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的手机突然变静音时,千万要当心了!也许这个时候,您的手机正在被不法分子暗中控制,您的支付宝、银行卡…… 武汉一位许女士她因患甲状腺疾病在医院治疗,突然发现手机微信和短信变成静音,想调出声音,结果还是静音。其当时以为是手机出故障,没有在意。直到下午再看手机时,才发现与银行卡关联的支付宝内有14笔支出,共计上万元! 人在医院治疗,手机和卡都放在身边,没有人拿过,也未丢失过。联想到微信和短信突然变成静音,而且自己怎么也调不过来,许女士怀疑是被人用木马病毒程序将手机控制,然后将钱转走。 类似案例不止一起 男子点开短信链接手机变静音,银行卡被盗刷万元 2015年12月31日晚,在沈阳做生意的智先生手机传来自称老友发来的信息,便顺手点击了短信上的网页,点开之后,并没发现什么内容,与此同时,短信收到两个信息,一个是“激活成功”,一个是“软件安装完毕”。见手机也没有什么异常,智先生也没在意。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智先生醒来后,翻看手机有10余个未接来电,查看手机才知,手机变成静音,随后看到有60余条短信提醒。自己的两张银行卡共计被盗刷1万余元。 银行卡在身上,5万存款只剩下300多元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揭秘!手机中木马病毒,骗子如何将钱转走 验证码是金融机构在用户进行诸如修改密码、转账等操作时,向用户预留手机号码中发送的一次性密码,没有验证码无法进行操作。而要想获取验证码,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向目标手机发送木马病毒。 1. 植入木马 骗子广发打折优惠、假扮熟人等短信,链接网址植入木马病毒。 2. 运行病毒 受害人点击安装软件后,木马就寄生在手机运行。 3. 监控手机 骗子随时掌握受害人在手机操作过的银行卡信息。 4. 盗取信息 骗子盗取银行卡号,开通快捷支付,截获验证码。 5. 刷走钱财 骗子操纵开通手机理财服务,把钱从银行卡转走。 警方提示 手机短信收到陌生号码的诸如“聚餐照片”、“老同学照片”、“打折优惠”等可疑链接,切记不点、不回,要马上删除。银行卡已被盗刷的受害者,最好马上解除全部网上支付绑定,并对手机进行刷机,或直接更换手机。 ...
近年来汽车众筹模式悄然兴起。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中国运营中的汽车众筹平台达到56家,行业累计众筹金额达到51.5亿元。但目前已有平台跑路,非法集资风险不容忽视。 简单来说,汽车众筹的模式就是“合伙购买并出售二手车牟利”。一般平台的操作模式如下——众筹平台先募集网民资金,即为众筹,此后用这些资金购买二手车并随后出售,获得的差价扣除手续费之后按照投资人出资比例分成,汽车众筹平台收取管理费。 汽车众筹平台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据统计,56家平台中,山东省占到57.1%的比重,其余集中在苏浙地区。7月和8月,每个月新上线平台均在10家以上,月度众筹金额分别超过9亿元和11亿元,与二手车交易淡季呈现出明显的反差。 目前汽车众筹行业集中度较高,项目和资金主要集中在上线时间较早的大平台上。数据显示,2016年8月,规模靠前的15家平台众筹总额达到10亿元,占行业整体的86.7%;项目总量1942个,占行业整体的72%。 靠谱众投预计,9月开始,二手车交易市场将进入旺季,预计年底汽车众筹规模将攀升至120亿元以上。但与此同时,平台跑路和关停的事件接连发生,风险尤其值得关注。 今年8月3日,运营仅9天的“金福在线”卷款跑路,涉及金额500万元左右,约有100名投资人资金受损,这是汽车众筹首例恶性跑路事件。 靠谱众投分析师表示,相对于P2P(网络个人借贷)产品,汽车众筹因其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参与,但是行业尚处于监管真空地带,平台实力参差不齐,参与人员鱼龙混杂,投资者应保持谨慎。 业内人士指出,汽车众筹平台的本质为债权投资,和P2P类似,但是却不受P2P相关规范的监管,且多家汽车众筹平台由P2P业务转型而来,风险不容忽视。 靠谱众投 kp899.com:你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国内知名学者胡泳在解析以太网发明者梅特卡夫的预言“永远在线”时说,接下来是虚拟现实技术登场的时代,永远在线的生活将加速到来,人们会越来越多用VR技术去实现现实生活,比如坐在家里环游世界、看病或是参与课程,并且完全由身临其境的感觉。 去年下半年O2O遭遇滑铁卢,VR似乎接任成为新的风口。Digi-Capital的一组数据常被引用:2016年一季度,国际市场上VR/AR的投资达到了17亿美元,其中近10亿美元来自中国。今年2月,阿里巴巴领投了AR初创公司Magic Leap的一轮近8亿美元的融资,盛大网络宣布投资The Void并将在中国建立The Void VR主题公园,8月网易宣布投资NextVR。 此外,在电商领域内,各家也有尝试,譬如,阿里巴巴的Buy+,京东的VR购物星系。在视频领域,爱奇艺、乐视、优酷和搜狐相继推出了自己的VR计划。 阿里巴巴在今年3月宣布成立VR实验室(GM Lab),将在2016年9月上线测试虚拟购物项目Buy+。 但是,正如红杉资本的麦克莫里兹所说:“在飓风中,我们也忙得人仰马翻,脑子也都没办法再理性地思考了。”固然是火,但VR的风口是真是假呢? 记者就VR热的相关问题与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进行了交流。杨歌认为,“大家现在非常恐慌,不知道钱往哪个地方放”,但VR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与O2O的幻灭有相近之处。杨歌指出,VR距离成熟硬件的水平还有很长距离,当务之急是建设可供开发者使用的基础平台。 人物介绍 杨歌:星瀚资本合伙创始人,连续创业者,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职于毕马威中国、大江投资和北国投,投资项目包括户外星球、言几又、甲加由、绚味、V.Fine音乐、口碑街、人人财等。 星瀚资本:成立于2014年底,关注中早期的TMT相关投融资,重点投资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企业升级、工业与制造升级、供应链升级、第一产业升级)、科技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生物技术)与文创领域(文化娱乐,电影视频等)的中早期项目。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最新报告,到2020年全球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市场营收将从当前的52亿美元增至1620亿美元,即未来五年全球AR/VR市场年增长率将高达181.3%。 VR不仅仅是个头盔 记者:VR在中国发展目前处于什么水平? 杨歌:有些人把VR等同于眼镜、头盔,其实这只是非常小的部分,而且相当不成熟。VR是所有东西的虚拟组合,比如,墙上的玻璃用激光投影的方式显示出来,每个玻璃都有自己系统,它们之间进行交互。 