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昨天(29日)晚上上市公司又出幺蛾子了。 你们还记得2014年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吗? 那时候獐子岛披露三季报公司业绩 “大变脸”,由盈利变为亏损约8.12亿元。105万亩海洋牧场发生自然灾害,遭遇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等,獐子岛虾夷扇贝遭受了灭顶之灾,价值7.34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农业分析师都惊呆了。 昨晚,有个类似的翻版事件出现了。 股民跟财经大V都被震惊了。 事情是这样子的。 国民技术:投入重金公司人员失联 涉及投入资金5亿元 29日晚,上市公司国民技术(SZ.300077)发布了一个公告,解释今天停牌的原因:旗下子公司和私募前海旗隆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深圳国泰,累计投入5亿元后,前海旗隆的相关人员失去联系。因此公司申请停牌。 据了解,深圳前海旗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旗隆”)为业内知名私募,目前在协会上备案14只产品。 1、投入5亿后,前海旗隆失联了 国民技术称,当初是为了推动公司战略收购和业务突破,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前海国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投资”),于2015年与前海旗隆下设的专注于产业投资的子公司北京旗隆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旗隆”),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深圳国泰旗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深圳国泰”。 2015年11月9日公告: 国民投资首次投入3亿元人民币参与设立,是有限合伙人。 北京旗隆为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独立管理合伙企业的日常运营,并对合伙企业的投资业务独立决策,有限合伙人不得参与及干预。 深圳国泰设立后,积极寻找新兴的科技、医药等行业的优质成长型企业项目。于是在2016年,国民投资对深圳国泰增加投资额2亿元。至此,国民投资累计投入5亿元。 2016年3月2日公告: 这个高达5亿元的投资里,国民技术只有在2016年12月22日收到过5000万元。 然后目前,前海旗隆、北京旗隆的相关人员失去联系。 国民技术表示,已经在2017年11月28日晚间紧急安排向公安机关报案,截至本公告披露时,公司尚未收到公安机关是否予以立案的通知。 来看看微博评论 2、此前买过2亿元的前海旗隆产品, 至少赚了2684.5万 当然,国民技术表示,并不是随随便便选择前海旗隆作为合作伙伴的。 早在2014年,公司便使用闲置自有资金2亿元,购买前海旗隆的基金产品的稳健份额。至2016年11月基金存续期结束,收回投资并取得预期收益。 如果按照当时公告最基本的年基准收益率6.5%,在这笔投资中国民技术获得了2684.5万元的收益。 2014年11月28日披露《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进展公告》: 鉴于这次合作基础,觉得前海旗隆靠谱,所以才后续有了这5亿元的合作。 前海旗隆仍有14只产品在运行 中基协资料显示,目前前海旗隆备案的产品数共14只。 而在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产品信息最新更新日期为11月5日。 据了解,前海旗隆董事长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代雪峰是医学专业出身、且做过专业医生,加上他在医药领域已经有20多年的投资经历。 代雪峰的朋友圈,他最后一次公开发言是在11月11日。 代雪峰其人 据媒体此前报道, 1994年,代雪峰还是一名医科大学学生时,被带入成都著名的场外交易市场“红庙子”,在那里他发现了自己对于投资的兴趣。2003年他来到深圳,先后任职于国内券商、海外券商和海外投资基金,那期间涉足了美股、港股和台股等海外市场。自2006年4月,他在深圳成立深圳市旗隆投资管理公司,其中2012年至14年重心转移到期货投资上。2014年私募阳光化后就成立了深圳前海旗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又把重心移回股市,主要投资医药类企业。 正是因为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且从事过医生这一职业,代雪峰和他的前海旗隆基金一直以医药投资为根基,其中核心团队来自北大和清华的医学博士和硕士,一直聚焦医药股。 近两年,代雪峰的视野放在全球领域,目前公司重心也在美国。2014年,他在华尔街成立了Khan Funds Management America, INC作为全球总部,办公室就设在世贸中心。这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方位、成建制地进入华尔街的基金公司。 2015年又在新加坡成立了东半球总部。2016年发行旗下第一只以美元计价海外基金——“旗隆东方医药基金”。 记者试图拨打前海旗隆代雪峰及总经理电话,均无法接通。后续将对事情进展保持关注。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伴随近两年基金密集发行,“迷你基金” 数量也不断增多。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达到360只,占基金总数的近8%。针对 “迷你基金”,近期相关监管层再推监管举措——对于旗下 “迷你基金” 数量较多的基金管理人,原则上对其上报的产品适用6个月的注册审查期限。据统计,目前行业内“迷你基金”绝对数量仍较多,今年以来已经有90只基金宣布清盘。随着此次常规监管落地,未来基金公司处置 “迷你基金” 的速度势必大大加快。 “迷你基金” 过多 影响新基金审批速度 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日监管层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迷你基金”相关监管安排的通知,其中对“迷你基金”有新的安排。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基金注册审查过程中,对于旗下“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基金管理人,原则上对其上报的产品适用6个月的注册审查期限(而目前简易程序只需20个工作日)。普通发起式基金、权益类基金暂不纳入上述“迷你基金”计算口径。 