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偏股型基金仓位有所回升。 根据好买基金数据,上周,偏股型基金仓位上升3.31个百分点,当前仓位为63.01%。其中,标准混合型基金上升3.44个百分点,股票型基金上升2.14个百分点,当前仓位分别为60.30%和86.54%。基金年报显示,混合型基金已成为偏股型基金绝对规模主力,其仓位变化意义重大。 北京某基金经理表示,对混合型基金来说,仓位最高可达95%,目前六成仓位并不算高,当前市场博弈氛围很浓,不少同行还在观望中。 部分基金经理表示,当前市场还有较大不确定性,关键是美联储加息。4月1日美国3月非农就业数据发布,市场普遍认为好于预期。这令6月加息的可能性上升,A股二季度资金被分流的概率大。 也有基金经理认为,中国经济二季度复苏的可能性也对市场带来影响。3月制造业PMI指数重回扩张区间,达50.2%,较2月明显回升,高于市场预期。这是该数值连续7个月萎缩后首度回到扩张区间。虽然经济复苏会改善企业基本面,但从复苏到改善还有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货币宽松空间会变小,这将影响到A股的资金面。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心有些过度,仅一个数据还不能说明问题。 市场人士认为,3月制造业PMI重回50以上,减轻了投资者对经济可能失速的担忧,有利于股票市场上涨。现在随着政策利好逐渐增多,以及各路资金加快入市,市场在3000点附近经过一段时间震荡整理后,还有进一步上涨机会。...
随着《叶问三》票房造假一事被媒体曝光,电影从投资方到发行方背后的最终掌舵人——施建祥,目前正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心。 对于这个人,网上讨论很多,有人说他很张扬,有人说其实他非常低调。那么,究竟谁才是真实的施建祥?别急,让我们慢慢扒,欢迎走进今天的探索世界之施建祥其人其事。 崇明岛走出来的操盘资本游戏的野蛮人 施建祥,是上海崇明长兴岛人,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早年,他曾公开表示:“家里没有经济条件让我接受良好的教育。”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陆续做过服装、贸易、房地产等实业,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桶金”则是创办印刷厂。但涉足金融后,他说金融之梦才是他追求的梦想。 上海《现代工商》杂志曾有一篇名为《施建祥的华丽转型》的文章,文章详细地描述了施建祥那堪称逆袭的人生: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崇明岛的前卫农场工作。那些年,农场种子的桔子卖不出去,连年亏本。于是施建祥提出实行奖励制度,结果一推行就很灵。 1999年,一个偶然机会,施建祥受政府委托,接管4家破产的国有企业,其中就包括上海快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兼并了国企,施建祥把自己的公司更名为上海快鹿投资集团。 2002年,施建祥投身长三角地区开发,在江苏投资建立了快鹿产业港。这个项目首期近两千亩的土地上已造了将近40余家企业,招商引资达到120亿。 2009年,施建祥又回到了上海,将注意力转到金融市场。他召集了数家企业,决定合资组建小贷公司,施建祥的快鹿集团则担当主发起人。 2010年1月,经上海市有关部门批准,由施建祥担任董事长的东虹桥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转。 施建祥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不远的将来,东虹桥可能成为上海一家真正的民营商业银行。 万万没想到,之后,施建祥居然频频涉足影视圈。 据“娱乐资本论”整理,从2011年起,施建祥及旗下快鹿集团,就先后参投了《精忠岳飞》《忠烈杨家将》《叶问》系列等多部作品。 2014年,快鹿还推出互联网金融平台“当天贷”和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易联天下”等多个产品,专门投资影视文化产业。 同样在2014年,快鹿集团旗下菜苗网上线。据“文化界”报道,当时菜苗网在上海到处招聘挖角娱乐视频记者。 施建祥在娱乐影视圈的努力让他赢得了《大轰炸》和《叶问3》的版权。这两部电影的运作和发行,他更是提出了“互联网+电影+金融”的模式,他认为这种商业的引领模式,必将助力中国电影。 同时,在上市公司资金端,快鹿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先后入股A股神开股份和港股十方控股两家公司,并利用这两家公司进行进行影视投资。 与黄圣依同蹭奥斯卡,认钟镇涛女儿为干女儿 在去年年初的第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广州日报》爆出了上海快鹿投资集团主席施建祥和黄圣依先后使用名为“奥斯卡周”(Oscars Week)的证件进入了尚未正式“亮相”的红毯区,并由自己的团队人员拍摄视频发布新闻的消息。 也就是说,黄圣依和施建祥并没有真正的走上奥斯卡红毯。 而至于为何会是黄圣依联合施建祥导出了这场“红毯秀”,就又牵扯出了快鹿集团转型传媒集团的始末。据微信公号“文化界”整理报道,刚刚提到的菜苗网分离出一部分人做了菜苗娱乐,不久改名“火传媒”。没错,就是为黄圣依打抱不平而向媒体人泼果汁的那个火传媒! 据悉,火传媒是杨子与黄圣依出任股东的中国巨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营销宣传子公司,其公司的主要业务便是黄圣依的演艺宣传工作。由此可见,施建祥应该是搭上了杨子这位通向影视行业的小伙伴。 在今年1月份的“金票根影迷嘉年华圆梦盛典”上,火传媒被“金票根”授予了“宣传营销创新奖”,是现场唯一一个宣发类奖项。而施建祥则以“著名电影人、《叶问3》、《大轰炸》总制片人”身份获得了 “最具影响力电影人”奖项。 搭上了黄圣依、杨子之后,施建祥开始进入演艺圈,又搭上了香港的演员钟镇涛,并且大方认下了钟镇涛的女儿为干女儿。据香港东周刊的消息,快鹿投资集团老板施建祥为钟镇涛的三女儿钟懿在迪士尼举行梦幻生日会,同时举行干女儿上契仪式,施建祥给干女儿送上100万现金,此外还包括金碗筷。 