目前VR距离真正完善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现在能称得上智能硬件的东西,我觉得只有手机和PC,VR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就像手机看起来只是一个硬件,但里面有非常多的专利,这不是一两个公司就能搞定的。 根据智东西的报道,手机盒子已成为VR硬件产业中商业化最为成熟的品类,其价格不断被压缩,3月以来从最初50~60元的单价一路下滑,到现在最便宜的手机盒子只要11块就能买到。 记者:VR真正成长为智能硬件需要哪些条件? 杨歌:首先,VR需要很多成型技术来支撑,比如说全息影像、3D摄影和屏幕间的PASS(平台服务),这些全都到位后,再由一个大公司而非山寨小公司来整合。当所有的接口都打通,能通畅地传递数据,硬件就基本成熟了。 硬件成熟之后还要有一套系统。所有智能化设备之间都需要有系统承载,不能说随便买一个开发板,装一个芯片,芯片中镶一套自己开发的系统,这样的VR完全没有联通性。VR需要有像iOS和安卓一样通用的系统,开发程序员可以在上面根据这套开源的代码工作,内容在电视、墙上投影、盒子、3D影像、VR上都可以呈现,那个时候可以达到全开源。有了这样的生态,才会有社交、内容、游戏,这是一个搭建的过程。 记者:现在差距在哪里? 杨歌:目前VR行业还没有明确的OS(操作系统),底层技术尚不明确,连硬件、光学仪器、运动仪器、人体工学仪器这些基础配置都没有系统化,就急着在上面做内容转化,等基础设施成熟后,现在的工作就是无用功,将被全盘颠覆。 做个类比,15年前我们就能在摩托罗拉爱立信或者更古老的手机上面玩移动梦网,很有未来感,但体验并不好。价格贵,网络不稳定,打开过慢。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底层软件不开源,基础设施都没有做好,那个时候的开发公司后来全都死掉了或者转型了,只有后来基于安卓和iOS两个系统的才成长起来。VR更是如此,现在是“赶鸭子上架”。 为什么短视频直播到今年才爆发?20年前实现不了吗?如果用拨号上网,找个科技公司当时也能做。但是,那个时候运营商不稳定,运营商素质不够,压缩解压的算法没有完善(视频流传输过程中需通过压缩解压),标准化达不到,成本也很高。但现在不一样,压缩解压、CPU硬件、传输网络的速度的水平都到了,这样用户体验才足够好。 我本人其实非常喜欢智能硬件,家里的摄像头、空调都可以通过手机控制,但这些智能硬件没有意义,而且经常坏,我已经经历了两个公司的倒闭。因为它们过于超前,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无法相互支持。 9月6日京东成立“电商领域首个VR/AR产业推进联盟”,联合30多家VR/AR上下游企业,包括VR/AR的硬件设备厂商、算法及系统制作商以及内容供应商。 明明那么Low为什么还这么火 记者:你刚才说自己很喜欢智能硬件,有投过VR相关的项目吗? 杨歌:有的公司会在智能硬件这个赛道布7~10个公司,部分公司为了布局至少会投一两个,但我特别庆幸,尽管喜欢,但我一个都没投。 中国是一个消费购买力驱动的市场,智能硬件相对不成熟。对于中早期企业来讲,自己没有方向,不能钻研技术,必须通过做得好玩,把成本降低,跟别人竞争,做一个消费者喜欢的东西。 记者: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VR获热捧的背景是什么? 杨歌:大家现在非常恐慌,不知道钱往哪个地方放,资本在寻求新的赛道。除了智能硬件,今年年初有三个行业特别火,第一,医疗(大健康),但发现看不懂,周期长,动辄10年的时间承受不了;第二,文娱IP,但是真正能把内容做深刻的很少;第三,运动,特点是垂直,体量小,百万量级,暂时不大可能形成大平台。 记者:VR让人联想到过去两年的O2O,后者盛极一时,但最终盈利成问题,资本也不愿意继续烧钱,你觉得VR行业会不会重蹈覆辙? 杨歌:O2O至少互联网思路成熟,相比之下,VR的泡沫有过之而无不及。 O2O是一个概念:当互联网普及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把一定商业模式部分转移到线上来进行尝试,然后产生一种新的消费方法,但并不妨碍原来线下的消费模式。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衣食行O2O可以,其他非刚性的很难,就连住因为是大金额低频的事情也不行。车联网、餐饮互联、电商、上门洗车、家装、宠物养护等等,这些不刚性的行不通。创业者不管三七二十一都O2O,这不尊重历史价值。 第二,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方式。传统商业门槛比较高,玩家通过垄断获得定价权,但这种方式在互联网行业里不稳定,它的门槛低得多,只能玩“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方法,比如游戏、广告和电商。 记者:不管是滴滴,美团似乎都没有找到你说的“猪”,也就是好的盈利点。 杨歌:O2O行业都没有,但都没有不证明是对的。现在普遍处于亏损状态,VC给钱,一旦哪天钱烧完了就完蛋了。 记者:你觉得现在VR所面临的泡沫本质上和去年O2O遇到的一样吗? 杨歌:中国的产业泡沫根本上都源于投机。因为人口多,市场容易,品牌大的用户多,而不是技术深的吸引人,所以大家选择把重点放在市场运营上,而不去做深科技。一旦花钱做技术研发,就会被做品牌的人打死。没有市场影响力,就融不到钱,做不下去,所以在中早期阶段就开始形成恶性循环。我见到很多公司在早期阶段市场营销所占比例达到70%以上,非常荒谬。 然而,美国不是。在美国大公司提出明确的技术需求,然后去收购中小型技术公司,这些公司只干技术,不干市场营销。 中国市场太急功近利,技术底蕴、产品深度达不到,用户体验差,也就导致用户忠诚度低,所以中国迭代速度特别快,马上起来就死了。这个过程的周期也在缩短,人人是三到五年,微博是两年,到2016年差不多达到两个月。大家根本不做底层的东西,大多在投机。 继谷歌7月初宣布安卓版Chrome浏览器虚拟现实化之后,百度将在9月上线VR浏览器 深科技还是要看美国:大公司主导 记者:正确的成长路径是什么样的? 杨歌:在美国,智能硬件的产出是一条产业链,由大公司提出技术需求导向,即“未来十年之内我们要把什么干到什么样子”,为此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该由哪个行业产出,盯着哪些VC做,VC去找中早期的企业,中早期的企业再去实验室去挖掘相关技术人才。 但是,中国玩法跟美国不一样。我们的大企业家看到的是市场,并非以技术为导向。国内市场拼的是哪家市场大,吸纳的客户足够多,拿到的资金充足,等把对手干掉之后形成垄断再慢慢搞技术。在这样的环境下,现在市面的智能硬件或者VR都还叫玩具,没有任何技术价值。 智能硬件最重要的不是硬件本身,不是找个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俗称“代工”) 直接拼装,再做个设计就有产品了,这叫玩具不叫智能硬件。 记者:真正能被市场接受的VR需要具备怎样的特点? 杨歌:第一,人性化。跟现在的形式完全不一样,绝不是把一个盒子放到脑袋上的形式。未来成熟的VR一定是用户体验感好的、使用方便的,不是一个人自己在家里用的,否则没有忠诚度。 谷歌眼镜都没有让人觉得用户很友好,它呈虚像在玻璃板上,体验并不好。美国很多车载HUD(平视显示器) 还不错,但还停留在辅助性的层面上。 第二,系统化。单纯一个VR没有用户体验感的。VR最终的形态是一套非常灵活的芯片加上显示器,比如一个桌子,桌子面是一个特别薄的LED,芯片装在桌子腿上,里面有WIFI模块、视频进场模块。