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野蛮生长的互金行业而言,评级/排名机构底线应该客观、公正、不作恶。评级/排名机构不应或明或暗开展理财/借贷业务,不应与理财/借贷企业是关联方,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现在互金私营企业开展的所谓评级排名,问题太多:有的自己开展理财业务、有的暗里参股网贷平台、有的与网贷平台属关联企业、有的收钱排名、有的.......,这些所谓评级排名,是根据自身利益、与其它机构关联利益作出,很可笑,没有公信力和可信度,投资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别被误导! 系列一“融360”为例(系列二和系列三,将为大家揭开##之家和##天眼的评级排名黑幕,以及揭露他们为了利益是怎样误导投资人踏入问题平台、他们怎样与问题平台合作、怎样给问题平台做公关忽悠投资人、怎样甩锅等等): 去年年底在行业里有一个备受关注的官司:短融网VS融360。虽然都带一个「融」字,但这两家之间却并不「相亲相爱」。由于对短融网持续性地进行「负面」评价,短融网一怒之下将融360告上了法院,控诉理由是「不正当竞争」。最终,海淀法院判决融360胜诉,理由是短融网无法证明融360存在主观恶意,收集的数据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也无法指出涉案评级体系规则存在明显不科学、不合理之处。 不过今天,笔者并不是来表扬融360的。当我们在评价评级机构的报告时,我们并不期待他能否完全的独立,融360其实也没有做到真正的独立,但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公正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会希望该评级机构「不作恶」,这是我们对一家评级机构,更确切地说,是所有机构最最起码的要求,因为我们很难相信一个恶贯满盈的人说出来的话,这个道理不仅适应于人,也同样适用于企业。 但是,在仔细研究融360的产品序列中,笔者愕然发现,融360竟然也放高利贷,而这已经明显违背国家的相关规定,甚至融360的小贷产品都属于无照经营。接下来请看论证过程。 融360的月管理费高达8% 引起笔者注意的是一家名叫「原子贷」的产品,打开原子贷的APP,产品介绍这一栏是这么说的:「原子贷是由融360提供的在线申请无抵押信用贷款产品」。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原子贷是由融360开发的,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原子贷的性质其实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小额贷款,简称小贷。 原子贷更「吸引」我的是其费率,详情见下图: 那一行被认为缩小字体的段落更能说明问题,仅摘录如下:「贷款5000元,期限为6个月,每月还款最低871,最高1306元」。换个更直观的说法,贷款5000元,期限6个月,最少的还款金额为5226元,年化利率为9.04%,最高可达7836元,年化利率则为113.44%。 而按照原子贷的说法,具体你费率需要根据用户导入的信息(主要是信用卡账单、芝麻信用分等)设定,也就是说用户信用的高低决定 了其适用的费率。目前我们并不知道原子贷用户适用费率的分布情况,但是按照我们对小贷与消费金融市场的了解,依靠原子贷这样的平台借款3000至4万元(这正是原子贷的借款额度范围)的用户人群往往信用表现不会太好。即使我们取一个中间数,得出的结果也是相对惊人的61.24%。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认为笔者大题小做了,现在小贷、消费贷款实在是太混乱,原子贷的利率根本不算什么。此前曾有媒体计算了市面上78家比较知名的的现金贷平台,平均利率158%,其中最高的「发薪贷」年化利率可达598%。 这么说起来,原子贷算是良心平台? 错,大错特错!无论是开发了发薪贷的中赢金融,还是现金巴士、魔法现金之类的新兴平台,其业务目的都只是赤裸裸地赚钱,他们成长起来的环境就是如此血腥。但是融360不一样,你是一家评级机构,如果连你都参加了这种罪恶的游戏,那么你的公信力也就不复存在了,至少你无法也不敢去客观评价现在如此混乱的现代贷行业。我们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无法相信双手沾满血腥的人能说出真话和实话。 媒体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而且浑身冷汗:「这个金钱场,最冰冷的底线,居然是死亡。」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融360的CEO叶大清。 在2015年12月的一个颁奖典礼上,叶大清获奖「年度十大创业家」,他还在演讲中说,「创业路上不要迷失方向,互联网金融创业最关键的不是有所为,而是有所不为,后者更重要。」 (叶大清在颁奖典礼上) 在同一个演讲中,他还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第三方独立开放平台。中国有3000家P2P公司,别人在做最流行、最赚钱, 赚快钱的事情,我们的模仿者耐不住寂寞,去做股票配资,去做P2P,做线下理财,我们却坚持了不做。因为这些诱惑会使我们迷失大方向、迷失判断。我们坚持不碰钱,坚持做互联网金融的送水工。」 对于他的这些话,我只想弱弱问一句:自己打自己的脸,到底疼不疼? 融360可能会叫屈,因为原子贷APP页面也说了,「原子贷的资金来源之一是由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它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第14家消费金融公司」。但是笔者认真研究了原子贷,都没发现其他的资金来源是什么,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原子贷的资金来源可能是晋商消费金融和融360自己。 即使融360将一部分利率交给晋商消费金融,但是管理费总该是由融360收取的吧,因为借款、还款全部行为都在原子贷APP中完成,无需再前往晋商消费金融的页面,而月管理费为0.3%-8%,这也就是说,月管理费有可能高达8%,年化利率为96%。 在一篇被腾讯删掉的分析捷信的文章中,笔者深入分析了消费金融收取高息的违法之处。2015年8月,最高法院关于《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段话就简单地话来说就是,年利率24%以下的债务受到法律保护;24%-36%之间的利率不受法律保护,但只要是自愿约定的,那也是合理的;但如果利率超过36%,那就是非法的。 但是在高法规定36%为最高利率的同一司法解释中,高法还规定:「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所以这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小贷公司是否是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很「遗憾」,大多数从事互联网小贷业务的公司并不是监管部门批准设置的金融机构,而其中就包括违规开展业务的原子贷。接下来,深扒融360的原子贷。 深扒原子贷:先上车后买票 「先上车后买票」这句俗语放在商业环境中大多数时候指的是在未取得相应资格和牌照的情况强行开展业务,很多时候,这样做「无可无不可」,但在金融行业中,这样做就明显违规了,毕竟「金融无小事」,一旦监管不力,很容易就发生类似e租宝这样的群体性事件。 传统小贷公司由于其业务开展受到地域限制,因此发展并不是很快,也不受到资本的欢迎。但是伴随着互联网小贷业务的开展,业务不受地域限制,在加上其高的吓人的利率,互联网小贷公司很容易就实现「小投入大产出」。因此目前互联网小贷牌照正在受到各家公司的热切追逐,牌照价格也水涨船高,据说已经达到数千万的价格。 由于小贷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小贷公司的设置都需要当地金融办的批准,因此一些有政策优惠的地方就成为互联网小贷公司的聚集地,其中就包括重庆和广东。去年12月一篇新闻报道中偶然提到,「已经聚集了包括唯品会、复星集团、金螳螂、保利集团等在17家互联网小贷企业,另外有包括滴滴打车、趣分期、融360等多家企业排队申报。」