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收到张新(化名)的微信消息:“现在方便接听电话了”。在接到张新的电话时,还能感受到他被资金链断裂弄得焦头烂额的无奈。难以想象,这个以进口葡萄酒发家,并在华东沿海某市拥有一家收益不错的酒类商贸公司的酒商,当前正面临资金紧张,深陷白酒的“泥淖”的处境。“我现在只想赶紧从白酒市场退出来,但是直接退出来,损失太大,血本无归。不退也是‘温水煮青蛙’,白酒行业水太深了。”张新语气中的愤怒夹杂着无奈。从红酒经销商到进入白酒行业,只有短短一年半的时间,而如今面对的却是仓库里一大堆知名白酒的库存,还得担心现金流不足的困境。选择“退圈”面临的是满仓库动销不了的白酒,卖一瓶亏一瓶。而“不退圈”则是恶性循环,步步维艰,最后搭上所有的资金。这位“红转白”的酒商该何去何从?一、跌宕起伏的一年半,从憧憬到迷茫靠进口葡萄酒发家的张新在华东某市小有名气。“正好遇上了葡萄酒的上升期,2013~2018年这几年我们发展得很快。”陈新告诉WBO:“但疫情以来,国内葡萄酒的消费开始紧缩,我们的高端葡萄酒卖不动了……”2022年4月的一场酒类会议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新了解到了某北方名白酒风头正盛,且在沿海一带市场还不饱和。“为了产品能符合消费市场的多种诉求,我们公司想要增加高端白酒这个品类,和葡萄酒一起多线发展,满足我们客户的需求。这个时候正好了解到北方名白酒,就想试一试。”在这个契机之下,张新在稍许思考与了解后,在6月就匆匆与这个北方名白酒签订了经销商合约。张新签约后第一次订货花了300多万元。据他所说每一瓶出厂价是959元,但是经销商要交每瓶91元的保证金,一瓶成本就是1050元,一箱是6300元,一共是大概500箱的货。“看到货拉回来的时候,我信心满满,想着大干一场。但是当这批货真正开始售卖的时候,现实给我当头一棒”,张新描述着当时的情景。据了解,2022年的中秋,白酒市场并不景气,不少白酒经销商表示业绩是比2021年同期差的。市场上名酒价格也在倒挂,有某头部名白酒经销商取消了相关额外费用报销政策后,便直接可以930元拿货,如此一来,与综合出厂价969元相比,倒挂价差直接达到了近40元。而今年以来,白酒市场更加低迷,名白酒价格除茅台外,都呈现倒挂的趋势。张新手里的名白酒价格倒挂更加严重,市场成交价已经低至800元一瓶。加上这款名白酒在沿海一带的消费者认可度不高,且之前该品牌传播的所谓的“品类风口”似乎并不明显,这让张新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是我有些着急了……我也不是没有咨询过白酒行业的相关专家,正反观点都有。但是当时也算是‘病急乱投医’,葡萄酒的市场疲软,我只想有个高端白酒品类稳住下游客户以及公司原有的市场。没想到这个白酒市场倒挂这么严重!”张新的语气中充斥着懊悔。张新这批货以每瓶1050元的价格购买,按市场成交价只有800元,倒挂严重。虽然每瓶91元的保证金在半年后已经当现金返还,但出货价959元,市场成交价算每瓶直接亏了159元。张新告诉WBO:“但是消费行情不好,每瓶800元的市场成交价,下游客户没有利润,所以我给客户的价格是780元一瓶,还不一定能卖出去……仓库还有库存,我已经陷入了迷茫。”二、艰难自救,进退维谷“市场价格严重倒挂是最关键的原因。”张新分析。每瓶亏损179元,张新第一批货订的500箱,一共3000瓶,等于这批货到市场上直接亏损53.7万元。据了解,市场成交价可能还会持续下探。酒类商贸公司和其下游的终端客户并不是“铁打”的关系,如果某品类卖得不好,肯定会相应减少该品类的采购。同时,如果出货价高于市场价,价格倒挂没利润不说,还得亏损,肯定不愿意进货。所以,张新决定自己来解决这个差价问题。一般品牌方都会给经销商客户一定的营销费用来做消费者培育。比如品鉴会活动、一些伴手礼、赠酒等。这部分费用由品牌方打款给经销商。“市场价格倒挂太严重了,为了有利润,我并没有去做品鉴会,而是把营销费用直接来补了这个白酒的差价,然后再向品牌方报销。”张新告诉WBO:“我知道,这样只会是恶性循环。拿本该做消费者培育的营销费用来补差价,然后该名白酒在当地市场并没有得到品牌传播,我们的经销商的酒也会更难卖,接下来又是新一轮的报销营销费用补差价。更可怕的是,现在大家都这么做,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越去补这个价格差,市场成交价越低,价格倒挂越严重……”然而营销的费用品牌方也不会直接给现金,是打到经销商的“折扣账户”。据了解,该品牌是给经销商两个账户,一个“折扣账户”,一个是“现金账户”。经销商需要先存80万元在“现金账户”,才能使用20%“折扣账户”。也就是说,比如品牌方给经销商20万元的营销费用在这个“折扣账户”上,经销商需要先存80万元在“现金账户”,然后向品牌方订100万货,“现金账户”出80万,“折扣账户”抵扣20万。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张新有想要退出白酒行业及时止损,而让他真正下定决心退出的时候是今年的1月1日。白酒行业在年初有“开门红”的传统。所谓“开门红”打款,是指年初酒企往往会要求经销商在一季度结束前,完成年度回款任务至少30%,甚至高达50%,以追求更优异的业绩表现。“我加盟的白酒品牌给了经销商两个选择。一是在1月1日开始,七天之内打款年签约任务量50%以上,可以享受折扣账户的优惠,例如以前要在现金账户存80万只能在折扣账上提取20万,但选择七天内打款50%,就能在现金账户存60万,在折扣账户提取40万。二是一季度结束前回款50%,折扣账户还是按20%提取。”张新告诉WBO。但张新资金情况不佳,加上主营业务的进口葡萄酒在疫情到今年都面临着艰难的处境。“我一方面想赶紧把折扣账户里的钱拿出来,一方面资金上也非常窘迫,品牌方给一周的时间,真的逼得我进退两难。我80%的精力都耗费在了白酒上,葡萄酒没去好好经营,是我最大的错误。”张新最后硬着头皮给品牌方回款,把折扣账户里的部分钱款抵扣成白酒拿了出来。但今年的价格倒挂更加严重,这款名白酒在沿海一带更是没有多少市场。“我把货都往河南、山西抛了,亏损很大,但没办法必须得把货出了。”张新告诉WBO,等明年开门红,把“折扣账户”里的80万提出来。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想把“折扣账户”里的80万提出来,就要在“现金账户”里打款120万。然后又会在“折扣账户”中产生新的资金。张新说:“想要把折扣账户里的钱款彻底提出来,这个过程起码要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三、“红转白”案例引发的三点思考上述酒商的案例值得反思。思考一:轻易入局不熟悉品类的风险作为一个长期深耕在进口葡萄酒的酒商,进入一个并不熟悉的白酒品类,投资欠缺思考。想要寻找增量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前期应该去做更多的考察、规划、学习,而不是盲目地入局。同时,对于“风口效应”广大的酒商群体应该保持警觉性,越是风口、蜂拥而至的“机遇”越需要更多的考量。思考二:对白酒市场的判断过于乐观北方名酒在沿海地区的品牌认可度本就不能与茅台、五粮液相提并论,酒商认为该北方名酒在沿海市场有空缺,想要去做“蓝海市场”,殊不知,在一个新市场要培育一群忠实的消费者是非常难的。加之,据上文酒商描述,该品牌的经销商都在用营销费用去补差价,并没有去做营销品鉴会等活动,也根本没有培育消费者一说。此外,白酒市场除了茅台以外,很多品牌价格都在倒挂,这种对市场的警觉性应该时刻保持,而不是认为自己的个人力量可以成为“特殊”。思考三:专注主业,提升内功近两年“红转白”的酒商很多,但成功的案例很少。白酒在中国发展深入、基础坚实,当然也意味着“水很深”,如果懵懂入局,很容易深陷“泥淖”。据了解,很多“红转白”的酒商最后还是做回了葡萄酒主业。上文中的酒商表示,接下来还是专注于葡萄酒业务,等时机成熟再去思考别的增量。近年来,葡萄酒行业也有不少新趋势,例如有机葡萄酒、白葡萄酒今年表现都不错。在行业中去寻找细分赛道,或许更能实现增量。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cjzvipze@gmail.com ehz@cjz.vip...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金融圈似乎掀起了基金经理的“消失潮”,有的是卸任,如“医药女神”葛兰;有的是离职,如“芯片一哥”蔡嵩松;还有的从公募消失,转做私募……Wind数据也显示,在197家相关公司中,这一年里有超过350位基金经理离任,人数为过去五年同期最多。现在,对于那些身处风暴中心的基金从业者来说,“不管是谁离职,都不意外了”。而曾经,基金经理一度是金光闪闪的职业,外界流传着他们的造富神话。但这群离钱最近的人,却不约而同地都选择蛰伏或消失。而一同消失的,还有万千基民们的信任和金钱。如今,所有人都在期盼春天。消失之人隔壁基金公司的一位姐姐怀孕了,宣布时已经六个月了。听到这个消息,在香港做公募基金(面向所有投资者,申购金额不限)的戴婷很意外。她原以为这位四十多岁的姐姐会选择丁克,因为对方“能力强,管的盘子很大”,而生育“对事业影响很大”——这在圈里也是共识。但就在2023年年初,公司前脚刚公布完年终奖,姐姐后脚就宣布自己已经怀孕。戴婷听说,对方拿完奖金后,直接休了半年的产假,“好像不是很care自己的盘,也不care还能不能回来”。这位姐姐的“消失”,并非孤例。在戴婷身边,还有很多人选择用调岗的方式“消失”。有一次,领导把戴婷叫到办公室,“最近有几个盘要空出来,你看有兴趣么?”