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嘴上说淡定,身体很“捉急”尽管现在的楼价岿然不动,局部板块尤其是刚需盘还卖得不错,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开发商会像嘴上说的那般淡定。今年的“金九银十”,是开发商最不可能捂盘惜售的销售旺季——有货就推,有价就卖!万科降速、碧桂园反思,中海地产、时代中国主动放缓投资……近期,在多场半年业绩报告会上,不少房企都口吻淡定,一改往日雄心万丈的作风。今时今日房企“转性”是有原因的。毕竟,过去几年,其极端追求高周转、偏外延扩张模式在一轮又一轮的调控中已不具可持续性,继续狂飙突进的可能性正在变小。所以,从这样的语境下,这样的“淡定”是不得已为之,是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中的具体表现,更是调控与市场转型给房企带来的深层次阵痛。于购房者而言,这种淡定你得反着来听。毕竟,嘴上说淡定,身体却很诚实——开发商是很“捉急”的。2018年,开发商有个“生死劫”——还债。江湖上一句老话——欠下的总要还,今天的房企听来肯定更扎心了。本轮房地产上涨行情始于2015年,在当年的6月至次年10月,广大房企开始疯狂发债、加杠杆高价拿地;到了2018年6月,房企的债务陆续到期,而且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2020年底。有房地产专业机构的统计资料显示,房企今年有1717亿元人民币债券需要兑付,更要命的是,今年四季度房企债务到期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届时需要准备共计877亿元资金来兑付到期债券。债务在身,如今的光景又如何?在资本市场,房企越来越失宠了。信托渠道虽然还可以走,无奈信托融资成本已高达10%以上。本来,境内发债也能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但是,由于近期企业债务违约潮来临,上市房企靠发债融资难度也在加大,监管也更严,连龙头房企发债也受阻。至于境外融资、民间发债等,都越来越难。总之一句话,房企的融资成本只有上升,而没有下降的可能。所以,2018年开发商会比购房者更“捉急”、更纠结。我们知道,2018年有很多高价地产品面市。当年拿地爽,而今跪着都要还债!如今又遭遇限价追杀,贱卖?不甘心;不卖?又拿什么支撑现金流!所以,尽管现在的楼价岿然不动,局部板块尤其是刚需盘还卖得不错,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开发商会像嘴上说的那般淡定。今年的“金九银十”,是开发商最不可能捂盘惜售的销售旺季——有货就推,有价就卖!只是,好戏才刚开演,演员们扭扭捏捏、欲拒还迎的套路还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市场习惯于“买涨不买跌”,开发商十分清楚降价是一条很难回头的路,一旦市场预期形成,要重新撬高就更难。因此,多多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吧,确定过眼神,你就会发现,这个市场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矜持、那么高贵。...
自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火遍大江南北之后,各种共享概念层出不穷,这些项目披着“共享”的皮,却干着“租赁”的事,但最后大多数项目都是闹腾一番后挂掉。今天,我们要说个“异类”——共享按摩椅,它也曾热闹一时,但在共享经济退潮后却没有凉掉,相反,公共场所的共享按摩椅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这个被称为“躺赚”的生意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伪共享“躺赚”之坑虽然称之为“共享按摩椅”,但市面上的共享按摩椅平台并非将闲置按摩椅进行共享获利,而是定制采购后进行市场投放,本质上还是“分时租赁”,且必须是固定的场所进行消费。因此,相比共享单车,共享按摩椅没有了押金门槛,金融属性相对要弱一些。共享按摩椅的消费场景按摩椅被主要投放在购物中心、机场、电影院、游乐场、KTV、酒店等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或公共出行场所。其在人流量越大、停留等待时间越长的场景中,被用户使用的概率就越高。一般共享按摩椅的收费都不太高,最常见的阶梯定价分为:10分钟10元、15分钟13元、20分钟16元、30分钟20元。除了基础按摩服务外,还可以一些多元化收入,例如在平台APP、公众号中植入商城,鼓励用户在账号中储值,在按摩椅提示板、电子屏幕上做广告位服务等。综合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看法,按摩椅的优势有三:第一、售卖变租赁,以前按摩椅厂商都是把产品卖到用户家中获利,受众有限;现在移动互联网提供了让按摩椅分时租赁的模式得以成立第二、高毛利,用户按摩从过去一小时50、100元变成一次5元、10元,但一个人工一年的成本是一个按摩椅成本的20倍。第三、回本快,平均一台机器的收入是每月2000元,其中,租金占成本大约30%-40%,单机回本周期在6~10 个月。某些投资人认为,“共享经济赛道中,自助按摩椅是一个被低估的品类,按摩不仅是消费升级,在等待的场景里也是刚需。”而共享按摩椅“躺赚”的立足点,则是在等待场景中,人们需要休息的方式,投放共享按摩椅,就能被高频使用。一台按摩椅有3~5年的更换期,不到一年就能回本,此后就是净赚期。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伪共享下的按摩椅打着“躺赚”的旗号,实质上掩埋了一些问题,简单举仨:安全隐患首先,共享按摩椅号称“微SPA”,有偷换概念之嫌,消费者在理疗店里按摩跟在按摩椅上按摩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按摩椅只是消遣、休闲、身体放松的一种运动器械。光明网上一篇题为《公共按摩椅并非人人能用》的文章提到,按摩椅使用硬物通过机械挤压、冲击、顶压来模仿人手按摩,容易损伤筋膜。今年5月,杭州一名女子在使用火车站按摩椅时发生故障,长头发被机器夹住,消防人员赶来才获救脱身。此外,还有按摩椅一旦开始按摩,不到规定时间就不能停止,如果强行脱身,也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卫生问题如果投放在公众场所,能够保证共享按摩椅更高的使用率,但同样人鱼混杂,尤其是夏天穿着少,出汗多,按摩椅直接接触人的皮肤,也不可能做到一人一消毒,如果要按摩,暴露在外的胳膊、脖子、腿要被皮套裹住,可能存在卫生问题。虚假繁荣如果共享按摩椅不开机使用,也发挥作为椅子的功能性。而越是有停留、休息需求的场所,越需要椅子的功能,只坐不开机的人也很多,按摩椅往往在人流高的地方投放,得到的可能会是大量的“假流量”。