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是一桩孤独的任务,但是人性讨厌孤独,所以你在理财的时候总希望有个伙伴。有个朋友可以商量讨论也不错,但是有一些人,你最好永远不与之为伍,尤其是在理财的时候。 小编总结了几条: 1、逢人吹嘘炒股或理财战绩,动辄收益翻倍翻两三倍的; 2、没有职业道德的,动辄把公司的内幕或同事的隐私拿来八卦的; 3、经常换手机号码的,经常改名片个人介绍的; 4、深度沉迷成功学,号称看过3本以上成功学“名著”的; 5、5年内换过3次住所的; 6、说话的时候不能直视你的眼睛,总是眼神游离的; 7、总是炫耀自己衣服首饰或配件如何值钱,但看着总让人无法消除疑心的; 8、总是吹嘘自己的人脉,和好多上市公司高层都有交情的; 9、吃相特别贪婪的,尤其是那种会整盘端走不给同桌的人分享的; 10、每隔几年总会消失一段时间的; 11、在外特别谦和,但面对家人特别凶残,尤其是有家暴史的; 12、既认识仁波切又认识住持方丈们,还认识几个主教的; 13、每天给你转各种鸡汤文还敦促你学习谈谈心得的; 14、无法控制脾气,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暴跳如雷的; 15、从不交流自己的情况,却总是让别人“说说自己”的; 16、认识多年你却从未听过他谈论自己的家人同学和其他朋友的; 17、对公的邮件却让你往他私人邮箱里发的; 18、和大家一起聚会吃饭从来都能找到机会不买单的; 19、喜欢灌别人酒,但是自己却一直保持不醉的; 20、喜欢在朋友圈炫富却对朋友一毛不拔的; 21、自称自己是某个股票群、投资群的资深成员,隔三差五就来分享你一个什么机会的; 22、在别人解锁手机时不主动转移视线的; 23、会当着大人面欺负别人小孩的; 24、在同事圈/同学圈/亲友圈里没有一个人喜欢他的; 25、一天不能保持清醒8小时以上的; 26、什么谣言都敢信,什么当都敢上的; 27、号称做过高管/高管,等待机会东山再起的; 28、总是说有多少人对不起他,尽管听者已经听了一百遍的; 29、总是比较别人和自己的收益,弄得大家都不愉快的; 30、宣扬自己帮别人理财赚了多少万,顺便问你要不要加入的。 …… 小编总结的这些,当然不是你能遇到的全部,但如果一个人居然能兼具以上30条里的任意3条的,小编劝你还是不要跟他/她一块儿理财了,毕竟,理财应该是件心平气和运用头脑的工作。 ...
信托业又见外资股东减持,这次是兴业信托。近日,其外资股东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将所持股份减持一半。 记者注意到,尽管去年6月银监会解除了外资股东入股信托公司20%的红线限制,但2015年以来,已经入股信托公司的11家外资股东,对是否继续持有信托公司股权态度出现了分化。其中,6家信托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剩下的5家外资股东,却选择在增资过程中降低持股比例,甚至全部转让。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信托公司生存环境越发艰难,信托产品风险暴露,盈利能力逐步减弱,且面临持续增资的压力,外资股东减持信托公司股份,反映的正是资本逐利的本质。“外资股东分享红利下降,却面临持续出资的压力,难免心灰意冷。” 外资股东减持忙 日前,福建银监局批复了兴业信托股权变更的事项,兴业信托外资股东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将所持有兴业信托部分股权转让给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转让之后,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和福建省能源集团各持有兴业信托8.42%股权,并列第二大股东。 记者调查发现,截至2014年底,有外资股东参股的信托公司尚有11家。2015年底,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参股信托的外资公司减为9家。 据记者调查,外资股东所持信托公司股权降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新一轮增资潮中,选择放弃增资,股份遭遇稀释;另一种则是主动减持,甚至全部清仓退出。 比如,北京信托和新华信托的外资股东在公司新一轮增资过程中,放弃了增资举措,股份被稀释。其中,当了9年北京信托第二大股东的外资股东威益投资有限公司,在新一轮公司增资中放弃增资,持股比例从19.99%降至15.3%,第二大股东地位被航天科技(000901,股吧)财务公司取代;新华信托外资股东巴克莱在去年7月公司新的增资行动中也选择了放弃,持股比例从19.5%降低至5.57%,地位从第三大股东变为第六大股东。 去年底,华澳信托的外资股东麦格理资本和杭州工商信托的外资股东摩根士丹利态度更为坚决,悉数选择清仓,彻底退出了信托公司。 信托红利减少 此前,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外资“打破头”也想进来参股信托公司。而自去年以来,监管层对外资持股比例更为开放,却出现了外资股东纷纷撤离的迹象。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之前政策对外资机构的限制,外资机构主要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参与信托公司治理,在经营决策中没有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近年来,信托公司生存环境越发艰难,盈利能力逐步减弱,外资机构减持股份反映出资本逐利的本质。” 