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深交所表态坚决遏制“随意停”、“任意停”、“长期停”现象后,上交所在8月10日亦指出,对于上市公司可以直接披露的重大事项,原则上不再需要停牌。这也意味着,监管层正在“动刀”A股存在已久的停牌顽疾。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收盘,两市停牌股票数量明显减少,且停牌时间也大大缩短。业内人士认为,在交易所强监管的背景下,A股将告别任性停牌时代。 任性停牌戴“紧箍” 在深交所对上市公司停复牌监管作出表态后,8月10日,上交所亦对此给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安排。 具体来看,上交所表示,坚持停复牌去功能化和分阶段披露原则,要求公司对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事项,按重要节点披露进展。形成以不停牌为原则、停牌为例外,短期停牌为原则、长期停牌为例外,间歇性停牌为原则、连续停牌为例外的制度安排。 另外,上交所强调,坚持分阶段披露原则,对于上市公司可以直接披露的重大事项,原则上不再需要停牌。同时,对于确有停牌必要的事项,如特别敏感事项的短期停牌,也考虑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上市公司的合理需求,依法依规办理。 在资深投融资专家许小恒看来,对于A股停复牌制度,沪深交易所相继出手,意味着之前“随意停、笼统说、停时长”等停复牌中的三大问题成为监管部门的关注重点。许小恒认为,此前上市公司停牌随意性过大、停牌程序不规范、停牌时间过长,以及停牌期间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上市公司说停牌就停牌,而且让投资者猝不及防,不仅频率高、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特别是在A股已纳入MSCI指数的背景下,停牌因素直接影响着境外投资者对A股的参与,以及MSCI是否扩大纳入A股比例等问题。 “交易所对于停牌的强监管姿态,有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的秩序,使得交易能够保持连续性和流动性。”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如是说。 实际上,停复牌关系到上市公司股票能否交易,是投资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市场调整,市场对上市公司是否会出现集中的躲跌式停牌比较关心。而在早前,也不乏上市公司以筹划重大事项为由躲避股票下跌的情况。许小恒表示,交易所对于停复牌制度的监管,将给上市公司任性停牌的行为戴上“紧箍”。 停牌数量明显减少 需要指出的是,上交所并非在最近才开始着手加强上市公司停牌方面的监管工作。早在2014年,在证监会指导下,上交所就已发布了专项的停复牌业务规则,此后又在2016年作了进一步完善。在制度设计上,主要目的是减少停牌事由、缩短停牌时间,强化信息披露要求。深交所亦持续推进停复牌制度改革。从停牌时间、停牌公司数量等方面来看,两市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 诸如,上市公司停牌数量明显减少。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9日,沪市停牌公司已减少到45家,仅占全部沪市公司的3.1%,这一数据已与境外市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北京商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后发现,截至8月10日收盘,两市共有125家公司停牌。其中,停牌时间在两个月以内的66家,占比达52.8%。而在2017年8月10日,两市共有239家公司处于停牌状态。也就是说,相较于2017年同期而言,2018年停牌公司数量同比减少近一半。 在停牌家数明显减少的同时,股票停牌时间也大大缩短。上交所数据显示,沪市上市公司2016年、2017年、2018年日均停牌家数分别为74家、69家和73家,三年总体比较平均,较长时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在上市公司筹划重组方面,停牌时间缩短迹象亦尤为明显。根据深交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深市上市公司停牌家数77家,其中,66家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约64%的重组停牌股票停牌时长在2个月以内,18%的股票停牌时间介于2-3个月,仅有个别公司因重组方案涉及重大无先例事项停牌超过6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重组长期停牌的股票数量减少过半,停牌时间在2个月以内的股票数量占比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分阶段披露原则已经被逐步认可。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底,有49家上市公司停牌后,申请股票复牌并继续推进重组事项,其中19家公司停牌时间少于1个月,20家公司停牌天数介于2-3个月之间。不同于以往直至规则允许的最长期限届满才申请复牌,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短期停牌。尤为明显的案例就是,东方新星近期因董事会审议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在7月9日停牌,于7月10日披露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拟重组上市预案后,东方新星即宣布在8月3日复牌。 监管难点仍存 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表示,停复牌监管过程中,在维护投资者的交易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方面,交易所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不过,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和突破的难题。 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表示,受投资者结构和交易习惯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停复牌制度承载了防控内幕交易、锁定交易价格等功能。在停牌时间缩短、停牌不再是重组必经之路的背景下,诸如内幕信息管理等方面,对于上市公司以及中介机构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据悉,近两年来,上市公司在筹划非公开发行、控制权转让、对外投资等事项时已逐渐接受不停牌推进的做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深市有17家公司筹划重组时未申请停牌,而是直接披露重组方案或披露提示性公告。在上述券商人士看来,在此情形下,强化信息披露主体保密责任、加大内幕交易防控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深交所亦表示,要求上市公司做好内幕信息管理工作,增强各方的保密意识,引导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时减少对停牌的依赖。 另外,上交所指出,停复牌监管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要认识到,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上交所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如何处理重大事项审批、并购重组筹划以及公司重大风险处置等耗时较长的事项上。