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将“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列入2016年重点工作部分。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互联网金融”一词,口径由“促进健康发展”变为“规范发展”。 P2P资金存管对接进展缓慢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为此,完成银行资金存管已经成为P2P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周,人人贷宣布与民生银行合作的资金存管正式上线,成为继积木盒子、首金网后,第三家与民生银行上线资金存管系统的平台。 记者了解到,虽然有不少P2P平台表示与银行间达成了存管意向,但真正与银行实现系统对接的平台仅10家左右,该数字在近4000家网贷平台的市场规模中显得微乎其微。 人人贷副总裁韩啸表示,真正意义上的资金存管是确立银行对平台用户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角色,通过存管体系实现平台资金和用户资金的有效隔离,并由银行监督用户资金流转的全过程,最终达到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和符合行业监管要求的目的。 对于目前P2P行业内存管对接进展缓慢,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银行对于合作伙伴有较高的资质要求,另一方面,技术开发也是小平台所难以承担的。 线下理财门面或将关闭 与此同时,根据上述意见稿,P2P线下理财明确被禁。因此,在不少P2P平台急寻银行完成存管的同时,一些线下的理财门店正面临着关闭、整合。 记者采访了解到,已有不少网贷平台关闭线下理财门店,或者对该部分业务做出调整。捷越联合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金融服务行业同质化严重,在监管不允许线下P2P理财存在的政策下,除了关闭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下沉门店外,不少网贷平台希望向综合财富管理方向转型,争取拿到相关牌照。 “平均关一个店大约总计损失是百万左右,里面包含人员赔偿、房屋、物资处置等,处理不好,容易引起信用危机。”上述负责人表示,转型综合财富管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专业性也提出更高要求。 人人贷创始合伙人杨一夫认为,2016年网贷行业将进入非常显著的洗牌期,而且洗牌的过程可能会超出一般人的预计,洗牌原因不完全由于监管政策的落地,更多的是市场发展的积累。 拍拍贷CEO张俊表示,合规发展会是贯穿2016年的主题,行业将面对从无门槛到有相当监管和合规要求门槛的转变,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平台将退出这个市场,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向普惠金融、消费金融转型。 ...
惠卡世纪恳请“国家接收”,震惊业界。旗下50多家互联网平台,包括10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多数产品被爆“借新还旧”有“庞氏”骗局嫌疑 《投资者报》记者 王宇 近日,惠卡世纪发布“奇葩”公告,“恳请党和国家接收惠卡世纪投靠和庇护,让惠卡世纪变为国家控股企业”。此前,惠卡世纪曾经限制提现,并打算以1.5亿元出售公司40%股权用以清算或者转型规范惠卡世纪投资理财平台。 《投资者报》记者梳理发现,惠卡世纪旗下多达50多家不同互联网平台。单就限制提现来说,就涉及近10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其中多数为近几个月时间成立。 那么,惠卡世纪“广撒网”自建多家互联网平台目的何在?多家平台的运营团队有多少,公司每个月要花费多少人力成本?公司发布让“党和国家”接盘的公告是否为夺人眼球?目前公司出售股权的行动进行到哪一步,能否覆盖投资者的损失?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投资者报》记者试图联系到惠卡世纪方面的人士进行详细的询问,但很遗憾,记者并未接触到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因此,记者依据现有调查的情况描绘出惠卡世纪的“奇葩”面目,以期待投资者在遇到同类平台时能够有所参考,从而避免类似的损失。 一头多身的投资平台 惠卡世纪官网资料显示,惠卡世纪成立于2013年4月8日,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金5亿元人民币,目前公司已经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企业代码:204091)。目前,惠卡世纪业务涉及O2O、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物联网、互联网金融、智能机器人、在线教育、社交招聘、餐饮等。 事实上,投资者在其官网首页就可以看到,惠卡世纪旗下多达50多家不同互联网平台。其中,惠信宝、创业宝、农村宝理财、脱贫宝、人人创、惠卡贷、惠信惠卡宝等为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平台,零钱包、惠信钱包为在惠卡世纪体系内的活期理财。此外,惠卡世纪体系内还包括惠卡商城、农村宝商城、拼宝白拿等体系内的多家互联网电商平台。 记者在调查时还发现,惠卡世纪在以往的宣传中将公司的行为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天下人尽心尽力”的高度,并扬言“超越阿里、亚马逊、沃尔玛、苹果等当今科技巨头”。还有诸如,“公司秉持‘用惠卡改变世界,让世界更美好’的理念,以全球格局传播中华文化,为实现百年百强企业目标而奋斗”之类的字眼特别常见。 那么,惠卡世纪的这些平台是同一批团队运营还是不同的团队各自运营?公司每月的人力成本要达到多少?这一疑问,《投资者报》记者在其认证且有官网链接的官方微信号上找到部分答案,公司从2013年4月的30多人发展到今年2月份的1400人,公司全部员工及合伙人的工资都偏低。 如此一来,惠卡世纪的问题由员工爆料出来更加不足为奇。因为,自2015年11月,惠卡世纪内部管理运营变动较大,员工工资外部提现延迟。 员工爆料引发连锁危机 《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报道称,2016年1月,一位自称是惠卡世纪员工的网友爆料称,惠卡世纪疑似涉嫌诈骗和非法集资,引发惠卡世纪连锁危机。 2月17日,惠卡世纪在其官方微信号上表示,惠信钱包、零钱包锁定期为30天,锁定期30天后可提现;脱贫宝、惠信宝平台账户可提现金额自动变为不可提现金额,需再投资一次后方能提现。 该官方微信号同时公布,截至2016年2月12日,投资人在各类平台上的在投金额总和约为1.37 亿元。这次出现提现困难的是去年12月18日刚刚上线的脱贫宝。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14.6%,投资项目为在贫困地区租赁农民土地进行种植,产品在脱贫宝实体店销售。就在2月16日,该微信号还发布,脱贫宝自2月17日起~3月31日投资享双倍收益的促销公告。 2月22日,惠卡世纪发布公告表示,将拟以1.5亿元出售公司40%股权,募集到的1.5亿元将用于清算或者转型规范惠卡投资理财平台。 媒体报道称,连续发布出售公司股权和限制提现的消息被投资人和业内人士视为平台即将出现危机的前兆。 更加严重的是,离职员工爆料称,惠卡世纪的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布的项目都为虚假标,资金也并未流向项目方,而是用于惠卡世纪上下一千多名员工的人力支出。此外,惠卡世纪旗下的多个互联网创业项目也烧掉了一部分资金。 那么,投资者的损失是否还有机会挽回呢?据在深圳的投资者介绍,他们曾经到惠卡的深圳办公室维权,发现多数员工已离职。 