公开资料显示,外资公司入股国内信托公司的持股比例已大幅放松。 此前,外资股东参股信托公司持股比例主要参照2007年由银监会发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单个境外机构向信托公司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且其本身及关联方投资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过2家。” 因此,上述11家外资参股信托公司中,外资股东参股比例绝大多数为19.99%,均未突破监管的红线。 而2015年6月银监会新发布的《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单个出资人及其关联方投资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过2家,其中绝对控股不得超过1家。”这意味着,银监会对于外资公司持有国内信托公司比例的上限被取消,外资公司可以取得信托公司更多的股权。 一位西部信托公司研究员也表示,信托业告别高增长,信托产品隐藏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到了新的转型门槛期;而在监管趋严之下,信托公司面临持续增资压力。因此,外资股东分享红利下降,却面临持续出资的压力,难免心灰意冷。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外资股东撤出对信托公司影响不大。一方面,从背景方面看,尽管信托公司风采不如当年,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牌照优势,许多民营集团和国企仍然期望收购信托公司,即便外资股东退出,也有实力雄厚的母公司依靠;另一方面,外资股东由于参与度较低,其退出对信托公司经营方面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
值得注意的是,4月下旬以来,A股行情持续低迷并处于缩量横盘状态,沪深两市成交额急剧缩水。此外,在二季度经济继续下行、美联储紧缩预期的大背景下,A股的不确定性加剧。众所周知,投资股票的收益来自分红收益和股价波动收益。而股价波动收益主要由股票的基本面和市场行情共同决定,存在不确定性;分红收益由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分红政策和股东共同决定,相对股价波动收益可预测性较强。 在赚钱效应匮乏之际,市场参与高股息、低估值的上市公司分红行情也许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具有高分红特性的上市公司是追求低风险和稳定收益资金的不错去向。 星石投资杨玲表示,在“资产配置荒”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的大背景下,低估值、高股息类股票相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无论是在潜在投资价值、资金投资便利性,政策支持等各角度,资金开始寻找新的配置方向,而前期经过调整的A股凸显出投资价值。 重阳投资庄达表示,今年以来监管层强化对再融资、借壳上市、异常交易等方面的监管,使得整体估值较高的中小创受到明显的冷落。与此同时,保险资金、银行理财、打新资金等低风险偏好资金,倾向于配置波动率较低、估值有优势的大盘蓝筹股,进而推动今年以来A股的风格切换。从宏观经济方面看,目前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低迷,企业加速去杠杆,蓝筹股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拐点性的变化,近期股价上涨更多的是受到无风险利率下行带来的估值扩张,同时也受到低风险资金配置型力量的推动。 有私募分析人士表示,以前理财有收益高的资产,做到符合成本的收益率更容易,但目前债券利率越来越低,理财的资产收益率降速过度快于负债收益率时,只能通过加杠杆维系或者搏利差维系,带来的结果则是,一倍杠杆变成两倍杠杆,那么所需资产需要多一倍,由此带来了“资产配置荒”。 旭诚资产陈贇表示,在“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下,无风险利率下行,大规模的资金有配置需求,但当前A股依旧很难走出区间震荡,主要因为在未来政策不确定和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难以回升,经济增速的悲观预期也抑制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记者注意到,最新的金融数据显示,目前投资动力不足,新增经济增长一时还不够明晰。当前的中国经济增长多由地产拉动,但房地产消耗了居民的积蓄,加上对未来房价上涨的恐惧,二者都会压制消费。此时其他行业扩张乏力,则意味着房地产后劲也难以跟上。因此市场看到了煤炭、地产、银行、券商股先后表演,沪指表现强于深证成指。 鸿逸投资张云逸表示,由于受制于资本外流管制和实体投资低迷,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体量巨大的国家队无论是从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的角度考虑,低估值高分红或股权分散的蓝筹股的吸引力上升。供给侧改革去化加快,供给端的压缩促成的行业价格反弹需要引起重视。 ...