针对这一问题,有的按摩椅会在闲坐一定时间发出声音提示,但这种设定在公共场合显然有些尴尬。当初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都曾拿出过“高频、刚需”的说法,但资本的潮水退去后,只留下一地鸡毛。共享按摩椅“躺赚”,分明是忽悠人的套路,却已有上市企业、知名投资机构入场,并且市面上的小共享按摩椅平台也在持续增多,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大玩家“新瓶装旧酒”如果挖一下共享按摩椅平台的背景,很容易发现背后有上市公司的推波助澜在整理的表格中,我们能看到现在共享按摩椅的主力玩家们有一个共性:基本背后都与按摩椅制造商关联,或与按摩椅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例如,乐金健康、荣泰健康、奥佳华都是上市公司。这些玩家都选择直营、联营两种方式运营。直营以租金向物业换取点位投放,按摩椅品牌方拿取全部收入。联营则与物业共同负担成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例如物业负担全部成本,品牌方提供运营抽取8%的收入,或者物业只提供场地即可,按一定比例抽取按摩椅收益。除了上市公司,这些大玩家背后也有资本在推动。投资人不傻,肯定不会被“躺赚”忽悠,那到底这个生意赚不赚钱呢?我们看一个披露了业绩的玩家。摩摩哒由荣泰健康通过子公司上海稍息创建,通过在线下铺设按摩椅拓展业务盘活产能,并且在APP和公众号内接入网上商城,销售摩摩哒品牌及其他商品,目前有直营和加盟两种运营方式。据荣泰健康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摩摩哒累计铺设共享按摩椅 72787 台,而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摩摩哒铺设了 52584 台,也就是说2018上半年,摩摩哒共享按摩椅新增 20203 台。从荣泰健康披露的数据看,2018上半年,上海稍息营收2.03亿元,净利润1444万元,净利率7.1%。按摩椅被算入固定资产折旧,虽然不可能短期回本,但共享按摩椅还是可以盈利的。再看荣泰健康2017年的财报,其“体验式按摩服务(即共享按摩椅)”的毛利率为42.04%,还是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其他与制造商合作的共享按摩椅平台则可能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毕竟制造商亲自下场,中间会少一个采购环节。其硬性成本主要来自制造成本与投放成本,运营成本相比共享单车要低不少不过,与2017年同期12.4%的净利润相比,2018上半年上海稍息的净利润降至7.1%。对此,荣泰健康表示许多新进竞争者加入到共享按摩椅行业中来,加剧了行业竞争,提高了场地获取成本和场地租金费用等,在2018 年将更加注重已铺设按摩椅的优化管理,提升已有网点的经营效率。国联证券分析认为,目前按摩椅行业渗透率不足1%,明显低于日韩等市场,为何现在就开始竞争?通过观察,我们认为从点位投放角度看,共享按摩椅类似无人货架,优质点位是有限的。我们能从荣泰健康的预付款名单一窥端倪。在预付款前五名中,有三名预付了租金,而这三名分别是金逸影视、万达传媒、华谊兄弟,旗下都有大量影院。在2017年,上海稍息与万达签署了为期5年的排他合作协议,合作期间稍息计划在全部万达体系下的媒介资源投入3亿元以上。很明显摩摩哒在重点布局影院点位。这很好理解,影院往往需要等待,而观影是一个需要久坐的场景,将影院最佳观影区的座位换成按摩椅,就能保持较高的上座率。同时影院筛选了消费人群,每场电影放映完毕后会打扫卫生,便于按摩椅的维护。事实上,前面图中大部分玩家都有影院投放,典型的是码客街,主要做影院场景。通过总结,按摩椅的主要优质点位应该在影院、购物中心、车站、机场等候车场景,尤其是影院,未来会成为,或者已经成为共享按摩椅玩家交火的阵地。而共享按摩椅能爆火,背后有按摩椅制造商的推动。风口制造了大量产能需求,制造商能通过销售按摩椅大赚一把,同时降低了按摩椅的使用门槛,起到教育按摩椅市场的作用。同时共享按摩椅确实能够盈利,可以成为荣泰健康等制造商在销售之外新的利润增长点。小玩家“画皮”:微商、理财不过,像影院、购物中心、交通枢纽这些地方,往往是上面这些有资本助推的大玩家才能入场的地方,其他一些小玩家,有自己的一套打法。采访一家杭州的共享按摩椅初创平台,其创始人林木(化名)表示,“共享按摩椅是个重资产生意”。因为他没有资源与头部玩家竞争,想做这块生意只能将目光瞄向小微创业者。所以以微商的形式将按摩椅以成本价出售,自己收取运营和技术服务费盈利林木提到,他们平台的按摩椅都来自上述某上市公司工厂生产,并与该上市公司的旗下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技术架构和售后均共享。林木还表示,大玩家能投放在机场、高铁站、医院这些大场景,如果直营大平台放到微小场景,维护成本会很高,而小场景就是他们的机会了。一般在林木平台购买按摩椅的小微创业者,会投放在KTV、培训班、理发店、酒店等小场景,做到社区中有等待需求的地方, “小场景投放数量少,小微创业者自己没事去维护一下就行,或者场地方打扫卫生顺便做维护。”据林木表示,每台椅子的售价为4800元,每天收入10~15元,正常情况下9~12个月回本,一般购买者要给场地方分成30%~50%,购买者和场地方每月分成,他提供后台技术抽取每台椅子10%的流水。另外,林木表示虽然说是叫“微商”,但实际上按摩椅很难像其他微商商品一样做多级代理和分销,“按摩椅回本周期太长,真正的微商都不会选择这种生意”,主要的获客渠道还是通过一点资讯、今日头条来做共享按摩椅,做平台的宣传。微商文案常见配图,“著名投资人王刚对共享按摩椅项目不吝赞扬整体来看,这类小平台都是用共享按摩椅回本快、稳定、门槛低(两台起售,不到一万块钱就能创业)的特点,吸引小微创业者,平台方则转嫁了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用非常低的风险获得流失抽成。至于这些小微创业者能否真正“躺赚”,林木表示看投放场地和客户设置的价格而定,但他告诉虎嗅,“如果按一把椅子三年折旧算,目前来看有80%的客户是能不亏钱的”。今年有不少小平台出现,而林木从合作的上市公司的手里获取设备和技术,很可能不是个例。由于投放场景与大平台错位,上游的制造商等可能在扮演产品、技术供应商的角色,以此来做推广销售。同时,这些小平台在卖椅子的环节也能赚钱,据证券时报报道,由奥佳华为爽客设计及生产的共享按摩椅每台价格为2000元~3000元。林木按摩椅的拿货价也应该是差不多的价格,而他给小微创业者的售价是4800元,中间有不小的价差除了林木这种卖椅子收技术费的小平台,还有另一种共享按摩椅入局方式——理财。“没想到成了隐形老板,不管不问,每天都收钱!投资人王先生对他的投资组合相当满意。”看上面这句话像是股票、基金广告,实际上,这位王先生是买了“几把椅子”。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悟空单车,采取的就是合伙人加盟——以每辆1100元的价格向合伙人卖出单车的所有权、租金收益权和三年的广告收益权。