元的信托收益,本金尚未收回,投资收益率30%(3810万元/1.27亿)。 是不是第一眼就觉得哪里不对?两家信托公司发行的不同产品,认购期限不同,但是计算的投资收益率完全一致,而且都高达30%。 分明就是人工编造出来的完美数据 事实上,匪夷所思的地方远不止这一处。 山东信托的1.27亿投资,投资成本最终收回是2016年3月22日,在2015年12月17日,已经取得3,810万元的信托分配款情况下,后续未再分配收益。 这意味着信托计划在后续三个月的时间内既没挣钱,也没亏钱,这很不正常。 按照相关信息,南京钛白为信托计划的劣后级持有人,信托产品主要投资A股股票、交易所债券和基金等有价证券。 但在取得30%的收益后,信托管理人即便保守的选择了空仓观察,这些钱还是可以买银行理财等低风险产品的,实在不行,每天操作国债逆回购,这个体量3个月也是一笔不小收益。 在2015年12月17日至2016年3月22日之间,这个信托产品可以挣钱,也可以亏钱,但唯独不挣不亏,这就比登天还难了。 此外,这个两个产品的收益太“齐整”了,刀劈斧砍一样齐刷刷!作为信托产品的劣后级持有人,很难取得这样近乎完美数字的收益。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看看金浦钛业之后年度的信托收益情况。 下图是金浦钛业2017年信托收益情况,陕西信托的相关产品,同样是劣后受益权,有零有整,具体到分,而且收益率也不夸张。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3,810万元还是6,000万元,都太像人造出来的完美收益! 甚至,不管投资本金有没有收回,收益都必须恰好在2015年年底前公司账上,只为完成2015年业绩承诺,否则就要现金补偿上市公司。 风云君合理推测:这些钱极有可能来自上市公司实控人。 因为对他们而言,反正怎么都是掏钱,不如通过一层信托计划掩盖更为体面,还让上市公司的利润更好看,估值更美丽,手里的股票也更值钱。 但是,还是出了纰漏。 千算万算,没想到碰到死脑筋 只有看了2016年年报中,风云君才知道,山东信托的收益有11,659,016.39元被延缓到2016年确认。 不用说,肯定是审计机构不配合,没让3,810万元全部确认到2015年。 再换个角度,一笔信托收益,2015年底就能精确预期到全部收益,并确保收益全部到账,是不是也是神算子?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延迟到2016年确认的收益跟一个数据很像,不能说完全像,但就是很像。 对,就是金浦钛业最终收到的14,691,042.80元现金补偿款。 这块其实也是在回答好多同志心中的疑问:既然实控人已经决定要通过信托通道人为创造利润了,为什么不直接把利润做足? 不是没做足啊,同志们,是事务所认死理,硬把已经到账的3,810万元投资收益分开确认了! 细节复盘:如何让假的看起来更真 事实上,为了让整个作假过程看的更自然,2016年,金浦钛业还收到另一笔云南信托产品的6,000万元投资收益,投资成本同样是2亿元,同样是劣后资金,同样主要用于投资A股股票、交易所债券和基金等有价证券。 但有意思的是,这个信托计划成立的时间是2015年6月16日。 2015年6月15日,是众多股民烧成灰也忘不了的一天,上证指数触及5178.19点的历史次高,情绪裹挟之下,有媒体喊出“5000点只是牛市起点”…… 风云君不知道什么的样的操盘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一如既往的用2亿稳定取得6,000万的投资收益,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风云君就是很为您感到不值,慨叹命运不公:如果您有这能耐,当初国家救市为啥没把你请过去坐镇金融街富凯大厦呢? 2017年,随着南京钛白认购的又一期2亿元信托计划暴雷,收益率高达30%的信托收益从此退出金浦钛业的舞台。此后,公司再未购买过任何委托理财产品。 来去匆匆,信托理财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当然,有同志会问:为了让信托理财收益看似合理,后面这笔6,000万造假成本是不是有点高。 首先,30%的收益率是很夸张,但当时的大环境下,15%左右的收益率固收产品还是可以搏一搏的,真正要补足的只不过差额部分; 其次,最后这笔2亿元信托产品收益是负数。如果连起来看,相当于2亿投资,每年取得3,000万的收益。 金浦钛业2018年初的一则公告也再次验证了其2016年7月最后认购的云南信托相关产品的亏损:2017年其信托计划合计投入资金4.9亿,收回5.07亿,总收益1,734万元。 而之前已经放过的一张图显示,陕国投信托相关产品在2017年已经确认近两千万投资收益。 以上就是金浦钛业一段被尘封的财务造假往事,推断不见得完全准确,但是99.99%还是可以保证的。 有心掌握细节,学会升级迭代,并最终造假成功的同志,记得一定要及时回来打赏哟~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人终归要往前看,金浦钛业目前基本面如何呢? 南京钛白业绩承诺中心心念念的徐州钛白8万吨钛白粉项目,要到2016年下半年才投产,2017年产能才完全释放。此后,再无新增产能规划。 也因此,从2017年开始其业绩基本稳如一潭死水,主要产品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营收几乎不增长,毛利率随着行业景气周期波动,确实没啥值得关注的。 这不,上市公司也意识到这点,最近正在给大家编织新能源的想象翅膀。 2021年,金红石型钛白粉营收同比增长43%,锐钛型钛白粉营收同比增长35%,主要是因为行业回暖,产品涨价,2021年实际销量比2020年还要略微下滑0.94%。 2022年上半年,金浦钛业实现营业收入13.75亿元,同比增长11.95%。 风云君推测收入增长仍主要来自价格上涨,但成本端原材料价格上涨显然更厉害,因为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骤降9%。 照理说,这样的业务,没有什么远大志向的话,老婆孩子热炕头,也很滋润,但金浦钛业的利润波动偏偏就很剧烈。 而跟之前靠信托理财投资收益来造假一样,使得金浦钛业业绩波动较大的竟然还是投资收益。 再正常不过的股权竞拍,也能凭实力一把亏12.61亿! 2017年5月,金浦钛业决定与实控人控制的相关公司一并成立产业发展公司,实施产业整合业务,最终该公司命名为南京金浦东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浦东裕”),其中金浦钛业参股31.82%。 1:6.57亿,参股公司沦为实控人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帮凶 2017年当年,16,450万元的首期出资款就已经到位,2018年,又追加了45,430万元,2021年,又追加了3,786.36万元,共计6.57亿。 但打死你也想不到,这个宣称产业报国的投资公司,先是在2017年自己搞了一家酒店,嫌不过瘾又在2018年并购了一家酒店,然后在2020年作为一家国资控股投资公司管理的基金的LP,参与了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的B轮融资。 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也不是旁人的产业,他是郭金东控制的公司,同时股东名册中还出现了许春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到这种拿着上市公司的钱,给自己办事的爽快?还有人觉得上文郭老板通过信托渠道给上市公司造利润是吃亏吗? 所以这里又有个小窍门,各位有志于财务造假、掏空上市公司的老板要注意了,敲黑板:如何合理合法地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呢? 答:让上市公司出重金参与控股股东操盘的产业或者并购公司,如果觉得有风险,向下投资时可以多嵌套几层基金或者信托产品。 2:歪门邪道琢磨多了,走大路反而折了腿? 但这竟不是金浦钛业出现巨额投资亏损的关键! 关键是2018年金浦东裕参与了上市公司沧州大化控制权公开挂牌转让的竞拍。沧州大化的相关公告也显示金浦东裕确已竞拍成功并经国资委同意。 但到了交割环节,就出幺蛾子了:沧州大化2019年年报显示,由于金浦东裕并购贷款不及预期,没有足够资金支持完成后续交割,因此考虑终止本次交易。 金浦钛业则在2020年相关公告表示,由于对方未依约交付沧州大化的经营管理权,金浦东裕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退还预付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期间曲折按下不表,但最终以金浦东裕在2021年11月16日撤诉告终,并含恨吞下12.61亿元的预付款损失。 这就是金浦钛业2019至2021年持续确认大额投资损失的主要原因。 沧州大化是金浦东裕目前唯一参与的市场化运作项目,但却一把损失了12.61亿。 反倒是天天歪门邪道,琢磨用上市公司的钱干自己事的公司,目前一点毛病都没有。 这真的是歪门邪道走多了,走大马路晕路。 这篇文章其实没有写结语的必要,精华都在文章中。但风云君还是想简单说几个其他的点: 就减持数据看,郭老板控制的金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减持套现8,274万元,不多,但比起来至直接通过参股公司支配上市公司巨额资金的快感,显然后者更爽,更隐蔽。 就分红看,金浦钛业近些年零零碎碎打发要饭般的分红也没啥看头。 最后风云君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金浦钛业其他流动资产核算的应收保理款,2022年半年报余额为5.23亿,其实质就是向他人发放的贷款。 在众多互金公司、P2P公司暴雷后,目前,从事具有真实商业交易实质的保理公司并不多。 跟根据2021年年报,当年与实控人控制的相关企业共发生保理业务关联交易3.4亿,占当年末应收保理款余额的55%,而且这还是摆在明面上的数据。 上述保理业务本质就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只不过形式上好看一点,说是按市场化利率支付了利息,但上市公司账面本来就不宽裕,但短期借款一项,目前就已经超过5个亿。 而加上前面参股公司的6.57亿,实控人控制的关联方合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已经近10亿。...