当到这个水平,才真正叫VR。 美国康宁玻璃公司制作了一段关于想象未来生活的视频短片《A Day Made of Glass》,到处都是屏幕,屏幕背后都是有芯片的,这就意味着到处都有它的系统,不同系统被对接起来。手放到桌子上,一下就变成屏幕了,我在上面写东西,离开时手一划文件就到我的手机里了。这个才是虚拟现实,到处都是现实。 记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你说的这个程度? 杨歌:VR要实现一套人性化、系统化的东西,底层的技术已经具备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工程,真正配合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个别厂家使用的协议也不是标准化的,要由大公司去做平台,大家在这个基础上搭建,那个时候才会进到VR。 历史上都是硬件发展完了,软件在上面大发展。软件就是做硬件这些人提供开源代码,让所有人进行开发,有人开发出来了非常复杂的东西。直到硬件的计算力和表现形式不够的时候,这一代硬件才被迭代掉到下一代,比如从PC到手机的过程。相比作为成熟硬件的手机,VR复杂度远远达不到,盒子、眼镜也全不行,离载体还有很远的距离。 手机的进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从大哥大到翻盖的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最后到苹果,到达今天的程度。现在的发展速度要比手机的时代快,但单纯技术可能比较快,但人的适应能力稍慢一点,所以大概还要花五到十年的时间。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媒体还是老百姓,提到互联网金融,尤其提到P2P就会连连摇头,把互联网金融等同于了P2P,又把P2P等同于了骗子。但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作为国家提倡的“普惠金融”的重要落地方式,作为金融行业的大势所趋,也作为老百姓工资外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已经进入了一个 “良币驱逐劣币”的态势。为什么这么讲,凤凰文创专门找到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明雄一一解读各中“要害”。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整个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称之为发展元年的2013年,到2014、2015年快速发展,再到今年2016年,其热度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但其实老百姓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整体还是比较片面的,比如,认为在理财上有余额宝可以投资,买点P2P有收益,这些就被当作互联网金融的全部了,但事实上不是。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金融、资金融通,所有这些过程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也就是说,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都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简而言之,叫作金融互联网化。还有另外一类,以余额宝为代表。余额宝给老百姓零门槛、通过一种能24小时、更便捷的方式去买卖理财产品的方式,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低门槛、便捷性、高效性。 你想余额宝有一亿多用户。如果让“全宇宙最大”的工商银行去把产品卖给一亿多人,需要多少人,多少时间,多少网点?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它一方面把原有的一些金融业态互联网化,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金融行业一些想得到但做不到的事情,甚至是原来想都想不到,现在可以做到的事情,这个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魅力。 所以说,人们现在讨论的P2P,只是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我也特别想让老百姓了解,互联网金融是包罗万象的,整个想象空间十分大。而且从整个市场规模来看,它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有数万亿,数十万亿,甚至数百万亿的市场规模。所以我们是非常非常看好互联网金融的。 金融和互联网这两个收入很高的细分行业碰撞在一起时,会发生爆炸式的发展。但发展到今天为止,作为重要的分支P2P规模有多大?整个的存量还不到一万亿,相当于不到中国存款市场一百万亿的不到百分之一。所以我最近在好几个场合的演讲题目叫《互联网金融,小荷才露尖尖角》。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老百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P2P实际上导致了高利贷的萧条 从去年的12月8日易租宝等P2P产品出问题之后,媒体以及包括网络上流传一种误解,认为互联网金融等于P2P,P2P等于骗子。对于这两个误解,我前面已经回答了第一个误解:互联网金融不仅仅局限于P2P。第二个,P2P跟骗子是不可能划等号的。 我们先看看P2P的本质是什么?P2P的本质是个人或者企业有借贷需求。不管是要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消费性贷款,还是企业进买原材料、购买设备、雇人、买地、研发等生产性的需求,都有很刚性的借贷需求,我们原来都是通过银行这些传统金融服务提供信贷产品,但大家知道,银行的门槛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可很多人却都有真实的需求,于是产生了民间金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高利贷。 高利贷本身不是贬义词,它是一种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只是相对来说,利息会比银行的借贷利息更高一些。但这种高利借贷方式效率低下,民间借贷不可以你一个人一个人地去问,导致借贷过程成本比较高。P2P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我个人在平台上经过审核后发布借贷需求,老百姓看到之后来投标,来满足理财需求,因为我们之前的理财渠道是非常少的,P2P的出现让老百姓以一个相对低的门槛获取相对比较高的收益,至少有7%、8%、10%、15%……甚至到18%、20%的收益都有。这样就会有大量的人愿意在网上出借自己的闲散资金,获得较高收益。