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噱头”背后的真假保险
发布时间:2018-12-03 07:54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不到一包零食钱的熬夜险,会不会吸引到你?

“加班应酬,来份熬夜险强身护体……”,售价27.5元/年,宣称不到一包零食钱的熬夜险,会不会吸引到你?

保险行业近期一款名为平安熬夜险的产品席卷朋友圈。其实,记者发现早在2017年11月,平安就曾推出熬夜综合险,为何这款保险产品最近又突然翻红走热?

这或许是源于一位36岁券商研究员夜晚猝死引爆了加班族对健康的关注。今年以来,已有多位年轻的金融从业人员过早离世,更有“互联网民工”、媒体人在熬夜的边缘“瑟瑟发抖”。

相比熬夜险产品背后的整体打包逻辑,取了时髦的名字才是翻红的最主要原因。毫无疑问,熬夜险比猝死险、事故险更有想象空间和故事价值。

当然,近年来也有部分保险企业一度发行了靠“噱头”吸睛的创新保险产品如雾霾险、中秋赏月险等,不过它们的赌博意味太浓,创新偏离了保险的本质,而被监管叫停。

熬夜险管什么

“是少熬一夜赔一夜钱吗?”当这款平安熬夜险产品被“夜猫子”张明(化名)看到时,他调侃道。“爆款返场”的平安熬夜险走红朋友圈,宣称熬夜加班必备保险。实际上,借着熬夜险这个名号,这款由平安财险售卖的保险是一种以猝死为重心的普通意外险,保险责任覆盖猝死疾病保障、救护车车票保险金、意外伤害身故和残疾。

从熬夜险官网介绍来看,投保年龄为18-60周岁,保期1年,针对1-3类职业,分为限时爆款、进阶款、高端款。其中,爆款版本仅用27.5元/年的价格就能覆盖。若被保人意外猝死,保额20万元;意外伤害身故和残疾保额20万元;救护车车费保险金500元,另进阶款售价88元起,各项保障均翻倍;高端款售价156元起,三项保障在原先基础上翻三倍。

在浏览了一遍宣传页面后,张明被这款主打性价比招牌的保险吸引,报着猎奇心态,他用手机在平安保险商城购买了这款产品,前后用时不超过3分钟,直接跳转付款界面。“爆款版售价27.5元/年,价格仅一顿外卖钱,我觉得成本并不是很高。”张明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以熬夜为名的产品将猝死事件由原本在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6小时基础上延长至24小时。

不过,《平安猝死疾病保险》条例上载明,既往症造成被保险人猝死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那么,这款平安熬夜险一年27.5元是怎么做到的,又与市面上的其他意外险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位沪上保险公司精算师向记者解释,意外险从大面上涵盖了意外医疗、第三方责任险和意外身故。从精算的角度,要考虑的是出险频率和预期出险损失。虽然意外身故的赔付额普遍要高于意外医疗和第三方责任险,但其出险频率从宏观大体量的数据层面来讲是要远远低于前两者的,所以其期望值在承保的保费里的比重实际上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意外医疗的触发机制涵盖很多方面,所以其出现频率相对而言是要高得多。“熬夜险因为其并不包含意外医疗部分,这部分本来理赔频率又是极高的,毕竟生病、住院概率更大。且该产品出险赔付的触发机制相对而言受到了更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表面上来看它是要比意外险便宜很多。”上述保险精算师如是说。

至于定价方式,这位保险精算师坦言:“因为熬夜险作为一种新型险种,没有大而全面的数据作支撑,所以我认为会从事故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定价。到了产品本身稳定后,有足够的市场,那么到时候儿会通过产品自身的数据进行定价分析。简而言之,承保概率和费用一定是呈反比。便宜的险种必有它便宜的算法模型。”

截至11月29日,记者还能从平安保险商城中搜索找到这款平安熬夜险,销售分数已经上万份,不过产品并未上架至蚂蚁保险和微保渠道。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熬夜险爆款版限时截止日为11月30日,今后是否再次上线并未有准确消息。

花样“奇葩保险”

与平安熬夜险实打实的意外险不同,部分保险企业一度发行了靠“噱头”宣传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但从取名方式看,保险公司渴望凭借名字的想象空间成为流量爆款。

记者细数发现,近年来,在互联网保险平台上“奇葩保险”频现。诸如雾霾险、彩票不中险、熊孩子险、扶老人险、中秋赏月险等等。这些保险的问世引发公众质疑,赚钱眼球的同时是否有实质保障内容?

人保财险在2014年3月曾推出空气污染健康损害保险(即雾霾险),首度创新式的与空气指数挂钩。只要连续5日空气污染指数监控大于300,保险公司将最高给付1800元污染津贴。该保险保障人群年龄为10至50周岁,保费从78元至138元不等。

虽然关注度极高,可是这款新型保险形式刚推出一周后即遭监管部门叫停,被指“雾霾险不满足‘有可保利益’和‘符合大数法则’两大原则,与保险本质相悖,不再是保险产品,更像博彩形式。”

时年6月份,原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销售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矛头剑指的就是“奇葩保险”。随后两个月内,原保监会连下5份监管函,强调的主旨均为不得开发销售博彩性质产品,保险产品命名要清晰明了,且与保险责任紧密相关,不得进行恶意炒作。