戴婷看了眼领导推过来的几个盘,都曾是身边同事们负责的项目,但他们都决定从基金经理岗位抽身,退到中后台负责数据、合同处理之类的工作。更普遍的“消失”方式,则是人员优化。戴婷在金融圈的同学中,2023年有60%都离职了。有一次,她和同为基金经理的朋友一起吃饭,朋友接到HR电话,那头问“什么时候来办理离职”,朋友这才知道,他所在的整支基金都没了。团队里基金经理加上研究员、秘书等一共四十多人,全都得离职,打来电话的HR抱怨,“还要顺带把自己的离职也办了”。在大众的心中,基金经理离职的消息冲进视野可能是从行业“顶流”的变动开始的。2023年9月,中欧医疗的葛兰因“公司安排”,卸任两只基金,引发基民热议。事实上,从年初开始,就已经有明星基金经理传出职业变动的消息,先是代号为“科技大猎手”的信达澳亚基金经理冯明远接连卸任6支基金,手里只剩4支。随后,诺安基金经理蔡嵩松在9月29号,卸任完全部产品,官方发出公告,蔡嵩松离职。2023年,离任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包括券商资管、基金公司在内的197家公司中,2023年已有357位基金经理离任。尽管相比于基金经理总人数,这只是一小部分,但对比往年,这离任人数已是过去五年同期最多。根据面包财经,相较去年十一月末,2023年兴银基金、长盛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数量同比缩水,整体以中小型基金公司为主。融通基金仅上半年就有接连5名基金经理离职。不光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面向少数投资客户,投资金额不少于100万)的情况也不乐观。李昱琦是上海配邦私募的合伙人,2023年十月,他到上海调研,拜访其他基金机构。有一家顶级机构已经开始大批优化了,还有一家私募公司的合伙人,也“赚不到钱,打算跳槽去国企”。光是2023年注销关停的私募就高达2344家,其中,有些是不符合行业规定强制注销的,但更多的是经营不善,破产的。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有9755只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更新业绩,其中近一年亏损的产品占比高达57.42%。公司都关了,“基金经理肯定也没了”。在这个牵一发动全身的行业里,前台的基金经理的“消失”,会导致中后台的从业者也被迫“消失”。入行将近九年的张俊是一名基金产品经理。2023年3月,领导突然把他叫去办公室,宣布他“被优化”,张俊瞬间愣在原地,“从来没想过会被优化”。从张俊入行多年的观察来看:金融行业很要面子。因此,很少听说哪家机构直接优化,“一般是调岗逼员工自己走”。张俊去年年底才跳槽到这家外企,之前经验丰富,谈的薪资也比较高。可优化时,领导却说他“能力不行”,张俊最初以为真的是自己问题,可半个月后和同事一打听才知道,领导根本没招新人,部门减员。“这个岗位直接关闭了。”张俊说。而原本他负责的工作,被掰成几瓣平摊到了其他同事的头上,“天天加班”。风起之时在闪光的时代里,无数踩中风口的基金经理一跃而起,编织出金灿灿的辉煌战绩。早在2014年,戴婷还念高中时,就受到了“传奇故事”的鼓舞——学校的一个师姐工作两年,就在老家南京市区买了套房,另一位老师的同学年薪百万,而他们都来自同一个专业——金融。从那时起,“学习金融=财务自由”的等式就在戴婷的心里种下,高考结束后,北大、清华的招生办都去她家送过橄榄枝,最终,她到香港念了本科。进入大学后,她换了一种卷的方式。每周,戴婷强迫自己要认识3位金融从业者,向他们请教职业经验,最基础的方式是认识同校的学长、学姐,此外,她还会在领英上挨个加好友、聊天。2021年以前,金融圈的造富故事从没在戴婷耳边中断过,今天某个基金经理学长一波神操作,年终奖一下分了几千万,明天某个校友的创业公司上市了,财务自由。那是一个明星基金经理们起飞的时代。也是在2021年以前,不论是A股的上证指数还是港股的恒生指数,在走势图上看,都是波动上走的,上证指数最高一天的涨幅将近11%。那时,踩中一个个行业风口,再配合社交媒体的加持,“成为明星基金经理是很能够想象的一件事”。2020年,白酒板块的迅猛涨势,带火了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他凭借重仓白酒一跃成为明星基金经理,手下掌管的易方达蓝筹精选甚至曾一天上涨5.05%。基民称他为“白酒战神”,甚至有人给他在微博上设立了全球粉丝后援会,开通了微博超话。这两年也是顶流基金经理葛兰起飞的时期。2020年时,葛兰管理的规模最大的基金—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规模还不到60亿,但到了2021年,这支基金就暴增了6倍,规模超过400亿,她管理的总规模像滚雪球一样滚到了1103.39亿元。葛兰在基民和媒体中的代号也因此成了“医药女神”。葛兰偏爱CXO赛道。CXO是指医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外包服务。过去几年,CXO是医药行业里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因为国家对创新药的鼓励,以及全球医药巨头研发环节向中国转移,赛道内出现了不少翻倍的牛股。到了2020年,新冠疫苗研发更是使得CXO需求大幅增长,这一板块直接起飞。那时,生物医药行业几乎“每3.75天就有一家企业上市”。对于一些“非职业选手”来说,那两年也出现了机会,大刚投资合伙人姚忠震从2016年起就想转行做私募基金经理,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券商(证券公司)工作,负责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没有行业资源的他只能一边经营微博账号,积累粉丝,一边“随便找点兼职养家糊口”。他每天都会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炒股观点,偶尔会有几个大V转发,粉丝数也开始上涨,等到2020年,有段时间每次发微博都“一呼百应”,几乎所有财经领域的大V都转发过他的观点。有合伙人抛来橄榄枝。2020年末,姚忠震终于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支基金,他微博的粉丝量也冲破了50万。很多粉丝陆续找到他投资,到了2021年,姚忠震手里管的规模就达到了五千万。那时,他看好的板块之一是储能。新能源圈流行提“3060”战略,这是国家战略,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要实现它,国家规划了庞大的新能源发展布局,而储能技术就是解决新能源不稳定性的关键一步。姚忠震拿了很多储能股,2021年4月到7月仅三个月的时间,就给投资者们分红了17个点(相当于17%)的收益。张骏也记得那个辉煌年代,他每天的工作是不停地发布产品,为牛市做准备。爆款基金至少也要“百亿起步”,2020年时“有好几支甚至能募到一千亿”,一个产品上线,“随便卖都能卖掉”。但成为一名基金经理很难,因为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张俊的很多同学,为了做基金经理,从研究员到助理,再到基金经理,必须每一步都不走错,成为基金经理“就已经超越90%多的人了,得很卷才行”。姚忠震还写了一本名为《投资之韧——让规律绽放价值》的书,里面专门讲了他创业之前屡屡遭到拒绝的经历,“哪怕是从最基层做起,承诺试岗不过不要钱,都没人要”。但那时,优秀的人才们还是挤破头,想进入到这个流淌着奶与蜜的行业里。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有着一份无比光鲜的履历。据Wind数据统计,管理规模近27万亿元的3460位基金经理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数占比高达96%。券商中国记者从公开的基金经理简介中梳理发现,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学历背景的基金经理人数均过百位。在高学历的加持下,基民也因此而迷信明星基金经理。35岁的赵莹跟投了葛兰一年多,就是看中了她的医学博士身份,葛兰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后又去美国攻读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医学专业的对医疗这一块肯定要更了解”。而张俊认准的则是富国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张峰。那个时候,他很坚定自己的选择,不管怎么调仓,都会跟投,“他们肯定能力比我强”。寒潮之始原想着“大展宏图”,但情况开始不对,暖风中,似乎出现了一丝寒意。2021年下半年,在戴婷的努力下,本科毕业后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升职成了基金经理。但升职后公司的氛围就开始变得压抑,负责主投内地的同事脸上仿佛永远都覆着一层愁云,“总是唉声叹气”。每天起来,戴婷第一件事就是看股市走势,可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都好像“刹不住车一样,一路向下”。A股下坡路还能稍缓一些,港股以前很多外资在投,在外资卖出后,从2021年3月的将近三万点,跌到了2022年10月份的一万七千点。