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据财新网报道,原定于今年3月完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延期一年左右,2018年6月作为最后的期限接受监管验收,届时若平台还没整改完就将被取缔。 此前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0月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不过专项整治工作自2016年4月就已展开,原计划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 而根据财新的最新报道,其从多个渠道了解到的消息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延期。报道指出,新的整治工作规划是: 在速度服从质量的前提下,各地金融办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对各家平台的分类,分为合规、整改和取缔三类,预计6月底出结果;在今年6月底各地金融局或金融办完成分类处置后,还留有12个月供整改类平台继续向合规转型,2018年6月作为最后的期限接受监管验收。 财新方面表示,目前各地互金整治进展不一。据其记者了解,已有部分北京地区的网贷平台,根据此前北京金融局下发的148条整改意见,全部完成整改,目前“正坐等备案”;而广州地区将在6月陆续向各家平台下发整改通知书。 财新的报道并称,银监会主导的P2P“8·24”合规大限如何与专项整治的时间衔接,尚不明确。 此前曾报道,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官网对外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暂行办法”)。同时,为避免该暂行办法出台对P2P网贷行业造成较大冲击,文件作出了12个月过渡期(确定了所谓的“合规大限”)的安排,在过渡期内通过采取自查自纠、清理整顿、分类处置等措施,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促进机构规范发展。 至于此次互金专项整治延期的原因,财新援引一位互金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的话指出,“监管套利下的市场竞争,并不会因为监管当局出台了某一类管理办法就改变,最大的问题是P2P的变种太多了,下一个需要规范的领域到底在哪里,也很难准确定位。” 上述人士进一步称,“一方面P2P要备案发牌了;另一方面对于不拿牌照但是类P2P的平台,现在的管理思路和手段跟不上。” 据悉,按照去年10月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专项整治工作包括四个阶段:摸底排查、清理整顿、督查和评估、验收和总结。同一时间,银、证、保等多部门也分别公布了对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的具体方案,明确了整治工作的全面部署安排。 去年12月9日,人民银行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召开互金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互联网金融风险底数已基本摸清,风险整体水平正逐步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的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他强调,第二阶段清理整顿工作是专项整治的核心和关键。外界分析指出,这标着互金专项整治的重头戏——“清理整顿”阶段已正式开始。 不过,专项整治工作此后的进展并不顺利。今年3月底,据一些国内媒体报道,原定3月底结束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当时仍处于第二阶段——原定去年11月底结束的清理整顿阶段,意味着互金整治的节奏已经实质性推迟。 至于推迟的原因,媒体援引某地方金融办人士的话报道称,一是因为整治期间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情况”,需要监管部门统一协调和研究,二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业态丰富,重点机构多,需要一一现场检查,工作量大。 此外,金融办人士还指出,P2P行业的监管文件不断出台,地方监管部门需要据此不断做调整,并且央行对比特币业务的调查,金融办也要配合完成。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近期深交所和上交所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上市规则(2017年征求意见稿)》,引起了一众小伙伴的关注。数据显示,目前在两市上市交易的基金达到700余只(按具有独立代码的基金算),也就是意味着,这一新规一旦执行,对基民手中的上市基金可能构成影响,喜欢买场内基金的投资者要看清楚了。 从征求意见稿来看,完善小规模基金终止上市相关安排,其中核心点是规模低于5000万份的分级基金、以及持有人户数低于1000人的除分级基金外的其他基金,或将触发终止上市条款。因此,投资者需要清楚新规的变化,注意迷你上市基金的投资风险。 新变化 上市基金新规“终止上市” 条例征集意见中 根据两大交易所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上市规则(2017年征求意见稿)》,最大变化是“终止上市”的程序更为细化,要求更为严格,重点规范了两类或触发“终止上市”程序的基金,一是分级基金基础份额和子份额持有人合计少于1000人或者规模合计低于5000万份,且在10个交易日内未消除的;二是除分级基金以外的其他基金持有人少于1000人,且在60个交易日内未消除的。另外,还设置了基金终止上市观察期。 所谓上市基金,是指可以上市交易的基金,其中包括LOF、ETF、分级等基金。根据Wind统计,目前约有708只上市基金(独立交易代码),数量可谓众多,新规执行后不少基金将会受到影响。 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其中三个方面变化,第一是一旦触发“终止上市”,这些基金就需要转型为普通非上市基金,或就会清算。这两种情况导致投资者再也无法通过股票账户买到它们。因此投资者需要注意进入触发“终止上市”基金的情况,不仅要关注上市基金的季报、年报等情况,也要随时关注相关公告、分级基金子份额变化、折溢价率、成交量等情况。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所网站或一些专业的网站查看。 第二,要注意基金终止上市观察期的公告,这可能是一个终止上市“预警”信号,若触发这一预警,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情况提前做出准备。 第三,整个新规主要是针对迷你上市基金,因此投资者需要对迷你上市基金提前做准备,不要盲目选择“迷你”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也有迷你分级基金发布了基金合同终止与清算公告,主要原因是基金在过渡期届满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已低于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在过渡期届满日低于5000万元。