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个关键信息,融360还在排队申报互联网小贷牌照。按照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融360目前还拿不到牌照,而且,如果它拿到的话,至少有新闻稿会出现在网络上。而这也就意味着,融360目前还没有资格开展互联网小贷业务,原子贷可不只是一个导流平台,晋商消费金融极有可能只是提供了部分资金,还有就是起到了增信的作用。 原子贷的官方微信和微博页面都显示,原子贷的运行方是融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腾保理)。 股权结果显示,融腾保理是北京融汇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融汇金融),融汇金融与融360的运营主体北京融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世纪)不仅办公地址和办公电话一样,股权结构也高度类似,完全称得上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融汇金融的地址与股东信息)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原子贷是由融360出品,但是由融腾保理具体经营。融腾保理的工商注册信息见下图: 大家需要特别注意融腾保理的经营范围:保付代理(非银行融资类);从事与商业保理相关的咨询业务;从事担保业务(不含融资性担保业务);供应链管理。(以上各项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商业保理公司的主管单位是商务部以及各地商委。根据2012年发布的《商务部关于商业保理工作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商务部强调:「开展商业保理原则上应设立独立的公司,不混业经营,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金融活动,禁止专门从事或受托开展催收业务,禁止从事讨债业务。」 所以原则上来讲,融腾保理开设小额贷款业务是违规的。 但是也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融腾保理实际上是为晋商消费金融做保理业务。但是这种情况下,那么原子贷的业务应该主要由晋商消费金融来处理,而这已经与我们操作原子贷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而且就在智联招聘网站上,融360还在向外招聘催收专员,招聘单位北京融联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则是叶大清掌控的另一家壳公司。不知道旗下只有一款现金贷款业务的融360招聘催收专员的目的是不是就是为原子贷服务的。 融360想上市 按道理说,融360不应该缺钱。截止到现在,融360已经完成4轮融资,光光2015年的D轮融资,融360就从赛领资本、云峰基金、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手中融到了10.35亿人民币。 (红杉资本沈南鹏) 但是融360有着更高的目标,叶大清过去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了他对上市的渴求,尤其是在国内主板上市的企图,对于国内创业者而言,上市敲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巅峰时刻,那滋味可能比「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还要更带劲一些。但叶大清也曾透露过,融360并未实现盈利,而企业盈利是在国内主板上市的硬性条件之一。 (最近刚刚完成上市敲钟仪式的王卫不仅身价暴涨,还成为了媒体的宠儿) 因此,无论是在投资方的压力,还是上市的宏图位置,融360都有着强烈的盈利动机。小贷则是目前互金领域赚钱的不二之选,高额的利润已经让各类资本蠢蠢欲动,其中就包括融360。可是,叶大清好像忘了,融360可是秉承「客观公正」的评级机构之一啊。如果连融360都去赚那些淋着血的黑金,那么融360的报告还有谁会相信吗?如果连根都烂掉了,树枝再茁壮也只是假象。 行业里,融360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其它所谓的P2P网贷评级排名机构,评级排名的黑幕会让你叹为观止!系列二、系列三将详细揭露! ...
私募机构参与做市是新三板市场一项新的尝试。去年12月,10家私募试点名单发布。根据媒体报道,10家做市私募近期进入进场验收阶段。这意味着新三板市场的私募做市即将正式开启。4月17日,一进入到试点名单的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已经筹备好,很快将实施。”但其未透露具体的时间表。业内人士表示,私募机构开展做市,有利于丰富新三板市场做市机构类型。 推动私募做市试点 2016年9月,《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专业评审方案》发布。这一文件的发布及实施,标志着私募机构做市业务试点工作的启动。 2016年12月,全国股转公司确定深创投、同创伟业、中科招商等10家私募机构入选私募机构做市业务试点名单。入选条件较为严苛,包括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财务状况稳健;持续经营三年以上,且近三年年均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20亿元等。 为尽快推动私募做市业务试点,全国股转公司称,在做好申请材料评审工作的同时,抓紧推进相关业务和技术准备。目前,已针对私募机构与证券公司监管及业务运营的不同特点,研究确定了私募做市试点业务运营管理模式;基于私募做市特殊经纪结算安排,制定了私募做市试点技术方案;组织有关主办券商、技术系统开发商完成私募做市技术系统开发及部署工作;开展了由14家主办券商参加的第一轮私募做市技术系统仿真测试。 下一步,全国股转公司将指导、督促深创投等10家私募机构,加快各项业务、技术准备工作进度,会同有关单位及时组织对深创投等10家机构的现场验收,确保私募机构做市业务试点平稳顺利实施。 “大家都在等股转系统方面的政策动态。通过私募做市引入活水提高流动性可能难达预期。这与目前新三板市场整体状态有关。” 业内人士罗党论说。 需要其他政策配合 对于私募机构开展做市业务,政策的初衷是丰富新三板做市机构类型、有效发挥私募机构定价能力、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高全国股转系统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 “做市商在整个交易体系中如何挣钱?如何通过做市服务带动其他服务,而不是仅仅依靠买卖之间的差价,这需要好的模式。私募做市同样面临这样的环境。新三板市场期待的创新层再分层以及竞价交易,如果能取得更到进展,将带动私募的做市热情。事实上,今年以来在一系列政策影响下,新三板定增市场已经开始回暖。”罗党论说。 对于私募做市对增强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罗党论认为,这需要其他系列政策配合。“从长远来看,新三板企业价值定价需要将得到解决,优质企业将得到更好的服务。随着更多优质公司在新三板市场成长,投资者将得到更多回报,交易自然就会活跃起来。” 从目前情况看,新三板做市行情冷淡,做市企业不增反减。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新三板做市企业情况悄然生变。去年四季度,做市企业数量增速明显放缓,平均每月增加4.5家,远远低于前三季度的平均每月增加44家的速度;而2017年以来,新三板做市企业数量呈现负增长态势,目前仅有1596家,相比2017年初减少57家。 东北证券认为,新三板做市企业退出做市存在多方面原因,包括优质的做市企业选择IPO;目前的做市制度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作为大宗商品市场最为重要的一个期货品种,石油期货的一举一动牵动市场神经。4月19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白糖期权上市仪式时直言将力推石油期货在2017年上市。