当初有一批小单车企业,狂吹贡献单车的回报率,从而从加盟商手里圈钱。共享按摩椅也有类似的玩法,一些公司称共享按摩椅高频、刚需,而他们有非常好的点位投放,确保按摩椅的使用率,回本极快。这些公司将共享按摩椅打包成不同等级的投资产品,“让投资人低门槛进入,高达220%的年化收益,3~6个月即可收回成本。1年期满,投资人可以选择以旧换新,继续坐享稳健收益;或者可以选择设备兜底回收,现金折旧回收,投资人全身而退。”这种玩法就是纯粹的骗局了,但在共享经济和按摩椅“躺赚”的诱惑下,也可能有一些贪图高回报的受骗者。其实写到这里,我们能发现,共享按摩椅的最大受益者,是按摩椅制造商,与低门槛的单车不同,按摩椅领域技术含量更高,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获得行业的话语权,不会像单车一样被互联网企业影响兴衰仔细想想,共享按摩椅的投放越来越多,但对其的关注与报道却越来越少。这背后,很可能是因为共享按摩椅模式重、非刚需,产品同质化很严重,而主要利润又被制造商拿走了,外部创业者杀入缺乏“入场”资源,后来者已经没有卡位优势.....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8月31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关于北京P2P网络借贷行业合规自律检查工作的公告》,公告称本次合规检查工作自2018年9月10日启动,2018年11月30日结束,公告指出本次合规检查重点关注以下十个方面:1.是否严格定位为信息中介,有没有从事信用中介业务;2.是否有资金池,有没有为客户垫付资金;3.是否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4.是否直接或变相为出借人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付息;5.是否对出借人实行了刚性兑付;6.是否对出借人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分级管理;7.是否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的风险信息;8.是否坚持了小额分散的网络借贷原则;9.是否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或剥离到关联机构发售理财产品);10.是否以高额利诱等方式吸引出借人或投资者加入。以下为《关于北京P2P网络借贷行业合规自律检查工作的公告》原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浙江乐清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将滴滴公司再一次推上风口浪尖。其实,三个月前的郑州“空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至今也并未解决完满:当初滴滴曾在发布的征集线索公告中承诺的百万赏金,至今还没有兑现发放。早在6月2号,滴滴曾就赏金发放一事对中国之声回应称,“经公安机关确认对案件侦破有重大帮助后,将尽快把奖金给到最合适的个人或团队。”6月13号,滴滴曾发布消息称,滴滴出行已经委托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 全权保管100万元线索资金,以及与线索提供人的后续沟通和奖金发放工作。如果在9月1号仍无公安机关确认有效线索,这100万元奖金将直接捐赠给公安部主管的 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但是至今百万线索赏金仍没有发放,究竟是遇到了哪些困难?这笔赏金到底算数不算数呢?滴滴面对各方质疑又是如何回应的?缘起:一纸公安机关证明引发的扯皮郑州“空姐遇害案”虽然至今已过去三个多月,但是滴滴并未将事情完满解决。打捞犯罪嫌疑人尸体的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因滴滴公司拒付其百万悬赏金,已将滴滴公司告上法庭。滴滴此前称,已委托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全权保管100万元线索资金并处理后续事宜。记者拨通了该律所主任刘劲容电话。刘劲容:“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们不接受采访。客户(滴滴)没有给我们授权,而且现在(救援队)也起诉了,我们就更不便于发表意见了。”刘劲容透露,至今,就线索的确认等问题,郑州警方和律所从未沟通过,救援队也没有向律所提供过,警方确认其提供了有效线索的证明。刘劲荣:“打捞队去找过当地的公安机关,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公安机关不给他们开(证明)。”记者:“过了今天,你们是不是就会把奖金捐给基金会?”刘劲荣:“这个就是滴滴的决策,不是我的决定了。”而对于拿赏金需要开具证明,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表示,打捞时的照片和视频都是证据,还有公安机关给救援队的邀请函和保密协议,不明白为什么还需要所谓的证明。牛振西质疑:“公安机关给我们的有邀请函,有保密协议,有我们把嫌疑人打捞上岸的照片视频,还有我们在完成施救的现场,刑侦人员和我们一起的合影,这是不是证据?”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牛振西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没有必要再开什么证明。牛振西表示:“这是在“绑架”公安机关,你自己的悬赏公告,为什么非得让公安介入呢?当地公安机关也不说开,也不说不开,当地机关给哪一个滴滴公司所说的所谓的3000多位线索提供者开证明了?滴滴公司提供的所谓的三千人的线索,有没有结果?我们是自始至终在搜寻滴滴司机(犯罪嫌疑人),一直到完成把他打捞,并把他交于公安机关,这是不是重要的线索、重要的证据?别的人有没有提供嫌疑人的证据,视频或者图片,或者找到他本人?就是公安机关破案, 是不是要找到他本人才能算结案?这是不是证据,如果没有找到疑犯,这个案子能破吗? ”而对于滴滴方面和救援队之间的纠纷,郑州警方的态度有些暧昧。案发地郑州市公安局航空港区分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嫌犯的尸体的确是打捞队打捞上岸的,但打捞上岸的地点并不在他们辖区。航空港区分局相关人员表示:“也不是我们不给他开,因为这个情况有些复杂。这个线索,有些情况我们真的没法说。简单说,在我们辖区没有打捞出来东西,后来(尸体)漂到另外一个辖区,另外一个辖区通知的打捞队。他打捞上来的时候不是在我们辖区,所以他们应该找另外一个辖区,让他们出证明。”详细情况,案发地公安机关的相关负责人只表示不便透露,让记者联系郑州市公安局宣传部门,但记者多次联系宣传部门的相关人员,未得到积极回应。