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此次会议提出多条针对性策略,直击要害。对准当前企业反映较多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发债难”、“金融机构回避对民企贷款”、“盲目抽贷断贷”等问题,逐一提出解决之策。周六休息日,中央高层仍在忙碌地为中国经济把脉出招。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题会议,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鹤主持。实际经济活动中,融资难、融资贵、资金链不稳定、改革落实不到位导致企业内生动力缺乏已屡见不鲜。围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此次会议提出多条针对性策略,直击要害。对准当前企业反映较多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发债难”、“金融机构回避对民企贷款”、“盲目抽贷断贷”等问题,逐一提出解决之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四大焦点问题入手,对应决策层的相关新提法和表述,寻找政策踪迹,解读此次多箭齐发的威力,进而尝试理出决策层对于如何激活微观主体活力的思路和脉络。焦点一: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会议提出:特别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实施好民企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研究支持民企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企发展支持基金。】未来,哪个领域将成为打开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突破口?记者首先注意到,此次会议开门见山,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上。而当前影响当前民营、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病灶”具体体现在何处?会议对此的回答简明扼要,那就是“融资难”。记者也注意到,对此,决策层也有一以贯之的认识。在近期召开的两次以讨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为主题的重要会议——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第二次会议上,都研究了同一个议题,即如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长期以来,民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其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而今年以来,一些意料外因素的集中爆发,使得这类企业又陷入新的融资困境,也就是“发债难”:发行债券往往是各类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共有16只民企债券违约,占同期违约债券总数的64%,其中还有不少是上市公司。民企出现相对密集的债券违约现象后,也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市场恐慌情绪,不少民企原本的发债计划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例如,当时国内一家知名民营园林企业计划发行规模10亿元的公司债,但最终只完成0.5亿元的发行,导致其资金链出现不稳定倾向。如何解决“发债难”这一当前民营、中小微企业必须直面的突出问题?此次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会议强调:“实施好民企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研究支持民企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企发展支持基金。”显然,从会议相关表述中可以看出,决策层对于民企继续通过发行债券方式融资,总体上还是持肯定态度。此外,决策层还强调了通过股权方式进行融资的必要性。而对于这两类支持措施未来将如何具体操作,记者也注意到,这次会议召开前一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态称,要推动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计划,通过信用风险缓释为部分发债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带动民营企业整体融资恢复。同时要推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基金,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支持。焦点二: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会议提出: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责任。】除了发行债券外,民企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这类企业往往也面临比较明显的困境。也就是说,它们不仅面临“发债难”、还面临“借贷难”。记者注意到,从目前的情况看,商业银行往往在贷款中主动向国企倾斜,而忽视民企和中小微企业的诉求。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所提到的一种现象很具有代表性:“有些机构的业务人员认为,给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是安全的,但给民营企业贷款政治上有风险,宁可不作为,也不犯政治错误。”而在此次会议上,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商业银行对向民企和中小微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有关表述对此明确强调,要“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记者也注意到,此前多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也指出,要改进宏观审慎评估考核,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合理确定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分支行行长和领导班子考核中,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要降低小微金融从业人员利润指标考核权重,增加贷款户数考核权重,提高从业人员积极性。不过,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同时,此次会议也直面了商业银行贷款给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确实会给其带来一定风险的现实。对于商业银行贷款给这一类企业具体会带来哪些风险,在今年6月的一场会议上,央行行长易纲曾表示: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财务管理往往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弱。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单户授信500万以下贷款不良率更高,金融机构获得的收益较难完全覆盖风险。对于这一阻碍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重要不利因素,会议也有针对性地作出了兜底性安排。有关表述指出,未来要“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责任。”