虽然在政策上已无障碍,但石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上市过程中仍有多个制度细节需要改进,这也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 上市已筹备多年 “2017年有信心推出石油期货,我们目前已在努力准备石油期货的上市工作”,方星海说道。 实际上,石油期货的上市工作已经推进了五年之长。2012年4月,原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现出任银监会主席)在出席2012年湖北省资本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将在年内推出继美国、英国后的第三个全球性石油期货市场,以争夺石油定价权。 2013年,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源交易中心”)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成功,该能源交易中心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出资设立的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国际性交易场所,经营范围包括组织安排原油、天然气、石化产品等能源类衍生品上市交易、结算和交割,制定业务管理规则,实施自律管理,发布市场信息,提供技术、场所和设施服务。 曾令市场欢喜的是,2014年底,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曾表示,目前石油期货交易的方案已经形成、上报国务院并获得国务院批准,有望在2014年12月或2015年1月启动。然而,市场苦等了两年多,石油期货上市仍未落定。 当时有分析人士猜测,2015年国内股市以及大宗商品市场震荡让监管机构不安,导致石油期货上市计划搁置。 多重制度细节需解决 从目前来看,虽然石油期货上市已无政策阻碍,然而筹备多年的石油期货迟迟未能在国内落地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制度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其难上市的一大原因。“石油目前的采购机制属于国家垄断格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几家央企把持着石油的进口。要打破这种垄断格局,需要放开民营企业的逐步进入石油行业,这就需要制度上的变革。事实上,现在我们已经下发了几十家民营企业进口石油许可证,制度的变革已经在进行当中”,王红英解释道。 其次,监管也担心石油价格放开后对经济造成影响。王红英表示,石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撑因素。从过去看,国家垄断机制尽管有一些弊端,但是对石油价格稳定、对整个经济的支撑作用功不可没。如果石油价格跟着国际市场自由化波动,这样对我国整个工业体系的成本,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而且目前我们很多企业并没有利用期货期权对冲成本的经营理念,这也是国家没有放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一些交易细节难题也需要解决。比如,交割环节的税收改进问题、交割品种等。“对于石油期货上市,包括交割引发的税收变动,国家还没有适合的机制。就像之前燃料油期货相对比较活跃,但是之后的税务改革,提高了交割成本,导致燃料油期货陷入了有价无市的状况,”王红英说道。 金石期货能源化工研究员黄李强表示,交割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好解决,现在公布的石油标的是中质石油,这的确是国内目前通用的石油。但是国内不像美国那样使用的石油品质比较单一,国内还有很多重油,并且进口的也有一部分轻油,所以交割的时候就非常麻烦,这的确是造成石油期货迟迟不上市的一个直接原因。 为争夺石油定价权 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期货品种,石油期货的上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中,争夺石油定价权是上市的首要意义。 黄李强表示,石油期货上市首先能为国内争夺石油的定价权。目前全球的石油定价权由欧美来掌控,石油期货推出使我国在原油定价能力上升。 方星海也表示,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也是不小的生产国,但是石油贸易以及定价的中心是在纽约与伦敦。今后石油期货上市后,上海有望成为成为全球石油贸易、定价的中心之一,这对中国的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管理风险会有很大帮助。 据了解,全球共有30多个石油期货,其中主要的石油期货有四种:WTI石油期货、Brent石油期货、阿曼石油期货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的中东石油期货。 “WTI原油期货是北美地区原油定价的主要依据,Brent原油是西欧地区原油定价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阿曼原油和中东原油期货的影响力远不及WTI原油期货和Brent原油期货,因此作为世界三大经济中心的东亚地区没有自己的原油定价依据。如果中国推出自己的原油期货,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中国的原油期货不但可以成为即WTI原油、Brent原油之后,全球第三大的原油期货,而且使中国具有东亚地区的原油定价权,减少油价对中国经济的限制”,黄李强解释道。 除了争夺定价权外,石油期货上市后,众多基于石油产业链的企业可以进行套期保值。黄李强表示,原油期货的推出使国内油化工企业的避险工具更加完善,这能更好的发挥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使国内企业免去了没有避险工具,或者去国外市场避险的麻烦。 王红英表示,基于石油产业链的进口商、贸易商以及下游的使用商,可以利用石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这也是一种低成本原材料对冲方式。 除此之外,原油期货的推出有助于国内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内原油及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仍然是大势所趋,而石油期货(包括未来的成品油期货),则是未来国内成品油市场化后定价的重要依据”,黄李强补充道。 相关链接: 白糖期权上市首日交投活跃 继豆粕期权上市后,白糖期权也于4月19日正式登陆郑州商品交易所。从郑商所披露的信息看,上市首日,白糖期权总成交量4.888万手,总持仓量2.7542万手。在分析人士看来,白糖期权上市首日交投较为活跃。 据了解,首日挂牌的白糖期权合约月份有8个,分别是SR707、SR709、SR711、SR801、SR803、SR805、SR807、SR809。同时,每个合约将挂出1个平值合约、5个实值合约和5个虚值合约,分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种类型。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白糖期权上市仪式上表示,白糖期权在郑商所挂牌交易,这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糖料生产关系着老少边穷地区4000多万农民的生产生活,上市白糖期权有助于白糖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稳定糖料生产种植,促进农民稳收增收。 他也指出,白糖期权十分重要,市场各方要稳中求进,做好三件事:第一,做好风险防控。在白糖期权的起步阶段,要做好风险防控,保证市场稳定运行。第二,加强市场推广培训教育。第三,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期货、期权市场建设。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在4月19日于郑州商品交易所举办的白糖期权上市仪式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白糖期权在郑商所挂牌交易,这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期货市场的建设,十分重视期货、期权的重要作用。