后续,上交所将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停复牌回归其功能本源。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去年10月、11月,首批6只公募FOF发行。彼时市场充满期待,认为FOF可以直接解决投资者从资产配置到基金选择的所有问题,能够准确地在不同时间为投资者配上对应的资产,再加上基金选择,可实现一站式服务。 如今,首批公募FOF却是各种“负面”新闻不断,业绩全线亏损,规模大幅缩水,直接导致近期发行的FOF出现了延期募集的情形。加之股市表现不佳,业内甚至开始担心养老目标基金接下来的发行情况。 首批FOF在投资上确实有值得复盘的地方,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FOF并不是万能药。不同的FOF解决不同的问题,仍然和传统的公募基金类似,并不能“包治百病”,完全解决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或者资产配置上的问题。FOF一定是“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FOF具体的风险收益情况、策略乃至最终表现都有可能千差万别,这与FOF本身的目标相关,也与FOF投向的基金相关。不同的策略之下,FOF必然是千差万别,可能是低风险偏债产品,也可能是高风险偏股产品,甚至对不同风险类型的基金进行灵活配置,这意味着FOF与FOF之间都未必是可比的。 如今,出现了将FOF投资业绩排名之类的盘点。需要指出的是,把不同风险类型的产品进行混杂比较,可能会误导投资者。此外,如果把不同类型FOF的评价与排名挂钩,在机制上也容易让基金经理产生短期冒险倾向。而一旦排名压力传导至基金经理,甚至还会导致基金经理的操作动作变形。 正如业内一位FOF团队负责人所言,管理好FOF的关键在于,基金经理要做好长短期业绩的权衡,不因为市场的短期变化以及业绩舆论的压力而轻易改变投资行为,要减少无谓的换手。 此外,对于FOF的投资,基金经理需要修炼,投资者同样需要修炼。基民投资期限普遍不够长是当前FOF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投资者要能够做到长期持有,另一方面基金经理也要利用FOF特点来作出相应配置,做好投资,这样方能等到时间的玫瑰盛开。如今,首批FOF短期业绩不佳,便遭遇了投资者的不断赎回。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43.1%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间不超过1年,仅有24.3%的投资者会持有单只基金达到3年以上。 即将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也是以FOF形式运行,投资者同样不应太过于注重短期业绩波动,更不应该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收益预期,只有将其真正作为长期投资工具,或许才能实现其投资价值。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近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召开网贷机构风险处置及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有关省市和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汇总分析当前网贷风险形势及前期应对工作情况,研究拟订下一步风险应对举措。 据介绍,近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网贷机构出现风险。各省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动员部署,多措并举,维护社会稳定和金融稳定,保护出借人合法权益。依法打击转移资金、跑路等恶性退出行为;监测资金流向,管控高管人员,引导问题机构良性退出;依法缉捕外逃人员,全力做好追赃挽损;回应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会议指出,做好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战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各地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承担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一要畅通出借人投诉维权渠道。网贷机构建立沟通机制,提高经营的透明度。地方政府设立沟通窗口,解释政策、回应诉求。二要开展网贷机构合规检查。引导机构合规经营和健康发展。三要多措并举缓释风险。指导网贷机构通过兼并重组、资产变现、与金融机构合作等多种市场化手段缓释流动性风险。四要压实网贷机构及其股东责任。已退出机构要依据破产法、公司法及有关监管要求制定清盘兑付方案,股东依法负连带责任,有关部门监督执行,切实提高债务清偿率。五要规范网贷机构退出行为。建立报备制度,明确退出程序,规范资产处置和债务清偿,确保出借人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六要依法从严从重打击恶意退出的网贷平台。缉捕外逃人员,加大法律惩处力度,形成有效震慑。七要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将恶意逃废债的企业和个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八要加强金融基础知识普及工作。帮助群众准确分辨非法吸储、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增强投资风险识别能力和审慎意识。九要引导出借人依法理性维权。依法打击造谣、煽风点火、聚众闹事等非理性、超越法律界限的维权行为。十要严禁新增网贷机构。各地要禁止新注册网络金融平台或借贷机构,加强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管理。 与会人员还就网贷机构长效监管安排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
2017年4月,徐长江一审被判处两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2亿元。此后徐长江上诉后又莫名撤诉。而据知情人士透露,12亿元罚金徐长江至今尚未缴 在二级市场疯狂套现,让文峰大世界连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文峰股份”)原董事长徐长江备受关注。文峰股份是徐翔案涉案公司之一,徐长江也在涉案上市公司高管名单之列。徐长江于2016年9月7日辞职,因涉嫌犯操纵证券市场罪在同年12月29日取保候审。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得的法院文件还原了这起市场操纵案的更多细节。2017年4月,徐长江一审被判处两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2亿元。此后徐长江上诉后又莫名撤诉。而据知情人士透露,12亿元罚金徐长江至今尚未缴纳。 操纵市场罚款12亿被判缓刑 2014年12月22日,文峰集团签署协议,转让其持有的文峰股份11000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4.88%)给自然人陆永敏,双方协商确定的转让价款总额为人民币8.64亿元。同日,接受同等数量股份协议转让的还有徐翔之母郑素贞。 股份转让消息发布的第二天,由于变身“泽熙概念股”,文峰股份毫无悬念涨停,第三天继续涨停。到了2015年2月28日,文峰股份还抛出了“10转15派3.6元”的高送转预案,股价此后开始飙升,最高涨幅高达500%。到2015年4月初,文峰股份股价达到顶峰52元,期间换手率超过800%。 