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7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76%,环比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其中,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12%,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2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4.02%。 从理财产品发行量来看,7月份,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8881款,较6月份增加了120款,涨幅为1.37%。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8706款,上升1.4%;外币理财产品175款,与上月持平。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中,短期产品发行量减少,其中3个月(含)以内理财产品发行量为3569款,占比40.6%,占比较上个月下降了1.4个百分点。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或成为常态,短期内低利率时代并不会结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仍会小幅下跌,所以建议投资者投资一些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收益。”业内人士说。 ...
当商旅进入休闲度假游时代,跟团游跨入自由行时代,在这种变革中,在线旅游的趋势将是什么?变革会产生在哪些地方?新的巨头何时诞生?但事实上,互联网浪潮还在按照三年一个周期演进,旅游行业却像是陷入了一个怪圈——伴随旅游GDP的增长,携程去哪儿途牛同程相继亏损,线下旅行社死伤一片,创业公司A轮B轮甚至C轮死……燎原之中,或许顺势而为的初创公司才能浴火而生。本文来自蘑菇旅行创始人兼前酷讯CEO张海军的分享,供各位投资人参考。 进入不跟团的自由行时代,未来无非两种旅游形式: 一种是自己做攻略的人,一般就是那些有动手能力、知道该去哪些地方买产品的年轻人、背包客,针对这部分人把货集中起来卖就好了这种模式已经是携程去哪儿的天下,况且后面还有一个美团,这种相对标准化、成熟的标品市场,创业公司很难有机会了。 再一种就是定制游,这是针对没有精力或能力的人群,抑或是想要玩儿得更个性化的主题旅游,一般是以熟人小单团的形式,比如家庭、朋友、企业奖励出游等,中国人对此的需求会逐渐增多。在重服务市场,大公司(平台)是没有优势的,服务更看重个人的价值,未来机构的作用也可能弱化(形成个人品牌等更小的单位)。一家定制旅游公司辐射的人群有限,通过服务去建立忠诚度和稳定客源。 循着这样的思路,未来旅游行业则会是一个纺锤体,中间是以定制游为大头,两端分别是自助游和跟团游。那么现在我们站到定制游这个板块来看,它的业务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服务和供应链。 前面提到,服务是要靠人去完成的,用户的旅游需求不仅复杂,大多数时候还很模糊,即便是技术,到今天机器学习也远达不到模糊需求解析,因此在现阶段,最佳的方式还是通过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去做沟通,(当然也会需要技术辅助,但更像是CRM管理,和上下文所说的技术有区隔),把用户的需求量化成可行的方案。 方案到最后的交易闭环需要供应链来实现,对接包括机票、酒店、景点门票、娱乐项目等多个类目,尤其是要实现海量数据的无缝直连、实时对接,则需要强大的技术来搭建这一“通道”。旅行社专注做服务,我们未来要扮演的就是这样一道基础设施,打造技术型供应链,做中小旅行社、定制旅游公司等的送水人。 蘑菇旅行目前只做出境游市场,先切了酒店B2B领域。平台的两边,一边是供应商,包括国外的大型酒店分销商,比如HotelBeds、GTA、Tourico,同时也接入了一些大中型酒店品牌,未来也会有小型、单体酒店进来;而另一边,主要面向是线下旅行社、定制旅游公司,张海军称,以后也不排除接到OTA平台。 供应商这边要解决的,主要是数据统一性问题。 各个供应商给到的数据形式各不同、质量也参差不齐,如何定义一个酒店,不同的供应商/酒店都会给出来不同的参数,即便是同一个酒店,从不同渠道而来都会有差异,蘑菇旅行要做的就是要识别并“清洗”这些数据,最后当采购方在平台上面搜索的时候,蘑菇旅行能祭出价格最便宜的那个渠道。 而在采购端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稳定的查价速度、减少查价误差,二是方案最优解。 前面提到酒店数据异构严重,“吐出”查询结果则时长时短,有的能达到几十秒,但蘑菇旅行要做到的是3秒就能把数据图给到采购方。另一方面,查价误差和连接酒店库存的形式有关,如果是跟一些批发商、包房商合作实现库存直连,那么采购方查价时跳出来的就会是实时价格,蘑菇旅行能够做到秒级确认,张海军说。但还有一种方式是协议价,这是酒店根据自身的收益管理系统,决定留多少房间给到平台,这个批发价会随着量的变化而改变,蘑菇旅行也要把这个变量纳入到价格计算中去,缩短延时、减少误差。 方案最优解是说帮服务人员提高决策效率,打个比方,服务人员拿到一个订单是说“7个成年人、2个小孩,要定市中心的酒店……”,那么他要自己去组合“定哪个酒店、要怎么安排房间……”,如果组合一遇到酒店没房,又得要换个组合再试,这种手工化的方式太落后了,蘑菇旅行能实现的是,输入人数、需求等条件,平台就能穷举出不同方案,从优到次排列,服务人员一次下单搞定。 总结来说就是:复杂的服务人来做,穷举归技术。 标品市场已经发展相对成熟,进入寡头竞争,但在个性化分明的自由行市场,未来大部分流量都是分散的,定制旅游公司遍地开花,无所谓一家独大。不过他们背后的供应链是具有规模效应的,这就意味着B2B市场将会迎来淘汰赛。 过去两年内,旅游B2B领域燃起了些火花,在用户体验倒逼供应链升级的趋势下,资本和行业也都曾看好这个跑道——酒店B2B领域走出了好巧网、泰坦云、道旅、蜘蛛旅游等等,并逐渐向全品类B2B延伸;机票B2B领域的世界玖玖,在早期凭借众信的资源快速起量,而后也出现了技术驱动的PKfare功夫旅行、Trafree自由飞跃、Keyfare奇飞网等等;碎片化产品B2B出现了诸如力行网络、欢逃游、乐派网等平台,但不可否认,他们都还存在产品覆盖不全的硬伤。