媒体前高调,背后却被爆频频造假 施建祥第一次吸引小财女的注意,还是因为这张海报。 话说制作人的人像和名字那么醒目,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从这里,小财女就认定这是一个高调的,想进娱乐圈制作人。 不过,施建祥也确实非常电影圈大腕做派,经常出入好莱坞各种大场面。在百度上搜索他的新闻,几乎都与娱乐影视圈相关。 除了宣传海报有施建祥,连新闻通稿标题都有施建祥。泰森深情致谢施建祥,这几个字真是格外醒目。 《泰森深情致谢施建祥》文章中还有这样一段描述: 现场,施建祥通过视频连线与甄子丹、泰森等主创亲密互动。有感于施建祥的知遇之恩,泰森满含热泪地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谢谢施大哥让我重拾自己的拳击信仰”。 原来拳王泰森拜称大哥是来自这里.... 在继续找施建祥的新闻时,小财女还发现了这种风格的文章。 然后,还在某东上看到了施建祥的自传 除了这些宣传,施建祥还有非常多的title可以自我包装。据统计,施建祥除了博士和快鹿集团董事局主席外,至少还拥有26个头衔。嗯,总共就是28个头衔。 施建祥博士荣膺: 美中文化交流特使 中国独立制片人 中国著名电影投资人 联合国和平大使 中国十大工商英才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中国民营企业领军人物 中国房地产优秀企业家 中国经济建设杰出人物 上海沪商首善 上海市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 中国爱乐乐团特殊荣誉奖 SMG新娱乐快乐大使 社会职务: SMG2015上海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总策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委员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副会长 致公党上海市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长宁文化发展基金副会长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长宁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上海市长宁区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海派清口基金副主席 上海市长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上海交响乐团发展交响乐事业基金会副理事长 但是!据虎嗅网报道,他名下很多的title,其实都是假的。 在2015年10月左右,有大批媒体对“施建祥博士荣获‘2015中国社会责任特别荣誉奖’”一事做了报道,其中对于施总的介绍为: “施建祥博士是联合国和平大使、美中文化交流特使、国际著名电影制片人、中美电影节共同主席、中国电影基金会副会长、电影《大轰炸》、《叶问3》总制片人、《敢死队4》中方总制片人、上海戏剧学院名誉教授、2015东方卫视春晚总策划总导演、上海快鹿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他曾荣获中美电影制片人杰出贡献奖、第五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制片人、中国十大工商英才、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民营企业领军人物、中国经济建设杰出人物、上海沪商首善等殊荣。” 首先介绍的第一句写道“施建祥博士”,但对于这个头衔的信息并不充分,无从考证施总究竟毕业于哪个高校,仅有一段谭咏麟的采访中提到了施总的博士学位或许受于“香港孔子学院”。 谭咏麟:“什么是潇洒?我认为施建祥先生就是一位真正潇洒的人,回想起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是在香港的孔子学院一个颁授博士学位的仪式上,远远看见一位穿着像上海滩许文强衣着的人,头上还戴着帽子,实在有点儿夸张。但之后施总他走过来邀请我和他合照及交谈,这短短时间之交流,我发现原来他只不过是对自己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演绎方法,这是我第一次和他见面的感觉。” 其次,介绍中还提到“施博士”是“联合国和平大使”,这个头衔可不低。去到联合国官网发现,的确有这么个类似的称谓,但准确的说法为“联合国和平使者”,华裔使者只有郎朗与马友友,施建祥博士并不在列。 接着,介绍中的“美中文化交流特使”根本是转为施总而设,搜索引擎中出现的所有与此相关的新闻皆以施总为主角。“上海戏剧学院名誉教授”总该是真的了吧,起码没有之前的国际化头衔那么吓人,但谁曾想,上戏名誉教授名单中也并没有“施建祥”此人...... 另外,施总还是“《敢死队4》中方总制片人”,对此腾讯娱乐的报道内容为“施建祥主席将出任《敢死队4》首位中方总制片人,这是继《敢死队》系列电影前三部之后,有史以来首次由中国公司、中国人担任总制片人的好莱坞动作大片。”听起来好像施总成为了该影片的总制片了呢,但我们查看下《敢死队4》在IMDB上的资料,竟然没有施总的名字。 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一个施总确实干过的活儿了,就是“2015东方卫视春晚总策划总导演”,但仔细一看,这是个快鹿自己家主办的晚会,当个总策划总导演可能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跟过家家似的。 还有这个当时引起轰动的新闻: 也是假的!!! 美国白宫每年有两个正式对外晚宴,一是美国白宫国宴,一是美国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成龙和邓文迪都曾出席过白宫国宴,但2014年的这两个宴会都与施总在同年12月13日出席的“白宫年度圣诞答谢宴”对不上。 那么施总参加的是什么呢?百度、谷歌告诉我们,实际上并不存在“白宫年度圣诞答谢宴”这样一个宴会,搜索该词的结果均为施建祥相关新闻。 八到此,大家对于施建祥本人如何心理多少有数了。但不得不说的一句是:施建祥虽在频频在媒体前曝光,但施健祥本人在资本市场却极为低调,旗下公司多通过施氏家族或周围亲近的人代持。 这可真是一个复杂的人呢。...