同时,监管要求各基金管理人应强化主体责任,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增强投资管理能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通知称,基金规模过小,一方面不利于投资运作,有可能损害份额持有人利益,特别是在基金承担费用相对固定时,基金规模越小,持有人承担的成本就越高。另一方面,一家公司存在过多的“迷你基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能力的薄弱。为督促基金管理人加大对“迷你基金”的主动管理和营销,保护份额持有人利益。前期采取了阶段性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以来,“迷你基金”数量快速增长势头有所改善,行业申报产品也趋于理性。有必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将临时性安排转入常规。 而此前业内曾传出,针对“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申报新基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数量超过10只,将被暂停申报新基金;还有一种说法是,同类型“迷你基金”超过3只,也会被暂停申报同类型基金产品。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迷你基金”监管这一举措,对防止行业盲目申报产品、扎堆追逐市场热点的现象作出了警示。这项新的指导意见也有助于基金公司加快旗下“迷你基金”的处置步伐。 年内宣布清盘基金 达到90只 近两年“迷你基金”也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同时清盘基金数量也在增长。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基金公司对“迷你基金”的逐渐清理,预计今年清盘基金数量将超过100只。而明年预计会有更多“迷你基金”转型或清盘。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迷你基金”数量逐月增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产品共360只,“迷你基金”数量比前一季度增长约30%。在这360只“迷你基金”中,混合基金和债券型最多,分别达到137只、100只,这两类占全部“迷你基金”的65.8%,此外股票和指数基金也达到97只。 究其原因,单一大机构资金撤离是今年不少基金规模突然缩水的主要原因。同时,2016年委外资金大举进入基金市场,其后陆续撤出,叠加新规要求机构定制资金需采取发起式模式,一批定制基金沦为“迷你基金”。此外,还有基金运作不佳、基金产品风格和市场不契合等原因导致基金规模较小。 从趋势看,基金公司加快旗下“迷你基金”关停并转步伐。截至目前,包括已经公告的清盘基金在内,今年以来宣布的清盘基金数量达到90只,是过去三年的2.6倍。委外资金进入较多的债券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成为清盘基金重灾区,今年以来清盘基金中,46只为债券基金。此外,有25只混合基金进入清盘程序。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监管规定,将基金公司申报新产品的注册周期和“迷你基金”数量挂钩,会驱使基金公司更加重视“迷你基金”问题,也有助于基金公司加快旗下“迷你基金”的处置步伐,可能未来清盘基金数量还要增多。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楔子:自从回国后,很多朋友都叫我有空写写国内外基金的不同。但因为老板总教导我做人要谦虚谨慎,忌妄议,所以也就迟迟没有动手,以免贻笑大方。最近细细想来,这一年半以来还是目睹了不少中国基金之怪现状。姑妄记之,如有不实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怪现状之一:公募私募化,私募公募化 在国外,公募基金(Mutual Fund)不求绝对收益,只求能够跟上基准。因此,公募基金经理只收管理费,不收业绩费。于是,他们也就收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菜的心。但是在中国,公募基金虽然不收业绩费,公募基金的评估却按业绩排名来定。所以公募基金经理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会重仓特定行业或股票,偏离自己声明要盯住的基准去做投资。然而这些风险可媲美私募基金的公募基金们却由理财经理、支付宝、出租车车套等各种方式不负责任地推销往千家万户。 私募私募,顾名思义,也就是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资的行为。而这个特定投资人,本应该是“复杂的投资人”,明白自己到底蹚的是哪塘浑水。即便美国后来推出Dodd Frank法案,也只对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有披露要求。可是在国内,私募基金“高净值个人”的要求低至年薪50万元即可,在投资人的资质上也没有过多要求。【最近新出台的资管新规将年薪降到了40万,但是要有2年投资经验或有500万可投资金融资产,算是一点小进步吧】 怪现状之二:五亿的基金管理公司,七八个产品 在美国,一般管理规模的基金管理人(十亿美元以下),基本上结构就是一个母基金,两个子基金(一个本土基金,给美国投资者;一个开曼/百慕大/其他设在某tax haven的基金,给外国投资者)。这个母基金就是此管理公司的灵魂所在,贯穿管理公司的始终,有的甚至绵延几十年。铁打的基金,流水的投资人。券商、对手方、基金服务商、法律顾问、审计师都和这个基金一起摸爬滚打一起成长,了解基金的前世今生。投资人也一样。 可是在中国,五个亿的基金管理公司几乎不可能只有一支基金,有时甚至多达七八个产品。每个产品使用不同的托管行、券商、基金服务商等等,都要进行繁琐的备案、发行、披露等等,而且很多基金业绩一年就没了。基金管理公司深受此害,因此也要求投资人一年起的锁定期(不然我刚备好案你就不投了),而投资人也觉得难以接受(万一市场崩了我急用钱你都不让赎)。我一度对此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问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不相信基金经理,要做实时仓位监控 投基金本来就是应该基于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信任,既然不信任还投乜?一个基金的灵魂就是策略和仓位,假如你什么都能看到,你猜我会不会把最核心的东西配给你?(在美国也也有managed account,但非常非常少,而且仓位/收益也和主基金有不小出入。) 我们X行的钱是绝对不可能和Y行的钱放在一起的 这句话听着霸气,想想却令人纠结。比如说公募基金,张三投,李四也投,我跟王五关系不好,所以王五投了我就不投了?