相对而言,较为传统的综合旅游分销平台,比如匹匹扣旅游圈、八爪鱼等,可能还处于低买高卖的生意模式。 单就看酒店B2B其实就不少玩家了,在同一片矿地开垦,致胜的最终还是技术。本来就是同样的原料,如果大家采出来的还是一样的矿,那无疑只能打价格战。旅游行业烧钱不光只在C端,很长一段时间B2B平台也靠补贴拉拢上下游,如果有一家的技术能够提高采矿效率,采出来的东西质量更高,那就不存在粗暴的价格竞争了。 这种技术导向,可以算是承自酷讯的一种“惯性”。 作为曾经酷讯的掌舵人,我带领这家公司走过2011年-2012年的巅峰期,那时的酷讯是能和去哪儿相抗衡的技术派。并且早在2012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探索度假业务,当时有了成型的想法,也意识到未来更个性、更长尾的趋势。所以后来酷讯系背景的旅游创业公司,像六人游做定制、游谱旅行做攻略分享,也都是一脉相乘,在大趋势之下,各个方向都可能是机会,只是我们选择比较苦的事儿。 不过,酷讯是蛮失败的例子,这种失败是时代机遇的失败,也是我个人的失败。我原以为有钱、有技术、有能力,还有全球视野和资源的东家能够助公司一臂之力,但事实却是“作茧自缚”,那时所有竞争对手大举投入,但TripAdvisor却没放手让酷讯跑起来。错误的预期让酷讯跌出一线,而后越来越多人只知去哪儿,不知酷讯,直到2014年它再被卖给新美大。 在酷讯阶段我犯的错误是对战略的理解,那个时候还是想着怎么将产品、业务做得更好,但当你真正做到CEO的位置上的时候,其实更多是看方向,做资源的配置,决定什么时候该赌,什么时候all in,学习突破在细节和执行上的事情,更多去想战略层面的东西。而最终选择离开酷讯再创业,是想去做成一件事儿,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你参与、创造并实现了一件有价值的事儿,能够为此努力和奋斗。 靠谱众投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随着监管部门对重组上市审核的进一步收紧,加上对私募类大股东资金杠杆的强化监管,私募入主并主导资本运作的空间越来越小。 监管利剑之下,“类借壳”模式走向末路。近期,金刚玻璃、申科股份两个极具典型性的“类借壳”案例相继折戟,意味着监管层对此类花样重组的审核尺度已然收紧。 值得注意的是,金刚玻璃、申科股份重组方案的主导者,均是此前掷下重金收购上市公司大量股份的私募资本。有资深投行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随着监管部门对重组上市审核的进一步收紧,加上对私募类大股东资金杠杆的强化监管,私募入主并主导资本运作的空间越来越小。” 那么,在骤变的监管风向之下,当“入主+重组”的套利盘算已难遂愿,这些私募大佬又将如何善后? 花样重组遭封杀 金刚玻璃10日晚间公告,公司重组事项未获证监会审核通过。监管部门的理由是:标的公司盈利预测可实现性及评估参数预测合理性披露不充分,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条相关规定。“金刚玻璃重组被否的原因,除了标的资产成色不足外,该方案规避重组上市(即借壳)的痕迹相当明显,而创业板不得重组上市是一条监管红线。”关注该方案的一位投行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说:“一旦开了这道口子,很可能会引起其他创业板公司效仿。” 金刚玻璃“易主+重组”全链条运作的操盘手,是私募新价值投资的掌舵人罗伟广。去年9月,在金刚玻璃停牌期间,罗伟广受让公司9.86%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今年1月,罗伟广再度定向受让1.38%股份,晋升为金刚玻璃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金刚玻璃本次重组,拟以14.53元每股向罗伟广、前海喜诺、至尚投资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喜诺科技100%股份,以间接持有OMG新加坡64%股权;另向罗伟广控制的纳兰德基金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OMG新加坡剩余36%股权。同时,拟以20.14元每股向罗伟广等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6亿元。 此前,市场质疑的是,标的公司OMG新加坡是一家多媒体传输解决方案提供商,本次估值高达30亿元,但其历年业绩并不出彩。而罗伟广及纳兰德基金所持OMG新加坡股份为去年突击入股所得。更关键的是,这个量身订制的重组方案有意避开创业板不得重组上市的红线,招致交易所的问询。有意思的是,在今年3月的一次私募论坛上,罗伟广还做了题为《一级请客、二级埋单》的演讲,提出并购价值就在于一二级联动,因为“包赚不赔”。 两周前,申科股份的重组也铩羽而归,被否理由直接指向重组上市。监管部门认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认定依据披露不充分,标的公司交易作价与历次股权转让定价差异合理性披露不充分。 申科股份的重组主导者是华创易盛。今年2月,华创易盛受让申科股份13.76%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随后推出的重组方案显示,公司拟作价21亿元收购紫博蓝网络100%股权,同时配套募集21亿元资金,其中15亿元由华创易盛包揽。重组完成后,华创易盛的持股比例将升至29.06%,成为控股股东。 不难发现,上述重组案例都是经过精密设计的“一揽子”方案,即私募先购买上市公司股份获取重组主导权,再注入其已参股资产或参与配套募资,获得双重套利,且重组后私募仍掌握上市公司控制权,增添了后续资本运作的想象空间。在金刚玻璃的重组中,罗伟广的利益链更加复杂,其不仅入主上市公司,还突击入股标的公司,且又计划参与配套募资。 “重组上市的新规还没正式出台,按照新老划断原则,上述两个方案应该是沿用此前的审核标准。”前述投行人士表示,但从这两个案例的审核结果看,监管部门对重组上市的审核已经收紧了。 “烂尾”重组残局如何收拾 生不逢时。事实上,就在数月之前,私募“入主+重组”的运作模式仍有成功闯关者。 5月20日,升华拜克重组二次上会,终获并购重组委放行。