同时借款人通过P2P获得以前从常规渠道获取不到的资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入口 “普惠金融”会随着出借人越来越多,整个借贷成本越来越低。我专门问过一些做高利贷的人士这几年业务情况怎么样?他们说不大好做。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点是传统行业、经济形势不大好,逾期不良率比较高,导致不好做。第二个原因也是最本质的原因,就是现在P2P太火了,导致借款人都不找放贷人借款了。比如之前借款利息是4分、5分,而P2P行业利息却是2分、1分5、甚至1分就可以借到钱,所以人们不找放贷人借款了,他们只能把钱借给更为劣质的借款人,反过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高利贷行业就不好做下去了。 这就意味这那句话:如果人人都放高利贷,那么世界上就没有高利贷。 “良币驱逐劣币”的趋势已经形成 很多人都在关心互联网金融行业有点鱼龙混杂,政府管理也开始严格。比如,很多城市都暂停了投资机构或者投资中心,包括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信息服务等等的注册,问我怎么办?我说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任何监管必然是滞后的,不可能超前。就像前面说的,肯定是从实操到研究,再到监管,政府现在组建了互联网金融协会,其实也是要把这个行业往好了引导。所以,所谓的政府一刀切,开倒车,互联网金融不行了,不可能啊。你根本没有见过中国骗子行业协会,中国传销行业协会,没有,但有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所以中国互联网金融只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至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变化,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第一个是市场化层面,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2015年则可以看作是“市场化的良币驱逐劣币”。 什么叫做良币驱逐劣币?从2014、2015年开始,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因为比较火,比较有前途,所以大量的机构、巨头,包括BAT,包括一些国有企业都进来了。所以整个人才的价格被抬上来了,营销成本、推广成本、以及找资产的成本都被抬上来了,这其实已经把一些草根平台,一些风控做得不严的平台都排除在外了,我们称之为“市场化的良币驱逐劣币”。 到今年,随着政策的变化,尤其是去年7月28日央行等十部委出台的《指导意见》,包括今年8月24日银监会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实很好的明确了网络借贷平台的一些红线,其实给了一些优质平台更好的指导,让它们更踏实地开展业务。同时也会导致一些骗子或知识不够的人无法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 至于现在人们所担心的不能注册等问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就好比现在已经鱼龙混杂了,水比较浑浊了,那么水的入口必须得卡一下,减缓增量、梳理存量,把存量梳理好了,再按一定的门槛、标准放开增量,整个互联网金融的生态也就会更好。 所谓我们提倡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包括它的分支P2P的健康发展,其实就是去满足,也是践行政府所呼吁的“普惠金融”,更好更多地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解决它们的融资困难,同时提升老百姓工资以外的财产性收入,都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
9月12日,怀化市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朱治龙出席会议。市委宣传部、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怀化银监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市公安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要通过对互联网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清理整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互联网金融业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遏制互联网金融案件及非法集资高发频发势头;通过总结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建立与完善长效机制,实现规范和发展并举,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积极作用。此次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以P2P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业务;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领域广告等为整治重点。 朱治龙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危害性,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有效防范金融诈骗行为。他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加强学习,把握上级精神。各部门需要履行好专项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充分配合,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宣传部门要积极进行风险警示宣传,提高投资者风险甄别和防范意识;金融监管部门及工商部门要加强资金监测、排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向有关部门提供可疑流向,堵塞漏洞;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威慑力。要强化基层防范意识,筑牢基础防线,要加强考核,落实责任。让怀化市场变成有序、安全的市场,让百姓的资金真正的流到合法的渠道、流到实体经济里去,获得合理合法的财产收益。 会上,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怀化银监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等单位汇报了相关情况;传达了全省互联网金融风险专线整治摸底排查工作调度会议主要精神。 ...
