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The rise of 'pseudo-AI': how tech firms quietly use humans to do bots' work) 《卫报》撰文揭秘“假AI”的兴起。人工智能近年来已经成为热词走入大众视线,有的科技公司也对外宣称自己的服务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但实际上它们是披着AI外衣的人工服务。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打造一项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服务并非易事。事实上,一些初创公司发现,让人类像机器人一样行动比让机器像人类一样行动要更加便宜、更加容易。 “利用人来做事可以让你跳过很多技术和业务发展方面的挑战。很明显,这不能规模化,但它允许你建立起某种东西,在一开始跳过困难的部分。”ReadMe的首席执行官格雷戈里·科贝格(Gregory Koberger)说道。他说他遇到过很多“假AI”。 “这实际上是用人类来对AI进行原型设计。”他称。 《华尔街日报》本周刊文提到了这种做法,重点谈到被谷歌允许访问用户邮箱的数百名第三方应用开发者。 在圣何塞公司Edison Software的例子中,人工智能工程师们浏览了数百名用户(个人身份信息经过处理)的个人电子邮件信息,以期改进“智能回复”功能。该公司没有在其隐私政策中提及有人会查看用户的电子邮件。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着重谈到的第三方远非第一个那么做的人。2008年,致力于的Spinvox公司被指控利用在海外呼叫中心的人工而不是机器来完成将语音邮件转换为文字信息的工作。 2016年,彭博社也说过人类每天12个小时假装是X.ai、Clara等日程安排服务的聊天机器人,指出了这种困境。这种工作单调乏味让人麻木,员工们都说他们期待着被机器人取代的那一天的到来。 2017年,商业费用管理应用程序Expensify承认,它一直使用人工来处理至少一部分它对外声称用其“智能扫描技术”(smartscan technology)来完成的收据转录工作。那些收据的扫描照被发布到亚马逊的Mechanical Turk众包劳动工具上,然后由上面的低薪工作者们浏览和抄录那些收据的信息。 “我想知道Expensify的SmartScan用户是否知道输入他们的收据信息的其实是MTurk众包工作者。”“众包工作者、Twitter上的零工经济劳工拥护者罗谢尔·拉普兰特(Rochelle LaPlante)说道,“我在查看某人的Uber收据,上面有他们的全名以及上下车的地址。” 就连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资的Facebook,也依赖人工来为其通讯应用Messenger提供虚拟助手服务。 在一些情况中,人类被用来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并提高它的准确性。一家名为Scale的公司为一群人类员工提供自动驾驶汽车和其他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的训练数据。例如,Scale员工将查看摄像头或传感器传来的信息,然后在边框内给汽车、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贴上标签。有了足够多这样的人工校准,人工智能将学会识别这些物体。 在其他的情况中,企业会假装能成功:告诉投资者和用户它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可扩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但实际上它们是偷偷地依赖于人类智能。 心理学家、Woebot(一种用于心理健康支持的聊天机器人)的创始人艾莉森·达西(Alison Darcy)将该做法描述为“巫师般的设计技术”。 “你是在模拟某件事的最终体验。很多时候,人工智能幕后是有一个人在操控,而不是算法。”她说。她还指出,建立一个良好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有时候,在进行那样的投入之前设计师想要知道他们想要打造的服务是否有足够多的需求。 她说,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像Woebot这样的心理支持服务。“作为心理学家,我们受到道德准则的约束。不欺骗别人显然是其中一个伦理原则。” 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自己是在和机器交谈而不是与人交谈时,他们往往更能敞开心扉,会表露更多的信息,因为寻求心理健康帮助被人看作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 来自南加州大学的一个团队用一位名叫艾莉(Ellie)的虚拟心理治疗师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当退伍军人知道艾莉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而不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机器时,他们更容易表露自己的症状。 另一些人认为,公司应该对其服务的运作方式始终保持透明。 对于企业假称利用人工智能提供服务但实际上是由人类提供的做法,拉普兰特说,“我不喜欢那样做。对我来说,那感觉是不诚实的,具有欺骗性的,我可不希望我使用的服务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感觉我们被推到了幕后。我不希望自己的劳动力为转头跟客户谎称一切的公司所利用。” 这种道德窘境也让人联想到假装是人类的人工智能系统。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谷歌的机器人助手Google Duplex,它可以用“嗯”和“呃”等语气词来进行极其逼真的电话通话,代人完成预约和预订事务。 在最初引发极大的争议之后,谷歌说它的人工智能会向电话另一端的人类表明自己的身份。 达西说,“在他们的演示版本中,在低影响的对话中,感觉有点欺骗性。”尽管预订餐厅座位可能看起来是一种没什么大不了的互动,但同样的技术如果落入坏人手中,操控性可能会大得多。 例如,如果你能模拟某位名人或政治家的口音,在电话通话中表现得像是真人一样,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达西指出,“人工智能已经让人产生了很大的恐惧,在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它并不能真正帮助人们进行对话。”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 姚余栋 财经网讯 “对大量众多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来说,股权众筹的探索和推进,刻不容缓。我曾经说过一句稍微狠一点的话,没有股权众筹就没有创新型国家。”7月7日,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在以“探寻开放与监管新范式”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财富论坛上如此表示。 姚余栋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在股权众筹试点上有所探究,大胆创新一点,我们就能让创新涌动,今天是铺天盖地,明天是顶天立地,何愁没有新旧动能转换。 他还强调证券法修改应给股权众筹预留空间。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能够把小额公开发行这样一个豁免机制放到证券法修改中,为股权众筹最终的机制的确立,留下充分的空间,我们可能要等到2030年之后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快进入超老龄社会了。