据方案,公司拟以16亿元的价格收购网游公司炎龙科技100%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该方案的操刀者为私募背景的沈培今,其于2015年6月协议受让升华拜克15%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值得一提的是,沈培今出资15亿元独揽了本次重组的配套募资,对应发行价仅4.02元每股,既摊薄了其持股成本,又稳固了控股权。“这样的方案如果现在上会,通过的几率很小。”投行人士指出。 监管风向骤变,打乱了私募资本运作的阵脚。以申科股份为例,今年2月华创易盛出资7.5亿元受让上市公司股权时,转让单价高达36.33元每股,比停牌前股价18.88元高出92%。但因申科股份重组配套募资的发行价仅15.51元每股,华创易盛出资15亿元参与认购后,成本将大幅摊薄,可立马变成浮盈状态。如今重组被否,华创易盛的如意算盘落空。 无独有偶,私募大佬陈海昌也在ST狮头重组一役中受挫。ST狮头原拟以支付现金方式向上海纳克和潞安煤基油购买潞安纳克100%股权。此前,ST狮头控股股东狮头集团已将其持有的22.94%的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给海融天、潞安工程。其中,海融天与上海纳克的实际控制人都为陈海昌。然而,尽管该方案以现金收购方式规避严苛审核,却难以摆脱重组上市嫌疑,最终只好放弃重组。 投资者关注的是,在量身订制的“一揽子”方案遇挫之后,私募大佬将如何收拾“烂尾”重组? “重组上市新规发布在即,且监管层明确要抑制投机炒壳,对‘类借壳’重组审核趋严已成必然,未来的资本运作空间大幅压缩。另外,私募‘入主+重组’的模式几乎都嵌套了高杠杆的融资方案,在‘去杠杆’的监管基调下,此类模式明显不会受到监管层鼓励。”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些私募付出了高昂的资金成本,手握大量上市公司股份,仍存在很强的资本运作动力。”记者注意到,将杠杆运用到极致的是申科股份的重组操盘方华创易盛,该公司的认缴出资额达35亿元,而其GP(有限合伙人)华创融金出资额仅100元。按原计划,本次重组完成后,华创融金的控制人钟声将成为申科股份新的实际控制人。 ...
昨日下午,记者从南山公安机关获悉,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影响的深圳融资城网络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经公安机关历时半年多的调查取证,对董某等29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擅自发行股票等基本犯罪事实已经查明,并于近期正式移送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深圳融资城网络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注册于2009年3月27日,是一家成立较早开展类P2P借贷业务的网络平台。从去年开始,频频被曝出巨额投资项目本息无法兑付,且该公司依旧正常运作。今年1月15日,南山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依法对其进行立案侦查,1月18日凌晨,南山公安分局组织二百余名警力,对主要涉案犯罪嫌疑人进行统一抓捕行动,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董某等32人,并采取强制措施。经提请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董某等28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名被批准并执行逮捕。 经公安侦查部门查明:从2009年初至2016年1月份,以董某为首的犯罪集团,在未经国家金融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利用融资城平台,从事公开吸收、募集资金、股权上市等业务。以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方式,承诺高额稳定回报。该公司以新还旧、截留投资款、发布虚假项目等手段,非法吸收五千余名投资人投资款(本金)约人民币49亿元。 2013年9月,融资城对外宣称要在美国上市,面向广大投资人变相发行内部上市股权即所谓“融资通权益份额”,吸收一千余人现金申购“融资通权益份额”,申购金额达4亿元。2015年初,首犯董某在明知其控股的湖北红安龙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无任何经营业务的情况下,仍让这些公司在融资城平台上发布虚假投资项目,欺骗投资人投资,挪用、占用投资款4亿余元。 据了解,从立案侦查以来,共有1166名投资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累计损失达9.32亿元。南山公安分局办案部门依法冻结涉案公司和个人银行账号175个,冻结金额约886万元,查封、冻结涉案公司和个人房产39套。目前,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的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公安机关对这些涉案资产将依法移交审判机关进行判决或裁定。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针对投资人因涉及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法院将在审查完全案后依法对涉案财物进行处置。公安部门提醒广大市民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贷款、非法融资和非法集资等广告陷阱,切勿贪图高额回报的便宜而上当受骗。 ...