上证综指在3000点上下震荡两周后,市场在关键点位的变局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市场资金动向尤其受市场关注。 近来,关于“千亿资金流出A股”的观点在市场上不断发酵。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3月22日至4月1日期间的10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合计流出约2285.9亿元;同花顺FinD统计数据也显示,上周大单净流出1005.57亿元,单从数字上看,这两份数据足以吓坏一些投资者。 这两份数据真的代表着资金撤离A股吗?事实并非如此,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多名市场和机构人士看来,资金净流入和净流出只是一个伪命题,由于各个行情软件统计口径不一、对大单小单界定范围不一,很容易出现大误差,此类数据反不如两融数据更加真实。 千亿资金流出真相 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多空两方焦灼于3000点上下时,约2300亿元的资金正在从A股流出。显然,这样一份数据对“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来说不啻为一个不小的震慑。 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统计显示,3月22日至4月1日期间的10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合计流出约2285.9亿元,在此前的七连阳期间,沪深两市净流入资金约为786亿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资金净流入便代表二级市场的上涨、资金净流出便等于二级市场下跌这一结论并非时时成立,譬如去年9月30日至11月9日期间,大盘上涨20.04%,但大盘资金净流出约1148.6亿元。 资金的净流入与股市的涨跌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在北京一名公募基金经理、CFA告诉记者,对于净流入净流出其认为是个伪命题。“融资融券同是一个更加直观的、有效的结果,而净流入净流出是一个间接的结果,它并不能直接反应市场的真实情况,最近融资融券一直维持在8000多亿的水平。” 截至3月31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是8809.33亿元,创下2月25日来的新高,该数据较前一周略有上升。3月10日至22日期间,两融余额从8390.7亿元上升至8701.42亿元,期间大盘7连阳并将上证综指带至3028点。 这轮短暂反弹的核心推动力是美联储3月份的议息结果偏鸽派,从而导致人民币企稳并减轻了资本外流的压力。本轮反弹在3000点附近出现了震荡调整,最直接的原因也是美联储官员频频发出鹰派言论,美元指数反弹压制了市场的风险偏好。 “现在A股主要关注的一个方面是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另外创业板的估值因素也要适当考虑。”上海一名基金经理说。 数据转暖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公募偏股型基金的仓位有所上升,股票型基金、标准混合型基金及偏股型基金分别主动加仓1.98%、3.25%和3.12%。上周公募主要加仓了家电、房地产及纺织服装,减仓的板块是石油石化、煤炭和农林牧渔。 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回升1.2%,自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并追平了去年5月和6月,创下了2014年11月以来的新高。北京一位券商人士认为,PMI数据好转反映经济回暖,不只是投资的作用,一味看空就很可能得不偿失,此时坚定做多,周期行业是首选。 来自中证登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当日新增投资者数量53.41万人,相比前一周的52.61万略有上升;投保基金公司数据则显示,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截至3月25日是1.73万亿,相比之前一周增加了0.68%。 有机构指出,目前的投资者大多是“短多长空”,短期是“吃饭行情”,长期却是看空的。对于短期乐观,投资者大多认为,一是汇率问题得到解决,造成此前几次股灾的原因不复存在;二是经济复苏得到确认,股市走强在情理之中。 不过乐观的数据并不一味是好事。有公募投研人士认为,虽然通胀在下半年将会回落,但短期实际数据和预期的上行将会减弱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的期待,基于此反弹向上的空间可能会受制于通胀。“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点关注4月中上旬发布的各类经济数据。”该公募投研人士表示。 “现在没有明显的利空,预期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加码、投资加速、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工业利润由负转正,现在的市场不是牛市,要控制好仓位,个股与行业看好大消费,先进制造以及受益于去产能去库存的传统周期行业。”上述北京券商人士分析称。 私募仍谨慎 “市场经过一轮大起大落之后,大概率还是一个相对休养生息的过程,很难又出现一轮牛或熊,但没有大的趋势性机会不代表没有机构性的机会。”博道投资董事长莫泰山在3月30日的一次演讲时表示。 “现在私募的仓位是中性偏低,如果没有特别趋势性的机会,私募很难把仓位加的特别高,现在是震荡行情,谈不上特别好或特别差,应该说看不到系统性的行情,但会有结构性行情。”深圳一家私募投资总监说。 本报多方采访后亦发现,目前一些买方人士认为前期的反弹或已结束,譬如有基金经理在上周已经减仓。“减仓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反弹了感觉很难上涨了就减掉了。看到最近的感觉上不上,下不去也是这种原因。”一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2015年能涨那么高,不管外界因素还是内在利好,很多的东西是不停刺激上涨的,今年从春节到现在算上两波反弹,主题轮动越来越快,从元旦到后面只要后仓位就会被套,想解套的资金肯定是很多的。”该基金经理分析道。 广发策略研究小组则认为,4月可能会终结本轮的“熊市反弹”,原因是通胀数据超过预期及其可能对利率造成的冲击。 方正证券(601901,股吧)的策略分析师胡国鹏的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目前应该是积极看多,可以考虑农林牧渔、白酒、增配非银、建材、汽车,继续维持成长类配置,后续的风险点则可能在5月的中下旬,包括经济的证伪、贬值预期再起以及宽松的兑现。 和讯股票携手宜生到家举行“股票大拿健康关爱周”活动!您只需要动动手指,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和讯股票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放菜单“热点”—— “大转盘”参与抽奖。坚果手机、金条、雾霾茶、免单券每天都能免费抽!...