所以新旧动能转换,可能就更难了。 以下是发言实录: 姚余栋: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怎么样做新旧动能的转换,我以前在浙江听过这样一句话,让企业铺天盖地,小微企业变得顶天立地。 我们创新能力强,这才是中国经济韧性所在,这怎么让中国铺天盖地,之后顶天立地呢?我想要汇报的是加速推进股权试点,为什么这样说呢?最近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改委五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一共23条,精准发力,力图于长期标本兼治,要打通小微融资最先一公里,我觉得这个文件力度还有措施的具体化,这个是空前的。我想说,就是根据这个人民银行统计,最新出现在什么时候?人民银行统计表明,是小微企业创业之后第四年的第四个月,往往才能得到第一笔贷款。就是你创业之后,有四年左右是生存的死亡山谷,就是我们国家的小微企业,它的平均寿命也就是三年左右,那么得到第一笔贷款要熬到第四年的第四个月。 所以四年四个月之前怎么办?靠什么活?这个时候银行还接济不了,所以国外经常说,是股权融资的,创业的资本金来自3F,第一是家庭,自己的钱、父母的钱,第二是朋友,来自朋友们的赞助,第三是Fool,比较冒风险的人给的。只有这三种F,才能在四年零四个月之前帮助小微企业走出死亡山谷。 所以怎么样系统性走过这个呢?我想跟大家探讨。PV/VC,全球来看,早期VC支持的就10家,不可能支持更多了,风险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国家有多少个VC呢?估计就是一万个,首先PE/VC行业发展得不错,也是近几年进展比较大,也相对比较规范。但是VC也就是一万个,乘以10就是十万个,大家想十万个创新小微企业,能够在死亡山谷中得到VC的青睐,而我们有5000万个小微企业,具有创新型的,可具有投资价值的在500万个,潜在的能上市的,我觉得怎么说也有50万个吧,看不同的板块了。所以这中间有一个巨大的金融制度安排,怎么服务于在死亡山谷里挣扎的小微企业,靠VC是不够的。世界全球经验证明是不够的,那么关键一定要有股权众筹,股权众筹从美国AngelList的经验来看,效率如此之高,一个不到200人的企业,服务将近2000人小微企业的融资。所以如果股权众投平台比较成功和规范的,就是1:1000,就是比VC的效率高100倍。 所以特别对我们这样一个大量众多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来说,股权众筹的探索和推进,刻不容缓。我曾经说过一句稍微狠一点的话,没有股权众筹就没有创新型国家。你怎么来连接这个制度性的安排呢?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股权众筹,我们以前也提出了54321,是新五板,应该定位为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底层,应该是定义为比较早期的。我们也做了一个测算。这个股权众筹,应该说作为一个合格投资人投多少?我们今天把这个结果跟大家报告一下,我们用凯利公司公示做了测算,如果它成功的概率是50%,失败的概率是50%,就是投在股权众投平台中,这个项目成功是50%,失败是50%,如果赔率是1.25,它应该的投资比例,不应该超过可投资的金融资产的10%。这叫限制,这个我们也是从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众筹网站中得到的,它的成功概率是44%。它的失败率是55%,如果按照回报率1.5的话,应该可使用的投资边际是8.33%。所以我们建议要帮助投资者,首先是合格投资者的筛选,门槛高一点。对于股权众投合格投资者,要给限制,你不能说是倾家荡产的压在股权众投上了,应该是小于可投资资产的10%。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议。 同时,我们感觉现在应该及早的在证券法修改中,我们现在也在探讨证券法的二读、三读的修改中,应该及早给股权众筹预留空间,因为时机选择很重要,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你看我们国有银行的改制,是从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13年开始的。到农行上市,2010年,到2017年美国次贷危机了,2018年就国际金融危机了,大家看看也就短暂5年时间,如果错过上市机会窗口期,哪有今天我们的中国经济这样有韧性呢?大家想想,就错失历史窗口期了,所以证券法修改如此重要,周期往往都是15年、20年。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能够把小额公开发行这样一个豁免机制放到证券法修改中,为股权众筹最终的机制的确立,留下充分的空间,我们可能要等到2030年之后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快进入超老龄社会了。所以新旧动能转换,可能就更难了。 所以我想跟各位汇报的就是时不我待,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比以前更严峻了!死亡的山谷是四年零四个月,得到第一次贷款之前,平均寿命是三年,怎么样帮助我们具有创新型的高达数百万级的中小微企业拿到钱?要做机制性安排,而不完全靠3F。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股权众筹这种探索,是很有风险的。毕竟是一个带有公开发行,虽然是小额公开发行的潜在的。要有10个不准,有一个底线。我这里给大家念一下,这我们的建议,第一,股权众筹的平台,不得发布虚假标的,第二,不能自筹,第三,不能名股实债,变相乱投资,第四,不得虚假宣传,第五,不得归集资金池,严格监管,第六,不得非法集资,第七,不得吸收公共存款,第八,不得向不合格的投资人开展股权众筹业务。第九是不得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任何收益,第十是未经登记不得开展私募等与股权众筹无关的事情。 所以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面成立了互联网股权融资专业委员会,有幸我是作为这个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我觉得我们委员会确实是到了推进股权众筹试点的时候了。中小微企业的最先一公里是它在诞生之后的,到拿到第一笔贷款之前的死亡山谷期间,四年零四个月的煎熬期。如果我们能够在股权众筹试点上有所探究,大胆创新一点,我们就能让创新涌动,今天是铺天盖地,明天是顶天立地,何愁没有新旧动能转换?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和深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部署安排,中国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上报了《关于进一步放开外国人A股证券账户开立政策的请示》,已获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证监会7月8日就《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修改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按照稳妥有序、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工作原则,此次主要是放开以下两类人员在境内开立A股证券账户:一是在境内工作的外国人;二是A股上市公司中在境外工作并参与股权激励的外籍员工。