“最严”银行理财新规无法阻挡委外资金入市的步伐。相比以往,进入8月份委外大潮下的基金定制化现象更为分明。 得委外者得规模。如今,整个公募行业都在大力拓展委外业务。8月2日-5日短短的四天时间里,作为中国第二大公募的华夏基金一口气发行了华夏新锦源、华夏新锦福、华夏新锦安、华夏新锦程四只混合配置型基金。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只“新锦系”基金发行没有配备任何代销渠道,但每只基金都在华夏基金直销平台上募集了6.01亿份的天量。不过,这并非是发生在华夏基金身上的行业特例,几乎在同一时期银华通利、融通通优两只基金也是单单依靠直销平台募集成立。除了直销途径之外,另有多只基金依靠天天基金等单一代销渠道募集成立,且其中不乏一日售罄的情况发生。 显而易见,假如正常发行,直销能力再强大的公募基金,也不可能短短数日募资亿元。在银行等机构委外资金潮涌之际,以上种种均为委外大潮下定制基金新特征。 异常火爆的公募发行 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一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震惊业内。其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发行分级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银行非标资产只能走信托通道,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计划不能继续扮演通道类角色。对此,银监会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旨在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有效防范风险。 虽然新规对券商、基金公司通道业务构成了“灭顶之灾”,但对这些机构承接委外业务的影响显然并不大。公开数据显示,8月份刚刚过去几天,又有一大批定制基金成立。 据统计,截至8月11日,8月以来共有24只基金发行,累计募集资金155.12亿元,其中混合型发行数量占半,12只基金合计募集83.39亿,8只债券型基金募集金额58.70亿。 24只基金中,承接银行、保险等委外资金的定制基金俨然成为“主流产品”,均轻松、快速完成募集。14只基金发行任务均在7天时间里完成。其中汇添富盈稳保本、长盛盛裕、信诚稳利、长盛盛景纯债四只基金一天售罄,募集规模分别为29.75亿、10亿、10亿、10亿。8月至今,汇添富盈稳保本无疑最受热捧。公告显示,该基金认购金额超过了30亿的上限,最终按照63.25 %的认购比例配售,23781户投资者最终的认购金额为29.75亿元。“保本基金本来就好卖。”有接近汇添富基金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汇添富这只基金并非定制基金,由于保本基金发行资源的稀缺性,它一经发行就进入了多家银行的主推名单中。相比汇添富新发的保本基金,其他三只一日售罄的10亿规模的基金简直为大资金而生,认购的投资者数量仅为388、316、415户,平均下来,每户投资者认购的金额超过250万。当然,若无意外,三只均为委外客户量身定制的公募基金。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对记者称,定制基金通常是基金公司为银行、保险或者财务公司等机构量身定制的。“它们身上有几个显著特征,比如投资者认购金额为上亿的整数数量级外加个零头数字、基金公司内部员工参与认购、发行时间期限短。” 除了上述几只一日售罄的基金外,银华通利发行只用了3天,华夏新锦源、华夏新锦福、华夏新锦安、华夏新锦程、中银颐利、融通通优、中欧强利7只基金4天售罄。 从发售公告来看,这些热销基金的持有人中都出现了基金公司的内部员工。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内部员工起到的作用是,保证基金持有人数量超过200户的成立门槛。上海一家中型公司内部人士称,参与认购的基金公司内部员工多为渠道销售和市场部员工以及其他后台员工。高管和投研可能是由于监管审核的问题,少有认购。“认购是有奖励的,且相关的员工每人保底要完成2~5个认购户数的指标。” 由此可见,在定制基金的投资人中,如果减去基金公司员工和他们“贡献”的户数,那很大一部分基金的持有人数量将少于200户。 定制基金新特征 一日售罄频现。若光从数据来看,公募基金销售似乎回到了鼎盛期。但实际情况确与此截然不同。对于公开发售的基金来说,现在仍是基金发行的困难期。之所以会出现以上情况,还是归因于银行等委外资金蜂涌入资管行业,引发定制基金发行热潮。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当前,承接委外资金的定制基金又有新特征:基金公司通过直销渠道或者单一的代销渠道便能热卖基金。 华夏基金一口气在8月2日-8月5日四天时间里发行的华夏新锦源、华夏新锦福、华夏新锦安、华夏新锦程四只“新锦”基金,在没有任何代销渠道前提下,每只基金募集金额达到6.01亿元。根据华夏基金的发售公告,四只基金均在华夏基金本部、分公司及投资理财中心业务、电子交易平台的直销平台进行销售。四只基金的投资者认购户数分别为288户、304户、340户、314户。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户投资者在华夏直销平台上认购了约180万元。这样的级别的大资金跨越了基金专户甚至是私募基金100万的门槛。 银华通利、融通通优发行业务代销取消,分别在3天、4天时间里募资2亿。另外,中欧强利、新华恒稳添利、长盛盛裕、长盛景纯、信诚稳利、国金及第七天理财、中银颐利几只基金仅配置了单一的代销渠道。 除了零或者单一代销渠道的情况外,定制基金发行还有新情况,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基金分为了A、C份额。如果说,公募发行打的是委外牌,那成立之后它们还希望受到FOF的青睐。FoF(Fund of Fund)是一种专门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基金。FoF并不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其投资范围仅限于其他基金,通过持有其他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它是结合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基金新品种。 随着证监会对《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的结束,公募FOF年内开闸被寄予厚望。为此,大批基金公司开始从费率方面着手备战FOF,截至目前已有42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增设了C类份额。