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欧委会表示,欧盟计划启动更多的针对电子商务公司的正式反垄断调查。欧盟此前在长达两年的初步调查中发现,一些这样的公司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欧委会在其初步调查报告中表示,增加合同限制来控制产品分销,这可能违反欧盟反垄断法律。 欧委会竞争事务专员玛格莉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电子商务市场某些公司的某些行为可能限制了竞争,他们对产品在欧盟范围如何分销进行了不适当的限制。” 电子商务领域的调查是欧委会整顿整个数字市场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增长和赶上美国与亚洲。 欧委会表示,“从电商行业调查中获得的洞察力,将让欧委会能够在欧洲电子商务市场中推动欧盟反垄断执法,其中包括开展进一步的反垄断调查。” 欧盟执行机构还发现,制造商越来越多地使用选择的分销系统,其中产品只能由预授权的卖家出售,对分销和价格进行了更多的控制。 报告显示,有60%的数字内容提供商与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的版权持有者达成对地理位置进行限制的协议,即根据其所在地限制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访问。 欧委会表示,部分授权行为还可能使得新的在线业务模式和服务的出现变得更加困难。 过去十年来欧盟对制药、能源和金融服务行业的反垄断审查,已经促使欧委会对这三个行业的企业展开调查。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摩根大通在华启动虚拟柜台(virtual branch),中国是摩根大通继印度、印尼和泰国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出该服务的第四个市场。这在国内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中皆属先例。 提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虚拟柜台的设置避免了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网点,减少了人工干预,并通过提高交易的处理速度和效率来缩短业务的办理时间。此前,货物贸易等跨境收付汇需要企业递交纸质文件,从审核到资金到账一般要经历约一周的时间,且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查可能也缺乏连贯性。 “虚拟柜台是一个交互平台,被嵌入网银后,它将为客户以电子方式上传、核对及存储支持性文件提供服务,”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资金服务产品主管兼中国区资金服务部主管顾玮表示。 她解释称:“一旦文件电子传递过来后,我们的后台审阅过完毕后,如果认为没问题,就可以直接通过或实现资金划转,如果有问题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平台来跟客人进行一个网上的交互,告知其具体的文件瑕疵,让其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网站的操作页面提供追踪与查询服务,方便客户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查询所有跨境商品贸易端对端流程进展情况。系统还会向客户发送邮件通知,确保客户实时了解文件流程的最新进展,” 顾玮补充道,基本一整套流程在一天就能完成,效率大大提升。 推动新兴市场无纸化 前几个市场的落实情况显示,该服务在印度、印尼与泰国推出后,客户数量增长显著,摩根大通预计该虚拟柜台服务在中国的推出也料将引发相关客户的兴趣。 之所以虚拟柜台的推行地都在新兴市场国家,这也有其特殊的原因。“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无纸化运作,也就说它们本来已经电子化程度很高了,因此就不太需要这样一个特殊服务。但是新兴市场仍在电子化的进程之中,例如,印度早前几乎所有的交易都是纸质化的,因此这个服务就契合当下新兴市场发展的需求。” 顾玮告诉记者,纸质文件对于众多客户而言也是一个负担,因此电子化渠道是大势所趋。 “中国市场规模庞大,现金管理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当前中国企业正处于全球化发展阶段,摩根大通全球范围内领先的资金服务能力将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有效地进行财资管理。我们相信这一新服务将促进我们为这一市场中的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顾玮称。 强化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业务的推出也有助于加强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 “通过虚拟柜台,的确有助于加强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因为所有资料全部都通过电子数据传输。通过该服务系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包括调取此前的数据进行真实性分析等,能够有效提高审核效率、强化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 顾玮表示。 