那时戴婷他们采用的打法是“游击战”,首要目的是躲避有不确定性的城市。每天她都要紧盯每个城市的确诊人数,再推测这个城市会不会出现变化,然后再研究这个城市有哪些大型工厂,会影响到哪些产业,要是苗头不对,就赶紧减持。每天戴婷都是一看新闻,赶紧跟老板汇报,然后“分析一波,投一波,撤一波,最后再叹息一波”,循环往复。到了后来,“游击战”的打法也不好用了,只能硬等解封。那个时候,基民们也无法幸免。赵莹发现,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欧医疗就开始亏钱,“好像一直在下跌”,自己买中欧医疗赚的钱已经全都跌没了。受医药集采等内外部环境影响,医药板块下跌明显。Wind数据显示,中欧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票在2021年下半年均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其中前五大持仓股的跌幅超过30%。那段时间,不少基民是通过代销平台“支付宝金选”的推荐,购买了葛兰管理的基金,当持有的基金大亏后,基民不光对葛兰不满,还开始投诉支付宝。后来,支付宝基金的“周销量榜单”中,葛兰的基金直接消失了。赵莹也开始回撤,“以后不跟葛兰了”。截至2022年2月,中欧医疗健康A相对前期高点回撤幅度超过40%。在她心里,葛兰从她“看不懂的操作”开始,就一步步走下神坛了。比如,2020年末,葛兰发布了一支名为“中欧阿尔法”的基金,这支基金与她以往关注的医药老本行不同,重仓白酒,加码了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品牌,但那时“白酒已经炒得很热了”。而从这几支股票的走势图来看,也不乐观。从2020年末开始,白酒就一路下跌,葛兰“买在了最高处”。“不限购”也是赵莹看不懂的操作之一。当基金规模增长过快、过大时,为了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很多基金经理都会选择限购。1月28日,张坤所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限购额度就从原来的10万元降到了5千元。但葛兰却“没有限购”。在这个行业里,公募基金经理的薪资,并不与业绩挂钩,而是与管理规模挂钩,基金公司收取基民1.5%的管理费,“盘子越大,管理费越多”。作为明星基金经理,由于“他们自己就能带钱过来”,所以拿到的分成也会更多些。这也是许多基民觉得心里不痛快的地方——基金亏了,但基金经理还能赚管理费。就连媒体人胡锡进最近也吐槽,他买的基金“跌得很惨”。在12月21日举行的新浪财经2023年会暨第16届金麒麟论坛上,他说:“(我那三支基金的)经理的收入应该跟着我一起往下降……他们应该和我们同甘苦、共患难。”但在明星基金经理之外,普通基金经理的分成就要少得多。比如戴婷,她把自己的状态形容为“大锅饭”,基民投钱是看他们公司的名气,管理费的大头由公司拿走,“单从工资看还没有香港的服务员多”。对普通基金经理来说,在工资之外,奖金是很重要的,但这也跟业绩挂钩。如果公司赚的钱少了,年终能分的奖金也少了,所以大家都期盼牛市。去年时,就有很多公募基金经理奔私(转作私募基金),以谋求更高的收益。李昱琦就记得,2022年时,有一个资源很好的公募基金经理转来了私募,那时虽然行情不好,但对很多公募基金经理来说,在低点奔私“或许是个转机”。因为,私募基金经理可以收取20%的业绩提成,只要迎来牛市,就会赚得更多。但期待中的牛市并没有出现。李昱琦记得,很多人慕名而来,给投了不少钱,那位基金经理没等来牛市,也没跑过大盘,亏了后,“大家都不怎么找他了”。某种意义上,那位基金经理也是“被动消失”了。苦盼之春大家也有努力振奋过。戴婷记得,2022年年底,公司的氛围又重新振奋起来,所有人都在雀跃等待政策放开后经济的迅速回暖,同事们“脸都要笑烂了”。基民也非常有信心,都往她的盘子里扔钱,她管理的总规模30多亿,每天都会有将近10个点的钱涌入,那时戴婷每天都是疯狂“买、买、买”。看到什么都觉得要大涨:这么久没旅游了,该旅游了吧,“重仓个航空”,酒店顺带也来一波;“车也旧了该换车了吧”,再来一波电动车;“没结婚的该结婚了,要买房了吧”,再来一波房地产。那时的市场很热,东西很贵。即便有些股票价格已经被推得很高了,有的已经涨到了10%,但戴婷不敢不跟,“万一再涨到20%呢”。那时他们的分析是:即便过阵子等市场冷静下来,价格会有所下降,但“逐渐恢复的经济活动也会撑住”。结果刚涨了两个月,2月份开始港股走势就一路向下,从那以后,戴婷已经不记得跌过多少次了,只记得隔段时间就要发自内心地感慨一次,“它怎么还能跌”。记得2023年7月,她有一回一边开会,一边盯着刚出来的行业情况,一串数字蹦出来,戴婷心里一咯噔,“完了,要垮”。隔壁主投内地的组,同事们的反应要更强烈,反复感叹“数字这样要怎么办”。那之后,戴婷就眼看着,基金经理的“消失潮”涌来了。再到后来,消失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对很多基金经理来说,无论是“主动消失”还是“被动消失”,都不是长久之计,许多人还是得重新开始找工作。消失容易复出难。戴婷被优化的朋友,最开始以为三个月内一定能找到工作,可找了大半年,才找到新机会。而被优化的基金产品经理张俊,一直找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在2022年时,他当时投了八家机构,能有四家回复;结果到了2023年,几乎所有的机构都投遍了,全都石沉大海。他跑去跟猎头打听:要么没有招人计划,要么想找个年轻点的,“不用开那么多工资”。而随着基金经理的“消失”,一同消失的还有人们的金钱和信心。如今,张俊已经开始有些放弃了,他觉得,“不如自己投资赚点钱”。过去,他迷信明星基金经理,已经亏了二十多万,现在他觉得,“能力再强的基金经理都打不过大趋势”。上周开始,他每天996在家学习投资理财,“好好研究研究”,自己做。基民赵莹也决定,放弃跟投基金经理。如今,她基金里只留了6、7万,“很少打开看”,开始转入场内操作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还有更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亏惨了”的感叹——有人迟迟不打开软件看,“反正都是亏,看也没用”,偶尔打开一次,直接“亏了35%”;有人工作多年,舍不得买八万块的包包,可“基金亏了八万”;还有人在2021年高点时买了葛兰的中欧医疗,一直亏到现在,刚亏5%时觉得能回本,亏到20%时“肉疼不能卖”,到了现在,直接亏到将近60%了。但这股“消失潮”也并非全是负面。也有不少基金经理选择坚守,并且找到了一些机会。在这个行情里,基金经理李昱琦反倒是一直都在赚钱,他主要做量化私募,借助计算机帮他筛选出合适的股票。2021年底,他就把基金产品里增加了CTA(商品交易顾问)策略,这种策略是通过波动率获利,也就是说,A股不管是涨还是跌,只要波动得剧烈,就能盈利。为此,李昱琦让步了整个股票策略板块,他们整个公司的投研部门的精力,很少用在选股方面,几乎都放在了CTA策略的分析上。去年年末,他在重庆的鹅岭二厂文创园开了家民宿,但接手后发现,根本没有客流,有段时间物业鼓励他们出去摆地摊,他们摆摊卖冰粉、凉虾,“五块钱一碗都没人买”。如今,民宿已经亏了一百多万。这家民宿成了李昱琦判断经济走势的风向标,“什么时候民宿赚钱了,什么时候经济就好了”。而私募基金经理姚忠震,则是一直坚持自己选股,他2023年依然赚到了一点钱,但确实赚的颇为艰难。他走的是稳健的风格,每次选股前,都会先把蓝海行业挑一遍,再着重分析行业里的龙头股和成长股,仔细对比历年的估值,然后精挑细选出一个“低估值”的投资组合。在真正买入前,还要扪心自问:如果买了以后股市就关门三年不开了,我还敢不敢选。只有得到肯定答案后才会坚定买入,因此,他几乎不换股。为了不亏太惨,他还要求自己,从不满仓买入,每次操作都留一小部分钱,跌了就随时补仓。在这套保护机制的加持下,他在2023年将近70%的时间里,艰难跑赢了大盘。在这个年头,作为私募基金经理,他觉得压力也更大,因为投资者很焦虑。隔段时间,就有投资者发来长篇小作文分析如今的行业情况,质问他的操作。比如,2023年有位投资者,恰好在分红后投进来,投进来后一直没分红,最近三个月里,对方发来了两次几百字的小作文,一开始还礼貌询问,后面变成最后通牒,“一年为期,不分红的话就回撤”。同处一个行业,公募基金这边,情况也有相似之处。戴婷的朋友前阵子打电话来抱怨:新找的公司可能也要优化了,入职后每天都是回撤,已经关掉两支基金了。原本,走势上涨,更多资金涌入,投的机会和选择更多,规模也扩的越大,不断涌入的基金形成飞轮。如今这个飞轮好像反了过来,走势下跌,大家套得更深,一旦上涨,立马大批人赎回,“不敢把钱放在基金里了”。戴婷最初接到同事的盘时,一看都是“烂盘子”,内心其实并不愿意,里面有些是房地产的高息债券,“感觉根本还不上”。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曾经管理的基金业绩都会写进她的职业履历里,但这些烂盘的业绩很难好看。但戴婷不敢拒绝,不管好盘烂盘,手上的规模大了,“公司就不会轻易把自己优化掉”。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上个月,戴婷去做美甲,美甲师骂了半个小时她们的基金,然后话头一转,问起戴婷的工作,她不敢说自己是基金经理,迟疑了一会,回答说:“坐办公室的。”(除李昱琦、姚忠震外,受访者均为化名)相关阅读:坤坤、兰兰们“帮”基民亏了1.33万亿,2022年第一个季度https://www.cjz.vip/281708902.html ...