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8日,全市场共有42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增设了C类份额,其中广发基金11只、天弘基金17只,这些指数基金基本上全面覆盖了包含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各类行业在内的ETF基金 在迎接FOF时代,定制基金业在C基金份额上推出了费率“优惠”。以华夏上述四只新锦系基金为例,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降至了0.1%。相比此前业内约0.2%的费率,大致降低了0.1个百分点,这样的费率优势固然不高,但对于数亿级别的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来说,也是几十万元的一笔支出。同时,C类没有申购费,只要持有期限满30天即可享受零赎回费。这也方便了机构或者FOF资金的进出。 理财新规难阻定制热潮 有别于过去定开债基金撑起定制基金大半笔江山,眼下灵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也成为了定制基金的热门品种。这出乎了众多市场人士的预料。 “最严”银行理财新规一度震慑业内,A股市场闻声大跌,上证综指调整幅度超过百点。记者从一家国有大行上海分行处了解到,目前银行委外业务基本处于休整期。该行分管委外业务的同业业务部门人士称,现在在等总行通知,目前很大一部分委外业务都暂时不做了。 相比新规对基金资管通道业务构成的“灭顶之灾”,委外资金定制公募基金的势头并未发生改变。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及8月份上旬,多家公募基金推出定制化基金。其中,有公募基金甚至推出了7年期的定开债基。 眼下,混合型基金正在成为委外资金的新宠。8月至今,24只新发基金中12只为混合型基金,其中的多数则是定制基金。上海证券创新发展部总经理刘亦千对《第一财经日报》称,银行理财新规对委外资金投向公募基金影响不会太大。虽然新规明确指出,基础类业务不能投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以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但实际上基础类业务投向权益类资产的规模本身就很小,影响不会太大。 “综合类的才是委外的大头,他们还是能投权益类的产品。债券类、货币类、权益类都可以。但银行资金对风险偏好极低,所以即便是投偏权益类产品也是定增或者混合型偏债基金。” 刘亦千续称。 而本报记者了解到,最近上海一家公募基金正在着手发行定制化的定增和打新基金。而这部分委外资金来源于保险资金,暂时不限于银行理财新规。 无论如何,委外资金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是一场弱市中的及时雨。未来一段时间,极有可能会有一些在委外业务上发力的基金公司脱颖而出,行业排名大幅上升。 ...
春晓资本成立于2015年2月,目前已投资包括零壹空间、象辑科技、棉庄、云农场、会唐网、美业邦和找萝卜等将近20家企业。 春晓资本的合伙人何文告诉记者,春晓资本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自己的定位,要做一家专注于产业互联的特色基金。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投资机构已经有几千家,必须要有专注的领域才能发现更多优秀的企业。 Q:现在都在说资本寒冬,在这种环境下你们看好哪类企业? 何文:从行业角度来讲,我们长期看好一些技术创新类的企业,比如我们之前投的做2小时内精准天气预测的象辑科技、消费火箭设计的零壹空间等。现在我们在投产业互联的时候,会比较关注旅游行业,促进这个行业的信息互联网化。但是回到我们所看重的企业品质来说,就是目前的这阶段开始,我们更青睐贴近交易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有相对清晰的盈利模式,也能给客户带来明确的价值贡献。 对那些盈利模式不怎么清楚,一味去烧钱获取用户的企业,我们一直都不怎么欢迎。 春晓投资的主要是各个垂直传统行业的信息化升级的企业,推动这些企业流动环节的信息化、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以及基于信息化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这一两年企业服务和B2B开始兴起了,很多企业也在这个风口下拿到了钱。如果企业本身对他的客户来讲,价值贡献不是那么明显,自身也没有造血能力,这样的企业还是会活的比较难。 Q:投资企业服务类创业公司,主要看那些方面的资质? 何文:对企业来说,一个SaaS服务好不好用只是决定他是否愿意付费的最浅层因素。但是除了关注SaaS产品能否给公司提供便利,企业比较关心还是这个产品到底有没有给我创造更多的收入。对企业有明显价值的产品,企业才会付费,这是衡量SaaS产品量的一个重要价值。 举个例子,春晓投资过的泰坦云,这是一家一站式旅游技术服务平台。用技术平台来推动旅游行业上下游供应链的信息化进程,为酒店业、旅行社及各类旅游机构信息化、电商化提供一站式旅游技术+服务解决方案。 它服务的一些酒店,在淡季的时候卖客流量小,旺季的时候房屋资源又不够,就用到了泰坦云来帮他们对接一些OTA平台,使用泰坦云的系统就能够统一管理来自携程、途牛等多个平台的订单。另外,泰坦云还解决了酒店的技术问题,节省了他们在系统维护方面的开支。这样的产品才有用户付费。 Q:投2C和2B的企业相比的话,差异在哪些方面? 何文:现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们比较关注消费升级类的产业信息化公司。比如旅游、教育、金融、医疗等这些领域。在这些领域里不光有一些2C的需求,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企业也有信息化的需求。而我们关注的就是这些上游企业的信息化。 相比较来说,2C的企业一旦商业模式被验证成功的话,它的价值会瞬间放大很多倍。但是2B的企业需要在产业经验方面的沉淀,另外客户需要一家一家去拓展,增长的速度回有些慢。不过只要客户一旦认定你的产品,就很难再有其他的产品来撼动你了。所以投资这些2B的企业,还是不要过快的追求数字上的增长。 Q:现在资本寒冬,对机构的投资有什么影响? 何文:现在看项目确实更加强调商业本质,相对来说更加谨慎了。在这个投资的低谷期好的项目也会遇冷, 因为投资人现在会看的特别仔细,出手的频率也会变小。