滴滴回应:那么多人看着呢,躲不了就兑现赏金的进展情况,记者近日多次询问滴滴公司,但没有得到对方的正式回应。不过,滴滴公司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公告发出去了之后,短短几天就有几千条线索,其中,打捞队是把人给捞上来的,但是这些线索最终也要警方做认定才行,包括打捞队在内,拿不到这笔赏金也是因为没有警方官方的一个认定。如果到时间没有认定的话,这笔钱是会给到一个见义勇为基金,弘扬正能量。所以这笔钱肯定是要给出去的,也不存在失信的说法。”此外,针对删除道歉和悬赏公告的外界质疑,这位内部人士承认滴滴方面删除了悬赏公告,但是应警方的要求,而那封道歉信,滴滴方面根本就没有在官方微博发布过,当时着急发布回应,滴滴只是发给了几家关注此事的媒体。“如果要证明在官方微博上删除了,找个截图就行,以前发的和删除后的一对比。现在所有的信息源都说滴滴删除了道歉信,但是全没有对比过,互联网时代所有事情都有迹可循,滴滴如此大的一公司,要是搞这种小动作也太傻了。”这位内部人士还表示,“现在大家都在看着这笔钱的去向,躲不了。9月1日到期后,这一百万应该是2日才会转到基金会那边,具体沟通事宜由律所来负责。”滴滴的“多事之秋”,监管部门:将继续保持高压整治近日,滴滴公司的确陷入“多事之秋”。8月29号,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在关于网约车市场整治情况的通报中表示,在市交委调查取证过程中,滴滴公司曾多次以需要向总部申请为由拒绝、拖延提供车辆、订单等数据信息;在签收执法文书时也多次以“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等理由搪塞并拒绝签收;对于已经生效的处罚决定,滴滴公司也不按期缴纳罚款。目前,滴滴平台已有29宗违章案件将到强制执行期,如果滴滴平台仍拒不执行处罚决定,待法定期限届满后,广州市交通部门将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地交通部门重申,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共享经济也不是违规经营的灰色地带,对于网约车市场存在的违规行为,将继续保持高压整治。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前几天,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了一例因在视频网站上“刷量”而被依法判处的案件,事实上,不仅仅是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等平台同样也是数据刷量的重灾区,而刷阅读量、刷点赞数,甚至已经形成了一条产值巨大的灰色产业链。在自媒体时代,流量就代表着价值,而刷量则成了引流的捷径,甚至在网上明码标价。那么,究竟有多少所谓的“大号”是靠“注水”包装出来的?剔除水分,它们的真实数据又是多少呢?微信文章阅读量也造假 有大号70%都靠“刷”在几大电商平台上,尽管和刷量相关的关键词,已经被屏蔽。但记者没费太多周折,就找到了以普通商品的名义,提供刷量服务的商家。刷量公司客服:微信公众号粉丝、阅读量,微博转发,抖音点赞,我们都可以操作。现在如果是微信公众号的话,想刷到十万,两千块就可以,看你还要不要点赞。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刷量分为技术刷和人工刷两种刷法,技术刷更便宜,但被查处的风险也比较大,而人工刷虽然成本高,但即便被发现也很难被认定为“刷量”行为。刷量公司客服:粉丝是分僵尸粉和活(跃)粉两种。僵尸粉是机器刷的,80块钱1000个。活跃粉也叫真人粉,会评论点赞,是980块钱1000个。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有上万客户,购买过他们公司的刷量服务。刷量现象真的有那么普遍?在这家第三方数据监测公司的数据平台上,记者看到,一些所谓的微信公众大号,阅读量都注了不少水。秒针系统产品负责人 陈義:文章页面上显示,它平均头条的阅读量接近7万,在汽车行业当中,算是一个体量比较大的微信公众号。但实际上,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发现,它真实的阅读只有在一万上下,可以说他剩下的五万或者六万都是刷出来的。据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的报告显示,存在数据造假行为的公众号中,平均的数据真实度,只有显示阅读数的30.7%。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阅读量都是刷出来的。这也造成了数据造假这条产业链的畸形繁荣,据估算,目前这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00亿元左右。刷单公司满屋都是手机 月入千万不是事儿其实从2016年开始,微信软件已经进行过多次技术升级,以剔除掉机器刷量的虚假数据,然而,“僵尸粉”容易甄别,真人粉却依然活跃,虚假的流量数据依然坚挺,“刷量”公司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呢?记者来到了深圳一家专门从事刷量业务的技术公司,一进门就看到,在几个白色的货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手机。每个手机上,都有一个正在运行的微信账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们公司养的号,也就是业内俗称的“真人活跃粉”。而这些微信号,也都是从第三方公司买来的。刷量公司工作人员:每天都有新产出的微信号,通常市场上我们也不买白号码,买过来至少要养个十几天,通常这十几天的空档期里面,不能刷量来变现的。要通过这些手机刷量,并且不被察觉,必须保持真实且“活跃”,这则需要通过公司开发的软件进行操作。刷量公司工作人员:一个后台可以添加设备(手机)进来,每个微信号都可以定一个位置,分住宅和工作两个位置,它可以相互切换。素材管理有朋友圈素材、小视频素材,可以自动发。通过后台控制软件,这个买来的微信账号就可以发朋友圈,甚至可以在朋友圈点赞,发送链接,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真实用户。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坦言,如今,单纯依靠僵尸粉刷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很容易被查出来,封号几率高,也挣不到钱。刷量公司工作人员:如果不封号的话,一个月挣个千把万是没有问题的。是谁在买这些假数据?△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在如此庞大的灰色产业链背后,其实是庞大的市场需求,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在买这些假数据?