近年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 “外管局” ) 也多次表示,要在提升贸易便利性的同时,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此前也不乏转口贸易项下存在大量通过虚假单据套利的现象。同时,如 “钢贸融资”、“铜融资”、以及 “青岛港事件” 等一系列银行贸易融资危局层出不穷,将 “贸易背景真实性” 这一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可见,未来银行技术方面的提升至关重要。除了 “虚拟柜台” 外,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一样,摩根大通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16年,摩根大通全球范围内对科技的投入高达95亿美元,其中约30亿美元用于新技术的研发。2017年,公司资金服务部的技术预算预计将较2014年增加12%,投资领域包括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机器学习。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你以为逃过了摄像头,也逃过了路由器后,一切就 “安然无恙” 了吗?万万没想到,打印机也在物联网安全攻防的世界里沦陷了。 5月9日,绿盟科技的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信息《解读国内物联网资产的暴露情况分析》。在这则报告里,十几种物联网设备存在数量较多的暴露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到,排名前几的是路由器、调制解调器、防火墙、DVR 等媒体设备。在全球范围内,打印机的暴露情况是 576576 台,在中国范围内,是 46887 台。 打印机的暴露面没有排到最前面,但这一办公设备能够被攻陷却超出了大家以往的认知。 在万物互联的世界里,打印机也“不甘寂寞”,许多智能打印机应运而生,智能打印机和普通打印机的显著的区别是:大多支持WiFi 直连、 NFC 打印、云打印等移动打印功能。 报告指出: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5-2020年中国激光打印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可知, 2015 年打印机的市场占有率如图2.21所示,我们依照占有率的排名对不同品牌的打印机暴露情况进行搜索。如图2.22所示,目前有许多品牌打印机存在不同程度的暴露情况,惠普、爱普生和富士施乐暴露数量较多,占暴露总量的 75% 以上。网络打印机暴露的城市中,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均为台湾和香港地区。 在对排名最高的某惠打印机暴露端口的分析中,该报告指出:“如表 2.4 所示,我们整理了暴露设备出现次数较多的端口和常用的端口及其对应的协议。其中 631 为 CUPS( Common UNIX Printing System)的默认端口, CUPS 是为解决 Unix/Linux 打印限制的打印机软件。由图 2.25可以看出,暴露的打印机 30% 左右都开放了 80 和 8080 端口用来提供 WEB 服务。建议如果没必要 WEB 访问进行打印,应关闭相关端口,局域网访问即可。” 上述数据看上去真的有点可怕,不过,现实中有 “黑进” 打印机的案例吗? 据公开信息,2017年2月,一个网上名为 Stackoverflowin 的黑客决定破解成千上万的公开曝光的打印机和打印流氓信息,包括ASCII艺术描绘的机器人,并且警告打印机已被攻击,它们成为僵尸网络的一部分。Stackoverflowin 写了一个自动化脚本,它扫描 Internet 上打开的打印机端口,并向设备发送一个流氓打印作业。 那么,以端口暴露面最大的某惠打印机为例,该公司没有意识到打印机安全吗? 倒也不见得。 2017年4月上旬,一位著名公关公司的工作人员曾投稿一篇惠普公司文印安全观点的稿件。在稿件中,惠普提到: 几周前,惠普创意工作室(HPStudios)携手美国影星克里斯汀·史莱特(Christian Slater)推出了系列短片“The Wolf”,颇有好莱坞风格的短片将焦点瞄准了办公室中的信息安全。史莱特扮演的 “办公室之狼” 利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打印机,侵入一家大型财务公司的文印设备和电脑,窃取公司商业秘密和员工私人信息等重要内容。他不仅在办公室的机密文档和信息流中游刃有余、穿梭自如,更直接入侵了董事会会议,威胁到两家公司的关键谈判结果。在这一系列短片中,看似不起眼的文印设备,最终成了企业信息安全的重灾区。 该稿件还提到:“惠普从设备安全和文档安全两个维度,保证文档及信息的安全流转……惠普智优安全解决方案则可以让IT部门建立并维护设备安全策略,包括关闭端口、禁用访问协议、自动擦除文件等。” 为什么依然有这么多打印机端口暴露在港台地区? 上述报告最后猜测:这一现象可能跟港台地区打印设备配置习惯有关。由端口的暴露情况可知,港台地区的打印设备半数以上开放了 WEB 服务,这样的配置习惯会大大增加打印设备在互联网上暴露的概率。 打印机在过去是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合规性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使用时更应提高警惕,不给蓄意不轨的人有可乘之机。建议一方面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减少在互联网暴露现象;另一方面如果有相关的设置,可以对打印机的访问做一些限制,比如限制列表以外的 IP 访问打印机。 媒体试图获得惠普方面对此的观点。目前,尚未获得官方回复。 注:文中上述图表和数据援引自绿盟科技《国内物联网资产的暴露情况分析(2017.3)》。