9月初,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说明书信息披露指引(试行)》(以下简称《信息披露指引》)1~6号公告,公布了针对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公开转让说明书》信息的最新披露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非银行支付机构”即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被列入名单,作为“一行三会”监管下的持牌机构,这份文件明确了其作为金融类机构挂牌的主体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登陆新三板提供更明确的标准,进一步扫清挂牌障碍。 合规风险 根据《信息披露指引》,六类企业中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属于“一行三会”监管的,为按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持牌企业。 在《信息披露指引》第十二条,针对非银行支付公司的具体需要披露内容包括:网络支付平台、软件开发维护情况,业务风险事件、客户风险损失发生和赔付情况等。 此外非银行支付机构如单独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向客户提供资金归集、预付卡、融资、理财、征信、营销等增值服务的,也需要详细披露相关增值服务开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合规性。 新三板资深研究人士布娜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布信披指引体现了监管的完善,第三方支付在央行监管之下,该类企业挂牌又在股转监管之下,对于此类企业的资本市场行为,央行和证监会必有其通盘监管考量,信披的完善应该仅是第一步。 今年1月,来自券商渠道的消息称,新三板拟叫停所有类金融企业的挂牌。而第三方支付被归为与小贷、担保等公司一类的其他金融范畴。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确认。 5月27日,《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对金融类企业划分为三类分设不同的挂牌准入标准,三类企业分别为: “一行三会”监管的企业,也即持有“一行三会”监管机构颁发的《金融许可证》等证牌的企业,允许按现行挂牌条件挂牌,但挂牌后实行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二是私募机构,允许挂牌,但需满足额外的挂牌条件,以促使其“服务实体经济”;三是其他具有金融属性企业,由于监管政策尚未成熟,为控制金融风险,暂不允许挂牌。而在其他具有金融性企业中,只包含了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公司等。 业内人士薛洪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份文件应该已经明确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属于第一类企业。“而此次针对第三方支付的信披进一步明确,反映出此前通过两次牌照续展,监管机构基本理顺了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原则和思路,整体看,行业风险已经处于可控范围内,有助于股转系统提出更准确合理的信披要求。” 前景诱人 去年12月底,股转系统发布了资和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和信”)申请挂牌上市的公告,据悉,目前资和信处于反馈意见回复审查阶段,公司拟挂牌即推出做市业务。 公开信息显示,资和信目前是业内少数几家拿下全部支付业务牌照的机构之一,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全国)、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全国)等资质。业务覆盖全国二十多所城市的“商通卡”即是由资和信旗下子公司发行和管理。今年8月12日,央行发布公告了对首批27家非银行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续展决定,资和信成功完成续展。 但资和信是否能进一步进入创新层还需要等待后续结果。股转信息显示,资和信自今年4月底完成第二次反馈回复后就无新的进展,布娜新认为,其之前披露的公开转让说明书的数据还需要结合新的信披要求进行补充,是否能进入创新层需要参照最新的财务数据。“其实不管是否进入创新层,只要可以挂牌新三板,对公司而言就是巨大利好,加之公司拥有的牌照资源稀缺,登陆新三板之后对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也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根据此前股转系统公告,资和信2014年度、2015年1~9月营业收入分别为4.23亿元、2.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5847.40万元。在薛洪言看来,股转系统此前为创新层企业设定了三套并行标准,对拟挂牌企业申请直接进入创新层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发行市值不低于6亿元,发行对象中应当包括不少于6家做市商,且融资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要求相对容易达到。 此前新三板已经存在一家拥有预付卡和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挂牌第三方支付机构——汇元科技。据汇元科技2016年半年报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其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0亿元,同比增长74.11%;净利润为6611.19万元,同比增长71.33%。 在薛洪言看来,一方面,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仍属于相对稀缺品种,更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另一方面,就第三方支付而言,随着监管政策的明朗化,悬在行业头顶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已经消除,且在行业整体并购重组加速的背景下,相关标的不论是并购别人还是被并购,都能增强其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
对于主流金融机构的交易员来说,货币交易一向是一件费钱又费时的工作——整个交易流程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人,每个人还都要从中”捞一笔”。而高盛集团近日提交的一份专利申请显示,他们似乎是准备用区块链技术来革新这个行业。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9月8日公布的专利申请显示,高盛集团的申请提交时间为2015年3月。文中大概介绍了高盛集团计划利用分布式账目技术(也就是常说的区块链技术)完成外汇市场交易的计划。这也是高盛集团首次提交的区块链相关专利申请(尽管2015年11月公布的另外一个专利申请显示高盛同样在寻找比特币形式的交易员专用数字货币)。 过去这些年各大银行一直在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项目都还处于初期阶段。不过这其中也的确出现几个不错的系统,比如比特币和Ripple。比特币每天可以处理18万笔交易,而瑞士联合银行和桑坦德银行也已经与Ripple集团达成合作。但是高盛在其专利申请中提到,上述这些系统都存在弊端,在受到高度监管的金融服务行业尤其如此。 申请提到:”这些系统在隐私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因为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比特币区块链上的交易情况。 如果银行的区块链系统是完全透明的,那么竞争对手就能在某笔交易时实施反向交易,浙江大大降低外汇交易的竞争属性。高盛的专利申请还指出,比特币和Ripple系统”也无法为监管机构提供反洗钱所需的身份认定筛查”。 总的来说,高盛集团就是希望将区块链快速高效的优势,与其他关乎隐私、安全和合规方面的技术相结合。比如,高盛集团的区块链系统中的私人交易将采用”须知方可见”的原则,允许监管机构获取数据库中信息,严格遵守反洗钱法规以及客户了解相关法律,对客户身份进行审慎核对。 如今区块链技术在华尔街越来越受到关注,各大银行也开始收集潜在的技术知识产权机会。美国银行就已经申请了多项专利,目前旗下区块链相关专利大约有50个。该银行首席技术官David Reilly表示,申请专利不代表这些机构现在活着未来正在使用这个技术–专利与商标管理局仍然可以驳回这些申请。...