他们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如此热衷于买假数据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微信大号和网络红人的商业价值不菲。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一个头部大号一条带广告的微信软文推送,头条能够卖到50万元以上,而阅读量平均在6、7万的微信公众号也能卖到几万块。秒针系统产品负责人 张義:大的IP来说,更多的是靠广告,然后贴片,然后有一些植入再加上会员的销售,所整体带动的,所以它其实也有各种变现的机制。除了卖广告这样的商业合作,一部分网络红人、影视剧也依靠数据与平台进行分账来获得利益。今年6月,爱奇艺是公开起诉浙江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在帮助一些影视剧作品上新作品进行刷量,最后爱奇艺胜诉并索赔了50万元。但是专家认为,大多数时候,平台对于数据造假这个行业潜规则态度暧昧。互联网专家 包冉:互联网的生意在本质上就是数据的生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的衡量标尺其实很重要的就是数据。我们一部剧多少量,如果你的量别人都在刷,如果你不在刷的话,那么实际上这就形成了一种叫劣币驱逐良币。所以对于平台来说,他们一方面需要这种表面上的繁荣,因为这才能达到不掉队,另一方面也对此深恶痛绝。你刷量,我分账,警惕虚假繁荣的温床!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银河系”的潘琦、潘勇兄弟可谓资本运作的高手。 一方面,通过参、控股多家互金平台,“银河系”获取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利用上市公司实控人的便利,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 然而,高手折戟近年来已经是越来越司空见惯。最终等待潘琦、潘勇兄弟的,除了罚没非法所得之外,还有市场禁入的下场。 “银河系”两兄弟先后被罚 继2011年哥哥潘琦被证监会市场禁入10年之后,近日,证监会一纸《处罚决定书》又给予弟弟潘勇10年市场禁入的处罚。 证监会这份《处罚决定书》(下称“《决定书》”)揭开了“银河系”潘勇等人违规的盖子。 《决定书》显示,2017年3月中旬,“银河系”上市公司天成控股(3.310,0.09,2.80%)(维权)得知因一项资产置换不能确认收益,公司2016年净利润将从预披露的1000万元至1500万元变脸为亏损。股价存在巨大下跌风险。 与此同时,“银河系”另一家上市公司银河生物(3.330,-0.05,-1.48%)正在谋划一起并购,完成后可以大幅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于是,2017年4月17日至20日,短短四天的时间,潘勇大幅减持天成控股并加仓银河生物。不久后,前述消息相继以公告形式发布,两家公司股价也如期呈现一跌一涨态势,提前得知内幕消息的潘勇最终获利超1400万元。 事情败露后,证监会给予了潘勇10年市场禁入的处罚,没收全部违法所得的同时,罚款7466.65万元。 实际上,这早已不是潘氏兄弟第一次越过法律的红线。 因主导银河科技(现“银河生物”)财务造假、“坐庄”长征电器(现“天成控股”),早在2011年,哥哥潘琦就已经被证监会市场禁入十年。 野马财经发现,潘琦入主银河科技、长征电器分别是在2002年、2003年,开始进行财务造假及操纵股价的时间同样分别为2002年,2003年。 这意味着,甫一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权,潘氏兄弟就已经忙不迭地开始施展一系列财技。最终,潘勇留给投资人一地鸡毛的“银河系”,自己却在A股市场凭借内幕交易收获暴利。 值得注意的是,据《经济观察报》文章,2006年潘勇曾因非法拘禁罪被带走,而其犯罪原因是试图“诈钱”炒股。 时代在变化,资金渠道也在发生变化,潘勇这一次不再以“诈钱”炒股了,而是疑似利用互金平台“借”得了大量资金。 互金平台疑似成资金暗道 野马财经发现,“银河系”疑似将多家互金平台变成了自己的融资暗道。 “银河系”的核心资本运作平台为银河天成集团。通过这家公司,潘氏兄弟控制有银河生物(000806.SZ)、天成控股(600112.SH)。 除了这两家为人熟知的上市企业,银河天成还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悄然布局,参控股了多家平台。 工商资料显示,银河天成是有理树金服(杭州中佰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母公司;壹佰金融(深圳市壹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0%;365易贷参股股东(2018年7月退出)。同时,公司还持有啄米理财(杭州上陈金服)母公司四川都江机械35%股份,位列第二大股东。 除此之外,银河天成旗下天成控股投资设立天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了产品天成贷。 对互联网金融的看好与布局无可厚非。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平台疑似为“银河系”的资本运作输送了大量资金。 例如一家名为“遵义XX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在天成贷平台多次发标贷款。从成立时间,组织机构代码来看,这些描述与银河天成旗下银通投资完全一致。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向野马财经分析,该行为涉嫌变相自融的问题。 野马财经就此问题致电天成控股,对方以时间较忙拒绝了回应。 与此同时,2018年8月9日,365易贷发布公告,直言银河天成总裁姚某背信弃义,不履行还款承诺。 从公告可以看出,银河天成曾与365易贷进行过收购事宜的协商并在平台发标借款,但最终收购终止,借款也拖欠不还。 更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另一家互金平台爱投资曾向41家企业发布催款公告,天成控股与银河生物皆在其中。 暴雷之后留下一地鸡毛 浪潮退去,问题出现时,“银河系”忙着从中抽离。 2018年8月2日,深圳市福田警方对一些网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情况进行了通报,前文所述“壹佰金融”赫然在列。公告称,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相关涉案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野马财经注意到,早在2018年7月12日,银河天成就曾发布公告,称发现壹佰金融前股东涉嫌违规经营及利益输送,已停止收购,现实际控制人失联,集团已经报案。