白糖期权上市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 方星海表示,期货市场要加大力度落实投资适当性制度,加大投资者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监管部门也将加大力度打击市场操纵等行为。希望白糖期权上市积极稳妥,推动更多期权品种上市。 他表示,糖料生产关系着老少边穷地区4千多万农民的生产生活,上市白糖期权有助于白糖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稳定糖料生产种植,促进农民稳收增收。 他进一步指出,白糖期权十分重要,市场各方要稳中求进,做好三件事:第一,做好风险防控。在白糖期权的起步阶段,要做好风险防控,保证市场稳定运行。第二,加强市场推广培训教育。第三,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期货、期权市场建设。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新茶饮的 “网红级” 现象仍然在发酵,这个新事物看上去已然突破了品类认知,走进大众视野。 然而,新茶饮火爆的背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怎样打造新的盈利模式?新赛道的赛点究竟在哪里? 如何建立核心壁垒?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个火起来的行业,下一步的发力点是什么? 行业回眸:新茶饮的风口似乎在一夜之间到了 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传统中国茶和奶茶两股力量各自延伸,终于在 “新茶饮” 的奇点交汇,一场大爆炸开始酝酿。 初现的端倪,表现为因味茶、喜茶、奈雪的茶三个亿元级别的融资事件。 2015年前麦当劳中国区副总裁缪钦创办因味茶,5亿元的启动资金。随后,因味茶控股了重庆的嫩绿茶,后者由 “火锅皇后” 何永智独生女廖韦佳于2010年创办。 另一起融资发生在2016年8月,喜茶获得了由IDG和个人投资者何伯权超过1亿的融资。 这个在珠三角享有盛名的品牌,至今大约有50家门店,创始人是91年出生的聂云宸。聂云宸称喜茶连锁店单店月均营业额均破100万。深圳欢乐海岸城门店,更是令人惊叹的以90㎡创下150—170万月营业额的坪效。 前不久,有消息传出,奈雪的茶也于春节前获得天图资本过亿元投资。 奈雪的茶最大的特点在于首创“茶+软欧包”的新组合模式,在突出茶饮特色的同时,配上了一款现场烘焙的面包。单店月营业额同样不低于100万。 此外,郑州的荼啡茶、长沙的茶颜悦色、上海的茶香书香(已停业)、以及广深地区的813、本宫的茶,都在各自的区域市场上深耕多年,伺机而出。 而一些传统茶企,比如上市公司深宝茶叶旗下的Teabank,以及大益茶推出的大益茶庭,星巴克在去年推出的Teavana,都加入到新茶饮的排位赛中。 跨界新茶饮的品牌也成为一种常态,比如新元素餐厅旗下的vital tea,呷哺呷哺火锅推出的湊湊火锅+茶饮等,让这个新品类,显得格外的拥挤而热闹。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评论称,在科技初创公司市场降温且前景不明朗之际,那些曾经寻求投资中国版优步的风险投资者,瞄向了具有强劲收入和清晰盈利路径的“中国版星巴克”。 据记者了解,还有几个新茶饮的品牌,也都进入了资本方视野,预计下半年将陆续有融资消息放出。 被资本看好:“新茶饮” 表现出了哪些与 “奶茶” 不同的特征 所谓新茶饮,从产品上来说,主要是围绕具有消费能力的年轻客群,提供时尚简单、健康优质的体验。一个微妙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品牌不愿意称自己为 “奶茶”,而更愿意被称作 “茶饮”。 从形态上说,比如水果茶、冷萃茶、花果拼配茶,采用的都是茶叶现萃,而奶盖茶也开始使用鲜奶而非奶精调制。 跟传统茶比,它形态更丰富,颜值更高更时尚,口味更多元;跟奶茶比,新茶饮则是更加讲求天然和健康,以及更高级的空间体验。 比如嫩绿茶的空间体验。廖韦佳在西雅图生活了11年,回国后创办的嫩绿茶,在国内第一次把空间体验与茶饮结合起来。 这个在成渝市场上颇受瞩目的品牌,所有的店面空间设计均由海外设计师来完成。其位于洪崖洞的第一家门店,则来自星巴克国际视野开发师的手笔。因味茶收购嫩绿后,则很好的吸纳了它出色的空间设计力。 喜茶也敏锐的嗅到了空间体验的节点。这个起源于档口店的品牌,在茶饮体验上完成了漂亮的转身。作为后来者,无论从自媒体的插画风格,还是门店的简约设计上,聂云宸为喜茶注入了更受年轻人欢迎的北欧风格。 这让中国茶在同一纬度上,有了与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咖啡馆抗衡的基础——在传统意义上,后者往往代表着更为精致和高级的体验。 于是我们看到,因味茶在选址上,一般都会选择核心区位的核心位置,在杭州甚至把门店开在星巴克臻选店对面;而喜茶,在深圳则直接把店面开到了Prada的旁边——以前那里是知名咖啡连锁品牌Costa的位置。 野蛮生长背后:这个行业需要面对的还有这些 1.标准化是做大的前提 茶行业一直有 “七万茶企不敌一家立顿” 的说法。中国茶的山头文化,让茶叶的标准化几乎成为妄想。但新茶饮的产品作为饮品,则可以高度标准化,其品牌也具有天然的普世性。 标准化的实现,则让蓄势待发的新茶饮,有了成为大品牌甚至国际品牌的可能,这也是资本看好新茶饮行业的重点之一。 2.盈利模式的探索成为新难题 盈利模式的塑造,对一些品牌来说是另外一个难题。 有着麦当劳和京东背景的因味茶,把新茶饮的品类概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跨区域管理上,也为新茶饮行业做了表率。 但追求高体验带来的高成本,在品牌规模化之前该如何解决,依然是个问号。 事实上,空间效益、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平衡,是横亘在这个崭新的、年轻的行业前面,共同的问号。 3.供给侧押注的是茶饮业的下半场 在新茶饮的供给侧上,需要进行的则是一个更为宏大的变革。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好在它正在发生。 逅唐茶业是国内一家 “新茶商”,为国内诸多知名新茶饮品牌提供产品服务。其总经理韩刚表示,传统茶商 “渠道为王”,在纺锤形的供应体系上,经销商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但随着礼品茶市场的崩塌,这种模式也势必式微。 而新茶饮的崛起,某种程度上也在倒逼茶饮供给侧的改革。“茶商在新茶饮的链条上,不仅仅再是一个渠道商,而是综合服务商。” 韩刚说,除了要按照企业要求提供定制产品外,还会依靠供应商的敏锐嗅觉优势,为企业提供新的茶饮产品和趋势参考。 一些聪明的品牌,则早早的开始布局自己的供应链。比如开出2400多家门店、制霸中部低价市场的蜜雪冰城,其抹茶冰淇淋常年只卖2元钱,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靠的正是上游茶山、茶厂等供应链布局的优势。 4.公司化运作决定了新茶饮赛道的排位 作为一个新兴的品类,在公司化路径上,很多企业还处在义务教育的阶段。 尽管喜茶依靠着令人惊叹的运筹帷幄,从一个小档口做到新茶饮的标杆型品牌,但其公司组织力、系统管理能力,仍然难称成熟。毕竟就在一两年前,它还是一个叫 “皇茶” 的、开放加盟、山寨泛滥的档口店。 而另一个知名品牌茶香书香,于今年初停业的原因,竟是基础的股权结构的问题,其创始团队在3年前便失去了话语权。 更多的新茶饮品牌,则从传统的奶茶行业进化而来,在公司化管理上,仍然遗留着浓重的、野蛮生长的基因。而 “加盟管控难” 等历史遗留问题,无疑也将成为其在新的茶饮赛道上的阻碍。 最后说一点,一些热门品牌,真排队VS假排队。除了关注他们是否雇人真假排队外,更重要需关注他们能否能做好企业的品牌认知、供应链整合、团队迭代等基本面,是否能真切的带来盈利,才是热闹后的关键点。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流动性” 难题已是新三板老生常谈的话题,个中原由自是众说纷纭,其中就涉及现有的交易制度。自去年以来,集合竞价和大宗交易便被市场人士视为是解决新三板 “流动性” 困境的重要利器之一。 