共有23个城市符合这一政策,基本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楼市深夜迎通知,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被阶段性放宽。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这并不是央行今年首次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央行、银保监会曾于5月发布通知,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此次政策阶段性调整有哪些意义?哪些城市符合这一政策?后续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放宽?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不设下限在5月15日房贷降息后,首套房贷利率为不低于5年期LPR-20BP;二套房不低于5年期LPR+60BP不变,各地在下限基础上因城施策调整。而此次政策出台后,意味着,从9月29日至今年年底,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可以低于5年期LPR-20BP,不设下限。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对于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央行、银保监会表示,这一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当地政策范围内,银行和客户可协商确定具体的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减少居民利息支出,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表示,此举主要是抓住稳增长关键窗口期,出台阶段性、差别化稳楼市增量政策,在风险可控情况下,因城施策,根据部分城市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适度放宽房贷利率空间,降低刚需购房成本,促进楼市需求回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类差别化住房政策,主要是指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宽。换言之,此次政策在此前房贷利率下限下调20个基点的基础上,允许下调的基点更大,或者说允许在4.1%的利率基础上进一步下调。这些城市将迎政策利好“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城市,明确了房价过冷的城市可以运用这项工具。”严跃进称。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称,对于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年底前,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同时,按照“因城施策”原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城市政府可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调控要求,自主决定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指导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配合实施。哪些城市符合这一政策?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7月、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情况梳理来看,共有23个城市符合这一政策,基本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具体包括天津、石家庄、大连、哈尔滨、武汉、贵阳、昆明、兰州、秦皇岛、包头、温州、安庆、泉州、济宁、宜昌、襄阳、岳阳、常德、湛江、桂林、北海、泸州、大理。严跃进认为,政策出台后,会使银行的自主权增大,四季度将迎来新一轮房贷降息潮,有助于降低房贷成本和提振市场交易行情。周茂华表示,楼市调控坚持房主不炒,延续稳字当头基调,因城施策、精准调控,并为部分区域用足政策工具空间创造条件,促进楼市加快复苏,回归三稳轨道。不排除利好扩大至更多城市三季度以来,中央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保交楼”举措。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与此同时,国常会多次部署房地产,从强调“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再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政策基调向宽松积极渐进。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总结与展望》报告统计,三季度,121省市累计出台148次放松政策,主要涉及放松限购、放松限贷、放松限价、放松限售、放松公积金贷款、税费减免、购房补贴、调降土拍门槛;86城随LPR下调房贷利率,首套4.1%、二套4.9%,但信贷需求仍偏弱。展望四季度,中国银行研究院在报告中建议,接下来应因地制宜放松需求侧限制措施,进一步降低人口流入地区限购门槛,通过降低首付比例、改善公积金使用方式范围等减轻刚需购房压力,适当缩小刚需和改善性住房之间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方面的差距,释放改善性需求。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后续视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而定,不排除将这一举措扩大至更多城市,或单独下调二套房房贷利率下限的可能。同时,预计四季度5年期LPR报价也有望进一步下调,由此带动房贷利率更大幅度全面下行,进而推动楼市最快在年底前后出现趋势性回暖势头。这将是四季度稳增长、控风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核心提示:1、钟氏兄弟接手新宁物流剥离的亿程信息后发现,亿程信息大量的应收账款均有造假嫌疑,目前已有相关公司对亿程信息合同造假提起了诉讼。部分涉事公司也向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证实了亿程信息涉嫌合同及公章造假的情况。2、一封落款为亿程信息原总经理谭平江的内部信揭开了亿程信息造假之事。该内部信显示,2014年亿程信息虚增收入约为2000万元,2016年至2019年第一季度,亿程信息虚增净利润约为15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和2000万元。而这期间,负责亿程信息年报审计工作的人正是来自新宁物流。3、相关证据还显示,亿程信息的造假被指是由上市公司创始人和亿程信息高管授意的系统性造假。来自亿程信息子公司原高管的法院证词甚至直言“自己是在新宁物流董事长和亿程信息总裁的授意下(造假)”。4、2019年5月,由刘强东实控的京东振越通过协议受让方式,以3.76亿元的价格获得了新宁物流2978万股。不过,据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统计,截至今年8月,京东振越累计减持两次,套现金额约1.11亿元。以此计算,京东振越目前在新宁物流上浮亏超40%,浮亏金额约1.67亿元。---------------------------------本以为花60万捡了个便宜,钟世位、钟祥瑞兄弟俩没想到却一不小心坠入了 “圈套”。钟氏兄弟,2021年12月,从上市公司新宁物流手中收购了一家卫星导航定位运营服务的公司亿程信息,这家公司7年前曾被新宁物流以高达7.2亿元的价格收购,更是曾被红杉资本、软银中国及达泰资本等多家资本机构追捧。看似捡了大便宜的钟氏兄弟,买下亿程信息后不到半年,却叫苦连天。账面上躺着的4.41亿应收款不仅要不回来,兄弟俩还要背负5700多万的债务。近日,根据爆料人提供的信息,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通过采访新宁物流多位董监高成员和亿程信息前管理人员以及大量的涉案公司,发现亿程信息确实有财务造假的嫌疑。而其中获益匪浅者——新宁物流的昔日旧主,皆在套现数亿后离场。