而且如果我们在同一个基金管理公司搞了两个产品,我怎么保证你有好仓位的时候是平均配给我们两个人的呢?说不定你跟他关系好,有好IPO的时候你都配给他不配给我了呢?况且在一起还可以在市场下跌时抱团取暖,而不用纠结 “为什么他亏的比我少” 这个问题啊! 每个基金有200个投资人限制 对这点我无fa可说。假如一个基金是私下向合格投资者募集,有200和201个投资人的区别在哪里?大公鸡基金变成大公鸡1号大公鸡2号就又重新由公募变为私募了? 而且,这种情况滋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一个基金管理公司有一两个明星产品,其他基金都是为了这个基金“抬轿子”——路演的时候给你明星基金业绩,投资时跟你说明星产品满了,给你的是另外一个东西(跟明星产品一样,呵呵)。就好像人去大医院看病,挂的号是名医的,来诊断的是实习生。而且,每个规模不大的产品放在不同的托管行、券商、基金服务商,也给投资人造成额外的费用负担(很多费用都是规模递减费率)。最重要的是,在产品过多的情况下,这个基金的灵魂到底在哪里,业绩持续性有多高,真的是太难讲了。 怪现状之三:PE基金居然没投资人报告 在美国的时候,我只知道做PE基金很轻松:一个季度才用做一次close,出一次投资人报告。然而回到国内后我才知道,原来PE基金除了年终审计和退出时需要做估值和年报,其他时间都是啥也不用做的。而投资人投了那么多钱,最多能拿到的就是每季度这个PE公司投了哪些项目和项目介绍的PPt和年终审计报告。 “这些估值不准的,没什么意义的。” PE管理人如是说。听起来没毛病,就跟 “反正十年后你要么生要么死,但是中间的过程木意义” 差不多吗。令我感到惊诧的是,投资人自己也习惯了这种论调,对自己应该得到相应信息的权利全部放弃。 “算了吧,反正投都投了。管理也管理不出啥来。” “还有刚投进去就亏一半的呢,还能咋地,只能等锁定期结束啰。” 好吧,你有钱你任性。 怪现状之四:单只基金不做审计 与国外的基金不同,国内的审计不以单支基金为主体,而是以管理人为主体。回顾下怪现状之二里某银行说的“我们X行的钱是绝不会和Y行的钱放在一起的”,就不免觉得好笑——他明明是连审计混在一起也可以忍的嘛。在美国,每支基金都必须单独审计,比如说我曾经有一支母基金,下面连着一个在岸子基金,一个中间基金,两个离岸子基金,然后每年的审计就是必须做6套。(没错,6套!!! - 因为其中一个离岸子基金要和GP一起再做一套)每个投资人都会拿到他分属的子基金和母基金的审计报告,在那里除了正统的年终报表之外,他还会看到母基金和管理公司其他基金之间是否进行过关联交易,有哪些关联交易,有哪些未履行承诺,等等。 对于单支基金不做审计的原因,我猜应该是因为AMAC还没有要求吧。懵懂的投资人们也许觉得看看净值就够了? “要求做什么,按最低的要求做就可以。” “要求不做什么,踩着不许做的线做就可以。” 怪现状之五:最不care的投资人却掌握着最多资金 对于私募证券基金而言,最大的金主当属银行爸爸。不幸的是,不少掌握着大量资金的银行第一不懂投资,第二不在乎收益(只求别亏钱)。尽管政策已经明令禁止合同保底保收益,不少银行还是必须有保底才能过会——不然怎么吸纳存款呢。投资部和合规部好像被切断的左右脑,一个想推门,一个想拉门——进与不进间,基身千万难。除此之外,因为不想懂投资有风险(包括固收产品),银行难免受伤;而受过伤的银行则因为太怕投资有风险,开始设各种预警线、止损线、单账户、流动性要求,搞得很多基金生不如死。 但有人说,银行爸爸也蛮难的——赚钱没奖金,亏钱要调查。 “亲,你有没有听说过有一项罪名叫做 ‘国有资产流失罪’ ?” 然而资管新规说,银行爸爸们要表内表外业务分离,成立资管部。不能再搞刚兑、资金池、期限错配。 怪现状之六:安全垫与员工盘 利益的绑定是最稳固的,利益的冲突是最要命的。所以一般投资人在做尽职调查的时候,都会问:你们自己有没有跟投?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里都有员工投资——上至PM,下至小职员。我们曾经的一个客户CFO就在年终直接把500万美元直接砸进了自己的基金,这是他们对自己投资能力最朴实无华信任的活生生体现。然而在中国,则衍生成了 “你能不能出安全垫” ?(讲真我在美国阅基无数,还从未见识过安全垫呢,最多也就是clawback)投资人以为有了10%的安全垫后,基金经理就能够对他们的投资慎重对待。确实也是慎重对待了——为了不亏掉这10%,基金经理们先小心翼翼地建仓,把安全垫垫起来,才开始真正的投资。结果要么因为过于保守,要么因为还在苦苦建安全垫与投资机会错失良机,最终导致同等策略下有安全垫的基金业绩远低于没有安全垫的基金。 这也许也算一种求仁得仁? 再说员工盘。在美国,利益冲突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为了避免利益冲突,除了跟投自家的基金,很多基金公司都规定员工只能交易指数基金,连股票都不可以交易,为免和管理的基金发生冲突。在中国就神奇了,基金管理公司居然有自己的员工盘,也就是基金单独为员工设立一个产品进行投资。简直是HOLY MOLY SMOKY。 “哇噢,你们公司的福利还真是好呢。”(尽调时投资人说) 我还能说什么。 “来,拿好这5个亿,如何保证交易的公平性、避免赶潮就靠你们基金管理人的良知了哎……” 怪现状之七:通道 上次通道还没写完,一行三会一局就联手出了资管新规严打通道……为什么国内会有通道呢?简短的解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罗嗦的解释:“说来话长……自金融在中国诞生,便是四分天下的格局:除政府这个最大玩家之外,银行、券商、保险、信托或为最大资方,也有相关的监管机构——银行有银监会,券商有证监会,保险有保监会——这就是传说中的分业监管,也是通道存在的必要条件。而通道业务兴起的充分条件,则离不开 1、投资者认为产品中有 “XX券商资产管理集合计划” 的名称比 “XX基金” 更令人安心;2、X监会规定XX机构不能直接投非白名单内基金;3、掩盖底层资产真正流向房地产等。” 资管新规刚刚出来时,我写道:“这次的资管新规各大监管机构联合出手要消灭多层嵌套,对于通道业务应该是个不小的打击。” 引用一句:“躺着挣钱的券商(信托)从此站起来了。” 放了一个星期再看自己写的东西时,老衲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如果金融机构不能投非金融机构(对,私募基金就是属于非金融机构,我也不明白到底是由于非金融还是非机构,anyways,总之是非金融机构),那么: 私募基金+通道 = 番茄酱+薯条? 怪现状之八:政策性风险 回国后才真真正正体会什么叫政策性风险——Dodd Frank Form PF 什么的跟这个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还没好好的感受,雪花绽放的气候,请自行播放王菲的《红豆》)。 熔断机制什么的自不必说,几乎是日月神剑波及四海。对于基金而言,有做着量化对冲忽然发现不能烧股指期货被迫转股票多头的,有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基金) “国内就是这样,一放就乱,一抓就死。” 怪现状之九:赶风口 老王开了一家洗脚城。老张开了一家洗脚城。老陈也开了一家洗脚城。摩拜单车融了资。OFO融了资。小鸣单车融了资。小蓝单车居然也融到了资耶。老徐做了个FoF。老胡也做了个FoF。