众筹因为投资见效快、收益好、选择项目多受到了创业者的欢迎。但近日,业内人士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透露,“近半年来,全国开展众筹业务的280多家平台之中,有84家已经倒闭或者转型,去年一年仅有京北众筹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实现盈利。”与此同时,近期,大可乐的出局和小牛的“烂尾”项目亦让用户对众筹产生了怀疑。 众筹走偏,多是因为目前行业仍处于监管空白处,因此,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以及法律适用,保护好投资人的权益,成为当务之急。 众筹频现“烂尾”项目 众筹,一种做为创业者筹集资金的新方式,让追梦者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据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运营众筹平台总数高达238家,同比增长99.3%,众筹市场成功筹资114.23亿元。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近日,大可乐的出局和小牛的“烂尾”项目,让有关众筹项目跳票、产品质量缺陷、失败跑路等问题的讨论甚嚣尘上。 2014年末,大可乐手机在京东众筹平台上线,投资者只要花千余元参与众筹项目,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台高配置的大可乐 3手机,同时每一年还可以将旧手机更换成新手机。不到25分钟,该项目就已吸引1650万元的投资。但遗憾的是,今年3月份,大可乐手机创始人丁秀洪正式发博宣告大可乐手机的失败。无独有偶,曾吸金7200万元的小牛电动车也频遭诟病。去年11月,多位使用小牛电动车的用户因轮毂质量频出事故,今年3月,小牛CEO李一男因涉内幕交易获利700万罪在深圳受审。 事实上,众筹乱象频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期间举行的“无所不包的众筹”分论坛上,与会嘉宾透露,“近半年来,全国开展众筹业务的280多家平台之中,有84家已经倒闭或者转型,去年一年仅有京北众筹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实现盈利。”众筹行业“鼻祖”美国Kickstarter 日前发布了去年的游戏行业众筹数据:整体成功率仅为30.3%,其风险可想而知。 信息披露制度欠成熟 大可乐的出局和小牛的“烂尾”将众筹推上了风口浪尖。众筹为何变成“众愁”? 其一,信息披露不透明。以大可乐与小牛电动车事件为例,《经济观察报》透露,大可乐3手机项目在2016年3月8日发布《关于暂停大可乐手机业务的公告》,但落款时间是2015年12月15日。在小牛电动车项目中,2015年底行内已传出李一男遭证监会调查的消息,但牛电科技对此予以否认,并称其“在美国养病”。直至近日,该消息才被证实。众筹项目信息披露不及时,导致投资者未能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程度,对投资做出调整。 其二,监管不力。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范围,目前只纳入股权众筹,尚未纳入产品众筹,这存在很大风险。” 其三,众筹失败各方责任不明。目前,众筹平台多强调自己作为居间方,仅为发起人与支持者之间的众筹提供平台网络空间、技术服务和支持等中介服务。这也导致了一旦众筹失败,没有与发起人方签订任何协议的用户维权将十分困难。 亟待行业定规立标 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这被解读为是对大力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文件。政策利好将促进众筹行业发展。据世界银行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众筹市场将达3000亿美元规模,中国市场将占500亿美元。众筹已到风口,企业该如何掘金呢? 首先,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以及法律适用,保护好投资人的权益。业内人士建议,监管部门一是提高众筹平台的准入门槛,考核平台的互联网风险防范技术、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等专业能力。二是督促众筹平台及时披露众筹项目信息,若未如实实行,可给予一定的处罚。 其次,明确责任。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东认为,大可乐事件提示整个行业,要普及众筹这种新型产物,更要明确众筹平台、投资人、项目方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然后平台再通过更契合用户需求的方式最大程度满足创业方与用户的需求。 再次,作为投资人,应谨慎参与众筹项目,做到投资前尽可能审核相关文件。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应该了解自己在众筹中承担的风险,以防出现认知上的偏差,致使财产损失。...
银行理财产品暗藏“新型猫腻”:定向贷款佯装理财 录音录像新规被“架空”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斗智斗勇”还在继续。 即便是在银行,还是有可能买到假的银行理财产品,至少是不符合监管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定义的产品。《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的手机APP有一些所谓的手机专属理财产品的销售,这些产品的发行方并非银行,销售门槛也不符合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要求,却披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外衣进行销售。 此外,为了规避理财产品销售“全程录音录像”的新规,部分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主动要求投资者借助网点电脑的网银途径购买。 为省去录音录像环节 大堂经理力荐网银 “为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银行销售理财产品要进行全程录音录像”——监管部门日前的表态掷地有声。 据了解,根据监管要求,今年年底之前,除部分确实有实施困难的农合机构、村镇银行等小型机构外,其他开展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均应实现自有理财产品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在此前的“双录”试点地区,银监局一般会要求银行制定录音录像标准,标准一般必须涵盖6个要素,即产品名称、编号、期限等关键要素,产品主要风险,产品匹配度,客户权益须知,客户对上述内容的确认语句,以及销售人员的销售合规承诺。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地区大多数银行也都已经对理财产品销售实施专门的录音录像,并要求签约地点在专门的理财室内完成。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本报记者近日暗访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却被银行网点的大堂经理主动告知“可以省去录音录像环节”,其渠道是使用网点的电脑,由大堂经理或理财经理帮助操作网上购买。具体来看,理财经理需要先替投资者开通网银(为了确保客户同意,在这一环节,部分银行有礼品赠送);在购买环节,理财经理迅速勾选产品说明书等协议,客户很难仔细了解产品细节条款就已经完成了购买。 虽然,在银行网点通过网银购买理财产品被“飞单砸中”的概率较低,但是显然不能帮助投资者真正了解理财产品,更难以确定投资者是否遭遇销售误导。当然,对于因不熟悉网银操作而主动要求银行工作人员指导的客户而言,在网点通过网银购买无可厚非,但是部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表示可以绕开录音录像的做法显然有打监管擦边球的嫌疑。 定向贷款化身理财 门槛低风险不低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部分银行的手机APP中,定向贷款类理财产品正大行其道。 记者注意到,一家总部位于南方的城商行的手机APP中专设了一款理财产品,认购起点仅为100元,最小追加单位仅为1元。 该行位于北京市马连道地区网点的一位大堂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款理财产品与银行网点出售的理财产品“都一样,都是我们银行发行的,只不过前者只在手机银行中出售,收益率高于同期限的其他系列产品”。 但是,按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本办法所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以下简称理财产品)销售是指商业银行将本行开发设计的理财产品向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以下统称客户)宣传推介、销售、办理申购、赎回等行为”;“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理财产品风险评级、潜在客户群的风险承受能力评级,为理财产品设置适当的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金额。风险评级为一级和二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人民币;风险评级为三级和四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人民币;风险评级为五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20万元人民币”。 记者仔细查阅该款手机专属理财产品的认购协议发现,该款理财产品对应的实际是对一家企业的定向贷款,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银行的手机银行(协议中称为直销银行)不承担借出人的任何资金损失风险。本报记者进一步逐一查询该银行此系列产品的借款企业并发现,借款方以三、四线房地产类企业居多,而且部分企业曾经多次借款。 “如果是同一个企业多次借款,需要警惕借新还旧的手法”,一位股份制银行有关人士提醒《证券日报》记者,“银行对于房企贷款都实行白名单管理,名单以外的企业有可能借助这种定向借款转移至表外,虽然一般也会有票据或其他抵押,但是此类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在另一家银行的手机APP,本报记者看到了类似的产品,最低的购买额为1万元,递增金额为1000元。略有区别的是定向借款企业的募集资金用途不是生产经营,而是投资金融工具,此外,银行将借款方“美化”,称之为“银行认可的产品发行人”。 “这种表述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即便借款企业不能按期偿还理财资金,银行并不需要为这种所谓的认可承担责任,尽管这种表述的目的事实上是为借款企业增信”,资深法律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我觉得这种理财产品类似于目前银行理财圈比较流行的委外投资,与普通银行理财产品经常面临刚性兑付压力不同,银行对于此类产品尽可能地置身事外,以第三方的形象出现”,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普益标准研究员林富美表示,通过对2015年1月份至2016年2月份期间银行理财产品数据分析发现,可能参与委外的理财产品相对于市场总体占比为24.62%,尤其是2016年1月份、2月份占比高达40%以上。研究还发现,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呈持续下行态势,但投资于委外的理财产品,其平均收益率明显高于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溢价大概在10个至30个BP范围内。从不同机构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银行理财委外投资规模明显增加,合计占比高达75%以上,其中,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选择投资委外的数量居首,占比近50%;股份制银行次之,国有银行在数量上占比仅为14.63%。...