证监会此后查明,文峰股份原董事长徐长江直接策划、组织了股权代持事项。2017年1月,证监会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以文峰股份信息披露违法为由,对文峰股份、文峰集团、陆永敏、徐长江等16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罚。 而在徐长江刑事案件中,判决书显示,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2014年原文峰股份董事长徐长江欲减持文峰股份股票,经与徐翔多次见面合谋后达成一致:由徐翔负责二级市场股价并接盘徐长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部分文峰股份股票,徐长江转让部分股票后控制文峰股份尽快完成股权过户手续,发布股权转让、高送转等利好信息,徐翔则通过二级市场连续买卖操作,控制文峰股份股价和交易量,以达到共同拉升股价,实现高位减持套现目的。股价拉升后,徐长江减持文峰股份股票,双方约定减持底价按照每股14元计算,超出部分五五分成。 根据双方约定,2014年12月21日 徐翔以其母亲郑素贞的名义与文峰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受让文峰股份股票。按照约定文峰股份发布《关于股东股权协议转让暨股票复牌的提示性公告》,并于2014年2月28日发《2014年度报告》,披露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5股并派发现金红利3.6元的分配预案。通过徐翔及徐长江的一系列操作,文峰股份股价开始大幅攀升,涨幅一度达到451.6%。2015年4月7日至5月13日, 徐长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文峰股份股票,套现67.617亿余元。 法院认定,在短短36天内, 徐长江通过减持文峰股份股价套现67.61亿元,盈利达51.48亿元,缴税款17.40亿元,违法所得达34.07亿元。 法院认为,徐长江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为牟取非法利益,利用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优势地位,与他人合谋利用信息优势配合他人连续买卖上市公司股票,操纵股票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罪。徐长江在与徐翔等人操纵证券市场的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应当按照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鉴于其系自首,自愿认罪认罚,案发后主动退缴部分违法所得,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并使用缓刑。 2017年4月27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操纵市场罪判处徐长江两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2亿元,徐长江违法所得25亿元依法上缴国库,两者叠加共计37亿元。青岛市中院该判决中,还明确将“继续追缴其违法所得9.07亿元”。 罚款至今未缴 上诉莫名撤诉 不过,根据一份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裁定书》显示,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上述判决后,徐长江不服,曾提出上诉。此后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徐长江又主动申请撤回了上诉。 此外,有接近该案情的人士向记者透露,“青岛市中院的判决书显示徐长江住上海浦东高档小区,该小区豪宅价格动辄数千万元。而根据文峰集团公开的财务信息,徐长江作为文峰集团大股东每年有不菲的分红所得。但不知何故,徐长江需缴纳的12亿元罚金,至今分文未缴。” 记者日前致电青岛市中院执行庭刘姓庭长核实上述事实,但其电话一直未能接听。 而另一方面,面对投资者索赔,文峰股份方面此前并不配合。虽然此次文峰股份投资者起诉规模较大,但在律师看来,该案件周期还会拉长。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大量投资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全国众多地区的律师都有接到文峰股份投资者的索赔维权方面的咨询和委托,据统计,正在提起诉讼的投资者人数已达数百人。 有业内人士表示,资本市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人应承担对受害投资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是成熟市场的普遍做法,也是对违法行为的另一种约束。 多年以来,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等各层级单位始终强调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包括索赔诉讼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不断得到落实。《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7月份证监会开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就多达30张,接近今年上半年总数47张的三分之二。显示了监管层从严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的决心。 然而,日益增多的诉讼,正开始衍生出新情况、新问题,使得通过虚假陈述索赔诉讼这一常规途径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官向记者表示,在遭受损失的投资者、虚假陈述的上市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主体之间,如何寻求一种长期有效且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司法实践中的当务之急。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目前投资市场的陷阱一个接一个,既有P2P卷钱跑路,也有正规备案私募失联增多,还有涉嫌集资诈骗被立案调查的私募,对于投资者而言真是防不胜防。 8月8日,基金业协会披露了第二十三批拟失联私募机构名单,7家私募机构“榜上有名”,其中包括亚洲掘金投资和深圳前海中精国投,而据《每日经济新闻》之前报道,中精国投旗下多只票据私募产品违约,募集的部分资金被违规挪至二级市场炒作雷科防务爆仓。 8月10日,基金业协会又马不停蹄的公布了22家私募被注销的消息,其中涉及“温州帮”游资马永威执掌的上海务生资产、曾操纵“妖股”特力A的深圳中鑫富盈基金、“三秦股王”阮杰掌舵的金辉投资,在这批因失联而注销的私募中格外显眼。 2家大名鼎鼎私募失联 8月8日,基金业协会披露了第二十三批拟失联私募机构名单,7家私募机构“榜上有名”,其中两家私募尤其值得注意,一家是亚洲掘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2日,2016年9月22日备案,属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其法定代表人为刘致远。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数据显示,除了亚洲掘金,刘致远名下还有多家公司,其中包括2015年成立的、规模超百亿平台的“陨石地带”,APP名为“石时代”。 有媒体报道,据知情人士称,亚洲掘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陨石地带、石时代、志元操盘等同属一家。