为此,拟对现行有关规定作专门修改,一是修改《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原有规定的中国公民、中国法人、中国合伙企业等投资者范围基础上,增加“符合规定的外国人”作为投资者类别之一,并规定外国人申请开立证券账户的具体办法,由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制定,报中国证监会批准。二是修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将可以成为股权激励对象的境内上市公司外籍员工范围,从在境内工作的外籍员工,扩大到所有外籍员工,即在境外工作的境内上市公司外籍员工,也可以成为股权激励对象,并可按此申请开立A股证券账户。 上述对A股证券账户开立制度规定的修改完善,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总结以往证券账户开立制度工作成果,并借鉴境外市场经验做法,统筹考虑研究拟定的一项长远性、基础性制度建设举措,对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投资主体,拓宽资金入市渠道,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提高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根据征求意见情况,抓紧研究完善上述规章的修改决定草案,按程序发布施行。作为此次扩大开放的配套制度安排,相关部门也将从税收制度、外汇管理等方面给予专门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开放的外国自然人投资者,其本国证券监管机构必须已与中国证监会建立监管合作机制,相关投资者开立A股证券账户的,必须遵守我国证券法律规定,适用统一的交易、结算、登记及资金存管等制度规则。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记者调查发现,招聘公司和美容机构存在“合作”关系。 制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暗访组 求职:高薪职位要求整容“提升形象” 今年1月,27岁的李佳在智联招聘上找工作时,被一则“总经理助理”的招聘信息吸引:“月薪一万二到一万五,有宿舍,还有1500元的房屋补贴。” 觉得待遇优厚、职位合适,李佳立即通过网站与招聘公司联系应聘。 对接李佳的,是招聘方“北京峰冠传媒有限公司”的人事“茜萌”,没有过多交流,面试敲定。面试地点,在北京海淀区一家商务酒店内。 1月9日,李佳来到这家酒店五层,发现所谓的公司,不过是一间酒店会议室,“里面摆着办公用的电脑,连门牌标识都没有。”这让李佳有点意外,但看到不时有其他面试者前来,便打消了疑虑。 面试过程也很顺利。她回忆,面试官是公司的“沈总”和人事“茜萌”,简单沟通后对方便当场告知“明天来入职”。“沈总介绍说,他的工作是替别的公司融资,公司有十多个老总,而每个助理都长得很漂亮,助理的气质代表公司。”并问李佳“介不介意微调”。 所谓“微调”,就是整容,为了高薪,李佳同意先去医院看看。 按照“沈总”的要求,第二天,李佳带着身份证到公司办理入职。“签了一份试用期协议,特别简单,没盖章,公司说要去总公司盖,盖完再给我。” 签完协议后,李佳不是先被安排熟悉岗位工作,而是被公司人事带去了北京西北五环边的美目尚医医院, “一个多小时车程,人事茜萌说,沈总和这边医院有合作。” 差不多的时间,21岁的小艾通过网络招聘,面试了一家传媒公司的网拍模特职位。跟李佳类似,通过面试后,她也被公司负责人带到了美目尚医医院“提升形象”。 李佳回忆,她被领进咨询室面诊时,一名穿白大褂的女子简单观察后,便给出整形方案,“做法令纹、太阳穴、额头眉弓瘦脸针, 一共要花费六万多。”李佳当即表示“太贵”,面诊医生便减去“法令纹”,费用也降到了四万多元 。 面诊过程中,人事“茜萌”一直陪同,为了打消李佳顾虑,她当场承诺这笔钱由当事人个人先垫付,最终还是公司出钱,“单位会把钱打到你卡里,是公司给钱。” 小艾在面诊后,“医生”也给出了2.7万元的整形方案。她也被公司告知,这笔钱最终也是由公司支付。 ▲多家公司的女应聘者称,她们入职前被带到美目尚医医院“微调”或“提升形象”。 整容:办网贷整容后 工作承诺未兑现 李佳和小艾在美目尚医医院的经历,如出一辙:医院给出数万元的整容方案可贷款,公司承诺贷款最后由公司负责。 当李佳表示一下凑不齐4万多的整形费用时,一个被称为“二亮”的人出现,给出了一个贷款方案。此时李佳才知道,整容费用是以网贷的形式支付。由于“茜萌“表示公司会打款偿还贷款,李佳便填写了贷款单。 重案组37号后期在医院暗访时看到了这张贷款单,左上角签着招聘公司人事“茜萌”和办贷人“二亮”的名字,贷款金额是四万零八百。 “办贷款时我全程都是懵的,都是工作人员拿着我的手机操作。”李佳说,他们查了个人征信,给她拍了一张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然后在三个平台贷款,分别是美好分期、易美健、铂金贷。 办理贷款后,李佳并未等来“公司还贷”,只能自己偿还每个月数千元的欠款。此外,招聘公司应允的工作也无法兑现。 1月11日清晨,李佳被推进美目尚医医院的手术室。三天后,李佳出院,但并未得到医院方面开具的任何单据。1月22日,她顶着仍有瘀青的脸回公司报到,却得到一个意外消息,“沈总跟我说他被公司停薪留职了,此前的面试和协议也因此失效。” 李佳称,“沈总”随后把她推荐给公司的“姚总“。而在交谈中,“姚总”表示,“你跟着我可以,一个月能挣十几万。但你得开放,客户需要开房之类的,这个你要同意。”李佳当场表示拒绝,入职因此落空。此后,她多次就入职事宜与公司协商,均未成功。 李佳的遭遇并非孤例。4月6日,来自吉林的李薇抵京面试时,被公司告知“颜值不高需要微整形”,并承诺整容花费由公司报销。随后她被带到夕照寺中街附近的雅靓医疗美容医院进行手术,并通过贷款,支付了35000多元的费用。 李薇告诉重案组37号,手术后,她便被公司的人带到昌平某地住了下来,同住的还有三个姑娘,都是来找工作被要求整容。李薇称,后来公司的人告诉她,贷款需要通过“接客”偿还,否则就联系家人还,“后来我说要去报警,对方才把贷款还清,我也才得以脱身。” ▲美目尚医医院内景。 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暗访组 暗访:招聘公司与多家整形医院合作 与上述三人经历类似,28岁的陈女士到北京中裕世纪大酒店四层“巨鹏国际”公司,面试“月薪保底两万”的按摩技师工作时,被带去一家名为美玉颜的整形医院,当场办了65400元网贷贷款做微整形。 4月26日,根据陈女士提供的信息,重案组37号来到这家公司求职。办公室里,十余人坐在电脑前办公,工作大多是打电话通知求职者面试。期间,陆续有年轻女性来参加面试。 重案组37号探员向工作人员表示“想找工作“,对方随即称“有个高级前台的职位”,并马上为探员安排了面试。面试中,一名穿白衬衫、戴金链自称沈总的男子表示,高级前台平常接待高端人群,对形象气质有要求。“所以你形象上需要提升一下,由公司给你包装一下。”并称是总公司提出的要求。 沈总进一步解释称,提升形象就是指公司安排做一些微调,“不用动刀,就是打个瘦脸针,具体项目要根据合作医院的面诊建议决定。”至于整形费用,沈总则直言,需要用贷款者的身份证办理贷款,但是由公司还款。“零首付零利息 ,不需要你花一分钱 。前期钱你自个儿先还,工作三个月后公司帮你还。” ▲4月26日,“巨鹏国际"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在面试记者。 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暗访组 重案组37号探员提出想先去整形医院看一看,沈总便安排探员前往一家名为“星医汇”的整形医院,并称两家是合作关系,会叮嘱医院的熟人接待。 随后,重案组37号探员来到沈总指定的位于海淀区定慧桥附近的星医汇医疗美容机构,一名自称姓韩的“亮哥”在大厅接待了探员。交谈过程中他告诉探员,自己是医院的人,并称“你们公司的人都在我们这边做,整形这钱不用你掏。” “亮哥”带探员去美容咨询室面诊。 一名女医生对着探员端详几分钟后,随手开出一张4万余元的整容单:其中重睑术18000元、祛皮3000元、内眼角6800元、自体脂肪填充苹果肌18000元,总价45800元,打折优惠后41220元。 重案组37号探员当即表示“太贵了”,之后“沈总”致电“亮哥”,称可少做一两个项目。 