市场人士认为,一些规模长期停滞不前的迷你基金或有可能会走上清算之路,投资者需要注意。 新策略—— 分级基金投资者注意 分级基金可能是受到此次征求意见影响最大的一类基金产品。在牛市里红红火火发展起来,但近两年一直备受诟病,尤其是在熊市里下折导致部分持有人亏损严重,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从征求意见稿来看,重点是增加了对“迷你”分级基金进行触发上市条款,这也是对投资者权益进行保护。一些“迷你”分级基金规模较小,日内成交量较低,这类基金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进行规范是一种利好。 哪些分级基金基础份额与子份额合计低于5000万份?公开资料显示,根据一季报数据,大约有14只。而最近市场震荡可能低于5000万份的分级基金有所增多。在新规落地之后,投资分级基金须比此前更注意。 第一是注意分级基金折溢价率变化。从目前情况看,若分级基金触发了退市条件,存在两个可能,一是清盘二是转化为其他普通基金。无论怎样,都会存在折溢价率风险或机会。若处于折价状态则可能拥有收益,但若处于溢价交易则可能产生溢价损失。因此,投资者需要注意自己所持有分级基金的规模大小,规避那些溢价较高,规模较小,可能存在退市风险的品种。 第二是注意避开成交量小的分级基金。5月1日之后执行的分级基金交易新规,分级基金的成交量逐渐走低,有些成交量较小的分级基金可能会导致正常交易的流动性不够,存在流动性风险。数据更显示,目前有些分级基金单日成交量低于1万元甚至零交易,投资者对这类基金需要更加警惕。 新动向—— 普通上市基金 也需注意持有人户数 除了分级基金外,普通的上市基金也需要注意持有人户数等因素。 数据显示,目前普通上市基金主要是ETF、LOF等,而这类基金也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按照交易所征求意见稿,普通上市基金一旦持有人少于1000人,且在60个交易日内未消除的,将触发“终止上市”的程序。 数据显示,目前不少ETF和LOF基金在去年底的持有人户数低于1000人。据业内人士表示,若ETF或者LOF等产品的持有人户数过低,可能导致产品“可操纵性”大,因此这也是对持有人的保护。 Wind数据显示,以ETF为例,去年底ETF持有人户数低于1000人的达到59只,占全部142只ETF比例为41.54%。而数据显示不少LOF基金的持有人份额低于1000人,显然这一影响面也较大。 一旦这些迷你ETF和LOF基金触发“终止上市”条款,可能部分基金将面临退市。这也需要注意LOF、ETF的折溢价情况,处于溢价状态的品种需要尤其警惕,这也是投资者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需要规避成交量小的迷你ETF和LOF基金。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迷你ETF或者LOF转为普通基金,也需要注意“转型方向”,有些转型方向仅仅是变为普通基金,但有些转型力度可能较大,对于后一种情况投资者需要注意这一类型是否符合目前市场情况。投资者还要结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情况,如果确实存在相关投资需求可以考虑继续持有。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务一部主任沈一飞日前在柒财经•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举办的互联网金融系列活动 “合规整改关键年:攻坚银行存管” 上表示,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在制定银行资金存管标准。 银监会此前已下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网贷机构和商业银行开展的存管业务有了政策依据。沈一飞表示,半年多来,参与到存管业务的银行越来越多,包括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新成立的互联网银行。市场由原来的单边市场走向双向选择:之前很多网贷机构找银行存管不易,现在是银行到处找优质网贷机构。 沈一飞称,“监管者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资金存管的监控,掌握网贷机构资金流向。” 实际上,早在2015年7月人民银行会同十部委发布的《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了要做银行存管。沈一飞称,很多网贷平台很早就与银行展开接触,但是银行一直对于风险边界不清,只有很少数银行涉足此类业务。 在提到银行存管要求时,沈一飞明确,重点要把专门账户和子账户分离,把指令分开,一定要在用户授权下操作;一定要清晰记录资金流转情况,做到每日核对、双方确认,所有档案、合同都要保留。 沈一飞强调,商业银行就是做资金存管,切勿和存款挂钩。银行应该合理设置门槛,合理定价、合规运营、合规管理,同时做好相关披露工作。 据沈一飞介绍,目前协会已经上线了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统计监测风险预警平台,以及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也建立了相关标准。对于登记披露服务平台,目前有10家机构接入,并按照协会标准开展了披露工作。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今年1月,生物医学解决方案实验室Draper Labs公布了一款名为DragonflEye的无人机。 这个项目旨在打造世界上最小的一款无人机,它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Draper的工程师其实就是在一只真正的蜻蜓身上安装了无人机科技,这只蜻蜓背上的 “背包里” 装着下一代的导航技术、合成生物以及神经技术系统,这些设备通过一块内置的太阳能电池进行供能。 近日公布的视频表明了Draper团队在DragonflEye上取得的进展,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系统是怎样运用到真实的蜻蜓身上。 在视频中,Draper的科学家将整个“背包”巧妙地安装在蜻蜓的背上,不会对蜻蜓造成伤害。在视频的末尾,我们看到蜻蜓成功飞了起来。 DragonflEye无人机的设计目的并不是要成为世界最小的无人机,Draper的工程师想要通过这个设备远程控制这些昆虫。这种团队能直接向蜻蜓神经索上的神经元发送信号,这些信号能指引蜻蜓的飞行路径。 这种半机械生物主要通过一种名为光极的光学结构进行控制,它能向指定的神经系统发送方向指引信号,但不会破坏蜻蜓的神经网络。 但除了最新的视频和图片,并没有其他关于DragonflEye的细节被公开,但Draper的团队曾表示,将来会打造一个能用于营救、信息搜集的平台。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沉寂了半年后,腾讯音乐再度传出了IPO的消息,由此也印证了坊间流传的说法,无论是酷狗酷我合并的中国音乐集团,还是加上QQ音乐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买买买”的背后或许只为IPO。 