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不让孩子出教室这种毫无人性的规定是哪个学校最先实行的?这只怕很难查。 家长们当然想不通,孩子送到学校是去读书成长的,不是去坐牢改造的,凭什么不让出教室呢? 老师和学校也有说法,现在但凡孩子在学校有一点点擦着碰着,家长一个视频捅出去学校就得脱层皮,哪还敢让孩子去疯去跑啊? 孩子当然是最可怜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社交需求最强烈的年纪,要面对这牢笼般的生活,能不抑郁吗? 所以,当互联网再一次把这个问题抛到舆论中心,引发全民声讨之后,教育主管部门果断出手了: 不过呢,别看他们一脸严肃一身正气地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意思就五个字: 不关我的事! 你看,它第一段就摆出了一脸无辜的表情,大致意思是因为最近舆论热议、社会广泛关注,所以教育部才知道这个事,才特意来做个回应。 翻译一下内心话就是:要不是大家都在骂我哪知道居然还有这种事啊..... 第二段继续表明清白,说我们2021年就已经专门出过文件了,不许约束学生课间活动,而且每天要有一段30分钟的大课间让孩子们玩个够。 翻译一下内心话就是:上面的政策都是好的,都怪下面不听话乱执行。 第三段就是非常明显的扮好人咯,说是接下来我们要督促严格落实政策,坚决纠正错误规定,一定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翻译一下内心话就是:下面非要这么做我们也管不了,但肯定会说他们几句,罚他们几杯! 总而言之,课间十分钟不让孩子出教室这件事情里,教育主管部门是被蒙蔽的,教育主管部门本意是好的,教育主管部门改正的决心是坚定的。 呵呵。 但凡稍微捋一捋基本常识,我们就能发现以下三个事实: 第一,某些学校在课间十分钟不让孩子出教室这个情况,教育部门必定早就知情。 一方面,有这种奇葩规定的远不止个别学校,也不是个别省市。从各地家长的反馈来看,全国范围内有相当比例的小学从疫情期间开始施行这项规定,疫情放开后也并没有还给学生课间自由,甚至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另一方面,以当前教育部门对学校检查评比之多,监管之严格,舆情风险监控之全面,不可能会忽略这样一个怨声载道的信息。不可能非要等到媒体报道全民热议了才知道有此等违背人性的规定。 唯一的解释只有三个字:不在乎。 直到事情进入公共舆论,形成巨大社会压力了,才派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来敷衍一番。 哄谁呢?你以为是为了安抚家长和学生吗?人家哄的是他上面因此失了体面的领导。 第二,学校在课间十分钟不让孩子出教室这种做法,教育主管部门其实是不想反对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课间休息十分钟这种规定但凡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是『天经地义』的,而且也是『自古以来』便如此的。即便在万恶旧社会,即便是头悬梁锥刺股学八股文的穷酸腐儒们也懂得张驰有道,读书久了总要歇息片刻,活动少许。再说难听点,关在牢里的杀人犯每天也还有放风时间呢…… 人不是机器,人是需要休息、需要活动的,这是本能与人性。 这种道理,需要拿公元2021年的《规定》来论证合理性合法性吗? 这种毫无人性的规定,教育部门但凡真心想管,还有这么多校长敢于顶风作案吗? 都知道对于学生来说,作业没带就是没写,怎么到了教育部门,明明有那么多学校出台了约束课间十分钟的奇葩规定并且执行了这么久,你却还相信教育部门其实反对这么做呢? 第三,碰到校园纠纷就两头和稀泥,家长不信任,学校不放心,最后必然只能牺牲孩子的童年来换取某些大人的『稳定』前途。 和稀泥的事情应该不用我多说,这些年咱们在社会新闻里看过太多。但凡孩子在学校里出点什么事,总逃不脱『按闹分配』的结局。 家长闹得凶了,不管学校有没有责任,都压着学校去赔偿道歉;家长无权无势没有发声渠道的,就各种掩盖真相情绪稳定大事化小……什么是非对错,什么法律和事实,在某些领导的强力干预之下根本都不重要。 这种情况下,孩子要是在学校有个三长两短,家长怎么会信任学校的调查,学校又怎敢指望家长的理性善良? 咱们再回头看一下教育主管部门对媒体和公众的表态: 既要坚决保障孩子课间快乐活动的权利,又要求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源自新华社采访教育部门的报道 这种“既要,又要”的表态是不是非常熟悉?其实捅破窗户纸就是这么两句话: 事情让下面干,责任让下面担。 不得不说,这样的领导艺术可谓是高山仰止,无懈可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下面的校长和老师也是有自己小算盘的人,会有自己趋利避害的对策。 你要让学生课间休息十分钟,又不能容忍任何校园内的安全事故,那我就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休息,不出门肯定风险最小事故最少了。 至于学生的想法,其实一直都不在他们考虑的范畴之内。 一级一级,毫无担当,很自然就催生出课间十分钟不让出教室的『绝对安全方案』来。 家长、学校、学生,没有一方满意,没有一方不痛苦,那到底是谁在背后偷着乐呢?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