2023年,似乎每一个中国消费者,都沉浸在车企的“PUA话术”中。有的车企说自己是“全球第一”,仔细一看,好家伙,前面加了四五个定语;有的车企说自己的车是“智能化的天花板”,但拿到手却发现它是一块白板,从智障到智能还差十几版OTA;而有的车企说自己碰撞测试评分全优,但真实碰撞中却惨目忍睹。12月21日晚,一辆理想L7汽车在广东清远发生严重交通事故。12月25日,广东清远警方通报这起事故的情况:事故造成小汽车驾驶员及一名乘客死亡,另一名乘客受伤。理想汽车官方的通报显示:碰撞前3秒,车速达到178km/h,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最终以96km/h的速度追尾前方卡车,钻入卡车下方后冲出道路。而从网上流传出来的视频、照片情况来看,这起事故的现场相当惨烈,车顶几乎被完全掀开,A、B柱疑似也出现断裂。但理论上,理想L7的安全性,不是“行业第一”,也是“遥遥领先”。今年8月,理想汽车官方公布了理想L7在中保研的碰撞成绩——安全性测试均获G优秀评级。其中,车辆辅助安全测试得分率达99.8%,为中保研史上评分最高的SUV车型。这样的全优碰撞成绩,显然也只是试验场地内得出的理论值。当用户把车辆开到远超碰撞测试标准的速度时,任何的测试成绩都没有参考意义。纵观中国车市,“卖家秀”与“买家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且,不光是碰撞安全性少有被揭穿,冬季和夏季的极端情况也常常被盖上“遮羞布”。车企的遮羞布,终于盖不住了上一个关于“卖家秀”和“买家秀”的争议,是懂车帝冬测。前不久,在《2023懂车帝冬测》中,一项关于“严寒情况下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的测试,引发了一场“骂战”。这项测试,有约20个车型参加测试。其中,比亚迪仰望的U8以85.08%的续航达成率排名第一,而问界M7续航达成率只有31.6%,倒数第一。看到“遥遥领先”的问界成绩垫底,华为坐不住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就在微信朋友圈怒斥懂车帝:“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紧接着,AITO汽车官微还发布了《无惧严寒,问界系列车型冬测表现官方解读》,回应问界新M7在某媒体冬测中插混组纯电续航达成率排名垫底一事称,“相关测试在严寒极限及空调持续制热条件下,多次长时间开车窗、车门,严重背离用户真实使用场景。”这场争议的核心焦点,也正是这句话——“严重背离用户真实使用场景”。事件发酵之后,懂车帝顺势就召开了冬测开放日,邀请多家车企代表到漠河冬测现场,观看测试并进行交流。从开放日当天的直播来看,车辆的整备环节需要反复开窗、开门,确实非常耗费时间,也会造成车内空调耗电量增加。本质上,这还是因为零下四十度的极寒环境,给测试设备、测试人员以及车辆本身都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在《穿不起大鹅,别买电动车》一文中,我们曾介绍过动力电池太娇贵的问题。尤其是温度低至零下以后,电池内部的充放电过程会变得格外困难。所以,新能源汽车往往需要消耗很大一部分电量,去用于维持动力电池的温度,续航里程自然就五折起步。其实,车企对冬测发起质疑,还是不想揭露“电动车畏寒”的事实。比如,AITO汽车官微在随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发布了以《这个冬天,“不许冻”》、《倡导科学、专业、严谨、公正的汽车测试,为行业发展带来真正价值》为标题的推文。此举,无疑是在向外界释放“冬天用车很靠谱”、“某某某测试不公平”的类似信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无论是纯电动还是带发动机的增程式电动,但凡是温度低至零下,续航里程就要做好“打骨折”的准备。在懂车帝冬测中,34款纯电动车型在零下20度的温度下,平均续航里程仅为292公里。虽然相较于去年冬测的268公里,提升了9%,但官方标注六七百,实际跑出两三百的现实情况,依然无法改变。作为对比,在常温测试只能中,所有49款车平均续航里程却能达到425公里。正好,前段时间北京遇到寒潮,我驾驶问界M7在城区进行了几天的日常通勤。结果实际体验下来发现,其纯电续航里程的达成率差不多只有60%,而亏电油耗却高达9.9L/100km。但要知道,问界M7公布官方WLTP工况的亏电油耗仅为5.8L/100km。这背后的巨大差异,一方面要怪北京冬天温度太低,影响了动力电池的发挥;另一方面也要怪北京太堵,走走停停的堵车工况,增程器比较费油。你会发现:即便不是零下四十度的极端环境,实际使用体验都会与官方宣传的体验形成巨大差异。如果不是媒体把车拿到极寒环境去测,很可能,这块遮羞布就没人去扯开它。遮羞布之下,还有哪些猫腻碰撞测试,也是经常出现猫腻的地方。正如开头所说,理想L7在中保研的碰撞成绩中取得了“全优成绩”,但在远超测试标准的真实碰撞中,它却撞出了AB柱完全消失的惨案。当业内为数不多的几家专业检验机构,成为判定一款车是否安全、是否靠谱的官方渠道时。车企就更容易去按照这些机构的标准,定向开发一款车型。这种做法,在学生时代常说的是“应试教育”,在造车界这就叫“应试造车”。检验“应试造车”,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出一套考题。比如,在前不久,汽车之家就进行了一期“油电对撞”测试。他们将连续五年在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获得最高安全奖的特斯拉ModelY,与欧洲E-NCAP的碰撞测试成绩为五星的沃尔沃,进行了一次对撞。而无论是中国的测试标准,还是欧美的测试标准,都很少有这样的碰撞测试。但这,恰巧也是用户可能最关心的问题——油车和电车谁更安全。同时,对撞的相对速度更高,也更接近于很多真实的事故。相较于固定的几个碰撞测试标准,实车对撞的不可预测性更高。结果显示,碰撞后第一现场两台车出现同样的问题:两台车都没有E-call介入,特斯拉只是手机APP推送提醒,沃尔沃则是电话慰问。再看内部,特斯拉防撞梁与右纵梁的连接处撕裂,导致右侧纵梁没有帮助另一侧吸能,左半部分承受了撞击的全部能量,就因为这个细节,直接导致驾驶侧的纵梁已经溃缩到极限,最终结果就是防火墙遭到入侵,电池严重变形。而在拆车后,沃尔沃也问题也完全暴露出来。沃尔沃中央通道的油箱链接处有明显裂痕,碰撞时有相当大的能量直接传递到了后边,直接导致最薄弱的连接处的开裂。同时发动机严重位移,撞击力通过传动轴向后传递,导致后差速器支架完全断裂。特斯拉车身中部用了5道横梁。两边下边梁内部也使用了更加饱满的铝合金做填充,后部还使用了一体式压铸铝合金车身。沃尔沃的形变正好出现在了这一块,但特斯拉却抗住了碰撞。显然,这两款在各自细分领域,都自称“最安全”的产品,在“对拳”之后意外地暴漏出了个各自的问题。如果不是媒体不计成本的测试,可能很多消费者还被车企宣传话术蒙在鼓里——以为自己的车真的是“公路坦克”。另一个例子,是懂车帝之前做的《懂车大爆炸》。这期节目中,他们一次性拆了10款家用紧凑型轿车,其中就包括销量刷遍各大榜单的秦PLUSDM-i。从拆车的情况来看,懂车帝发现比亚迪秦PLUSDM-i,使用的主副驾门框梁的用料不一致,主驾驶一侧使用加强钢板,但副驾驶只有一层钢板。原因很简单,这道题考试不考。目前,副驾驶侧25%偏置碰撞并不属于强制测试项目。所以,副驾驶区域不使用加强钢板,不会影响碰撞结果,还能省去一部分成本。“懂车帝每一次大规模测试,都是在统一的流程标准下进行。我们在测试中倡导统一的标准而不是唯一的标准,根据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多元测试,对消费者和行业有着重要意义。”懂车帝冬测项目负责人王若然在发布会上表示。同时,他还揭露了行业潜规则——“在常温、极寒和极热等等不同气候条件下做测试,也是车辆在研发阶段,交付给用户之前,汽车厂商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当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过于激烈,产品研发周期短、验证时间短,有些企业把做三温极限测试的过程拖后或者缩短。”其实不止中国,欧美等汽车大国,都有媒体对于汽车的评测。这些评测相比较专业机构的评测,显然在标准化和专业性方面有所欠缺。但这些评测的价值在于,立足于用户真实场景和媒体的价值主张,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更具吸引力和传播性,有利于大家去主动了解汽车知识。当然,前提是媒体在评测过程中需要尽量设置相同的测试条件,而不会因为“恰饭”去给个别车型搞特殊。因此,成熟的汽车大国中,应当有C-NCAP这样的专业的汽车测评体系,也应当有懂车帝,易车和汽车之家等媒体和第三方测评百花齐放。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总结下来,一句话,“好产品不怕评测,好评测也不怕挑战”。除了反击,车企别无选择一款产品的测评,不过三五天时间,但一款车的设计、研发和制造周期,长达三五年时间。当一款重磅车企出现舆论危机时,无论是否自己是对是错,车企的第一反应必然是维护品牌形象、维持产品的口碑。否则,一款车毁于一张图、一段视频,一个品牌就很难翻身了。话可能说得有点严重,但事实也能佐证。2021年8月,某自媒体在日产奇骏的试驾会上,发表了“奇骏开沙漠好好玩”的争议言论。随后就有网友质疑,奇骏仅配备了三缸发动机和CVT变速箱,不具备适应沙漠的性能和动力,认为其存在“充值”嫌疑。此外,还有多名数十万、百万粉丝的其他大V车评人集体质疑其权威性。即便是后来当事人出来回应,但奇骏因为被动卷入这起“沙漠事件”,这款车的销量也从此萎靡不振。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总销量仅有1792辆,连续11个月月交强险数不足1000辆,且有六个月的月交强险数不足500辆。奇骏的拉胯,也直接搞垮了合资公司东风日产。支柱车型的萎靡不振,加之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东风日产在今年前三季度暴跌26.6%,以近三成的跌幅成为“年度最惨”日系品牌之一。另一个案例,就是问界M7。在2022年11月的一次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中,“老款”的问界M7出现了严重的舆论危机。当时的碰撞视频显示,问界M7在25%偏置碰撞后,车辆前部发生溃缩,A柱也疑似发生了变形。而且,在乘员舱上部入侵量、车身结构、耐撞兼容性等方面只获得了A(良好)的评价。虽然,当时有一位认证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工程师,在微博进行了回应,其称正面25%偏置碰撞A柱变形≠安全性差。但这显然还是没有阻止舆论的发酵,以及问界销量的崩盘。2023年,整个新能源汽车普涨,唯独问界M7的销量一路下滑。在今年前8个月,问界M7仅卖出了7936辆,月均不足1000辆。直到今年9月,华为余承东发布了问界新M7,并宣称整体升级投入超过了5亿元,问界品牌才总算活了过来。按余承东的话说就是,“起死回生”。当舆论的动向势必要波及到你身上时,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主动出击。像这次冬测的舆论爆发的早期,就有一家成功完成绝地反击的企业,长城汽车。在冬测中,有多款长城的产品,包括长城旗下魏牌高山、蓝山、坦克400、哈弗猛龙等车型。虽然选手众多,但并没有跑出“学霸”。更何况,自己的“老对手”比亚迪,拿了好几个“冠军”。于是,长城公开向懂车帝发出质疑。12月11日,长城汽车宣布将举行懂车帝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在会上,长城汽车发布了“提升新能源环境测试水平的七项倡议”,表示将推动更加专业、严谨的“新能源汽车环境测试标准”早日出台。会后,长城汽车又放出了个大招,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发文表示:长城汽车打造的新能源环境测试能力,现面向全行业开放,将共同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环境测试水平,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严谨、更公正、更客观的产品测试,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更高质量发展。长城这招妙就妙在,不跟媒体站在对立面上,并开放自己的资源给更多的媒体,并推动一个新的测试标准。既解决了眼下的危机,又给自己上了格局。但这种方式,也仅仅只是解决了眼前的危机罢了。最好的方式,还是老老实实把研发周期做足,尽可能地避免任何一次危机的发生。写在最后企业与媒体之间较劲,不光是发生在汽车行业,在曾经风风火火的手机行业也时有发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罗永浩和王自如。2014年,罗永浩的锤子科技发布第一款手机T1,王自如也带领Zealer成为手机评测界的顶流。因为在评测中指出锤子T1产品设计存在缺陷,而心高气傲的罗永浩坚持认为自家产品没问题。两人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那年8月,两人在优酷公开辩论,时长约3小时,被誉为201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一约架”。而在这场辩论中,罗永浩的发言句句诛心。“你为什么骗你的观众你是第三方,其实你是代表厂方,因为你拿了厂方的钱,你的生存是依赖厂商。”“你如果被包养了,就不要谈独立人格。”然而,手机产品与汽车产品不同的是,手机不好用可以换,有BUG可以软件升级解决,实在不行就返厂维修。但一款车如果在设计和制造环节出现了严重的缺陷,它将关于一车人的安全。车的软件可以OTA升级,但人的生命不可以OTA。...