然而,就在腾讯音乐IPO的当口,三大品牌中实力最弱的酷我音乐恐怕在兴奋中有一丝隐忧,联想到千千静听、天天动听等产品的结局,成立12年之久的酷我音乐,是否会被腾讯音乐战略性放弃酷我品牌,成为资本游戏下的又一颗被牺牲掉的棋子呢? 5个市场信号,酷我落幕已是定局 对于酷我可能惨淡落幕的结局,在整个音乐市场中并不意外,此前的阿里音乐也曾出于战略考虑将“天天动听”更名“阿里星球”,并最终停止了音乐播放服务,千千静听成为百度音乐的垫脚石。不过,和天天动听们所不同的是,酷我未来被战略放弃的可能性要远高于转型,至少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 1、酷我每况愈下的市场份额。 2014年4月,早已并购了酷狗音乐额海洋音乐与酷我音乐完成换股合并,彼时酷狗和酷我分别以17%和14.6%的份额分列市场一二位。中国音乐集团上市受阻后,腾讯抛出了橄榄枝,并在2016年中旬完成了新一轮的合并,据艾媒咨询等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酷我音乐在2016年Q1的市场份额在12%左右,位居市场第三。但到了2016年Q4的时候,包括联通沃指数排名等在内的数据报告显示,酷我音乐已经不敌网易云音乐,跌出市场前三。此外,近一年来酷我音乐的百度指数下降了30%以上,App Store音乐类下载排行榜上掉落到第四位,酷我音乐业已掉出第一梯队。 2、腾讯音乐三大品牌的高度重合。 早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成立之初,业内不乏腾讯试图收割在线音乐的声音,结果似乎并未如愿,原因之一便是QQ音乐、酷我音乐以及酷狗音乐在用户覆盖上的高度重合。一方面,聚焦在产品本身来看,腾讯音乐旗下的三款产品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本身在品牌知名度上处于劣势的酷我音乐,在市场份额上被QQ音乐和酷狗音乐高度稀释;另一方面,三大音乐产品共享版权,不排除内部存在“末位淘汰”机制,毕竟在实际市场份额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更大程度的聚合用户,更符合在线音乐盈利的本质。 3、酷我创始人的淡出。 酷狗与酷我合并后的人事结构还趋于平衡,酷狗音乐CEO谢振宇出任联席CEO,酷我音乐CEO雷鸣出任公司总裁。但到了腾讯音乐的时代,谢振宇、谢国民出任新音乐集团的联席总裁,腾讯公司副总裁彭迦信出任新音乐集团的CEO,雷鸣已经淡出了管理层。不禁让人联想到土豆和优酷合并之后的王微,在合并结束之后离开创业,雷鸣同样选择了个人的第三次创业。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入主优酷土豆之后,土豆网已经转型短视频,酷我的结局恐怕也在意料之中。 4、酷我的存在与否已经和IPO无关。 事实上,在中国音乐集团并入腾讯之前,一直在寻求IPO,那句“2015年底完成IPO”的壮志豪言仍在耳畔。可结果呢?美国资本市场并不看好当时的中国音乐产业,加之与腾讯的投资关系,IPO计划被迫叫停。多次碰壁之后,腾讯音乐势必会明白一个道理,单纯在市场份额上一家独大已经很难“忽悠”投资者,近两年在版权积累上的疯狂同样是出于此。那么,酷我音乐便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处境,因为在用户群上的高度重合,酷我品牌的存在与否对腾讯音乐的估值并无太多的积极意义。 5、酷我音乐本身缺少足够的想象力。 从业务范围上来看,QQ音乐及相关产品涵盖音乐播放、全民K歌、企鹅MV、企鹅FM、轻听等产品,酷狗音乐在音乐播放业务之外拥有酷FM、繁星直播、说吧等等。相比而言,酷我音乐不仅在音乐播放业务上稍逊一筹,酷我听书、酷我K歌、酷我秀场等与QQ音乐、酷狗音乐同样存在业务上的重合,而这些音乐衍生服务仍是需要巨大投入的无底洞。那么就不难理解,腾讯音乐为了缩减投入、降低运营成本,牺牲掉酷我音乐的可能性。 腾讯音乐的野心是泛娱乐 在线音乐平台发展至今,早已经不是单一的播放工具,而是集社交、原创、粉丝经济为一体的互联网平台。不惜大手笔买买买的腾讯音乐,所希冀的绝非是纯粹的音乐业务,而是从音乐衍生出的泛娱乐蛋糕。 在与中国音乐集团合并之前,QQ音乐的布局已经较为清晰,定位于打造听看玩唱的一体化娱乐平台,凭借庞大的曲库数量、付费绿钻服务模式、明星IP打造以及新增的弹幕功能,吸引到全年龄向用户。新音乐集团合并之后,腾讯音乐增加了直播、K歌等功能,在泛娱乐领域继续深耕。 无独有偶,同样奔着泛娱乐的还有阿里音乐,在腾讯音乐仍忙于独家版权的时候,阿里将大麦网纳入自家的大文娱板块中,阿里音乐朝泛娱乐扩展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同样,作为在线音乐的后起之秀,网易云音乐同样表现出了跳出音乐播放,踏足整个音乐产业链的态度,先是拿到了SMG、芒果文创等投资的7.5亿A轮融资,并在音乐综艺方面积极“练兵”,同时在独立音乐人、短视频、线下演出等业务上表现抢眼。 整体来看,腾讯音乐在泛娱乐方向上并非没有优势可言,与腾讯文学、腾讯视频等形成业务联动,本身在音乐泛娱乐领域就有着不错的基础。在保证既有优势的情况下,剥除酷我音乐进而增强QQ音乐和酷狗音乐的品牌优势和流量优势,不失为一种合理选择。毕竟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海量版权、营造产品独特性、提升社交互动以及粉丝经济的深度挖掘等,才是在线音乐平台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当然,站在酷我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活过了盗版盛行的时代,感受到了音乐行业走向正版的曙光,最终却沦为巨头资本运作的牺牲品。可这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互联网产品的结局呢,可怕的不是对与错,而是失去了特色,失去了未来的价值。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上海市文化金融合作座谈会近日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出席并讲话。 董云虎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按照当好排头兵先行者的要求,加强文化金融合作,充分运用金融杠杆,大力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更好助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 董云虎要求,要坚持把握规律、稳中求进,积极推动文化和金融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要持续改进创新,增强合作实效,拓宽融资渠道,以版权资产为基础创新信贷、质押、担保、债券、保险等服务方式,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形成社会资本敢进入、愿投入文化产业的良好环境。