幻想政府接盘逃避责任 2月24日晚,惠卡世纪官网公告表示,“恳请党和国家接收惠卡世纪的投靠和保护,党和国家、政府不需投资一分钱接收惠卡65%股份,最好以中央级企业存续并运作,以深圳市级或广东省级国企存续并运作也可以,剩余35%用于奖励给后续为全球惠卡事业做出显赫贡献的惠卡员工或再分出10%寻找其他个体或机构投资人,给予惠卡18个月时间,将惠卡旗下投资理财平台转型成为完全规范和所有国家监管政策要求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这一“奇葩”公告一出,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炸开了锅。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惠卡世纪请求“党和国家接收”的行为是幻想政府接盘逃避责任的表现。此外,惠卡世纪体系下的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以三农业务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保险公司承包等名头为营销重点,部分农民和老人不能对平台进行有效甄别,导致在平台暴露出风险后,仍有投资者充值投资。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在惠卡世纪的10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中,收益率在8%至14%之间。 惠卡世纪离职员工曾公开表示,公司一直没有产生利润的项目,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募集到的资金没有对外投资到实体项目中,且公司没有对外放款的业务,资金都用来支付其他事业部,客户提现则是通过新进来的资金支付。这种“借新还旧”的运营方式,被业内人士指出有“庞氏”骗局的嫌疑。 ...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提及消费金融,“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服务性行业正在成为解决需求和供给结构不平衡的突破口。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也建议,鼓励消费金融发展的同时,要降低消费金融机构的股东门槛,扩大消费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这样才能让金融真正支持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 市场预计,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37万亿。如今,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电商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都在扎堆争抢布局消费金融,万亿级蓝海市场一触即发。 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以银行系为主 规模已超20家 2009年7月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2010年初,银监会相继批准了北银、中银、四川锦程和捷信四家消费金融公司。首批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中,除了捷信以外,其余三家均为银行系。 2013年9月,银监会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又一批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并相继开业。包括银行系的招联、湖北、兴业以及中邮消费金融公司。另外,重庆银行参股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南京银行参股苏宁消费金融公司。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末,全国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已超过20家。 可以说,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以银行系为主。从银行的自身的业务端来看,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布局主要以信用卡(分期)和消费贷款为主。而消费贷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看成是大额的信用卡。 一位银行业人士对本报透露,目前银行越来越倾向于成立单独的消费金融子公司,并拿到消费金融牌照,“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消费信贷业务对银行利润贡献度凸显出来,”他说。 据了解,目前,富滇银行投资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获得批复;由杭州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并引进西班牙对外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杭银消费金融也已经获批筹建;同时,晋商银行也在筹建消费金融公司;河北银监局正在推动张家口市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河北省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但消费金融牌照对于绝大多数非银机构而言,仍可望而不可及,“我们最近在筹建消费金融公司,但在牌照申请上遇到了困难,主要是资质要求太高,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谋求与大公司、大金融集团合作拿牌照。”深圳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负责人对本报说。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要求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而非金融企业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要求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资产总额的30%。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3月5日下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建议,鼓励消费金融发展的同时,要降低消费金融机构的股东门槛,扩大消费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这样才能让金融真正支持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 电商、P2P等各路资本绕道布局消费金融 当然,除了银行布局消费金融公司以外,各路资本也绕开了消费金融牌照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比如,最常见的是以小贷、保理牌照为依托,开展消费金融服务。 蚂蚁金服为方便消费者的在线购物,相继推出蚂蚁“花呗”“借呗”等产品,淘宝、天猫大部分商户都支持“花呗”服务,40多家购物、生活类电商和020平台接入“花呗”。而芝麻分不低于600分的用户就有机会使用“借呗”,按照分数不同,用户可以申请到最高5万元的贷款。 2014年,京东金融依托京东集团资源推出“京东白条”赊销服务。2015年,百度公司推出为用户提供个人消费金融服务的权益平台“百度有钱”,用户只需要在线申请,评估通过即可获得百度有钱提供的信用额度,并在信用额度内分期消费。 另外,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普惠事业群也是以消费金融作为主要业务模块,截至2015年7月,平安普惠已开发了业主贷、车主贷、寿险贷等12种无抵押产品,房抵贷、安业贷等5种有抵押产品。