近日有多位券商新三板做市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正在配合全国股转进行系统测试,对接两个接口。南方地区一家大型券商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测试的案例看,与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交易有关,但目前只是处于系统测试阶段,还没有接到需要执行新交易制度的正式通知。 记者就上述消息,向全国股转有关工作人员求证,对方表示暂不清楚此事。 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奔赴IPO,提前布局至关重要。在此前专访的企业中,金宏气体等公司的IPO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确成硅化等6家公司已进行IPO辅导。 多家券商参与系统测试 日前,有券商新三板做市业务负责人对记者透露,现在正在配合全国股转做系统测试,从测试的内容看,与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交易有关,“但现在尚处于测试阶段,进行系统的开发升级,正式制度还没有出来。” 另外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券商人士也向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这家券商目前也正在进行相关系统测试。 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新三板交投活跃度逐渐升温,在此期间,日均成交股票数量维持在1100只以上,3月7日共计134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发生交易,创下历史最高。与此同时,新三板日均成交股数占全部挂牌公司总数的比重也由2016年的9.25%升至10.2%。 2017年以来,新三板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三板做市及三板成指也迎来一波上涨行情。三板做市指数震荡上扬,并于3月29日上探八个月以来的新高1162.54点,一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1159.68点,累计涨幅达4.28%。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企业体量和交易日益分化的现象,业内人士期盼,新三板分层和再分层应配套差异化交易制度。 去年以来,高层密集发声。多位监管人士在不同场合都谈及了新三板下一步要进行的改革。 2016年10月末,全国股转副总经理隋强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股转正在进行一揽子综合交易制度改革的方案制定。他称,至于市场非常关心的竞价交易制度以及大宗交易制度,都将在这个改革方案内有所涉及。 此外,2016年11月23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也表示,作为一个独立市场,新三板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市场基础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相关的制度安排还需要细化完善,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我们将和市场各方一道,综合施策,妥善解决。 2016年堪称新三板 “制度改革年”。分层方案的正式实施、私募做市业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明确11种强制摘牌情形、推出负面清单政策等一系列有利于市场发展的重磅政策出台或得以正式实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一些新三板政策红利的逐渐落地,2017年可能是新三板市场突围解困之年,政策力度会更加给力。 市场期盼完善交易制度 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的新三板对交易的需求可谓是暗流涌动,一方面解禁的限售股有批量流动的意愿,而大批到期的基金产品也需要择机退出,这两种因素相互叠加,使得现有的交易机制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2017年4月18日的Choice数据显示,新三板2017全年解禁的限售股数量相较2016年增长了24.65%,总股本达到1330.19亿股,仅在今年3月,解禁股本就有160亿股。而新三板快速扩容的三年进程中,随之成立的一批基金理财产品也已显现出密集到期的迹象。Choice数据显示,目前成立日期可查的8370只新三板相关基金理财产品中,有3536只成立于2015年,4114只成立于2016年。到期日期可查的534只产品中,有204只在今年到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5年初那段时期成立的基金的期限,大多是在2~3年期,因此今年有大量基金存在退出的诉求。 某新三板私募人士告诉记者,他所在机构的一些基金产品正在陆续退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做市转让的股票,大量抛售很容易导致股价下跌,协议转让的股票,需要通过在同行中或者市场中间人去寻找接盘方,费时费力。 “对于做市企业来说,如果股东有一两千万元市值的股票想转让,不但时间长,而且对股价的冲击也比较大。” 一家做市转让的创新层公司董秘表示,现在新三板日成交量低迷,大部分做市企业的日成交额没有超过100万元,加上做市商的库存股又有限,股东想要大量转让股票比较困难,如果是流动性不好的公司,股东稍微卖多一点,股价就有可能下跌十几个点,因此有股东大额股权转让需求的做市企业将转让方式变更回了协议转让。 然而,协议转让也不再是保证大额股权交易顺畅的 “灵丹妙药” 了。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指出,日前全国股转对协议转让股票的最高涨跌幅设限,对部分协议转让公司股东大额股权转让造成了不便,特别是目前股价过低的协议转让股票,股东已无法按照正常价格进行交易。因此必须考虑靠设立大宗交易制度,以完善现行交易制度。 业内:不能完全照搬A股 针对券商提到的从测试内容可能是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不少业内大咖也对其模式设计猜想了一番。 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认为,在制定新三板大宗交易制度的细则上应更加严谨和细致,既要考虑到新三板交易的特点,又要设限禁止大股东在大宗交易有涉嫌利益输送等不规范行为。 “A股的大宗交易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和规范了,新三板可以采取 ‘拿来主义’,根据新三板的特殊性稍加修改与完善。” 业内人士周运南认为,新三板企业分化很大,如果在新三板推行大宗交易,门槛定高了可能有部分企业无法享受大宗交易便利,定低了投资者借道大宗交易就削弱了盘内交易的活跃。他建议在界定上,可以设立三个并行指标,比如不低于10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50万元,或者不低于总股本的百分之一。 除了大宗交易外,集合竞价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表示,主板主要采用连续竞价交易,由投资人自主定价,是因为主板大多是传统企业,比较容易估值,而新三板上大多是一些高科技初创型企业,很难评估价值,所以做市其实就是一种 “竞价” 形式,由做市商通过双向报价来告诉大家公司的价值。在他看来,新三板应该以做市为核心,同时可以在开盘以前集合竞价,这样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改善流动性。 深圳久久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军表示,股票市场拥有正常流动性的前提包括供应和需求关系平衡、提供交易场所、交易通道、交易工具等诸多因素,如果新三板交易制度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场流动性的改善。 