虽然有多个不同名字的公司,而模式和目标都是一致的:众筹炒股,宣称“高端操盘手领投,阶梯式业绩提成”,“收益30%+”、“投资者能有固定和超额收益”等。众筹炒股的方式包含平台、投资人和操盘手三方,其中平台做丙方,操盘手做甲方发起众筹项目,投资人做乙方出资,然后操盘手用这部分资金炒股。操盘手和投资人按照一定比例来分配收益,平台收取资金托管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掘金成立一年后,其发布的产品一度在市场上表现良好。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亚洲掘金负责管理的“陨石掘金一号”,以76.14%的收益率斩获第一名。然而,今年6月,投资者突然发现平台提现无法到账、网站也无法打开等问题。 另外一家就是深圳前海中精国投股权基金,公司旗下所有产品均为票据私募,在中精国投的合同中,6个月的利息是8.3%,12个月是9.3%,利息都是按照每月付息。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前报道,中精国投背后实际操盘人是外滩控股,主要是通过公司销售人员代持股份,公司总经理没有基金从业资格,另外票据私募产品投向的保理公司也是外滩控股的子公司,而这些资金均被外滩控股挪用去买雷科防务的股票,同时还配资炒股价导致爆仓,最终导致中精国投旗下多只票据私募产品违约。 “温州帮”帮主、“三秦股王”旗下私募被注销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业协会8月8日公布了7家拟失联私募机构名单后,8月10日,基金业协会公布了最新一批因失联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涉及22家私募,其中有三家私募格外显眼,包括上海务生资产、深圳中鑫富盈和陕西金辉投资,他们曾在A股市场留下不少“传奇故事”。此次被注销资格的上海务生资产有浓厚的“温州帮”色彩,老板马永威更被冠以“温州帮”帮主。 2017年5月,证监会公布的福达股份操纵股价案中,马永威榜上有名。马永威和曹勇在2016年7月5日~7月18日,通过利用资金优势连续买卖、在涨停板大量申报买单维持涨停价格、虚假报撤单、在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等手段,操纵福达股份股价,获利共计约2288.85万元。最终证监会决定没收马永威、曹勇违法所得2288.85万元,并对马永威处以4577.70万元罚款,对曹勇处以2288.85万元罚款。当时,马永威的身份是上海务本投资总经理,另一涉案人曹勇是上海善智基金总经理。网上有评论称,马永威背后的“温州帮”常选择流通市值低于30亿元的股票,然后通过低位建仓,对倒控盘,跌停派发完成整个交易。 此次资格遭注销的深圳中鑫富盈基金曾操纵特力A和得利斯两只股票。其中,特力A曾在2015年下半年里的近百个交易日疯涨超800%,一度被封为“妖股之王”。据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15年7月10日~8月28日,中鑫富盈、吴峻乐通过集中资金及持股优势连续买卖、在所控制账户之间交易等方式,合谋操纵特力A、得利斯股票价格,反向卖出获利。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鑫富盈控制使用“四川信托—宏赢七十三号”等10个信托计划证券账户下挂的11个交易子账户,具有伞形信托形式操控股价的色彩。 此次被注销资格的金辉投资,其掌舵人阮杰号称“三秦股王”,1996年投身股票市场,曾在多个股票实盘大赛中获得冠军。金辉投资备案产品共8只,其中5只显示“延期清算”,1只“提前清算”,2只“正在运作”。阮杰曾是股市传奇人物,先是自己炒股,然后代人炒股,再发行私募产品。关于阮杰的报道不少,阮杰最早“操刀”的一只产品——深国投·鑫鹏1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自2007年底上市后净值几乎一路下跌,最多曾亏损八成以上。 投资者如何防风险 目前投资市场的陷阱一个接一个,既有P2P卷钱跑路,也有正规备案私募失联增多,还有涉嫌集资诈骗被立案调查的私募,对于投资者而言真是防不胜防。 通投资者投个一百万,很难做到去实地考察项目,而且不少投资者也很少去调查其底层资产,这就给了部分私募机构造假的空间,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有没有一些简单实用的避雷手册呢?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多位私募人士的总结,得出了一套投资者避雷手册。 首先最基本的,看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合规,投资者要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一下该机构的信息,比如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的,严重失信等等的,可以直接剔除了;其次是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去查询一下,确认基金有银行托管,然后是实缴资本低于25%,被列为异常机构,高管无基金从业资格等,这些公司就要警惕了。 第三就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经备案了,但是还要继续查询该私募旗下的产品有没有全部备案,如果其中只备案了几个产品而募集了较多资金,显然是有点不正常。 第四就是看投资金额和投资收益,正规的私募产品起投至少是100万元,市场上几十万就能投的,一定要远离,尤其是那些包装得很好的高收益保本产品,有些甚至是承诺保本及高达16%~18%的年收益率。 第五就是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看私募公司的股权背景,那些私募公司实控人旗下公司众多,且有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尤其要小心。比如近期失联的中精国投,公司产品虽为保理产品,风险小。但是涉事的外滩控股作为担保方,为旗下2个保理公司担保,而这些保理公司却是外滩控股的子公司,另外私募公司中精国投也是其买来的壳公司,叫人代持股份,最终票据私募的资金被挪用,导致票据私募产品违约。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基金公司开始越来越多利用社交明星的影响力来销售产品。管理着2.7万亿美元的美国投资巨头道富环球,就聘用了好莱坞明星伊丽莎白·班克斯(《饥饿游戏》中的女主角),来推广旗下的美国中等市值ETF,这只是近期一系列利用名人效应来推广基金等金融产品中的一例。 作为全球第三大资产管理公司,道富环球在7月份发布了一系列具有名人效应的广告。在广告中,知名女演员伊丽莎白·班克斯,采访了公司旗下美国中等市值ETF成分股中的一系列著名的美国上市公司总裁。其中包括著名甜甜圈连锁店唐恩都乐,大众媒体纽约时报,波士顿啤酒公司以及一家娱乐公司。 班克斯表示,有机会和掌管美国知名公司的成功人士聊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道富则把这种广告推广描述为报告文学体裁。道富的首席营销官史蒂芬表示这并不是一种名人营销,而更多是投资者与基金持有的股票高管沟通的一种方式。他表示 ,这一系列广告被称为“无畏女孩”,主要就是强调投资需要广泛的分散性,而且广告符合美国金融监管局的要求。 史蒂芬还表示这一系列新的广告对公司正在进行重新定位,显示公司的业务不仅仅只包括被动投资。道富环球在美国向来被认为擅长于指数投资,但近年来反被贝莱德和领航等公司超过。依据ETFBI的数据,15年前,道富占据了美国ETF50%的市场份额,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降到17%。 实际上,包括美国名媛珀丽斯·希尔顿,超级拳王梅威瑟,知名演员杰米·福克斯等,都被邀请来推广包括房贷借款,ETF及比特币等各类金融产品。过去金融公司在推广产品时主要看重人物的权威性,比较青睐专家的角色,但现在却更看重代言人是否具有强大的社交媒体影响力。 