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穷人思维?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讨论下穷人的形象。在大多数人的心里,穷人就代表着自私、小气、嫉妒、敏感、愤怒,虽未必完全确切,但也多少刻画出了穷人的心理。 没有贬低穷人的意思,更何况,什么样的人是穷人,什么样的人是富人——这仍是一个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你未必是穷人,或者你未必认为自己就是穷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你或多或少带有那么一点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是什么?是短视、盲目和贪婪。 先来讲一段故事。 在股市还好的时候,同事A因为炒股赚了不少钱,这个消息被同事B知道了。 “你是怎么赚的?”,B问A。A就把他是怎么赚的一五一十地讲给B听。听完之后,从来没有涉足过股市的B动心的,“我现在投10万,什么时候能翻一倍?”,他问。A说,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 B就跟着A买股票,第一个星期,有4天上涨,1天下跌,B还是挺开心的,算下收益差不多到了20%。于是B请A吃了顿大餐。第二个星期,形势有点不对了,只有两天是上涨的,3天下跌,B的收益不到20%了。 B有点急了,跑去问A:怎么会这样?A说,我的也跌了,我也不知道原因。 …… 最终,B的股票亏了30%,10万块钱只收回了7万。一说起这件事,B就开始抱怨:我还以为A是股神,没想到也不靠谱,害我亏了这么多,以后真的不能听他的了。 股市就是人性的一面镜子——笔者是很认同这句话的。在上述这个故事中,在B身上,穷人思维显露无遗。短视:股票涨了就请吃饭,股票跌了就埋怨别人,只看短期利益,没有长线思维,因而会因为没有耐心而失去“翻身”的机会;盲目:B是一个没有任何炒股经验的人,看到A赚钱了,他便设法效仿,最终连本都亏了。在决定入市之前,B没有去系统了解证券知识,没有知识储备,也因此缺乏自己的判断,始终只能人云亦云,处于被动;贪婪:还未入市,想的就是什么时候能翻倍,赚了20%,还想继续赚,没有根据内外形势作出合理的判断,没有及时收手的后果,必然是陷得更深。 扪心自问,你没有一点穷人思维吗? 对于P2P投资人来说,警惕穷人思维则显得尤为重要。与股票、基金、信托、银行理财等理财方式相比,P2P投资实在过于新鲜。一方面,平台尚无成熟的模板可以借鉴,行业规范亟待完善,所以违规操作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投资人对于P2P的理解,对于风险和平台优劣的判断,仍尚未成熟。短视、盲目和贪婪对投资人的误导,在P2P投资当中造成的负面影响显然会放大很多倍,这也是笔者之所以强调要警惕穷人思维的原因所在。 1.越是容易得到的,就越是暗藏着巨大的风险。很多投资人之所以中雷,其原因就是经不起某些平台高息的诱惑——不管会不会跑路,先捞一笔再说,最终落入别人的圈套。要知道,游戏规则是掌握在别人手中的,跑路的速度永远会快过于你醒悟的速度。此外,对于P2P行业走势的判断,也需要有长线思维。任何暂时的负面现象都不会影响一个新兴行业前进的脚步,所以在行业频繁爆出跑路、诈骗等丑闻的时候,投资人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下错车。 2.不要被任何人怂恿,保持独立思维。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强调过,通过渲染强大的“背景”来误导投资人的平台数不胜数,投资人如果没有独立的判断,则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高大上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小而美也可适当去尝试。笔者此前拜读过一篇关于P2P进入“小时代”的文章,就深有感触。一些新兴的平台,吸取了前人的营养和教训,在平台制度设计、风控体系建设以及用户体验上都有更为成熟的思路,也因此更能接近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投资人可以多多关注。此外,笔者给出的建议是,赚钱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一夜暴富也并非唾手可得。在没有充分了解P2P行业,没有基本的P2P知识储备,没有基本的风险认知能力之前,谨慎投资。 3.认清行业基本规律,认清自己。戒除贪婪心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年6月股市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笔者曾与一些朋友有过交流,大多人都在感叹,如果给自己设置一个止盈止损线该多好,或许还可以赚一点,至少也不会亏那么多。这些都是事后的反省,在事中呢?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觉悟。不同的理财方式,成熟之后都会有一个被行业普遍认可的收益水平,P2P也不例外。目前来看,规范的P2P平台给出的年化收益在10%—18%之间都属合理范围,过低的不建议投,过高的需警惕风险。有了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投资人就不应盲目追高而导致中雷。同时,在认清行业的基本规律之后,投资人自己心里也需有一杆秤,给自己设置一个收益区间,低于或者高于这个区间就直接PASS,这也是相对较好的方式。 由穷人变富人是一个艰难和漫长的过程,但比起做穷人来说,做一个思想上的“穷人”更为可怕。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