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 无独有偶,“银河系”相关的另外两家平台也已暴雷。 2018年7月23日,啄米理财、有理树发布迁址公告,将地址迁往“银河系”大本营广西。7天后,两家平台又同时发布清盘公告,将兑付期限最长延期两年。 2018年7月26日,杭州市公安局同样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有理树进行立案调查。 兜兜转转十余年,利用多家“P2P”平台,“银河系”融得了不少资金。雷声隆隆,伴随着的是“银河系”的急忙切割,留给投资者一地鸡毛。 然而,这些钱最终流向了何方,何时能够归还,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安徽证监局最新公布了一宗证券经纪人代客操作被罚,这是今年以来又一宗由地方证监局作出处罚的证券经纪人代客理财案。值得注意的是,该案系首例依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对经纪人代客理财行为作出处罚的案件。法律研究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从既往案例来看,依据《证券法》145条作出行政处罚的证券从业人员代客理财行为,基本为代为决策型案件。本案特殊之处在于证券经纪人代客操作,仅是执行客户交易指令。本宗案件的判罚有利于进一步细化代客理财的判罚。代客交易操作失误成“乌龙指”证券经纪人是证券公司委托公司员工或者委托公司以外的人员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的人群。根据行政处罚书,2016年9月2日,时任海通证券阜阳某营业部证券经纪人的陈晓飞,在为客户李某杰解答新三板交易知识时,接受李某杰以12元左右价格卖出其开立于华安证券阜阳某营业部账户的新三板股票“星光珠宝”的委托要求,并因此获知相关账户信息及交易密码。后陈晓飞根据前述委托在海通证券阜阳某营业部的电脑及其本人手机上多次登录“李某杰”账户,进行了多笔委托下单未成交,但2016年9月23日因误操作以0.01元的低价卖出并成交“星光珠宝”20万股。陈晓飞为李某杰办理证券交易事项,没有违法所得。违规代客交易股票被罚5000元基于上述事实,安徽证监局认定,陈晓飞作为证券经纪人,接受李某杰委托,代其办理证券交易事项,违反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三款有关“证券经纪人不得为客户办理证券认购、交易等事项”的规定。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安徽证监局对陈晓飞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罚款。《证券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未经过其依法设立的营业场所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这类行为俗称“代客理财”。近年来,已有多名证券从业人员因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代为买卖证券的行为而被证监会予以处罚,从既往的处罚案例来看,代客理财案件的决策和操作均由客户经理作出。法律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本案特殊之处在于,由于客户缺乏新三板交易经验,陈晓飞作为证券经纪人,私下接受了客户委托,以相对固定价格代为操作卖出其账户的证券,但不进行交易决策,且实际因误操作导致成交一笔,并不属于上述传统意义上的包含交易决策“代客理财”行为,“这或许是案件的处罚依据为《条例》而非《证券法》的原因。”根据《条例》和《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证券经纪人作为证券公司外部人员,仅能接受证券公司委托,代理其从事客户招揽、客户服务等活动,而《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可以授权从事的活动内容,该条规定:“证券经纪人在执业过程中,可以根据证券公司的授权,从事下列部分或全部活动:(一)向客户介绍证券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基本情况;(二)向客户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及开户、交易、资金存取等业务流程;(三)向客户介绍与证券交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证监会规定、自律规则和证券公司的有关规定;(四)向客户传递由证券公司统一提供的研究报告及证券投资有关的信息;(五)向客户传递由证券公司统一提供的证券类金融产品宣传推介材料及有关信息;(六)法律、行政法规和证监会规定证券经纪人可以从事的其他活动。同时,《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证券经纪人应当遵守证券公司从业人员的管理规定,其在证券公司授权范围内的行为,由证券公司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超出授权范围的行为,证券经纪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条第三款规定,“证券经纪人不得为客户办理证券认购、交易等事项”。记者获得的一份证券公司客户经理“十大禁令”中,明确提出十条客户经理展业“红线”。南方一中型券商的营业部员工告诉记者,这十条禁令同时适用营业部员工和证券经纪人。前述法律研究人士表示,证券经纪人陈晓飞代客操作买卖证券的行为,实质已超越法律法规和证券公司授权范围,违反了《条例》和《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证券经纪人从业的相关规定。根据《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等值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万的,处以3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任职资格或者证券从业资格。……(四)证券经纪人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客户办理证券认购、交易等事项。”因此,证券经纪人陈晓飞最终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相应处罚。