品牌推广专家认为,现在所谓的权威性已经被颠覆,不需要代言人有多强大的学识和专业性,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数就是权威性。现在这种名人风潮,实际上反映了潜在投资者态度的变化。尤其作为美国千禧一代(相当于国内的80、90后),他们通常不相信公司通告,而比较相信社交媒体上的推广。利用名人效应来推荐服装品牌或香水并不为奇,但推广具有高度复杂的ETF、养老金或房贷款,就可能产生长期而复杂的影响。 利用名人代言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去年11月,美国证监会就发布声明表示,仅仅因为某一名人表示某项金融产品或服务不错就做出投资决策,绝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这一声明,被视为监管部门对一众名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比特币广告的回应。 法律界人士表示,近期名人代言金融产品落入两类范畴,一类是道富和高盛等大型金融机构,他们相对会更加谨慎和严格,以及另一类为新兴公司,他们主要想利用名人效应来快速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尽管大型公司利用名人采访来推广ETF产品非常具有创意,但具体是否合规还需仔细审视。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近来,以借贷为名实施犯罪的“套路贷”案件呈高发态势,在此背景下,监管也加大了打击力度。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针对民间借贷案件中涉嫌通过“虚增债务”、“收取高额费用”等方式非法侵占财物的“套路贷”诈骗等新型犯罪行为提出了审理思路:应予以刑事打击。 《通知》要求各级法院应加大对借贷事实和证据的审查力度,严格区分民间借贷行为与诈骗等犯罪行为,严守法定利率的司法红线。据了解,在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容易混淆。分析人士指出,在涉贷案件中,一些非法放贷行为人会通过欺骗、胁迫等方式,非法侵占他人财产,最终凭借法院的生效判决将非法债权合法化,此次《通知》针对这一行为的定性有所改变,不仅是变相收取高息的借贷行为,还是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犯罪。 “最高法院显然是注意到该类型犯罪的表现形式,故出台针对该类型案件的指导意见,避免法院的民事审判部门沦为犯罪分子的工具,保护好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表示,“套路贷”的本质是将诈骗罪演化成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犯罪分子将诈骗行为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民事行为予以合法化,在民事上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通过法院民事诉讼和执行等司法程序来实现利益目标。该类型交易比高利贷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其不仅侵害了借款人的财产权益,还将部分司法部门拉下水,系典型的“借刀杀人”手法。 近来,各类“套路贷”案件层出不穷,警方也加大了打击力度。今年6月2日,浙江台州警方成功打掉一个以小额贷款为幌子的“4·26网络套路贷”犯罪团伙,并抓获团伙成员246名,涉及全国各地的受害人达数千人,涉案金额上亿元。据了解,该案件中,“套路贷”团伙的目的是占有受害人现金、存款等财产,在确认从被害人处有利可图后,嫌疑人以一张看似普通的民间借贷合同为诱饵,让受害人签订后,再层层加码、虚增债务,最后通过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手段逼迫受害人还款。 据了解,除了伪装成普通民间借贷的“套路贷”,市场上还有另外两种主要的“套路贷”模式。从警方披露的案件来看,“套路房贷”也属于“套路贷”中的一种,这类不法分子盯上的是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名下房产,让受害人将房产作为抵押,最后以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等方式占有受害人的房产。此外还有“套路车贷”,不法分子往往针对名下有车尤其是豪车的受害人,以“低利息、无抵押、不扣车”等幌子诱骗受害人签订车辆抵押贷款合同,之后再以超期、违约等理由,强行扣车、拖车。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去年8月2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海法院4起涉“套路贷”犯罪案件的审判情况,并对“套路贷”的特征、危害等作了说明。通报会指出,“套路贷”犯罪的五大基本特征为: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单方面肆意认定被害人违约,并要求被害人立即偿还“虚高借款”;恶意垒高借款金额;软硬兼施“索债”等。 对于“套路贷”的危害,上述通报会称,“‘套路贷’犯罪的发展蔓延,不仅直接侵害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益,而且其中掺杂的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又容易诱发其他犯罪,甚至造成被害人辍学、自杀、卖房抵债等严重后果,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面对各类“套路贷”模式,警方也提示,预防“套路贷”最主要的是不要贪小便宜,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止损,征求专业法律人士意见,寻求补救措施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从首次IPO申报算起,经过600多天的漫长等待后,今年6月12日,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昌驱动”)通过了发审会审核。但市场对该公司的质疑声并没有因此中断,围绕该公司的诸多谜团仍有待一一破解,特别是公司的销售与采购数据的真实性以及隐蔽关联性等问题。 此外,由于捷昌驱动主要产品出口地为美国,随着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范围及幅度的大幅扩大,公司未来几年出口到美国的销售额、产品毛利率以及公司净利润都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美国市场失利,捷昌驱动募投项目扩大的产能也将很难被消化掉。在上市之前,对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捷昌驱动应该给市场一个明确的定量分析,而不应该稀里糊涂,把这种风险让A股投资者承担。 上市路一波三折 捷昌驱动主要从事线性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2014年8月8日挂牌新三板,2018年3月16日从新三板摘牌。 在挂牌期间,捷昌驱动共经历了三次定增,其中,2015年12月的第三次定增引入了大量资管计划股东、信托计划股东和契约型私募基金产品股东(简称“三类股东”)。如嘉实资本-工商银行-嘉实新三板2号资产管理计划、九泰基金-中信证券-九泰基金-新三板16号资产管理计划等。这三类股东最终穿透信息目前仍不完善。 2016年3月17日,捷昌驱动公告称,公司于近期向浙江省证监局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辅导备案情况已于2016年3月15日在浙江省证监局网站公示。 2016年6月15日14点43分,捷昌驱动股价突然以0.01元成交了1000股。最终当天股价暴跌99.96%,收盘价仅为0.01元。 2016年8月25日,捷昌驱动首次向证监会报送了招股书(申报稿)。 2017年4月,因保荐代表离职,捷昌驱动IPO一度中止审核。 