老方不想做FoF,然而被老板逼着做了个FoF。 “风起时,猪都可以飞!” “那风停的时候呢?” “无妨!徒儿,快出门去看看外面今天吹的是什么风。” “报告师父,今天是吹的#风呢!”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在线消费贷款在中国的兴起,已经催生了一个活跃的专门买卖被窃用户数据的黑市。 五年前在中国几乎不存在的消费贷款业务,在过去18个月里通过网站和手机app迅速发展,其背景是大批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成立,它们利用大数据来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 自10月以来,两家这样的公司,趣店(Qudian)和拍拍贷(Ppdai),在纽约完成了首次公开发行(IPO),充分利用了投资者对金融科技的热情。不过,它们的股价在近几周下滑,原因是中国有关部门对该行业进行整治。中国监管机构上周暂停发放新的在线贷款机构许可证。 监管机构似乎主要关注不合格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以及粗暴的催收做法,专家们还提出了数据隐私方面的担忧。 “消费者知道贷款平台在采集他们的数据,但他们并不知道是谁在出售数据,”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首席执行官张毅表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平台不是以销售数据为主要业务,否则它们无法生存。但是管理数据的员工是数据泄露的主要来源。” 在腾讯(Tencent) QQ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个专门讨论消费信贷的聊天室中,英国《金融时报》联系了一名自称是在线贷款机构员工的人,此人声称有用户数据可以出售。 他提出,能够以每条用户信息4元人民币(合0.61美元)的价格,提供全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和贷款限额。他补充说,对于一些借款人,数据还包括来自芝麻信用(Sesame Credit)的信用评分。芝麻信用是阿里巴巴(Alibaba)关联公司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旗下的机构,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向银行和消费贷款机构出售信用评分数据。 贷款app也通过合法销售数据(在用户同意了杂七杂八的条款及条件之后)来补充贷款收入。 三大贷款app——趣店、拍拍贷和用钱宝(Yongqianbao)——的条款及条件授权这些公司向第三方 “提供” 数据;法律专家称,这一条包括出售数据。除了通过自有资金放贷的在线消费贷款集团外,P2P贷款机构——包括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和信贷(Hexindai)——也采用类似条款。 除非用户接受这些条款及条件,并授权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允许app访问联系人、地理位置、存储文件和其他数据,否则用不了这些app。 趣店周三表示,其从未出售或出租用户数据。该公司表示,针对数据泄露的报道,已启动一项内部调查,迄今未发现有任何泄露,但调查仍在进行。拍拍贷、用钱宝以及和信贷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分析师们表示,用户数据的许多买家是其他消费贷款平台,他们希望识别曾经从其他平台借款的潜在客户,尽快打开自己的业务。用户作了登记、但从未借款的平台,也可能选择将用户信息卖给竞争对手。 “消费贷款平台肯定参与了数据买卖,” 电器零售商苏宁控股(Suning Holdings)旗下苏宁金融研究院的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大家都面临着获取客户的问题,希望获得有助于他们进行精准销售和营销的数据,因此对用户数据的需求非常大。”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10月以来,因市场情绪脆弱债市惨烈下跌,信用风险暴露再度引发关注。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上清所和中债登披露的信息统计,截至11月29日,当月至少有4只债券违约,违约主体分别为亿利集团、内蒙古博源和中城建,其中亿利集团为新增违约主体。业内人士认为,在债市监管趋严背景下,仍需警惕企业信用风险,不过整体来看信用基本面呈改善趋势。 11月28日,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公告称,中城建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债券简称“12中城建MTN1”)应于2017年11月28日兑付。截至营业日终,仍未收到发行人的应付兑付资金。事实上,12中城建MTN1自一年前就曝出利息违约。该票据为五年期,总额10亿元,票面利率5.55%,于2012年11月28日起息,存续期内每年11月28日付息。 另据中城建披露,11月27日,该公司发行的14中城建PPN004也未能如约付息。此外,中城建目前已有至少5只债券出现违约,评级也一落千丈,让深陷百亿债务泥潭的中城建再融资渠道愈发狭窄。 内蒙古博源集团和中城建一样已有违约记录在身。11月21日,该集团本息总额共计11.748亿元的2012年度第一期中票(债券简称“12博源MTN1”)未能按期兑付,原因是公司流动性不足,原计划的资金筹措方案尚未落实。在此之前,博源控股发行的2只超短期融资券到期后均未按时足额完成兑付。 与二者不同的是,亿利集团是11月新增违约主体。11月21日,亿利集团14亿利集MTN002到期后未足额兑付而违约,不过于次日兑付,公司公告称是由于资金划转时大额交易系统关闭导致违约。 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同样值得警惕。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指出,历史上来看,中城建和大连机床技术性违约后虽然很快兑付,但后续均出现了实质性违约,本质上是由于资金链紧张,而技术性违约后市场对其警惕性又增加了再融资难度,导致最终违约。亿利集团是今年以来又一个发生信用事件的民企,流动性偏紧、债市监管趋严、市场化融资萎缩背景下,国进民退仍将持续,需继续警惕民企信用风险。 这一担心也不无道理。2016年,企业信用债违约风暴、债券取消发行潮、资金面趋紧下国债期货历史首个涨停等,将债市搅得天翻地覆。近两个月,债市再次陷入大跌,虽然本次主要由强监管引起,但信用债违约仍然让市场情绪更加紧张。就在10月末,丹东港一只10亿元中票无征兆违约也让市场打了个“寒颤”。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基本面已整体呈改善趋势。据中诚信国际统计,截至10月底,2017年我国公私募市场共有32只债券发生违约,规模总计120.56亿元。