售卖雾霾险的人保财险在半年后,因擅自更改保险条款,触犯《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接到了行政处罚通知书。监管机构对相关公司处以50万元的罚款,罚款总额远高于保费所得。经此一罚,吓退了几个蹭热度的“噱头”保险。比如前一年火热的中秋赏月险(针对中秋节因为天气原因在赏月城市有无看到月亮而投保),当年已经不见踪影。

“某些热点互联网产品保险产品出现其实可以看成是保险创新、贴近生活的体现,因为单份价格普遍偏低,‘奇葩险种’所带来的销售额在整体利润贡献上可以忽略不计,但也不能忽视发生赔付概率低,(某些产品)为了谋求营销效果而赚眼球。”某大型财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电商平台用保险名义打的“小九九”算盘,更是让监管层难以容忍。比如,流量明星鹿晗公布恋情后,有互联网平台销售鹿晗恋爱险,以在一定期限内公众人物是否保存恋爱关系为赔付条件。对此情形,监管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互联网伪保险产品的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公众人物恋爱险并非保险产品,不符合保险法规定,也不是由保险机构开发和销售。

其实这款虚假恋爱保险,衍生于真正由保险公司推出的曾风靡一时的恋爱险。这款险种宣传时表示“投保人与配偶在投保后一段时间内结婚,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玫瑰、钻石、礼金等婚嫁祝贺。”按照保费的金额祝福金在1999元至上万元不等,保险期间是3、5年。

自2013年11月开始,长安责任保险最早推出恋爱保险,据推算首次试水的成果格外喜人,超过5000人投保,总保费到达600万。恋爱险在2015年迎来爆发期,各大财险公司投身其中,并对结婚兑付的内容做出更灵活的补充。好景不长,时间拉长至2017年1月初,原保监会公布的《财产保险公司产品费率厘定指引》和《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从两端规范了财险产品,向此类投机风险类保险产品关闭了闸门。

此后,保险市场上的恋爱保险几近灭绝,最受关注的支付宝蚂蚁保险入口中也难见踪影。

互联网保险监管升级在途

一家专做互联网保险的资深从业人士表示:“这种保险主要是个乐趣。我们看到的都是“噱头”,做的多了也不利于社会对保险本质的理解,所以之前监管也叫停过,有些产品也背离了保险产品定制依循的大数法则,有些赌博的意思,这不是保险的本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向记者表达了另一种观点:“保险公司从产品营销、宣传方面,就如同普通广告创意用一些热点概念也无可厚非。撇开这些,去看本质最重要的还是看对风险保障的杠杆作用能不能发挥。”

当以小额保费支出来换取小概率事件发生时候大额赔付,保险的功能才得以放大。对于后市的发展,朱俊生觉得并不担心这个问题,一切靠市场检验,没有多少人买的保险,会自动从市场中消失。

“到最后大家还是关心怎么花最少的钱买到踏实的保障,而且当时火的时候我关注到用户其实也没有太买账,看热闹的多付款的少。”朱俊生说。

的确,在大火一阵后,“奇葩保险”或遭到监管注意主动下架,或成为消费者口中的谈资,真正被接纳的实属少之又少。

如果说“奇葩保险”是互联网的搞怪基因被激发顺应而生的话,也存在一大批真正服务于保险市场的互联网保险在发光发热。

当下,保险公司变革加速进行时,互联网巨头布局夹击,创新产品的研发便成了互联网保险“下半场”的制胜高地。

慧择网健康险首席研发总监廖晓平表示:“能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解决消费者保障痛点的产品才是好产品。不仅需要在产品形态、保险责任上做创新,还可以从核保、保全、理赔等每一个涉及到消费者核心利益的服务环节上去做好,这才是一个真正对消费者好的产品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不是简单的比拼价格。因为消费者买了保险,更期待的是,在遭遇灾难的时候能及时获赔。”

2011年互联网保险起步之际,全国164家保险公司里有34家参与其中,占比仅为两成。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117家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占保险公司总量的52.7%。保费则由最初的32亿元,在短短5年间增长58倍,达到去年底的1835亿元。

其中由部分“奇葩保险”支撑起的份额无法确切估算,但在互联网营销中以保险宣传噱头获取的流量远高于其成本的核算。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互联网保险渗透率一路上扬从0.2%上升至2015峰值的9.2%。2017年后出现下滑趋势,保持在5%左右。单就数据走势来看,互联网保险渗透率和噱头保险成长时间是契合贴近的。

相较于传统保险公司,除了平台型线上保险超市外,融入线上场景的碎片化保险定制在互联网保险上得到更广泛运用。通过行为数据的积累,在理财、社交、旅游、购物等各式领域均有创新的保险产品面世。

个性化、定制化保险属于互联网时代的新产品,让几乎所有的风险场景都可以打包成产品,推出的新奇“奇葩险种”亦是传统保险产品无法做到的。

重要的是,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与传统保险业务监管一致性从始至终未改变。恰巧原定有效期3年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于今年10月1日到期,银保监会同时也下发《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草稿)》公开征询意见,推进互联网保险创新、改革和发展,这也预示着针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升级版监管办法呼之欲出。未来,互联网保险的产品经营范围、经营主体、经营区域以及第三方网络平台业务都有教科书般的严谨和规范。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