目前有些银行推出了收益率在4%左右的银保产品,银行理财经理建议投资者提早购买 “5%以上收益率的银保产品不会再有了,将来收益率只会越来越低。”近日记者走访时,某国有大行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如此说道。 在降息以及货币宽松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幅下降,一时炙手可热的5%以上高收益率的银保产品最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银行甚至暂时连一款保险产品都没有代销。 银行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低息时代,保险公司不得不主动将高收益率银保产品“下架”。要想实现财富增值,投资者可考虑买长期理财产品来锁定收益。 高收益率银保产品销声匿迹 3月中旬,《证券日报》记者曾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卖得很火热,各种银保产品也都标注在银行大堂的醒目位置。这些银保产品的最主要优势在于高收益率而且保本。近日,本报记者再次走访这几家银行发现,高收益率的银保产品已销声匿迹,还在销售的只剩下收益率在4%左右的保险产品。 “我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已经售完,可能要等过完清明节才会有新产品,前一段时间确实有很多老年人前来购买保险产品,而且收益率最高达到5%以上。”某国有大行网点的理财经理告诉本报记者。 位于北京北三环的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网点前一段时间独家热卖一款银保产品,该产品为两年期(两年后退保无损失),年化收益率为5.5%。近日,本报记者再次来到该网点询问此产品,“这款产品已经没有了,我行目前没有其他银保产品”,该行的理财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款产品保险公司已经发行过量,由于收益率太高,我们内部听说监管部门也已经注意到了。” “我行有**寿险公司发行的一款保险产品,支付方式不同,收益率也不同,一款两年期趸交收益率为5.28%,另一款期交为4%多,但是收益率5.28%这款产品已售完”。另一家国有大行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此外,我行不会再有这样高收益的保险产品,央行的利率一直在降低,保险产品这么高的收益率,保险公司根本赚不到钱,还要向银行支付销售佣金,所以5%以上收益率的银保产品不会再有了,将来收益率只会越来越低。” 3月1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不得开发和销售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不满1年(不含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并加强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风险管理。《通知》自3月21日起实施。 某大型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银保渠道所售的产品存续期大多在1年以上,所以短期内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但《通知》有规定,1年以上不满3年的产品在3年后总体限额控制在50%以内,因此,未来数年中短存续期产品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同时,对于部分中小寿险公司来说,上述规定所带来的冲击较大,银保渠道是中小险企冲击规模保费的主力军,新规无疑为银保业务的发展戴上了“紧箍咒”。 投资者可购买中长期产品 随着央行连续降息降准,如今年化收益率为5%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罕见。2016年货币政策宽松的情况会延续下去,未来银行或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下行可能会成为常态。 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从2015年年初的5.24%降为年末的4.35%。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进一步下行,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甚至重回“3时代”。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长期的越来越少,周期在半年以及半年以下的较多,1年左右期限的理财产品卖得特别快。在低息阶段,锁定长期收益是实现财富增值的有效办法”,一位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这种情况下,普通客户可以选择购买分红险,除了考虑到收益率比较高以外,主要是对子女未来教育资金、自己养老资金以及退休以后生活的一个补充。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而言,投资者配置一定的银保产品是不错的选择。” 本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5%以上的银保产品已经极为稀缺,但目前有些银行推出了收益率在4%左右的银保产品,银行理财经理建议投资者应提早下单。...