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让机器习得 “读唇术”,在公共安全,军事情报,身份识别和社会公益等领域,都藏匿着颇为重要的应用场景。 去年10月2日,西甲赛场,皇家马德里在主场被实力一般的埃瓦尔逼平,比赛结束后,主场球迷嘘声四起,夹杂谩骂,这惹恼了步入球员通道的当家球星C罗,他被媒体拍到小声嘟囔着什么,就当C罗默认只有他自己知道在抱怨什么的时候,《阿斯报》请来的唇语专家告诉大家,C罗在说:“Qué poca calma!”,大致可以解释为:“能不能安静点!” 这并非 “读唇术” 首次揭穿名人的唇语。另一个更著名的案例是,早在当年英国查尔斯王子迎娶卡米拉时,唇读者就成功破解了伊丽莎白二世与儿子的低语,也让女王糟糕的婆媳关系浮现在大众眼前。所以公众人物大概并不喜欢那些唇语专家(何况他们许多时候充斥着臆测成分)——但令C罗们遗憾的是,当人工智能在各领域渐次开放,在唇语识别上,机器也已经做的比人类好了。 从技术路径上,唇语识别是一项集机器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的复合型技术:系统通过机器视觉从图像中连续识别出人脸,提取口型的连续变化特征,随即将连续变化的特征输入到识别模型中,识别出讲话人口型对应的发音,从而计算出可能性最大的表达语句。 人类费尽心力开发AI,当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窥私欲。事实上,让机器习得 “读唇术”,在公共安全,军事情报,身份识别和社会公益等领域,都藏匿着颇为重要的应用场景。 在人工智能即将大范围落地的前夜,国内从业者扎堆涌入的,大多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机器翻译,无人驾驶,虚拟助手和个性化内容推荐等领域,相较这些聚光灯之下的落地场景,唇语识别相对冷僻。 但常识是:人工智能未来将会出现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在面对具体乃至细碎的应用场景时,人工智能的细分程度,势必如百年前的电力那般触角庞杂。而广袤的嫁接空间也意味着,从真实应用场景出发,人工智能领域会出现不少蓝海市场,被国内巨头忽视的唇语识别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问题是:相较于大众更熟悉的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教会人工智能 “读唇术”,究竟意味着什么? 机器 “读唇术” 事实上,与人类天生拥有超强的面部识别能力不同( “脸盲” 甚至被当做一种病),人类体内并无任何 “唇读” 基因,任何人都需要枯燥的后天训练,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境和语言本身的了若指掌。而如今,机器可以比唇语专家更精确地识别这个无声的世界。 如你所知,更便宜的计算,更好的算法,以及更大的数据量,让六十年来不断幻灭又重燃希望的人工智能时代近在咫尺。其中最关键的变量就是数据量的井喷(许多深度学习基本模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出现,但数据的稀缺令这种伟大的基础框架偃旗息鼓),海量数据是 “喂养” 多层神经网络的饲料,也得以让深度学习以一种非常精炼的算法模型解决了过去复杂的输出模式。 唇语 “语料” 也一样,为识别系统输入海量优质数据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必须提及谷歌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要知道,去年在AlphaGo击败人类之后,DeepMind就把与人类的下一个竞赛场切换至读唇术上:他们与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使用总长超过5000小时(2010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间的电视节目素材,如BBC 各类节目,总语句超过118000的新闻视频)完成了对人工智能的训练,然后使用 2016 年 3 月 至9 月间播出的节目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给予相同的视频素材,专业唇语识别专家能达到12.4%的正确率,而AI系统识别正确率则是46.8%,高出了大概3倍。 再看国内这边,要知道,成熟的唇语识别系统需要建立在大量人脸特征样本的基础上,鉴于人种的生物特征和语言特征区别,不太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系统。据悉目前同一技术在国内领跑的是深耕于公安,交通,航空和军工等领域的海云数据,截至目前他们训练新闻类节目时长是1万小时(为什么是新闻类节目?当然是因为播音员的唇语最标准……)。据媒体报道,目前他们在英文方面可以达到80%的准确度,中文方面是71%——当然,考虑到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几乎都达到95%以上,唇语识别真正投入实战还尚需时日。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自身的发音特性或许可以缩短唇语识别投入实战的时间。拿普通话来说,一共有1270个发音,不考虑声调差别,有近400个不同的发音,每个发音都有对应口型,中文发音较英文为少,一字一音,规律清晰,只要使用正确方法,中文唇语识别其实更易获得高准确率。 唇语识别可以用来干什么? 相比于唇语识别的技术路径,人们更关心,它将用于何处。 不妨先说回那位让女王糟糕的婆媳关系浮出水面的读唇人,她叫杰西卡·里斯,是英国知名的 “读唇女王”,自幼失聪的她却对唇语颇为敏感,就像侦探电影经常上演的那样,杰西卡的 “奇异功能” 被官方所看重,英国皇家检察院曾雇佣她成为英国唯一的 “官方读唇证人”,试图通过她去解读警方用监控摄像机拍下来的嫌犯录像,从而提供关键证据。