近年,随着长租公寓创业的风起云涌,租房消费金融曾经成为一个创业的热点方向。去年租房消费金融公司忙着跑马圈地,降利率、抢客户,今年忙着收缩规模、追讨逾期,租房消费金融怎么啦,真的没有钱图吗?下一步往哪里走? 1、租房消费金融模式解析 目前租房消费金融的主流模式是房租分期,即新签约租客在公寓公司的要求下,向租房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合同期内的租金分期,租客每个月把租金付给租房金融公司,租客得以月付租金,公寓公司一次性提前收到了一年甚至更长期限的租金。公寓公司虽然补贴了租金分期的利息,但在股权融资受阻的情况下,总算有了一个融资渠道去扩大规模,双方一拍即合,快乐地牵了手。 然而,虽然租房金融公司没有披露坏账率,但实际的情况是悄悄在缩小规模,催讨坏帐。租房金融公司为什么从房租分期切入? 一是房租分期可以归类为特定场景下的消费金融,是个投资热点,二是金融公司认为租客是个优质的、成长型客户,具有用户的长尾价值。 2、租房消费金融产品的挑战 金融的核心是风险识别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对风险进行定价,租房金融产品碰到的挑战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是风险识别能力不够。 如果把房租分期作为消费金融看待,按照互联网金融的逻辑,要全面建立风控数据模型,至少做到200条以上的风控策略。从市场主流的消费金融公司过往发展经历可以看出,一个成熟的消费金融风控模型,需要50个以上的工程师、至少一年的开发时间。现在,已经有类似的金融数据服务公司啦,会降低全社会的征信成本。从这个方面看,租房消费金融公司在风险识别能力方面做得显然不够。 我们从一个最常识的逻辑看,大部分房租分期客户的信用卡额度在1万元以下,也就是说在银行的风险识别体系下,这个用户的风险敞口就是1万元,而租房金融公司给予的信用额度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所以不需要风控系统进行识别,也可以认定这是高风险的贷款业务。我推测,支付宝和微信给每个用户的信用额度,可能是读取用户绑定信用卡(特别是中小银行)额度来确定的。 其次是风险管理能力偏弱。 租房消费金融公司既然做了高风险的产品,就要强化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坏账率,提高逾期客户的催交能力。但实际情况是除了电话催收,租房金融公司基本没有其他有效的办法控制逾期和降低坏账。 当然,部分租房金融公司和优秀的清收公司合作,用专业的方法、手段进行清收,如失联修复、律师函、上门催收、跟紧催收等等。当早期用户因为还款能力出现违约,而租房金融公司没有好对策时,其他用户的还款意愿就会出现急剧下降,这也是最终造成市场坏帐比例偏高的重要原因。租房金融公司可以借鉴传统金融、特别是民间借贷对逾期、违约的处理办法。 最后是缺乏风险定价能力。 金融定价的核心逻辑是高风险、高收益,房租分期是一笔无抵押的、高风险的信用贷款,自然需要高受益来覆盖坏帐。 很多做低端客群信用贷款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年化利率到达50%以上。租房消费金融刚起步时,年化利率在16%左右,这个利率对于无抵押、纯信用的经营性贷款是不高的,甚至是偏低的,因为互金公司利率低于15%基本不赚钱,一个无法持续的商业模式对用户是伤害。众所周知,信用卡分期的年化利率是12%左右,而信用卡的违约成本非常高,违约信息不仅仅进入央行的征信系统,持卡人还可能入刑。 但遗憾的是,租房消费金融公司为了获取规模和数据,一路打价格战,利率从16%快速降低到12%。甚至有些租房金融公司资金采购成本15%,按照12%贴息放款,如果考虑运营费用和坏帐准备,收益负8%!可见,租房金融公司在风险定价能力上,明显缺失,或者价格战打的太早。在租房金融领域,利息无法补贴出客户粘性,这个投入可以用在产品研发、增值服务上,也许更能增加竞争力。 当然,每一家的实际情况又不完全一样,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风控能力,提高职业房东和租客的违约成本。如58月付通过强大的技术后台,严格的准入制度,基本把握住了品牌公寓和职业房东头部客户。 3、重新认识租房金融 鉴于公寓租客是未来金融消费的主力、公寓市场总体是供不应求、房租每年上涨是大概率四个因素,租约是优质金融资产,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由于消费理念的变化、消费升级,租房市场规模迅速成长,我们该如何看待租房金融呢? 