3月18日,银监会下发《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6】58号,下称“58号文”)。 这是继2014年4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99号文)之后,又一次风险监管指导。 该文件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对应提出风控措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已对文件进行报道,此后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反馈,58号文有两点内容值得格外关注。 其一,关于信托资金池,监管严格管控同时,信托公司相关产品发行“复燃”;其二,大资管时代,银监系统的监管文件里提出银、证、保跨业监管合作。 非标清理未完信托资金池业务复燃 “58号文整体上是对99号文的延续。99号文主要从机制建设上防范风险,现在信托行业整体风险可控,这次是强调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存量风险项目的处置。”上海地区一家信托公司研究部负责人分析。 总体来看,58号文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对应提出风控措施。 对于58号文中再次提到资金池的监管,部分信托公司人士认为是“旧事重申”,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发现,在2016年1季度发行的信托产品中,资金池产品再度成为信托公司发行的热门标的。 “58号文”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有一项提到:“加强对各信托产品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结构分析,特别是资金来源为开放式、滚动发行、分期发行的信托产品期限错配情况,对复杂产品要按‘穿透’原则监测底层资产流动性状况。” Wind数据显示,在一季度,多家信托公司都发行了以“XX”为系列,按照1-N号顺序排列的产品。相当于将产品的资金端分期次募集,资产端投向类似,包括货币类资产(如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以及其他金融产品(包括信托产品或信托受益权、资产管理计划、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等。上述信托产品的形式与58号文中描述类似。 “这类产品是资金池的一种。”某大型信托公司资金池信托经理表示,“本质上投向不明确的都可以算作资金池。据我的了解,分期次发行的产品中多半是投向非标。期次产品对于信托公司募集端的成本较高,如果大部分投向标准化资产,以现在的收益率无法覆盖成本。” 根据wind数据,上述系列产品期限多为1年,预期收益率普遍在7%左右。而一季度开放式现金管理类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约在4%-4.5%,对比来看,分期次发行产品的收益率明显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距离监管首次对信托非标资金池限制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但是对于信托资金池中非标资产占比多少从未有明确限制。 上述信托经理认为:“信托公司偏好资金池产品原因之一是,经济环境和利率下行,传统业务风险加剧,信托融资成本也随之下降,利用资金池的期限错配,可以获得一部分利差。另一个原因则是,应资产承接方面的需求,2013-2014年各家集合信托发行规模都不低,产品以2年期为主,今年仍然是兑付高峰。” 这也是58号文的重点关注之一,“58号文”中要求风险处置上要重视信托项目的实质风险化解。其中特别关注信托公司通过各类接盘方式化解信托项目兑付风险。对于可能作为接盘的信托项目,文件重点提及了资金池项目和TOT产品。 华北地区某信托公司人士表示,以往信托公司风险处置除了自有资金接盘,还可能通过第三方收购、资金池等方式,保障项目兑付后,监管对于后续风险处置可能跟踪并不是很密切。现在产业处于下行期,监管层担心会对池内资产造成流动性风险,更重视风险实质化解。 混业时代首提银、证、保协同监管 除了对99号文内容的延续,58号文也提出部分风险监管的新思路,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对银、证、保协同监管的提法。 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均表示,这是信托行业监管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到监管协同。 泛资管时代下,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合作愈发普遍,分业监管下通过绕道不同类别金融机构以避开监管或实现监管套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上述信托公司人士举例,比如对于保险资管计划,监管要求禁止投资住宅,但是有可能通过将资管计划对接一个信托产品,再嵌套基金子公司通道,最后投向了住宅。 “金融产品之间相互嵌套,多通道曲线投资的产品被作为去年和今年监管监察的重点。”该人士称,“金融产品交叉拉长了融资链条,多环通道增加融资成本,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大方向不符合,而且降低透明度,让风险责任更为复杂。” 另外,交叉产品,也可能在募资层面不合规。前述信托经理透露:“一些有混业平台的信托公司,会利用不同平台做监管套利。比如有信托公司将信托产品嵌套养老险产品募资,本质上来说基础资产和信托类似,但是养老险产品起点低,实际上并不满足信托的合格投资者要求。” 58号文中有两处提到监管协同,其一是在跨行业、跨市场交叉产品风控上,要求提高复杂信托产品透明度,向上“穿透”识别信托产品最终投资者,不得突破合格投资者各项规定,向下“穿透”识别产品底层资产,资金最终投向应符合银、证、保各类监管规定和合同约定,将相关信息向投资者充分披露。 其二是在最后一部分提到加强监管流动,形成监管合力。要求各银监局信托监管部门要与信托公司的母公司或子公司所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加强信息共享,促进跨业监管合作。 实际上,协同监管的说法今年两会前后就在升温,不少业内人士猜测,今年两会之后有关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动作有望胎动。现在大金融监管能否实现尚不得而知,但此次银监会对银、证、保协同监管的首提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一个信号。 58号文中并没有明确监管合作的展开方式,泛资管下监管之间如何协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当前,民间理财机构良莠不齐,问题理财平台正在逐渐暴露。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有着变相自融自担、挪用资金等不规范操作的平台,实际已只能靠借新还旧维持资金链,并且债务“雪球”不断滚大。 “我们从今年以来就在不断‘拉人头’、建新团队、给业务员各种名头的奖励,就是为了能加大融资。”王威(化名)说,这是其所供职的平台“撑下去”的办法。王威是东部某城市一家投资总额已突破300亿元的理财平台业务团队负责人。 投资人陈某则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他在某平台的投资款,在早前,如果需要取用,只要愿意牺牲部分利息,就可以在两三天内全部提款;但他最近有同样需求时,却被告知了一个“新规”:可以提款,但每个工作日最多只能提款20万元。陈某在此平台的投资额已接近600万元,就算他“坚持”每天都提款,也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取完。 眼看着问题平台一个接一个被曝出,理财平台的提款新规加重了陈某的焦虑。“我都担心这公司一个月里会不会也出事。”他说。 如上述平台这样的新做法,各平台虽有不同却并不鲜见。在资金链或已暗中紧绷之际,理财平台会有一些相似的操作手段。