星医汇医院前台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亮哥”“是医院负责贷款的工作人员”,该院一名负责人也承认“亮哥”是其工作人员,但否认与巨鹏公司存在合作。 而事实上,小艾辨认后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接待探员的“亮哥”与带她去美目尚医整容的“韩某亮”,为同一人,而此人也是其面试的北京尚艺璀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老板。探员在该公司网站查询发现,该公司法人确为韩某亮,其联系电话也与“亮哥”的电话号码一致。 此外,重案组37号探员面试的巨鹏公司的一名经理曾透露,公司有多家合作的整形医院,其中包括美目尚医医院,这家医院也正是李佳和小艾整形的医院。 也就是说,探员应聘的巨鹏公司和小艾应聘的北京尚艺璀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有着密切联系,而这两家公司和星医汇医院、美目尚医整形医院互相有业务合作。 ▲记者被安排前往“星美汇”整形医院,女医生端详几分钟后,随手开出一张4万余元的整容单。 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暗访组 警方:公司和医院“合作”五五分成 就求职被要求整容的案例,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小宁表示,招聘公司无权要求求职者进行整形。在这类事件中,招聘公司、整形医院、网贷平台均涉嫌违规操作,不排除他们串通设局的嫌疑。北京华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雪魁也提醒,如果有证据证明公司和整形医院有串通和欺骗行为,应当先去公安机关报案。 近日,北京警方查处了首起公司与医院合谋,诈骗女主播整容费的案件。 今年2月,受害人周女士在应聘璀璨盛世(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璀璨文化公司)网络主播时,公司称为了上镜效果好可以提供整形服务,由公司支付整形费用。在朝阳区建外SOHO一家名为集美名媛医疗美容诊所(以下简称为集美名媛诊所),周女士做了微整形,2.5万元的费用,则由诊所员工操作周女士手机并以她名义贷款支付。因之后无法完成公司要求的工作量,周女士的整形贷款都由自己缴纳,感觉被骗,她随后报警。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二支队的民警在调查此案过程中,又有十多名事主报案,经历与小周基本相同。警方在梳理这家美容诊所的账单时发现,璀璨文化公司从2017年7月份开始,与这家诊所有数十起合作订单,每笔都达数万元,付款方式均为个人贷款,总账达到了300万元。 警方专案组调查后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于2014年注册成立璀璨文化公司,2017年开始琢磨利用招聘女主播赚钱。同年7月,集美名媛诊所由于经营不善,主动找到张某等人,商定由璀璨文化公司负责大量招聘女主播到该诊所整容,诊所设计高额的整容方案,双方设局诱骗女主播办理分期贷款,然后按五五的比例私分整容款项的诈骗套路。 2017年7月至11月,张某等人在互联网上以不同公司的名义大量招聘,称公司高薪招聘并包装女主播,同时能够提供免费整容。 民警介绍,璀璨文化公司会安排专人陪同应聘者到集美名媛诊所,根据其贷款授信额度,由专门的美容设计师进行面部设计,并估算3万至5万元的整容费用。再由诊所人员使用应聘女主播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等,通过网络向小额贷款公司申请办理分期贷款,并进行美容手术。而这些美容手术所得收入,均被璀璨文化公司和集美名媛诊所五五分成。 办案民警介绍,案件中一个女孩做了鼻梁垫高,割双眼皮、打瘦脸针三项,花费了5万元,调查中发现,通常这几项只需要1万左右的费用,“夸大费用的目的,就是为了双方多分钱。” “公司不会帮主播偿还贷款。”办案民警称,张某等人还将无法还贷的女主播,介绍到KTV做兼职挣钱偿还贷款。 2018年5月15日,专案组分别在东城区该公司两处办公地点和朝阳区建外SOHO三地集中抓捕,打掉了以张某等人为首的诈骗犯罪团伙。目前,已抓获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9名,初步核实案件10余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案件仍在进一步工作中。 北京警方提示,近年来,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不断编造设计各种新套路。在套路网络主播案件的类型中,求职者在参加网络招聘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对于夸大薪酬程度并设置用工前提条件的招聘岗位(例如要求进行整容并设置很高的业务额度)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套路骗局,需要贷款时,要通过正规合法渠道申请贷款,以免被“套路贷”。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7月8日,新浪财经记者从多个独立信源获悉,银保监会正着手起草三套独立的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分别针对商业银行理财、银行资管子公司和结构性存款,具体出台时间尚不明确。 “三个单独的细则应该都有雏形了。”一名国有商业银行资管部人士透露。 市场曾预期商业银行理财细则5月落地 实则延缓 今年4月27日,央行联合银保监会等部委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对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和保险六大行业资管机构作出规范,明确要打破刚兑,禁止期限错配和多层嵌套,让资管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作为纲领性文件,资管新规指明了行业大方向,但具体到各个行业仍需配套细则。 此前,市场曾预期商业银行理财细则或在5月底首先面世。事实证明,该细则并未如期而至。“本来计划五月末先出银行理财细则,看起来像是‘难产’了。”一位股份行人士分析指出。 8家银行拟设立资管字公司 业内对子公司牌照争论较大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也为银行资管子公司扫除了制度性障碍。 早在三年前,光大银行在业内曾率先“试水”理财业务子公司。2005年3月,光大银行公告,董事会同意全资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并作为业内第一家银行向彼时银监会正式提出申请。当年下半年,因注册地点变更光大第二次发董事会公告。2005年,光大、浦发和中信三家股份行分别提出申请,但当时监管态度不明,此事并未有进展。 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8家商业银行先后公告拟设立资管子公司。它们分别是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南京银行。 对于银行资管子公司的态度,银行业内部看法不一。首先,银行资管子公司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牌照,其业务范围尚不明确,资管、投行、财富管理,甚至部分银行自营投资业务是否都包含在内?其次,资管子公司一旦从母行独立出来,公司架构、运作方式、激励措施等方面将更与市场化接轨,中小银行是否有必要、有能力去成立一家子公司呢? “以后理财业务是否必须在资管子公司里展开?那对于中小银行,尤其城商行、农商行,给不给发子公司牌照呢?从人力和成本来看,很多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显然不足以再支撑一个子公司。” 