市场回归理性,也会倒逼创业者去追逐更加有价值的事,促使他们更加冷静去思考商业本质。对好的项目来说,寒冬的影响不大,这个时候大家会更注重好的项目和坏的项目之分,好的项目反应会更加受欢迎。 Q:对现在的创业者有什么建议吗? 何文:主要有两点,一是创业公司一定要有一个完善的团队结构,要有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还要有优秀的团队能把它推广出去;另外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在这个寒冬的环境下不要太拘泥于估值,尽快拿到钱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资本寒冬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正常周期,创业团队也不需要太紧张,只要踏踏实实把业务做下去就好了。 靠谱众投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最近,瑞典政府宣布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投资众筹的监管环境。前任最高法院法官Severin Blomstrand被任命成为这个十人委员会的主席并监督审查过程。这一做法将检查瑞典现有立法分析等诸如此类情况,并判断它是完善的还是需要补充/微调。焦点将集中在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上,若是现有措施是有效的或者需要完善(即财务风险)。该项目仅限于以股权和债务为基础的众筹。Crowdfund Insider联系到了一位长期担任财政部高级法律顾问的人士Malou Larsson Klevhil,来看看他对瑞典这一做法有何其他观点。 Larsson Klevhill解释说,金融监管局(FSA)在2015年出台了一份报告,指出了瑞典法律法规中的某些问题和矛盾。在这份报告中,FSA要求在很多方面做出澄清,而且委员会的查询就是对此的回应。 最终报告预计将在2017年12月发布。当被问到关于委员会审查众筹法规所延长的时间时,Larsson Klevhill表示: “与此相反,这对瑞典的情况来说时间并不算长。成立委员会进行审查在瑞典属于首次,而且欧盟委员会方面也并没有过类似公开倡议。” Larsson Klevhill表示委员会将会审查现有的监管措施,其中会包括欧盟、美国和其他感兴趣的国家。 当被问到这是否会是一个提高资金准入门槛和接受金融变革创新的过程时,Larsson Klevhill澄清道: “是的,这次审查的焦点是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金融市场和消费者保护部的部长认为获得资金的方式是很重要的,因此应该被完善起来。不过,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下,某些方面需要被分析检查。这次的检查就是在这一指导方针下的一次进步。” 靠谱众投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机构涌入消费金融行业,面对多数缺乏征信记录的客户,判断他们的信用状况成为业务开展基础。 多位消费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通过数据模型对用户的电商消费记录、学历、朋友圈、工作行业等数据信息分析,也可以判断用户的信用状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信用数据从何而来? 记者了解到,当前消费金融机构除自身体系积累的客户信贷数据之外,从公开途径已经可以获得许多信用相关数据。此外,从第三方数据公司购买数据或许更为有效。不过,由于当前国内征信体系建立仍有较长的路要走,部分机构获取数据途径“不太上台面”,涉及灰色地带甚至有违规嫌疑。 拓展多维度数据来源 查询央行征信数据曾被认为是代表个人信用的重要途径,但其用户覆盖面仍十分不足,信息有效性也面临局限。 “单纯靠一个行业的大量数据无法对一个主体完成信用评估。我们需要的数据维度更广泛多样,才能构成一个人的完整的信用画像。”考拉征信总裁李广雨表示。 李广雨介绍,考拉征信数据主要来源有两方面,就考拉征信自身股东方积累的数据源来说,拉卡拉有一亿个人支付数据以及数百万小微个体工商户的银行卡收单数据,此外,合作伙伴51job有招聘求职数据等,都可以作为征信建模数据来源的一部分。不过这些还不够,外部公开数据,包括政府部门的公开数据如工商信息、法院信息都已经接入,一些合作企业数据如电商公司、电信运营商数据在取得用户授权后也可以纳入信用评估中。 “京东商城的数据来源占比在逐步降低。”京东金融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介绍,京东金融自身数据也成为信用判断数据源之一,如用户在平台购买理财、参与众筹等都可以判断用户的资产状况。 “接入公安部认证、学历认证等外部数据大家都会用到,但大家都能获得的数据源只能说不是短板而已。”许凌表示,京东金融也一直在扩充数据源,投资了许多数据类企业如数库、聚合数据等。 芝麻信用人士介绍,当下芝麻信用的数据来源已有90%来自阿里体系之外,除电商数据、公共机构数据和合作伙伴数据之外,用户也可以自主上传反映信用状况的数据。在芝麻信用页面上,用户可以录入车辆信息、绑定职业信息以及查看公积金等。 “我们会要求客户授权采集在京东、淘宝等平台的消费数据以及通话记录等,这些可以判断客户的履约能力。”广东一位平台负责人介绍。 “还有很多行为数据可以反映用户的信用情况。有用户借款逾期,后来我们发现他有很多关于赌博的搜索记录。关于黄赌毒这样的搜索信息如果能提前了解就可以判定其为高风险用户。”一位消费金融机构负责人介绍。搜索信息也纳入了信用评价系统。 这些仅仅是消费金融机构风控数据来源的九牛一毛。包括行业共享黑名单、地理位置信息、水电煤气缴纳记录等都会被上述机构采纳,通过不同的选择和模型进行客户信用判断。 购买数据、爬虫技术或涉灰色地带 不过,当前信用数据来源并没有统一规范,行业仍以自律为主。 芝麻信用人士对记者表示,其所有用户信息均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并且只采用和经济信用评级相关的数据。根据征信业规范,芝麻信用不会采集用户通话、聊天信息,也不追踪用户的社交媒体言论。在使用中,第三方机构需要得到用户授权,否则谁也不能得到相关数据。 更多的机构或平台难以直接获得足够丰富的数据源,但通过一些特殊手段,这也并非难题。 “我们会接入很多家数据公司对用户数据进行交叉验证。