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投资者损失谁来买单?如何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是监管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12月29日,证监会发布针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投资者赔付的创新实践:借助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不经司法程序,在监管的监督下,中介机构先行赔付投资者。紫晶存储案成为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第一案。目前,包括中信建投在内的四家紫晶存储相关中介机构已经赔付投资者损失10.86亿元,四家机构后续还需缴纳1.89亿元,用于弥补尚未申请赔付的投资者损失以及涉嫌违法行为的相关惩戒。根据受访人士分析,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实践,可以实现多方共赢。于投资者而言,中介机构先行赔付,投资损失获赔更有保障且赔付时间大大缩短。于政府机构而言,降低执法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与此同时,涉嫌违法的当事人则受到严惩,进一步维护市场秩序,提振投资者信心。“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开辟出多方共赢的投资者赔付新路径,未来势必受到其他中介机构效仿,投资者利益保护得到更好保障。”受访人士普遍认为。紫晶存储案成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践行第一案轰动全国的紫晶存储投资者赔偿迎来新进展。根据证监会12月29日消息,截至目前,16986户、97.22%的受损投资者已经获得赔偿,共计获赔10.86亿元,人均获赔6.39万元,这些赔偿在短短2个月内即完成,并且未曾进入民事司法程序。根据证监会透露,赔偿速度如此之快,得益于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的践行。2022年1月1日,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正式推出,紫晶存储案成为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践行第一案。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全称为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是指证监会对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调查期间,被调查的当事人承诺纠正涉嫌违法行为、赔偿有关投资者损失、消除损害或者不良影响的,证监会可以决定中止调查,当事人履行承诺的,证监会可以终止案件调查的行政执法方式。放到上市公司因欺诈发行、虚假陈述等造成投资者损失的情境中,上市公司及其中介机构(投行、会计所、律所)被调查期间,监管鼓励其主动申请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设立专项赔付金,积极赔偿投资者损失。如果中介机构积极配合,可以更快结束调查,但实际惩戒并不会减轻。2023年4月21日,紫晶存储因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当日即公告拟设立紫晶存储事件先行赔付专项基金,并申请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一个月后,紫晶存储四家涉案中介机构中信建投、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正式设立10亿元专项赔付金。随后,在证监会的监督与推动下,相关受损投资者相继获得赔付。根据受访人士分析,中介机构主动申请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及时赔付投资者,后续进入司法阶段民事诉讼的概率则大为减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惩戒力度的降低,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仍然是证监会的一贯坚持。根据证监会12月29日介绍,四家紫晶存储案中介机构共需交纳承诺金约12.75亿元,除去已经赔付给投资者的10.86亿元,还需补充缴纳1.89亿元。补充缴纳的1.89亿元中,除尚未被受损投资者领取的约1179万元外,其余1.77亿元左右将用于支付涉嫌违法的相关惩戒。其中,中信建投缴纳最多为1.14亿元,其余三家缴纳金额均在3600万元以内。多方共赢 “当事人承诺+先行赔付”或成同业参考模式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参考依据为《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办法》,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一制度在欧美等国已经实践多年,旨在将投资者赔偿置于行政罚没之前,以最大程度上保障投资者利益。从国内外实践来看,上市公司一旦出现重大违法违规,往往面临着高额的行政处罚。在过去,投资者申请赔付需要向法院进行民事起诉,而民事判决又以行政处罚结果为依据。这意味着,投资者赔付一定在行政处罚之后,而行政处罚的罚没金额需要上缴国库,缴纳行政处罚金额以后的上市公司可用于民事赔付的能力往往有限,谁来补偿投资者损失,成为一大难题。敦促具有一定过错并且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主动先行赔付投资者,被视为维护投资者利益的最优选择。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在证监会的引导下,中介机构通过申请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主动先行赔付投资者,而后再向上市公司追偿,既能以更快速度赔付投资者,实现股民利益最大化,又能够通过严惩倒逼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切实压实“看门人”责任。对于投资者、行政机关等来说,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优势显而易见。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可谓多方共赢。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东方看来,一方面,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有利于行政机关提高办案效率,节约行政执法资源,对于资本市场秩序稳定恢复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前置股民赔偿,将赔偿投资者损失放在第一位,让金融消费者得到最大实惠。著名经济学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认为,作为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践第一案的紫晶存储案,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一大进步。首先,其旨在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对经济预期向好具有辐射意义,对市场的健康稳定起到正面效应。其次,与先行赔付相结合,能够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和行政费用。再者,涉嫌违法的当事人则受到严惩,这样既能以儆效尤又可引导后续其他机构力行规范化运作模式,从而进一步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运行的健康度。...
深港两地恢复正常通关后,港人北上消费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2023年圣诞节当日,李承谦相约另外三位朋友到深圳,早上在香港这边乘搭东铁到落马洲站,然后经福田口岸过关。他们一行四人逛商场、到山姆超市购物,在深圳那边吃了午饭和晚饭,完成一天的行程之后,晚上原路返回香港。李承谦说,回香港的时候,出现人潮,需要排队过关。据香港入境处数字显示,当日有约31.8万人次香港居民经陆路前往中国大陆。那个晚上,他们去了湖南菜馆“佬麻雀”,四人吃了六道菜,价钱是300多人民币,李承谦说,在香港大概要多花一倍的钱。当天来回深圳吃喝玩乐消费,是李承谦这大半年来假日的重要消闲方式,每个月他会去深圳一两次。他的北上消费习惯,也是2023年2月中港恢复全面通关之后,不少香港人典型的假日“跨境消费”新模式。过去多年,港人前往深圳消费的现象并非罕见,但疫后的这一波北上消费热潮惹来大量关注、讨论、传媒报道,讨论的焦点放了在香港经济低迷的情况——比起留港消费,大批港人节假日更愿意到深圳消费;另一方面,来到香港的内地旅客数字也远不如北上的港人。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0日,香港居民全年有5334万人次“北上”,其中超过4000万经由深港口岸出境。“南下”的访港内地旅客全年则录得2654万人次。“深圳这几年进步得很快”26岁的李承谦是在2023年中港恢复通关之后,才首次有到深圳消费的想法。小时候他曾陪妈妈到过罗湖商业城,但已经没有什么记忆,对于深圳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不太发达”的城市,故一直都没有想要前往深圳消费的欲望。直到2023年5月,他才重新申请回乡证,开始了第一次的“北上消费”之旅。李承谦坦言,去了第一次之后,翻转了他过往对于深圳的印象。在疫情期间被困在香港太久,他说香港几乎到处都已经走遍,同时也在那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看了很多有关深圳吃喝玩乐的资讯,加上觉得外游的机票贵,故开始觉得深圳可以是一个周末等假日的去处。李承谦坦言,去了第一次之后,翻转了他过往对于深圳的印象,“我第一次是去万象天地,看到很多高楼大厦。”此后每个月他都会到访深圳一至两次,他想每一次都尝试一家不同的餐厅。李承谦表示,深圳消费价格便宜、选择种类繁多,是让他定期与朋友或家人前往深圳的最大原因。基本上,他到深圳主要是为了吃东西,这大半年间也尝试了不同的餐厅,“例如巴奴毛肚火锅、专门吃潮汕牛肉的火锅,真的蛮好吃。”他说在深圳200元人民币左右已能够到丰富的二人餐,但香港可能要花上600至700元。李承谦表示,深圳消费价格便宜、选择种类繁多,是让他定期与朋友或家人前往深圳的最大原因。与李承谦不同,吴小姐在疫情之前,偶尔会去深圳探亲及消费,对于深圳有一定的印象与认知。过去她会去弄指甲、剪头发、买衣服、按摩,那时已经觉得深圳满足了不少娱乐及餐饮方面的需求,“如果10分满分的话,疫情前我会给六七分,现在环境卫生都好了很多,我会给八九分,深圳这几年进步得很快。”