要畅通对接渠道,加强上海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建好网上文化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文化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要强化协作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上海文化金融合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宣传部、闵行区政府、浦发银行、上海双创共同发起设立的“上海双创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上海滨江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于本次座谈会上正式揭牌运营。 据了解,“上海双创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总规模为50亿元,投资方向聚焦于艺术、新闻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国家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并对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的部分项目进行直接股权投资。 会上,闵行区政府、浦发银行、精文投资、上影股份、新金锦文等单位代表分别做交流发言。各区委宣传部、金融机构、文化企业代表约80人参加会议。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暴力催债何时休? 轻则电话催收、派人去家里,重则非法拘禁、殴打欠债人。暴力催债事件屡发,还出现了“催讨产业”,手段恶劣,社会危害严重。 纪森是北京市海淀区某房产中介公司负责人,销售经验丰富的他最近却遇到一桩怪事: 业主张某将自己价值420万元的房子作价325万元出售,并要求越快成交越好。见惯了加价售房的纪森对这种减价出售行为感到不解,跟张某沟通后才恍然大悟。 原来,张某的儿子做生意资金紧缺,曾借了一笔高利贷,每天利息高达7万元。但由于投资不顺利,无法及时还款,遭到放贷人威胁。无奈之下,顶不住催债压力的张某选择低价出售房产,尽快变现还债。 在山西省某市从事货运生意的张林也遇到了暴力催债。2015年底,张林欠下近20万元债务。为了还钱,他向当地有名的放贷人胡伟先后借了大约70万元高利贷,月息3分到8分不等。张林还清原本的债务后,很难短期内再还上欠胡伟的70万元本金和每月近4万元利息。但胡伟也不是好惹的,去年5月,他强行开走了张林的车。 “我也想千方百计凑钱还上,但他们根本不给我机会。” 无奈,张林走上了逃债的路。后来胡伟等人又找到张林母亲的住处,抢走了他家的地契。据张林的邻居回忆,那段时间,村里的墙上、电线杆上,都是张林的名字和照片,还有各种威胁恐吓的话语。 近年来,高利贷暴力催债事件屡有曝出,人们不仅惊讶于借2万元利滚利欠20万元,也被种种催债的暴力手段所震惊。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骋骋认为,由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银行强化资产质量控制,借款人融资难依然存在,生意不好做,融到钱又陷入还款难,民间借贷的不良资产处置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生态链。 “甚至还出现处于 ‘地下’ 或 ‘半地下’ 的催讨产业,他们将不良资产称为 ‘特殊资产’ 或 ‘资产包’,有专门的催收团队。” 丁骋骋说。 这些催收团队中有人负责打电话,有人进行调查,有人研究法律事务,也有人上门要债,催讨过程往往有以下几类阶梯式手段: 第一阶梯是电话催收,刚开始是提醒式的语言催收,如果不还则使用威胁性语言; 第二阶梯是派人上门到债务人家里或所在单位,整天跟着债务人; 第三阶梯是使用流氓手段,但不至于构成犯罪,比如上门泼粪、泼油漆、敲碎玻璃窗、扔动物尸体等; 第四阶梯是使用暴力的犯罪手段,公开对债务人殴打、侮辱,甚至非法拘禁、捆绑,造成债务人身体伤害等。 “以不久前的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为例,有很多催债手段极其恶劣,造成的社会危害十分严重。” 丁骋骋说。 放贷人的钱谁保护? 普通放款人遇到高风险的借款人违约,合法催债手段并不多,只能打官司,用较高的诉讼成本换回欠款。 被催债的感觉不好受,但从放贷人的角度讲,他们也有苦衷。 “一些生意人经常从我这里借走几百万,用于过桥资金或垫付货款,虽然只用几天,但这么大的资金挪动也是需要成本的,更不能想不还就不还,他们不还钱,公司也有损失啊。” 曾在东部沿海某县经营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叶明汉说,他们找过人晚上去借款人家里威胁吓唬,确实会有一点效果,有时能要回来一点钱。“我们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还能怎么办呢?” 最近,华北某市贷款公司总经理张淑梅为手里握着的一堆“房产”发愁:这笔500万元的欠款,房子虽然之前已抵押,但等了一年半,法院还没判;那笔250万元,处置部分房产卖了146万元,剩下的欠款遥遥无期……张淑梅放贷一向很谨慎,却还是遇到了几次要不回钱的情况。“为减少放贷风险,一般我会要求对方必须抵押房产或车子,但真走到去法院打官司那步,等判决拍卖完再拿到钱,其间又要付出很多精力和财力。” “对出借方来说,关键问题是合法的催债手段并不多,尤其遇到恶意逃债的人,不施加点压力根本拿不回钱。”谢伟平是河北某贷款公司聘用的专职律师,该公司主要做一些小额贷款业务,后来公司负责人发现欠债逃债事件时有发生,但催债要债又特别艰难,打官司成本也很高,只好专门聘用一批人来帮助公司维权。 即使是通过合法途径,负责帮公司打官司催债的谢伟平每天工作压力也特别大。一方面从公司经营考虑,要尽可能帮公司多拿回欠款,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还不完善,等抵押资产拍卖处置完,分到了钱却无法抵销高昂的诉讼成本,公司的资金链可能受到影响。 据了解,目前法律对民间借贷的规定,主要是2015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指出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若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也就是说,双方约定的未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出借人请求给付,法院是支持的;对于年利率在24%至36%之间、借款人没有给付而出借人请求给付的,法院不予支持,但对于借款人已经自愿给付了的,法院不认定为不当得利,也不会判决出借人返还;对于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法院应认定超出部分无效。 谢伟平说,因为近几年生意不好做,很多贷款公司的利息要求其实并不高,一些所谓 “利滚利” 也是为了规避放贷风险,借款人在签订合同时是完全知情的,但风险在于很多人明知道还不了债却依然去借钱。 “高利贷越来越集中于高风险的放款人和借款人,这两类人博弈的结果,是一定会有非常规手段出现在借贷纠纷的处置中,最终使高利贷出现涉黑倾向,很容易导致恶性事件。” 丁骋骋认为,从目前的法律规定看,面对高风险的借款人,如果违约,一般放贷者对他们毫无办法,所以一些高利贷放款人可能就会使用非常规手段暴力催债。