目前,新宁物流的创始人王雅军已成失信人员,亿程信息原总经理谭平江处于“失联”状态。位于江苏的新宁物流工厂(爆料人供图)1、花60万买了一家公司,却背负近6000万债务2021年12月,钟氏兄弟正式接手亿程信息。“主要是看中了亿程信息的巨额坏账”,亿程信息现任总经理晏翀告诉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两名股东认为坏账中有移动和重庆交运这种有国企、地方政府背景,收回其中的20%-30%还是有可能的。即使扣掉应付账款,也有盈余,还是值得搏一把的,所以就把公司买了下来。”新宁物流披露的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7月31日,亿程信息合计应收账款为4.41亿元,合计应付账款为5759.06万元。其中,绝大部分应收账款年限久远,公司作为坏账计提了。来源:新宁物流公告股权转让完成后,钟氏兄弟便开始着手委托律师,通过发送律师函、起诉等手段,向客户催讨合同、审计报表中所记载的应收账款,“因为当时主要看重的是有国资背景的应收账款,所以我们就先从国企的应收账款入手”,晏翀称。今年6月,亿程信息全资子公司贵州亿程委托律师向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发送了3封律师函,涉及《智慧城市综合系统技术服务项目合同》、《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视频监控系统综合ICT技术支撑服务合同》和《智慧旅游智能综合系统技术服务项目合同》三份合同,合计应收账款7072.14万元,签署时间均显示为2018年。然而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回复函却让钟氏兄弟有些不知所措。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获得的回复函显示,经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核查,该公司未与亿程信息实际签署过这三份合同,也没有向亿程信息支付过任何款项,相关合同中存在伪造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印章的情形,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已向警方报案。无独有偶,今年8月,亿程信息委托律师向重庆长途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长途”)发函催讨“欠款”,函件上标明,2015年4月22日到2018年9月12日期间,重庆长途与亿程信息存在10份《软件销售合同》,合同金额总计4154.26万元,重庆长途已支付1108.82万元,尚有3045.45万元未还。然而重庆长途的回函更令人惊讶,爆料人提供的回复函显示,重庆长途否认签署过这10份合同,并指出部分合同中的公章与该企业公章并不一致。不仅如此,重庆长途还找到亿程信息子公司重庆亿程的陈丹经理,经核实,陈丹也否认了这10份合同的真实性。晏翀也对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表示,“据我们初步向对方核实,上述10份合同都是假的”。此外,晏翀还透露:“国企、地方政府企业等大额应收账款有两亿多,目前几乎确认都是假的,而且从当前的情况来看,4.41亿元的应收账款很可能都是假的。”关于重庆长途的回函,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联系到了重庆交运(重庆长途母公司)法务部,对方表示确实发现了重庆亿程的合同和公章存在造假,目前双方还在沟通中。爆料人也对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表示,证监会调查人员在9月19日到9月23日期间,调查重庆亿程的合同、财务账目,并且走访了重庆交投集团下属的、长运、公运、万州客运。此外,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获悉,证券交易所也对钟氏兄弟举报亿程信息的事情进行了电话核实。最让钟氏兄弟无奈的是,应收账款是假的也就算了,5700多万的应付账款却是真的。“这相当于花了60万买了一堆负债。如果只是60万元我们也就认栽了,但5700多万元负债的锅我们真的没办法背。”在发现假合同后,钟氏兄弟尝试与新宁物流沟通,但事情并不顺利。最终,二人无奈向证监会举报亿程信息财务造假。2、一封高管自曝造假的内部信震惊董事会亿程信息为何要财务造假?官网显示,亿程信息,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聚焦于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城市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专注于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业务应用、技术服务等,创始人及董事长名为曾卓。亿程信息在资本市场曾备受青睐。据天眼查披露,在和新宁物流“联姻”前,亿程信息已完成了三轮融资。其中,2010年,亿程信息曾获红杉资本4000万元投资,完成A轮融资;两年后又完成5500万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软银中国资本及达泰资本;2013年又很快完成了C轮融资。早年间的亿程信息披露的业绩似乎不错。2012年至2014年上半年,亿程信息分别实现营收1.06亿元、1.73亿元和0.7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分别为1767.99万元、2252.54万元和283.41万元;2012年至2014年上半年,亿程信息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6.05%、33.21%和33.85%,而当时行业内的资产负债率为33.07%。亿程信息往年业绩情况(图源:新宁物流公告)有明星资本背书,又有漂亮的财务数据和高科技概念,2014年12月,亿程信息成为了新宁物流收购的目标公司。当时的收购方案是,新宁物流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来收购亿程信息的全部股权。值得注意的是,收购时亿程信息的账面净资产评估价为1.63亿元,而收购的交易对价为7.2亿元,较账面价值增值幅度高达342.77%。高溢价的收购方案同时还显示,亿程信息的曾卓、罗娟(谭平江配偶)等高管要做出业绩承诺:亿程信息2014年至2017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655.64万元、4898.53万元、7130.46万元和9037.22万元。而为了完成对赌承诺,亿程信息铤而走险地走上了一条财务造假之路。2020年,一封落款为亿程信息原总经理谭平江的内部信揭开了亿程信息造假之事。该内部信显示,2014年新宁物流并购重组亿程信息时虚增收入约2000万元,2015年增发并购存在财务造假,2016年存在财务造假减持套利;2016年报通过亿程信息虚增净利润约1500万元,2017年报和2018年报通过亿程信息虚增净利润分别约为2000万元和5000万元,2019年一季度通过亿程信息虚增净利润约2000万元。信中还称,从2016年初到2018年底,新宁物流派出倪昌富作为亿程信息的常务副总,“全面负责2016年至2018年期间每一年的年报审计工作,由倪昌富一手设计虚增收入利润并提供虚假财报。”值得注意的是,该内部信落款日期为2020年10月8日。至少有两位内部人士对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表示,董事会曾收到过这封内部信。同时相关董事曾试图向谭江平求证,但谭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也曾多次尝试联系谭平江,但谭平江已注销了其常用的工作电话号码。不过,倪昌富回复称,“内部信内容不实,自己是打工的,很多事不方便说”。值得一提的是,亿程信息财务造假似乎并不只是一两起。根据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获得判决书及庭审笔录显示,原告贵州亿程交通信息有限公司(下称“贵州亿程”)和被告贵州畅行道路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贵州畅行”)在2019年6-8月曾签订《贵阳市出租车车身综合媒体广告资源经营承包协议》、《补充协议》以及《贵阳广告资源承包经营合同补充协议》,贵州亿程希望被告支付526.38万元的承包经营费用以及违约金434.54万元,并支付147.50万元的补偿费。在该案件审理的过程中,贵州亿程原总经理向顿出庭,并在法庭上称,在其担任贵州亿程法人期间,被告贵州畅行的确存在帮助贵州亿程做利润报表造假的事情,其中类似广告的利润造假共有7、8起。