前述国有商业银行资管部人士分析指出,业内对此讨论十分激烈。 据新浪财经了解,目前监管层正着手制定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的单独细则。 结构性存款突破9万亿元 监管层密切注意早想出手 相比较于银行理财和资管子公司,结构性存款在去年年底突然走热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重点关注。 2017年11月底,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一经面世就在银行业内引起“大地震”。按照规定,保本理财不再属于资管产品范畴,将逐渐退出市场。在保本理财受限与负债荒压力下,结构性存款悄然走热。 央行官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达9.26亿元。其中,含五大行、邮储银行、国开行在内的大型银行5月末结构性存款为3.22万亿元,同比增长49.34%;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6.04万亿,同比增长56%。 “在4月份,结构性存款膨胀超过8万亿的时候,监管就打算出手了。”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透露称,监管层对结构性存款的问题早有关注,有监管领导甚至直言“这就是高息揽储”。 尽管多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资管子公司和结构性存款分别起草了3套监管细则,或受近期市场多方影响,具体出台时间仍不清楚,业内也希望三套细则尽早靴子落地。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于今年4月27日正式出炉后,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上海证券报记者最新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指导意见》发布后,资管行业整体呈现“量减质增”的发展格局,政策对于治理影子银行风险、促使行业回归本源的作用初步显现。 据悉,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并把握好政策执行的节奏和力度,做好配套制度安排,确保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助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资管行业呈现“量减质增”发展格局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监魏星指出,拆解以资管业务为代表的影子银行风险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环节。《指导意见》针对影子银行的产生根源及种种乱象,精准施策,统一监管标准,严格规范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坚决打破刚性兑付,规范资金池,实现对影子银行的“精准拆弹”。 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指导意见》发布后,社会反应总体积极正面,金融机构着手整改和转型,套利空间和行业泡沫被挤压,资管行业整体呈现“量减质增”的发展格局。可以说,《指导意见》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系列强监管政策对于治理影子银行风险、促使资管行业回归本源的作用初步显现。 首先,通道业务规模持续收缩。截至2018年5月末,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22.3万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截至2018年4月末,通道类信托业务规模较年初减少6720亿元,同比增速较年初下降29个百分点。自2017年11月以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的通道业务规模已下降2.2万亿元,降幅超过10%。 同时,表外融资和表内融资的“一减一增”也表明,影子银行风险正在化解。2018年以来,在一系列监管政策的综合作用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有所下降,其中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这三类非标资产进行的表外融资同比少增较多,1-5月同比少增合计2.82万亿元,而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同比多增合计1.54万亿元。 把握节奏和力度 确保市场平稳过渡 “资管行业联通多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规模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加强监管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魏星指出。 记者获悉,人民银行将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并把握好政策执行的节奏和力度,做好配套制度安排,确保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助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推出实施细则,推进落实各类资管产品的公平待遇,行业实施细则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细则总体要与《指导意见》保持一致,避免产生新的监管套利。 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有序整改,审慎确定政策执行口径,控制好业务整改和资产处置节奏。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新产品有序对接存量资产,保障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三是做好配套制度安排,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宏观审慎评估考核时,适当增加新增贷款弹性;督促银行做好非标回表计划,引导银行多渠道、多层次补充资本;指导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表内融资,弥补表外融资收缩导致的社会融资缺口。 此外,金融机构也应按照《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整改计划,平稳压缩不合规存量产品规模,积极发展新产品,有序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2018年针对资管行业去杠杆、防风险持续强化,为了更好地落实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监管对短期理财债基的投资运作模式加以整顿。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基金公司接到整改通知,对短期理财债基的产品投资期限、投资比例、净值化转型提出要求,7000亿元短期理财债基未完成整改前,存量产品规模只减不增。 净值计量变化 资管新规下发后,公募基金告别稳赚不赔的保本时代,市值法计量基金资产净值方式受到市场推崇。坊间传闻,监管层近日下发《关于规范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相关要求,该通知发布之日起的首个封闭运作期到期后,短期理财债基需按照开放式债券基金规则进行规范,以市值法计量资产净值。 