首先我们看下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假设每年房地产市场交易额10万亿,对应的金融产品交易额预计是15-20万亿,这里仅仅考虑开发商端的土地款的非标产品、银行开发贷款和客户端的首付贷等非标产品和银行按揭贷款,没有考虑金融衍生产品,如果考虑贷款资产证券化,预计可以到达25-30万亿。如果说租房市场是万亿规模,对应的金融产品可能的交易额至少不低于万亿,但由于租房金融刚刚起步,市场渗透率不高、金融产品创新不够,市场规模还在百亿级别。 其次畅想一下可能的金融产品创新。 在租房整个交易链条里,涉及到业主、租客、职业房东、供应链商家,他们既可能是资金需求方,也可能是资金供给方,如果围绕这些交易主体的资金需求场景进行产品设计,既有消费金融,也有供应链金融,当然,还会有开发出众多金融衍生品。我相信,目前几个房租分期的玩家会回归有序竞争和金融本质,逐步建立各自的风控体系,对不同资信的职业房东差别确定利率,并采取更佳快捷有效的清收措施。我也相信,传统的金融机构逐步开始重视这个领域,机构资金陆续流入租房金融市场,更多的金融产品会被创设出来。 最后讨论租房金融的风控点是什么? 其实,租房金融的风控只要足够的场景化,从贷前、贷中、贷后三个时间段,掌控经营性现金流,把握住资产的真实性、交易的真实性、资金用途的真实性、逾期清收的有效性四个方面。而做到这四方面,少不了SaaS模式的公寓管理系统。 贷款客户都是管理系统用户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数据积累和数据模型的测试调整,在保证风控能力的前提下,逐步调整线下和线上风控权重,从而大大降低风控成本。同时,通过数据的比对、验证,建立有效的反欺诈模型。比如,职业房东连续使用一段时间系统后,从用户的活跃度、用户轨迹、房源房态变化规律,可以初步判断资产真实性。通过职业房东收、付租价格和频次的对比分析,可以初步判断交易的真实性。通过查看其系统内的新增房源,可以初步判断用款的真实性。而当系统打通装修的上游供应渠道,就可以实现部分贷款资金的受托支付,从而更加有效管理贷款资金用途。 我一直警醒团队:对金融要有敬畏心,玩儿金融是在与人性恶抗争,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经过这一年的观察、学习、研发,我更加确信租房领域是一个待开发的万亿金融市场。租房金融包括了租房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租房消费金融包括但不仅仅是房租分期,凭借对租赁行业的深刻理解和金融行业资源,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 靠谱众投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王宝强离婚事件牵扯的利益方越来越多,其作为首席体验官的P2P理财平台团贷网也在昨日陷入风波。 据了解,微信公众号“P2P内幕”在8月15日发布《王宝强离婚了!他代言的团贷网,你还投吗?》一文,文中对团贷网提出多项质疑。 随后,多家网站也转载了这一文章。 文章一出,激起了各方的关注讨论。 微信公众号“新金融总裁圈”在文章中称,团贷网董事长唐军对其表示,“人家宝宝那么苦了,还去消费人家,确实不道德。” 而有的网友则认为,团贷网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占得便宜,广告费在这一波就赚回来了。 网民分为两大阵营,一方因文中列举的种种尚未证实的“事实”对团贷网口诛笔伐。从文中来看,团贷网面临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平台盈利状况令人担忧; (2)总裁唐军傍名人吸睛,团贷网背后资本名不副实; (3)参与创立的山寨协会、咖啡店都倒闭,资产股权状况令人担忧。 但是另一方面,又有许多网友对P2P内幕这一发布平台表达怀疑,认为其以揭露企业负面信息来向企业谋取利益。看似言之凿凿,实则制造恐慌,抓住互联网金融转型时间节点,有预谋有目的地进行恶意散播。 不少被其“揭幕”过的企业在论坛上发表类似“P2P内幕君别再作恶”的帖子。 事后,记者向团贷网求证,希望其对文中的几点质疑作出回应。团贷网品牌公关某负责人向记者出示刚签发不久的律师函,要求发布该文的自媒体立即删除上述侵权文章,立即停止侵犯团贷网的任何合法权益;立即向团贷网赔礼道歉;还有立即赔偿团贷网经济损失1000万元。 律师函称该文报道内容信息已严重歪曲事实,其文章内容是将团贷网公开披露的信息擅自断章取义并加以恶意评论。 律师函中对该文的几项指证分别予以反驳,如: 对于文章中所描述“今年3月-7月正合普惠累计购买了1.13亿元银行理财,累计收益10.52万元,其1.13亿带来的收益就只有10.52万元,那团贷网如何支付投资者17.52的年化收益?”团贷网方面认为,上述描述存在严重错误。