而那些谨小慎微的普通放款人,放贷收不回来,打官司没用,不得已也会求助社会上一些半公开、半合法的催收公司。某种程度上说,放贷人权益保护不够,无形中助推了这类催收公司的产生,也影响了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 民间借贷还有存在必要吗? 监管部门应该促进其阳光化、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充分发掘积极效应,为民间资本 “开正门、走正道”,合理引导投资流量流向 民间借贷,一直是金融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但由于监管难度大、借贷利率不透明等问题,大量资金游走于灰色地带,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有人由此发问:民间借贷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民间借贷监管规范薄弱、风控体系缺位、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使民间金融运行蕴藏着较大的风险,确实给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但民间借贷作为民间的一种经济活动行为,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民间资金规模越来越庞大,资本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一些人希望拿出手头资金做些投资,而利用好这些民间闲散资金,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困难,形成多层次资金融通。另一方面,一些借款人求助于银行,往往会因授信资格、抵押条件达不到而被拒之门外,希望通过民间途径解决救急性、临时性和突发性的资金需求。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社会融资需求,监管部门应该促进民间借贷的阳光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作为浙江温州金融改革的标志性产物,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是推进民间借贷发展的一个尝试。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温州传统的民间借贷习惯于在熟人间私下里进行交易,借贷手续总体简单且不规范,存在很大风险。 服务中心成立以来,通过规范推进信保、抵(质)押担保等多种类型借款形式,促进民间借贷过程规范有序,民间借贷备案信息逐步丰富完善。越来越多的民间借贷不再只是简单地出具一张借条,借贷双方在交易时往往手续齐全,通过融资信息服务企业,将借款协议或借条格式化。不仅借款金额、期限、利率等有明确约定,而且对违约责任甚至引发诉讼所需的程序都做了详尽约定。服务中心有效实现了对民间借贷规模的实时动态监测,及时防范借贷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温州市民间借贷累计备案达44515笔,总金额474.01亿元,备案率达59.25%。成立5年间,仅服务中心就成功识别和制止了60多起虚假借贷事件的发生,其中有假的房产证、机动车登记证、身份证、结婚证等,提高了交易质量。 “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例如让公众明白高利贷的利率限制、法律规定等,做到防患于未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雪军建议,那些民间的合法贷款,若发生违约,要有依法调解、诉讼的合法手段,严禁限制人身自由或采取其他方式骗取、逼迫借款人偿还;对于不合法手段,在管理范围内应加大规制和打击力度,保护好公民的个人权益;对违法经营、判定无效以及涉嫌诈骗的,应在审理过程中移送公安机关。 服务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正规金融还应发挥更大作用。丁骋骋建议,应出台更加便捷优惠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审查和放款机制,对信用机制要综合考察、评定,制定更精准的贷款服务制度和措施,解决实体经济面临的资金困境。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盖凯程认为,发掘民间资本的积极效应,必须“开正门、走正道”,合理引导民间投资流量流向,制定适应民间借贷发展新特点的政策规定,充分发挥其补充金融市场需求空档的优势,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运行服务。 延伸阅读 规范民间借贷有几招? 作为放贷主体之一,小额贷款公司在民间借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008年5月,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同年7月,银监会和央行批准浙江省成为首个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省份,允许满足一定资本条件的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和农民开辟了传统银行系统之外的融资渠道,并让长期存在的民间借贷“阳光化”。 《指导意见》指出,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有关贷款期限和贷款偿还条款等合同内容,均由借贷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依法协商确定。 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后,2008年11月由央行起草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已提交国务院法制办,该条例一旦通过,意味着银行在信贷市场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经过批准也能从事放贷业务。央行在《2008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提出,应加快我国有关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的立法进程,适时推出《放贷人条例》,给民间借贷合法定位,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然而,由于对诸多条款存在较大争议,《放贷人条例》至今未能出台。 