而2016年违约债券数量近80只,规模总计达398亿元。 “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情绪并不算重,”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评级副总监俞春江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经过“违约潮”的冲击后,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增强,对于历史违约主体的“惯性违约”已有一定预期,加上2017年新增违约主体明显减少,“亿利违约”虚惊一场,因而冲击相对减弱;二是国内经济基本面总体向好,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效果明显,带动企业的经营状况趋于好转。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11月29日,国盛金控(002670,SZ)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Wa Sung Investment Limited(以下简称华声香港),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等值人民币,增持Qudian Inc。(NYSE:QD,以下简称趣店)的部分股份。 记者就此多次致电国盛金控证券部,但电话未接通。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快乐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快乐时代)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本2388.59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罗敏,主要经营活动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技术服务。截至2016年年末,北京快乐时代总资产71.43亿元、净资产25.65亿元,2016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2亿元、净利润6.6亿元(经审计)。为实现境外上市,北京快乐时代搭建VIE架构,趣店为其境外协议控制主体。 本次拟以自有资金增持趣店部分股票,是因为华声香港看好趣店的发展。国盛金控提到,在不超过2000万美元等值人民币的额度内,资金可循环使用,投资收益可以进行再投资,再投资的金额不包含在本次授权额度范围内。 不过,趣店的股价难言乐观。美国东部时间11月28日,趣店收盘价为13.76美元。而在10月18日,趣店赴美上市首日开盘报34.35美元,发行价为24美元。 行业政策趋向从严管理。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整治办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方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互联网小贷公司牌照,并禁止互联网小贷公司开展跨省份经营。 此前曾出售趣店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国盛金控此前曾出售了其所持有的趣店股份。 10月19日,国盛金控公告,华声香港已转让所持趣店股份约23.22万股,价格为发行价每股24美元,交易金额约557.28万美元。 此外,华声香港拟在趣店IPO超额配售中出售不超过约69.66万股,超额配售机制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趣店上市后30天内股票市场价是否高于发行价。 2016年11月,国盛金控全资子公司深圳华声前海投资有限公司以3.75亿元,购买北京快乐时代5%股权;2016年12月,北京快乐时代完成VIE架构搭建,华声香港取得其境外控股主体趣店约1508.83万股股份。 然而,本次增持仍有颇多掣肘之处。记者注意到,华声香港因国盛金控实控人为杜力,其也是趣店董事,被认定为内幕人士,需遵守内部交易的规则,且只能在符合美国证券市场规定的交易期间买卖趣店股票。 同时,还存在需股东大会批准的关联交易。国盛金控下属企业国盛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北京快乐时代相关融资业务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预计该等交易本年内实现财务顾问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含税)。国盛金控称,本次关联交易已获董事会通过,但是仍需股东大会批准。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对华使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的“古早”贸易救济措施,特朗普政府这次让美国时隔25年首次自行发起了这类调查。 当地时间11月2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自中国进口的通用铝合金板“自主”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即“双反”调查),这也是中美两国在本月内的第三起贸易摩擦。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美国商务部提供的事实清单发现,此次“双反”调查涉及的铝合金板类商品价值超过6亿美元,主要指厚度在0.2毫米~6.3毫米之间的平卷铝产品,可广泛用于建筑、交通建设中,可能征收的税率为56.54%~59.72%。 所谓“自主”调查,是指美国商务部在国内产业没有提出申诉的前提下主动发起调查,法律权限来源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但实际上,1995年加入WTO后,美国商务部就再未使用过这一法条。 11月29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对此表示,美方非基于国内产业申请,而由政府机关对来自中国的通用铝合金板自主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25年来,美国商务部第一次自主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王贺军表示,美方此种做法在国际贸易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中方对美方此举表现出的贸易保护倾向表示强烈不满。 自主调查历史罕见 美国上一次自行发起反倾销调查是在里根时代:1985年美国针对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发起反倾销调查;而上一次自行发起反补贴调查是1991年针对从加拿大进口的软木。