3月,河南一大学生因赌球陷“校园贷”巨债而跳楼,6月,“裸贷”事件曝光。近一年来,校园贷恶性事件不断。而近日,校园贷平台趣分期宣布暂停校园贷地推,转型消费金融。 校园贷何去何从?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学生贷款以消费分期为主,存在着利率过高、多重负债严重、暴力催收等问题。未来,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关注、监管的驱严以及行业规范的逐步落地,校园贷的平台数量会减少,也会迫使一些平台进行转型。 消费分期为主,校园贷利率高 “不得向不满18周岁的学生发卡,”2009年,随着银监会整治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大部分银行停发学生信用卡。而在互联网的催生下,近年来校园贷平台开始抢占大学生市场。 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全国高校的总数约3600家,如按照2600多万名学生,每人每年分期消费5000元估算,分期消费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人民币量级。 巨大的市场潜力之下,校园贷平台的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目前,除了近日宣布暂停校园贷地推的趣分期,还有分期乐、麦子金服、爱学贷等校园贷公司,电商平台京东也布局校园贷市场,于2016年3月推出“校园白条”。而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消费借贷产品“花呗”。 “学生贷款还是主要以消费为主,消费分期形式占据主要部分,”业内人士介绍,按照放贷平台的资金成本计算,学生获得贷款的总和成本应该在12%以上,部分平台年化成本高达100%。“而在额度上,学生的借款金额一般都较小,以3000元左右为主,当然也有部分消费分期授信是根据商品价格确定的。” 业内人士表示,整体看大学生贷款金额和周期都比较小,一般用于购买新潮的商品。“正因为如此,学生群体对实际承担的利率并不太关注,但是各种费用叠加之后,校园贷的实际成本很高,往往会在月息三分以上。” 除了过高的利率,校园贷还存在多重负债严重、暴力催收等问题。 目前放贷平台之间信息共享薄弱,导致放贷方无法确认学生的实际负债导致多平台重复授信。“学生本身自控能力弱,但其可以在多个平台申请贷款,这样可能会产生各种不良后果。” 校园贷平台数将减少,部分转型 今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主要对一些不良网络借贷平台进行监管和整治,同时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8月,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网贷处处长许晓征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会上表示,前期银监会对校园网贷进行了初步的摸底调查。许晓征表示,银监会对校园网贷整治提出五字方针“停、移、整、教、引”。 “目前的监管主要侧重在对学生的信用教育上,增加了需要第二还款来源签字的确认方面,但这实际上加大了校园贷平台的业务难度,”业内人士直言,监管政策是否能够实际落地,并进行有效的监督惩罚等需要期待。 未来校园贷将何去何从?业内人士表示,近一年来校园贷平台数量整体上呈现增长,但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关注、监管的趋严以及行业规范的逐步落地,未来校园贷的平台数量会减少。 今年4月份,分期乐宣布进军白领市场,同时还在开拓蓝领用户。此前,优分期宣布进军非校园消费金融市场。最近的则是9月5日,知名校园贷平台趣分期停止了校园线下推广工作,转做非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业务。 网贷财经分析师预测,整体看今年校园贷平台市场形势表现相比往年预计会有很大的变化。“不论是舆论上还是监管层面上的要求,都会迫使一些平台进行转型。”趣分期的转型是校园贷转型的标志性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校园贷都具备像趣分期一样的转型能力。 京东校园白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校园白条的业务正在梳理中,有进一步消息及时披露。“校园白条在京东金融中占比较小,校园白条的重点不在校园,而是线下场景的拓展。” 麦子金服旗下的名校贷CEO表示,名校贷不会退出校园贷市场,“我们正在进行品牌升级,之后贷款范围会扩大服务群体至白领。” 网贷财经分析师解答 “校园贷不能助长无止境的消费” 校园贷的发展要注意什么问题?监管趋严会带来什么影响?网贷财经分析师做了解答。 10%-13%的利率水平比较合理 1:目前校园贷的实际发展情况如何? 网贷财经分析师:P2P网贷平台为提供“校园贷”服务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直接为大学生提供信用贷款,二是与分期购物平台合作,作为分期购物平台的融资渠道。还有少部分P2P网贷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同属于一家集团。2013年校园贷在国内起步,目前全国从业平台已有上百家,业务上近90%的信贷交易是建立在学生分期消费基础上。 2:许多诸如名校贷之类的APP号称几分钟就能决定放款,这个审核的机制和流程是怎样?是否可能存在缺陷? 网贷财经分析师:针对学生的信贷,少数“微小额”时间较短,线上申请、提交资料,线上审批、放款,无论从成本或是风险角度都可以承受,不过多数仍会搭配线下审核及面签环节,以偏概全的“分钟计”适合营销,不代表企业真实风控能力。 3:此前也有极端事件曝出,目前监管部门对催收的政策怎么样?校园贷企业如何执行催收?是否符合相应规定? 网贷财经分析师:对于逾期不还的大学生,平台可以将借款人的资料备案在“不良信用记录”中,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律机关披露逾期大学生的有关信息,必要时还可能对借款人提起诉讼。如果有些平台擅自将大学生的隐私信息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传播,可能会侵犯他人的隐私,严重的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网络上部分校园贷被指责高利贷,利率多高才算合适? 网贷财经分析师:除银行系统发放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外,市场间始终处在高位。对于无收入保障的学生群体,合理的利率水平并不易确定,否则银行面向学生群体的信用卡市场也不至于停掉。 部分校园贷被指责高利贷,主要是部分平台变相收取各种费用,如保险、保证金、滞纳金等,这都导致借款费用的增加。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行业内的平台利率水平大概在10%-13%之间,部分平台还提供分期免息。如果平台不变相收取各种费用,则10%-13%之间的利率水平是比较合理的。 完善大学生征信体系是重点 5:有激进人士认为校园贷应该被取缔,怎么看?校园贷未来的发展要注意什么问题? 网贷财经分析师:不能完全否认校园贷存在的价值。但是需要规范学生的借款用途,不论是银行还是P2P平台如何加强风控防控,是重点,即不能助长大学生无止境的消费。 未来完善大学生的征信体系是重点,不论是P2P网贷平台还是信用卡市场不良事件的发生,关键是目前针对大学生的征信机制并不完善,一个学生可能除了多张信用卡,在不同的P2P网贷平台还进行了借款,如果将来这些信息都互通了,那么会避免很多问题。 6: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做校园贷信用贷款的企业利润空间是否被压缩,转型消费金融是不是唯一的出路? 网贷财经分析师:从今年4月开始,监管层就开始对校园贷加强了监管,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收紧,直接为大学生提供信用贷款的平台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都存在被压缩的可能。目前很多的平台向消费金融转型,平台还可以向“三农”金融等方向转型,还可以向综合类理财平台或者综合类贷款平台转型。 ...