这一消息也得到部分基金公司的证实,南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确实有听说短期理财新规的消息,公司收到了来自监管的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市值化转型规定也对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留了“口子”,监管将短期理财债基分为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两类,继续采取摊余成本法的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需满足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且资产到期日不得晚于产品封闭运作期到期日;公司内部采取影子定价的风险控制手段对摊余成本法计量的公允性进行评估,并明确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不得采取固定单位基金份额净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值法计量资产净值打破了基金公司兜底的“刚兑保本”机制,也对基金公司的风控和投资能力提出挑战,短期理财债基净值波动后,不仅安全程度有所降低,收益也没有那么稳定了,投资吸引力将大大降低,如何控制市值法短期理财债基的净值波动率将会成为吸引投资者的重点。 同时对短期理财债基投资范围、期限方面的限制也使产品固有优势红利尽失。根据相关规定,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基需满足调整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至“80%以上资产投资于债券”,延长封闭运作期限至90天以上。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短期理财债基投资范围多是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债券回购和短期债券(包括短期融资券、即将到期的中期票据等)三类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货币市场工具。同时,短期理财债基多为7天、14天、30天、60天品种,新规要求封闭运作期限在90天以上,也对市场存量产生较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未完成整改前,监管还有缩减规模要求, 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不得开放申购和进入下一个封闭运作期;理财债基应确保规模有序压缩递减,相当于这类基金规模“不能增加,只能减少”,每半年需至少下降20%。 产品转型加速 此次短期理财新规的下发,将促使相关产品加速转型。 大泰金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骅认为,从规模逐渐缩减的要求来看,短期理财债基应该会慢慢退出市场,否则就是转型成定开债基的投资形式。“如果80%的资产要投向债券的话,这类产品的风险收益水平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标的为大额存单,债券回购,更像是有期限的货基,整改之后风险被大大提升,而产品本身封闭期流动性也不好,没有稳健收益作为保障,这类基金本身可能也不会受资金青睐。”王骅如是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理财债基的定位十分尴尬,风险和收益介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尽管名为债券型基金,其实它的本质更类似于货币基金,风险偏好较低且收益稳定。如果将债券投资比例提高到80%,不仅安全程度有所降低,收益也有可能出现亏损。同时,封闭运作期限在90天以上,也会对配置造成压力,与目前市场上3个月定开债券基金并无差异,上述整改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风险,也降低了流动性,随着该类基金品种优势的丧失,短期理财债基将变得更加鸡肋,随着资管市场的发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事实上, 早有指导意见要控制短期理财债基规模的消息传出,3月初,市场消息称,监管层召集国内多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相关高管人士对短期理财债基的运行、规模等进行了讨论,按照会议讨论内容,在资管新规公布以后,所有的理财型基金按照颁布时点,规模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其次,短期理财基金不再沿用摊余成本法,全部改为净值型产品。 对于今年短期理财债基频频受到监管关注的原因,王骅认为,对短期理财债基的限制与近两年债市不佳有关,资金都跑到有保障的产品中去,造成自有资金垫资的基金流动性风险大增,另外,债基大比例配置同业存单等非债券资产违背了债基设立的目的,也为公募市场年末冲规模的行业潜规则的滋生提供土壤。 定位沦为鸡肋 事实上,短期理财债基发展起起伏伏离不开政策上的影响,2012年银监会叫停了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作为替代品的短期理财债基成功“出道”。 不过好景不长,短期理财债基随着互联网“宝宝”类军团的兴起逐渐没落,余额宝诞生之后,短期理财市场出现巨大变化,短期理财型基金在投资标的、运作方式、收益计量等方面均与货币基金类似,但是流动性却不如“宝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又没有更大改观,因此短期理财债基的市场份额被不断抢占,部分基金公司短期理财债基遭遇清盘。 2016年随着委外业务兴起,这类产品因承接了部分机构客户的需求而变得逐渐热门,短期理财债基迎来了“第二春”。银行为了提高收益,同时又尽可能规避风险,越来越多地投资于此类基金,迅速壮大了此类基金的规模,去年末监管引导基金公司淡化涵盖货币基金在内的规模排名,使得货币基金存在感降低,短期理财债基也因而成为基金公司冲规模的替代产品。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短期理财债基规模出现迅猛增长,截至6月30日,市场存量56只短期理财债基规模近7000亿元,上半年短期理财债基在各家基金公司冲刺规模大战中吸金力大增,上半年基金份额增长3306.01亿元,较去年底规模增长幅度高达90%,成为规模增速最快的基金产品。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进入7月以来,P2P“雷潮”仍未停息,从近期“爆雷”的平台来看,上海和杭州已成为涉刑重灾区。7月7日,据上海市长宁公安分局官方微博消息称,2018年7月6日下午,上海鸿翔银票网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易某某向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投案,称公司的集资经营活动因资金链断裂,已无法向投资人进行兑付。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银票网官网和App均可正常打开,并显示有标可投。7月6日晚,有消息称,P2P平台银票网被经侦介入,在记者所在的投资交流群里,有投资者表示,“本该昨天到期的项目标的今天也没有收到回款,目前经侦已经介入银票网”。 银票网7月5日还发出一则加息券公告称,是为了庆祝银票网母公司银家集团与新证财经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平台在7月5日签约当天给予用户全场通用的加息券。 