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断发生的债券违约,投资者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二者的关联与配置理念。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悄然而至”的企业债务违约下,你是否深刻的意识到: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债券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品种。 即便你早早的就尝试了A股市场里的跌宕起伏,但是债券市场对于一般投资者的关注点,可能还不如银行的理财产品来的便捷。 近日,一则有关债券违约的消息:佛山市中基投资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其“16中基E1”未能按时兑付,构成违约。与此同时,这个债券发行规模为3.92亿元。 作为一个民企的私募债,本身影响的投资范围可能并不大,再加上一般投资者并无多少关注,所以并未在市场上引起多大的热议,但是,近年来,其实已经有多家企业发生了债券违约,在这种看起来“悄然而至”的违约下,投资者应该了解债券,并且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五花八门的违约债券 相比与私募债,上市公司的一举一动,似乎更能吸引人注意。 前几日,*ST凯迪也公布了无法按时兑付“11凯迪债”的本息,对于*ST凯迪来说,它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基本已经可以反映自身债券的预期了:*ST凯迪的K线图 作为曾经的凯迪生态,但从字面上“生态”二字,就能看出它是有着环保题材来炒作的机会的,事实上过去也一直如此,只是随着市场的监管与透明化,最终东窗事发,爆出来关联交易、占款、债务违约等等,让其经历了一波24连续跌停,重组困难重重之下,后续的债券违约也就意料之中的了。 *ST凯迪的整个事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不管刮着怎样的概念股炒作,最终我们的市场还是认业绩的。 更有意思的债务违约,来自雏鹰农牧:雏鹰农牧的K线图 对于雏鹰农牧的K线来说,在连续跌停击穿平台的走势之前,类似的K线组合,已经表明了庄家是凭着一股劲在“扛着”股价,而这种庄股,如果最终迎来的又是利空的话,那其走势必然是向下的巨大杀伤力。 业绩的本来就下滑,又赶上“八戒兄”今年的病情,让它的今年发生了巨亏的业绩“变脸”,而且又高比例的股权质押,所以K线向下也就无可避免了,紧接着,它也面临着5亿的债务的违约。 违约之后怎么办呢? 雏鹰农牧发布公告,与部分债权人已签订了协议,以火腿、生态肉礼盒等偿付本息。 是的,你没有看错,现实版的“肉偿”,在这家猪肉企业里,真实的发生了。 虽然大多数人对用火腿来抵债的方式,报之娱乐的心态,不过也的确说明了一件事:实体企业违约,最起码还有实物偿还的可能性。 被殃及的债基 上述的债务违约的上市公司,只是一个代表,今年还有很多上市公司,都出现了违约。 在这种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的违约下,投资债券的基金,是否也被殃及了呢? 实际上,债券基金,也确实受到的了影响。 债券基金,顾名思义,投资的主要是债券,这里面如果细分的话,有的是纯债型的基金,有的债券基金还采用打新股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益。 而本身投资债券基金的人群,大多就认定了这个低风险的品种,所以纯债基金基本上是主流的配置。 影响债券收益的,在过去,主要就是利率的风险,虽然理论上更大的风险来自于债务违约,但是由于我们的大企业,过去这些年基本上都实现了兑付,所以违约的风险,就这么的被“忽略不计”了。 直到,真的有债券,开始发生违约了。 当然,这种违约,也是金融体系提倡打破刚性兑付的开始,因为一味的刚性兑付,实际上对金融体系的压力更大。 而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里,债券违约早就是屡见不鲜了,甚至一些大投资家的第一桶金,可能就对于“垃圾债券”的投机了。 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基金行业,也尝试到了债券的风险了。 比如,最有代表性的富贵鸟的债务危机,“14富贵鸟”没有兑付,而重仓其的中融融丰纯债,随之发生了接近一半的跌幅:中融融丰纯债A的累计净值(来自天天基金网) 从上面的累计净值图可以看到,本来是接近1元的净值,转眼间“闪崩”,到现在不足0.5元,这样的跌幅,让投资者甚至怀疑,自己到底买的是不是债券基金? 而中融融丰纯债并不是唯一踩雷的债券基金,还有很多债基,同样踩雷,只是仓位轻重罢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如果你看到一个本身波动不大的债基,突然间大幅下跌,基本上就是投资的债券的兑付可能出现了问题。 当然,在债券出现了违约之时,很多的基金公司,对于债基的风控也开始加强了许多,毕竟之前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债券风险,基金公司出现“大意”也实属正常。 那么投资者还可以投资债基吗? 当然可以,有鉴于债券打破刚性兑付,不排除还有发生违约的企业,所以在选择债基的时候,尽量选择综合实力更大的基金公司,另外,还可以考虑债券指数基金,这基本上可以规避到单一债券爆雷的风险。 结语 股票和债券,一直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两个工具。 随着不断发生的债券违约,投资者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二者的关联与配置理念。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悄然而至”的企业债务违约下,你是否深刻的意识到: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 不要轻信那些打着刚性兑付旗号的“理财”,因为这个资本市场里: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注:骚扰电话是一个所有人深恶痛绝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甚至出现了“人工智能”骚扰电话,让人防不胜防。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位美国程序员开发了一款“反骚扰电话”的程序,这个程序也相当的简单粗暴,它可以模仿美国老人的语调,去自动回答骚扰者的问题,语速缓慢还会时常要求对方重复。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程序,却能够跟骗子们周旋一个小时,骗子们发现对方是个机器人后,心情已经崩溃了。最近,有国内小伙伴反映,自己接到的骚扰电话是越来越多了。其实别说是在国内,硅星人在美国也没躲过“呼死你”的骚扰,其中不乏自动拨号器打来的预录好的电话。内容特别胡扯——从“恭喜您中了10天邮轮游大奖”、到“夏威夷房产冰点价出售”,再到“你已卷入大案要案,请和大使馆联系”。其中最让美国华人尴尬的是,“大使馆诈骗”电话有时候还会打到美国同事手机上。看着老美一脸懵,我的内心也是崩溃的……密集的骚扰电话而且这些骚扰电话,一旦接起来,对方说话就没完没了,拦都拦不住。纽约时报给出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去年,美国的垃圾电话总数增加了三成,每月都有 34 亿个垃圾电话在占用无辜用户的时间。终于,一位被垃圾电话搞到崩溃的匿名程序员大哥决定动手打造一个程序,以牙还牙让打骚扰电话的人也体会一下崩溃的感觉。于是,他创造了美国史上最受欢迎的自动“反”骚扰电话机器人——“坑爹老头”Lenny。