P2P网贷行业在刚刚过去的8月单月实现了1910.30亿元的整体成交量,环比7月增长了4.4%,同比则增长了96%。 8月,网贷景气指数的数值为131.13,延续上月小幅度上升的态势继续回升。以最能反映平台资金流向的贷款余额看,在选取的近700家平台中,有75%的平台贷款余额同比上升,这说明大多数平台资金呈现净流入状况,表明行业仍然处于景气上升期。 更值得关注的是,8月停业及问题平台共有99家,问题平台发生率较上月下降了1.84%。其中,停业转型类型的平台数量占比为57.58%、问题平台的平台数量占比为42.42%,这已经是从5月开始连续4个月停业转型平台数量要超过当月问题平台数量。 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在监管严格的要求之下,小平台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预计未来选择关门歇业的平台数量将继续保持增长,不过良性退出对于网贷行业健康发展无疑是件好事。 网贷余额规模一年增长了164% 截至2016年8月底, 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6803.32亿元,环比7月底增加了3.59%,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5年同期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为2577.62亿元,可见一年时间内约增长了164%。按照2016年以来网贷贷款余额增长速度,预计到2016年年底网贷贷款余额相比2015年年底的贷款余额或许能实现翻倍。 从省份分布上看,网贷贷款余额前五位由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所占据,总贷款余额达到6170.46亿元,占全国贷款余额的90.70%。前五位的省市中,江苏的贷款余额增长速度最快,环比上月增长幅度达到9.30%,8月底贷款余额为235.46亿元。北京、上海、广东仍然是全国唯一三个贷款余额超过千亿的地区,三地的贷款余额分别为2670.82亿元、1535.43亿元、1192.28亿元。纵观全国各省市,发现安徽、湖南、广西等地区贷款余额增长速度较快,均接近10%,增速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北上广继续坐稳前三把交椅 从各省市P2P网贷的成交情况来看,进入统计的29个省市中,有16个省市的网贷成交量环比出现了上升。排名全国前三位的省市分别是广东、上海、北京,其中北京成交量环比出现下降,相比上月连续下滑两名,8月只排名全国第三位。而广东8月的成交量环比7月稳步上升,再次排名全国首位,不过随着上海8月的成交量环比大幅度的上升(环比增幅为15.85%),与广东的单月成交规模差距大幅度缩小。广东、上海、北京8月的成交量分别为480.15亿元、472.62亿元、458.40亿元。前三位占整个8月网贷行业成交量的比例为73.87%,北上广三地相比全国其他地区的网贷规模优势非常明显。紧随北上广之后的地区仍旧是浙江,浙江以241.74亿元的成交量排名全国第四位,环比上升幅度达到9.67%。 除了上海以外,8月网贷成交量环比增长幅度超过10%的还有四川、天津两地的。而另一方面,有部分地区的成交量相比7月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包括山东、湖北、江西、陕西等地区。 8月停业网贷平台近百家 截至8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进一步下滑,平台数量为2235家,相比7月底下降了46家,环比下降幅度为2.02%,而在一年前的2015年8月,正常运营平台为2283家,经过了一年的变迁,网贷正常运营平台数首次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 正常运营平台中,新上线平台数为40家,相比7月33家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停业及问题平台共计99家,相比7月减少了2家。其中问题平台42家(跑路30家、提现困难12家),停业平台57家(停业56家、转型1家)。截至2016年8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了1978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了4213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 在停业及问题平台方面,山东、上海、广东三个省市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上再次都达到两位数,分别达到了15家、16家、16家,累计占整个行业8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的比例接近50%。由于这些地方运营平台数量较多,随着监管逐步明朗后,不合规的平台将逐步退出市场,平台数量也将进一步减少。 P2P的收益率继续下行 符合预期的,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继续下行,8月为10.08%,环比下降了17个基点,同比下降了290个基点。由于综合收益率仍有下降的空间,报告中分析,预计下个月或将跌破10%。 从综合收益率区间平台数量分布看,综合收益率在8%-12%的平台占比最多,为43.99%;其次为综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占比为37.32%,18%以上的高息平台占比较低,为8.47%。 8月份进入统计的全国29个省市中,有26个省市的综合收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8%)。上海、重庆和江苏综合收益率全国最低,分别为8.43%、9.27%和9.74%。北京与平均水平几乎持平,为10.09%。 从8月份各省市网贷综合收益率变动情况来看,29省市中,共有18个省市的综合收益率环比出现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三省是内蒙古、安徽和江苏,分别下降了112、72和58个基点。而综合收益率上升的省市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山西、湖北和福建,分别上升了109、59和44个基点。 平均借款期限约8个月 8月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为8.04个月,环比缩短了0.14个月,同比拉长了1.27个月。虽然8月平均借款期限有所缩短,但仍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从P2P网贷平台平均借款期限的分布上看,八成以上的平台平均借款期限在半年以内。其中1-3个月区间的平台占比为43.73%,环比上升0.50个百分点;3-6个月区间的平台占比为32.85%,环比下降1.82个百分点。半年期以上平台占比仍较少,为17.29%,其中6-12个月区间的平台占比为14.61%,环比上升2.29个百分点。 8月进入统计的全国29个省市中,仅上海与北京的平均借款期限长于行业平均水平(8.04个月),分别为14.47、9.77个月。有17个省市的平均借款期限缩短。借款期限较短的三省市是吉林、黑龙江和天津,分别为1.79、2.2、2.4个月,环比变动分别为延长0.37、缩短0.08、缩短0.46个月。 投资人、借款人数量双双攀升 8月P2P网贷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借款人数继续出现上升的走势。投资人数上升至351.80万人,环比7月上升了1.04%;借款人数达到了135.31万人,环比7月上升了17.26%。投资人数上升速度明显趋缓或与最近数月互联网金融的大力整顿有一定的关系。而借款人方面,借款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尤其是小额贷款的需求较大,这也直接带动了借款人数的大幅度上升。随着《暂行办法》对于借款余额设定的限制,借款人将趋于小额借款为主,这也更将引导网贷人均借款金额进一步降低。同时,平台逐步正规化后也将会给投资人更多的信心,网贷人气也将进一步攀升。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问题平台历史累计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30.8万人(不考虑去重情况),占总投资人数的比例约为3.4%,涉及贷款余额约为187.5亿元,占2016年8月底行业贷款余额的比例约为2.9%。 ...