只可惜,杰西卡却在后来遭遇了信誉危机,英国专家对其读唇能力测试之后,证明她的读唇其实经常出错。 而如前所述,在唇语识别上,机器已远超人类——并向95%以上的精准度狂奔而去,这意味着,杰西卡没能做到的事,人们完全可以更加放心地交给机器。要知道,公安系统中视频信息量颇为庞大,且在安全态势和案情分析中发挥巨大作用,但它们很多都以 “默片” 方式存在(毕竟人物活动地点离摄像头都有一定距离),只看得清嘴型,却不知说些什么。 除了公共安全,在 “私人” 安全上,唇语识别技术也大有可为。你知道,当万物互联时代即将来临,身份识别的下一篇章势必由指纹,人脸,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替代,从而将人们与机器的信任关系提升一个安全系数。最直接的例子当然是安防。 如今,在上述常见的生物认证之外,“唇语密码” 也可作为重要方式:识别系统从嘴唇图像列序中提取形状,质地和动作等特征,通过训练建立模型并确定临界值,最终决定接受或拒绝密码。毕竟,唇语拥有非常高的不可复制性(两个人说同一句话,嘴唇动作特征完全不一样),且不同于指纹和人脸这些静态生物特征被盗取后无法重置,人们可以随意改变唇语密码。 除此之外,唇语识别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带来巨大福祉,诚如牛津大学研究员Yannis Assael所言:“我们相信AI唇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辅助性技术,比如更智能的助听器,不便出声的公共场合,以及在嘈杂环境下精准的语音识别等。” 举例而言:通过唇语识别,让无法开口说话的残障人士 “开口说话”;让听力障碍者和不少老年人更清晰地听懂他人;而在军事情报领域,唇语识别让远距离获取情报成为可能。 可以预见,在未来,当古老的读唇术被人工智能发挥到极致,希望世界会变得更好。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看似无限风光的ofo,背后似乎隐忧重重。 继创始团队被资本架空的消息传出之后,ofo内部贪腐的消息也甚嚣尘上。近日,实名社交平台脉脉上,有ofo前员工爆料称:这个公司从高层到基层,贪腐现象严重。 而另外一个现任员工则侧面证实了这个观点,并表示,一个城市经理可以每月可以贪好几万,就连学校运营都可以贪个几万十几万。 从爆料信息来看,ofo内部贪腐的主要方式有两个——“吃空饷”、“吃回扣”。 “吃空饷” 现象集中在线下运营业务领域。据悉,ofo运维团队的招聘主要由区域运营专员负责,修车、摆车师傅都是由运营独立负责招聘和结算工资。根据拉勾网等招聘网站显示,运营师傅的月薪在4000-6000左右,主要工作内容是996的找车搬车(工时朝九晚九,每周工作6天)。 由于区域经理全权负责招聘与发薪,所以想在这一项上贪污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向上级多上报5-6个修车师傅名额即可,每月就可以多拿两三万的费用,且上级不会追查。如果此现象属实,那么ofo目前如此高的损坏率也不足为奇了。 而 “吃回扣” 的现象则体现在供应链端。尽管ofo的slogan是 “不生产单车、只连接单车”,但CEO戴威在此前的采访中也坦陈,来源于C端共享的自行车占比极低,与供应链合作生产的单车仍占绝对主流。 根据内部爆料称,ofo某城市的供应链被架空,在采购上做主的是维修仓库主管,因为供应商是自己的好友,就把十年前的旧胎当做新胎采购回来,并直接进行组装。 对于此爆料,ofo资深副总裁南楠也在其后回应:如果你真是一名有正义感的ofo员工,希望联系我,公司会认真处理你反馈的问题。 但随后,“尤二姐” 就立即回应南楠,认为ofo实际的贪腐情况比爆料中更为严峻。“(你)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城市或者某个城市(的问题),全国每个城市都是这样。还是应该花心思投入安装智能锁,花那么多钱到人上面,终将一层一层被拿掉。” 显然,ofo目前正忙于开城市、铺单车、寻找代言人。然而,如果脉脉平台爆料属实,目前ofo的当务之急显然是补全公司的制度漏洞,通过技术的方式来监控车辆情况。全面安装GPS定位和电子锁应该是第一步。 “共享” 单车走到今天,赛道中的每个选手都已经难对资本和用户讲出全新的故事。那么用户体验、现金流运转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ofo来说,“攘外必先安内”,想要维持第一梯队的地位,就得立刻处理那些在平台上 “薅羊毛” 的自家员工。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原标题:英媒:美公司发明治烧伤“皮肤枪” 4天长出健康皮肤) 可治烧伤的“皮肤枪”(美国RenovaCare公司网站) 核心提示:美国医生正利用一种新技术让患者在短短4天内就重新长出一层新的健康皮肤,借助一种向伤口喷射干细胞从而促进新皮肤快速生长的“枪”,烧伤患者的患处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恢复。 参考消息网5月9日报道英媒称,借助一种向伤口喷射干细胞从而促进新皮肤快速生长的“枪”,烧伤患者的患处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恢复。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5月7日报道,遭遇大面积烧伤的人通常要接受数周甚至数月的治疗,其间由外科医生取下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并移植到患处。这个过程非常令人痛苦,而且会给患者留下永远无法消除的、难看的疤痕。 如今,美国医生正利用一种新技术让患者在短短4天内就重新长出一层新的健康皮肤。 