吴小姐举例,她去深圳按摩的时候,会到类似会所的地方,大约200元人民币就能够有四个小时的服务,“香港可能就几百元才一个小时。”她也觉得服务品质也很好,让她会继续想在那里消费。另一方面,吴小姐认为深圳现在的服务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例如服务人员会主动告知折扣优惠、服务态度让人感到舒适,“会让你有种心态是,花这笔钱是舒服的。”吴小姐说,疫情这几年深圳进步很多。食品安全2019年前,80后的鲸哥(尊重个人意愿使用化名)不时因工作关系需要北上,对于内地有基本认知。大约在2018年的时候,他已经看到有很多香港媒体介绍深圳的活动及去处,最初他还是感到有些抗拒,“觉得一定很不干净,但去完一次之后又没有想像中那么差。”之后他开始不定期北上消费,大约每两至三个月一次,主要是去靠近罗湖那边的商场,鲸哥说,那时候人民币贵。2018年12月,人民币兑港元汇率高位为1.25。2019年,他减少了北上的次数。2023年的统计显示,香港人北上深圳人次已经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去年通关之后,因为工作缘故,他仍然需要北上。鲸哥坦言,因为曾经参与运动,也有担心过关时会有风险,“最初的时候是怕入不了境,所以拿到回乡证后第一件事就是过关看看。”顺利过关,随后身边也有愈来愈多的朋友选择北上消费,导致他北上的次数也愈来愈频密,现在每个月大约会去深圳一至两次,鲸哥说,以前可能身边只有一至两个朋友会有北上消费的习惯,但去年通关之后,有很多朋友也开始会约他到深圳聚会。他说现在到深圳的商场,总会听到很多广东话。过去多年,港人对于内地的食物安全及质量方面感到疑虑,“黑心食品”屡成为传媒报道的话题。鲸哥坦言,自己也很关注吃安方面的情况,过往北上的时候,他会选择一些有信誉的餐厅消费,而不会去街边的小吃档。直到去年再次前往深圳消费,他指对于食物安全的情况并没有以往那么担心,他去光顾的大部分都是连锁店,“企业也注重形象,他们不能输,他们输的话影响很大,所以他们的吃安会做得比较好。”另一方面,鲸哥发现前往消费的连锁餐厅开始采用开放式厨房的设计,让人看到做饭的情况,认为此举是在增加顾客的信心,“不会再有什么地沟油的想法。”他直言,香港很多食物原材料都是从内地进口,他认为差别并没有很大。物价水平、人民币汇率、深圳当地的消费推广活动等因素,被认为是吸引港人北上消费的重要原因。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接受BBC中文电话访问时指,过去多年他因教学而需要深、港两边走,在疫情过后的深圳,服务及质量方面亦较以往提升,“以前那个消费市场可能未成气候,但这几年累积了一些中产的消费需求,大家追求的是有质量的产品,而不是只便宜就够。”李兆波指,消费种类疫情前后又有了很大的转变。疫情之前,港人普遍熟悉的是喜茶、海底捞等品牌,但他看到不少网红店成为新的追捧热点,“每次在罗湖都看到鲍师傅大排长龙,还有奈雪的茶。”他以位于福田的领展中心城为例,指过往没有太多人气,“好像一个死城,但现在多了很多人,也多了很多香港人。”除了价格之外,李兆波认为服务及质量的提升、人民币贬值亦是吸引港人北上消费的原因。2023年末人民币兑港元汇率大约徘徊于1.07至1.12之间。深圳方面还在开关后推出了不少港人专享优惠,如AlipayHK就曾联手多个热门商场予港人领取优惠券、深圳前海合作管理局推出消费券港人亦可领取等。2023年12月,深圳更推出境外旅客购物“即买即退税”措施,进一步吸纳香港顾客。除了饮食之外,玩乐也是吸引港人北上很大的原因。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深圳好去处”的推介,室内游乐场、主题乐园、人工滑雪场、艺术展览、山姆超市……不少网红景点、打卡热点也成为了热门的消闲娱乐去处。港人的手机应用程式上,也装上了美团、大众点评、滴滴出行等应用程序。有港人甚至在网上分享,于美团程序上叫外卖,然后在深圳的口岸交收。有深圳男子亦曾在社交平台上面称,有次下楼想吃饭,每间餐厅都要排队,而大部分都是香港人,一时成为网上热话。北上消费与香港经济香港经济没有随着全面通关而出现大幅改善,港人北上消费议题进一步突显香港经济面对的困境。根据上述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数据,2023年全年香港居民约有5300万人次北上,其中超过4000万经由深港口岸出境。到内地的香港居民人次已恢复并超过2018年的水平。与此同时,2023年访港内地旅客约2600万人次,相比2018的约6500万人次和2019年的约5500万人次大幅减少。北上港人数量已反超并大幅高于南下内地客的数量。2023年全年香港居民约有5300万人次北上,其中超过4000万经由深港口岸出境。“活现香港”共同创办人陈智远接受BBC中文电话访问时表示,过往多年港人北上消费的现象都有存在,而他观察到目前讨论热度会这么高涨,主要是因为深圳整个消费体验及服务水平提升有很大关系,不少港人在讨论深港两地消费的时候,开始会以质量来作比较。他指过往港人北上消费的体验通常是去罗湖商业城买A货、吃东西,知道是比较便宜、廉价一点的消费,不会太过注意质量,但现在情况有了改变,“内地的性价比已经可以跟香港相比,服务也细致了很多,创意也不输给你了。”“性价比”是这波讨论里面最常被提及的因素。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反映通胀指标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于11月同比下降0.5%。内地通缩、香港通胀,陈智远指香港的情况是“好像又做不到价廉物美、又做不到有特色”。香港旅游联业工会联会理事长梁芳远圣诞假期后接受电台访问,表示疫后至今旅客来港意欲下降,入境数字亦不算理想,对旅游业恢复情况感失望。近年内地旅客到港旅游的模式亦有所转变,Citywalk、特种兵旅游模式的兴起,从购物为主转向深度游的模式。陈智远则称自家生意疫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针对的客群不同,以往有一批业界很依赖团客在港购物、餐饮消费,那群会比较受影响。”香港经济低迷的同时港人离开香港消费,鲸哥早前看到759阿信屋母站CEC国际发盈警的新闻,盈利大跌99%让他开始反思北上消费的习惯。他说,对个人而言,可能在深圳消费比较便宜,但对香港经济没有好处。据餐厅指南网OpenRice数据显示,2023年9月至11月期间,共有1189间餐厅结业,鲸哥说,眼见逆差越来越大,如果到某个不可逆转的情况时,“那香港的经济真的会死,看远一点的话,其实北上消费有点像慢性毒药。”(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提供)...
泰国总理斯雷塔·塔维信周二表示,泰国和中国将从3月起永久免除彼此公民的签证要求。这个严重依赖旅游业的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于9月免除了中国游客的入境要求,直至今年2月。“这将升级两国关系,”斯雷塔告诉记者。中国外交部表示,两国正在通过互免签证加强人员往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双方主管部门正在就此事密切沟通,期待有关安排落实。政府数据显示,2023年,泰国迎来了2800万外国游客,略高于目标,创造了1.2万亿泰铢(349.3亿美元)的收入。其中,最大的客源市场是马来西亚,吸引了 450 万名游客,其次是来自中国的 350 万人次。相比之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入境游客人数为 3900 万人次,其中 1100 万人次来自中国。(1 美元 = 34.3500 泰铢)...
据央视新闻,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12月30日称,从2024年起,USB-C将成为欧盟电子设备的通用标准。USB-C将作为欧盟通用端口,允许消费者使用任何USB-C充电器为任何品牌设备充电。“通用充电”要求将适用于所有手持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耳机、便携式扬声器、手持式电子游戏机、电子阅读器、耳塞、键盘、鼠标和便携式导航系统。而到2026年,这些要求也将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2023年9月新品发布会上已宣布,iPhone15手机已全都改用USB-C接口。据央视财经报道,欧盟委员会针对统一充电接口政策和苹果公司有过“长期斗争”历史。2009年市面上曾出现过拥有30多种充电接口的现象,在欧盟委员会的督促下,包括苹果在内的14家手机制造商对此进行了调整,近几年下降到3种充电接口,分别为USB Type-C、Lightning(闪电)和Micro-USB。据欧盟在2019年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随手机销售的充电器中有一半配备Micro-USB接口,29%配备USB Type-C接口,21%使用的是所谓的“Lighting”接口。这种接口主要由苹果手机使用,而其他两种主要由安卓手机使用。2021年9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议案,计划将USB Type-C接口作为欧盟境内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耳机、便携式扬声器、游戏掌机等电子设备的通用充电接口,过渡期为24个月。欧盟称这并不是针对苹果公司,在两年的过渡期内,所有电子产品制造商必须将充电接口转换为新标准。对于苹果产品,欧盟表示,除目前完全依赖Lightning接口的苹果手机之外,所有电子产品制造商必须将充电接口改为USB Type-C接口。2022年10月4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法案,要求手机等便携智能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必须统一为USB Type-C。当天,欧洲议会以602票赞成、13票反对、8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有关统一便携智能设备充电接口的法案。法案规定,从2024年底开始,所有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便携式导航系统等便携智能设备新机都必须使用USB Type-C的充电接口。从2026年起,USB Type-C还将成为笔记本电脑充电器的标准接口。中国经营报此前报道,事实上,行业内在几年前就看到USB-C接口一统天下的趋势,技术也日渐成熟。USB-C厂商深圳显盈科技一名员工此前告诉记者,在现在的3C(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统称)设备上,USB-C接口已是主流充电接口,正在向非3C设备拓展。上述员工还表示,USB-C接口可分为很多种,仅以用作充电的USB-C接口连接器为例,由于技术成熟,其成本已经有所降低了,“便宜的几元就能做,贵的二三十元也能做”。另一家USB-C厂商深圳得润电子一名业务人员也表示,他们公司于2013年开始做Type-C业务,2018年这项业务迅速增长,在她经手的业务中,目前有超60%和USB-C相关。丁少将指出,统一充电接口虽然有很多好处,比如节约资源、方便用户等,技术难度也不大,但接口背后有着商业利益的博弈,很难直接用行政手段加以统一。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cjzvipze@gmail.com ehz@cjz.vip...