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交易制度的完善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解决大宗交易的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竞价交易的试点。而且监管层在竞价交易的推出上会更加谨慎,需要事先进行全面的论证与调研,预计竞价交易将有可能与再分层制度同步推出。 上海银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新三板业务部总经理李高推测,竞价交易可能会在创新层做市的企业中进行,竞价也不是说完全放开,可能会在盘前盘后,比如大概开盘前09:15~09:25之间,集中地去做竞价交易,另外收盘时再去做竞价。 如果新三板交易制度得到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投资逻辑是否会随之发生变化呢?周运南认为,新三板股票的交易机会主要取决于企业本身业绩,受外部其他因素影响不会像A股那样敏感,即使交易方式真的有所改变,但投资的大逻辑不会变,还是要追逐合规性强、成长性强的优质企业进行价值投资,短线投机机会会越来越少,“如果有了集合竞价和盘后大宗交易,即使还同时保留协议转让,我也不必全天候4小时盯在交易软件前了,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公司现场调研企业。”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春天的风大,总会带来一些风口。今年是 “知识付费”。 从三、四月之后,层出不穷的知识付费报告和知识付费发布会看得出,其迭代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知识产品本身的更新频率。 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知识付费还没有到来,“知识付税” 已至。 4月19日,微信方面宣布,因苹果新规定出台,对应用内支付规则进行了变更,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关闭;赞赏功能关闭后,公众号作者可在文章中展示二维码,通过个人转账获取支持。用户可通过安卓版微信对支持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赞赏。 这次赞赏功能关闭的官方解释是:苹果更新了3.1.1条款,更严格要求 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如果根据 IAP 机制,每一笔公号赞赏就必须交 30% 给苹果。据微信说法,苹果与微信 “ 进行了长期沟通协调 ” (有人猜测,这个协调中也包括微信预备上线的付费阅读功能)。但最终,微信仍然拒绝缴纳这笔 30% 的知识税,因此才 “遗憾地选择对iOS版微信赞赏功能进行了当前调整。” 苹果并没有明指这是一个 “知识税”,在它看来,这只是对它内部付费生态进行的正常规范,而且软件收入是它整体收入的重要部分;微信也没有明指这是一个 “知识税”,因为微信与苹果的争端绝不仅仅只有内容一块战场。暗地里,双方互相角力,一个占据硬件终端,一个占据社交生态,互不相让。可以想见,巨头的战争一旦打响,绝不会以贴个二维码来规避这种略小学生的方式来结束。 然而我仍然想称此为知识税:因为苹果重申新规针对的并不是微信,而是所有交易非实体物品的应用,也就是微博、知乎、在行、分答、喜马拉雅、小密圈等所有知识付费平台。这一记敲山震虎,告诫他们不要耍滑头,不要因为自己的收支没平衡就想玩花招逃避知识税。目前而言,最受打击的,是认真提供知识的中小型内容生产者。 在微信上有两种方式可以变现,除了赞赏以外,还可以通过广告。但问题是,部分知识很难通过广告来变现。人们感到,提供准确、深度的知识与大众化的新媒体文风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广告商的需求,和内容的真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矛盾的。对于一些专业型的,小而精的公号,广告之路很难走通。再说,大号的赞赏钱会更多,但是对于中小型,刚刚起步的知识生产者而言,每一笔赞赏都非常重要,它带来的信任和鼓励远大于金钱本身。 如果从赞赏扩大到别的,比如付费阅读,在各项内容产品中,单价最高的虚拟产品恐怕就是知识产品。尤其是那些内容更多,价格更昂贵的知识产品。如果 10 块的赞赏,交 3 块知识税并不太离谱的话,100 块的专栏,用户还没看一眼,就要付 30 块的知识税,这就确实令人感到吃惊。 面对知识税,微信可以用二维码的方式软抵抗,但知识生产平台不可能放弃iOS平台,甚至也不敢推出苹果安卓歧视性的差价。但是如果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这 30 % 的知识税,也许可以吸引更多的知识生产者和用户,也许扩展更多的知识品类。对于一个刚起步的产业来说,这些非常重要。 苹果无错,作为一家企业,苹果的行为合理合法。但说实话,这种 “吃相” 并不雅观,对它挽回已渐迟钝、衰老的形象更没有好处。它让人一下就想起了生活中经常被收的政策税、执照税、渠道税,想到了熟悉的垄断而封闭的环境。不禁让人感慨:线上线下,确实没什么不同。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债券通” 恐难以复制 “沪港通” 和 “深港通” 之下两个交易所之间的联通经验,需要开辟新的路径。目前 “债券通” 的具体安排尚未明确,监管机构有必要尽早在法规层面对境外投资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作出澄清和确认,以打消其顾虑。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任命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今年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将推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 “债券通”,目的就是进一步密切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合作,继续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已经是最近一个月内李克强第二次提及 “债券通” 。此前李克强在3月的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上也提及,准备今年首次在香港和内地试行 “债券通”,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外购买内地的债券。 “债券通” 无疑是继 “沪港通”“ 深港通” 之后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的又一重大举措,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市场开放举措之一,也将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从 “沪港通” 的经验来看,为了确保 “债券通” 的顺利开通,监管机构有必要尽早在法规层面对境外投资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澄清和确认,并在法规出台前可以充分征求和听取业界的意见,以打消境外投资者的顾虑。 “债券通” 的必要性 截至2016年末,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63.7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三。尽管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庞大,但境外投资者却只分得极小的 “一杯羹” ——截至2017年2月,在银行间市场各类参与主体中境外机构投资者仅占2.86%,而境外机构的债券托管量占比不到2%。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与日本,也低于很多新兴市场的债市开放水平。可见中国债券市场还有相当可观的对外开放空间。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探索逐步开放债券市场。