法律规定方面,影响较大的还有2015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除利率方面24%、36%的设置外,《规定》指出,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在当前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较快的背景下,为促进网络小额借贷资本市场良好运行,根据《规定》内容,如果借贷双方通过P2P网贷平台形成借贷关系,P2P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则其对民间借贷形成的债务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其他媒介明示或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根据出借人的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判决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商业车险二次费率改革大幕正式拉起。保监会在上周五召开的商业车险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对外披露,保监会已于近日决定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这也意味着险企手续费竞争空间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将掀起新一轮的手续费竞争浪潮。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显示,使用中保协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的财产保险公司,可以申请在以下范围内拟订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费率调整方案。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保监会并未执行一刀切的方案,各地略有不同。具体来看,监管为此次商车费改划分了四个档次。如在北京、山西等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可在0.85-1.15范围内使用,自主渠道系数可在0.75-1.15范围内使用,即“单75”政策;在天津、河北等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可在0.75-1.15范围内使用,自主渠道系数可在0.75-1.15范围内使用;在河南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可在0.8-1.15范围内使用,自主渠道系数可在0.75-1.15范围内使用;而在深圳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可在0.7-1.25范围内使用,自主渠道系数可在0.7-1.25范围内使用。 除了费率问题,保监会还将修订商业车险示范条款。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峰表示:“新的示范条款解决了原条款中‘高保低赔’、‘无责不赔’、‘家庭成员人身伤害不赔’等社会意见集中的问题。” 事实上,自2015年6月商车费改试点以来,消费者普遍受益。据刘峰介绍:“2016年底,不仅是商业车险车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5.3%,保费减少了250亿元。而且商业车险新产品‘性价比’提高,吸引更多消费者投保。有数据显示,2016年商业车险投保率为77%,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商业三责险平均责任限额达56万元,较改革前提升17%。此外,2016年车险投诉量占财产险投诉量的比重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车险费改后,保险公司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定价权,但也出现了一些保险公司车险费率拟定不合规的现象。据刘峰透露,2016年,针对部分保险公司在费率厘定与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保监会累计下发181份监管提示函、77份质询函、39份监管函,责令39家次保险公司在相关地区停止使用商业车险产品并及时修改,而上述产品监管措施约覆盖全国经营车险省级保险机构数量的30%。比如,去年5月31日就有大地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华安财险、安华农业保险、渤海财险与安诚财险6家保险公司被分别下发监管函,责令自2016年6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停止使用现行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并及时修改。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证监会持续提高发行监管透明度已三次通报终止审查IPO企业情况 因报告期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原因而终止审查的企业不在少数 继定期通报行政处罚案件之后,终止IPO企业审查情况也日渐形成固定通报内容。证监会上周五通报今年前4个月的终止审查IPO企业情况,这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一年时间内第三次通报终止审查IPO企业情况。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6月9日,在三次通报的终止审查IPO企业中,因报告期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原因而终止审查的企业不在少数,在有统计数据的两次通报中,该种原因占比分别为42.86%、11.43%。此外,因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而终止审查,以及因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持续盈利能力存疑而未通过发审会的情形也占有一定比例。 一位券商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证监会定期公布终止审查IPO企业名单及审核中关注的主要问题等情况,提高了发行监管工作的透明度,有助于引导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持续提高问题发现能力和尽调执业质量。 “包装上市” 应承担法律责任 据《证券日报》记者跟踪,去年6月份,证监会公布了2016年前5个月发行人主动撤回首发申请、证监会终止审查的17家首发企业名单,以及审核中关注的主要问题。这是证监会首次专门集中公布终止审查首发企业相关情况。 上述17家终止审查企业,多数是由于存在影响发行条件的具体事项而主动申请撤回,审核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收入、利润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变化趋势不一致且披露理由不充分;报告期业绩大幅下滑,少数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等等。 