从这项技术中受益的患者说,他们新长出的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没什么分别。 研发这种“皮肤枪”技术的美国RenovaCare公司的总裁托马斯·博尔德说:“这种治疗更为轻柔——重新长出的皮肤看上去、感觉起来以及在功能性方面就像原生的皮肤。” 首先,取下邮票大小的一小块健康皮肤。然后将干细胞分离出来,放入一种溶液中,再将其喷射到伤口上。这个过程只需90分钟。 报道称,其中一个病例是一名43岁的男子,他的左肩和上臂被热水大面积烫伤,程度非常严重。 医生向他的患处喷射了1700万个干细胞,6天之内,整个患处长出了新的皮肤,患者随后出院。仅过了6周,他就已经活动自如。 另外一个病例是,一名35岁的男子在接触一根带电的电线后,身体有1/3以上的皮肤遭受电烧伤。 报道称,医生从一块比iPhone 5手机还要小的皮肤里提取了近2400万个干细胞,将它们喷射到他的身体上。4天后,患者烧伤程度最轻的胳膊和胸部重新长出一层薄薄的皮肤。20天后,所有使用干细胞喷射移植法的烧伤部位都完全愈合。 RenovaCare公司正在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申请将该技术用于临床实践。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秦始皇一生都在寻找奇人异士研究长生不老的丹药,而如今美国有多家创业公司重拾 “秦始皇” 的梦想,专门研究 “长生不老”。 据估计,到2050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8370万,几乎是2012年的两倍。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让人们拥有更长寿的生命,更健康的生活,医药公司和科技巨头都开始投资致力于解决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创企。 2013年,谷歌推出了Calico Life Sciences。这家公司主要是探索能够延长生命的干预措施;去年,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德的个人投资公司Bezos Expeditions投资了生物科技公司UNITY Biotechnology,专门研究预防、阻止或逆转衰老疾病。 根据美国抗衰老协会的说法,衰老反映了生命过程中的所有变化。但是,我们至今还不清楚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近年来,围绕细胞衰老和端粒缩短的理论越来越流行。前一种理论指的是细胞停止复制后所造成的影响;后一种理论指的是细胞分子末端DNA片段随着时间流逝而缩短,与人的生命周期存在内在联系。 在下文中,我们整理了10家致力于研究抗衰老方法的公司。这些公司有的研究基因组学,有的研究癌症疗法,也有研究追踪衰老过程的传感器。 1、 Human Longevity Longevity是一家运用机器学习来处理基因数据的公司。该公司希望能通过基因组测序,帮助用户进行健康决策,抗击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名为HLIQ Whole Genome的平台,该平台可用于测试人类的全部基因组,挖掘健康问题。 部分投资人:IIIlumina、Celgene、Draper Fisher Jurvetson、GE Ventures、Amino Capital 融资总额:3亿美元 2、 Revision Optics Revision Optics针对老年人视力衰退问题,开发了一款微型透明眼部植入产品。老人之所以视力衰退,是因为眼球弹性变差,而这款植入产品通过重塑眼球前部,能够提高近距离视力和中程距离视力。 部分投资人:Canaan Partners、Johnson&Johnson Innovation、InterWest Partners、Domain Associates 融资总额:1.72亿美元 3、 UNITY Biotechnology UNITY Biotechnology致力于为老年疾病研发治疗药物。起初,这家公司着力于减少衰老细胞,以防止出现炎症。目前,UNITY正在探索关节炎、眼科病、动脉粥样硬化、肺纤维化和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法。 部分投资人:Mayo Clinic Ventures、ARCH Venture Partners、WuXi Venture Fund、Bezos Expeditions 融资总额;1.163亿美元 4、 PowerVision PowerVision正在研发人工晶状体植入物,专门治疗老花眼——同样也是一种与年纪有关的毛病。这款产品一旦开发成功,将使老年人的视力恢复到年轻时的水平。这款人工晶状体包含一部分流动液体,能够适应眼球肌肉的运动。 部分投资人:Advanced Technology Ventures、Frazier Healthcare、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on、Venrock、Medtronic 融资总额:1.112亿美元 5、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结合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几乎能够找到所有针对细胞内疾病的疗法。该公司起初专注研究罕见基因疾病的治疗方法,现在已经拓展到更多其他领域,包括衰老、炎症、传染病和肿瘤。 部分投资人:Felicis Ventures、Lux Capital、Data Collective、AME Cloud Ventures、Obvious Ventures、Epic Ventures 融资总额:5860万美元 6、 Frequency Therapeutics Frequency Therapeutics今年早些时候刚刚走出“隐身模式”,致力于研究如何逆转失聪等退行性损伤。