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再次重申P2P行业以“清退”为主基调。2月25日,银保监会就银行保险业支持复工复产问题召开媒体通气会,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疫情不会改变P2P专项整治方向。他指出,“P2P专项整治,方向不变,节奏不变,继续坚定不移、彻底的执行。P2P以‘退’的方向为主,整个专项整治政策没有改变。” 事实上,监管已多次明确P2P行业以“退”为主的整治工作方向。早在2019年11月,银保监会便曾指出,网络借贷专项整治下一步重点,仍将以出清为目标、以退出为主要方向。对能力强、有金融科技基础的P2P机构,可以逐步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或消费金融公司,同时也会密切关注助贷业务的潜在风险。 此后,2020年1月,2020年央行工作会议中也明确,将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基本化解互联网金融存量风险,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而在2020年2月,央行召开2020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则指出,将多措并举,彻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建立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彻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这一提法,是今年首次出现。”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指出,从“基本化解互联网金融存量风险”到“彻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再到如今P2P专项整治“继续坚定不移、彻底的执行”这几次的提法来看,措辞越来越坚决,意味着有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都要处置完毕,不留余地,以P2P为主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将严格执行。 于百程进一步指出,“按照2019年的监管要求,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P2P领域存量风险化解。从最近积木盒子等头部平台传出的消息看,大平台、主要地区的清退和转型的动作加快。从2019年开始,P2P的监管方向就一直是明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P2P清退大潮中,已有越来越多地区官宣全面清退P2P业务,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至少已有四川、河南、重庆、湖北、山东、湖南、新疆、天津、贵州、宁夏、北京、上海、浙江、广州、深圳、云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区宣布取缔辖内全部P2P业务。 另据数据统计,P2P行业累计平台数量为6612家,截至2019年12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343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达6269家。一资深行业人士认为,343家现存平台这一数量预计今后还会继续大幅降低。 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车宁称,P2P目前仍处于风险出清阶段,一方面在营机构数量仍在持续减少,P2P风险化解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在他看来,后期,P2P将加剧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状,少数存留下来的、经营状况较为稳健,且有较好的合作伙伴及股东资源的机构,未来发展可期,反之,则将加速退出市场。 于百程则指出,在清退为主的大背景下,现存P2P中相对优质的公司,实现良性清退和转型,以延续近几年积累的不错的网络借贷业务能力和用户,是这些公司比较可行的选择。在业务选择上,资本实力、借贷业务和技术能力强的公司,可转型试点小贷公司,以获得更好的杠杆条件。而互联网和用户运营能力强的公司,可以转型为助贷等互联网服务公司。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