其中,平安i贷为主打产品之一,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助推线上贷款,最快6分钟即可贷款到账。 事实上,无论是“花呗借呗”“京东白条”或者“百度有钱”“平安i贷”,其背后均是由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小额信贷服务。 与此同时,近年来的风口行业P2P也在积极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并将其融入到诸如校园、购物、租房、旅游、购车等各式消费场景中。 近日,上市公司卡奴迪路旗下的互联网平台协众金融上线,并接入其去年底上线的轻奢电商平台,提供消费分期业务。 “我们的电商平台未来将服务超过1000万用户,信用消费、分期服务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我们将根据客户的资质给予3000-30000元的额度。”协众金融运营总监黄胜佳透露,线上业务成熟后还可以扩张到线下。 “这将会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链,‘时尚消费+信贷+理财’的模式非常清晰,也是消费领域与金融领域,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黄胜佳说。 国美控股集团旗下的P2P平台华人金融于去年5月联合国美在线推出“白拿”服务,即以线上投资“0元购”理财产品为前提-,消费者在线下应付的电器款被折算在了投资收益之中,实现了“0元购”这样一种购物模式。近日,华人金融又将“白拿”移植到国美的线下门店。 卡奴迪路和国美推出的这种针对自己客户的消费金融服务,实质为P2P。 另外,提供“大学生分期”业务的平台也大多以P2P为主,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金融资产标的由于其小而分散的特点,网贷平台的投资者同样小而分散,两者天作之合。 场景为王 未来或出现私人订制化的金融产品 当然,消费金融并不单纯等于消费信贷,信贷之上,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场景是基础,比如购房、租房、购车、医疗、健康、教育、校园等都是具体的场景,在消费金融的线上平台上,场景使得平台更具备渗透力。 日前,蚂蚁金服研究院发布《2016年中国消费金融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在消费金融领域,几个趋势越加明显:场景入口化、金融嵌入交易,场景与金融的结合,使得金融更加有温度。 以京东金融为例,2015年,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提出做消费场景,随后“白条”走出京东,接入各种消费场景中,覆盖租房、旅游、装修、教育等,提供一次授信的大额代付消费贷款,并在人群上进一步延伸,关注校园和农村市场,“白条”作为一种消费金融产品提供给这些领域有需求的人群。 “消费金融有两个核心元素,一是消费者,二是消费场景,无论做金融的生意还是做电商的生意,都得从用户入手,最终都是做用户的生意,关注用户的需求。没有被银行信用卡覆盖的用户,并不代表信用不好,那么,我们需要帮助这个市场去建立更完善的信用体系。”许凌说。 另外,上述《报告》也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深入推进,消费者的交易行为和特征都将逐渐数据化,使得未来消费金融服务从客户准入、预授信再到审批和风险控制的全流程都将通过数据驱动。 同时,消费金融也将更加聚焦在消费者个性需求的研究,开发出与消费者行为紧密相关的定制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
原标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P2P必须融入产业才能活下来 虽然业界和舆论都认为互联网金融进入寒冬,但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人黄震看来,2016年,传统金融机构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唱主角,而纯粹的P2P平台必须融入产业才能活下来。 走出误区 针对P2P行业,黄震认为首先需要正本清源,走出误区。“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很多说法是错误的,但是人人又当作真理在传。” 有人说互联网金融是中国独特的现象,P2P是个人对个人的借贷,P2P是基于互联网点对点的直接交易。如果是个人对个人的,自古就有。而从历史和事实来说,互联网金融发端于正规的金融机构而非P2P,需要正确定位。“传统金融行业的电子银行、电子票据,还有中国的证券系统,是最先引入互联网的,做证券交易,导致个体散户市场的形成。不能说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一开始互联网金融就在传统金融中运作。” “现在老百姓对行业不了解:以为收钱的、理财的就是P2P。这是可怕的误区。”黄震指出,现在出问题的平台,实际上是伪P2P和变异的P2P,真正的P2P是不会出问题的。P2P要坚持原意,坚持不直接放贷,不去做担保,不做吸收存款的工作,做真正的P2P。 产融结合 在黄震看来,P2P行业确实出现了寒冬,一些平台需要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而有特色的P2P,要向产融结合发展。现在P2P与其他各种行业的结合已经出现了不少引领模式,关键是细分领域能否发现其特点。要学会合作,不要大而全地做,而是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和金融机构、实体产业合作,是我们未来必然的做法。“如果单纯做P2P,只是过去的奇迹,今天必须融入到产业当中,才可能活下来。” 黄震认为,互联网金融还有更大的发展,但是P2P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以后发展的机会在哪里?要打造一个更大的金融生态,发挥持牌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和金融创新的优势。而我们现在做的互联网企业只是做了补充和穿针引线的工作。如果去碰钱,就很容易陷入到非法集资的罪名里。” 慎谈立法 即使目前行业监管亟待细化,黄震仍认为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不应该轻谈立法。 “我参与过很多法律的起草,成本非常高,但是收益非常低,没有解决基本的问题。互联网金融行业不应完全靠立法来解决法律问题,而应更多采用法律解释、司法裁判的方式,柔性立法的方式来填补这些漏洞。尊重法律的完备性,就是法律精神的体现。”黄震说。 而对于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法方式,黄震认为不能乱执法、强执法。可以利用大数据发现问题,软法治理,柔性监管。 ...
温州网讯 近日上午,苍南灵溪镇的黄女士给灵溪中心派出所送了一面锦旗,感谢民警成功为她追回被骗的5.2万元。 2月24日晚,黄女士在一家网贷网站上登记了自己的信息及联系方式,想贷款。次日中午,有一个自称网贷业务员的男子主动与她联系,以核实信息为名,要了黄女士的银行卡号和发送到手机的验证码。此后短短几分钟内,黄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七次被盗刷,共被划走5.2万元。黄女士当即来到灵溪中心派出所报警。 接到报案后,为跟骗子抢时间,该所民警放弃午休,立即对该资金流向展开调查。民警发现,该笔款项流入到广东省某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尚未转走。警方立即与该平台管理方取得联系,将款项冻结并重置了该账户的密码,赶在骗子之前,将该款项转回到了黄女士的银行账户上。经过连续4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将5.2万如数归还到黄女士手中。 警方提醒,群众平时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对要求提供银行卡号以及验证码或声称提供安全账户为您的存款进行保护的,要请多留一个心眼。 本文转自:温州网 ...