他们使用小分子药物,让内耳细胞能够复制,同时产生新的毛细胞。Frequency的技术与助听器或耳蜗植入产品不同,只需在中耳进行一次注射,就能重塑原生听觉功能。 部分投资人:Morningside Ventures、Alexandria Real Estate Equities、Cobro Ventures、Emigrant Capital 融资总额;3200万美元 7、 Elysium Health Elysium Health是一家日常药物补充剂公司,据说他们的一款产品经临床诊断,能够提高一种随衰老而逐渐减少的酶的水平。 部分投资人:General Catalyst、Morningside Ventures、Sound Ventures 融资总额:2610万美元 8、 Insilico Medicine Insilico Medicine坐落于约翰·霍普斯金新兴技术中心(Johns Hopkins Emerging Technology Center),致力于提供定制药物服务,开发相关工具以推进衰老研究,以及编写深度学习算法。这家公司在为学术机构及医药机构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开发一款内部搜索引擎,寻找衰老生物标记和癌症生物标记,以及从根源上解决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 部分投资人:Deep Knowledge Ventures、Jim Mellon 融资总额:1200万美元 9、 Nuritas Nuritas是一家爱尔兰公司,其技术结合人工智能与基因组学,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肽类,对衰老、皮肤病、糖尿病等都有好处。该公司使用大数据来寻找食物中的蛋白质,应用于生命科学的新领域。今年早些时候,Nuritas和BASF Human Nutrition建立了合作,后者未来有权出售Nuritas发现的肽类。 部分投资人:Bono、The Edge、Marc Benioff、New Protein Capital 融资总额:880万美元 10、 Calico Life Sciences Calico Life Sciences由谷歌和前Genentech CEO Arthur Levinson于2013年联合创立,是一家研发公司,主要通过干预来延长人类寿命,过上更健康的生活。Calico已经和The Jackson Laboratory建立了合作,二者将携手探索与自然衰老有关的基因问题。 部分投资人:谷歌、Arthur Levinson 融资总额:尚未披露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从餐饮外卖到上门按摩,2015年的中国风投行业掀起了一股涌向上门服务类O2O应用的热潮。在那之后,业内人士本来以为,提供给初创公司的资金会进入 “资本寒冬”。 事实上,对于其中一些原本受热捧的初创公司,资本确实冻结了,这强迫他们收缩或与竞争对手合并。但在中国,资金是从不短缺的——中国的风投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钱太多,而有价值的好项目却太少。 投资数据库pedata.cn的分析师Fang Zhan认为,“与其说是资本寒冬,不如说是资本干旱”。 由于投向其他行业的投资回报不断减少,加上北京为了刺激缓慢经济增长而打开了信贷限制的政策激励,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有大量的资金已经涌入了科技行业。政府和投资者都希望能通过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驱动点。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5月8日消息,华尔街日报撰稿人克里斯托弗·米姆斯(Christopher Mims)发布文章称,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Uber正面临最大的存亡威胁:无人驾驶汽车的兴起意味着司机持有的汽车将慢慢消失,它的商业模式将会失效。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存亡威胁 如果Uber土崩瓦解,那历史学家可能会将它的倒下归咎于技术颠覆,而不是归咎于它在劳工关系、知识产权、监管冲突、性骚扰指控等方面的诸多麻烦。也就是说,那家曾信誓旦旦要利用技术革命颠覆年规模达2万亿美元的汽车行业的公司,也将会被认为是技术革命的牺牲品。 不到1年前,Uber CEO崔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将无人驾驶汽车称作其公司的“存亡”威胁,声称他的团队必须要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将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推出市场,又或者至少要做到跟竞争对手同步。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营成本最终将会被运营人工驾驶的汽车低得多——机器人能够日夜不停地工作,而且不会提出加薪要求。首批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队的公司有望快速地将采用人工驾驶汽车的竞争对手淘汰出局。 不管在内部还是在面对消费者的宣讲中,Uber都秉承着持有汽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的理念。讽刺的是,要践行交通即服务的模式,竞争者必须要拥有很多的汽车。而Uber不大可能能够做到这一点。 卡兰尼克公开宣称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对于公司有着不成功便成仁的重要性之时,Uber刚刚收购了创业公司Otto,由此加入了一个由其它公司主导的领域的竞争行列。