平台投资者的收益是由线下借款人承担的,且“正合普惠”的经营范围不含贷款及股权投资,“正合普惠”仅作为团贷网中介平台的资产端,其以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属于合理。 团贷网方面还认为,在其B轮融资发布会,九鼎投资合伙人康清山、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零点咨询创始人袁岳、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以及九信金融高级副总裁王宁等人都出席了发布会,也为团贷网真实的投资人,其投资真实存在,不存在以赞助费换股情况。 团贷网方面还称,其创始人唐军先生拍下史玉柱午餐的款项也均用于公益事业,并非以饭换股。 律师函如下: 然而团贷网披露信息出现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有投资者在第三方平台上发帖质疑团贷网,称其所公布的借款人年龄竟出现了2岁、5岁这样让人难以理解的情况。随后,团贷网向媒体承认了问题的确存在,并表示这是由于系统默认识别企业注册年限所造成的问题,“当然也不排除存在个别识别错误的情况”。另外,团贷网表示会进行研究,并处理妥善,避免此类这类情形再次发生。 《王宝强离婚了!他代言的团贷网,你还投吗?》提出的一些问题还有待查清,但是团贷网的名誉却受到了该文的影响。一位资深公关向记者表示,此类负面信息对金融机构的伤害性极大,一旦出现不良信息,企业盈利会立即受到影响。因此团贷网对此次事件反应迅速,能在一定程度遏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此次团贷网事件结局如何,如王宝强的离婚事件一样,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
李克强总理在8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表示,深港通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务院已批准《深港通实施方案》。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提出,要“适时启动深港通”,各方对此普遍期待并寄予厚望。2014年底沪港通试点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 “在沪港通试点成功基础上推出深港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李克强指出,启动深港通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共享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成果,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深港区位优势,推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合作。 沪股通连续八日净流入 近日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对深港通开启预期强烈升温,在此刺激下,本周一A股出现久违的大幅上涨,券商股在业务拓展提振预期下冲击涨停。今日(8月16日)虽然大盘在猛涨之后有所回落,但港资借道一直以来较为冷清的沪股通北上,单日净流入50.70亿元,创自2015年8月26日以来的高点。 截至16日下午,当日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元剩余79.81亿元,余额占总额度61%。港股通当日可用余额95.81亿元,目前港股通整体余额不到452亿元,相比总额度2500亿元已使用八成。相比A股昨日的突然爆发,沪股通已连续八天净流入。港股恒生指数自6月底开始持续震荡上扬,涨多跌少,明显跑赢A股沪指。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日沪股通额度使用创新高原因与市场与深港通获批有直接关系,短期资金憧憬沪港通开通时的A股行情,因此造就“北上”资金今天增多。但在过去,市场主要是出于人民币贬值担忧,“南下”资金多于“北上”。 沪股通是连接香港资金北上投资中国内地上交所A股的特殊通道,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在沪港通平稳运行一年多之后,深港通的开启逐渐提上议程。上周五,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两地监管部门、交易所正在密切合作,证监会成立了深港通专项工作小组,待各项工作完成后今年将择机开通。 中金公司最新报告表示,深港通投资范围方面,预计新深证成指成分股以及深圳香港两地上市公司,或许成为深股通的北向投资标的。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指出,深港通宣布开通,香港投资者可能会选择配置深交所中小板及中小创中的优质个股,港股中稀缺的白酒股或将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个股在深港通几次开通预期升温的过程中已被资金炒作追捧,投资者需要谨慎追高。 ...