他们的数据来源很丰富,有的是通过爬虫技术获得,有的是一些特殊途径购买的,比如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电信部门、快递公司乃至银行系统的内部数据人员等。”北京一位平台人士介绍,“这些途径属于灰色地带,不过的确很有用。” “大部分人在我们眼里都是透明的,没有一点隐私。”华南一位机构人士对记者坦言。他介绍,在接入二十多个数据来源后,无论用户如何变更住址或联系方式,基于身份证信息与大数据系统结合,都可以通过水电煤气缴费信息、实名手机号、电商消费记录等找到用户。这也是催收公司最常用的手段。 “很多数据都是不能外泄的,有些已经不是灰色地带了,可能已经涉及到违规甚至违法。”该人士介绍,“数据的获得和使用更多是行业默认的自律规则。比如我们就规定某一层级的业务员只能得到用户相应权限的信息。” 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对记者表示,征信数据获取和使用主要仍靠自律。这是当前征信体系不完善所造成的,一些公共部门不愿意数据共享。相比较部分国外公共部门共同建立征信体系,失信者在社会中寸步难行,能产生震慑作用。 “当前很多企业以大数据名义开展征信业务,但又不在监管范围之内,很容易侵害用户信息安全。除当前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之外,其他大数据征信机构等都应当加强管理,纳入央行监管和审计的范畴内。”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
分析师被上市公司驱赶出业绩说明会场,这难得一见的场景在香港发生了。正所谓,分析师跳大神,出来混迟早要还! 8月10日下午,在香港上市公司百富环球(0327.HK)中期业绩会现场,百富环球首席财务官财务总监李书沸(Chris Li)手持长柄雨伞,对着一位坐在台下第三排靠右边缘的分析师连续数次大叫“Out”(出去),称其无权留在现场,让他立刻离开,之后又扬言要找人帮其离开。最终,该名分析师起身离场。 公开资料显示,百富环球是一家电子支付(EFT-POS)终端机解决方案供货商,主要从事开发及销售EFT-POS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 记者获悉,被赶离场的为麦格理分析师林子谦(Timothy Lam),驱赶的原因为其此前曾出具对百富环球的卖出报告,同时因为该份报告,百富环球股价也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跌。 8月11日,李书沸也发表了道歉声明:“本人就昨日会议上我个人的行为表示歉意。我并非对看空的观点不能忍受,但是分析师作为专业人员,理应对其发表意见尽责,不只对上市公司,对客户而言更为重要。”同时,他表示这仅仅是其个人行为,一次性事件,不代表管理层立场。 “我在会场,平心而论,此前这位分析师的报告确实是有不足的,数据预测与事实有差距,同时国内、国外市场增速也看反了。不过,因此对分析师进行现场驱赶,我也持有保留态度。”8月11日一位参与了该会议的香港TMT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8月11日,港股百富环球早盘低开震荡低走,午盘时跌幅一度达到5.01%,此后开始回升,收报6.64港元/股,跌幅2.065%。 被赶当晚立发研报 8月10日深夜,被要求离场的分析师林子谦火速发布了一份以“被要求离场”为题目的新研报,林子谦在报告称,“我们认为所有的分析师无论观点如何,都有权参加分析师会议”,同时在其后对百富环球的评定中,仍然维持对其“跑输大市”的评级不变,但轻微上调对百富国际的目标价格至每股6.4港元,强调百富国际今次公布的中期业绩符合该行预期。 几乎同时间,包括交银国际、安信国际、JP Morgan等多家中外券商对百富环球均给出了“买入”评级。 不过,也有机构声援林子谦。 日本券商野村证券8月11日发布研报,以“财务总监行为损害股东利益”为题,称在分析师会议上发生的这起争议事件,或会损害百富环球股东利益。该行宣布下调百富环球评级至“减持”,并削减目标价格至6.3港元。 李书沸在事后曾在微信群中无奈的表示:“认识该分析师应该两三年了,都不熟,你出报告前,管理层也可以帮你做基础面分析,也不至于错,但是他的预测是反的,甚至一些数据引用都有问题,还说我们高端产品在国内也有,但实际是欧美才有的。我对以前一位中性评级的分析师也很客气,路演好的时间段也给她。如果沟通得好也不至于此。” 原来在此前4月18日,林子谦曾对百富环球发布“跑输大市”的评级并建议“卖出”,并设置目标价格为每股6.3港元,报告称“中国对于适用于置入芯片银行卡的POS终端机的需求已停止增长,而公司海外经销商也面临外汇、终端需求和增长放缓的风险。我们对于公司2016年-2017年的盈利预测下调10%-17%,目标价格预示了12%的下跌空间,并且悲观的假设,跌幅将达60%。”当时百富环球股价为每股7.18港元。在该研报发布后,百富环球4月19日下跌4.6%,4月20日下跌5.56%。 分析师乱象同存 而在A股,近段时间以来分析师群体与被“报告”公司之间也同样出现诸多问题。 8月初,国泰君安(601211.SH)证券计算机团队在对滴滴收购uber中国股份的电话会上出现过问题,8月2日,国泰君安计算机团队称邀请了滴滴出行副总裁张总参与电话会解读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股份。 不过其后,滴滴出行否认其张贝副总裁曾参与该次电话会议,国泰君安证券此后发布道歉声明,称是由第三方服务公司邀请参加当天电话会议的“滴滴副总裁张总”,并非滴滴出行公司现任员工,亦未担任副总裁职位,对此事给张贝本人及滴滴出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深表歉意,并将严肃追究第三方服务公司的相关责任。 7月初,片仔癀(600436.SH)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也曾表示,这次调价公司未就价格调整接受过任何外部投资机构的调研或采访。而西南证券在该期间曾对其调价发布过研报。 6月21日,兴发集团(600141.SH)也曾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未接受广发证券等机构调研和媒体采访,该报道不代表公司观点。在前一日,广发证券发布关于兴发集团的研报,称兴发集团是被忽视的电子化学品集大成者,估值位于底部,业绩反转弹性大。该研报发布当日,兴发集团股票涨停。 