证监会当时特别说明,如果企业在申报时,通过粉饰财务报表、隐瞒或有债务、掩盖真实情况等方式,意图包装上市,导致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有遗漏乃至欺诈发行,则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信息披露真实性义务,发行人和负有责任的中介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主动撤回申请而终止行政许可审查,并不意味着上述法律责任的豁免,并不产生终止追究责任的法律效果。 证监会强调,尤其是对于明显不符合发行条件或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瑕疵,保荐机构不审慎履行保荐工作职责,不积极采取措施主动撤回申请,仍然隐瞒掩盖,心存侥幸,带病申报,意图博弈过关的,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依法严肃追究有关机构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业绩因素 成终止审查主因 去年11月份,证监会第二次公布了终止审查IPO企业情况,这次周期为当年6月份至9月份。该次通报数据更加详尽,根据通报,56家首发企业终止审查的原因主要包括六方面原因。其中,24家企业因报告期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终止审查,占比42.86%。 今年6月9日,证监会第三次通报了终止审查IPO企业情况,此次通报新增未通过发审会(被否决)IPO企业情况。具体来看,今年前4个月,终止审查IPO企业35家,未通过发审会IPO企业18家。 35家终止审查IPO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四种情况,其中,22家企业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占比62.86%;4家企业业绩下滑,占比11.43%。如无锡金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下游客户订单减少,导致发行人2016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50%;拟申报创业板的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015年的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下滑。 而18家未通过发审会IPO企业存在五种情况,其中,5家企业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占比27.78%;3家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占比16.67%。如拟申报创业板的浙江科维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各期末连续6个月未支付节能收益款的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较高,2016年年末账龄超过3个月的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大量违约状态的项目涉及的应收账款余额较大,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综合上述后续两次通报情况可以发现,因报告期业绩大幅下滑以及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两大原因而终止审查的IPO企业占据较高的比例,同时,因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持续盈利能力存疑,而未通过发审会的IPO企业也占相当比例。 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19日,今年证监会共审结IPO企业257家,其中,已核准的IPO企业188家;未通过发审会(被否决)的IPO企业24家;终止审查(申请撤回)的IPO企业45家。IPO审结通过率约为73.15%,未通过(包括终止审查和否决)率约为26.85%。从目前IPO企业终止审查和否决情况看,从严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信审员(本文所述信审员,除特别表述外,均为小额信贷员),曾有一段辉煌历史。 在银行时代,他们是核心职位,站在金钱的刀尖,掌握着放款的决策大权。 而如今,风控进入“数据驱动”时代,信审员成了一个“鸡肋”的职位。 面对即将被抛弃的命运,他们站在时代的岔口中,左右踌躇,难以迈步。他们有即将退场的自觉,却难以掩盖被遗弃的凄冷和纠结。 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取代人,时代滚滚向前,无人可挡,所有迟疑踌躇之人,都被残忍地碾压在车轮之下… 01 黄金时代 在金融领域,他们是第一波被驱赶到悬崖边的人。 而驱赶他们的,是人工智能。 “我要离开这个岗位,离开北京”,信审员包小新语调低沉,尽是迷茫和落寞。 而在银行时代,信审员曾经享受过风光无限,时代将他们安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被授予了勋章。 当时所有人申请贷款填写的资料,都会汇总到信审员手中——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权衡这笔贷款,是放还是不放。 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生杀大权”。 “信审员,是一个体面的工作”,曾经在银行当过信审员的姚金珉称,很多都是大学名校毕业生,才能进入银行担当这个职位。 2011年到2015年,是一个猛冲的年代。但凡有些商业想法的人,都气粗壮胆地做起了买卖,借贷需求旺盛。 此时,金融潮水开闸,各地线下小贷公司林立,从事线下借贷的信贷员,迎来黄金时代。 2014年开春,90后的包小新,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他进入一家小贷公司,成了一名“全能”信贷员。 “进入金融行业,信审无疑是最好的一个途径,不需要太多金融学历,只要你有闯劲,敢学习,就能干”,包小新称。 那时的风控极为原始,没有信审系统。借款人先到公司填写申请资料,第二天信审员再去店面上访。 签合同的时候,包小新把借款人的手机拿过来,随机抽取几个联系人电话。 信息会装在一个信封里,封定起来,按期还款结束后,再原封不动的归还借款人。 一旦借款人逾期,信封就被打开,会联系这些人进行催收。 在银行和线下门店借款中,信审员是具有“战略核心”地位,他们是“反欺诈”的主要骨干。 在上门面访的阶段,包小新能连续和对方侃两个小时,“你需要问他店的经营情况,什么时候开的,开多久了,店员几人,通过电费单,一天的流水,各种蛛丝马迹,判断他是不是一个有诚信的人”。 而面访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细节,都会“泄露天机”。 一次,有个自称卖猪肉的老板来申请贷款。对方将他带进一个猪肉的库房里,一片漆黑。 可“老板”摸索半天,却找不到开关。 “我心里大概就明白,他不是老板”,包小新判断。 “因为掌握生杀大权,很多借款人都会给信贷员塞红包,希望放他们一马”,姚金珉称。 那个年代,他们是风光无限的。 