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有关表述,比之前在《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中提及的“要深化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办法”的方案,更加明确和有操作性。焦点三: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会议提出: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有效治理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人为拉长融资链条等问题。】记者注意到,目前横亘在民营、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大山”,除了申请贷款难外,还包括这类企业即使从银行申请到了贷款,也有可能遭遇停贷、压贷、抽贷、断贷的问题。对此,会议强调,“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停贷”这一概念较为容易理解,而资料显示,“抽贷”是指银行提前收回贷款的行为,突出表现在企业按时还贷后,银行却未按约定继续放贷或擅自减小贷款规模;“压贷”是指银行故意拖延放贷时间的行为,通常会拖延2至3个月;“断贷”是指银行直接取消向企业贷款的行为。上述行为都会对企业造成突然的资金压力,打乱企业的正常经营计划。记者还注意到,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中也提出:“对符合授信条件但遇到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继续予以资金支持,不应盲目抽贷、断贷。”不过,将两种表述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此次会议的有关表态更为明确,首先,此次会议明确限定了享受特定政策的范围,即“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其次,此次会议强调这类企业不能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与银保监会发文中强调的不能盲目“抽贷、断贷”相比,范围有明显扩大。焦点四:加大国企下一步改革力度【会议提出:要认真总结国有企业混改试点经验,加大下一步改革力度。】记者注意到,当前企业和微观主体活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不仅体现在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领域,在国有企业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国企改革研究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曾评论称:“当前国企还是活力不足,几年来这个问题进展不大,甚至有些地方国企活力不如之前。有些地方,越改革对国有企业管制得越厉害,活力越是不足。”对此,决策层也有明确认识。例如,在10月9日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就强调要“充分认识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而在此次会议上,加强国企改革力度也与多项促进民营企业活力的措施并列在一起,体现了决策的全面性和一致性。而从相关表述中,记者也注意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混改的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被视为是有效激发国企活力的一项重要法宝。本月早些时候,刘鹤出席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已针对下一步国企改革的全面推进,提出了“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十六字方针。资料显示,这一方针最早出现在201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当时会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可以看到,当时这十六字方针的提出,主要针对的是国企改革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在那次会议上,该方针所针对的对象则扩大到了国企改革的全方位、各环节。...
10月20日,证监会决定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由3年缩短为6个月,支持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在此之前,今年2月份,证监会开始区分交易类型,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对于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其他交易,还加强了信息披露监管,重点关注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及整改情况、相关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与IPO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及原因等情况。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为防止部分资质较差的IPO被否企业绕道并购重组登陆资本市场,前期证监会发布相关问题与解答,对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设置了3年的间隔期要求,并强化信息披露监管。这一做法对防范监管套利、维护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9个月有54家IPO排队企业上发审会被否,另有17家为暂缓表决、取消审核等情形。 证监会再次修订明确,考虑到IPO被否原因多种多样,在对被否原因进行整改后,不乏公司治理规范、盈利能力良好的企业,其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呼声非常强烈。为回应市场需求,统一与被否企业重新申报IPO的监管标准,支持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证监会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 业内人士表示,缩短IPO被否企业重组上市间隔时间,有助于降低IPO未过会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融资的制度成本和上市时间成本,将助推优质的拟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另有市场人士表示,当前A股市场大幅调整,为了让股市重新恢复活力,证监会已经放开了并购重组的审核,这次缩短IPO被否企业重组上市间隔时间,或将会适当放开借壳上市的审核,这将有利于优质企业多途道登陆A股。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离岸业务涉嫌腐败?”瑞士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一瞥报》21日称,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简称瑞银)和瑞士宝盛银行两家全球金融机构近日发出内部指令,建议部分员工推迟前往中国的出差旅行,其背景是瑞银一名女员工近期在中国“被限制出境”.瑞士《新苏黎世报》报道称,该员工没有被捕,但被怀疑帮助中国富人“避税”“转移资产”,被中国有关部门要求延迟离境,接受询问彭博社称,瑞银集团是欧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去年刚获得中国内地私募基金牌照。