2017年12月12日,捷昌驱动在证监会官网进行了预披露更新。 2017年12月22日,证监会公布捷昌驱动将于26日上发审会,但上会前夕,证监会又突然取消了对该公司的审核,原因是“鉴于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 2018年6月12日,在86次发审会上,捷昌驱动首发申请获得通过。在发审会上,发审委对该公司北美地区销售合规性、持续性,对成立时间不长的部分供应商采购的合理性,对是否存在终端产品价格低于公司产品价格的情况,对“三类股东”穿透核查、披露情况等问题进行了问询。 前四大客户均在美国 捷昌驱动的主要销售客户以美国客户为主,2017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占比高达80%以上。 拟招股书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美国The Human,销售额为4872万元,占比15.79%;美国HAT Contract,销售额为3835万元,占比12.43%;美国Ergo Depot(Fully),销售额为3088万元,占比10.01%;美国Tricom Vision,销售额2206万元,占比7.15%;加拿大Workrite,销售额909万元,占比2.95%。这五大客户销售金额为1.49亿元,总占比为48.33%,也就是说,捷昌驱动近一半的销售收入是通过这五家海外客户实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大客户主要销售产品都是“智慧办公驱动系统”,而且都是“直销”。捷昌驱动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源于三大板块,一是智慧办公驱动系统,二是医疗康护驱动系统,三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中智慧办公驱动系统是公司增长最快的板块,也是最核心板块,该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4亿元,占比79.02%,而2014年,该板块营业收入仅有1.25亿元,占比57.54%。 经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2017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总销售智慧办公驱动系统1.49亿元,而捷昌驱动这期间该板块的营业收入总额为2.44亿元,也就是说,在捷昌驱动“智慧办公驱动系统”营业收入中,前五大海外客销售占比高达61%。 奇怪的是,这前五大海外客户好像专门为捷昌驱动销售“智慧办公驱动系统”的,其中三个客户从不采购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 诡异的六大共同点 拟招股书显示,美国The Human成立于2002年,是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第一大客户,公司对该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客户同类产品总采购额的比例为65%。也就是说,美国The Human采购的“智慧办公驱动系统”,65%来源于捷昌驱动。2014、2015、2016及2017年1-6月,捷昌驱动对该客户销售额分别为2187万元、4766万元、7154万元和4872万元。拟招股书预测,2017年该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额为1300万美元,预计未来2年需求量将保持25%的增长,未来3-5年将保持20%的增长。 第二大客户美国 HAT Contract成立于2013年,是捷昌驱动2017上半年的第2大客户,公司对该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客户同类产品总采购额的比例为100%。这预示着,美国HAT Contract对外销售的“智慧办公驱动系统”,全部来源于捷昌驱动。报告期内捷昌驱动对该客户销售额分别为427万元、3890万元、5152万元和3835万元。2017年该客户预计对公司产品需求额为1000万美元,预计未来5年需求量将保持20%的增长。这家海外客户成立第二年就能销售427万元,第三年销售更是增长到9倍,进入捷昌驱动第四大客户名单,销售能力之强令人“刮目相看”。 第三大客户美国 Ergo Depot (Fully)成立于2006年,其销售的“智慧办公驱动系统”产品也全部来源于捷昌驱动。报告期内捷昌驱动对该客户销售额分别为761万元、3165万元、4473万元和3088万元。2017年该客户预计对公司产品需求额为900万美元,预计未来5年需求量将保持20%的增长。 第四大客户美国 Tricom Vision成立于2010年,其销售的“智慧办公驱动系统”产品同样全部来源于捷昌驱动。公司报告期内对该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3497万元、3393万元、5633万元和2206万元。2017年该客户预计对公司产品需求额为828万美元,预计未来5年需求量将保持20%的增长。 第五大客户加拿大 Workrite成立于1975年,该客户未提供“发行人对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客户同类产品总采购额的比例”。报告期内捷昌驱动对该客户销售额分别为97万元、841万元、1437万元和909万元。预计未来5年需求量将保持15%的增长。 从上面拟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捷昌驱动的前五大客户有以下特点:一是都是北美地区,其中4家美国公司,1家加拿大公司;二是销售的捷昌驱动的产品都是“智慧办公驱动系统”;三是在同类产品中,这五大客户都是全部或大部分采购捷昌驱动的;四是2015年之后,销售开始爆发性增长;五是未来5年,这些大客户需求量都将保持15%-20%的增长;六是这五大客户都是直销客户。 4 上市前需要先否决“大循环链条” 随之而来的疑问是:捷昌驱动“智慧办公驱动系统”为什么仅在北美地区销售量突飞猛进,欧洲和其它地区为何销量不高?这五大客户为何全部或大部分“智慧办公驱动系统”采购捷昌驱动的,是其它公司产品利润空间小,还是当地消费者对捷昌驱动情有独钟?2015年,捷昌驱动的产品销量为何突然出现爆发,是产品有重大技术突破,还是加大了营销力度? 按照拟招股书的解释,直销主要通过展会、客户拜访等多方式获取订单,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客户之后,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完全转移,属于买断式销售。也就是说,公司把产品卖给这五大客户,这五大客户给了钱、收了货,即视为实现了销售收入。这些产品的最终销售价格与去向,公司并不知情。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捷昌驱动的海外销售和财务指标有不真实现象,但在有这么多谜团没有完全解开的情况下,该公司的海外销售真实性仍然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公司的海外订单、发货凭证、海关数据、销售回款、出口退税凭证等可以形成一个完成的真实的销售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几乎没有造假的可能性。 但在这个封闭链条之外,还可能存在一个更大的循环链条。那就是,公司以会计上记录的销售价格直销给海外客户,海外客户在接到商品后正常付款。但这些海外客户并没有把产品销售出去,或者以低于购买价把产品销售出去。此后,这些海外客户的损失由神秘的第三方给予补偿。而这个神秘的第三方,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其他股东有着某种私下协议。公司上市三年后,大股东或者关联股东在二级市场高位套现,除弥补给神秘第三方损失外,还可以获取巨大利益。实际控制人套现完毕,出国定居。 当然,这个大链条仅仅是一种推理,我们并不希望该链条真实存在。但在捷昌驱动正式IPO之前,我们希望公司能够拿出足够证据,来否定该链条的存在。 