5号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总理两次提及互联网金融。报告在“2016年重点工作部分”称,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自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尽管其间行业多次沉浮,游走在规则边缘,但作为新生事物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总体上来看,国家层面一直坚持鼓励的态度,并规范发展,完善监管。这次的两会上,克强总理更是主张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不得不说这是政府方面的又一利好信息,借着政策的东风,互联网金融企业又该如何乘风破浪那? 完善征信体系:将供给侧改革落地 近日,供给侧改革一时成为显学,想想倒也正常,当下的国民经济处于转型期,消费需求逐步提升,供给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因此加大供给侧改革成为主旋律,就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对投资人这方面,无疑就是提供安全的理财平台,对资金流向方而言,就是寻找可靠的第三方,而将这一切完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无疑就是完善的征信体系,以提供坚强的保证体系。 中国目前在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将来会有一个更好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既有官方又有民间合作的这样一个系统。另外,金融机构也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主要是通过数据的完善,特别是依赖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大部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提供好的信息和评估,这样有利于金融系统进一步的发展。 这种做法有利于资金能够提供给更普通的中低收入的个人,以及向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它也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纪律,使得大家更加注重个人和企业在信用评估体系中的状态,使得社会更加诚实守信。 建立完善的金融征信体系除了政府的积极引导外,还须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大力支持,这样政策方可切实落地。国内领先的移动金融企业玖富早已在此布局以相应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去年年末与维氏盾展开合作,引入了第三方实地征信。实地征信+大数据征信构成的风控体系、场景金融的独特模式也让玖富在优质资产的甄别上具备了独特优势。一向重视风控的玖富目前已经在与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7家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央行旗下“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玖富也成为首批接入平台。 在两会政策的东风吹拂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新的一年一定能迎来又一波新的行业红利期,但前提是应该配合国家,承担征信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共同打造普惠金融,当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一个完善的体系,除了建立征信体系外,风控依然应该成为今年的重中之重。 P2P“洗牌”观察:有风控才安全 2015年“互联网+”概念横扫全行业,气势如虹,而“互联网+金融创新”顺势而为,使得网贷行业的势头在此轮浪潮推动发展中更为迅猛,但随着互联网金融蓬勃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信任危机与风险问题,比如流动性风险、借款项目逾期、操控风险等,强化风控已成为时代命题。 孟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经济下台阶的新常态面前,随着GDP增速的下滑,至少从一个社会管理功利性的角度,暗示了在经济衰退时,稳定的重要性。“没有坏的行业,只有坏的企业”,越是美好的事物越容易招惹是非,越容易遭受挫折与磨难,这需要整个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监管部门、平台、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去克服和改善。 每个人都对钱非常谨慎小心,毕竟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P2P平台要想基业长青,做好风控,避免e租宝等平台的庞氏骗局,真正的为投资人着想。只有严格的风控体系才能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像草根投资,不接受已经确立的债权,而是在债权还未发生时,就委托律师事务所对出借人、借款人介入调查,确保债权能从源头上追溯。所有的债权项目均在律师事务所的全程监控下形成与转让,以此保障债权项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玖富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多年来,玖富一直坚持点多点的小额多单交易,相比当前市场上众多上百万、千万的单笔债权,玖富P2P业务面向单笔3万左右的个人消费信贷等风险较低的资产债券,用户可以通过网站和APP可以查看资金去向,充分分散、降低了风险。 由“促进”到“规范”:P2P迎来新时代 本次的两会较之过往,P2P行业增添了一层新的韵味。与2014年的“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2015年时“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相比,今年的报告中,提法已经变成“规范发展”,这其中有何政策指向? 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现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偏离本质的不规范行为和现象,甚至还被大量骗子利用,借用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和形式,行违法犯罪之实,从而导致行业的健康发展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和冲击。所以在当下这个节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都亟待清理和规范,回归其本质,从而实现整个行业得以发展进入到一个更大、更健康、更加可持续的规模和状态。