目前,瑞银集团发言人拒绝对此事作出评论,瑞士信贷发言人表示,没有向员工发出旅行禁令,同样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则拒绝发表评论。《一瞥报》称,据消息人士透露,被限制离境的这名员工属于瑞银集团财富管理部门,通常在新加坡工作,她的个人身份无人知晓。事发后,瑞银向其资产管理人发出旅行警告,要求他们推迟前往中国的旅行,证券部门不在限制之列。报道称,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超过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中国是金融机构的潜在金矿。瑞银被认为是在中国市场走得最远的国际银行。彭博社21日称,该事件的背景是中国政府的反腐败行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斯科特·肯尼迪说,中国正开展大规模反腐行动,并努力实现经济去杠杆,“政府正像激光束一样聚焦金融业”。《新苏黎世报》称,在国际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中,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北京容忍了“灰色地带的汇款”。“但现在,中国当局对市场领导者瑞银集团进行了批判性的审视,这是一种信号。”英国《金融时报》21日称,瑞银的“旅行禁令”只发给了涉及中国市场的少数财富管理人。该银行是亚洲市场最大的财务管理者,管理着3830亿美元的财产,花旗集团和瑞士信贷分别以2560亿和2020亿美元财产位居其后。评论称,“ 中国监管部门一直试图阻止富裕阶层利用漏洞将财产转移到海外,并监视着财富管理银行及其银行家。”今年3月,瑞银集团因违规操作遭香港证监会罚款1.19亿港元,并被禁止在未来18个月担任香港市场新股IPO保荐人。...
一笔5亿的企业债,债券抵押物价值可覆盖债券本金两倍多。如果你担心企业遭遇风险在兑付时还不上,还有银行承诺:兑付之前为该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贷款给企业供其还债。而且,在债券兑付前3个月,评级公司刚刚调升了该企业评级。这样的企业债被称为是“最不可能”发生违约的,然而理想却被现实打了脸——10月9日,宁上陵集团公告表示,其原本应于10月16日兑付的一笔企业债出现兑付困难。中国证券报调查之后了解到,该笔企业债曾令投资人心安的增信措施其实漏洞百出。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需仔细甄别信用债的增信条款,而债券发行人则需要规范增信措施,以赢得信任。“最不可能”的违约业内人士认为,即便如今投资者对信用债违约事件已习以为常,宁上陵集团的企业债违约仍令人意外。10月9日,宁上陵集团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原定的偿债计划实施受阻,导致公司出现流动性困难,偿债基金尚未有效落实,本期债券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宁上陵集团请债券持有人10月12日到宁夏银川商讨兑付事宜。公告中待偿付的债券是指2012年宁夏上陵集团发行的规模5亿元的3+3年企业债——12宁上陵。该笔债券的主承销商为国海证券。某债券私募人士表示,该笔企业债一度被业内认为是最不可能违约的企业债之一。宁上陵集团10月9日的公告的确令人错愕。公开资料显示,宁上陵发行的该笔企业债配了多重安全垫。第一,宁上陵集团以宁夏固原市文化街新时代购物中心作为抵押。2017年底,中瑞世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该购物中心的评估价值为10.37亿元。依照上述估值,抵押物价值可覆盖该笔债本金两倍多。第二,“12宁上陵”还得到了银行的流动性支持。某银行当地分行承诺为12宁上陵“提供流动性支持:在每次付息或本金兑付日前10个工作日内,给予发行人不超过债券本息偿还金额的流动性支持贷款,仅用于债券偿付本息,以解决发行人偿付困难。”第三,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兑付期之前3个月还将“12宁上陵”主体评级由AA-调至AA,债券评级由AA调至AA+。上调评级的理由中,鹏元评级也表达对宁上陵集团经营状况的看好。三重安全垫,任何一重安全垫起作用,持有人似乎都不必担心。事实上,这些安全垫确实曾给部分投资者吃了“定心丸”。部分投资者表示,是实地看了抵押物后,才买进该笔企业债的。“12宁夏上陵债发行的时候,我们也做过调研,后来陆续买了200万元。”一家“12宁上陵”机构持有人说。所以,当10月9日宁上陵集团发布公告表示该笔债兑付困难时,持有人不禁错愕不已。而记者致电宁上陵集团方面,其表示确实已经违约了;但公司在努力解决问题,以期完成兑付。10月17日,宁上陵集团再度发布公告,表示已部分偿付该笔企业债。“10月16日已向上交所场内全部债券持有人发放利息,共计504万元,同日已向指定账户划拨了部分偿债资金款3972.44万元。出于保障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考虑,将于10月18日兑付上交所场内债券持有人部分本金。”据投资者透露,该债券持有人包括交易所个人投资者、交易所机构投资者和银行间持有人,持有金额分别为2000多万元、3000多万元、4.4亿元。截至记者发稿,宁上陵集团仅兑付个人持有者的本金和利息,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利息及40%本金。宁上陵集团表示:“对于尚未兑付部分,公司后续将会根据偿债资金筹集情况,有序地逐步解决债券本息的兑付。”宁上陵集团还称,地处银川市繁华地段的星华汇项目年底预计封顶,会给公司带来现金流入,另外公司也在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投资。不过,最不可能违约的债券违约了,仍不免令人思考:发行时令投资者心安的重重安全垫怎么就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呢?“安全垫”消失10月9日之后,“12宁上陵”原本稳固厚实的“安全垫”均不再能令人心安。首先是债券评级急转直下。在上调宁上陵评级约3个月之后,10月9日,鹏元资信将宁上陵集团主体评级从AA调为B,债券评级由AA+,调整为B.10月15日,鹏元资信再次将宁上陵集团主体评级调为C,债券评级调为CC。当记者问为何在兑付到期前3个月上调宁上陵集团主体评级时,鹏元资信人士表示跟踪评级报告中已经表明了上调理由,即宁上陵集团子公司定增成功,集团经营状况良好。对于记者所问如何解释3个月之后出现兑付问题时,鹏元资信并未给出回应。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宁上陵集团资产和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再融资能力受限,面临极大的流动性压力。一位持有人表示,宁上陵集团曾尝试发新债偿旧债,上调评级或与宁上陵发新债相关。其次,承诺提供流动性支持的银行方宣布流动性支持条约失效。该债券拥有银行作为流动性支持者,曾承诺在兑付日前给予发行人流动性支持。出现兑付问题之后,流动性支持方却宣布不提供支持。记者了解到,10月12日,在宁上陵集团召开的债权人大会上,来自银行方的人士回应债券持有人的质疑“为什么不提供流动性支持”时,其表示“宁上陵公司已经不具备贷款的资格了。”因为宁上陵集团在该行有2.8亿元贷款,9月20日左右发生了欠息。此外,部分持有人认为“声称”可覆盖本金两倍多的抵押物价值存疑。“12宁上陵”违约时,曾承诺提供流动性支持的银行因宁上陵集团其他的贷款欠息,称其丧失了获得流动性支持的权利。“对于持有人来说,公司发债时在银行有哪些贷款,持有人很可能并不知悉。但这些贷款一旦发生欠息则可能令流动性支持条款失效,持有人利益受损。如果这些风险因素不在债券发行的时候揭示,则投资者极容易高估流动性支持的作用。”北方某中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表示,流动性支持是债权发行中的非标准化安排。“没有法规规定什么情况下机构可以为债券发行人做流动性支持,流动性支持的约定条款应该怎么写也没有相关的规定。”法律人士张先中撰文提醒投资者区分保证担保与流动性支持。保证担保是以保证人的财产增加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责任财产的范围,从而起到增信的作用。流动性支持方按约定替债权人承担一部分或全部信用风险。问题在于,我国的合同法对流动性支持约定并无明确规定。投资者需区分两者的不同。