公开资料显示,银票网全称为上海鸿翔银票网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2014年8月8日正式上线,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公司位于上海,用户资金存管机构为上海银行。 7月6日深夜,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官方微博称,对浙江佐助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P2P平台牛板金是浙江佐助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综合性互联网理财服务平台,此前已曝出近亿元逾期,并暂停赎回、充值业务。 从近期“爆雷”的平台来看,上海和杭州已成为涉刑重灾区,一位网贷平台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坦言,最近“爆雷”事件给浙江地区的平台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两天杭州出事的P2P平台累计交易总额就超过了500亿元,用户数量则超过百万人。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被杭州当地警方通报立案的平台数就达到了9家。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随着对空壳私募的严格清理和私募备案要求的趋严,一些中小私募机构悄然发起了一场保壳大战。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保壳服务花样繁多,甚至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产业链。 有专门做私募保壳业务的第三方中介人士称,备案200万元规模的首只私募产品只需要8-10万元的费用,不仅可以向私募出借资金,还可以帮忙找投资项目。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保壳服务都存在合规上的问题,要警惕保壳服务商利用私募机构着急备案的心理,骗取不法经济利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中小私募掀起保壳大战的背后,是整个私募的业绩寒冬。今年A股走势不佳,结构性行情匮乏,导致多数私募出现亏损,甚至不少知名私募也马失前蹄。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从中长期来说,市场的大幅下跌往往也酝酿着投资机会。 8到10万元即可保壳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规定,私募基金公司登记成功以后6个月内必须发行备案第一只产品,否则将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截至发稿,中基协数据显示,合计有2981家已登记的私募管理规模为零。这些私募或将面临保壳压力。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对空壳私募的严格清理和私募备案要求的趋严,一些中小私募机构悄然发起了一场保壳大战。在此背景下,提供私募保壳服务的中介机构开始活跃起来。 近日,有中介在微信朋友圈打广告称,已有一万多家私募基金公司未发产品被注销了,做完管理人备案6个月内一定要发首只产品。如果您没有产品要发布,我可以提供‘保壳’服务。 该中介表示,可以为客户提供保壳一条龙服务。发一只200万的私募产品,费用一般是8-10万元,包括全部服务。私募机构只需提供一个公章及账号密码即可。 另一专门做私募保壳业务的第三方中介人士告诉记者,资金是中介自己的,双方需要签一个产品协议,之后,中介公司会根据私募机构的情况设计产品和募集资金,备案完成后,存续三个月时间,再清算退出。 保壳中介提供的合作协议显示,中介将自行开发符合私募机构要求的客户,并向私募机构提供客户信息,促成私募机构和客户签署合同。私募机构在客户协议顺利履行、合同款项结清、不存在解约风险的前提下,要向中介支付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伊洛投资总经理冀烁文告诉记者,中介机构保壳一般是两个方面:如果私募有自有资金,他们可以帮忙做产品设计、投向安排、填写备案资料、找券商托管等,或者找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定增等项目;如果私募没有资金,他们可以先借给私募几百万发产品,但要约定好备案以后几个月产品清盘。 事实上,对于打着‘保壳’旗号的壳中介服务机构来说,其实‘保壳’花样还有很多。大唐财富高级研究员曹琪表示,比如中介机构事先联系好被投企业,成立契约型基金,正常成立产品,走备案流程,在备案成功之后发指令赎回资金,提前清算基金。现在许多券商也提供这种服务。 目前保壳市场还出现了代持的新玩法。记者调查了解到,有机构由于团队资质不够,无法在中基协申请到私募基金牌照。如果买别人的牌照,实控人会随之变化,于是就找原来的实控人代持,壳方可以继续发产品,收益则归买方所有。 记者注意到,保壳一条龙服务已经受到监管关注。中基协近期在其官方微信发布《严正声明》,强调拟备案私募应该存在真实募集投资行为,合格投资者应以自有资金出资,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出资。 保壳难过合规关 多位受访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市场二八分化甚至一九分化局面日益严重,资金大量进入大型私募,留给迷你私募发行产品的空间非常有限。这可能是引发私募机构保壳行为的原因之一。 曹琪认为,首先,目前股市行情不佳,很多二级市场私募管理人担心现在建仓会面临净值下跌风险,因此更倾向于暂时保住资质并等到合适时点再发行产品。另外,市场普遍对私募牌照有升值预期,私募机构可能存在投机心理,而有一批炒壳的人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冀烁文表示,目前运营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每年的成本相对较高。如果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没有核心投研能力和成熟的风控体系,再加上市场疲弱,其经营成本和运营压力也会相对较大。所以,保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一些中小私募来说,保壳与否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不保壳,就没有资格运营下去。但保壳后,没有核心投研,没有成熟风控体系,公司运营成本又较高。为此,也有不少中小私募会放弃保壳的想法。 在上海某私募分析人士看来,很多私募机构根本没有管理能力,股东也没有资金保壳,所以,现在的出局是正常的市场出清。 面对复杂的私募壳交易市场,曹琪认为,必须提醒和强调的是,所有保壳行为都存在合规上的瑕疵,并且有骗子保壳服务商利用私募机构着急备案的心理,骗取不法经济利益,少则损失服务费,多则可能损失基金的投资资金。 中基协在《严正声明》中就指出,协会已发现部分违法中介机构和个人罔顾职业操守和法律底线,打着登记备案包通过、有协会内部关系催办、保壳服务、专业移除异常公示等幌子,招摇撞骗,混淆视听,诱导和欺骗相关申请机构以获取高额中介费或服务费,赚取不法利益。 此外,记者注意到,中基协表示针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的重大事项变更申请,协会将比照新申请机构登记要求和程序办理,并相应核查存续产品的合规性及信息披露情况。曹琪表示,这意味着监管层将坚决打击私募壳的买卖行为。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对保壳做实质性审查并非易事。前述上海某私募分析人士认为,保壳监管的难度在于,不能确定基金的可持续性,无法确定哪期基金是为了保壳,哪期基金是真做事。机构是有可能参与,但是很难找出把柄。