老头儿 Lenny 的骗子反击战在接听骚扰电话时,Lenny 听上去完全就是一个善良但迟钝的真实老头——听力不好,说话速度超慢,说着口音很重的英语,喜欢唠叨自己的女儿们。但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显得很有兴趣的样子,给你热情回应。对于骗子们来说,这种堪称“最好的下手对象”的老年人简直让他们无法撒手:独居,有存款,跟儿女关系远,显得热情却又脑子不清楚。所以他们盯紧了 Lenny,就算一遍遍解释也在所不辞……在一段 YouTube 网友录制的 Lenny 电话录音里,Lenny 不停地让骗子重复自己的说辞。“谢谢你对我这个老家伙这么耐心。”Lenny 说,“但是你能再给我解释一遍么?”强烈建议你们听听:在崩溃地解释了20 分钟后,骗子才意识到 Lenny 是个机器人。在录音里你能听到骗子绝望地呐喊:“这是个自动回答系统!我一直在跟个机器人废话!他只会重复相同的内容!”这些 Lenny 录音在 YouTube 上播放量动辄十几万,简直成为了美国网友的快乐之源。最厉害的一次,骗子坚持不懈地跟 Lenny 纠缠了 56 分钟……但其实,把骗子耍哭的 Lenny 根本不是什么高级的人工智能,也不能识别骗子的语音作出相应的回应。他只是匿名程序员在 Asterisk(著名用户交换机系统,支持交互式语音应答) 上的撰写的几行脚本代码,外加一些真情实感的老爷爷语音而已。当用户接到骗子电话时,他们可以选择呼叫转移功能,让内置 Lenny 的 PBX 服务器接听电话,或者把黑名单上的电话号码直接发送给 Lenny,让它自动应答。图源:Using chatbots against voicespam: analyzing Lenny’s effectiveness实际上,看起来很话痨的 Lenny 句库中一共只有 16 条语音。前四个是固定的,以引诱骗子继续说下去,后 12 个不停循环播放,直到骗子受不了挂断电话为止。这些预设语音大多模棱两可、含混不清,不管骗子说什么,它都能应付过去。同时,Lenny的脚本可以监听到会话中的暂停,只要暂停达到 1.5 秒,它就会自动说出循环中的下一段话。Lenny 的代码只有这么几行而已为了让骗子们上钩,Lenny 的创造者听了大量的诈骗电话,分析了骗子们常用的对话套路。之后,他为 Lenny 编写录制了一套万能台词,保证 Lenny 不会露馅儿。Lenny 的台词包括:嗯嗯,听着不错。(表示感兴趣)不好意思,我听不清你在说啥。(让骗子重复一遍)对不起,你能再解释一遍么,我搞不清情况。(再让骗子重复一遍)嗯……上周我的三女儿 Larissa 也跟我说过你提的这个事儿。嗯……她特别聪明,我要再跟她谈谈。她是我们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还当了优秀毕业生,我们都为她骄傲……她也说我应该了解一下你刚才提到的那个项目,你能再多跟我讲讲么?(自言自语,消耗骗子的耐心)嗯嗯……我的大女儿 Rachel 嫌我老瞎花冤枉钱。上次我买完东西,她说我受骗了,之后好久都没理我,我很难过……(继续自言自语)不好意思,稍等,不要挂断,我马上回来(这时电话后中传来一阵意味不明的鸭子叫)……(回来之后)对不起,我忘了刚才你说的什么了,能再说一遍么?(从头循环)Lenny 的前四句固定台词(不包括打招呼的第一句)因为 Lenny 在录音里实在太喜欢聊自己的女儿了,网友们不禁开始好奇被 Lenny 无视的老二孩子到底叫什么名字。不过,“低科技”电话机器人 Lenny 到底效果好不好?在分析了 PBX 接到的近两万个 Lenny 电话数据后,学者发现:骗子们跟 Lenny 的平均对话时间是10分13秒,平均对话回合达到27组,有 72% 的 Lenny 句库循环了不止一次,只有 5% 的骗子发现了 Lenny 是机器人。还有几个骗子听到 Lenny 不停重复说过的话,怀疑他阿兹海默症犯了,问 Lenny 需不需要帮忙联系医生……从技术上来说,Lenny 是非常简单的,但从会话质量上来讲,Lenny 又是顶尖的高手。未来的垃圾电话两端都是 AI 的战场在 Lenny 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电话营销的雏形。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国内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比 Lenny 高级的多的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某电话机器人产品介绍这些电话机器人不仅支持自动拨打,自动识别文本记录通话内容,还能从语音中分析客户的情绪和兴趣点。回答问题、语音交互、打断重连这些更是基本操作。比真人更执着,比预录电话反应更灵活,AI 加持下的电话机器人简直史无前例的强悍。这些电话机器人可以快速对接听者的反馈进行语义分析分析。不管你是积极、消极还是观望,电话机器人都有一套话术来应对,绝对滴水不漏。哪怕你作出不相干的意外回应,它也会迅速把话题拉回主线上,效率很高。但 AI 技术不止能用于自动打电话,也可以用来接电话呀!今年的Google开发者大会( I/O)上,Google 就展示了进化的和真人几乎一模一样的Google Duplex。依托 Google 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和语言文字转换技术,Duplex 已经能够理解对话的上下文和每句话所表达的细微的意义差别。它不仅能冒充你定餐厅,更能像真人一样在对话中表现出思考和停顿。同时,苹果也正在积极准备iCloud Voicemail,能接电话的 Siri 最快明年就能和大家见面了。可见,未来的垃圾电话,很可能会变成两个 AI 之间的对决。骗子和用户分别派出自己的语音助手,但双方都以为自己调戏了对面的真人……说真的,没人就这个主题写个相声么?Lenny 到底是谁?虽然 Lenny 在技术上被这些 AI 电话机器人甩在了后面,但 Lenny 深入人心的人设还是为他拉了不少感情分。因为反诈骗电话里的 Lenny 的形象实在太鲜活,不少人开始好奇,是不是在地球的某个角落,真的有一个叫 Lenny 的老爷爷独自一人生活着。网络流传的 Lenny 形象在网友的千呼万唤下,去年,终于有一位昵称叫 reallylenny(正宗 Lenny)的程序员用户,在 Reddit 上发帖称自己是 Lenny 的创作者,同时他也是 Lenny 的音源。“Lenny 是我家旁边住的孤寡老人。”正宗 Lenny 说,“他总是捡破烂,然后堆在自家后院里。为了纪念他,我们把这个机器人命名为 Lenny,但真正的 Lenny 在很早前就离世了。”而现在,Lenny 的维护者早已不是正宗 Lenny,而是一位自称“Mango”的程序员。在2013年,Mango 发现 Lenny 的服务器掉线了。因为不愿意看到这个给大家带来无限欢乐的老头就这么消失,Mango 从大家上传的录音里整理出了 Lenny 的语音,让它“重生”了。谈到自己的工作时,Mango 说:“只要骗子和 Lenny 多对话一分钟,现实生活中的老人就少被骗一分钟。”在听了通话记录后,也有网友表示愤怒:“我简直惊了,在老人(Lenny)显然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骗子就已经开始劝老人快拿钱了。”距离初代 Lenny 诞生已经过去了十年,可惜的是骗子的数量不降反增。这也许就是大家集体召唤 Lenny,并对他感情深厚的原因吧。手把手教你用 Lenny虽然使用 Lenny 不能根除垃圾电话,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用它“调戏”一下骗子。Lenny 向公众免费开放,只需要把手机(iPhone的呼叫转移功能在“设置”里)的来电转移号码设置为 1-347-514-7296 ,Lenny 就会在你拒接垃圾电话时帮你回答。需要注意的是,Lenny 只在北美的白天上班,如果真的有骗子晚上也在勤劳工作,那就没办法了……如果你想亲自跟 Lenny 对话,可以给现任管理员 Mango 发信息申请。只需要登陆 Reddit,私信发送自己的手机号给用户u/Mango123456,收到通知后就可以用手机给 Lenny 打电话了。另外,Mango 特意声明,Lenny 是用来对付骗子的,不是用来烦人的。请大家合理使用。我现在感到最遗憾的事,就是 Lenny 不会说中文了。...