财新网报道,成立仅2年多的证监会创新部正式解散,成为证监会最短命的部门。 据报道,原证监会创新部人员陆续履新他职,编制归内审部。近日,证监会宣布了创新部副主任刘洁的任命通知,刘洁任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并被提名为证金公司副总经理人选,这是创新部最后一位局级干部的离任通知。此前几个月,证监会领导陆续从创新部调离,其中创新部主任张思宁履新打非局局长;副主任欧阳昌琼(正局级)履新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副主任黄明履新投保局副局长。除了创新部局级干部履新他职,其他大部分创新部人员被吸收合并到证监会7月初新成立的内审部。 创新部是在2014年2月证监会机构大调整时与债券部、私募部和打非局一起新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金融监管形势,解决监管真空等问题。此前,证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承担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有关政策研究、实施协调等工作;研究证券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推 动证券期货市场业务创新试点,拟订相关工作指引;研究资本市场互联网创新活动;协调制定证券期货市场中跨市场创新业务和产品的监管规则;牵头会内各部门支 持各地重大经济金融改革和试点工作;承担金融创新领域的部际协调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8月,互联网金融的众筹被正式划到证监会的监管范畴,归创新部监管,但目前仍未出台相应的股权众筹监管细则。如今,创新部解散,众筹是否会再次陷入无人监管的状态? 财新网报道称,多位证监会人士向财新记者证实,证监会创新部解散,创新部原有的监管工作,可能会被分散到证监会其他部门。 ...
互联网金融近年在我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广发银行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不仅最早改组行内组织架构、成立网络金融部,试水互联网金融业务,而且率先将网络金融上升为全行战略重点,大胆布局移动支付、直销银行等领域,站在互联网金融“风口”展翅腾飞。 率先布局抢占先机 广发银行早在2000年便推出个人网上银行,现已建成涵盖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银行等多个门类,线上线下协同、桌面移动一体化的电子渠道体系。 目前,广发银行个人网银产品服务持续创新升级,功能点已达570余项,全面覆盖投资理财、现金管理、信用卡、生活缴费、个人贷款等业务。个人手机银行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手机银行功能点已达430多项,全面覆盖信用卡业务和个人储蓄业务。已累计推出业内首创金融产品及服务达34项,97%的金融交易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在同业中稳居第一梯队。 仅2015年一年,广发银行电子渠道销售理财产品约4700亿元,占全渠道比例达74.41%。信用卡方面,电子渠道全年申请信用卡近600万张,已超过线下万余人的业务拓展团队。 以网络金融为重心的全行战略 2013年5月,广发银行率先将网络金融提升为全行战略,与小微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业务并列为该行“四轮驱动”战略业务。同年10月,调整原电子银行部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成立网络金融部。2014年,广发银行推出网络金融子品牌——“网络金融,有智慧、无边界”,以及金融网销平台及“攒钱神器”月光宝盒App等系统产品。 2015年6月,广发银行正式推出其自营自建的直销银行产品——广发有米直销银行。