主要是出资方,其实是个过桥拆借,玩弄了托管方的结算功能。 中小私募仍有突围机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保壳大战的背后,是中小私募面临产品发行艰难、业绩亏损的现状,不少私募称已感受到市场寒冬的到来。 纵观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情况,股市跌跌不休,债券信用风险暴露,私募产品普遍出现亏损。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截至6月15日,今年以来全部私募产品平均亏损为1.89%,其中股票型私募产品表现最差,平均亏损3.07%。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私募平均亏损2.58%,50-100亿元私募平均亏损2.1%,10亿元以下亏损2%。 北京某小型私募总经理向记者表示,今年市场低迷,产品发行存在难度,而且销售难度非常大,资管新规后私募产品就明显卖不动了。对于我们这些小型的私募机构来说,今年上半年活得有点艰难。从整体来看,私募规模缩水都挺严重的。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逾16%,深证指数下跌超过19%,使得私募管理人难以做出良好业绩,股票多头策略受到最大冲击,其他策略也难有表现。曹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下跌的时间和幅度都超出预期,私募机构如果在高位买入龙头股,或在近期过早抄底,都会导致基金净值下滑。上半年市场分化,风格切换,没有及时调整到成长风格、医药股和消费股的私募基金可以说错失了上半年最大的收益机会。 对于今年上半年私募惨淡的业绩,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外围因素变幻莫测,打乱了很多私募的计划和部署,让一些缺乏经验的私募业绩遭到闷杀。安徽某知名私募人士表示,部分中小私募保壳压力或来自于业绩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缺失了一些客户的信任和沟通。 冀烁文表示,上半年不少私募业绩不好和三个方面有关。一是A股整体趋势震荡下行,在大的弱市环境下,私募投资相对被动;二是与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有关,在这种弱市格局下,投资机会相对少,热点持续性差,股票多头策略类的基金相对比较被动;最后是部分私募基金的投资风控不足,也会造成业绩的大幅回撤,比如在这种弱市格局下,如果一直保持较高的仓位,在市场阶段性趋势下行时,就会受到拖累。 曹琪认为,很多个人投资者在选择私募产品时会更加注重知名度和稳定性,大型私募机构更加容易获得市场资金的青睐,中小私募机构必须通过更加可观的业绩才能实现突围。优秀的中小私募机构可以尝试积极争取FOF和MOM管理人的认可,它们会全方位更加专业地评价私募管理人,业绩出色的中小私募仍然有很大机会。资金是最聪明的,相信优秀的业绩终将带来规模的扩大。 对于中小私募来说,要实现业绩突围,加强核心投研能力,执行合适的投资策略,并且遵循严格、科学的风控至关重要。目前市场整体估值相对偏低,投资价值逐步显现,着眼于中长期来说,市场的大幅下跌往往也酝酿着未来的投资机会。冀烁文进一步表示。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6月19日,备受关注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下称“独角兽”基金)结束募集,市场此前曾预测相关基金公司最快将于6月21日发布成立公告。不过,截至7月4日,6只“独角兽”基金仍未能和投资者正式见面。 多重因素致“迟到” 除迟迟未成立外,“独角兽”基金的整体募集情况似乎也不甚乐观。未经证实的消息显示,6只“独角兽”基金发行规模合计约1000亿元,与市场此前预计的3000亿元规模差距甚大。同时,从投资者结构看,机构投资者的热情远不及个人投资者。 中银国际金融期货研究总监冯志刚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独角兽”基金此前预计投资标的应为小米集团(下称“小米”)发售的CDR(中国存托凭证),但随着小米CDR发行推迟,实际投资目标一时难定,成立进度自然减速。“机构投资者认购热情不高,则与目前美国股市整体处于高位关系密切。通常而言,符合回归条件的红筹企业发售的CDR价格应与美股股价差距不大,而目前纳斯达克指数创历史新高,相关企业估值均较高。”冯志刚进一步表示,“同时,在当前中美贸易战大概率开打的背景下,相关红筹股的股价波动可能有所上升。若贸易战打响,美股指数出现10%以上、个股出现20%-30%的调整是很正常的。机构投资者更具国际视野,在资金运用上也要对其客户负责,所以风险敏感度更高。” 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吴明义也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美股不断走高,符合发行CDR条件的相关红筹股累积了不小涨幅。同时,“独角兽”基金的锁定期长达3年,流动性因素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此外,“独角兽”基金的预期收益率约7%-8%,目前市场有很多投资者途径可以实现该水平。“更重要的是,市场对于"独角兽"基金的投资价值也有疑虑,当前经济周期转变速度很快,今日的"独角兽"明天是否还是,很难预料。”吴明义指出。 “抽水效应”需关注 近日有消息称,如果沪指低于3000点,证监会将不会推进CDR;同时,原计划将于本月申请发行CDR的阿里巴巴集团(下称“阿里”),由于种种原因推后该进程。 对此,吴明义认为,虽然不能确定“市场不上3000点,不推CDR”的传言是否属实,但这至少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CDR的态度。“目前来看,每一个符合发行CDR条件的公司体量都很大,CDR发行规模必定不小,对市场的"抽水效应"值得担心。”吴明义表示,在当前去杠杆背景下,预计未来将会有多只股票退市,若调整过程中大体量CDR入场“抽水”,对资金存量和流动性都是考验。 新时代证券中小盘研究团队指出,CDR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关键在于发行规模和发行节奏。药明康德(、工业富联(行情17.23 +1.59%,诊股)、宁德时代三家“独角兽”日前陆续开板,开板当日放出巨大成交量,短期内对市场资金的虹吸效应明显,CDR试点企业在境内上市后也将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若短期内发行节奏过快,将对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从CDR发行规模来看,已在境外上市且符合试点条件的红筹企业(不包括小米),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网易,合计市值约7.1万亿元;从CDR发行节奏来看,证监会此前强调,将合理安排发行时机和发行节奏,考虑到CDR募资规模,预计符合发售要求企业在未来三年分批发行CDR上市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新时代证券也表示,CDR募资需求在市场承受范围之内。一方面,从首发募资情况来看,2015-2017年,IPO每年平均募资约1791亿元,2018年1-5月以来IPO募资额合计519亿元,较2017年同期下滑52%,IPO发行审批从严态势明显,募资金额有所下滑。另一方面,从定向增发募资情况看,受再融资新政与减持新规影响,2018年1-5月定增募资3325亿元,同比下滑38%,预计全年定增规模将下降四成。总体来看,2018年以来,IPO和定增融资的收缩对市场资金抽血压力有所减缓,若符合要求试点企业在未来三年分批发行CDR上市,每年占股权融资规模的比例约6.3%左右,在市场可承受范围之内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