这种行为随WTO成立以及美国加入WTO而终止。 此次调查受到关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通常美国商务部发起调查要基于国内产业申诉,在很大程度上,这可以维持美国商务部在调查中的公正性,并坚称自己的裁决仅仅是技术性的。 然而此次美国商务部针对自中国进口的通用铝合金板自主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在远离正统国际贸易救济调查措施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此前曾随特朗普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对此的解释是:“他(指特朗普总统)向美国企业、工人和农民承诺,会加强执行贸易法的力度。今天的行动表明,我们打算向美国人民兑现承诺。” 美国商务部声称,根据掌握的有关资料,中国普通铝合金板在美价格可能低于类似商品的正常价值,而这一输美的中国铝合金板的便宜价格可能受益于补贴。美国商务部还表示,它有证据表明,从中国进口的铝合金板可能会对美国生产铝合金板的国内产业造成威胁或造成重大损害。 “虽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是美国政府的常用措施,但是一个启动了贸易自发调查的政府发出的是一个颇为气盛的信号,即该政府急于实施进口保护。”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贸易专家伯恩(Chad Bown)对此评论道,“特朗普政府不是简单地在等着美国国内产业来申诉,他们急于实施进口保护,即使美国公司自己并不想要。” 罗斯则表示,在提出这一“双反”调查的过程中,美国商务部一直同美国铝业紧密合作,并且在宣布时,身旁也有美国工业协会的负责人在侧。 对于美方的说法,中方及时予以了澄清。王贺军29日指出,中美两国铝业是互补的,中美之间的铝产品贸易是双向的,人为阻碍双边铝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将损害中美双方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案由美国商务部自行发起,但此后的审理程序和普通“双反”调查并无区别。 按照美国商务部给出的日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将在明年1月16日前就进口上述商品是否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作出初裁。 随后,美国商务部将于明年2月和4月就补贴和倾销幅度作出裁定,预计其中针对中国合金铝片的初步反补贴税决定将在明年2月公布,最终决定在4月发布;针对铝合金板的初步反倾销调查决定将在明年4月发布,最终决定在7月发布。不过这些日期都有可能延期。 中美本月的第三起贸易摩擦 实际上,此次“双反”调查已经是中美两国间在本月内的第三起贸易摩擦。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胶合板产品“双方”调查最终裁定,裁定中国企业倾销幅度为183.36%;补贴幅度为22.98%~194.90%。 王贺军当时表示,在反倾销调查中,美国商务部罔顾世贸组织义务和承诺,继续适用歧视性的“替代国”做法;拒绝考虑企业提交的大量证据材料,完全歪曲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在终裁中不合理地大幅度提高了中国企业倾销幅度。 王贺军表示,在反补贴调查中,美方无视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和裁决,人为构造出低价提供原材料、出口买方信贷等补贴项目并裁出较高补贴幅度。美方的不合理做法和裁决将严重阻碍中国胶合板对美出口,损害中国企业利益,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随后美国商务部又在11月22日宣布终裁认定,中国输美工具箱和工具柜产品存在14.03%~95.96%的补贴行为。美国商务部将要求美国海关开始向中国的工具箱和工具柜产品进口商收取保证金,等待ITC明年1月的终裁。 对于美方的做法,王贺军29日强调,中美两国元首刚刚达成“致力于互利共赢的中美经贸合作”的共识,希望美方遵照共识,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中方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摘要:江西省住建厅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明确,有本地户籍或已申请居住证,并且以租赁住房为唯一居所的房屋承租人,可享受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权利。 保障租购同权、房屋出租人不得单方提高租金标准……昨(28)日记者从江西省住建厅了解到,省住建厅联合省发改委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围绕保障租赁双方权益、支持租赁居住方式、发展住房租赁企业、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加强政府监管推出诸多利好政策,旨在进一步加快我省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更好地改善全省居民住房条件,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保障承租人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权利 《通知》明确,保障租购同权,即保障承租人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权利。我省规定,有本地户籍或已申请居住证,并且以租赁住房为唯一居所的房屋承租人,可享受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权利。 同时,我省还将加大住房公积金对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本人及配偶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含公共租赁住房)的,可按规定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 房屋出租人不得单方提高租金标准 省住建厅市场监管处处长李木韦介绍,我省将保障承租人健康安全居住,加强租赁住房家具、家装环保监督、燃气消防安全管理,确保租赁住房室内环保、安全,达到居住标准,并保护承租人的稳定居住权。租赁合同期限内,房屋出租人不得单方提高租金标准,不得随意克扣押金,无正当理由不得解除合同。 《通知》在保障承租人权益同时,也保护出租人权益。