上述北方某中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表示,由于流动性支持条款约定灵活,投资者尤其应该注意是否存在实际情况削减流动性支持的效力。此外,“12宁上陵”债券的增信措施上有抵押物担保是吸引部分持有人投资的原因。但10月9日宁上陵集团宣布违约之后,一位持有人实地走访后,对抵押物估值提出了异议,理由是该物业估价远高于周围物业估价。公开资料显示,该债券所抵押的房地产在2011年-2018年7年期间经过了5家评估公司评估,5家评估公司给出的估值在10.1亿元到10.3亿元之间。上述持有人指出:“2018年10月同样位于该地段的沿街店面最高单价也不过2万元/平方米,平均价格集中在1.8万元/平方米左右。据周边中介描述,这一价格还是在经过最近几年较大幅度上涨后实现的,3年前这里的店面均价在1万元/平方米左右。而评估机构在7年中5次的评估总价均在10.2亿元左右,该抵押物共27,316.97平方米,折合单价37339元/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该抵押物在7年前的2011年就已经价值37339元/平方米左右,且7年间单价一直在1000元以内波动。”记者就担保品估值问题致电该只债券的主承销商办公电话和证券代表私人电话时,一直无人接听。针对持有人的质疑,记者致电某国际房地产评估公司人士,她表示对于已完工物业,不宜按照地价来估算物业的价值,应该依照物业所能产生的现金流来估算。一般来说宜选用可比物业产生的现金流参照,但实际操作中的确存在一些灰色地带。“比如当地没有面积可比的物业,很多评估机构可能选取附近一个小型相似物业,可能该物业的现金流状况非常好,以此来估算待评估物业的价值。我们认为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店面现金流与几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的现金流是不可比的。” 她说。投资者如何甄别担保品估值是否合理?上述国际房地产评估公司人士坦承物业估值很难有标准答案。她表示,投资者需要明确的是,完工物业的估值需要立足于其所能产生的现金流。“如果评估方给出了这样的估值,那么其需要说明,该物业需要产生多少现金流才值这样的估值。”她说。重启对企业的信任中国证券报曾在此前的报道中指出,监管部门重视违约债处置,对违约债“一查到底”。针对发行人,监管部门关注其在债券发行、债券存续期以及募集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按照规定披露信息,一旦发现违规,追究责任人;针对中介机构,监管机构正排查其是否按照要求开展尽调,是否履行了受托职责。2018年下半年,由于债券违约影响,评级机构等相关三方机构也因未勤勉尽责而遭受处罚。“规范信息披露,规范债券发行、债券存续期以及募集资金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投资者才能拥有安全感,重启对企业的信任。”一位债券私募固定收益投资总监表示,在当下倡导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重启对前景看好的企业的信任是当务之急,“这一切的前提是,融资各个环节、各相关方都是规范的”。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十月份个税改革的红利刚进钱包,第二波红利又来了!年轻人要租房,中年人要教育孩子,赡养老人,偿还房贷……如何进一步减轻人们的负担?10月20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新鲜出炉。征求意见将有15天时间,再经过修改完善,提交国务院讨论,于明年1月1日实施。关于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租房以及赡养老人的费用如何抵扣?哪些情况可以抵扣?每月税前能扣除多少金额?比如,小张是独生子女,丈夫也是独生子女,需要赡养三位老人和养育两个小孩,小孩在读幼儿园和小学,还在还房贷,每月月薪在扣除“三险一金”后,小张收入两万,丈夫收入三万。在今年10-12月期间,按新个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并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按月计算缴纳税款。相比9月,小张10月交税1590元,减税1530元;她丈夫交税3590元,减税2030元。从明年1月1日起,若子女教育和房贷利息计算在小张丈夫一方,小张可享受一项赡养老人2000元;她丈夫可扣除的有: 2000元(赡养老人)+2000元(子女教育)+1000元(房贷利息)=5000元;由此,明年起小张交税金额为1190元,丈夫交税金额为2590元,在前述减税基础上,夫妻二人再减税1400元。再来看看单身的案例。一位北漂小刘,交完"三险一金"后月薪20000元,在职研究生在读,有继续教育支出、租房、赡养老人三项支出可以扣除。9月,小刘交税3120元,10月交税1590元,减税1530元。专项附加扣除生效后,小刘还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400元(继续教育)+1200元(北京租房)+2000元(赡养老人)=3600元,计算可得小刘交税金额为930元,再减税660元。什么是专项附加扣除?新个税法目前已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专项附加扣除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何为专项附加扣除?它指的是,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了起征点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如子女教育等六项费用。这是我国首次在个税制度中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也被普遍认为是我国推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重要一步。新个税法明年实施后,折算到月收入的个税计算方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算法看似复杂了些,有些人说与其这么折腾,还不如把起征点再提的高一点,达到的似乎是同样效果。但一位财税专家向记者表示,专项抵扣的最终效果,是让部分纳税人个税感到负担减轻,其长远意义在于推动各部门信息共享,推动大家能够与相关部门互动,有利于民众有序了解,遵循税法,深化个税综合与分类改革,体现税收公平。对于具体如何定额标准扣除,专家向记者解释称,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老百姓只要有扣除项的实际支出,大于或小于扣除标准的都按照标准计算。他举例,一人房贷利息支出每月800月,另一人每月房贷利息支出每月1200元,这两种情况都按照每月1000月的标准扣除。接下来,我们一个个划重点。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月社会普遍关心的子女教育如何界定?幼儿园怎么扣?高中到大学能不能扣?从适用范围来看,包括学前教育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往后子女的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大专)、硕士以及博士都符合扣除范围。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这意味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将能享受到每年24000元的定额扣除。需要指出的是,每年12000元或24000元的扣除,既可以父母一人扣50%,也可以由一方扣除10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首套房贷利息扣除1000元/月除子女教育外,住房费用方面的扣除也备受关注。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不得扣除,并且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扣除机会。一位财税专家向记者表示,对比我国与国际上房贷占工资的比例,每年12000元的额度是比较合理的。