女子银行内存款“被忽悠”买了保险 欲退款竟发现合同期为104年 9月17日,刘女士向记者反映,2011年6月份,她在中国农业银行购买了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命人寿保险)的一款保险产品,当时向刘女士推销保险产品的人称,刘女士连续5年每年交纳2万元后,能取走10万的本金和分红。刘女士提供的合同显示,保险产品合同期长达104年,2115年6月7日为合同期满日。近日,刘女士想取回已交纳的10万元本金,但生命人寿保险方面告知刘女士只可取出9.8万元。中国农业银行西翠路支行承认刘女士购买的产品是其代理的保险产品。生命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一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刘女士目前要取回所有本金的行为属于退保,只能按当前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退款,所以无法全额退款。 银行存款被说服购买保险产品 刘女士称,2011年6月,她拿着10万元去家附近的中国农业银行万寿路支行(后搬迁至西翠路支行)存钱。到了银行之后,听刘女士说要存钱,一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女子上前向其介绍生命人寿保险的一款保险产品,称此款保险产品收益要比银行存款高。该女子介绍称,刘女士每年只需交2万元,连续交5年后即可取出本金和收益,“她说我当年只用交2万,手头里剩下的8万还可以存到银行,两边都能赚钱。” 刘女士回忆,当时向其介绍保险产品的工作人员穿着和银行工作人员一样,该女子将其带到银行贵宾室为其介绍产品,还为其演算收益,“她当时还说5年缴费期满后,就能把本金和分红都取回来”。刘女士表示,她是在银行里办理的业务,并且个人保险投保单上盖的是“中国农业银行万寿路支行”的章,“因为信任银行我才购买了这款保险产品”。 截至2015年6月,刘女士已连续缴费5年,共计10万元。去年缴费日期过后,刘女士接到了生命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称让刘女士到公司领赠品。刘女士称,她原本准备顺便把10万元本金取出来,但到了公司后提出该想法时,工作人员称要再过5年刘女士才能取回本金,并劝其继续购买该公司保险产品,刘女士没有同意。 9月17日,刘女士与生命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沟通时,对方表示,如果刘女士非要取钱的话,现在只能拿到9.8万元,刘女士表示不能理解,为何10万元钱在保险公司放了六年,如今却连本金都取不出来,还要搭进去2000元。 保险期限104年 目前取本金为退保 记者在刘女士提供的保险合同中看到,保险险种名称为生命红上红F款两全保险(分红型)和生命附加金管家年金保险(万能型),保险合同生效日为2011年6月8日,合同期满日为2115年6月7日。 刘女士称,当时向其介绍保险产品的人说5年后能取回本金和收益,自己就认为合同期限为5年;去年生命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的人称要再过5年才能取回本金,就以为是签了10年合同;但回家后仔细一看才发现,合同竟然长达104年。刘女士说,“这太荒唐了,入保时我38岁,怎么可能再活104年,我儿子都受益不了,得等到孙子了。” 记者以刘女士家人身份联系生命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一徐姓客户经理时,对方表示,刘女士现在想取回10万元本金并不划算,因短期受益不佳,建议客户留作养老。如果刘女士执意取回本金,属于提前终止合同的违约行为,按合同规定,只能根据刘女士投保金额目前的现金价值为其退款。至于刘女士何时能把10万元本金取回的问题,徐经理表示自己也不清楚,需要由公司的精算师按合同终止当天公司的经营状况来计算。 银行承认是其代理的产品 9月17日,记者来到中国农业银行西翠路支行,该支行大堂经理称,刘女士购买的产品确实为万寿路支行代理的产品,但对于为何代理该产品,他称此权限不在银行网点,自己并不清楚该保险产品的详细情况。9月17日,一自称万寿路支行的工作人员给记者打电话称,银行仅仅代理了这款保险产品,投保人要取回本金的话需要和保险公司联系。 记者在中国农业银行西翠路支行的大厅公告栏中看到,该支行目前代理的保险产品包括中国人寿、农银人寿、安邦财产3家保险公司的7款产品,西翠路支行的客户经理、柜员、大堂经理都具备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