《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若干平台的员工及投资人。 “回光返照”迹象一:依托“奖励政策”逆势扩张 王威说,他明显地感觉到,今年其所在的理财机构为了稳住产品销量不下滑,已经花招百出。王威总结了三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理财顾问团队的扩招。作为团队主管的王威,之所以肯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目的恰恰是希望能让记者帮他去业内打探其他平台是否有人要跳槽,他的团队急需扩容。 “今年新设了一个‘满编奖’,就是团队定编几个人就需要招满几个人,招满就有奖励。”王威正为了这个奖金而努力,同业有客户人脉的理财经理、保险公司编外的代理人等,都成了王威想重点“猎”来的人。扩招的目的就是拉动融资量。 第二个方面,是公司在年后对业务员抬高了业绩提成,并且新设了分档次的奖励政策。比如,原来客户经理每月做到100万元才有奖励,现在50万元档次也给奖励,对新员工还新设了20万元档次的类似“新人达标奖”等。 第三个方面,是对客户加大了奖励方案。比如年前为了冲量,奖励全平台投资额最高的两个账户以某品牌名车(使用权)。 对于这种给到客户的新增奖励方案,某近期已经曝出资金链问题的理财平台一名投资人黄某向本报记者反应,该平台搞了游轮包船出游的回馈活动,并通知老客户因多出来500个位子,“存量资金在30万元以上的老客户,只要愿意续投10万元就可以参与”。 一名金融机构宏观分析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在经济低速发展周期里,“资产荒”是金融机构普遍遇到的困境,连银行业都在为寻求好的贷款企业、稳住信贷资产质量而绞尽脑汁,规模扩张已经集体放缓。面对一样的市场环境和优质贷款项目难找的问题,理财平台如果还能飞速逆势扩张,这就需要投资人多长个心眼,多问一句“为什么”。 不过,能逆势扩张的理财平台、网贷平台等,其中不乏个别平台的确找到了好的业务模式或合作伙伴,比如打通了某个行业供应链上的前后端从而形成了供应链金融模式等。但即便如此,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来,有风控经验的理财平台管理者善于将规模扩张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使风险不会太集中;二来,越是操作合规的平台,对其业务模式细节和投资人资金投向标的的信息披露越是透明;三来,理财平台不会和实际借款企业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有些借款企业甚至直接就是理财平台的控股股东或子公司)。 由此,某些理财平台资产端有什么具体项目含糊不清,对借贷企业是谁及其财务情况能瞒则瞒,但在资金端交易量却可以高达数百亿元,或是在前一年基数已经不小的基础上,这两年能实现融资数额翻番、甚至翻几番的增长,这本身就已有悖“常识”。 “如果平台能够做到投资款与外部标的一一对应、资金投向规范,就不会恐慌性拉动规模。恐慌多半是因为平台自身资金已有亏空。”上述分析师说。 “e租宝”就是一个前车之鉴。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6月底,e租宝成交额累计80亿元,到2015年12月8日,这一数字已达745.68亿元。如此庞大的体量具体对应了什么资产标的?直到平台被查,投资人自己都说不上来。 “回光返照”迹象二:取资金逐步受限 一头增加资金流入,另一头,也要截住资金流出。 上述投资人陈某遇到的问题是,本来只要牺牲部分利息就能取出的投资款,“新规”下,每个工作日最多只能提款20万元,陈某在此平台的600万元投资就算每天都提款,也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取完。 上述近期曝出资金链问题的理财平台投资人黄某也遇到了类似“提款政策变化”的问题。但也许是黄某所投的平台理财经理缺乏管理的原因,黄某称,自己和同事在同一个平台不同的理财经理那里购买的产品,要求提前赎回时,自己的同事成功了,她的理财经理却“一口回绝”。 黄某给本报记者发来她和理财经理对话的微信截屏。理财经理称,“一年期产品不能提前赎回”。但黄某称她购买产品时,理财经理曾经表示可以提前赎回。 “回光返照”迹象三: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大股东频繁更迭 “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换人很正常,但如果几个月内频繁换人,或从董事长、法人到高管层都大面积换人,是比较蹊跷的。”上述金融机构宏观分析师说。 本报记者此前跟踪调查的与某知名供应链企业关联的P2B金融平台,就曾在2014年8月变更法定代表人,同月变更投资人(股权),9月变更监事,10月再度变更法定代表人。且根据公司一名前高管透露,在此公司两易法定代表人的背后,最后被替换上的法定代表人还是一名社会招聘的年纪尚轻的新员工。 2014年底,该家供应链企业资金链断裂。 某近期曝出资金链出问题的理财平台,日前也在其官方微信渠道发布了新任命通知,根据通知,平台的董事长和总裁全部换人且任命“即日起生效”。就此最新人事任命,通知中未提及任何董事会决议,难免让外界联想到“换得仓促”及背后的公司治理章程和合规问题。 查找法律咨询类网站或搜索引擎不难发现,关于公司破产前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追责、财产转移类问题比比皆是。 ...
编者按:对于P2P行业来说,无论是爆发式增长,还是倒闭潮来临,我们都不用太过紧张,因为民间借贷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可能是洪水猛兽,多元化的发展,会让整个行业变得更美。 继去年e租宝、上海大大线下理财平台出问题后,年后的鑫琦资产,长来资产被爆出现问题,前段时间武汉的财富基石、盛世财相继被爆出现兑付危机。 3月8日,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对外宣布,其平台在全国共7家线下理财门店,目前已全部关闭。 网上有传言称,关闭一家线下理财门店要损失100万元左右,即便如此,还是有线下理财平台向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将计划关闭20家店左右。 种种迹象都表明,线下理财平台似乎集体遇到问题了,关闭一家店要损失100万元,但还是计划要关闭,只能说明不关闭门店的话可能要赔的更多。 线下理财平台接连倒闭,线上平台同样会受影响,这是整个经济环境的问题,实体经济的下滑,让金融平台走入困境。 民间借贷不会死 我们知道,P2P是个人对个人贷款,其本质上就是民间借贷,在没有P2P平台之前,它在民间以小贷公司、贷款公司身份存在,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民间借贷从线下搬到线上,形成了现在P2P网贷平台。 一直以来,民间借贷总被冠以"高利贷"的帽子,因为相比于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的贷款利率高很多。事实上,相比较于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还有两个特点,那就是放款速度快,放款额度高的特点。 这也是为什么,民间借贷一直存在着,并且都活的都很好。原因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从银行借款要么批不下来,要么批下来了额度不够,或者批下来了时间太长。这是因为银行规模大,管理成本高,所以它具有贷款成本低,放款速度慢的特点。 例如,王先生是做服装外贸生意的,现在有一个订单,但由于资金周转困难,需要向银行贷款10万元进布料。去银行申请贷款,半个多月没下来,而找小贷公司,当天就贷到了,虽然利息要高一些,但是小贷公司方便,不耽误王先生的生意。 这样看来,民间借贷是银行的一个补充,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竞争,而是在各自的优势下,服务不同需求、不同条件的客户。 至于民间借贷的利息高,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就像打车和坐公交一样,两种不同的体验,自然收费各不相同,想要更好的服务,自然要出高价钱,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金融行业。 