此外,首套房贷利息可以选择由夫妻其中一方扣除,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租房扣除1200元/月买房的人享受到了扣除,租房者也不例外。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租房产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扣除。需要指出的是,在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内容中,这是唯一一项有地区区别的,主要分三类情况。具体来说: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在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12000元(每月1000元);在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此外,对于夫妻租房的情况,夫妻在同一地租房,只能由一方扣除租金支出;而夫妻在不同城市工作,且各自在主要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租金支出。需要强调的是,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这意味着,房贷利息和房租只能扣除一项。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扣除2000元/月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赡养老人成为社会焦点,在专项附加扣除中引入赡养老人支出,可谓抓住了社会痛点。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进行扣除;其中分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两种情况。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分摊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如平均分摊、约定分摊等情况,分摊方式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此外,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举个例子,一位老人有三个子女赡养,每个孩子可以平均分摊每年24000元扣除额度,每人每年8000元;也可以经老人指定或者子女约定,每个子女分别享受6000、6000、12000的扣除额,但每个子女的扣除额不能高于12000元。值得关注的是,有些情况下,赡养老人不止两位,这种情况会不会增加扣除额度?根据征求意见稿,赡养两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大病医疗限额扣除每年60000元在医疗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范围内的自付和医保范围外的自费,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继续教育扣除每年4800元或3600元根据征求意见稿,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分两项:学历继续教育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最高扣除额度可达5600元/月!看过专项附加扣除的详细规则后,可以设想下,漂在大城市追逐梦想的年轻人至少有租房项可以扣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职场人则可以扣除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因此,大部分个税纳税人都会有一项、两项,甚至最多五项全部符合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如果你的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在7000-30000元之间,按照不等的抵扣标准,可以再有多少减税空间?根据记者测算,除大病医疗附加扣除和其他极其特殊情况外,假设一人符合四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即享受最高扣除额度,应当这样计算:1000×2(子女教育)+400(继续教育)+1200(租房)+ 2000(养老),总计5600元。...
...
在本轮房价下跌中,也出现了较多的业主要求退房现象。与此前几轮不同的是,退房的理由,多了一个“双合同陷阱”,包括精装修不达标或延期、开发商违规售房等。因为降价退房并不能直接成为理由,退房总是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支持。而隐藏在这轮“维权”背后的毛坯+装修双合同现象,成为退房或补偿诉求的一个最大借口。近两年,各地政府严格控制楼市价格,部分开发商违规使用双合同“变相涨价”,购房者被动接受,为后来的纠纷埋下了隐患。进入9月,多个城市住房开始量价齐跌,楼市进入下行周期,之前被房价上涨遮蔽的很多矛盾纷纷爆发,因双合同而要求退房的纠纷也多了起来。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双合同涉嫌违规,但并不因此构成法院判决开发商败诉的理由,法院的判决依据是合同,只要双方签订了合约,而又没有证据证明有人胁迫签约,则视为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10月19日,广州住建委发布《关于我市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作出说明》,明确提出保持调控力度不放松,在保持成交价格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新建商品住房预售和网签价格指导机制进行优化,严禁开发企业拆分价格报备。房产销售的灰色地带“某某一号,户户南向望湖,明天开盘,三成首付,装修可以贷五到十年,今天最后一天认筹享开盘优惠!”在一些人的朋友圈中,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房产销售信息。其中的装修贷,便涉及住宅销售中的灰色地带:“双合同”。一般购买商品房,买卖双方会签订一份商品房预售合同;而双合同,是指开发商为了规避限价,在销售精装修住宅时,与购房者以备案价签订毛坯购房合同,再将高出备案价的部分以装修合同的形式签订。由于装修合同不能申请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购房者实际支付的“首付”比例大大提高,一般都达到六七成。“双合同”是为了规避政府限价而来。比如,某地块的楼盘,网签价格不能高于2.8万/平米,实际市场价达到了4万多。开发商就和购房者签一份“购房合同”均价为2.7万/平米,再签一份“装修合同”,均价为1.5万/平米。其中,购房合同用于网签备案,首付款和按揭贷款按照购房合同支付,装修部分需要一次性付清,或者贷款,一般三到五年。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双合同”违反政策,扰乱市场。拆分售房合同和装修合同的形式掩盖真实的市场数据,给房地产市场造成的是假象和错误的数据。现实中,因双合同产生的纠纷也不少。在过去几年,多个城市的房地产项目因“双合同”受到相关部门处罚。违规与合同之间广东知名房地产律师张茂荣认为,“双合同”涉嫌违规。他指出,开发商捆绑装修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装修的选择权,“特别是当装修价款明显高于市场价时,就等于是一个变相涨价行为。”“捆绑装修应该说是违规的。”张茂荣说。此外,双合同还可能是“阴阳合同”,即在签订一份备案价为准的合同之外,再签订一份较高价格的合同。双合同蕴含风险,首先是高额首付增加资金负担。签订“双合同”捆绑装修,给购房者带来了更大的首付压力,购房者少则要多支付几十万的首付。其次,装修由开发商验收,质量难保证;第三,业主在出售房产时需要缴纳的房价差额20%的税费也将提高。而一旦签下双合同,那些不愿接受房价下降而反悔退房的业主们又显得不那么气足了。“双方在真实意思表示后签约的合同,你就要遵守契约。”张茂荣认为,“还是房价惹的祸。”