该案处罚的作出,再次警示证券从业人员莫要怀有侥幸心理,违规代客理财,挑战监管红线;同时提醒广大投资者,股市投资有风险,切勿轻信证券从业人员的私下“承诺”,将自身账户密码告知他人,以免给自身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今年,游戏行业的寒冬似乎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那些苦等版号的游戏团队在这个8月没能等来重启的好消息,迎接他们的反而是版署将调控网游总量的“噩耗”。噩耗传来8月30日晚间,教育部官网发布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在这份正式通知中,国家新闻出版署表示:“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虽然教育部官网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通知整体与游戏行业关系不大,但是在版号与文号审批通道双双关闭,游戏团队苦等重启的节骨眼上,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意见还是触动了游戏投资商那条敏感的神经。8月31日,美股以及A股中与游戏业务联系最为紧密的多家上市公司开盘大跌。截至早间10点30分,网易大跌7.19%,腾讯大跌5.15%,三七互娱、完美世界、游族网络等跌幅超过7%,掌趣科技、恺英网络、巨人网络、中青宝、昆仑万维等小幅度下跌。游戏媒体GameLook CEO洪涛在《版署游戏总量调控新政下,游戏业走向何方?》一文中写到,“从‘实施’的用词来看,‘总量调控新政’落地游戏业将没有半点回旋余地,不出意外这项新政将在游戏产品版号恢复审批之日起正式施行。”易观数据分析师廖旭华认同这一观点,他向时代财经表示,“这则消息不会是‘烟雾弹’,毕竟是发布出来的文件。只是目前暂不清楚具体是怎么控制?控制多少?”在版署还未有进一步明确消息时,闻风而动的版号代理机构已开始在朋友圈内喊出“控制总量了,传奇版号,一口价200万,要的赶紧”的话语。一位正在等待版号申请通道重启的游戏开发人员在朋友圈评论道,“预计到今年游戏行情不好,但没想到比预期更坏更艰难”。部分游戏行业人士甚至在朋友圈内刷起了“管管孩子,救救游戏”的言论。冲击几许?从中小游戏团队角度而言,这一新政或将对其造成重击,但是从整个游戏行业角度来看,总量控制新政、配额制对游戏市场的冲击还有待观察。在廖旭华看来,版号关闭前,版署每月过审的游戏绝大部分为棋牌类。腾讯与网易一年也仅有60余款游戏上线,其他上市公司预计20款左右。因此,主流市场游戏体量不大。如果政策最终以整体数量和控制质量为主,那么对主流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洪涛亦表示,只要版署总量是基于对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数字,并以剔除不良类型涉赌游戏、以及低素质游戏为目的,那么不仅能兑现总量控制,且确实会加速游戏业注重版权、创意、精品化的趋势。上海木七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VP李峰则告诉时代财经,今后研发精品化更易被发行大厂绑定,游戏更注意长线版本迭代及维护;优秀游戏代理权争夺白热化,发行商需要努力提升单款产品效果最大化及长线的运营能力,不能再靠多款产品上架开数据宝箱。另外,平台对于参与首轮测试、曝光、首发要求更严格,过渡期更多产品冲击东南亚、港澳台等华语地区。对于出海这一话题,廖旭华也有相似观点,他认为,新政之后,出海热将加速,游戏企业扩展海外市场成为必选题。人心惶惶早前,时代财经曾报道,在游戏版号通道关闭的这5个月,市场大约缺失3500款新游戏,部分版号代办机构甚至直言有近6000款新游被积压。在这一过程中,中小游戏团队处境艰难,部分中小游戏团队因产品无法商业化回笼资金而散团。如今,版署若再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那么对于近百家苦等版号通道重启的游戏团队又将是一拳重击。在游戏行业深耕数年的游戏媒体人“风贼”告诉时代财经:“版号数量做出控制,首当其冲要‘凉’的可能会是收入偏低的小游戏和独立游戏。”与“风贼”观点相同,洪涛也认为,“利空是明显的,产品总量控制,意味着国内游戏业产品生态的停滞,这对靠数量取胜的公司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同时对中小公司而言、如果不能摸清楚未来版号审批的标准,这类小企业的游戏产品的商业化将变得遥不可及,进而导致创业生态的崩溃。”“风贼”还认为,未来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版号资源,游戏团队或将会把游戏做得更加重度,付费陷阱将更多。同时,套用、借用、挪用版号的问题会持续爆发。“规避版号问题的公会渠道和私服渠道或将成为中小发行的无奈选择。”从游戏团队角度而言,无论是版号重启还是控制总量,其都需要及早布局,做好预案准备。因为,未来,其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少。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分析师提及的出海,以及部分游戏分析师建议的小游戏、AR、VR游戏领域或许也能成为游戏团队未来考虑的方向之一。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时下,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与困境、甚至是生死抉择,正在向戴威和他的ofo团队逼来。ofo真的快弹尽粮绝了吗?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财经网透露,最近一段时间,ofo拖欠了云鸟、德邦等多家物流供应商数亿人民币欠款,目前,ofo方面正在私下秘密与多家物流供应商谈判解决方案。一位接近此次谈判的云鸟物流内部人士向财经网表示,“与ofo的谈判非常吃力它可能真的没钱了,谈判只能慢慢推进”,该人士称,ofo与云鸟物流是合作关系,是云鸟物流的大客户,ofo方面却迟迟拖欠款项,目前已达1.1亿元左右。8月29日下午,财经网第一时间分别向ofo创始人戴威、ofo联合创始人薛鼎进行电话求证,截至发稿,二人均未对此事作出任何回应。值得玩味的是,云鸟物流方面也未作出答复。此前,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称,ofo与物流公司、生产商、维修厂等之间均有欠款,金额达上亿元,与ofo有合作关系的物流商表示,从2017年9月、10月份开始,ofo的回款速度慢了许多。该报道又称,ofo与德邦物流、卓尔集团(卓急送母公司)、传化智联(易货嘀母公司,据了解ofo与易货嘀双方也有欠款)、雷克斯等公司。ofo方面表示:“目前ofo资金状态良好,针对所有供应商均有明确的付款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中。”财经网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ofo正经历着来自内外的诸多困境:多次被传收购,资金链断裂、员工离职、供应商催款....