序言:小牛在线逾期、假标、黑幕重重,投资人欲哭无泪。案例:小牛在线会员账号139****9918(因手机号码隐私、账号中间四位数隐藏)的投资人专项回款资金被小牛在线截留(被截留一半款项标的编号:安稳投-125天20180330-25194-t)、更有多个标的资金未兑付等,投资人深受其害..... 小牛在线逾期兑付事件正越演越烈!下一个暴雷的草根投资? 截至9月27日,小牛在线的累计成交额达到了1077.68亿元,累计注册人数达到了602万人。 作为一家规模可以达到深圳前三的互金平台,小牛在线一直饱受信披不透明、违规代销和引流资管产品的指控,其实际逾期率高企却称零逾期、成交突破千亿托管行却屡次更改、到期无法赎回等多项问题成为六年淤积的顽疾。更严重的是,小牛在线出现假标,窥一斑而知全豹,小牛在线的黑幕不是一般的深! 草根出生的千亿平台 没有风投、没有融资、草根出生的小牛资本迈过千亿大关,成为深圳互金行业的旗帜之一。小牛在线的实控人彭铁经历则颇为传奇,其出生在1976年湖南邵阳的一个小农村,17岁毕业当上小学校长,在任期间竟承包了一家濒临倒闭的校办体育器材厂并在一年将其扭亏为盈。 此后彭铁自费攻读湖南大学本科,后又攻读中山大学金融硕士,并在金融圈摸爬滚打14年,当上富昌金融集团担任总经理、中科创融资担保公司任执行副总裁、佳兆业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彭铁“书生”与“土豪”的两种气质,在其身上合二为一。 2012年6月6日,彭铁选择自主创业,成立深圳市小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后在2013年1月18日成立了深圳市小牛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后者的项目之一便为:小牛在线。 据了解,小牛在线乃至整个小牛资本是创始人彭铁的一言堂。小牛在线的发展极大程度地依赖彭铁的决策。这也使得小牛在遇到问题是只能等待彭铁的“发号施令”。 小牛在线之前,彭铁也参与创办了网贷平台人人聚财并负责后台风控。而2015年,彭铁率领小牛在线重新入股了人人聚财,但在2017年再次退出。 根据天眼查显示,彭铁已经围绕小牛资本打造出了一个金融帝国,与他产生控制关系的公司多达88家。来源:天眼查 更为有趣的是,这些以小牛命名的公司,彭铁对其的持股大都超过80%,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中,彭铁个人持有小牛资本89.6%股权,旗下板块小牛在线、小牛金服、小牛普惠、小牛新财富、小牛投资等公司他都占据着100%股权。 天眼查数据显示,彭刚以及彭最鸿是小牛系股权架构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其侄子彭最鸿在77家公司担任要职,哥哥彭刚则在167家公司中挂名。 小牛资本旗下品牌包括小牛普惠、小牛在线、小牛新财富、小牛分期、小牛投资和牛鼎丰科技。其中,4月2日,小牛新财富发布了停运公告。 回顾小牛系金融公司版图,其在资产端,负债端均有出入口,如小牛在线线上募集理财资金,为负债端入口,小牛普惠则提供普惠金融信贷,两块业务互相形成借贷出入口,其疑似存在自融嫌疑。 左手资产端,右手负债端 根据小牛普惠的官网显示,其的贷款项目目前多为0.3到6万不等的分期项目。而小牛在线app目前理财产品分类为网贷、智盈、基金三大项目。 之前被媒体被报道涉嫌自融的“随心牛”项目,正是属于智盈项目,而目前该板块旗下的随心牛项目已被下架。 据媒体报道,“随心牛”属于活期产品,1元起投,随存随取,历史年化收益率为7%,其远高于市场活期理财收益。 而在“随心牛”产品设立之初,其底层资产组合包括企业债权、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货币基金以及银行存款,发行机构为西安金融超市,为定向委托投资关系的投资人及受托人提供信息居间服务。 然而在去年12月,监管层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将P2P提供的活期理财产品认定为违规。 因此,小牛在线才“下线”了这款活期产品,但是退出目前仍然是很大的问题。根据小牛官网的显示,“随心牛”项目由西安民间金融街普惠金融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金融超市)接受投标人定向委托投标,为投标人提供信息居间服务,而西安金融超市由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控股。 来源:小牛在线官网 而根据小牛在线APP上的“随心牛”产品提供的《定向委托投资管理协议》显示,该产品的受托人为深圳市明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明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小牛资本。来源:小牛在线app 也就是说,小牛在线上的活期定投产品,初期的管理人是小牛在线的兄弟公司,而现在的受托人也是小牛在线的兄弟公司。 “随心牛”全平台退出提取额度单日为2000万,且每个用户单人赎回限额仅为1万。不少投资者都称,“随心牛”的退出时间十分漫长。 而现在的小牛在线app上,还有基金投资的项目。而今年4月,互联网金融领导小组发布的29号文中明确,资管业务不允许通过互联网平台引流,而小牛在线APP在为它的关联公司进行引流。 小牛在线的APP中,赫然在列前海开源景鑫混合A/C,还有稳健收益基金金鹰元盛债券E、金鹰添利信用债债券C类等多个基金产品。 活期产品的退出期限被拉长,而小牛在线的其他产品更是处于逾期,或是大多数投资者都在转让手上的标的。 超九成的债权转让标的 超过千亿规模的小牛在线,在线转让标的数量更是十分庞大。数据显示,小牛在线近90日的标的类型中,绝大部分都为债权转让标。 活期标的被禁止,因此有众多的投资者想到转让手中期限较长的标的,于是小牛在线便默许了如此高频的债权转让频率。而在小牛在线的官网上,新手专享标中更是显示,有多达锁定期1个月-6个月不等的投资标的,也就是说最少一个月之后,投资者就可以将手中的标的转让。 小牛在线似乎在依靠着类活期产品的运营模式,实现高频次债转。而截至目前1077亿元的累计成交金额,其中又有多少是按照债权转让累计而来的? 普通债债转让方式,其实已被明令禁止。而个人债权转让模式,虽然没有被明确,但是也处于灰色地带,债权转让或许存在着资金池和期限错配以及拆标的问题,债权关系如果不一一对应,那么也许就是另一种以类活期的方式左手倒右手。 除此以外,小牛在线的资金托管银行一直以来也是大问题。早在2016年,小牛在线就曾提及上线银行存管。2017年4月6日,小牛在线宣布与华兴银行正式签署资金存管协议,之后却因系统无法兼容,而终止合作。2018年2月6日,小牛在线宣布与上饶银行资金存管的技术对接。然而仅仅在3个月后,和上饶银行的合作也宣布终止。随后小牛便公告更换了监管银行,更换的富邦华一银行,这是一家在深圳设有分行的台资银行,在深圳有两个网点,分别是深圳分行和前海支行。 正是这么一家屡换存管银行的小牛在线,还曾被爆出过其控股股东小牛资本利用旗下子公司小牛投资募资来的钱收购同洲电子。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小牛在线在2014年上线了一款名为“活期牛01”产品,而活期牛01期转让“深圳小牛资本新富三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的合伙份额收益权项目是自融,项目本身也是假的。 然而最后企图收购同洲电子借壳上市的小牛在线,最后却失败了。一直怀揣着上市梦的小牛在线,从A股到港交所,再到赴美上市,最终上市还没有等来,却面临着P2P的声声暴雷。...