作为承租人应当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包括交纳房租,自觉缴纳水、电、气等费用,爱护房屋内家具、电器等设施设备等房屋物品。未经出租人书面同意不得转租,并且承租人不得利用租赁住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业主提供房屋租赁中介、代维修等服务 《通知》提出,多措并举,加快发展我省住房租赁市场。其中提出,支持成立住房租赁投资企业,鼓励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支持传统物业服务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开展“管家式”服务,为业主提供房屋租赁中介、代管理、代维修等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住房租赁备案制度,房管部门对住房租赁企业进行备案,执业范围明确为房屋(住房)租赁经营服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备案信息。加大对住房租赁企业金融支持,鼓励开发性金融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经营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租赁住房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保障住房租赁市场供需信息透明 《通知》要求,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省将加强政府监管。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建设住房租赁信息服务和监管系统,保障住房租赁市场供需信息透明、交易规则透明、各方信用透明,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资金,优化审批程序。同时,加强租赁住房人员信息、治安和信用管理,公安机关按规定将登记的非本地户籍租住人员信息接入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房屋承租人有效管理,加强出租住房治安管理和住房租赁当事人居住登记,以及加强住房租赁信用管理,按规定实行多部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此外,将推行住房租赁的网格化管理,将化解房屋租赁纠纷纳入人民调解机制,妥善解决矛盾和问题。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200余名投资者向律师咨询索赔事项 *ST昆机及多位时任公司董事、高管在接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之后,关于投资者如何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利益的话题一直时有争论,而昨日晚间,公司再度发布称,关于几名时任董事的听证会,将在12月21日在北京召开。 “听证会结束之后,证监会会下发正式的处罚给公司,届时,投资者索赔事项即可以开始走法律流程。”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长时间虚增收入 查阅公司过往公告可知,*ST昆机2013年至2015年通过跨期确认收入、虚计收入和虚增合同价格三种方式虚增收入约4.8亿元。其中2013年虚增收入约2亿元,2014年虚增收入约1.2亿元元,2015年虚增收入约1.6亿元。*ST昆机虚增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营业收入金额分别占公开披露的当期营业收入的19.44%、13.98%、20.82%。 从披露的情况来看,*ST昆机的虚增收入手法多样,比如,通过虚构合同、虚构发货单、虚构运输协议、设置账外产成品库房、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等,以跨期确认收入和虚计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涉及客户123户,交易417笔,其中跨期确认收入222笔,虚计收入195笔;据查证,2013年至2015年,*ST昆机与部分经销商或客户签订合同,经销商或客户虚假采购昆明机床产品并预付定金,但最终并不提货,后期通过第三方绕账等方式将定金退回客户,或者直接按照客户退货进行处理,完成虚假销售。在此过程中,公司虚构合同、发货单、运输协议等单据,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来虚计收入,以达到虚增当年利润的目的。为避免虚计收入被审计人员发现,公司采用在账外设立库房的方式,将存货以正常销售的方式出库,但存货并未实际发往客户,而是移送至账外库房。之后,*ST昆机通过“二次”销售,虚构销售退回,或将产成品拆解为零配件从第三方虚构采购购回等方式处理账外存货,但原来虚计的应收账款无法冲减。为避免设立账外库房的事宜被审计人员察觉,*ST昆机还要求出租外库的出租人将租金业务发票开具为运输费用发票。 此外,公司还在2013年至2015年通过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约2960.9万元,且同期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存货数据存在虚假记载。 200余名投资者咨询索赔 由于*ST昆机的上述行为,证监会对公司开出了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的罚单,对责任人王兴、常宝强、金晓峰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对张泽顺、李红宁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对张晓毅、朱祥、叶农、邵里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7万元罚款;对许昆平、彭梁锋、罗涛、张涛、杨雄胜、陈富生、唐春胜、樊宏、蔡哲民、周国兴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对刘岩、刘海洁、蒋晶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4万元罚款;对关欣、高明辉、周东红、于成廷、秦建中,刘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此外,对王兴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常宝强、金晓峰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不过,也有责任人提出了听证要求,昨日晚间,*ST昆机公告称,11月29日获悉,时任董事张泽顺、杨雄胜、唐春胜和关欣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听证通知书》,根据有关规定,应4人提出的听证要求,中国证监会决定于2017年12月21日上午9:30在北京召开听证,听取上述人员的陈述和申辩。 “听证会举行过后,证监会的正式处罚将下发,投资者的索赔事项也可以开始走法律流程。”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从证监会查明的事实来看,2014年3月29日至2017年3月20日期间买入*ST昆机且在2017年3月20日仍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其损失与公司虚假陈述行为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该部分投资者有权对该公司提起索赔诉讼。“目前尚不清楚监管部门是否会处罚时任会计师事务所,如有处罚,我们将代理投资者向时任会计师事务所提起索赔诉讼。” 据王智斌介绍,自*ST昆机被立案调查以来,已累计有200多位昆机投资者咨询索赔事宜,投资者的损失还在核算中。从目前情况推测,最终投资者的索赔金额不会低于1000万元。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本周,央行和银监会或将联合下发规范现金贷平台的细化文件,过去一两年内超高速发展的现金贷平台们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压。 中国主流现金贷平台在2014年成立,业务规模在2016年后出现爆发式增长。两年内的狂奔突进,让现金贷行业早前涌入的众多玩家赚得很多。2017年,随着趣店上市而公开的巨额利润,现金贷行业站到了聚光灯下和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统计,P2P网贷行业现金贷成交量规模在2016年1月仅为7.89亿元,近2年时间呈现单边上升,2017年10月单月上升至121.22亿元。报告中还指出,在有现金贷业务的68家P2P网贷平台中不少于8家平台的现金贷业务成交量占比较高,超过了50%,后期若政策趋严,这些平台的资产可能出现较大的减少,或许会出现资产荒、投资资金站岗的情况。此外,从数据可以看出,受监管的影响,业务规模增长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但即使在监管新政山雨欲来的前夜,现金贷的畸高利润率和快速依然吸引着众多玩家进入。 据了解,暴风集团(300431.SZ)推出的“暴风借到”、众安在线(6060.HK)推出的“马上花”、新浪(NASQ:SINA)推出的“新浪有借”、百度(NASQ:BIDU)推出的“百度有钱花”、搜狗(NYSE:SOGO)推出的“一点借钱”、小米推出的小米贷款、二三四五(002195.SZ)推出的“2345贷款王” 等均为现金贷产品。 现金贷行业畸高的利润率让其他行业羡慕不已,这些来自门户网站、保险行业、搜索引擎、视频等领域的众多其他互联网公司纷纷闯入,成为现金贷行业火热的一道缩影。 暴风集团——这家视频起家、月活跃用户超过两亿的上市公司依然在大规模招兵买马。今年8月、9月,暴风集团曾两度发布公告称,拟出资发起设立宁夏暴风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内蒙古暴风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小额贷款等业务。 “暴风还在重金挖角现金贷运营人员,给出的薪水是目前公司的两倍,另外还有谈判空间。” 一位目前就职于网贷公司的中层表示,“暴风集团做现金贷在资金方面可以凭借上市公司获得大量低息资金,品牌背书、用户积累也都成为其做现金贷的重要优势。” 众安在线——这家市值千亿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虽然公告设立网络小贷的计划与新政冲突,但却并不影响其利用自有平台涉足现金贷业务。近期,众安在线与渤海国际信托、赢众通达(天津)商业保理等金融机构合作,上线现金贷产品“马上花”、分期消费产品“马上金”,并提供个人借款信用保险服务。 此外,具有大量流量的今日头条、映客、美团、聚美优品都曾被曝出争相入局现金贷,而O2O外卖公司饿了么推出 “小额借款” 功能,一天之内便又将该现金贷产品火速下线,成为政策敏感期上演的一则闹剧。 11月21日晚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各级小贷公司的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设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贷业务。这份文件成为整肃现金贷行业的第一步。 本周,仍有一份由银监会起草的针对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的规范性管理文件或将正式颁发,明确持牌网络小贷公司的经营方式,统一其业务标准与行业准入,成为牵动整个行业神经的关键。过去两年里由现金贷所创造的爆发式增长奇迹,是否就此划上休止符?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在 “2017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 上公开表示,“当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有2693家。其中,利用网站从事现金贷业务平台最多,数量为1366家。现金贷突出存在着多头借的问题,上百万的用户存在着多头借的情况。” 眼下降息、收紧、撤退与转型成为关键词,数千家现金贷平台正面临着生死十字路口。 三家头部现金贷公司率先宣布降息。11月26日,曾经月放款规模高达50亿元的行业第一阵营现金贷公司——掌众金服紧急宣布,下调小额现金产品 “闪电借款” 息费至年化36%以下,将产品周期从原有21天,延长到了50天、60天等。11月27日,玖富集团旗下玖富叮当App正式对外宣布,即日起,叮当App内全线30天小额短期的现金借款业务下调综合年化借款成本至年化36%以下。11月28日,引发现金贷舆论风暴的趣店也在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支付宝生活号的自查活动中“被动降息”到24%,但在自有平台上仍保持36%的借款利率。 一家就职于放款规模月均过亿的现金贷的风控人员表示,“有关现金贷政策出台预期已经让整个行业处于极度焦虑状态。监管预期下,部分现金贷公司逐步收紧或者停止放款,这很可能会导致多头借贷、借新还旧的那些客户还不上钱了。”事实上,更令这位风控人员担忧的是,该平台自查发现,多头借贷客户超过半数、最近一周内客户的首日逾期率跳涨逾10%。 “为了防止未来的坏账率飙升和即将到来的监管政策,整个公司都在加班忙着收紧风控,特别是降低那些没有借款记录新客户的放款通过概率,也会提前催促老客户还款。但这些只是权宜之举,整个行业都在观望着新政出台。” 他表示。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