向顿同时称,自己是在上级公司(亿程信息)原董事长王雅军和总裁谭平江的授意下(造假),“畅行从我的理解实际是原告公司的马甲公司”,向顿认为。向顿还称,亿程系公司类似的合同都是由财务部门统筹之后签署的,均没有具体的签订时间。而这些合同的用途则都是为了虚增利润,“原因是2015-2017年贵州亿程的母公司亿程信息和其他公司(注:新宁物流)签订对赌协议需要利润支撑,所以需要这些合同。”“贵州畅行从成立之初至2021年12月17日,累计向亿程系公司转账5000多万元,包含贷款资金套取、利润作假、以及本次原告提出的类似项目”,向顿表示。对此,法院判决认为,贵州亿程和贵州畅行之间的承包协议真实性存疑,实际履行情况亦存疑,最终对原告贵州亿程的诉请不予支持。向顿声称的造假是由王雅军和谭平江授意的上述说法,也得到了新宁物流一位董事的相似验证。该董事称,当时新宁物流3倍溢价收购亿程信息时,有些董事是不同意的,但是新宁物流估值长期低迷,需要引进高科技概念,王雅军力排众议,强力推进。在他看来,很蹊跷的是,正常情况下,有对赌协议在身,收购公司和被收购公司存在对立关系,但当时收购案完成后,“曾卓被选为新宁物流副董事长后,王雅军虽然还是董事长,却当起甩手掌柜,公司绝大部分事情交给曾卓和谭平江”。对于亿程信息涉嫌财务造假一事,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还尝试联系上会计事务所合伙人张晓荣(亿程信息项目审计人员),但其表示“不接受采访”,随即挂掉电话。此外,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还向新宁物流多位董事、高管进行了求证,有高管表示“公司确实有收到关于亿程信息财务造假的律师函”,对于律师函的内容该人士透露“目前在核查中”。3、大股东套现4亿,京东浮亏超40%割肉逃离股价长期业绩低迷的新宁物流在收购亿程信息后一年多时间里,股价涨超6倍。也是在此期间,新宁物流原实控人王雅军开始主动减持。据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统计,2014年初至2017年底(对赌协议期间),王雅军累计减持套现2.34亿元。2017年后,王雅军通过控股的广州程功和南通锦融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又减持了5813.59万元。与此同时,亿程信息时任董事长曾卓也在2016年期间累计减持套现1.56亿元;而同样来自亿程信息的罗娟则是在2018年以后减持了1463.49万元。对赌期一过,新宁物流的业绩也开始“变脸”。Wind数据显示,2017年是新宁物流上市至今业绩最好的一年,当年归母净利达1.44亿元。从2018年起,新宁物流业绩就开始急转直下。2019年,由于亿程信息业绩突变,新宁物流全年大幅亏损5.82亿元。2020年,新宁物流继续受亿程信息拖累,亏损额扩大至6.12亿元。2021年,新宁物流依旧未走出亏损泥淖,全年归母净利-1.8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宁物流业绩下跌时,还曾短暂出现过京东的身影。2019年5月,新宁物流曾披露公告,由刘强东实控的宿迁京东振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振越”)通过协议受让方式,以3.76亿元的价格获得了新宁物流2977.91万股,占上市公司当时总股本的10%,一跃成为新宁物流第二大股东。至2020年三季报,随着新宁物流原大股东苏州锦融、曾卓的减持,京东振越转为新宁物流第一大股东。由于京东入局的时间正值新宁物流业绩突变之际,因此,彼时与京东“牵手”的消息也为新宁物流带来不小的预期,这家此前籍籍无名的小市值公司也因京东的加持获得了不少关注度。彼时,市场曾猜测,京东物流很可能会借新宁物流整体上市。根据过往资料梳理发现,京东入局后,确曾认真对待过这家被寄予厚望的上市公司。2019年10月,同为王雅军系的曾卓和张瑜辞去董事职务,由京东振越提名的王振辉、傅兵进入董事会。这两位京东系代表,职级极高,其中王振辉是京东物流集团CEO,直接向刘强东汇报,而傅兵为京东集团副总裁。对于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坐镇,外界曾解读认为是京东系开始着手参与新宁物流的日常运营和决策。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0年3月新宁物流董事会换届中,王振辉、傅兵从董事名单中消失,京东系董事换成了杨海峰和者文明,后二人虽仍属京东系,但职位均不及王振辉、傅兵。颇为蹊跷的是,9个月后,王振辉闪离京东。外界猜测纷纭:为什么王振辉会在京东物流上市的关键时期离职?京东对外声称王振辉是因为个人原因离职。“王振辉的出局,或受到这笔交易的连累”,有新宁物流的前高管告诉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几乎同时,新宁物流再发布公告,董事会选举杨海峰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同时聘任薛颖为公司财务总监,而薛颖曾担任京东物流集团华东区域财务核算负责人。然而好景不长,2021年1月,上任才两个月的杨海峰、薛颖宣布辞职。一系列人物变动显示,从当初的高度重视到后期的兴趣索然,京东对新宁物流的态度逐渐在变化。也正是在这段时期,新宁物流接连曝出子公司财务数据不实、原控股股东纠纷等多起负面事件。5个月后,京东振越披露减持计划,决然离场。据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统计,截至今年8月,京东振越累计减持两次,套现金额约1.11亿元。以此计算,京东振越目前在新宁物流上浮亏超40%,浮亏金额约1.67亿元。目前亿程信息已经被新宁物流剥离,不过,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律师对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表示,如果子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监管层会进行追责,即便是已经剥离了这部分资产,监管层也会追究上市公司的法律责任。这也就意味着,至少目前看,新宁物流的前路仍未明朗。...
一般而言,三季度是全球海上集装箱运输的传统旺季,不过今年三季度海运市场却遭受阵阵寒流,主要海运航线的运价出现大幅度下跌。以美西航线为例,德鲁里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报告显示,9月22日,上海至洛杉矶的现货价格相较上周下降11%至3779美元/FEU(计量单位),相比去年同期,已跌去了70%。9月27日,Freightos波罗的海集装箱运价指数(FBX)显示,亚洲至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为2943美元/FEU,较年初跌去80%。图片来源:网页截图2022年以来,受通胀持续和地缘政治影响,全球集装箱运输需求走弱。四季度后,集运市场运价将呈现怎样的走势?业内人士预计,基于市场需求恢复的乐观预期,年内海运价格仍有望回弹。长期来看,运价又会跌至怎样的水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集运市场最晚在2023年第三季度回归“正常化”,即2020年水平。不过,对于大型班轮公司而言,至少当前运价下跌还不足以影响今年收入。一、集运运价回到2020年12月水平,船运公司纷纷停航“十一”黄金周前夕,国内的货运代理(即“货代”)们正在等待着外贸公司抢抓交付的一轮集中出运。“现在欧线和美线跌得最厉害,其次是东南亚航线和近洋航线,还有印度航线也在跌。”9月27日,中外运货代人士这样描述现在的航运市场。“我们运货前,会向几个长期合作的货代公司询价,最近给我的感觉是有点求货心切,因为一问就有好几个货代追着问要不要做。”一位外贸公司海关顾问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图片来源:上海航运交易所截图根据上海航交所9月23日公布的数据,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反映即期运价)下跌240.61点至2072.04点,周跌幅10.4%,连续下行15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反映整体市场)为2475.97点,比上期下跌5.1%。记者注意到,近三个月内SCFI的降幅远超CCFI,这表明,长协运价比较稳定,即期运价波动则更为剧烈。马士基在9月27日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亚太市场洞察指出,由于通胀压力和能源成本上升,欧美经济前景日益悲观,集装箱航运市场正面临强劲逆风。最新经济数据显示,5月~7月,区域集装箱量出现负增长,亚洲合计出口量下降1.1%,进口量下降8.3%。