对于主张因开发商违规售房而要求退房、补偿的现象,张茂荣指出,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这一个是行政管理行为,一个是民事行为,是两码事”。开发商推出双合同,用以变相涨价,这是违规行为;面对违规行为,消费者可以去相关部门进行投诉,由相关部门进行查处整治。但“在什么是捆绑装修这方面,反而理不清了”,张茂荣称,由于具体规范性文件的缺失,“只能按相关的法律来进行比较,来进行各说各解。”他说,我们国家政策鼓励装修房交付,很多年前就有了,但国家又没有明确这个到底是单合同还是双合同,所以在实操过程中,如何理解“装修房交付”和“双合同”,相关政策在这方面的识别是不清晰的。从法规层面来说,现有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并没有进行细化界定、没有直接敲定双合同进行变相涨价、或者捆绑装修就是违规的。而对法院来说,一旦合同在双方同意下签订,那就是构成了契约,购房者要想违约,开发商可能并没有退房义务。这与开发商违规与否采用的是不同评判标准。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平稳,以及相关长效机制的建立,类似双合同这种打擦边球的现象将被规范。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表示,中弘犯了房企能犯的大部分错误,如市场判断失误、产品规划失误、投资失败、资金链管理不佳等。宋延庆则认为,老板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好高骛远,投机心重,没有将心思放在房地产开发业务上,才导致公司错过了房地产市场难得的“黄金时代”。10月19日,连续20个工作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1元)的中弘股份宣布停牌,等待深交所做出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如果最终退市,中弘股份将成为A股市场第一个因股价连续低于面值而退市的企业。在此之前,中弘股份的债务问题已为外界所熟知。截至今年10月9日,公司的违约债务规模达到56亿,相当于去年营收规模的5.5倍。受此影响,控股股东中弘卓业、实际控制人王永红持有的中弘股份股权曾被多地法院进行司法冻结。最高法院信息显示,中弘股份、中弘卓业、王永红均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如今,中弘在多地的项目陷入停工状态,部分高管也陆续离职。今年以来,中弘曾多次尝试引入合作方,以托管、重组等方式进行自救,但最终未果。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弘股份,于2010年借壳登陆A股,上市初期,中弘的发展顺风顺水,房地产业务稳步提升,公司还曾因布局一些新兴产业而受到资本追捧,被一度誉为“妖股”。但自2014年起,中弘的资金链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2016年楼市调控全面启动之后,这一问题逐渐恶化,不仅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还反映到债市和股市中。虽然国资背景的宿州国厚出手保壳,但公司仍有可能遭遇退市的尴尬。上市8年来,中弘股份经历了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双重红利期,可谓占尽天时地利。这样一家企业,究竟是如何滑落到退市边缘的?成败商住房中弘股份起家于北京的一个著 名项目“北京像素”,这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个商住项目(商业立项,以住宅的形态设计,并向个人进行散售),总体量达70万平方米。中弘在2004年获得该地块,直到2009年才开始销售。当时恰逢北京地铁6号线规划获批,项目因享受轨道交通优势,不仅销售顺利,房价也得以快速上涨。到2014年清盘(除地下车库、仓储等)时,项目均价已经从最初的1.7万元上涨到接近4万元。由于体量庞大,且采用了当时较为前卫的loft设计,北京像素一度成为北京的名盘。这一项目的销售成绩,也支撑了中弘股份上市前三年的业绩。借助这笔“启动资金”,以及公司在2010年、2014年两次增发所募集的款项,中弘在北京、济南、吉林、浙江、海南、云南等地不断获取项目,开始全国化布局。这些项目多为综合体业态,其中,吉林、浙江、海南、云南等项目体量较大,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中弘将其规划打造成文旅项目。这也奠定了后来“地产+文旅”双主业的基础。到2017年,中弘还通过增发,最终获取海南的文旅项目“半山半岛”,但该项目深陷产权漩涡,不仅令中弘陷入司法纠纷,而且未能对业绩带来贡献,尾大不掉。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文旅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款周期长的特征,不仅难以快速产生业绩,而且对开发商的运营能力和资金实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宋延庆表示,对于多数启动多元化布局的开发商来说,解决办法在于通过快周转的住宅销售回笼资金,来填补慢周转项目的资金短缺。但如果遭遇楼市调控,无论快周转项目还是慢周转项目,都将承受巨大压力。“这几年调控压力大,像中信、万达等布局文旅的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宋延庆说。对于中弘而言,文旅项目的资金流动性,一方面来自文旅综合体中住宅项目的先期销售,另一方面来自其他区域的快周转项目。这部分项目主要位于北京,和北京像素一样,大多为商住类产品。在文旅项目不能快速产生业绩时,北京的商住产品成为中弘的主要业绩来源。年报显示,过去几年,北京市场的销售和回款规模一直占中弘的半数以上。2017年3月,北京出台调控楼市的“326新政”,不仅暂停个人购买商办类项目的贷款,而且对个人购买商住项目,实施了不亚于住宅项目的限购条款。这使得商住项目“规避限购”的优势荡然无存,北京大量商住项目陷入滞销,一些在政策前夕出售的商住项目,还陷入退房风波。对于严重依赖北京市场的中弘来说,这一影响堪称致命。在2016年业绩稍有起色之后,公司在2017年的营业收入下降近八成,仅为10.2亿元,当年的净利润、现金流量、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均为负值。中弘在2017年年报中披露了业绩不佳的原因:海南如意岛填岛项目停工、济南中弘广场项目未能按期完工。而受“3·26商办调控新政”影响,北京平谷·中弘由山由谷二期项目和北京平谷·新奇世界国际度假区御马坊项目销售停滞。其中,御马坊项目陷入退房官司,签约金额和回款金额均为负值。中弘股份经历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两个上涨周期,但其上市以来的销售业绩,始终处在上下波动的状态。2016年公司曾实现销售规模56亿,但这已是其最高水平。“大股东的提款机”在中弘股份的多元化棋局中,远不止文旅这一项。2012年,中弘宣布投资矿业市场,2013年创业板“手游风”兴起,中弘于当年7月宣布进军手游行业。2014年,国内电影院线行情火热,中弘又宣布联合上影集团在浙江安吉投资建设影视产业园。从此后的表现来看,上述规划无一兑现,说明中弘并没有在这些领域深耕的想法。但在二级市场,公司股价却因为这些消息而出现上涨,大股东则借此机会不断套现。2013年8月6日,中弘公告称,公司与唐杭生团队签署了手机游戏战略合作协议,次日,公司股价涨停。此后的十几天,大股东中弘卓业“疯狂”减持,累计套现20亿。2015年年初,在公布定增预案后,中弘股价于3月18日报收涨停,但驻扎其中的主力资金却选择大举“出逃”。统计数据显示,当日有3.53亿元净资金流出该股。由于“逢高必套现”的情况不断出现,中弘股份被称为“大股东的提款机”,董事长王永红的财务技巧也被业内相传。但这种行为终于招来祸端。正是在手游概念的炒作中,中弘成为徐翔案涉及的13家上市公司之一(其中有两家上市房企,另一家为金科股份)。2016年8月,王永红辞去中弘股份董事长等职务,退出董事会,中弘股份法定代表人由其胞兄王继红接任。经过不断的增发和套现,王永红对中弘股份的持股比例,从上市初期的70%以上,下降到26.55%。但透过高管团队,王永红仍然实际掌控公司的日常经营。2015年,中弘提出其最具野心的“A+3”战略,“A”是在A股上市的中弘股份,未来将以旅游地产为主,属于重资产公司;“3”是指中弘于当年收购的三家境外上市公司——开易控股(香港上市)、中玺国际(香港上市)、亚洲旅游(新加坡上市),这三家公司分别涉足互联网金融、品牌管理、旅游,与旅游地产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虽然提振了股价,但这笔投资并不能称得上成功。