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ofo一步步走到了至暗时刻。据财新报道称,截止2017年12月,ofo账面上可供调配的资金仅剩3.5亿元。6月1日,有消息称ofo由于资金链紧张,总部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同时高管层变动剧烈,曾任COO的张严琪离职,由他带领的海外事业部业已解散。为进一步补充弹药,自给自足,今年5月下旬,由于难以靠用户的单次骑行获取利润,ofo开始发动员工售卖车身广告,以期从B端寻找到大规模变现的路径。根据刊例显示,ofo给出的资源数据为“1500万辆单车、覆盖2.5亿用户”,而品牌定制车身的广告价格为每辆2000元/月,开屏广告价格为100~120元,1000CPM起售。除了卖广告,另一方面,ofo取消了全国20个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目前依然可以使用这一服务的仅为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除上述城市之外,如果用户不购买95元的“福利包”,就需要缴纳199元押金才可使用ofo。今年4月,美团以27 亿美元的价格将摩拜单车纳入囊中后,媒体曝出其挪用押金 60 亿人民币、拖欠供应商欠款 10 亿人民币的财务漏洞,也进一步在压垮供应商对 ofo 的信任。很快,舆论焦点视线转移到了ofo 的身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这家公司被阿里、滴滴收购的传闻一直不断,至今也未坐实,其中原因众说纷纭。今年2月初,ofo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换取了阿里巴巴17.7亿元的借款;3月中旬,ofo称以股权+债权的方式,获得阿里领投、蚂蚁金服等跟投的E2-1轮8.66亿美元(约55亿元人民币)融资,其中包含了之前的借款。另据相关媒体报道,戴威拒绝了滴滴方面的潜在收购要约,并号召公司员工“战斗到底”。程维对 ofo 的预期买入价格只有美团收购摩拜 27 亿美金的一半。时下,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与困境、甚至是生死抉择,正在向戴威和他的ofo团队逼来。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这是拼多多赴美上市37天后,呈现给公众的第一份财报。北京时间8月31日,拼多多(NASDAQ:PDD)于美股收盘后公布了该公司截至6月30日的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拼多多第二季度的总营收为27.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9%;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较为重要的数据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增长也很快,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个月,拼多多GMV为26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3%。但拼多多的“利润”就不太好看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64.9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09亿元亏损相比,翻了近60倍。在用户方面,第二季度月度平均活跃用户人数(MAU)为1.95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95%;用户花的钱也更多了,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每活跃买家年度支出为人民币762.8元。发财报当天(8月30日)拼多多的股价表现可不咋地,大跌14.94%,收于17.99美元。相比上市首日超过300亿美元的市值,拼多多如今的市值已经跌破了200亿美元。但受到财报影响,盘后股价回升5%。股权激励+市场支出=亏损翻了60倍的净亏损其实有迹可循。一下子拉大GAAP净亏损的是拼多多向员工发放的股权激励。和其他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一样,上市这么大的事,总归要发些小甜饼以示激励。拼多多在这份财报中一次性计算此前面向全体员工发放的股权激励,于是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GAAP),拼多多的累计净亏损为78亿元。若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即除去股权激励的影响,拼多多在Q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6.73亿元。但这个亏损数据跟去年同期的1.07亿元相比也翻了好几番,主要是被拼多多高昂的各项费用支出拖累了。广告、市场推广方面的费用大幅增加,达到29.7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242%,财报中将此归因于线上与线下多项广告、推广活动。费用唰唰地涨,现金流也受到影响。拼多多Q2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大幅度降低到3.6亿,去年同期为12.8亿,降低了71.9%。五花八门的广告和推广显示出了拼多多想在多个渠道获客的决心。但离开了微信,想在其他渠道获客哪那么容易呢?Q3见分晓对于拼多多来说,这份财报其实算不上很关键。毕竟第二季度的时候它还没上市,此份财报中的许多数据在它7月中旬更新招股书的时候就提到了,目前轰轰烈烈的“打假”运动也是上市后才开始的。上市的这一个多月,拼多多因“假货泛滥”成为舆论焦点:品牌找上门维权、相关部门来约谈、美国投资者还提起了诉讼。据拼多多8月22日发布的“双打行动”阶段性说明,公司展开打击销售侵权和假冒产品的“双打”行动,对社会持续关注的“傍名牌”等现象进行了治理:8天内关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万件,此外还开设专门的举报邮箱。这一个季度的拼多多经历了上市这样的“高光时刻”,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种种问题。当剔去了那些占据其“半壁江山”的山寨产品,拼多多的GMV和MAU会有怎样的走势?赴美上市、接入资本市场,对拼多多的业绩数据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下个季度的财报,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