集装箱运价有所下滑,SCFI自6月以来大幅下降至9月的每标准箱约3000美元,回到与2020年12月相同水平。全球海运巨头达飞也在9月发布的二季报中表示,最近几周,通胀压力导致消费者支出放缓,因此对海运的需求疲软,在一些地区,这些事态发展导致现货运费下降。另据央视财经报道,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疫情导致供应链断裂,多个国家在去年发生了“囤货潮”,这也导致去年海运费用大涨,这属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而今年由于全球经济通胀压力加大,需求开始下降,再加上大批新船下水,加剧了供需之间的落差。受运价下跌影响,多家船运公司陆续开始停航,以改变供给过剩的局面。海运咨询机构德鲁里发布的数据显示,从9月19日到10月23日的5周里,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亚洲-北欧和亚洲-地中海等主要航线总共750个预定航次中,取消了122个航次,取消率为16%。其中,全球三大航运联盟陆续合计取消了101个航次。二、旺季不旺:欧美需求下降中远海控(SH601919,股价11.05元,市值1778亿元)董秘肖俊光9月20日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表示,供给侧方面,近期主要航区港口拥堵有所缓解,运力得到逐步释放;需求侧方面,在通胀压力加大、能源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下,市场需求出现一定下滑。后续市场或将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景象。“我们看到,欧洲主要港口的拥堵情况持续改善,生产率正在回升,但预计未来几个月将继续出现船期延误和跳港的可能。”马士基方面表示,目前,鹿特丹等港口船舶等待时间缩短,莱茵河水位上升也缓解了驳船运输和内陆运力的瓶颈,不过在汉堡堆场密度水平仍然很高,与此同时,英国港口正在进行的罢工潮还将持续对船舶调度产生影响。从长远来看,港口拥堵不是运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消费需求的下降更值得关注。日前,航运界网副主编马晖在微信上告诉记者:“通常9月~10月是美线与欧线的旺季,因为都是圣诞节的货物,我们认为,今年出现旺季不旺的原因是美国零售商库存积压,没有产生大批新订单,另一方面受运价影响,一些货主托运人还在观望,想拿到更低的价格”。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圣诞用品集散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到两家当地的出口工厂。胡厂长表示,今年的外贸圣诞用品在4月份就开始出货了,但整体订单没有去年好,减少了一半。而另一位厂长刘先生则表示,现在单子还可以排,有些爆款一直在生产,除了现货,还在另外招工人生产几千套甚至一两万套公仔,所以不担心订单。可见,欧美市场需求出现一定下滑,但国内外贸行业的制造端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在义乌,备战世界杯的体育用品工厂还在赶制订单,必须要在11月21日前送到客户手中。一冷一热中藏着对未来的乐观。从全球范围来看,马士基认为,对于零售客户,因疫情导致的消费者需求波动与商店关闭导致的大规模库存失衡将会得以改善。随着2022年后消费者行为恢复,分析师对零售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尤其是电商渠道的表现——依据是欧睿国际预测2021年~2026年全球零售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肖俊光在回复投资者时也表示,现阶段需求正处于今年的相对低点,后续预计将有所上升。根据对市场的前期排摸,客户目前已在逐步去库存,随着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逐步恢复,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市场需求将有望提升,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市场整体的供求关系。三、班轮公司盈利水平已达顶峰?从短期来看,马士基表示:继续看到消费需求的低迷,“十一”黄金周期间,空白航行将发生在亚洲至地中海、欧洲和跨太平洋地区,截至10月中旬班期调整将影响马士基的部分服务。据德鲁里有关航班取消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欧美需求疲软影响亚洲出口、“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多数工厂停工,在9月26日~10月30日的未来五周内,全球范围内班轮公司将取消航次117个,占比达16%,以冲抵货运量与运价的下降。不过,德鲁里也强调,虽然即期运费已连续30周下降,但长协运价迄今保持稳定,托运人继续面临供应链拥堵的困难,特别是在北欧和美东。马晖进一步表示,集运市场的现货运价会在“十一”黄金周后迎来稳定阶段,经过疫情,班轮公司会有一定的合理利润空间。至于市场需求会不会回暖,黄金周后会见分晓。其实,对于大型班轮公司而言,当前的运价下跌,不足以影响今年的收入,长协客户仍然是第一梯队的核心客户。肖俊光也在9月20日回复投资者时表示,公司对核心合约客户的履约能力有信心,双方已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尽管目前市场货量由于高库存等因素而有所起伏,但截至目前大部分客户依然秉持遵守合约的态度。如果后续市场发生新的变化,公司会在综合评估客户既往履约情况等因素之后,对双方的合约予以妥善处理,但相信不会出现毁约的情况,整体影响有限。当前,资本市场也存在一些看空集运行业的声音,9月28日,中远海控的收盘价(11.05元/股),创下年内股价新低。事实上,集运正在回归“正常化”已成为业内共识,只不过在“何时见底”与“回归到什么水平”存在分歧。此前,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的首席执行官都预测称,集运市场将在2022年底正常化。而一些咨询机构的结论似乎更晚一些。根据Sea Intelligent最新的调研显示,目前集运市场的运力和准班率都在提升,可能在2023年4月~9月中回归正常化,最有可能的时间是在2023年7月~9月内。集运市场已经出现在回归正常化的轨道上,但航运界认为,对于班轮公司而言,至少目前市场仍然有利可图。根据汇丰预计,班轮公司2022年的利润将达到创纪录的高度。不过,市场在2023~2024年将回归正常,企业利润率将从今年的峰值下降约80%。届时,据航运界计算得出,马士基、赫伯罗特的收益将正常化到2020年相当的水平。这意味着,今年稳定的长协运价将继续支撑班轮的全年业绩,但随着合约到期与重新谈判,班轮收益将逐步走低。为了延缓趋势,截至9月27日,地中海航运、马士基、达飞三大班轮公司已完成向海陆空综合物流供应商转型,中运海控通过推进航运数字化建设将运输服务向海运段两端延伸。另外,持续投资增加集装箱设备和船舶运力是大型班轮公司近两年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航运界认为,有了更为稳固的竞争优势,并提高长协合同比例,才能保证业绩的持续平稳。...
“一托多”天花板嘉实轩璇遭投资人质疑踩非公平交易红线:两只纯债产品收益对比4.31% VS -2.29%,异常交易露端倪 《嘉实基金轩璇的神操作:一人打理三个纯债基业绩竟相差12倍!持有人痛斥公平在哪里?》一文发布后,不少投资者给我们纷纷发来私信,吐槽嘉实基金经理轩璇非公平交易、多只产品踩雷等线索。 “我不能忍受债基的亏损,更不能忍受被不公平对待。为什么我买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纯债基产品业绩能差距巨大?这显然不是投资水平问题,这是操守问题!”一位投资人留言。 非公平交易是监管红线问题。 在今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功能作用。要持续强化合规风控能力,严厉打击“老鼠仓”、市场操纵、利益输送、非公平交易等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违法违规人员从业“黑名单”制度和公示机制。 嘉实基金经理轩璇连续管理纯债型基金未满三年,却一人管理三种不同类型8只产品,管理规模高达127亿。同时管理产品类型有纯债、一级债和混合基金,堪称全能型基金经理,这种情况在基金行业罕见,堪称“一托多”的天花板了。 事实证明“一拖多”往往导致非公平交易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教授在专访中曾表示,基金经理可以管理多只基金产品,但是所管产品在收益率上的差距不能太大,这是衡量基金经理是否对管理基金产品一视同仁,或者是否有能力管理多只基金的标准。 “一拖多”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基金背后是无数的投资者和他们的真金白银,不但要对得起投资者的信任,更要严格遵守基金契约,必须要对其管理的所有基金一视同仁,要投入同样的精力,获得同样的收益。而现实中“一拖多”基金经理难以避免不同产品出现厚此薄彼的问题,进而会带来公平交易的严重问题。 简直了!轩璇“1托8跨3种类型产品” 背后是非公平交易和疑似踩雷 轩璇同时管理的3只纯债型产品同一时期业绩对比如下: 2021年嘉实纯债A的阶段收益率为4.31%,年度排名为956/2513,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2021年嘉实丰益纯债的阶段收益率为0.55%,年度排名为2450/2513,处于行业下游水平; 轩璇2019年12月5日至2022年1月18日期间担任嘉实民企精选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嘉实民企业绩为-2.29%年度表现极差,从去年1月到3月暴跌5%。 有基民在嘉实基金的基金吧里吐槽自己在光大银行买的嘉实基金轩璇债券基金产品两个月的亏损达到5%。 今年初,嘉实民企精选与光大银行签署协议清盘。据了解,监管部门对纯债基金审批是比较严格的,一家基金公司只能报一只纯债基金,待审批后才能报下一只。如果按照一只纯债基金3个月审批完成的进度算,这意味着一家基金公司每年只能新发4只纯债基金。所以纯债基金对基金公司非常宝贵,而嘉实民企精选只运行了一年多一点就因为大幅度亏损清盘,可见光大银行因为该产品对客户深深伤害有多不满意,最后让基金清盘。这一只产品的清盘实际上对光大银行、投资人和嘉实基金是一个三输的结果。 业绩最好的4.31 %,最差的-2.29 %。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同类型产品业绩居然差了6.6%的收益之多,甚至有赚有亏。有投资者质疑,凡事反常必有妖,其中是否有公平交易的问题值得深究。 图1 嘉实民企精选一年定期开放债券(008118)收益走势 对比轩璇管理的上述3只纯债基金的投资范围基本一样。相同类型产品相同的投资范围相同的时间期限相同的基金经理,为何业绩相差巨大?有基民吐槽,请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出来走两步,就投资人是否被公平对待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一托多”引发的非公平交易挑战监管红线 根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基金经理(共3029人)人均在管产品4.17只,主动投资类产品基金经理(共2903人)人均在管产品3.67只,有18人在管超过10只,50人在管产品为压线10只,614人在管产品为5只以上。 轩璇连续管理纯债型基金未满三年,却1托8管理三种不同类型产品,管理规模高达127亿,这个跨度无论在嘉实基金还是基金行业都是比较大的,堪称“一托多”的天花板了。 轩璇的基金经理评级:轩璇连续管理纯债型基金未满三年,暂无评级结论。 基金公司评级: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112个有三年纯债型基金管理经验的基金公司中,济安评级为★★,整体表现较差。 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纯债基金业绩略有差异可但以理解,轩璇同时管理的纯债基金同期业绩最好的4.31 %,最差的-2.29 %。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同类型产品业绩居然差了6.6%的收益之多,这显然涉及到非公平交易的问题了。 凡事反常必有妖。《嘉实民企精选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1 年年度报告》关于异常交易行为的专项说明引人注目:报告期内,公司旗下所有投资组合参与交易所公开竞价交易中,同日反向交易成交较少的单边交易量超过该证券当日成交量的5%的,合计 2 次,其中 1 次为旗下组合被动跟踪标的指数需要与其他组合发生反向交易, 另 1 次为不同基金经理管理的组合间因投资策略不同而发生的反向交易,未发现不公平交易和利益输送行为。 有关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债券的同日反向交易,目的其实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利益输送,因为一个账户,这个低买,然后高卖到另外一个账户获利;要么这个账户亏损,高买,然后,就低卖到另外一个账户。所以,这个一般情况下,交易所都会给出这个出函的,要求说明这个同日反向交易的原因。而该基金年报里对交易所公开竞价交易这个说辞很有掩盖的意思。不同组合间的同日反向交易,其实是内部安排好的,一般会通过固收平台或大宗交易,但他们如果真的是在交易所公开竞价系统交易的话,那就是更加刻意安排。无非这样显得是公开公平交易而已。 对于“一拖多”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教授在专访中曾表示,基金经理“一拖多”的核心问题在于在管基金产品的表现能否差异趋于零。具体来讲就是,基金经理可以管理多只基金产品,但是所管产品在收益率上的差距不能太大,这是衡量基金经理是否对管理基金产品一视同仁,或者是否有能力管理多只基金的标准。 “一拖多”就像摩门教一夫多妻制。但摩门教教义要求一夫多妻中的丈夫要给所有的妻子一样的爱,对所有的妻子要一视同仁。而“一拖多”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基金背后是无数的投资者和他们的真金白银,不但要对得起投资者的信任,更要严格遵守基金契约,必须要对其管理的所有基金一视同仁,要投入同样的精力,获得同样的收益。而现实中“一拖多”基金经理难以避免不同产品出现厚此薄彼的问题,进而会带来公平交易的严重问题。 还有投资者在私信中吐槽,轩璇至少有两只产品出现突然大幅度回撤疑似踩雷,而这与公平交易又有怎样的联系?我们后续再深入分析。...
彭博9月29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正在推出一份讨论文件,讨论是否以及在何种情况下禁止俄罗斯金属的新供应。报道称,发布讨论文件并不意味着LME已经就其将采取的行动做出任何决定,但此举标志着方法上的转变。LME此前曾表示,它不打算在制裁范围之外采取任何行动。9月29日,LME发布声明称,它把“有序市场”放在首位,将继续采取必要的行动,确保市场稳定,以应对制裁。俄罗斯是铝、镍和铜的主要生产国。由于担心制裁可能扰乱俄罗斯的镍出口,今年3月出现了对LME的大规模空头挤压。...
美国时间9月28日,由飞机制造商Eviation制造的首架全电动飞机“Alice”在美国华盛顿州摩西莱克成功完成首航。Alice于当地时间28日下午4:10从格兰特郡立国际机场(MWH)起飞,总飞行时长为8分钟,飞行高度达到3500英尺(1066米)。这是全球第一款全电动飞机,DHL快递透露已订购12架Alice,推动其全球航空快递网络的电气化建设。“此次首飞成功意义重大,标志着可持续航空时代已经开启。DHL快递首席执行官蒋明燊(John Pearson)喜不自禁,凭借其航程和载重,Alice电动飞机将成为我们全球航空网络中一项独特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助力我们减少碳足迹。我们正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致力于在2050年前如期实现物流相关净零排放的总体目标。”2021年8月,DHL快递宣布从Eviation订购12架Alice全电动货机,成为其首个客户。通过此次合作,DHL快递旨在建立一个由电力驱动的国际快递网络,向实现可持续航空发展迈出开创性一步。Eviation预计于2024年向DHL快递交付订购的Alice全电动飞机。Alice电动飞机可由一名飞行员驾驶,载重1200公斤(2600磅),每飞行小时所需电量的充电时间不到30分钟,最大航程815千米(440海里),可在目前活塞和涡轮飞机适飞的所有环境中运营。Alice电动飞机所使用的电动机可移动部件更少,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其操作系统可不间断地监测飞机飞行性能,确保飞行效率。另外,Alice电动飞机场站设施投资少,可在装卸货物过程中进行充电,确保转运时间,满足DHL快递在时效方面的需求。2021年3月,DHL快递母公司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发布了全新可持续发展路线图,运营环节去碳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到2030年,集团将投资70亿欧元(含运营支出和固定资产支出),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我们是求爹告奶希望银行收钱,但银行就是不要,你说怪不怪?”