6月14日,安硕信息(300380.SZ)发布公告称,根据证监会的调查,2014年4月30日至5月6日,安硕信息高管与某证券机构分析师接触达成默契,决定通过信息披露、投资者调研等多种形式持续、广泛地宣传安硕信息开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信息。在2014年4月30日至2015年4月30日间,安硕信息在多次与投资者进行业务交流的过程中,披露的信息存在与公司现实状况不符,存在不准确、不完整情形。从2014年4月30日起,安硕信息股价从13.86元一路飙升,在2015年5月13日达到了236.8元,其间最大涨幅超过1600%。 在4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也曾对分析师研报中的不客观、不审慎、娱乐化问题进行了处理,中证协表示,经认真调查核实,中证协将依法依规对6名从业人员采取自律惩戒措施,并将相关情况记入协会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系统。 ...
去年股市暴跌之后,票据风险持续释放。2016年至今,纸质票据逾百亿元风险暴露,如今被认为更安全的电子票据也踩雷。继农行39亿票据案后,又一国有大行工商银行也涉案。 记者从多个独立信源处确认,工商银行廊坊分行代理接入了20亿河南焦作中旅银行(下称中旅银行)开出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由恒丰银行青岛分行买入后,其中13亿转贴现到恒丰银行上海分行,6.5亿转贴现到邢台银行。 不料,这20亿元电票竟然涉嫌虚假开票。 记者从多位人士处了解,中旅银行的离职人士以该行员工身份,盗用中旅银行相关资料和印鉴,虚构企业贸易背景资料,在工行廊坊分行开办电票代理接入业务,开立了中旅银行承兑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 此案系恒丰银行自查发现的风险,给行业敲响了电票警钟。 恒丰银行对记者表示,8月做业务时,发现中旅银行的收益报价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于是开展自查,并核查了7月已经开展的两笔业务。在与中旅银行核对时,对方告诉恒丰银行,自身没有电票系统,也并没有在工行廊坊分行开办电票代理接入业务。随后,恒丰银行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上报给银监会。 工商银行向记者表示,近日工行河北廊坊分行在账户监测和检查中发现,中旅银行在该行开立的同业账户存在资金异常变动的情况,立即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票据转贴现买入行。 谁的责任? 8月11日晚间工行补充回应称,该行与目前媒体所述的票据无任何交易关系,既未承兑,也未出票,未参与该批票据的任何流转环节,目前,工行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调查。 与以往“票没了”的案件不同,这次涉案的不是纸票,而是电子票据。在这一案件中,工行廊坊分行是代理行,中旅银行是被代理机构。 所谓电票代理接入业务,是指通过接入机构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进行电票签发、承兑、贴现、转贴现等操作。有些小银行不堪承担系统建设成本,或没有接入资格,没有直接接入ECDS,只能选择代理接入。现在提供代理接入服务的主要是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 这项业务中,被代理机构须通过开立在代理机构的专门的同业结算账户,来开展电票代理接入业务。 根据监管规定,任何银行分支机构首次在他行开立同业户时,提供服务的银行必须执行面签制度,严格执行开户证明文件原件的审核要求,并派两名以上相关人员,共同亲见存款银行法定代表人在开户申请书和银行账户管理协议上签名确认。 但据记者了解,在中旅银行“前员工们”在工行开同业户和系统接入时,几人均没有到场。开同业户是通过视频开的,没能到场面签,而工行也没有坚持要求到场。 一位票据行业资深人士指出,假设中旅银行已经在工行廊坊分行开过同业户,那么中旅银行的内控出现了问题,不然外部人士无法轻易地控制银行的同业户;反之,假如工行为中旅银行开户时,没有进行前述必要的审核,则是工行的责任较大。 另一位资深票据人士指出,河南焦作的银行去河北廊坊异地开接口很奇怪,工行在开立同业户的时候就需提高警惕。同时,工行也应审核开票企业的贸易背景。他指出,如果是虚假开户,则属于刑事犯罪的范畴。 记者查阅央行发布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发现,监管对于签发行的要求是:“接入机构应对通过其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客户的电子签名真实性负审核责任。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营者应对接入机构的身份真实性和电子签名真实性负审核责任。” 警惕电票风险 除代理责任外,出事电票的争议还在于,如何确认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有效性。 一位股份制银行票据人士认为,这类承兑汇票不算虚假的,因为它们的确是由焦作中旅银行开在工行的同业户、借助工行的接口开出的电票。 值得注意的是,电票和纸票的不同在于,电票的签发行和承兑行可能不是同一家。同一家银行开出的电子票据往往会包含一串固定的票号。不过,“票号包含‘102’不代表这票据由工行承兑。”前述票据人士对财新记者强调,接收电票时应确认票据的承兑行,不能只根据票号来判断票据来源。 近期已有银行下发内部通知,要求注意中旅银行承兑的电票;同时在买入电票时,必须核对出票人开户行与承兑行是否一致,避免买入虚假电票。 2015年末起,央行、银监会连续下发多个文件规范票据业务,并力推电子票据交易。此前财新记者获悉,央行正在筹建的票据交易所计划于今年10月挂牌,目标是三年之内尽快让电票占据票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以降低票据业务和资金清算中的风险。 但这次的案件也反映出,被力推的电票市场,仍需解决线下操作风险问题。之前的票据案反映出,纸票领域的风险事件更多是因为操作环节、管理环节出问题。但如果相应的操作环节没有改进,即使全部改为电票,也难防范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