从2010年央行允许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始,到2016年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投资主体扩大至各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机构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并取消资格审查和额度限制,这些都是推进债券市场国际化的积极举措。但随着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以及中国债市开始被逐步纳入主要国际债券指数如巴克莱固定收益指数等,境外机构投资者需要配置人民币债券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要满足这些需求,势必要进一步加快债券市场开放的步伐。 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境外投资者必须在境内委托合格的结算代理人进行交易和结算,这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境外投资者参与投资的热情。“债券通” 的关键将在于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境外即可投资于境内人民币债券,有望从根本上实现境外投资的便利化,从而大幅提高境外投资的规模。 具体构想及潜在问题 由于官方尚未透露 “债券通” 的具体安排架构,在期待的同时,业界对 “债券通” 不免有一些思考和猜想。 首先,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在体量上是中国主要的债券市场,市场普遍预期 “债券通” 将要联通的市场将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而银行间债券市场采用场外交易,其报价和交易机制都与交易所市场完全不同。因此,“债券通” 恐难以复制 “沪港通” 和 “深港通” 下两个交易所之间的联通经验,需要开辟新的路径。如果境外投资者无需通过境内结算代理人开展交易和结算,必然要在境内外建立起交易和结算的联通机制,而香港也将会在其中起到“桥梁”作用。 此外,除了境外投资者与境内对手方的交易,还可以考虑允许境外投资者之间通过 “债券通” 买卖债券。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最方便的当然是可以通过其现有的境外交易平台(如TradeWeb、Bloomberg等系统)直接下单交易境内的人民币债券产品。 其中,境内的债券交易平台CFETS将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将在多大程度上为 “债券通” 作出调整升级,都还是个问号。比如,根据目前的CFETS系统要求,当同一管理人为其管理的多支基金进行交易时,需要在下时将每支基金的交易详情录入CFETS系统,对于掌管众多基金的境外资管机构而言,这一做法显然影响交易效率。境外资管机构更为习惯和欢迎的做法是,在成交前先提交一个一揽子订单(block booking),成交以后再在不同的基金之间进行头寸分配,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成熟市场比较通行的惯例。 如果沿用目前人民银行对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监管方式,“债券通” 有望对机构投资者不设资质要求和额度限制,而这也将在更大程度上鼓励和促进境外投资。境外投资者希望在 “债券通” 下可以交易所有的债券品种,包括现券、债券回购、债券借贷、债券远期、利率互换以及远期利率协议等等。但从此前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来看,不排除在 “债券通” 下将首先开放现券交易再逐步增加其他衍生品种。境外投资者的另一期待是可以进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以对冲其债券交易中的汇率风险。 境外投资者对其在 “债券通” 下购入债券的所有权问题,也将非常受关注。在 “沪港通” 和 “深港通” 的模式下,由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开立一个 “名义持有人” 综合账户(Omnibus Nominee Account),为所有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其买入的A股。这种账户结构曾一度使境外投资人乃至其当地监管机构产生所有权不明晰的顾虑,成为其在 “沪港通” 开通后依然保持观望的主要原因,后来经过两地监管机构的解释说明才基本消除了这些顾虑。 在 “债券通” 下,境外投资者希望无需直接在境内开立债券账户,而是可以继续利用其现有的开在相关中央证券存管系统(ICSD)的债券账户。要实现这一设想同时又在账户结构上充分反映债券的所有权,必然需要一个合适的 “中介” 将境外投资人的ICSD账户和境内债券登记结算机构联接起来。这个 “中介” 的合适人选很可能是香港金管局的债券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entral Moneymarkets Unit)。 所有权问题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境外投资者对其持有债券的处置权是否完整。比如,境外投资者希望可以在这些债券上设置担保权益,将债券以法律允许的各种方式出质,作为其在境内外融资的担保品。但现有的中国适用法律原则上要求债券的质押登记生效,而在 “债券通” 下由于境外投资者在境内可能并无一一对应的债券账户,恐难以完成相关质押登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些创新思维。 最后,“债券通” 开通后很可能成为境外投资者投资于境内债券市场的首选渠道。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协调 “债券通” 和其他现有渠道(比如QFII/RQFII)之间的关系?投资者在不同渠道下开立的债券账户如何转换或整合?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涉及多个监管机构,需要监管智慧。如果 “债券通” 下的债券投资相较于其他渠道更为便利化、而投资者在不同渠道之间的自由转换又存在障碍,显然对于更早进入中国市场、已使用其他渠道投资于债券产品的境外投资者不公平。 作者为高伟绅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金融服务业务负责人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在4月18日召开的第三届资产证券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指出,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总体势头发展良好,应坚持把握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不能简单地把资产证券化产品当成一个融资的手段,更不能作为加杠杆的工具,应充分培养投资者对主体信用和资产信用的辨别能力,将资产证券化产品乃至任何一个金融产品的创新看作风险控制模式、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希望把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成一个风险控制能力更强的产品模式。” 据纪志宏透露,央行正在考虑对资产证券化的发起机构实施分类管理,提高发行效率;“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壮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并发展信用违约互换(CDS)等风险对冲工具,完善强化对投资者的保护。” 