行业变革的有序步伐放缓了数字化进程;媒体报道后,航空公司和维修店加强了审查。通用电气公司的 CFM56-7B 喷气发动机。摄影师:Jim R. Bounds/彭博社备用飞机零部件的伪造记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可疑零部件的疯狂搜寻,航空业现在面临着另一项艰巨的任务:将 1 亿个零部件的陈旧文书工作适应数字时代。自今年年中以来,维修店和航空航天制造商发现了数千个带有伪造记录的发动机部件,这些部件与一家名为 AOG Technics Ltd 的经销商有关。从中国飞往美国和欧洲的航空公司不得不停止运营相关飞机并提取可疑部件,导致喷气式飞机停飞并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成本。这一事件促使运营商和维修店加强对其供应商及其收到的零件的审查。它还为持续推动行业中仍然盛行的纸质记录数字化提供了新的动力,以记录飞机每一个部件从制造到降落在废品堆中的整个使用寿命。但任何旨在阻止模仿 AOG 计划的结构性改革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该行业习惯于遵循标准化方法,只有在对潜在安全风险和成本进行详细且通常冗长的检查后才会做出根本性改变。西南航空公司首席运营官安德鲁·沃特森 (Andrew Watterson)表示:“我们将评估这意味着什么、风险水平是多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风险?”该公司最终从其中一台涡轮机上取下了与AOG Technics相关的两个发动机叶片,“我们还不知道它是什么,但这里会有所改善。”任何人都在猜测这种情况何时会发生。目前,业界仍在接受这样的指控:一家拥有邮箱地址的不起眼的伦敦供应商能够欺骗全球航空业一些最大、最复杂的公司。这起事件暴露了这个以严格标准而自豪的行业中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没有零部件的中央电子数据库,这使得零部件的追踪和验证变得复杂。相反,供应商在供应链的某个角落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任和个人关系来审查业务交易。“我们没有可追溯性,但我们需要它,”欧盟航空安全局生产组织专家 Ana-Marija Duranec 说。“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纸质的,而不是数字化的。”美国监管机构表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正在审查追踪零件的新技术,并“将根据证据做出任何决定”。美国联邦航空局表示,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它已采取措施确保行业能够识别不合格零件。它有权对生产未经批准零部件的生产商处以罚款,还可以将案件移交刑事起诉。文件因天气而损坏的情况并不少见,文件通常贴在塑料套中的某个部件上,并暴露在自然环境中。IT 服务提供商 FPT Software 的工程师 Inigo Arsuaga Espoz 为航空业转型提供建议,他表示,仓库可能会杂乱无章,纸条也会丢失。尽管 AOG 可能被证明是伪造记录最明显的例子,但该公司绝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一份起诉书称,美国检察官于 10 月对两名迈阿密地区男子提出共谋和飞机零部件欺诈指控,因为他们销售的零部件有伪造的记录,声称这些零部件适合安装在飞机上,但实际上并不适合安装在飞机上。这些事件突显了航空供应链中长期存在的欺诈漏洞,即对纸质记录的依赖,流氓行为者可以伪造这些记录来获得更高的价格。尽管可疑部件敲响了警钟,但将该行业迈向数字领域仍面临重大障碍。制造商和大型维修店对共享竞争数据仍持谨慎态度。此外,将大约 1 亿个流通零件的序列号与数字记录联系起来是一项巨大的工作。怀疑论者质疑,在一个非常注重安全的行业中,是否真的需要数字化这一艰巨的任务来打击一些不法分子。慢动作尽管存在这些障碍,AOG Technics 丑闻还是为那些推动收紧零部件市场的人提供了更多支持。全球最大的零部件分销商之一GA Telesis的首席执行官阿卜杜勒·莫阿贝里 (Abdol Moabery)表示,目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潜在的不良行为者利用捏造的文件进行利润丰厚的销售。“根本问题是进入门槛低,”他说。“你可以在家里出售零件,我们认为这是风险的一部分。”Moabery 表示,GA Telesis 开发了一种系统,用于追踪飞机部件和整个使用寿命期间的记录,一旦部件被记录,这将防止适航数据被操纵。他正在推动航空巨头与 GA Telesis 合作,并利用他们的市场影响力来促进更广泛的采用。一些制造商表示有兴趣,但尚未同意将该系统投入使用。莫伯里估计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实施。“我们有动力,但他们行动不快,”他在谈到制造商时说道。“这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新主意自 2000 年代初以来,航空航天公司一直在考虑数字化零件记录,但进展甚微。一个技术障碍是无法将所谓的非序列化零件(构成飞机大部分部件的批量生产的紧固件、衬套和铆钉)链接到数字文档。“自从我们开始调查以来,这个问题已经 25 年没有改变了,”行业组织航空供应商协会总法律顾问贾森·迪克斯坦 (Jason Dickstein) 说。众多初创公司正试图刺激整个行业采取行动。尽管它们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但能否就如何用更安全的方式取代对纸质文件的依赖达成共识还远未确定。Alitheon Inc.的首席执行官Roei Ganzarski表示:“该行业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该公司是一家初创公司,开发了一种通过扫描零件独特的制造特性来识别和跟踪零件的方法。“幸运的是,这一发现没有发生崩溃,但作为一个行业,我们似乎希望等到发生致命的崩溃后再真正制定政策。”另一家初创公司SkyThread Corp.的联合创始人查克·马克思(Chuck Marx)表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航空公司在彭博新闻社的报道之后才在其机队的发动机上发现了来自AOG Technics的部件,这突显了其缺点。“业内许多人都说,‘伙计们,我们有一个流程。遵循流程。我们有规则。遵守规则,”马克思说。“我们想说的是,‘你需要帮助来完成你的工作,因为显然有什么东西坏了。’”SkyThread 正在与法航荷航的维护部门和零部件分销商AJW 集团合作试点其系统。与此同时,英国民航局创建了一个网页来报告可疑的未经批准的零件并跟踪调查状态。记录堆积如山的部件已经很有挑战性了,而竞争对手又给变革带来了另一个主要障碍:说服激烈的对手放弃用于为发动机和飞机维修定价的敏感数据。惯性的力量依然强劲。尽管对与 AOG 相关的可疑发动机部件进行了艰苦的搜索,但业内许多人仍为当前系统辩护。如果监管机构不广泛呼吁采取更严格的标准,变革可能很难实现。“监管体系允许像 AOG Technics 这样的事情发生,”初创公司 Alitheon 的负责人 Ganzarski 说。“每个人都检查了方框,检查了所有文件。而这种情况仍然会发生。”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cjzvipze@gmail.com ehz@cjz.vip...
风口已过,寒冬难熬。“你敢信吗?我干个8个月的零食折扣店,前前后后亏进去70万”。来自苏州某地的零食折扣店老板孙伟无奈地表示。今年年初,孙伟因看到当地几家零食折扣店生意爆火,自己也萌生了开一家零食折扣店的想法。面对零食很忙、赵一鸣等头部折扣零食品牌高额的加盟费和营业额抽佣,以及这些品牌门店走“大牌引流,白牌盈利”模式的可复制性。孙伟认为放弃加盟路线,重新整合供应链,才能让门店利润最大化。因此前孙伟做过线下超市生意,深知门店位置对零食折扣店的重要性。且零食折扣店需陈列1000多个SKU商品,门店面积至少在120平方。大店叠加位置好,当时孙伟拿下的门店房租高达30万/年,转让费更是高达20万。若再加上后续门店装修费用、铺货成本、各类收银设备成本,以及5名店员每人每月6000元的工资,店长每月8000元的工资+提成。开业前,孙伟累计投入了130万左右。今年4月初门店开业后,此后2个月时间,日均营业额稳定在8000元,但门店依然不赚钱。每天门店的硬开支包括:830元的房租成本、200元的电费成本、100元的商品损耗成本、1300元的人工成本,单日营业累计成本约在2400元。即使门店综合毛利率能做到25%,其日营业额也需做到万元,才能勉强实现盈亏平衡。7月份以后,因当地零食折扣店遍地开花,对门店构成的强分流,营业额暴跌到日均3500元。开一天亏损一天下,10月份孙伟干脆了选择了闭店。在孙伟分享的故事中,除零食折扣店竞争逐渐白热化外,整个门店盈利模型中,人工和房租几乎是大头。那么在房租、人员成本更低的乡镇市场,零食折扣店成本回收周期是否更短?未来真的可以大规模下沉到乡镇市场吗?带着这一问题,螺旋实验室实地走访了安徽省界首市、临泉县以及河南省沈丘县多个乡镇,且和多个乡镇零食折扣店加盟商进行深入沟通,试图还原当前乡镇一级零食折扣店真实现状。乡镇零食店,生意也难做虽说在部分中西部乡镇市场,其人员、房租成本具有很大优势。比如在河南省沈丘县付井镇,当地300平方的门店一年房租约在6万-7万元,转让费约在4万-5万元,一名店长和3名店员工资约在11000元。但核心消费人群不足、消费能力有限是这些地区零食折扣店最大的感受。一方面,乡镇市场所能辐射到的人口以附近几公里内的农村人口为主。但因当地经济动能发展失衡,导致这些地区农村人口普遍以老年人为主,呈现出严重的老龄化、空心化。安徽省界首市、临泉县以及河南省沈丘县的人口结构,正是国内中西部农村人口结构的缩影。有学者概括,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典型的“三个八”特点,即80%以上人口来自农村,80%进入城镇,80%是15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这意味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更为严重,人口流失且比例失衡的现象更为明显。这种复杂的人口形势使得农村的“一老一小”问题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目前不少乡镇仍保留小学、中学,学生群体虽是零食折扣店的核心消费人群,但家长基于孩子健康考虑,本能地会对学生单次购买零食种类、金额、频率进行限制,这就意味着乡镇零食折扣店的复购率以及单日进店人数并没有想象中的高。螺旋实验室在安徽省界首市顾集镇零食折扣店走访时发现,即使在当地中午12点到1点时,整个门店极其冷清,看不到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河南省沈丘县付井镇,早上8点到10点期间,当地一家名为哆幸福的零食折扣店门前仅停了几辆电动车。偌大的门店中,看不到排队付款的顾客。甚至当地一家名为松鼠拼拼的零食折扣店,在开业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内,更是直接闭店转让。乡镇市场消费者有限的收入,决定其对价格敏感度极高,零食折扣店大牌引流,白牌盈利的模式复制到乡镇市场上,不仅模式难以跑通,且会严重反噬门店客流。比如在当地一家零食折扣店内,一斤鸡爪价格高达40-50元,但拼多多、抖音、淘宝一斤鸡爪价格也才在20元左右。乡镇消费者必然会觉得零食折扣店商品太贵了,随便购买几件零食,就要七八十元。由于乡镇市场本就是一个熟人社会,加上抖音、拼多多早已渗透到乡镇市场。在“小圈子”舆论发酵下,一旦零食折扣店被乡镇消费者贴上“贵”的标签,其后续门店客流量可想而知。核心消费人群不足的情况下,乡镇市场的零食折扣店竞争却依然激烈。以上文中提到的沈丘县付井镇为例,当地除哆幸福外,还有好便宜零食折扣店、一家零食铺零食折扣店。若再加上闭店的幸福松鼠,这一乡镇市场此前聚集了4家零食折扣店。虽说这些门店以二三线品牌为主,类似于好想来、赵一鸣、零食很忙等头部零食折扣品牌暂未进入。