摘要:一场自查风暴正席卷VC/PE圈“本来还抱有侥幸心理,还没想到这次这么严厉。”一位不愿具名的PE投资人判断,从北京开始,其他城市跟进,一场浩浩荡荡的自查风暴将会在全国各地上演。11月最后一天,也是北京部分VC/PE最紧张的一天:私募自查将在今天截止。三天前,北京证监局向辖区部分私募管理人下发自查邮件——决定于2018年11月30日至2019年1月20日期间,联合市场监督局对北京辖区26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私募基金活动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本次抽查分为两个阶段:11月27日至30日为自查阶段,时间仅有3天;11月30日之后将会迎来现场检查,届时以随机摇号方式产生的260户私募基金管理企业,将会迎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和证监局的联合抽查。“本来还抱有侥幸心理,还没想到这次这么严厉。”一位不愿具名的PE投资人判断,从北京开始,其他城市跟进,一场浩浩荡荡的自查风暴将会在全国各地上演。圈定北京260家 新一轮自查开启这几天,北京私募圈极不平静。一家VC机构的IR表示,大家私底下都有讨论私募自查的事情,还互相打探哪些机构收到了自查邮件,整个氛围其实比较紧张。这一切要追溯到三天前。11月27日,北京地区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收到北京市证监局下发的自查通知,北京市证监局将联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11月30日至2019年1月20日期间,对北京辖区26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截至2018年11月30日的私募基金活动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其中,查邮件含有4个附件,分别是《邮件反馈回执模板》、《附件1:某某公司私募基金业务自查报告》、《附件2:某某公司私募基金业务自查情况表》和《附件3:现场检查准备资料清单和附件》。同一天,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举行了“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启动仪式。据官网资料显示,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和证监会私募部相关负责人共同通过随机摇号方式产生了260户私募基金管理企业名单,并现场交付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北京市证监局开展匹配检查人员、实施检查等下一步工作,标志着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开展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正式启动。抽查检查结果将统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总结一下,本次北京证监局的检查分为限期自查和现场检查,11月30日前需提交《自查报告》、《私募基金业务自查情况表》,明年1月20日前完成现场检查。律师解读:到底查哪些内容?而备受VC/PE关注的是,此次自查到底查哪些内容?对此,盈科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高级合伙人、私募基金专业律师贺俊表示,此次自查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关联方展业情况,二是基金运营风险情况。在关联方展业情况方面,北京证监局在邮件中明确要求被抽查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要提交实际控制人和集团公司的业务内容,包括了两方面:1、关联方是否涉及基金销售、P2P、小贷、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业务的情况;2、关联的各私募基金管理人股权架构、高管履历、营销人员、业务开展(业务类型/产品数/规模/投资者数量及结构/募集方式等)、与集团其他业务交叉或关联、业务隔离等情况。而在基金运营风险方面,则要求如下:1、私募基金业务风险评估、风险防控、流动性安排等整体情况;2、私募基金运行异常情况,特别是逾期不能兑付、临近到期兑付困难、开放期或开放日不能满足赎回申请等情况进行检查,如存在异常情况,则需报告应对解决措施。贺俊提醒,按照通知要求,监管机构还会围绕管理人自查所提交的信息、基金的相关业务档案进行现场检查。根据以往经验,现场检查很有可能涉及:1、适当性管理相关资料是否完善;2、基金合同条款是否合规;3、企业经营信息是否与协会“资产管理业务综合管理平台”登记的一致等内容。一场自查风暴正席卷VC/PE圈事实上,“自查”已成为私募圈的热门话题。今年9月份至今,已经有四次自查,其中两次是中基协发布的,两次是区域证监局联合监管部门发起的。贺俊表示,本次北京证监局的检查是由北京市证监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完成的,这是本次自查与过往自查的重要区别。结合通知内容来看,则是重点关注民间金融集团之间的利益输送、非标投资、基金风险等内容。“据我们统计,证监监管体系下私募机构被处罚得最多的情形包括:1、未对基金产品或者基金投资人进行风险评级;2、基金产品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3、管理人在中基协的备案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4、管理人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贺俊直言,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重视这些方面可能会存在的不合规情形,及时整改,并且诚实向监管部门汇报。此外,贺俊还提醒,此次北京私募自查在内容上是协会自查的细化,重点突出了监管部门对集团化类金融业务的关注。而且,证监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行动、自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可能正是以后私募监管的新动向,多部门联合监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总而言之,相比过去,2018年私募基金行业的检查无疑更加频繁,更加细致,这意味着基金管理人以往“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行不通了,一场淘汰赛已经开始。...