其实如果该链条存在的话,监管部门也是有办法查出的,那就是调查这五大客户采购产品的最终流向,以及销售价格。一旦北美地区出现大量高买低卖的情况,则应谨慎处理,防止欣泰电气造假悲剧重演。 其实,在6月12日发审会上,发审委对捷昌驱动海外销售已经有所警觉。发审委询问中提及,发行人报告期在北美地区的销售收入增长较快,早期对北美地区市场的开发主要基于中介服务商Halcyon公司的业务介绍。请发行人代表说明:与中介服务商Halcyon合作的背景,Halcyon公司经营范围、经营情况,Halcyon公司与发行人海外销售团队的关系,海外销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等。 部分采购有违商业逻辑 公司2017年上半年第三大、2015、2016年第四大供应商慈溪安鸿传动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20日,成立当年就成为捷昌驱动主要供应商。奇怪的是,2015、2016年,捷昌驱动对慈溪安鸿的采购金额分别为956.54万元、1671.58万元,但慈溪安鸿对外公示的《企业资产状况信息》显示,该公司2015年的销售总额为927万元,2016年的销售总额为1731万元。 从上面信息对比可以看出:第一,慈溪安鸿成立后,其产品基本完全出售给捷昌驱动;第二,2015年度,捷昌驱动对慈溪安鸿采购额,大于慈溪安鸿对捷昌驱动的销售额,不符合逻辑。这两家公司有何内在关联关系,拟招股书没有披露。 另外,公司2017年上半年第四大、2016年第三大供应商上海申睿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 发审委对此也给予关注,问询提出,发行人部分供应商成立时间不长,发行人向其采购金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例较高。请发行人代表说明与相关供应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采购关系的形成过程,相关供应商的经营业绩情况,采购价格是否公允,交易、结算条件与其他供应商比较是否合理,相关供应商是否存在为发行人分摊成本、承担费用或其他利益转移的情形。 价值线研究员注意到,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的《邵震晗、褚欢欢合同诈骗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2016年4月,被告人邵震晗以浙江欧慕展览有限公司的名义与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出国参展合同,在收取该公司20万元参展费用后出逃。能被诈骗犯轻易骗到钱,也从侧面说明捷昌驱动的内控制度仍有待完善。 对于捷昌驱动IPO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价值线将进一步追踪报道。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从金融部门获悉,《南宁市开展小微企业“三进三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印发实施。我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小微企业“三进三送”(进园区、进社区、进校区,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专项行动,进一步疏通产融对接渠道,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精准度。 《方案》提出,要在南宁辖区探索试行“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会,收集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分类搭建产融对接平台,强化金融服务精准“滴灌”,持续补足薄弱领域金融服务短板;并通过大调研大服务活动,服务企业500家以上,召开5场对接会解决企业困难,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优化贷款办理流程,提高信贷效率,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满意度。 如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打通融资壁垒?在传统优质融资项目方面,我市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传统产品和服务,打造普惠金融特色品牌,实施“一行一品”工程。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作用,继续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开展“助保贷”“惠企贷”“合作贷”“信保贷”等企业融资服务项目,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在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我市将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企业以合法有效、可转让的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并给予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项目贴息和补助;发展供应链金融,开展银企对接和培训,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微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引导传统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解决额度内的无抵押、低费率的互联网融资需求,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我市将开展“4321”融资项目对接,积极搭建小微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接桥梁,提高审批效率,为小微企业提供低费率、公益性的融资担保服务,打通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一批信贷担保项目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将以“爱南宁”APP一站式智慧型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为载体,建设网上金融超市,实现辖内银行机构小微金融产品网上申请、线上对接,实现银企线上对接、线上融资。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一个月近200家P2P机构集体爆雷,让不少个人投资者一夜之间成了“金融难民”,损失资金从几千到数百万不等。这其中的众生百态令人唏嘘:有拿着自己多年积蓄“一掷千金”的博弈者;也有在亲朋好友怂恿下懵懂入局的盲从者;更有一些撺掇别人入场,以换取自身利益的掮客…… “四年来运营得好好的平台,说跑路就跑路,一点征兆都没有。”P2P投资者李迪告诉懂懂笔记,他在P2P平台上所投资的50万元里,有父母的20万,姐姐的10万以及朋友的5万,剩下的15万才是他个人的积蓄。 但自从上个月初,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实际控制人“失联”之后,他每天都不敢接听好友打来的电话,甚至每晚都主动要求留在公司加班,减少与家人接触的时间,避免被问及此事。 “感觉这也是个割韭菜游戏,或者说是个蓄谋已久的骗局罢了。”李迪无奈的说,不少看似背书实力雄厚的平台,都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集中爆雷,不免让投资者怀疑,P2P从一开始就是金融机构设下的圈套,是赤裸裸的庞氏骗局。 