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金融的规范运作是有利于防范风险的,作为从业企业,应该深入研读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在政策给出的过渡期内,从产品研发、到平台运营都要马上着手进行合规性的梳理,避免误读、更不要犹豫,最先规范化也意味着最先拥有发展的风口。尤其是在经济放缓的时期,良性发展比快速扩张重要,有资金投入还是要多花在风险管理方面。 面对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新动向,玖富方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砍柴网记者时表示:“在新的一年更加严格规范自己,将风控技术再进一步加强,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共同促进行业迈向新台阶。” 写在最后 在监管逐步落地的行业背景下,行业竞争格局必然会更加复杂多变,平台虽然环境面临增长压力,但对于有业务资源,合作渠道或技术创新等资源或技术优势的平台,反而会是弯道超车的机会。今年两会期间,由过往的“促进发展”到今天的“规范发展”就是最佳行业信号,以后的行业将会进入一轮新的洗牌期,只有做好风控,完善社会征信体系或基业长青。 ...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廉熙今年带来了关于改进公司登记机关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等6个提案。 与去年关注的主题一样,黄廉熙继续关注互联网金融风险。今天,她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了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建议,希望在监管规则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形成健康、有序、稳定的互联网金融秩序,为实现金融创新和普惠金融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加强对P2P监管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十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责任;人民银行发出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银监会又公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对网络支付以及P2P信息平台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反映出国家强化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意愿。 对此,黄廉熙的看法是,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演变的事物,首先要对P2P的作用和地位应形成统一的认识,P2P的存在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一段时间以来,P2P的野蛮生长,造成的风险越来越大,问题平台不断涌现,部分地方政府搞一刀切,出现了强制叫停平台的情形。 黄廉熙建议,国家层面应该明确对P2P行业的整体定位。黄廉熙在深入调研中了解到,尽管现有监管政策提出将P2P平台公司定性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公司,但这一定性与客观情况还是存有偏差。目前,P2P在工商部门登记为“科技公司”或“信息公司”,也没有前置审批,而后续监管却主要是银监部门,与现有的行政权责分配具有一定的冲突性。 另外,国家有关层面为了增强对P2P监管的有效性,同时又强化了地方政府对P2P监管的责任。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缺乏法律或行政法规对金融企业或类金融行为行使行政监管权力的授权,在现实中造成许多困惑。 因此,黄廉熙建议,应设置P2P设立标准以及从业人员相关的资信条件。现阶段还是应当对网络借贷平台的发起人以及其从业人员设置必要的资格要求,对P2P平台注册资本数额以及全额实缴应作强制要求,对P2P平台管理与从业人员具备的金融、财务、法律等专业背景和个人信用信息记录应作出强制性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关。 “P2P出险主要集中在虚构借款项目开展自融,或虚假增信、分拆项目、重复融资发生偿付风险。要遏制这类事件的有效手段是设置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黄廉熙分析说,应着重加强P2P平台的信息披露规范。信息披露不仅要确保项目信息完整和充分的风险揭示,还应当设立有效的信息披露监管措施。并且在信息披露方面应尽快形成第三方登记或备案制,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标准化,与信息披露相关的还应当尽快形成风险评级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 “为确保网络借贷出借人资金的安全,以及防止网络借贷平台侵占资产、非法吸收或挪用资产,采用第三方资金存管方式进行资金安全管控已是共识。但实践中以银行为主的资金存管机构还是未能实际执行资金存管事务。另一方面存管规则不明确也导致各银行执行标准不一,业务开展存在困难。并且网络系统对接等技术难题也会使存管资金拨付产生影响。”黄廉熙指出,应尽快落实P2P平台资金存管业务。 在黄廉熙看来,网络借贷作为新型金融行为,法律主体、法律关系都复杂于传统的借贷行为,并且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法律行为也有别于传统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这使得网络借贷所形成的争议案件的司法处理变得更为复杂,其中各类行为效力的认定、各方主体法律责任的认定、争议资产范围的界定、司法查封保全执行措施的开展等等,都不断提出新的问题。 黄廉熙建议,应尽快理顺网络借贷法律关系,形成争议解决的司法指导意见,对于网络借贷争议案件,国家有关审判机关应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对应的司法指导意见。 ...
继今年1月1日,深圳市金融办联合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全国率先暂停新增互联网金融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商事登记注册后,近日,有消息称,深圳目前正在加速建设全国首个地方P2P网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目前筹建进展顺利。 多年来,在平台数量、注册资金、成交额、参与人数等体现P2P网贷的发展主要指标上,深圳都位列全国第一。全国P2P网贷自2015年下半年起持续高烧,月度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但随之而来的是问题平台大增,跑路、倒闭风潮加剧。 自2015年下半年,深圳针对网贷监管率先发力。其中,深圳市罗湖区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P2P网贷平台数量、成交额、利率水平及与全市、全国同期指标的数据,公布问题P2P网贷平台名单等,深圳由此也成为全国首个运用大数据技术来监管网贷平台的城市。 有消息透露,深圳目前正在加速建设全国首个地方P2P网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进展顺利。 ...