近日,印纪传媒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涉诉金额达78亿多,公司或存在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变更的风险。无独有偶,另一家上市公司ST昌九近年来业绩不景气,其控股股东拟8亿元出售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份,若收购完成该公司的实控人也将发生变更。实控人等累计涉诉金额达78.85亿,印纪传媒存易主风险11月24日,印纪娱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印纪传媒,证券代码:002143.SZ)公告披露,公司股东收到法院下发的《执行通知书》。内容显示,公司控股股东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此次需执行合计12.29亿元的债务。据悉,印纪传媒控股股东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印纪时代(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纪时代”)为满足资金需求,分别向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国际信托”)及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际信托”)以所持公司股票进行质押融资。其中,肖文革及印纪时代分别以其所持有的7984.00万股及5500.00万股公司股票向厦门国际信托提供质押;分别以其持有的 7347.20万股及650万股向上海国际信托提供质押。《执行通知书》内容显示,肖文革此次需向厦门国际信托公司支付人民币6.15亿元,并且负担案件申请执行费68.24万元及相关违约金等。此外,肖文革、印纪时代需向上海国际信托公司支付人民币6.14亿元,同时负担案件申请执行费68.24万元及执行中实际支付的费用和相关违约金。而在印记传媒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中提到,经统计,肖文革、印纪华城及印纪时代累计涉诉金额78.8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金额已经超过了印记传媒目前60.17亿元的总市值。此外,肖文革所持有的印记传媒7.79亿股份于2018年7月27日被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该股份占到印记传媒总股本的44.04%。股份冻结原因系大连瑞资租赁(大连)有限公司与肖文革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而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法院冻结11.84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占印纪传媒总股本的66.92%。公告显示,若不履行相关义务,印记传媒控股股东肖文革一行人将有被法院依法强制执行并可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风险。根据上述《执行通知书》内容,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印记传媒公司股份,存在被拍卖、变卖的可能性。如涉案股份被拍卖、变卖,则印记传媒将存在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变更的风险。资料显示,印记传媒主要从事娱乐影视内容和广告营销,公司今年的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印记传媒取得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下降75.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3.72%。控股股东拟8亿元转让全部股份,ST昌九或连公司名称也要变更11月22日,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昌九,证券代码:600228.SH)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江西昌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九集团”)与常州天宁物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宁物流”)签署《股份转让意向协议书》。昌九集团拟转让其所持全部公司23.30%股份(即5621.78万股)给天宁物流,受让价格暂定为8亿元人民币。2018年三季报显示ST昌九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ST昌九因上述股份转让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公司控制权可能变动事项的问询函,要求披露天宁物流的主要财务状况以及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等情况。资料显示,天宁物流是由常州环宇纵横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与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资成立的一家从事“互联网+物流”业务的产业集团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11日,注册资本130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吴俊、周仙,吴俊、周仙二人系夫妻关系,为一致行动人。截至2018年10月31日,天宁物流总资产为730.75万元,净资产为690.47万元。据悉,本次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天宁物流及实控人自有、自筹资金以及相关政府支持的产业引导基金。其中,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主要为常州市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引导基金,尚需履行一定审批程序,因此此次收购的部分资金存在审批的不确定性风险。对于收购目的,天宁物流方面表示是基于对ST昌九未来综合价值的考虑,希望借助上市公司所在行业拓展工业物流等相关业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而资料显示,ST昌九主要业务是生产和销售丙烯酰胺,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和控股孙公司江苏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是丙烯酰胺生产销售主体,也是主要营收来源。根据公司披露的资料显示,近年来,ST昌九营业收入偏低,扣非后净利润多年为负,公司大部分化工业务均已停产停业,且该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净利润率偏低。此外,子公司杭州航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尚在运营初期,营业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因2015年度、2016年度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公司股票于2017年3月14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昌九生化”变更为“*ST昌九”。直到2018年5月10日,公司才在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股票简称由“*ST昌九”变更为“ST昌九”。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ST昌九的总资产合计为2.97亿元,负债合计1.61亿元,未分配利润合计-5.49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取得营业收入4.02亿元,净利润为817万,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弱。一直背负着“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弱,未来增长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评价的ST昌九,此次控股股东股份转让暂定为8亿元也遭到问询。按照该定价,折合每股为14.23元。而11月22日,ST昌九的股票收盘价为9.20元/股,溢价幅度为54.67%。目前该收购事项处于签订意向性协议阶段,存在不确定性及资金筹措和审批等诸多方面风险。如最终收购完成,则ST昌九的控股股东将由昌九集团变更为天宁物流,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吴俊、周仙。此外,从“昌九集团”到“天宁物流”,若此次股份转让完成,ST昌九的公司名称说不定还要改头换面。一个是控股股东背负超过公司目前总市值的债务,一个是控股股东全盘转让所持公司股份,印记传媒和ST昌九两家上市公司均存在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变更的风险。...
周四,金花股份的大幅震荡给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 金花股份天地板叠加蹦极 周四早盘,金花股份以12.93元平开,在开盘还不到1分钟的时候,1笔6168手的大单直接把股价从12.99元拉升到涨停价14.22元,但还没等投资者兴奋劲过去,其股价迅速又跌回13元附近,再然后又短时间内从13元附近拉升到13.81元涨逾6%。当投资者心跳还没平复下来时,9点49分时1笔9990手的卖单又直接把股价从13.4元打到跌停11.64元,并出现10多万手封单。 当投资者以为金花股份将就此以跌停结束一天的交易时,金花股份的过山车行情才刚刚开始。在跌停板上金花股份不断出现大买单,在10点38分打开跌停板,又用了不到6分钟的时间,把股价从跌停拉升到13.15元涨近2%。投资者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时,其股价又从12.94元平盘附近,4笔卖单又一次把股价打至跌停11.64元,并出现数万手封单。 金花股份好像要测试投资者心脏承受能力,临近中午收盘时,金花股份再次打开跌停板,并拉升到12.87元接近平盘价,经过上午蹦极似的走势,表明金花股份不可能就如此简单地结束表演。下午13点07分1笔8895的大单直接把股价从12.5元再次打至跌停板11.64元。其后,多次出现大买单或卖单,短时间内把股价拉升或打压超过5%。 周四金花股份最终以11.7元收盘,跌9.51%,成交84万手,成交金额9.96亿元,换手率27.54%。 Wind数据显示,其周四主力资金净流出3.89亿元。金花股份这种短时间内大幅波动走势并不是周四才出现,11月20日反弹最高点位时,其单日17.56%的振幅也一度引起市场关注。而在稍早的10月17日、11月15日两次涨停时也是短时间内巨量直线拉升的走势。 增持及回购承诺未兑现 此前,金花股份及高管在回购和增持方面,出现过未能兑现承诺的情况。 2015年7月,为了应对股市的大跌,金花股份公布《关于维护公司股价稳定的公告》称,针对股票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维护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公司启动员工持股计划,以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回购股份数量200万股以内,该部分股份将作为公司后期员工持股计划之标的股份处理。但其员工持股计划最后变成了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回购200万股事项也无疾而终。 2017年12月29日,金花股份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吴一坚先生及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于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4月30日,以不超过9元/股的价格,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票不超过500万股。12月30日又补充公告,把增持不超过500万股修改成不低于300万股,不超过500万股。但到期后,2018年5月4日公布的增持计划进展公告显示,仅监事葛秀丽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4400股,交易金额33572元。 为此,陕西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经查,吴一坚、秦川、张梅、孙圣明、陶玉、侯亦文分别作为金花股份实际控制人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于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4月30日期间增持金花股份股票,增持数量不低于300万股且不超过500万股。但截止承诺期满,均未履行上述承诺。依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规定,陕西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金花股份在公布增持计划进展公告的同时表示,上述增持主体承诺,将增持期限延长8个月,即到2018年12月31日,后续增持股份不设定价格区间限制,增持主体将基于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逐步实施增持计划,其他条件不变。但时至现在,离承诺期限只剩1个月时间,金花股份未公告任何增持进展。 金花股份股价自2015年后整体维持箱体震荡,未创新低,远强于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特别是今年以来,截至到29日收盘,上证指数跌了22.37%,而金花股份反而逆市上涨43.21%。...