在笔者文章《哈尔滨银行与客户共谋骗取民企2800万,重庆高院:赔偿损失》发布以后,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以下简称哈行重庆分行)的另一客户,重庆三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木公司”)的负责人找到了本号,提供相关证据,讲述了他们遇到的咄咄怪事。三木公司发给哈行重庆分行的函,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住建局加盖印章,证明“情况属实”。01银行以调整合同为由 拒绝还贷三木公司成立于1996年,曾被评为重庆市民营企业100强,重庆市大渡口区民营企业20强,企业负责人连任重庆大渡口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2013年,三木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到湖北荆州江陵县购地232亩,开发建设“中央半岛”项目,并于2015年把在建工程抵押给哈行重庆分行。该项目57万方,其中住宅3800户,商业38000方。已售住宅3600套,门面300余个。项目已进尾期。三木公司与哈行重庆分行于2015年发生借贷业务关系,现贷款余额3.9亿元。2020年疫情以来,三木公司财务状况仍处于良好状态,已实现销售产值4亿多元。企业只要在银行把对应的抵押物及时办理解押后,业主到银行办理完按揭手续,短期内销售金额70%的资金就会大量回款到企业账户上。三木公司开发建设的“中央半岛”项目。受访者供图2020年因新行长上任后就提出重新疏理前期贷款解押比例和整合贷款主体(由19个贷款主体整合为6个),从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停止解押。“期间只解押了为数不多的购房业主的网签,主要是上访户。”三木公司负责人说。在这10个月中,银行不予正常解押。三木公司负责人称,导致的恶果是:已售800多户不能网签、办证;企业贷款余额不能下降;每月近300万的利息照常支付(贷款利率8.56%);按揭不能回款。从此,企业背上沉重包袱,开始走入困境。0210个月不解押:利息被吞3000万,退房款达2000多万不予解押,就是拒绝还贷。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三木公司表示,1、不解押,已售房屋70%不能办按揭,企业的流动资金得不到补充;2、不解押,大量的工程款、民工工资不能按时支付,施工进度只能放缓。因资金短缺,至今仍有4栋住宅800多户不能按期交房;3、不解押,现余647户未网签、未办证,群访群诉、退房退铺成常态。三木公司为此已支付了2000多万元的退房款,占用了企业解押还款和付息资金;4、不解押,近一年就被银行利息吞噬了3000多万元,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三木公司表示,企业仍诚信为上,想尽办法筹集资金支付每月的利息,到2022年5月份才开始出现利息拖欠。“因欠利息,银行提出不付就不能解押还款,最终造成647户不能解押的严重后果。”03群访群诉成常态,政府出面协调无果647户购房业主几年来因得不到网签,办证,上访闹事不断。业主多次上街扯横幅、游行,围堵江陵县政府,后又出现了大面积诉讼,形成了退房潮,退房资金多达2000多万元。2020年10月,荆州新闻网《e线民生》栏目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称:“他们一共有100多户在今年1月份交了首付买了房子,可是到现在都没办法进行网签,业主咨询开发商后也没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自己掏钱买了房子却连一个证明都没有,业主心里感到很不踏实……按照开发企业的说法,是其与抵押银行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加上疫情的原因导致拖到现在没办法实现网签。”《e线民生》采访画面。图源网络因受10个月不能正常解押,按揭不能到位及疫情影响销售清淡,此时企业根本就拿不出多余的资金给银行付息并解押。因此,业主维权行为越演越烈,引起了江陵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江陵县住建局于2022年5月11日向哈尔滨银行总行发了《关于商请解决湖北和庆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商品房楼盘有关问题的函》,希望银行高度重视解押问题,处理好社会矛盾,保障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2022年7月7日,江陵县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托,专程赴重庆与哈行重庆分行就解押相关问题进行了协商,达成了保解押、保民生、降息、缓息(按揭放款后清还前期的欠息)的口头协议。协议特别强调:企业先支付5月份的欠息后,即开始解押。2022年8月2日,江陵县政府出了《会议纪要》,以2843万元财政资金收购企业的部分资产,专款用于银行的付息解押还贷。资金于当月支付到企业账户上。政府在7月7日协调企业表态的纾困资金按承诺已兑现,但哈行重庆分行至今仍不执行7月7日达成的口头协议。时间已过去2个多月,2000多万元资金仍躺在企业账上。哈尔滨银行重庆分行。受访者供图04银行工作不作为,期间造成2次被动逾期三木公司负责人称,1、2020年5月由银行原因,造成逾期3笔。“我司2月份用微信、书面形式给哈行重庆分行业务经理多次提醒,其结果业务经理回复是:忘记安排工作人员对接,造成企业被罚息580万元(经我司与银行提出异议,当月罚息由银行承担,其余的罚息仍由我公司承担)”;2、2022年7月6日又被动逾期2笔。“我司从3月起,通过微信和书面形式多次提醒相关领导,其结果还是逾期。每月罚息12.5万元(原因是银行客户经理于3月2日提出辞职,而新客户经理于8月20日才到岗,无人办理转贷工作)”。“以上两次被动逾期,均有与银行书面或微信的往来证据。”05647户业主权益无法保障,银行对“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无动于衷?现企业陷入困境,江陵县政府支付给企业用于解押的2000多万元资金仍躺在账上,不能及时用于解押还贷,且每个月的利息近300万(含罚息)仍在不断产生,647户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大面积的恶性的群体事件随时可能爆发,对地区的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疫情以来特别是今年,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对企业纾困,明确指出政府和银行都要为企业纾困解压,保民生、保稳定。“江陵县政府和三木公司提出的先还款解押,保业主的合法权益,待按揭款出来后马上归还欠息,直到欠息归零也是合情合理的。但银行故意设置障碍,以重新报批为由不予解押,现解押问题处于停滞状态。”三木公司负责人称。据了解,哈行重庆分行的《解押报告》至今仍未形成。三木公司负责人多次与哈行重庆分行沟通无果。受访者供图“其实质就是坑害企业,收取高额利息,不管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把社会矛盾,把不稳定因素抛向社会。”三木公司负责人称,其湖北项目贷款余额1.9亿元,本次通过647户解押还本就有1.6亿元,银行风险何在?银行设置障碍不准解押,以重新申报逾期付息为由,迟迟不推动解押工作,是在故伎重演,有意吞噬政府的2000万专项解押资金,对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置之不理。“哈行重庆分行不及时解押,就是拒绝我司还贷,只为银行收息,不管理企业死活,对己出现的系统性社会风险视而不见。一个好端端的优质企业和项目,眼看就要被它们拖跨了。天理何在?法理何在?”笔者查询到,哈行重庆分行包括行长在内的人事大变动并非孤例,整个哈尔滨银行仅今年三月及四月短短几十天时间,包括行长、副行长在内的高管接连辞任,随后均被查。而哈行重庆分行行长的变动,近三年已经有三次之多。同时,从2021年以来,哈尔滨银行及其分支行多次被监管处罚。据《银行财眼》报道,2022年3月23日,哈尔滨银行重庆渝北支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资金用途审查不到位,被罚款40万元。哈行重庆分行究竟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笔者将继续关注。...