“很多人说P2P骗子很多,但是骗子和我们不是同一个行业。我们呼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谁来保护我们的利益,我们现在连安全感都没有。”2月26日,在由《华夏时报》、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主办的“两会看互联网金融”专题研讨会上,冠群驰骋CEO刘广东的一句感慨引来不少行业老总的认同。 e租宝事件之后,整个P2P行业风声鹤唳,不少企业去P2P化,各地监管收紧,互联网金融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而从业者或有更深的体会,有些平台老总直言氛围“紧张”、“没有安全感”,这场互联网金融研讨会成了不少老总的吐槽会。 行业监管风紧 “就在我们开会的时候,有个警察朋友说到公司,我说你去要拿着鲜花,否则被记者看到会说我们被调查了。”刘广东有些调侃地说,现在自己害怕穿制服的警察,“我在想是不是当初创业选错了方向,我们每年都会定目标,今年的目标就是要活着,但我们现在活得很委屈。” 他称,今年春节只在家呆了3天,其他时间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为中小企业做了这么多事,现在沦落到随时入狱的地步,因为如果把各个条框都列一起,每条你都符合。” 除了监管方面的应对,还需要面对惶恐不安的广大投资者。刘广东直言:“现在我每天要干的事情是,向我所有的客户、员工展示,我还在,我还活着。” 事实上,e租宝事件后,各地方监管收紧,多地平台受到经侦部门的调查或询问。一名亲历经侦检查的平台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描述了自己公司遭检查的场景: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在从业者看来,政策前后的一致性不足,从大力鼓励到现在监管重压,各地运动式执法让从业者感到紧张。 爱钱帮CEO王吉涛发言时也很感慨地说,去年7月出台的指导意见是利好,现在整个行业有些风紧,e租宝出事之后,我们现在忧虑监管细则能否如期落地,规则应该尽快明晰,哪怕这个意见不那么完善,有一个总比没有好。“但现在这么猛烈地到来,我很担心这个行业,而朋友总是担心我的人身安全。” 事实上,在e租宝没有出事之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就预测到这是颗定时炸弹。 《华夏时报》记者就从多个互联网金融场合听到过对它的质疑,在一场大型公开论坛上,有平台负责人演讲时更直言“e租宝是庞氏骗局”。 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龚文表示,监管方面最急需的是建立快速有效的反映渠道,现在很多企业发现了行业问题,但是反映不上去。“我们有问题,我们想往上提诉求,找不到地方,找不到渠道。” 行业现恶性循环 e租宝事件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言而喻,投资者提现,资金流出,社会舆论由唱好转向唱衰,行业混乱甚至出现踩踏事件,一些踏实做P2P的企业受到牵连。 翼龙贷总经理赵洋说,e租宝是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伪P2P,和真正的P2P没有什么关系,但却是真P2P躺枪,“有些媒体或第三方对行业的伤害非常大,直接影响资金流,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估量或逆转的,因为投资人离开后,你想再拉回来,成本是巨大的。” 除了外界的影响,行业本身的乱象也屡屡出现。最近,各类P2P奇葩的跑路消息仍在不断地上演。一家名为鑫利源的P2P跑路公告奇葩地宣称:“我就骗你钱!有本事来抓我呀。”让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瞬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看来,现在正是由于一些P2P公司以耸人听闻的方式炒作,让更多的人对行业有误解。“其实很多P2P都做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根本没有跑路的必要,如何做好舆论导向很重要。” 合力贷CEO刘丰称,现在P2P行业出现一个问题,市场紧张一下,媒体紧张一下,投资者紧张一下,监管紧张一下,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事实上行业并没有这么悲观,只是现在的氛围明显变了,让行业感到紧张。” 多位参会人士均提到行业互掐和第三方攻击的现象,这给社会造成行业混乱不堪的印象。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龚文表示,这就像我们认为非洲人都长一个样子,而非洲人也认为中国人都长一个样子是一个道理。“普通投资者对各个互联网金融公司并没有清楚的认知,他们是无法分辨的,只知道是P2P,你在攻击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攻击你自己,应多弘扬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正能量。” 避免行业踩踏 事实上,近来行业出现的问题已让不少平台退出,最明显的是去P2P化,去互联网金融化。 1月数据显示,P2P网贷行业当月整体成交量为1303.94亿元,较上月(2015年12月)环比下降了2.51%,是去年同期的3.64倍。截至2016年1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为2566家,环比下降了1.12%。而随着监管政策逐步加强,P2P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很多不合规或者竞争力不够的中小平台将退出历史舞台,或倒闭或被收购。 “监管是从安全出发,但如果严格按这个去做,行业事实上存在巨大的成本,这个成本会导致行业繁荣的景象到此为止。”吴文雄说,2014年曾乐观地预计P2P会到1万家,但下面这个数据可以说明现在的状况,“过去网贷系统可以卖到40万元,现在只需要10万元。这说明大量的公司已经从白名单消失,或者说公司资质改变,转入到线下。” 吴文雄认为,这种监管之下,如果上万家P2P又转入到地下,监管方面更难被监管机构发现。“任何行业都有不良企业,现在3000多家P2P,100多家不健康是正常的,但我们现在挤脓包似的,非要遏杀?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行业的连锁反应。” 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看来,当前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几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现在还有个变量:政府执法的尺度风险,不同地方的执法是冰火两重天,如果管的紧一点死一大片,松一点活一大片。如何教育执法者是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另一方面,行业的风吹草动通过媒体或自媒体放大,在黄震看来,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雷,舆情危机导致行业踩踏事件。“如何防范自媒体尤其是金融类的自媒体带来的舆情踩踏风险很关键,如果不管,会有大面积的恶性踩踏事件出现,这需要网信办对涉及金融的自媒体有管制机制。” ...