时隔一年,《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操作指引》(下称“指引”)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指引》对大集合产品进一步对标公募基金、实现规范发展的标准与程序进行细化明确,并给予了规范过渡期。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指引》与此前和监管线下沟通以及公司的准备工作,方向都是一致的。有券商资管人士表示,接下来公司要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大集合改造的客户征询,而各家券商资管也要面临着保不保,保哪个产品的决择。关于此次《指引》,基金君整理了五大要点,一起来看一下。要点1 :设置2年过渡期,和资管新规的过渡期一致证监会要求,存量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在2020年12 月31 日前对标公募基金进行管理。针对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证监会给出了五大方向:1. 产品销售、份额交易与申购赎回、份额登记、投资运作、估值核算、信息披露、风险准备金计提等要求与公募基金一致;2. 证券公司应当对照法律法规有关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要求调整完善合规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制度体系;3. 证券公司从事大集合产品管理业务的相关高级管理人员与其他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公募基金相关法律法规的资质条件与行为要求;4. 对存量产品已计提业绩报酬事项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事项,待公募基金相关专项规范等要求出台后,相应进行调整规范;5. 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事项。要点2:这些情况下大集合需逐步转为私募资管计划证监会规定,连续60 个工作日投资者不足200人或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存量大集合产品,应当在过渡期内逐步转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并依法履行备案等程序,或者通过与其他产品合并、终止产品合同等方式予以规范。要点3:过渡期内未验收的大集合产品,对非现金管理类产品不得新增净申购额根据监管要求,大集合产品在未完成规范前,应当控制产品规模,其中,非现金管理类大集合产品原则上不得新增净申购额,现金管理类大集合产品不得新增客户。与此同时,监管也给出五大“红线”,从今日开始,大集合产品不得新增以下行为:(一)未完成整改规范前,公开或变相公开募集产品份额;(二)通过分期发行独立核算子份额等方式变相发起设立新的大集合产品;(三)违规为大集合产品聘请投资顾问;(四)未经注册擅自对合同条款进行实质性调整或变更;(五)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事项。要点4:没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需要参考公募基金的运作规范,向证监会申请规范验收及产品合同变更在此之前,业内的说法是不管有无公募基金牌照,都可以参照公募基金进行改造,但是此次的《指引》进一步对此作了明确,监管更倾向让有公募牌照的公司管理公募基金。如果券商未取得公募基金资格,则需要向证监会申请验收,参考公募基金的运作规范,包括:产品销售、份额交易与申购赎回、份额登记、投资运作、估值核算、信息披露、风险准备金计提等要求与公募基金一致;整改规范后合同期限原则上不能超过3年。证监会表示,鼓励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通过将大集合产品管理人更换为其控股、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的方式,提前完成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工作。要点5:规范后的大集合产品3年合同期届满仍未转为公募基金的,将适时采取规模管控等措施证监会表示,将按照市场“三公”原则,对完成规范工作且成效显著的券商或券商资管子公司涉及申请公募基金管理资格或设立、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等行政许可事项,在审核进度方面予以优先支持。规范后的大集合产品3 年合同期届满仍未转为公募基金的,将适时采取规模管控等措施。业内:基本符合预期 长期利好行业发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指引》与此前和监管线下沟通以及公司的准备工作,方向都是一致的,长期来说,对券商肯定是一个利好。但是短期来说,因为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涉及到资金门槛、信息披露、久期以及系统、产品、制度等多个方面,花费时间较长,对券商来说也是一个大工程,券商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大集合改造的客户征询”,上海一家券商资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需要将产品改造的客户征询函派发给产品的所有持有人,“然后他们同意改造的话要把回函寄回来,那不同意的话就要给他们一个退出的选择,退出之后,产品的客户数也会少,规模也会少一些。”在她看来,大集合不像小集合有客户数量限制,有些规模比较大的产品有几千甚至几十万客户,且客户都是通过销售渠道来的,这个过程中就要花费不少时间。华东一家券商资管的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家都面临着保不保,保哪个的决择,就其公司而言,现在公司内部的大集合改造目前在梳理产品阶段,已经对产品剩下的户数、定位、产品线的布局以及规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摸排和考虑,“改造的时候留下的肯定都是精品,也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产品”。券商大集合理财产品规模下滑明显不足7000亿据东方财富Choice不完全统计,截止三季度末,目前券商大集合理财的最新资产净值达6717.12亿元,下滑明显。具体从产品规模来看,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大集合产品共有20只,其中有4只规模在200亿元以上。规模最大的是长江资管旗下的长江超越理财乐享一天,截止目前最新净值为339.57亿元,是目前所有大集合产品中唯一一个规模在300亿元以上的,该产品成立于为2013年5月15日。此外,光大资管旗下的光大阳光北斗星2号、招商资管旗下的招商智远天添利和广州证券旗下的广州红棉安心回报年年盈规模均超过200亿元,分别为295.2亿元、255.7亿元和234.18亿元。从产品管理人来看,光证资管目前拥有大集合产品17只,整体规模为549.16亿元,在券商或券商资管子公司中远远领先。华泰资管、广州证券、申万宏源和国君资管大集合产品规模均在300亿元以上,分别为477.83亿元、341.09亿元、322.69亿元和302亿元。而大集合资管规模曾经高居榜首的广发资管目前该类产品规模仅剩222.69亿元。券商大集合的前世今生按照集合理财的规模和认购最低标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分为大集合和小集合。大集合一般规模在5到10亿,认购起点是5至10万,为“类公募”产品。小集合理财产品的特点是规模小,灵活运作。一般几千万就可运作,但认购起点一般在100万以上,为“私募”产品。具体来说,大集合属于历史遗留概念,分为限定性集合管理产品和非限定性集合管理产品,从爆发增长到面临监管不再新发,再到将实行公募化改造,大集合理财产品这些年的经历也可谓浮浮沉沉。2003年,监管部门先后颁布实施《关于证券公司从事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等规定,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迎来规范化时代。