三家境外上市公司的业绩均不佳,2017年还同时出现亏损。不仅如此,和文旅项目一样,这些多元化领域都在蚕食中弘的现金流。中弘原海南项目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每当获得一批销售回款,公司总部就迅速抽走,全然不顾项目本身还有贷款压力。他表示,中弘对建筑商、供应商欠款的现象十分常见。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中弘的部分项目就出现欠薪、停工等现象。其中,位于浙江安吉的新奇世界文旅项目尤其严重,涉及多个资管计划违约。截至今年10月9日,中弘股份的违约债务规模(本息合计)达到56亿。从2014年开始,中弘的资金压力就逐渐体现在财务报表中。过去4年(2014年至2017年),中弘股份的营业收入一直波动,2017年降至10亿元。这期间,中弘股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始终为负。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表示,中弘犯了房企能犯的大部分错误,如市场判断失误、产品规划失误、投资失败、资金链管理不佳等。曾有机会“断臂求生”今年以来,积重难返的中弘尝试引入“外援”求救,但过程并不顺利。2月,中弘卓业、王永红与深圳港桥基金共同签署了重组协议,深圳港桥将联合其他主要合伙人发起设立一只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用于重组中弘集团旗下的所有资产。但因“未能与相关债权人就偿债安排及该重组事项达成一致,并取得债权人同意意见”,该重组宣布终止。6月29日,中弘卓业与新疆佳龙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拟将其持有的中弘股份26.55%的股份转让,后者接手后将成为中弘股份的控股股东。但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因此,此次股份转让于8月27日遭遇搁浅。8月,中弘股份、中弘卓业与加多宝集团及前海银谊资本签署托管协议,约定由加多宝及银谊资本对公司及集团进行债务重组。但由于加多宝集团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引发分歧,各方于10月9日正式宣告结束合作。在此期间,坏消息不断出现。5月29日,大公国际将中弘股份的公司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B,评级展望维持为负面。大公国际认为,“中弘股份经营获现能力下降,资产可变现能力及债务融资能力减弱,获得股东支持难度较大,加之大额资金外流,偿债来源匮乏。”中弘的相关债务评级也被下调。8月14日,因涉嫌在2017年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有虚假记载,中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直到10月9日,最终的“接盘侠”出现。当日,中弘与宿州国厚、中泰创展签署托管协议。宿州国厚的大股东是国厚资产,后者经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系国内首批地方AMC公司。严跃进认为,这一背景决定了,宿州国厚会千方百计保住中弘股份的壳,从而进行其他的资本运作。中弘曾在2010年借壳ST科苑集团登陆A股,ST科苑的第一大股东是宿州市新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如果壳真能保住,这个壳资源将在8年后再度回到安徽宿州。但此时,中弘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从9月13日起,中弘股份的收盘价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并触发退市警报。此前的8月15日-9月4日,中弘就曾出现过收盘价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面值的情况。中弘在协议赋予后者“有权单方面解除协议”、“有权决定是否续期”等条款,退让的姿态十分明显。这些条款甚至还因缺乏约束力被深交所问询。10月16日,中弘股份董事长王继红、总经理张继伟提出辞职,意味着管理层的“换血”已经开始,王永红将彻底从中弘退出。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早在中弘四处求救之前,包括融创在内的部分房企曾与中弘商谈项目收购事项,但因价格等原因,最终未能谈拢。宋延庆认为,如果当时中弘选择“断臂求生”,或许不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这反映了中小房企的一种典型心态,他们心有不甘,总觉得市场会变好,所以不舍得低价出手。”宋延庆说,在当前的调控形势和市场变局下,这种侥幸心理只会害了自己。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针对老年人特别关注养生而风险防范能力又相对较弱的特点,一些骗子专门打起了诈骗老年人钱财的主意。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后,不光一辈子的积蓄被掏空,甚至连房子都被骗子设套儿骗走。房子被卖 耄耋老人流离失所今年85岁的张光兴老人,是北京的一名退休干部,现在和老伴租住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里,每月租金6000元。老人讲,这套房子是他们今年9月刚刚租下来的,此前他们为了省钱在地下室租住了5个月,每月租金700元。老人讲,由于地下室环境太差,他们只能经常出来晒太阳,或者到首都图书馆看看书。其实身为国家退休干部,他们原本在北京市丰台区芳星园小区有一套自己的住房,但今年4月的一天,突然有人敲门说房子是他们的了。北京市民 张光兴:他们拿着新的房产证给我看,说房子是他们的。新的房产证显示,老人的这套房子已经是“丁明”这个人的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老人不能理解,最终把这些人拒之门外,但第二天这些人却带了开锁匠直接破门而入。强行更换门锁后,这些人就开始占据房子,最后用停电、欺骗的方式强行把两位老人赶出了他们唯一的住房。以房抵押 贷款投资保健品掉陷阱80多岁的老人,在家里住着,房子竟然被人卖了,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第三人连房产证都办了下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房子又是被谁给卖掉的呢?事情缘起于2016年12月,当时非常注重养生的张光兴老人,在被拉去听了几次北京新元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讲座后,开始购买它们的保健品,并最终听信他们的蛊惑,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向民间借贷公司贷款300万元进行了所谓的投资。北京市民 张光兴:他们说房子贷款没有什么风险,还给保健品和利息,这些都由王淑芳的公司来还,最后本钱也是她来还,听了以后就觉得这是件好事。双方签订的合同显示,老人以每公斤3750元的价格购买公司的保健品800公斤,总价300万元,一年后公司以溢价24%全额回购,总计372万。合同约定,每月1日,公司向张光兴老人的账户支付回购款6万,共12期72万,余款300万合同到期公司一次性支付给老人。此外合同还约定,每月1日,公司负责支付老人为购买产品而贷款所产生的利息9万元。2017年4月,借贷公司的放贷人对老人讲,他们投资的北京新元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很守信誉,每月都能准时给他们支付利息,主动提出可以再给他们贷款100万元。随即两位老人再次签订了一份100万元的贷款合同,这100万和上次贷款300万一样,当天就转给了北京新元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所谓的投资。两位老人讲,贷款公司是北京新元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王淑芳给他们找的,也是两家公司的人带着他们一起去公证处做的房屋抵押公证手续。