近年,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和管理机制日趋完善、投资者多元化和成熟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资产类型不断丰富,特别是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自2016年进一步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拓宽了不良资产投资者范围,目前涉及不良资产本金约460亿元。 来自中债资信2017年资产证券化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约50%;资产证券化市场存量超过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随着资产类型的不断拓宽,市场预期,2017年资产证券化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中国资产支持证券市场有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谢多介绍,在银行间市场上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下一步,需要加强以信息披露、风险自留、产品存续期管理为中心的风险控制制度的完善;提高发行效率、优化产品设计、进一步激发发行主体和投资者的热情;尽快建立证券化产品风险和价格发现机制,实质性地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深化发展。 尚存诸多不足 纪志宏同时指出,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还存在诸多不足。今年年初,银行间市场试点发行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产品,但相关税收政策尚未明确,部分探索和创新涉及一些法律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中国长期缺乏违约概率的历史数据,对极端情况下资产证券化产品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也缺乏实际检验;从信用评级市场的总体发展来看,仍然存在标准不严、尽职履职不到位、评级虚高等问题。 “总体来讲,REITs市场仍属于起步阶段,鼓励REITs试点以公租房、廉租房、养老地产、医疗地产等为发展方向,为支持长期融资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 纪志宏表示。 纪志宏进一步称,目前,各监管部门、各地方交易平台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动力较强,泛证券化、类证券化产品较多,存在一定的监管套利。“应加强监管协调,避免监管标准不统一、 信息互通不及时带来的监管套利,支持鼓励商业银行以规范化、标准化程度高的资产并通过规范标准的出表方式开展业务。坚持以 ‘真实出售、破产隔离’ 为核心,发挥资产信用的优势。”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中债资信董事长冯光华亦称,目前,改革进程中各类隐性风险正逐步显性化,防控金融风险已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2016年,信用债风险不断暴露,包括山水水泥、博源控股等公募发行人出现的违约或者信用等级下调,尚没有诱发资产证券化产品发生风险事件,但随着基础资产类型愈发广泛,原始权益人资质逐渐下沉,不同市场间的连环传递、交叉蔓延值得高度警惕。 法律基础待夯实 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文亦在前述场合强调,进一步夯实中国资产证券化离不开市场的法律基础。比如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也可能因一些现行重要法律规则的缺陷,导致难以充分体现其资产优势。 他举例称,法学理论界对于主债权转让导致的抵押权转让是否需要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一直存有争议,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对此问题的当实际处理方式是,不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但是,在未来发生争议时,这种不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的方式是否经得起法院审判的考验?” 李文表示,如果能够在后续的《破产法》司法解释,甚至在未来颁布的《物权法》司法解释里对资产证券化产品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作出相应安排与规定,一定会极大提高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如果最高人民法院不提供司法解释,会给地方法院提供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下一步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一旦出了纠纷,会对这个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李文强调。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网贷不成,“担保公司” 主动帮忙解决 在南京做生意的安徽人章某某最近资金周转紧张,打算弄点小额贷款。4月11日,他在手机上找到一款网上贷款软件,进行注册后便申请了10万元的小额贷款。不过,软件后台审核后,没有通过他的贷款申请。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点,章某某突然接到北京一家担保公司电话,对方称章某某申请的网上贷款是由他们公司担保的,现在只要再完善一些资料,就能把贷款审批下来。章某某信以为真,根据要求将银行卡号告诉对方。 4月13日,章某某又接到一自称银行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称,章某某贷款的事情已经转到银行,正在审批。审批过程中,章某某的手机可能会收到相应的验证码,需要其提供。果然,对方说完这话后,章某某的手机上便连续收到5条短信验证码,他当即将验证码告知了对方。不过,电话挂断后,他发现,自己卡内被人连续消费5笔款项,每笔2000元。 意识到可能被骗,章某某当即联系 “银行” 和 “担保公司”,但电话均无人接听。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骗术揭秘:骗局升级扩容,更多角色加入 传统的网贷骗局,往往是针对那些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群体,以无抵押、低利息办理贷款为诱饵,引诱他们申办贷款。其间,不法分子要么通过填写注册资料盗取申办人个人信息,要么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等理由,骗取申办人钱款。 “通过警方对这种手段的不断揭露,上当受骗的人正在减少。” 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于是这一骗局升级扩容,让更多的角色加入其中,增强迷惑性。章某某被骗案,骗子准确把握章某某心理,当章某某网上申办贷款失败后,“担保公司” 适时出现,让章某某重燃希望。之后,骗子又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进一步获取章某某信任,最终成功套取其银行卡信息,对其银行卡进行盗刷。 防范贴士:切勿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信息 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市民,在贷款时要提高警惕,要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贷款,在申请贷款前确认放贷机构资质和营业执照真实性。 网上申办贷款时,切勿支付所谓的手续费、押金等费用,一旦对方要收取相关费用,基本可判定为骗局。个人银行卡信息切勿透露,特别是手机收到的验证码。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