2004年10月25日,光大证券率先向证监会申报集合资产计划,成为首只申报获批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也是券商首只大集合理财产品,该产品于2005年4月成立。2008年,证监会又出台了《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以规范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2012年10月,证监会发布券商资管系列新政,进一步放松对券商资管业务的管制,松绑后券商资管集合产品随即爆发式增长。 2013年3月底,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通知》,其中明确6月1日后,大集合产品将不再允许新设,符合条件的券商可以开展公募基金业务。2013年5月28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删除了关于大集合双10%投资比例的限制规定及其大集合投资范围的规定,不再区分大集合和小集合。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和集合细则规范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无论集合计划、定向计划和专项计划,均为私募理财产品。至此,大集合产品开始陷入“非公非私”的尴尬境地。2017年5月,监管层对大集合中存在的资金池业务提出整改要求,剑指非标类资产。2017年11月17日,央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资产管理产品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大集合产品的改造似乎已经势在必行。附上: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 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
截止今年10月,提交了自查报告且待还余额在5000万以上的平台数358家,占目前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的32.57%,如果将5000万设为备案红线,则至少70%的平台或将退出市场。目前部分地方已启动清退,监管者也在权衡P2P存续的规模底线今年8月,P2P网贷启动合规检查,分为网贷机构自查、中国互金协会和地方互金协会或相关机构开展的自律检查、地方网贷整治办的行政核查三大部分,定于2018年12月底全部完成。据《财经》记者了解,现在北京、上海、浙江、杭州等主要P2P平台聚集地已进入现场行政核查阶段。北京某P2P平台负责人向《财经》记者表示,该平台正在接受检查,合规检查包括业务、财务、法务、风控各方面。“每次现场查两天,区里两周前查过了,这两天是市里检查。”随着上述“三查”接近尾声,P2P平台备案也将迈入实质阶段,未来有多少家平台能够真正实现备案进而存活也将浮出水面。地方启动清退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1月28日,网贷行业在运营平台数量为1182家,相对于平台爆雷前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有余。上述负责人透露,目前还在运作的1000多家平台有,提交自查报告的只有500家不足一半,500家中还会淘汰一部分。“可以肯定的是,未交自查报告的平台和备案无缘了,按目前数量来看,如果1/4能备案,那关掉的还是很多的。”另据彭博最新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计划大规模关停中小P2P平台,此外,监管机构可能还会要求大型平台将贷款余额维持在当前水平,并鼓励他们逐渐降低放贷规模。“合规备案就是为关闭不合规平台做准备的,不合规后迟早是要关的。”上述平台负责人称。事实上,今年P2P平台风险暴露严重,很多平台失去信任发生大规模提现,即使监管不主动关闭,也会发生自燃淘汰。某接近监管人士也向《财经》记者透露,监管是有关掉90%平台的思路,保留10%的头部平台。不过,据另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中国互金协会和北京市金融局并未收到相关指示,“至少没有得到存量P2P要不断减量的指示。”据了解,银保监会内部对P2P网贷模式仍在激烈讨论中,内部并未达成一致。事实上,为了引导一些P2P平台良性退出市场,多地已经开始下发退出文件,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济南等超过10个省市发布了退出指引。11月7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决定首批取缔53家P2P网贷机构。并称后续将不定期公告取缔类P2P网贷机构名单。据某平台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11月中旬,监管层在北京市金融监管会议上给出指示,北京地区待收规模低于5000万元以下的P2P平台将不予备案。但随后有撤销这一指示。接近北京市金管局人士表示,监管对于5000万的规模标准线正在讨论,“关停会陆续进行,但时间表还不清楚。”一位注册地在北京的P2P网贷平台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北京的进场工作还在稳步推进,“先验小的再验大的,现在大平台大概都已经验收收尾了,北京的窗口指导会在12月公布有条的‘白名单’,到时候看有没有小平台就知道了。”杭州监管层也正在着手逐步整顿行业问题平台,第一批将清退存量不足1亿的平台。争论点在规模线地方监管的争论点主要在于规模线。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截止今年10月,提交了自查报告且待还余额在5000万以上的平台数358家,占目前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的32.57%。而待还余额在1亿元以上的平台数304家,占比27.66%。也就是说如果设为5000万红线,至少70%以上正常运营的平台或将受到波及。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砍掉5000万待还余额规模以下的平台对于控制整体行业规模没有太大意义,“前20-30的平台掌握了行业八成的业务,可能只是数量少了,更容易管。”行业已然开始人心惶惶。一位大型P2P网贷平台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如果政策整个铺开,对行业的影响肯定是比较大的,但对于大平台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目前还不好说。如果是正面影响,小平台关停,原本的投资者涌向大平台,但如果造成投资者情绪恐慌,对整个行业又是一波冲击。”一些讨论认为,目前银行开始放开对中小微的贷款,对P2P资产端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也有人认为,银行只是因为硬性指标,通过金融科技机构放款,本身还是欠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意愿,不可持续。也有讨论认为P2P网贷应该做成债券交易所,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又变相成为地方金交所模式。彭博社在30日的文章中将P2P网贷划归为影子银行体系,但对于P2P网贷是否属于影子银行范畴,国内业界还未达成统一。市场普遍认为,这取决于将P2P网贷定性为“信息中介“还是“信用中介“。“目前中国市场上大部分P2P网贷平台还是偏离了信息中介的定位,业务模式较为粗放,对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说。据中国互金协会今日公布100家会员机构9月的运营信息,其中贷款余额合计6376亿元,累计交易总额40359亿元,累计服务出借人3760万人,累计服务借款人9685万人。“存在即合理。我们正规的金融体系有问题,它提供不了本来应该提供的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告诉《财经》记者。在她看来,目前金融体制下,P2P网贷行业有长期存在的价值,“看我们金融体系改革的速度快慢了,”她说。...