在律师的帮助下,两位老人终于搞清楚了自己的房子能被别人卖掉的原因,就是在第二次办100万贷款公证时,他们在北京市方正公证处签下的这份委托书。内容显示:受托人可以代他们到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办理房产产权转移、过户事宜等。对于这份自己签了名的委托书,两位老人表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针对两位老人所说不知道在公证处还签有委托卖房公证书这一问题,卖掉老人房子的委托人杨世军在答辩状中称:公证处是司法局批准和监督的单位,是依法办公且是相当严谨的,不符合法律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公证书是不可能出具的。记者注意到,2017年8月14日,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因内部管理不善、出现公证质量问题,被北京市司法局责令停业整顿。2017年8月31日,王淑芳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北京警方羁押后逮捕。王淑芳被抓直接导致张光兴老人贷款的利息无人偿还。两位老人表示,自己的房子在2017年12月被委托人杨世军以低于市场价近200万卖掉,并在2018年2月过户给了第三人丁明这一情况,他们完全不知道。两位老人受人蛊惑,本想拿房子抵押贷款投资,既能免费吃保健品,每月又有不错的收益,哪曾想这竟是骗子给他们精心设计的一个骗局,以房养老不成,却变得无家可归。据了解,张光兴老人的案件目前法院已经受理,正在审理中。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直到半年后,偶然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我才明白公司做的是什么。聊个微信亏百万!这些成功男士,专挑有钱女性聊天,竟是一场公益外衣下的精准收割我高中毕业后,因为没考上好的大学,在一个很差的大专上了几个月,觉得没意思,就出来打工,来到了北京。来北京后,分别在理发店、餐馆等地方工作。还是觉得没意思,有次在招聘网站上看到有一家金融公司招网络销售,条件不错,要求只要大专,虽然我也没有,但还是决定去看看。去到公司招聘广告上的地址,找来找去没找到,招聘广告上的地址是另外一家投资公司。只好给招聘负责人打电话,人家说就是那家公司。于是进了公司,非常气派,面试的人也不少。面试主要就是聊聊天,说说过往的工作经历。后来我被录取了,可能是我看上去比较机灵吧。待遇是底薪4000元+提成,工作的内容是开发客户让他们购买公司的金融产品。我所在的部门是业务部,我的岗位是网络销售,我的上头有一个经理,在公司待了三四年,据说赚了很多钱。经理底下的销售中,如果有四、五个出单了,那么经理就可以升为总监。先进行了7天的岗前培训,主要是教我们一些期权的基础知道,还有证券投资的品种有哪些,优缺点分别是什么。此外就是跟客户聊天的技巧,发了一些聊得好的案例给我们学习。培训结束之后就给了我两个已经注册好的微信号,名字叫韩志帆,韩志帆的身份是一个财富管理公司的合伙人,我以这个身份寻找客户聊天,怎么寻找客户呢?公司有一个大数据筛选软件,可以筛出全国有微信号的手机,再找出微信显示性别为女的加好友。如何让对方同意添加好友,也有相应的话术。公司会给我们一些之前聊得好的案例进行学习。比如说怎么“误加”好友,即让人放下防备之心又让人对自己产生兴趣,第一句话就透露出自己属于成功人士的一些讯息,比如说找设计师装修别墅、高端活动会场互加微信错误等等。加为好友之后,聊天要注意火候,不可太过热情,碰到一些警惕心强、没钱的客户,就直接删除,不浪费时间。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早九点至晚九点,但是都是根据客户的作息时间来,客户哪个时间有空就哪个时间工作,毕竟我的工作也就是用手机微信聊天而已,随时随地。怎么知道客户有没有钱呢,首先我自己的身份定位是一个成功人士,投资公司的合伙人,经常会发一些做慈善、公益的视频给女士,平时在生活中也对她们十分体贴,嘘寒问暖,很多女性慢慢就被感动了,很久没有人对她们这么好过了,而且还是成功男士。如果是情感不顺的女士,我更是会用一些暧昧的语言辅之,让她觉得有发展的无限可能。不知不觉间就建立了信任感。然后在聊天中就会聊到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是不是经常出境游,国内是不是自驾游,有做哪些投资。因为是以朋友相处,很多客户都很坦诚,甚至为了迎合我这样的成功人士,故意夸大自己收入状况的也有。因为每天有大量的这种聊天,有时应接不暇,把A客户叫成B客户的情况都有。聊天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在不经意间透露我本人、或是帮家人朋友在做一个理财,盈利丰厚,吸引客户的投资兴趣。如果客户问到很专业的金融问题,或是我解答不了的问题,就由经理亲自出马跟对方聊。虽然聊了很多,但成交的不多,我估摸了一下,大概40个销售里边,最终能出单的只有10个,其他的销售,每个月只有4000元的底薪,不包吃住,这在北京生活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销售干不了多久就走了。公司的人员变动很大。如果哪个经理手下的人少了,这个经理就会去发招聘广告。我每天工作都很努力,投客户所好,客户做哪行,我会在网上找一些这行的知识恶补,假装漫不经心地指点或是点评一下,让她们产生知己的感觉,哄得小姐姐们很是开心。有时候,我甚至忘记了我是谁,我以为自己就是我所扮演的这个成功人士本人。聊得开心了,客户就会提出见面的邀请。这时,我会邀请她来我公司看看。在我们公司,像我们部门这样的业务部门有6个,分别对应不同的成功男士,每个成功男士都有4-5个销售用他的名字招揽客户,每个销售又有3-4个微信号同时运行,所以碰到客户要求见面时,我们就会在公司一个100多个销售的大群里提问,比如说,韩志帆下周一上午有没有空?经理室有没有安排?有一个同事专门安排这种会面。虽然聊天的是销售,但这6个成功男士都是真人,身份证、相片、工商资料都是真实的,他们在公司的级别是总监,而对外的一致身份均是公司合伙人,所以约客户来公司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沟通好,用于见面的经理办公室只有一间,装修高档,视野无敌,谁的客户来,就由谁坐在经理办公室见面。这个时候,我还是坐在外面的格子间跟其他客户微信聊天,由我所扮演那位成功人士在经理办公室与客户聊天。就这样聊了将近3个月,我终于有一个客户出单了,她前后分两次投入了100多万,我也拿到了将近5万块的提成。我们的提成最低是2%,20万以下提2%,然后逐档递升,最高可以到4%。我这个客户姐姐第一笔投了60万,很快就赚钱了,她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想让她出,结果被经理知道了,臭骂了我一顿,说这个时候怎么能出呢,应该让她再追加投资。于是经理亲自出马跟客户聊,客户又很快投了第二笔,然而,这次运气不好,很快100多万就亏到只剩下2万多。我的心里很难受,甚至对公司产生了一点怀疑,是不是骗子公司呀?但我本人对金融一概不知,我的同事们也都是18、19岁,我们从没有认真想过公司的产品究竟是不是合法的,我们觉得自己只是用了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吸引客户投资,看到客户赚钱我们会高兴,我们公司看上去规模这么大,运作也很规范,而且公司还有自己的法务部门,从不拖欠工资,怎么会是骗子呢?大概因为我真的很会聊天,很快又有第二个、第三个客户成交,但不幸的是,她们投进来的几十万都赔到只剩几千块。我不懂金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经理告诉我这只是单纯的交易风险,咬住这一点跟客户解释就行,而且对于亏损的客户,如果她没有意向追加资金,宜冷处理,不用聊那么多了,把精力放在开发新客户身上。听公司的同事说,我们公司在2014、2015年的产品是现货与原油,这两年主要做新三板股权投资、期权投资,从来没见过老板,但是老板能量挺大的,有很多个分公司,我在公司的三个月里,就搬了两次,都是老板旗下的公司互相搬,很简单,带好个人物品就行,去到另外的公司,一切都跟我们公司差不多,什么都是现成的。后来听同事说,搬公司也是为了避免客户找上门来难堪,因为有的客户亏损了,会再来公司讨说法,结果发现公司搬走了,也就无可奈何,等于相互打掩护了。也见过真的有客户找上门了,然后才发现公司居然还有保镖,把人“请”走了。后来我就走了。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