客户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不受必须在广发开户的限制,轻而易举通过广发金融服务实现财富增值。有米直销银行上线半年来,已经拥有了超200万注册用户。广发银行还在探索线上投融资信息中介平台、尝试搭建跨界合作网络信贷平台、打造电商服务平台。据了解,广发银行目前正积极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跨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建设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 网络金融上升为全行战略后,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广发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纵横捭阖,不仅逐渐适应新的金融生态,更孕育出全新的生命力和想象空间,互联网时代的智慧银行已然成型。 加速O2O布局 虽然金融行为偏好正由线下向线上转移,但银行实体网点的不少功能目前仍难替代。广发银行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利用O2O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2年7月,广发银行在业内首推24小时智能银行(VTM),率先实现远程一对多服务;2015年,广发银行领先同业推出了基于HCE技术、云端支付技术的“云闪付”服务。近日,备受瞩目的Apple Pay上线,广发银行作为首批支持该功能的银行之一。 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广发银行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扎实推进业务创新与转型,为更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作出更大的贡献。 ...
摩根士丹利集团将于2016年9月进入中国市场开发私人投资互联网金融业务。国际金融公司进入中国,这并不是新鲜的事。 自改革开放以来,就纷纷有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与各大银行开展合作,更多的是为企业和单位提供服务。摩根士丹利集团也是最早全球化的金融集团之一,在亚太区有雇员2,000余人,其中有约1,500在大中华区工作,并设有多个办事处。1995年8月摩根士丹利与中国建设银行合资组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也因此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建立合资投资银行的国际金融公司。通过在中国的合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得以为许多中国公司提供在海外上市的服务,包括中国联通、中石化和中国电信等,筹得的总资金超过100亿美元。 而此次摩根士丹利全球私人财富俱乐部进入中国为什么会引起高度关注呢? 据悉,MS全球私人财富俱乐部是该公司全新投资部门,直属总部私人财富管理部管理。他的区别是转变该公司对于投资管理的重新定位,该俱乐部的定位区别于该集团公司过去定位只服务大公司、金融机构和政府的角色不同,全球私人投资俱乐部主要服务私人投资者、个体投资者,致力于为全球私人投资者创造财富价值。 MS全球私人俱乐部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第一个试点市场呢? 报道指出:“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蚂蚁金服、陆金所、众安保险、京东金融为世界前十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国实际上领先着互联网金融业,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无限的市场潜力。 MS团队的眼光与我国某电商大亨的观点基本一致,该大佬曾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和开放程度是当今世界排第一的,全世界除中国以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诞生真正的互联网金融。” 中国互联网金融离不开政府的规范和支持,更离不开全世界金融业的参与,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也许才刚刚开始. ...