互联网数据乱象:多数源于竞争加剧或融资困局下的焦虑 王小波当年在《花剌子模信使问题》一文中写道: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王小波在这里说的是,中国的近现代学者里,做“好消息信使”的人很多,尤其是人文学者。但对应到当下的互联网行业亦然。他们认为,只要杀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坏消息就不复存在。 最近两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竞争的加剧与互联网创业热潮涌起,宣传过猛与包装过度的行业数据时有曝出,而基于某一产品领域的一哥之争也让数据乱象不断浮现,第三方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的问题引发“不服”,导致厂商之间口水战频频开打的现象也屡屡发生。 从正常的逻辑来看,数据不会说话也不会说谎,但如果背后传递数据消息的人将抛出的数据修饰包装过度,往往就会演变成互联网行业的“花剌子模信使”事件。从不说谎的数据到“花刺子模信使”,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互联网数据自说自话盘点:多数源于竞争加剧或融资困局下的焦虑心态流露 我们从打车行业盘点开始。早在2014,滴滴(当时还名为“嘀嘀打车”)迅速发展,当年年初嘀嘀打车公布了与微信支付合作后的成绩单数据,从2014年1月10日至2月9日,嘀嘀总微信支付订单约为2100万单。然而,在当年的2月7日,北京晨报记者收到腾讯的数据却显示:从1月10日起至今,嘀嘀打车微信支付订单总量突破500万单。 业界质疑其数据:2月7日到2月9日,从500万单增长到2100万单,数据存在太大水分。当时腾讯公关部表示,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是从1月10日到1月26日,由于表述方式不够明确,引发了歧义和困惑。而在当时,打车行业涌进来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多,砸广告、疯狂补贴抬高估值成了打车行业的一个共同的现象。日均订单等数据开始成为投资人衡量打车行业前景的重要指标。 我们再看电商与O2O行业。猫眼去年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5年7月其电影单月交易额高达22亿。而据国家电影资金办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中国电影票房高达54.9亿元,46%来自电商票务,约为25.3亿元。这约25.3亿的电商票务市场主要被美团、百度糯米、淘宝、格瓦拉、微信、大众点评等产品所瓜分。 按照猫眼数据显示,如果仅猫眼就占22亿,其它票务电商共计仅有3.3亿。这样一换算,猫眼电影几乎独占九成,有业内人士当时慨叹:这是把百度糯米、淘宝电影、微信、大众点评、时光网、豆瓣网、网票网、格瓦拉和微票儿等电影在线售票平台当成了空气。当然这也与当时竞争环境白热化,财大气粗的BAT强势入局打响补贴战有关,猫眼电影早已感受到巨大压力。 另外在O2O外卖行业也屡有数据说漏嘴的事情发生。去年7月,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康嘉透露,蜂鸟日订单量为60-70万单,是饿了么平台一半的交易量,按照这个数据推算,饿了么的实际日订单量为120万至140万单,这显然与饿了么此前宣传的日订单超200万不符。业内分析认为可能是康嘉急于宣传自身的蜂鸟配送系统,一不小心说了实话。 而在这背后,则是自2014年5月拿到大众点评8000万美金投资后,张旭豪的饿了么开启了不断疯狂融资和不断烧钱的旅途,饿了么还在苦苦寻找下一轮融资。对于投资人来说,O2O外卖行业最重要的价值指标无疑就是日订单量与用户数。这是一个需要投资人砸钱输血的游戏,需要依赖靓丽的数据来拉升估值。 因为创业者投资者衡量一个互联网项目,订单量、融资情况以及用户量无疑是硬性考核指标,创业者为了让融资之路顺畅的走下去,配合投资人的偏好有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多半源于行业竞争加剧之后的一种焦虑心态的流露。 去年尤为引发业内关注的则是一亩田交易数据疑造假事件。同样在去年的7月下旬,多家媒体发文章称,当时一亩田交易数据存在造假行为。以其“9小时前老板采购了1073741.8235吨洋葱”的交易信息为例,单笔107万吨的洋葱采购量已经超过了洋葱盛产地区西昌每年30万吨的产量。 而一亩田被曝运营数据造假与此前饿了么被质疑6.3亿美元的F轮融资“水分大”,显然都与需要继续融资烧钱息息相关,烧钱模式的创业公司,一旦投资人停止输血,往往就会倒闭,手里有钱才能持续推动外界对其的想象空间,或者成功被巨头收购成为其代理人与战略性的棋子也不失为一种成功。 互联网数据造假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可以通过先进的代码技术来实现。比如在去年11月,在移动音频领域行业中的蜻蜓FM,被媒体曝光通过使用“普罗米修斯”、“宙斯”两个强行自启代码,在用户手机中后台启动无窗口透明界面,并传给第三方数据统计公司,以此伪造DAU(日活跃用户数)、广告展示量和广告点击量。 后来喜马拉雅FM发布题为《四问蜻蜓FM:关于数据造假,敢不敢正面回应》的官方声明,就蜻蜓FM反编译代码中的 “普罗米修斯”、“宙斯”两大造假代码向其提出质疑。蜻蜓FM当时发文回应,“不管谁在恶意攻击,我们都不惧怕”。这背后则体现了目前移动音频行业背后竞争恶化的状况。 最新的数据存疑的例子还有地图服务的用户数。春节前夕,百度地图在春节期间在湖南卫视投放的广告中,提到了“5亿人都在用的百度地图”的口号, 1个多月以后,高德地图也宣布截止到2016年1月底,高德地图用户数已超过5亿。但是从多数第三方数据机构提供的统计上来看,高德的用户规模、活跃用户数据可能还存有疑问。从国内主流的安卓市场,如基于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等多家应用市场的关于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的下载量应该可以反映出数据的大致基本面,我们采集了相关的数据来看:应用宝百度地图的下载量是5亿,高德地图是2亿;360手机助手显示的数据是:百度地图:4.62亿,高德地图是3.06亿。而豌豆荚中显示的数据显示则是:百度地图是1.6亿人安装,高德地图是7893万人安装。 各个电子市场虽然用户群体不一,但基本面已经反映出大致的趋势,从各大电子市场的数据显示来看,高德地图5亿用户数的基数缺乏来源口径的支撑。在iOS端,高德虽然是苹果中国地图数据的独家供应商,但苹果的用户与高德地图的用户是不能直接划等号的。更有意思的是,在高德地图宣布“用户数超过5亿”之后,苹果App Store在3月1日更新了高德地图的新版,但在这个版本提供的产品介绍资料里,高德地图仍然标明“3.2亿用户正在使用”。 互联网行业为何被公众质疑数据掺水事件频频发生? 当然,互联网数据自说自话的现象还远不止这些,包括二手车市场与在线旅游市场等诸多案例,笔者在此不一 一例举,其中归根结底是对产品缺乏自信力。 但我们同时看到,互联网数据存疑的案例基本会发生在互联网的热门领域,比如O2O、电商、互联网地图、打车、在线旅游等领域,互联网行业被公众质疑数据掺水事件频频发生,这里面有着多重原因。 