那么,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行业倒闭潮来临之际,对P2P平台来说,借款人本身就可能不是优质客户,这无疑加大了平台经营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P2P行业要完蛋了,只能说暂时的环境会倒下一些平台。 综合理财的兴起 然而,随着民间借贷走到线上,以P2P平台的姿态呈现,其融资能力变得更强,服务速度变得更快,但是其一旦变得极大,其就会变得像银行,管理成本增高,放款速度还快,这时候风控一定会出问题,平台就会陷入极大地风险中。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贷平台规模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平台不再继续扩大规模的原因。第三方据显示,截止至2016年3月7日,人人贷贷款余额达到95.24亿元,该数据每周都在上下浮动,但始终没有超过100亿元。 这个时候,人人贷宣布升级理财平台,将平台域名改为WE.COM,这是继陆金所之后,又一个P2P平台宣布做综合理财平台,随后积木盒子也宣布升级域名JIMU.COM,并宣布做综合理财平台。 PPmoney万惠陈宝国向笔者表示,"我们预计将在4月份上线理财超市,第一步是上线基金产品,未来会上固定收益、浮动收益、产品众筹、股权众筹等产品。 从这几家综合理财平台来看,基金产品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但每个平台又略有不同,比如积木盒子上线的美股产品,陆金所的保险产品、信托产品。未来,这些综合理财平台,或许都会像招财宝、理财通一样,售卖基金、保险、股票、债券等理财产品。 由此可见,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业务规模不再扩大,而品牌知名度又很高,这时候通过做综合理财平台,满足不同用户的投资组合,实现平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另一方面,很多人也在担心,P2P行业会不会成为巨头的天下,中小平台陆续走向倒闭,或者被收购、兼并,小而美的平台难道就不存在吗? 垂直细分的优势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P2P行业也不例外,大平台有大平台的优势,小平台可以做垂直细分业务。这么做的优势是,标准化风控流程,通过规模盈利。 事实上,小平台与大平台相比,最大的劣势就是资本和营销,在风控管理方面并不差。小平台的老板在民间借贷摸爬滚打多年,让他做风控可以,但是让他做平台CEO就不行,他们既不会营销自己,也不会管理平台。 武汉某车贷平台的CEO向坦言,"我们并不善于做营销,其实我们的业务发展得很好,全国有十几家门店,我们有自己的一整套管理系统,但投资人似乎并不太相信我们"。 业内人士向笔者表示,某做车辆抵押贷的平台,一旦借款人逾期不还款,直接将拖车回平台,一次收1万元拖车费,其主要赢利点是逾期罚息。而另一个做车辆质押的平台,每个月收停车费500元,其光停车费就不少钱,如果逾期超过15天,卖掉车还会赚更多。 易通贷CEO康文向笔者表示,他在从事互联网金融之前已经做了20多年的互联网,步入中年后开始关注投融资等金融领域,最开始是P2P网络借贷的投资人,后来发现这种业态不可估量的前景,便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加入了初创期的易通贷。 "我们主要做房屋抵押贷,和一部分车辆抵押贷。我们平台没有统一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而是根据项目类型、借款人情况和合作机构不同来制定,所以我们做的是市场化的收益率。至于平台营收,我们不赚项目息差,而是赚投资人的利息管理费,我们直接参与项目的审核,这让平台没有发生过坏账"。易通贷CEO康文向笔者表示。 从上面两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到,小平台在营销方面的缺陷,可以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方式。而多年的风控管理经验,才是其立足P2P行业的根本,可以说只要风控做好,小平台一样的能活的很好。 总结 存在就有道理,无论是综合理财平台,还是垂直细分平台,都有其生存的空间。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大平台会一统江湖,那样对行业发展也没好处,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才会让行业兴盛。所以,从P2P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或许是,综合理财平台向左,垂直细分平台向右。...
经过几年的发展,P2P网贷已经在金融行业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但是有业内人士说P2P已经具备了跟商业银行机构抗衡的实力,这一说法过分自信,无论是行业背景还是资金总量上,P2P暂时还不能跟商业银行相提并论,不过,P2P网贷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发展模式,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这类传统金融模式的有益补充。 传统金融经过了多年的沉淀与市场的考验,整个互联网金融不管是负债规模还是信贷规模目前难以跟商业银行相抗衡。并且金融行业的不断转型与改进,当前商业银行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电子化、网络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从业务品种、工作效率、业务方向上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业内人士表示,正是P2P网贷在我国的诞生,给了传统银行业改变的方向,P2P跟银行其实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应该成为一种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应该彼此融合,扬长避短,为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时晓杰同时表示,P2P的发展需要监管,但是却也应该有一定的自由度,目前P2P没有存贷比限制,最低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作为信息中介,只要紧抓风控不放松,确保投资者的收益免受损害,那么借贷项目就可以飞速地扩张。本身对于P2P行业来说,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成果,利用数据挖掘、模型分析等技术手段,能够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意愿进行精准的评估,更重要的某些P2P平台都是在努力解决小微企业这类金融客户的借款需求,真正成为了商业银行业务的一种全面补充,为我国金融行业的未来必然会提供相当大的帮助。 更难能可贵的是P2P网贷平台多数是通过线上操作的模式,这样交易成本比较低,不需要庞大的营销队伍,在管理成本上其实是值得传统金融机构借鉴的。用业内人士话来形容,传统金融机构是大型且成熟企业的帮扶者,而P2P面对的全新的小微企业,二者就如同两条互无交集的平行线,各自发展,互不干扰。 P2P无疑为我国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金融市场中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P2P的横空出世让市场有了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作为商业银行其实不应该将P2P看做竞争对手,而应该当做发展的动力,抛开压力,吸收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现在,银行纷纷布局P2P正是传统金融的一次新生。我国庞大的金融市场需要彼此融合,一起大跨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