不到一年后,行业形势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Uber由于Otto无人驾驶汽车的来源问题卷入了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法律纠纷当中。 上周,Alphabet子公司Waymo出示它说能够证明Uber前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主管从其之前供职过的Waymo窃取技术的证据。如果Uber败诉,那按照商业秘密法,它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可能会就此关闭。 Uber拒绝就该案件发表评论。它的代表律师并没有驳斥其员工窃取机密文件的指控,但他们称Uber对那些文件不知情,也没有持有或者使用过那些文件。 行业竞争升温 正当双方杠上了,传统汽车厂商动作不断,令行业竞争持续升温。上周,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汽车软件公司NuTonomy宣布与法国标致达成合作,三星电子也联手韩国现代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发言人表示,作为共乘服务的一部分,公司将会推出无人驾驶汽车。福特旗下的福特智能移动公司(Ford Smart Mobility)将打车服务Chariot收归门下,此举显然是为了学习如何运营这一类服务。 几乎所有其它的大型汽车厂商也都公布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计划,又或者宣布和科技公司联手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 所有的这一切动态都是汽车厂商和打车服务公司所预期的向“交通即服务”大举转型的未来的一部分——在发达国家,人们普遍持有汽车的时代可能将结束。技术智库RethinkX联合创始人托尼·塞巴(Tony Seba)表示,在普通的美国城市,用这样的服务来满足所有的交通出行需求所需要的成本可能只有普通消费者当前的汽车持有、维护和保险支出的10%到25%。他指出,这种规模的成本节约可能会促使“交通即服务”像触摸屏智能手机革命那样快速流行起来。 这种颠覆要取决于可信赖的无人驾驶汽车的到来。目前还不清楚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到来。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上周称,他的其中一款车型两年后将会做好准备;Uber打算在2021年推出它的无人驾驶汽车。 Uber似乎在这一颠覆机遇中处在非常有利的位置。它不仅仅在打造自有的无人驾驶汽车,另据Uber战略项目副总裁大卫·里克特(David Richter)说,汽车厂商将会受益于先将它们自主打造的无人驾驶汽车投放到现有的共乘服务网络(比如Uber的网络)使用。 梅赛德斯奔驰制造商戴姆勒公司押注Uber:它计划为Uber的网络制造无人驾驶汽车。通用汽车则押注Uber最大的竞争对手Lyft,同时也在可补足Uber的、基于人类司机的平台Maven Gig。 极其棘手的问题 然而,即便Uber能够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开发上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又或者能够找到更多愿意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的传统大型车企——未来它也将面临一个要棘手得多的问题。 从交通即服务革命中谋利的企业将依靠一个成本极其高的基础结构——这个结构目前尚不存在。竞争者必须要购买和维护数目庞大的无人驾驶汽车,其数目得足够替代Uber和Lyft所有的司机所驾驶(和拥有)的汽车,且不说众多你、我和无数其他的人所驾驶的汽车了。 截至目前为止,Uber的模式一直都是以不拥有汽车为基础。拥有巨量的汽车也许是交通即服务行得通所需的条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与给Uber带来冠绝所有创业公司的近700亿美元估值的商业模式完全背道而驰。该模式依赖于将汽车的持有和维护外包给它的司机。 Uber的确拥有无人驾驶汽车原型,但对于它的未来将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持有,它不愿发表评论。 相比之下,传统汽车制造商在与由经销商、金融公司和车队管理公司(甚至汽车租赁公司)组成的复杂网络打交道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而这些网络成员未来有可能会转型管理上百万辆的无人驾驶汽车。 两条艰难的路 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专注汽车行业的高级分析师萨姆·阿布尔萨米德(Sam Abuelsamid)表示,由于所有的这些因素,Uber、Lyft以及它们的模仿者最终将不再能够维持独立状态,它们要么将结业倒闭,要么将被汽车厂商吞并。 他补充道,“汽车制造商复制Uber、Lyft或者Gett现在做的打车服务平台,相比Uber或者Lyft涉足汽车制造或者直接购买汽车然后维护汽车,要简单得多。” Lyft发言人表示,有朝一日公司将会运营自有的无人驾驶汽车车队,但还不清楚它们将由它还是由它的汽车厂商合作伙伴(比如通用汽车)持有。 反复无常的消费者不大可能会忠诚于任何特定的交通服务提供商。举例来说,不同于从iPhone转向Android会带来种种麻烦,对于消费者来说,从一家打车服务商转向另一家并不会引起什么不便。 未来的交通出行——更便宜,更环保,拥堵更少——对于消费者而言益处多多。