02 地位下沉 在借贷的黄金时代,除了线下借款的兴起,线上的网贷平台,也遍地开花。 一批勇敢的精英爬上时代快车,认定日夜兼程的前方,定有奇迹发生。 2015年,网贷平台增长异常惊人,数据显示,这一年,平台总量达到3769家。 此时,很多线下借贷的信审员,被挖到互联网平台。包小新也从小贷公司离职,加入了网贷行业。 新办公楼在北京最繁华的CBD,人人西装革履,手捧咖啡,那一瞬间,他终于感觉找到了金融从业者的光鲜。 但很快他就发现,所谓的光鲜,只是“虚有其表”。在线上,小额信审人员的工作和重要性被大大压缩。 线下大额借贷,金额高,单笔审核必须拼尽全力,核实真伪;而线上的贷款,多为小额,根本没有时间去每单细细审核——从成本考虑,也不需要。 他们必须,快,快,快。 在旺季,一个信审员一天需要审50单左右,一个小时需要审核4—5单,平均下来一单最多15分钟。 为了保证这15分钟的信审进度条流畅跑完,包小新精确计算过:查看客户资料2分钟,给客户打电话2分钟,第三方联系人打电话2分钟,上网查客户征信5分钟,填写审批意见2分钟。 15分钟搞定,完美。 此时,大部分的信审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电话审核,行话叫“电核”。 有时候除了联系借款人本人外,还会联系他留下的“联系人”,来进行交叉验证。 对于信审员来说,就如一段“奇幻之旅”。 “你可以遇到各种千奇百怪的人”,有的人永远说自己没空,电话那头却是麻将牌被搓得噼里啪啦;有人质疑是诈骗,扬言要报警;有的说着一口方言,不知所云…… 而这个过程,也确实还有几许门道。 姚金珉所在的银行,也开始做一些线上业务,他也加入了电核部门。 他们总结得出,虽然没有面审那样细节满地,但也可以从电话中捕捉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资料显示是一个大老板,电话那头却传来公交站到站的声音;有时候还能听到“哗啦哗啦”翻资料的声音,“伪造的信息太多,记不住,就会翻开资料来看”。有时候对方回答不上了,存疑,回答得太流利,也存疑,“像背书一样,都是准备好的答案”。 刚加入信贷行业的可可,也摸出了一些门道,一般他把电核分5项步骤,完成一项,打一个勾。 第一核实客户信息,第二核实使用的产品,第三问询客户还款方式,第四还款能力的评估,第五提醒客户按时还款。 一通电话下来,最少也要5分钟。 可可的信审调查表 电话那头的人,可可一个也不认识,在心里,他画出他们的肖像,熟悉他们的生活规律。 姓名,工作,上班地点,单身还是结婚…… 可可试图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出点乐趣来。 他还不知道,这个职业最大危机,已悄然而来。他们即将被一点点蚕食、瓜分,成为最微小的螺丝钉… 03 螺丝钉 突然间,时代变了,风势变了。 2016年,现金贷和消费金融崛起,所有线上平台,开始了“抢客大战”。 包小新悲伤地发现,在急速冲量的过程中,小额信审员成为最“低等而廉价”的劳动力,“纯体力劳动,每天看资料,打电话,毫无技术含量。” 他的工作,无穷无尽,停不下来。 公司实行三班倒,早班从早8点到晚6点,中班10点到晚8点,晚班则是中午12点到晚上12点,且周末只能休息一天。 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审核100个单子,长期下来,他犯上了严重的职业病:视力下降,腰酸背痛。 “一到高峰期,单子直接塞给你,审不完不能回家”,包小新觉得,互联网金融在急速奔跑,所有的都在催你,“客户催着放款,主管催着业绩”。 所有人都累趴下,审不动的时候,“经理实行奖励政策,审最多的第一名奖励5千,第二名三千,有些人为了钱命都拼了”。 而此时,大多数的信贷员,只能填写“推荐意见”,连决定权都丧失殆尽。 数据来源:拉勾网 信审人员,突然成为流水线中最底层一环,他们只是低廉的劳动力,重复着机械的工作,无休止的加班… 人力的速度,怎么可能拼得过机器? 为了确保每天的放款量,很多公司开始引入贷前自动化审批系统。 此时已成为信审主管的可可,感觉自己陷入了尴尬位置。 他的周边,一个个新的部门建立起来——建模组、反欺诈部、数据部等等,风控被拆分成7个部门。 但他很快发现原来的经验不够用了,风控,开始被很多“高大上”的词来包裹。 第三方征信数据、爬虫软件、白名单、黑名单、设备指纹,各种新鲜名词,可可从未听闻。 一时间,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化风控等等概念,似乎才是真正在做风控的标配。 “有人声称懂大数据,张口就要50万年薪,公司甚至不惜百万年薪,去引进国外的风控人才”,可可看看自己刚刚过万的年薪,有点不知所措。 以前人工审一天不过50单,现在机器审核量超过一万单,在线上的高频交易中,人,几乎完败。 就连线下借贷平台,也开始渐渐用机器取代人工。 “我们的信审人力,在逐渐减少,最多的时候100多人,现在只有60人左右,未来他们将转型”,捷越联合授信评审副总监李强称。 “目前市场上用于自动化审核的额度相对较小,一般在一万以下额度,是自动审核,一到三万之间,是人工加机器,3万以上,还没有办法做的完全自动化审核”,李强称。捷越联合还是以线下5万—10万的贷款为主,因此才保留着部分信审人员。 04 何去何从 从掌握生杀大权的核心员工,到边缘廉价劳动力,再到如今的可有可无,小额信贷从业者们,发觉轰隆隆向前的时代列车,已经冲到了他们眼前。 在可可看来,技术在不断迭代,他将其分为4个时代:大数据1.0时代,有app,信审系统,客户省去了上门时间,不用排着队等待填写表格; 2.0开始引进征信系统;到了3.0接了征信,有了建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到了4.0,则是完全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而眼下,无疑正从3.0向4.0过渡。 因为征信系统的缺失,人工智能的不健全,这个过渡阶段,仍有20%—30%的灰色地带,需要人工审核——这无疑是信审员的最后稻草。 但有不少专家断言,这个留个人工信审员的时间,不过5—10年。 “未来信审会越来越少”,捷越联合授信评审副总监李强称,未来,所谓的人力,只会用对风控系统的建立、监督、维护上,所有的决策,都将“自动化”。 “我们裁掉了信贷人员,实现了完全的审核线上化”,某知名平台的CRO称,他们完全用机器,取代了人。 “我们用数据和科技去进行驱动,完全解决了人工审批主观性、效率低等弊端”,该CRO称。 就连包小新的主管,都偷偷告诉他,让他赶紧学点新东西,“信审自动化,肯定是大势所趋”。 时代真的要抛弃他们了吗? 摆在所有信贷从业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主动转型,要么被动淘汰。 可可无疑选择了第一种。 他自学了一些风控知识,也参加了一些基础的风控课程。目前,他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负责初级的策略模型和数据分析。 “一步步来吧,既然时间给出了发展的轨迹,我们只能跟着时间往前爬”,可可说。 而包小新,却没有从绝望和不忿中走出,他心灰意冷,承受着现实的无情鞭挞和冷落。 “我要离开这个岗位,离开北京”,他决定离开北京,也离开抛弃他的信贷行业。 时间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 面对轰隆隆的时代列车,要么拼了命、放弃所有也要爬上去,要么就成为,时代的祭品……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人名为化名)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