但趋同化的商业模式,注定发生在头部品牌身上的价格战,一样出现在二三线品牌身上。正如上文中孙伟所言,在投资者纷纷跟风下,后续将有更多零食折扣品牌出现在乡镇市场。门店过多带来的分流,持续价格战对利润的冲击,乡镇市场想要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型,或许并非易事。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南方城市乡镇市场,北方冬季寒冷且漫长叠加昼短夜长,乡镇市场不少消费者出门仍以两轮电动车为主,这更限制了当地居民冬季的出门意愿。这一问题传递到乡镇零食折扣店身上就是,其冬季不仅营业时间极短,且晚饭后时间作为南方零食折扣店营业高峰,很难出现在北方冬季乡镇零食折扣店身上。同时,乡镇市场零食折扣店将如咖啡、红牛、东鹏等饮品作为低价引流品,但北方冬季寒冷,导致当地消费者对饮品天然需求不足。缺乏核心引流品,冬季北方乡镇零食折扣店客流量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北方轻工业集群较少,城市间间隔较大,履约成本较高。一方面,南方轻工业产业集群较多,而北方传统以重工业为主。食品、包装等轻工业较少,相对应的零食生产商、零食工厂和货源也较少,运输半径较长。另一方面,北方城市之间间隔较大,地广人稀,门店加密的难度更大,进而使得仓配端的规模效应较难实现。品牌合并,加盟商很慌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乡镇市场皆有房租和人员成本低的优势。类似于广东这样的经济强省,其房租和人员成本并不低。来自广东省某乡镇市场赵一鸣的加盟商李阳向螺旋实验室透露,自己加盟赵一鸣所选址的乡镇市场,房租高达27万/年,1名店长加6名员工,单月人均成本约在3.5万,每月电费开支约在6000元,每月货损成本约在2800元,单月门店硬开支约在6万以上。11月份赵一鸣和零售很忙战略合并后,广东地区价格战暂时停止,目前门店综合毛利率能做到18%,这也意味着单月营业额至少在30万,才能勉强实现盈亏平衡。虽说自己所处的乡镇市场,并没有出现类似于中西部乡镇市场青年人口严重外流的情况。但广东人并不是非常爱吃零食,且当地市场还有零食很忙、零食有鸣等四五家零食折扣店带来的分流,门店想要做到日营业额1万以上又何谈容易?如孙伟所言,国内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不断交融的历史文化。从热带到寒带,从海滨到高山,交错的地貌和气候,让国内餐饮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差异。如:西南地区以辣去湿,北方多食咸肉以御风寒,海疆岛屿则多食咸鲜海产,缺盐地区以酸辣中和碱食。从北到南,口味由咸转淡;从西到东,口味由辣转甜;从陆到海,味道由重转轻。如何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口味差异,进行零食种类的搭配,进而真正迎合当地消费者需求,以提高门店客流量和加盟商收入,这或将是2024年各家零食折扣店需思考的问题。李阳接着表示,原本自己想和朋友在附近的乡镇市场,多开几家赵一鸣零食店。但不管是赵一鸣和零售很忙突然宣布战略合并,或是零食很忙和良品铺子陷入诉讼危机,以及零食很忙日前宣布完成10亿元融资,这让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加盟商预感到后续将有大事发生。若是零食很忙和赵一鸣继续对广东地区的零食有鸣收购后,不管亏损多少,自己都选择闭店。因为零食很忙和赵一鸣在广东市场一家独大时,表面上看加盟商的恶性竞争已经停止,但此时品牌方手中有着更高的话语权。且品牌方为让自身利润最大化,必定会向加盟商收割更多。如零食很忙和赵一鸣考虑后续IPO,需要向资本市场交出一份好看的“财报”。IPO若是成功的话,零食很忙和赵一鸣业绩需持续提高,才能带动股价提高。此时赵一鸣和零售很忙或要求加盟商大量进货,承担高库存压力,或对现有的营业额抽点进行提高,或要求一到两年的时间内店铺重新装修,完成品牌“形象升级”。更为重要的是,若他们对现有商品进行提价,这不但难以建立消费者对零食折扣店的低价心智,且门店客流量将会持续严重锐减,加盟商生存空间更是被严重压缩。李阳的担心并非不是没有道理,以雅迪、爱玛为代表的两轮电动车行业,据调研显示,雅迪、爱玛们在上半年向渠道疯狂压货,导致现在近80%的经销商感觉清库存压力。甚至为了鼓励经销商拿货,雅迪、爱玛都打起了“赊销”牌,这也是为何今年上半年,雅迪和爱玛应收账款分别同比增长64.9%和141.9%的原因。新的一年走向何方日本作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指出,第三消费社会中,物质与欲望是追求目标;第四消费社会,人们不愿意为“溢价”买单,开始追求理性、简约与性价比。2023年拼多多市值首次超过阿里,军大衣成为今冬顶流,电商平台双11、新能源汽车、两轮电动车、智能手机混战在价格战中,喜茶、奈雪的茶纷纷告别3字时代,这皆在说明当前国内消费市场正从第三消费社会加速进入到第四消费社会中。主打低价的零食折扣店,精准踩中了今年消费市场的转型。且基于零食有品类无品牌的特性,其天然适合做大众的性价比生意。基于此,不少研报对未来零食折扣店发展给出高期待。如:华安证券估算,我国量贩零食店的年市场销售规模近1000亿元。财通证券测算,未来我国零食折扣店规模有望突破4万家。但坦白来说,不管是零食很忙和赵一鸣现有6000多家门店,或是万辰集团现有4000多家门店,零食折扣店很难跑出万店品牌。一方面,零食折扣店的市场进入门槛实在过低,且零食有品类无品牌的行业特性,决定区域市场随时都会出现价格更低的品牌零食折扣店,对赵一鸣和零售和忙以及万辰集团构成冲击,这就意味着零食折扣店建立稳定的单店盈利模型,难度极大。另一方面,蜜雪冰城2万多家门店的背后,本质上是蜜雪冰城这种新茶饮行业在对门店营业额影响有限的情况下,可同时融合大店、小店,甚至地摊店等多种形式门店。但零食折扣店只能走大店模式,才有可能提高单个顾客进店的消费金额。瑞幸的万店,本质是基于部分人群对咖啡的刚需性。但零食的非刚需性、弱瘾性,且零食行业存在的食品安全、添加剂问题,电商平台低价混战对其构成的强分流,均决定其行业很难突破万店。2023年国内零食折扣店从跑马圈地、疯狂扩张到抱团取暖,从低价战到供应链战、营销战,从资本战、下沉市场战到“良品铺子们”反击战,行业竞争似乎从未停止,2024年零食折扣店的竞争又将走向何方呢?您觉得现在还能入局零食折扣店,孙伟和李阳不约而同地表示,建议大家还是慎重,毕竟不管是个人经营或是加盟,不管是高线城市,或是乡镇市场,想要靠零食折扣店实大赚一笔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东莞厚街某住宅楼盘 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解除全域限购一周年之际,东莞楼市各种“蠢蠢欲动”。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其2020年11月在东莞松山湖买了某开发商一套96平方米的房子,当时花了572.6万元,含税费600万元出头。“半年没还月供了,前几天银行通知要还月供,否则上法院。已经违约,要拍卖那套房子,如果不能抵贷款,还要将本人住的房子一并起诉,都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其求助称,“目前已经跌至270万元左右,即使出售成功,扣除首付176万元,还欠银行约120万元,但家中已无余粮,尚一套自住物业,求助后续如何合规处理,保留自住物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尝试在社交平台联系该网友,但截至发稿暂未得到回复。0首付或者赚20万首付?记者查询中介网站获悉,该项目位于松山湖北部,分为一期和二期,目前一期在售二手房房源为234套,二期在售房源约50套,在售房源较多,业主售房压力较大。其中,一期在售房源排在前列的“必看好房”中,面积段90-97平方米的三房挂牌价在278万~328万元。中介平台录得的近90天内仅有3套房源成交,不过带看量相对火热,30天内有超过250次带看。记者从中介人员处获悉,近期该小区一套96平方米的房源,成交价为315万元。该名经纪人称,价格很低才能成交,以价换量,而高峰时这边房源价格一度达到6.3万元/平方米。对于上述案例,东莞某资深地产从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属于个例,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个盘本来就在松山湖边上,属于受市场影响较大的典型楼盘。过去的市场变动中,每次松山湖降价,这个盘都出过案例。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有中介人员称有双证房源,历史成交价为620万元,现在价格约360万元,但银行评估价可以达到475万元,两成首付可贷380万元。也就是说,买完房子还可以赚20万元首付。此外,还有房源目前在售价格为300万元,但银行评估价为380万元,两成首付可贷300万元,也就是首付0元就可买到这套房子。不过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种评贷方式或存较高风险。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玉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评高贷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一条龙的灰色链条,开发商、评估公司、中介,甚至有的还可能有银行人员参与。但这种行为是明令禁止的,是违规的,严重者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王玉臣表示,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是帮了购房人,但有很大风险。如果选择这种方式,购房者资金能力可能是有问题的,在透支自己的资金能力,如果将来不能及时支付,容易产生商品房纠纷。这种做法可能会伴随着开发商或第三方前期的首付垫资,以及后期骗贷,无疑都是违规的,一旦被发现,很可能面临银行解除按揭贷款合同。二手房普遍降价,卖房压力较大去年12月26日,广东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宣布东莞全市放开限购,除东莞中心城区4街道、松山湖外,其他区域二手房暂停限售。如今全域取消限购已满一周年,但市场表现难言乐观和达到预期。据合富研究院统计,新房方面11月成交同环比跌约4成,需求淡季叠加市场悲观预期,成交跌至年内第三低;二手房11月成交环比增近2成,同比微减4%,得益于二手房的抛售潮以及更大的议价空间,成交规模反超新房,走势稳定。合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东莞公司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李兴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二手房普遍降价较多,成交量大也是在业主方主动降价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当下市场业主挂牌量剧增,卖房竞争压力较大。“和全国市场一样,东莞今年二手房抛售现象较严重,房价普遍回落3成左右。随着二手房价的大幅调整,出现少量抄底买家,但数量很有限。”值得注意的是,10月后政策趋缓,同时伴随新房、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跌,市民看跌预期、观望情绪愈发浓厚。为激活不同群体的置业需求以及充分适应市场需求,11月东莞住建局又出台两项房产新政,放宽“三限房”购买群体以及缩短预售新房的调价申报时间,为接下来的“价格战”做好铺垫。李兴旺分析认为,市场下行期,房产投资需求几近消失。当前楼市最大问题是信心不足,故限购放开对促进成交影响较小。整体来看,今年东莞新房量价均处于超跌状态,二手房价格“超跌”现象尤为严重。鉴于2024年经济持续复苏,成交量将有所提升,房价有望止跌,部分超跌的房源将价格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