那么,面对众多投资者们的质疑与恐慌心理,这些P2P平台幕后的核心管理层与所谓实际控制人,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行业野蛮生长,P2P平台坏账频发 “一开始并不是骗局,这点我很肯定。” 青岛一家P2P机构负责人吴松告诉懂懂笔记,平台创立至今已经快五年了。在这一次爆雷潮中,平台受到了一定的波及,申请提现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多,公司一时难以一一兑现。 他回忆说,早在创业之初,P2P机构数量并不多,竞争也不激烈。平台上线不久后,不少个人借贷需求便接踵而至,让他和团队看到了行业前景与希望。 “最早都是抵押借贷,做的最多的是车贷。”吴松表示,无论何种借贷方式,只要有价值相当的抵押品,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与投资回报,增加信任度。 然而不久之后,P2P迎来了井喷期,大大小小的平台诞生,让借贷者有了不少新的选择,行业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于是,许多平台便开始打出“免押借贷”作为卖点以快速抢占市场。 “从这个时候开始,就乱了套了。”李迪告诉懂懂笔记,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P2P平台,都在这时推出了针对个人用户的小额免押审查的借贷业务。只要通过手机、身份证或第三方信用产品授信,简单的核实之后便可开始为其在平台上募集借贷资金。 没有了抵押,个人信息造假自然层出不穷,即便信息完全真实,也有可能在借款标定期限到达之后拒不还款,成为“老赖”。和不少网贷机构一样,P2P平台也面临着催收难的问题。 “催收现在也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数额小起诉也十分繁琐。”同样身为P2P平台高管的黄嘉浩也表示,虽然免押借贷数额只有几千、几万,但小数怕长计,一群“老赖”加起来,总的借贷金额就十分庞大了,这也是拖垮不少P2P机构资金流的主要原因。 为了按标的期限偿还投资者本息,不少P2P机构只能寻求融资、贷款,以维持平台的正常运作。但有限的资本并不能填补越来越大的资金窟窿。部分抗风险能力较低的金融机构,也因为难以维系支撑平台正常的运营,而早在一两年前就已经退出行业。 “不想让平台完蛋,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将新用户的投资用于偿还老用户的利息,并游说他们不提现做循环投资。”嘉浩说,这样一来,部分好端端的P2P项目,就被迫成了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陷入不断补窟窿的死循环中。 那么,因为坏账所引起的窟窿,真的能靠拆东补西补起来吗? 平台高返利吸引新投资,拆东补西的方式填窟窿 “想要堵窟窿,前提是让窟窿越来越小。” 曾在深圳一家P2P机构担任运营总监的何旭告诉懂懂笔记,为了避免遇上“老赖”,造成资金上的坏账,不少平台对于个人贷款的审核也都严格了不少。甚至有部分机构“一刀切”停掉了平台上的个人借贷业务,取而代之用虚拟“人物信息”以及高额返利,吸引新的用户投资。 也就是说,在部分平台上所看到“黄先生,借款5.5万元,还款期限24个月,用于购车首付”的借贷人介绍,有可能是平台凭空捏造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的个人。而投资人只要能够按期拿到利息,也不会求证信息的真实性。 “没有真实的个人借贷,遇上老赖的风险就降低了,窟窿也就不会继续变大。”何旭说,想要堵住原来的资金缺口,光是这样做是远远不足的,还需要将投资者“托管”在平台的资金,进行增值,以填补坏账、支付利息。 虽然在P2P概念上的两端,分别都是个人,平台仅仅是以借贷中介的身份存在。但在现实中,却有不少P2P机构将用户的钱用于投资创业项目、理财产品,甚至借给了工厂、企业当周转金,以获得比个人借贷更高的回报。 “金融理财也好,借给企业也好,比个人靠谱。但大环境不景气,理财投资回报低,借给机构的钱也难以回笼。”何旭坦言,这是让不少P2P机构都感到十分苦恼的问题,而且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也不知道类似拆东补西的方式,能够维持多久。 那么,为什么数量如此庞大的P2P机构,会集中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接连爆雷呢?他告诉懂懂笔记,那是因为用户产生了恐慌心理,导致平台出现大量提现申请。 “只要用户不提现,平台所需支付的利息并不高,完全可以挪用新用户投资的资金用于支付利息、运营开支。”即便有少量用户提现,也完全影响不了平台的兑现能力。何旭表示,平台最担心的就是有大量用户同时申请提现,而一时之间拿不出这么庞大的现金流予以兑现。 只要有一家P2P平台出现类似的提现难问题,舆论势必就会不断发酵,其他平台的用户也会害怕出现风险而申请提现,从而波及到了整个行业。 “前几年陆续小规模爆过几次雷,但今年的规模太大了,太多投资者恐慌了。”在他看来,虽有不少P2P平台在几轮行业洗牌之后依旧存活下来,但实际控制人的心态却与创业之初大相径庭,试图利用吸引新投资维系平台运营的过程,为累积并转移个人资产争取时间。 而最近大量P2P平台突然爆雷的事件,也不难看出实际控制人早有“逃跑”的计划。只等东窗事发,所有投资人发现平台无法兑现利息甚至申请提现时,他们早已溜之大吉。 爆雷危机早就一触即发,控制人多预谋“跑路” “一开始并没有发现问题,只是以为他们纯粹有钱。” 在涉外行业从事顾问工作近十年的陶小华告诉懂懂笔记,她过去几年经手的数百个涉外居留业务中,金融界人士几乎占了一半,而其中有近八成是P2P行业机构中的创始人、核心管理人。 据她透露,早期办理涉外居留业务的P2P高管大多还是指定美加澳地区,随着政策变化,后期办理的大多更倾向于等待时间比较短,满足投资金额即可获得居留资格的希腊、匈牙利等欧洲“穷国”。 “早就知道有危机的了,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P2P平台高管K表示,早在五年前创业初期,平台就已经陷入了不断融资“堵窟窿”的死循环中。 加上大投资环境不景气,实际控制人索性将部分新进投资者的钱,以大量莫须有的名目占为己有,当成“私人资产”进行转移,并给高管们发了所谓的“分红”,把大家都“拖下水”,成了“共犯”。 据他所知,实际控制人在转移资产的同时,也委托了第三方涉外机构,办理了全家的海外永久居留业务。但让他没想到的是,P2P平台爆雷潮居然在今年七月份就集中爆发了。按照估算,这距离控制人拿到正式海外居留权时间还有不到三年。 “全部申请提现,他有钱也不可能给呀,都已经成骗局了。”K告诉懂懂笔记,控制人虽然暂时没有拿到该国的居留权,但还是在爆雷潮的初期,选择抛下团队以及部分高管,独自逃离国境就此失联了,“这个锅我们不想背,也没那个能力背,只能找准时机脱清干系。” 面对大量扬言要提现、维权的平台投资者,他坦言,目前的解决方法依旧是以官方口吻发布安抚公告,好让投资者们看到希望,行为上保持克制,并为公司高管集体“跑路”争取一定时间。 当被问及P2P平台爆雷之后,被实际控制人“抛弃”的高管是否都有类似的想法时,K始终三缄其口,并反问了懂懂笔记:“仅剩那么点钱都让控制人卷跑了,(高管)除了配合调查之外,难道还能还钱不成?” 【结束语】 从P2P行业本身来看,过于野蛮的生长方式,让许多平台经营粗放,缺乏正规的资金管理,抗风险的能力较低,为了抢占市场而忽视信用审核、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过了几年的运营,投资者数量增加的同时,坏账也在不断增多,资金流断裂的风险逐渐积聚,使得P2P平台危机进入了一触即发的阶段。 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于P2P行业的监管力度之外,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平台时,也应该理性,不要盲目相信平台宣传以及背书,更不要被高返利所蒙蔽。除了平台资质查询之外,更要考虑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尤其借钱投资的方式,更是万不可取。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