贷者说:网贷财经 wdcj.cn 专栏作者 笔者今天就以网贷平台风险为研究对象,谈一谈评估平台风险的十大参考因素。 一、平台安全保障措施。对于任何一个求发展求生存的平台而言,安全保障措施从来都是平台的重中之重,也是投资人挑选平台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虽然这些措施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地存在着,但一旦启动绝对是平台的“救命药”。这里讲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是事前风控措施,比如平台在资产端精选债权,分散投资,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第二个是事中安全保障,平台在投资过程中进行动态优化债权,及时调整;第三个是事后安全保障,平台设置风险保障金以及劣后保障金等。当然在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平台对投资者账户安全保障采取的措施,比如为账户投保,用户信息多重备份,数据传输加密存储加密,实名认证同卡进出等方式。 平台的安全保障措施很重要。很多平台都宣称自己设置了风险保障金,能够抵抗可能出现的逾期以及坏账,但不少平台都只是一说,并没有将风险保障金的账户资金情况公之于众。 二、平台背景以及平台与相关背景的关联度。平台背景主要是看平台是否有某个行业大佬或者机构支持、撑腰。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银行背景、国资背景、上市公司背景、风投背景、互金协会背景、民营六大类。其中前4类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而投资者对此类平台也比较倚重,平台可能单靠这一点能提升可信度。但比较戏谑的是,很多宣传有银行、国资、上市公司背景的平台实际上与平台关联度并不大。就好像一个普通人与某一领域权威人士认识,但私下并无过多交往,而这位普通人却打着名人的旗号招摇过市,甚是滑稽。 虽然有一定背景的平台安全系数更高,仍需注意平台与所宣称背景的关联度,至少要有具体的合作资料、照片作为依据,重点是到工商局查询股东是否和前4类有关联。否则那都是平台单方面的傍大腿了。前4类平台虽有一定含金量,但也不能盲目信赖,影响平台的因素很多,此类平台已有兑付危机案例。 三、平台的真实融资状况。上文我们也提到风投背景,但没有具体说明,将其单独列出足见对此因素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说,有过风投的平台大多较为规范,而且由于风投机构都是为了利益进行投资,对平台的盈利模式以及经营状况做过专业的研究与分析,注资后,平台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同时也相当于给平台的相关工作人员一颗定心丸,因此平台能够走得更稳更久,平台出现恶性事件的风险也就更低。一般而言,平台的融资情况可以分为天使轮,A轮融资,B轮融资,C轮融资,D轮融资,能够达到C、D轮融资的平台一般都是有一定规模,成立时间较长的老平台,资历老,抗风险能力也较强。但也并非就是说平台自称有风投投资就真的确有其事,应进行多方考证,防止平台给投资人以及媒体人“烟雾弹”。 四、平台对接资产端的安全性。一般来说网贷平台对接的资产端债权有实物抵押、实物质押、担保、信用、货币基金、票据理财、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就安全性来讲实物抵押、实物质押、货币基金最为靠谱。就模式来讲,由债权打包重组的产品具有分散风险的优势,而单一债权的系统性风险较大,除非有抵押、质押物。 五、平台合法合规运营的法律保障。我们都清楚国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反应在网贷平台上也是如此。原来网贷平台还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打擦边球也能得过且过。但最近一两年随着监管的不断升级与加强,平台的合法合规运营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少平台已经开始与律所合作确保平台在过渡期之后能够安然无恙。因此,对于没有一点法律咨询与法律保障的平台可能遇到的系统性风险也是存在的,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这也是减分项。 六、平台资产流动性大小。对平台而言资金流动性越大,平台所要承担的挤兑风险也越大。因此对于有做活期产品的平台,一定看看平台有无产品限额限购,提现有无限制等措施。虽然对于投资大户而言,提现限制会造成不便,但相对于出现集中提现给平台造成的致命性风险,小小的不便也可理解了。 七、平台透明度。透明度越高的平台风险越低。如果平台对投资者无需隐藏,只想实事求是经营,那么提高平台信息透明度,有利于平台征信。反之,对于那些信息有所保留(不包括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的平台,发生恶性事件的风险肯定更高,因为债权风险高、坏账率高,怕投资者不投资,所以才会隐藏。 八、平台团队的专业程度。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半壶水的团队可能在运营造势上不会差,但真正在对资产端进行考察审核时劣势毕露无疑。主要在于不清楚行业的审核标准与关键点并且经验不足对核心的风险防控措施不够及时、严谨。而风控出现问题对应的就是平台坏账,一旦坏账上升到一定比例,平台离倒闭就不远了。所以,一般风险低的平台都极其重视平台风控,重视团队的金融专业素养。 九、平台的发展基调。一般靠谱安全的平台都是持续而稳定的,每个月的月度成交量不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但如果一个平台上一个月的成交量还非常低迷,这个月却出现了巨幅增长,那么这个平台有可能是准备高息诱惑,大博弈一场,然后提钱走人。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跑路的平台在跑路前利用天标或者短期标吸金的事件在网贷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当然,判断网贷平台风险的参考因素还有很多,上述9个只是其中比较核心的部分。在以后的日子中,笔者还将就平台的风险评估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