它也将为堪称无人驾驶汽车战争军火商的科技公司开辟出新的收入来源。而对于Uber来说,两条艰难的路摆在眼前:要么想办法购买或者至少管理巨量的无人驾驶汽车(可能通过上市来获得资金),要么被其它将做到这一点的公司歼灭。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盛夏来临,瓶装饮用水市场逐渐火爆。在瓶装水市场出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儿童饮用的儿童水产品,包括依云、农夫山泉和雀巢等巨头纷纷入局该领域。不过,从目前市场情况看,儿童水产品在配方上与当下瓶装饮用水相比并无差别,更多是依靠营销推广市场。动辄七八元/瓶的儿童水能否依靠概念营销赢下市场还未可知。 巨头扎堆 细分的饮用水市场开始受到巨头企业青睐。依云、农夫山泉和雀巢等企业纷纷布局儿童水产品领域。5月初,雀巢宣布进军儿童水行业,该产品先在上海市场试销,随后向其他重点市场推广。雀巢方面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消费的大趋势,我们对儿童水市场充满信心”。 农夫山泉已经在2015年2月推出过正价9元/瓶的1升装母婴水,日前该款产品又宣布国际网球名将李娜成为代言人。2016年,依云联合迪士尼,选取了69个经典、可爱的迪士尼Tsum Tsum卡通形象,打造了“依云儿童瓶(迪士尼限量版)”,目前依云卡通版儿童水已在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330ml×12瓶售价89元。 迪士尼拥有一款330ml瓶装卡通造型健康儿童饮用水,萨奇拥有一款母婴天然饮用水。 行业细分 雀巢方面表示,雀巢同时注意到了两项行业趋势隐含着的巨大的消费需求,雀巢推出“雀巢优活儿童装”以满足中国家庭对儿童饮用水健康关注的需求。农夫山泉方面也指出,中国婴幼儿饮用水领域的消费观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婴幼儿专用水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基于国内广大家长对于婴幼儿健康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农夫山泉这款适合婴儿的饮用水应运而生。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现在消费者消费需求越来越高,需要精准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饮用水市场六大巨头已占据了国内95%以上的销量,雀巢作为饮用水的后来者如何切入大红海市场,开发童趣类的产品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近年来,我国瓶装水市场竞争激烈,为争取市场份额,企业不断在细分领域下工夫。同时,市场上的儿童水售价相对较高,儿童水市场的利润空间也巨大。一瓶水价格往往要比普通水溢价20%-50%。雀巢优活儿童装也不例外。从电商单品价格来看,一瓶330ml的雀巢“儿童水”正价卖到8元左右。新品折扣优惠之后,售价为3元左右。萨奇母婴天然饮用水1500ml装的售价在25元左右,迪士尼一款儿童水330ml装的每瓶售价为3.5元。 大拼概念 由于市场上对于瓶装儿童饮用水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标准处于不明确的状态。企业在进行产品推广时,更注重的还是自身的营销以及产品的包装方面,希望从此方面来做到差异化。 市面上普遍的儿童水产品容量较小,以250ml和330ml为主,企业认为这样更适合儿童携带。在外观方面,儿童水的外观往往采用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为主,这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也常与迪士尼等公司进行合作。据了解,动画对小朋友来说很有吸引力,雀巢方面在包装上采用更贴近小朋友兴趣的动画形象。依云推出的迪士尼限量版产品也有相应的卡通形象印在瓶身。 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儿童水,对于自身产品没有过多的宣扬,较大的精力仍然放在概念推销,处于起步阶段的儿童水市场,怎样吸引消费者购买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委员、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耿雪表示,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儿童版中明确表示,儿童用水以白开水为主,不鼓励饮用饮料。婴幼儿的推荐水分来源是白开水,所以日常家中饮水主要选择白开水。外出水分补充时,一岁以内的婴儿不推荐包装水。幼儿可适量饮用矿泉水或纯净水,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矿物质含量越多越好,因为首先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其次幼儿肾功能并不完善,过高矿物质摄入反而增加肾脏负担。 雀巢优活儿童水与普通水的区别,从裹着卡通人物瓶身上的配料小字里很难找到。雀巢大中华区水业务董事长兼总裁大卫·苏丹(David Saudan)强调,儿童水更多是为了让孩子觉得喝水有趣,也满足家长们培养孩子喝水习惯的愿望。 朱丹蓬认为,目前企业推出儿童水是看中了市场的需求性,在推出后企业纷纷打营销牌无可厚非,因为需要使产品迅速被消费者接受。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打营销牌的效果变小,市场上拼的还是品牌力、落地能力、渠道能力。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