“互联网金融巨头宜信公司大裁员,上午开会,下午直接报名单,月底要裁完三分之一,凛冬将至。”近日,一则宜信裁员的消息引起热议。铅笔道联系多名宜信员工核实此事,对方均表示不知情,截至发稿前,官方还未就此事回应。不过也有“宜信员工”继续发帖感叹,“年底被裁员,年终奖没得领,走的时候就发我几千块钱,裁员信息实锤。”今年的宜信,有些命途多舛。7月,在互金平台暴雷潮中,宜信旗下子公司易信财富被投资者维权;此外,宜信财富客户经理刘业成因涉嫌诈骗,向警方自首,受骗人数达到数十人,“被骗资金起码上亿元”。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宜信集团员工就有约40000人,一些部门有人员臃肿之嫌,成为宜信面临的难题。最近,小公司倒闭,大公司裁员似乎已不再是新闻。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宜信或将在年底展开一次大裁员,为过冬做准备。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年底裁员三分之一”“宜信这是怎么了?几年前还是明星企业。”曾经对宜信有所了解的老用户说。3年前,宜信就拥有40000名员工,全年交易额1000亿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但这家昔日的明星企业却在最近传来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截图来自脉脉。引起宜信这一次“地震式”裁员的因素内外兼有。今年互联网金融平台接连暴雷,国家在监管方面频频出手,互联网金融行业才爆发两年就遇到了瓶颈,宜信也难逃“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左右。公司内部也开始出现人员臃肿等现象,加之今年下半年整体经济环境遇冷,对各行业都引起了一定的震动。因此,宜信在人员和业务上作出新的调整似乎迫在眉睫。今年互金平台的暴雷潮在6月正式引爆。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联璧金融等网贷平台纷纷“倒下”,引起了P2P暴雷潮,上百家网贷平台轰然倒塌。在这一波暴雷潮中,宜信也受牵连。7月30日晚间,一则数名身穿印有“宜信还钱”字样红马甲的投资人维权的短视频被传开。维权事件的起因是宜信财富代销的“喆颢诺德定增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亏损,维权者要求宜信财富刚兑。这一事件早在今年3月就开始发酵,今年3月,喆颢诺德定增1号投资者已有过维权行为。4月,宜信财富官方声明称,宜信公司创始人、喆颢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唐宁从未买卖、持有过探路者股票,更不涉嫌内幕交易。但7月,维权者又闹到了宜信财富大楼下。宜信财富主要为富裕人群和高净值人群提供全方位的理财规划与财富管理顾问服务,是宜信集团旗下子公司。企查查显示,喆颢资产成立于2014年1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唐宁。诺德基金的大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1%,宜信惠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唐宁持股后者93.1%。唐宁为诺德基金的董事。因此,喆颢诺德定增1号的核心公司其实就是宜信财富。甚至外界质疑,宜信财富同时做资产管理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而当时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就此事件回复时称,“投资发生亏损,没人愿意看到,但这和刚兑不应有任何关系,也不应成为个别投资人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理由。”。宜人贷或将合并到总部同月,宜信财富再次传出负面消息,易信财富客户经理涉嫌诈骗。7月12日,宜信财富官方的公告证实:客户经理刘业成因涉嫌诈骗,向警方自首。据多位受害人收集的数据,这次事件受骗人数达到数十人,“被骗资金起码上亿元”。而宜信财富官方表示,刘业成有可能接了非宜信业务,所以受害人包括非宜信财富的用户,受骗金额总计约4~5千万元。除宜信财富外,宜信集团旗下还有多家子公司,集团业务在私募、信贷、网贷方面均有涉及。这些子公司主要包括为人与企业客户提供信用管理服务的宜信信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宜信普惠,以及从事小微借款行业的股权与债权投资的宜信惠民、P2P平台宜人贷等。牵一发而动全身,互金行业的下滑对宜信集团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公司内部也面临整改。有离职员工透露,宜信光公关部门相关人员就150人。“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该员工称。11月的北京越来越冷,资本市场也进入了寒冬。无数中小企业处在崩盘边缘,一些大公司开始裁员、缩小投入,收紧支出过日子。宜信在内外夹击之下,传出了裁员与合并的消息。在裁员消息的讨论中,有人则指出,裁员是假,合并是真,宜人贷要和总部合并。宜信成立于2006年,至今为何不上市一直是一个谜。今年4月,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18宜信财富尊享年会”上,宜信公司创始人兼CEO唐宁终于在现场宣布,2020年宜信集团整体上市。上市之前,宜信或将旗下部分子公司合并,宜人贷合并到总部也在情理之中。铅笔道曾联系官方核实裁员信息是否属实,截至发稿前,宜信官方并未给出回复,而多名内部员工均表示不知情。去年10月,宜信普惠就被爆非法裁员22名。爆料者称,宜信劝员工自愿填写离职表,逃避劳动法,时不时让员工填写乱七八糟的协议,动用权利阻止员工禁单,不给客户放款,限制员工出入,领导踢皮球,一级踢一级。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涉及规模更大。如若按照公开资料显示的40000万人算,这一次宜信将裁掉超过10000人,砍掉了三分之一的力量。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裁掉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是“地震式”的整改。在不久前的APEC峰会上,唐宁接受彭博社专访时表示,“下一个十年,我们应该在建设各种软性的基础设施上下大力气,建立包容性的模式,在良好的监管环境下,营造非常有生气的土壤、生态,让成千上万的小微生意都可以做得很好。”一向擅长运筹帷幄的唐宁,来年会将宜信这艘“航母”开向何方?...
低价卖出去,高价买回来,面对交易所的问询函,理由似乎还特别充分,然而细节处最终“露了馅”。黑芝麻29日披露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监管部门发现公司前后公告中有多处自相矛盾的地方,存在未如实披露和未及时披露等情形。黑芝麻董事会表示,将积极采取措施整改。 最先引起怀疑的是一笔蹊跷的关联交易。今年10月18日,黑芝麻披露拟以3.85亿元向关联方收购容州物流园的商业城综合楼与商贸中心2号楼、10号楼等部分资产。公告显示,一年前,黑芝麻刚以2.95亿元向关联方转让容州物流园的全部股权。为什么在卖出全部股权之后又溢价购回部分资产?深交所在第一时间向公司发出问询函。 进一步的信息显示,黑芝麻于2015年以2.56亿元的价格向关联方收购了容州物流园100%股权,并累计向容州物流园投入资金4.74亿元,用于房地产项目建设,包括综合楼、商贸中心等此次计划买回来的标的。 在回复交易所的问询函中,黑芝麻矢口否认存在向关联方利益输送等情形,理由包括当地政府规划的变化、两次交易期间房价的上涨等。不过,公司最终也主动暂停了实施此次交易,暂停的理由包括:标的部分资产产权尚未办理完成,存在一定的资产瑕疵,同时公司一段时间内资金周转紧张。 然而,公司想尽快息事宁人,监管部门却发现前期卖出资产的交易过程中已存在多处异常,部分行为已涉嫌违规。 一是未如实披露容州物流园股权质押情况。据深交所监管函,在2017年卖出容州物流园100%股权的公告中,黑芝麻曾承诺容州物流园的股权不存在抵押、质押或者其他第三人权利情形,不存在争议、诉讼或仲裁事项,不存在被查封、冻结等司法措施。但公司在回复年报问询函时却称,因公司申请银行贷款需要,在签订转让协议前已将容州物流园100%股权质押给工商银行容县支行,致使转让标的权利受限。 二是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情况。根据黑芝麻对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在公司股东大会(于2017年7月7日召开)审议通过出售相关事项后,2017年8月3日,公司与交易对手方签署了《关于转让容州物流产业园有限公司股权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对股权转让款支付时间、容州物流园对上市公司欠款的偿还时间以及容州物流园的股权过户时间等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但公司未就上述调整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此外,根据协议约定,交易对方容县沿海应最晚于2018年3月31日前支付容州物流园欠公司1.81亿元款项。但根据黑芝麻的年报问询函回复,前述1.81亿元欠款的实际支付时间为2018年4月9日至17日,晚于协议约定支付时间,公司也未就相关变化情况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有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认为,同一处资产买进卖出再买进,连续的反向操作,暴露出黑芝麻的战略比较混乱,而操作层面上,无论是质押事项的未如实披露,还是签署备忘录调整交易方案时不履行应有程序,不履行披露义务,都暴露了公司在日常运作中缺乏规范,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