首先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公司而言,它们的业务基础大都都建立在以用户增长速度为基本的盈利模式与估值模式,日活跃用户数与增长速度的快慢可以直接影响到公司融资估值。从传统互联网的最初阶段开始,用户注册数、排名关注度,电商的销售额、订单数、转化率、增长率等数据指标,就成为衡量一家公司业务模式的健康程度与盈利模式的想象空间的基础衡量指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下载量与日活、打开率、存留率、交易量等成为核心指标,它们依赖这些指标来吸引投资,拉广告,创造更高的收购价码。而传统互联网时代,用户注册数,点击率可以交给水军,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点击率与或者APP排名本身也可以依赖水军或者第三方刷单公司与服务方来做。可以说,互联网企业造假与互联网本身的基因即盈利模式与增长模式也息息相关。这是其一。 其二,部分创业公司需要夸大数据方便融资给投资人想象空间。近年来,互联网创业大潮之下,众多创业投资机构、孵化机构纷纷涌现,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全民关注生机勃勃。风投与投资机构对互联网领域创业尤为青睐,从创业者角度来看,数据夸大之后,方便其更有利的融资,拉升上市的估值,被巨头收购或者入股,相对来说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是拿钱有利的筹码。但与此同时,当投资人也陷入到这个游戏之中之后,基于本身的利益需求,方便创始人拉升估值并推动更多融资继续烧钱,也方便自身在利益高点顺利退出,投资人对数据造假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投资人也是往往或被动或主动的成为数据造假利益链当中的一环。 再次是互联网企业的考核机制。在互联网公司,基础的KPI考核指标均需要运营数据来量化。企业内部的不同团队、甚至一个团队不同成员之间基于各自的利益诉求,一旦达不成需要实现的预期量化目标,就会开始在执行过程中尝试猫腻的手法,比如部门之间、跨部门协作或者与第三方合作方之间均会涉及到彼此共同的KPI指标,在同一利益链上,互成默契对数据修饰与扩大将成为可能。与合作方一起结合第三方数据造假行为开始成为行业内默认的潜规则,数据注水往往也开始发展成为地下产业链的一环。不过前面提到,部分又涉及数据篡改的技术含量。 总而言之,互联网行业数据作假,线下用托,线上则可以用代码等技术并于第三方数据机构以及使用传播稿多线运作,其中少有漏洞,如部分网友所说,这相对体现了互联网的“先进性”。第三方数据机构往往也可能被质疑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比如去年底艾瑞与今日头条的互撕。 还有一种就是巨头之间的对抗赛,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的数据之争就属于这种情况。高德地图并入阿里之后一直固守基础功能,并砍掉原有的O2O业务,宣布"专注于地图导航"。然而在2015年6月,高德地图似乎是不愿让百度一骑绝尘将自己甩得太远,也开始切入O2O领域。高德在这一年里在路线主义上反复纠结,团队内部也倍感煎熬。而被收购的互联网公司通过数据修饰大致也有几重意图,首先避免在巨头羽翼与架构中被边缘化,同时可以获取更多资源支持与资金输血,随着在线地图愈加演变成用户级市场上的征战,用户数成为重要流量渠道与O2O入口重要指标,否则难逃在诸多业务架构下的边缘化宿命。 数据造假影响用户认知:影响用户、投资人对企业诚信评估与信任价值 数据造假受害者当然是用户。用户往往也会看企业的数据做出决策,也有着很强的从众心理,比如在电商平台,一旦公布成交规模,往往会影响用户的购物意向,刺激用户转向该平台消费。因此某种程度上,数据影响了用户的判断。当通过用数据不断、日复一日的灌输,消费者也会逐步认同这种认知,这也是洗脑的过程。而造假被揭露之后,必然也会面临系列的业界质疑与投资人对企业的价值的重估,也影响用户对企业诚信评估与信任价值,将促使整个VC圈对于互联网成长企业有更加全面的评判标准。 互联网行业操作数据、影响用户判断让其利益受损的行为时而发生,这也与行业的恶性竞争相关,目前来看,互联网各个领域的格局相对已经固化,新入局者很难出头,人口红利趋于用尽。全行业进入了目标市场相对成熟与有限增长空间争夺战的时候,市场竞争也越来越趋向陷入低水平的重复竞争与数据战。 一旦当个别性的造假演变为集体性的造假,显然不利于整个行业生态的健康运行,也催生了整个行业的泡沫。早前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就在一次论坛上吐槽表示,互联网行业中间有大量的泡沫。我们所碰到的情况,就是创业企业在点击率、在用户数转化率等数据方面全面造假,而且造假夸大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常态。 避免数据夸大成互联网常态:需中间态的机制来推动数据监测机构与企业达成制衡 关于如何杜绝数据造假,在目前可能是一大行业性的难题。有业内人士认为,让会计师事务所介入到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服务可能更严谨一些。但无论是会计事务所的介入终究也是服务于企业,其中权力的寻租空间必然极大,所以由企业担任的第三方机构的可靠性与第三方数据机构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有新的集团介入,必然会有新的服务于数据的产业链出现。 而政府的介入会呢?比如有消息指出,此前北京工商局就通过行政建议书等形式公布第三方商家售假信息,在各电商平台之间建立起针对第三方商家的资质和信用管理体系。因为互联网平台本身缺乏信用认证体系,而许多平台往往存在着多种数据操作手法与模糊的演算规则,在这种规则下,数据迷雾重重真假难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数据造假到了互联网公司,本质未变,但只是手段变了。 但第三方尤其是有政府背书的权威第三方的认证是否能真正保持独立真实,也难说,因为缺乏监控与制衡机制,难免会产生灰色地带与权力寻租空间。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如何判断数据真假,通过综合分发渠道,以某两个渠道来反推他的新增和日活,也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式。总的来说,需要一种机制来推动数据监测机构与平台企业达成制衡,也只有第三方数据监控方与平台之间形成的制衡,才有可能监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有效的数据,给用户正确的认知。 互联网行业的“花剌子模信使”:掩饰不了用户对劣质产品最真实的直觉 数据的修饰掩盖不了业务发展本身的规律与产品功底的匮乏,许多VC也已经醒过来。互联网数据造假难保不会推动新一轮泡沫与资本寒冬的助推手,这相对降低了投资者对行业的信任指数。许多投资人捂紧钱包,烧钱逐渐变少,对行业来讲也有益无害,因为泡沫适度有利于行业热度降温,它让行业回归理性让资本非理性热捧的独角兽回归正常估值。数据的故事还可以继续讲,而掺水的运营和财务数据披露被曝光之后的负效应将会持续放大,对业务与品牌带来沉重的打击,并削弱整个公司的信任价值。 很显然,鸵鸟把头埋进沙堆,狮子照样会朝自己扑来,皇帝的新装一旦被戳破,数据游戏带来的则是自欺欺人之后无法掩饰的尴尬与行业公信力的尽失,更重要的是,数据始终掩饰不了用户对劣质产品体验那种最真实的直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