当地时间27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党人公布了一项限制国会议员和其他政府官员持有和交易股票法案的文本内容。预计众议院将在本周对这项法案进行投票。除股票交易外,这项长达26页、名为《打击政府中的财务利益冲突》的法案还包含了增加对违反联邦利益冲突法的处罚内容,以及多项同增加透明度有关的规定。美国国会在2012年通过了《停止利用国会消息交易法案》。这项法案规定,国会议员不得利用其职务获取的非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获取私利,此外,议员还应在本人股票交易的45天内披露相关信息。美媒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明知存在利益冲突,很多国会议员和家属仍然“铤而走险”违反规定进行炒股交易。美国众议院出台最新法案限制政府人员持股等相关措施(来源:新华社图)此前围绕这项立法的最大争议在于:是否要将国会成员亲属的炒股行为纳入限制范围。当晚公布的法案文本显示,三个政府分支机构,即白宫、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官员及其配偶、子女都将禁止持有和交易股票以及加密货币。文本指出,除了国会议员和他们的家属外,相关工作人员、美国总统和副总统、最高法院大法官和其他联邦司法机构的法官等群体也受到上述条款的约束。该法案还禁止上述人员拥有其他“电子资产”,比如其他依赖区域链技术的数字资产也会受到政府机构的监管。根据这项禁令,国会议员可以将持股放在符合规定的信托基金内。法案允许国会成员将资金投资到其他领域,包括一系列的共同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美国财政部债券、国库券以及州和市政府的债券等。不过,华盛顿政府机关项目中心的高级肖布(Walter Shaub)质疑法案中所描述的“合格的保密信托”是否真的“完全保密”。“解除现有的、跨政府的和严格标准的保密信托非常让人担忧。众议院和参议院道德委员会的监管其实非常松散,比如他们在过去的10年里从未执行过《停止利用国会消息交易法案》。”肖布表示。该法案还将违反炒股法的罚款从目前的20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并规定可以按照通胀的因素进行调整。同时,法案规定,国会成员必须提交电子版的个人资产记录,以解决长期以来国会成员递交的手写版表格中有些字体无法识别的问题。该法案还要求政府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因违反金融交易法而被罚款的国会议员或其他受监管政府官员的个人身份,罚款的金额也将被公开。都有谁反对?众议院行政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众议员洛夫格伦(Zoe Lofgren)今夏提出撰写该法案的想法曾遭到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强烈反对。后来,佩洛西提出,她将主导该法案的相关撰写工作。如今,在离中期选举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国会议员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去讨论法案的细节:众议院的立法日程时间表为本周三至周五,期间国会必须通过包括避免政府关门的政府资助法案。此外,热带风暴“伊恩”将在本周三登陆佛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期间联邦政府又需要协调大规模撤离和防灾相关工作。围绕该法案还有诸多复杂因素牵绊,比如众议院多数党领袖霍耶(Steny Hoyer)曾表示反对该法案,有15名共和党众议员致信行政委员会主席洛夫格伦表示,他们认为该法案“完全没有考虑到其他成员的意见”。“显然,佩洛西议长对解决美国民众对国会利益冲突的担忧没有兴趣。在所有国会议员中,议长和她的丈夫保罗以其‘特别适时’的交易活动吸引了最多的媒体关注。”这些议员在信中写道,“在如此‘双手不洁’的情况下,议长不应该再次成为政策规则的制定者。”自己不交易股票的众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卡锡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如果共和党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能赢下众议院,他将考虑全面禁止国会议员进行股票交易。...
A股调整期,公私募、牛散等各路资金掀起“举牌潮”。根据Wind数据,截至9月28日收盘,年内合计有19家A股上市公司被举牌。其中,一半以上举牌行为发生在三季度。9月中旬,半导体企业卓胜微(300782.SZ)被诺安基金举牌,进一步让举牌行为受到关注。近段时间,市场再现“每天杀一只千亿白马股”现象,在没有明显利空消息的情况下,医药、半导体等赛道遭遇轮流杀跌,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片仔癀等个股曾单日放量重挫。三季度即将收官,在主要股指调整、市场行情低迷之际,机构频繁举牌,是否标志着当前已是布局下一轮行情的好机会?单只公募举牌上市公司8月中旬,光伏指数涨至年内高点,此后进入回调并带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热门赛道同步进入调整阶段。也正是从8月开始,举牌频次逐步提升。私募、公募、牛散等主体增持了近20家上市公司,覆盖了基础化工、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电子、机械设备、家电等多个行业。举牌,即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至达到5%。过去,险资、产业资本举牌上市公司的案例并不少见。从近期的“举牌潮”来看,公募与私募举牌上市公司,相较以往更加活跃。公募基金方面,前有诺安基金举牌卓胜微(300782.SZ),后有易方达举牌海吉亚医疗(06078.HK)、增持荣昌生物(688331.SH)。受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去库存影响,卓胜微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降幅分别达5.27%、25.86%,公司股价近一年以来下跌逾70%。截至今年6月底,多只去年买入卓胜微的公募基金已经大幅减仓。钟情半导体的诺安基金基金经理蔡嵩松逆势加仓卓胜微并且举牌。根据公告,其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320007)增持公司股份51.95万股,本次权益变动后,该基金持股比例达到5.0065%,已超举牌线。值得一提的是,诺安成长混合的第一大重仓股韦尔股份(603501.SH)在今年6月中旬举牌同行北京君正(300223.SZ)。公告显示,韦尔股份通过旗下绍兴韦豪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绍兴韦豪”)在认购北京君正2021年发行的定增股份后,又于今年3月~6月通过集中竞价连续增持。截至最新公告日,绍兴韦豪持有北京君正2407.85万股,持股市值25.58亿元。韦尔股份表示增持北京君正更多是出于看好产业前景,进行产业布局。该公司称,北京君正通过收购存储巨头北京矽成,已经可以提供汽车电子、工业与医疗等领域各类存储器产品,以及通讯产业和高端消费电子产业的芯片。面对下游汽车、工业、医疗、通信等领域客户,双方将能够实现有效资源互补。易方达基金也在近日举牌。香港联交所公告显示,9月14日,易方达基金持有海吉亚医疗的股份增加至3097.46万股,占已发行的有投票权的股比达到5.02%,已达到举牌线。易方达还继续增持了今年一季度举牌的荣昌生物。今年3月23日,易方达基金举牌荣昌生物。二季度小幅减仓后,7月8日易方达在荣昌生物的持股比例又上升到5.11%,再次达到举牌线。9月20日,易方达继续增持荣昌生物制药,持股数量增至约1168.67万股,持股比例达6.16%。自然人在本轮“举牌潮”的表现也不甘落后。8月末,来伊份(603777.SH)发布公告称,汪小明通过个人账户在上交所的集中交易系统买入公司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5.26%,达举牌线。公告显示,汪小明自今年2月末以来一路“买买买”,仅做出过一次卖出。对于增持,汪小明表示增持是基于自身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及前景的预测,并称在未来12个月内将继续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3万股。私募举牌更疯狂这轮“举牌潮”中,私募基金的表现同样活跃。三季度被举牌的11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是被私募基金举牌。具体到举牌原因,增持方均表示主要出于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统计数据显示,私募举牌的上市公司包括三孚新科(688359.SH)、三雄极光(300625.SZ)、全新好(000007.SZ)、国际实业(000159.SZ)。以全新好为例,公司27日晚间披露公告称,共青城汇富欣然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共青城汇富”)通过集合竞价买入股份已经完成举牌。根据公告,2022年7月~9月,共青城汇富共计3次增次、3次减持全新好股份。其中,8月份净增持1095.8万股。截至公告日,共青城汇富持有全新好股份 1732.25万股,占全新好总股本的5%。三孚新科的近期股价表现颇为活跃,近60日累计上涨45.75%。公告显示,上海季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季胜”)于9月9日增持72.35万股后,持股比例超过举牌线,达5.04%。上海季胜称,看好三孚新科所从事行业的未来发展,认可三孚新科的长期投资价值。9月28日盘后,三孚新科披露了最近一期的机构调研,刚刚完成举牌的上海季胜也参与了其中。对于投资者关心的N型TOPCON电池的研发,三孚新科称,正在开发的TopCon电池高温银浆为特殊结构,理论上,可以为客户节省银浆成本约 5-10%,具体以客户实际使用结果为准。HJT的产品方面,三孚新科预计PET镀铜专用化学品明年可能有批量订单,HJT电镀铜的产业化时间暂不确定。但基本面来看,三孚新科的中报业绩表现并不乐观。上半年,公司录得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净利润净亏损1686.8万元,同比下滑164.56%。另外,也有私募基金在举牌上市公司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并因此收到了监管函。记者注意到,在举牌三雄极光和国际实业的过程中,私募基金都出现了违规行为,未提前进行信息披露,也未在持股比例达到5%后停止购买股票。以三雄极光为例,百亿私募阿巴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阿巴马万象益新54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阿巴马万象益新5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于2022年5月16日至8月26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合计增持三雄极光股份1490.22万股,占三雄极光总股本的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