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创板第一股”迷雾摘要:这家估值很高的公司,却扑朔迷离,有诸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有虚假宣传史的进口奶粉代理商,改名后发展成了“中国人工智能独角兽”。熟悉读懂君的朋友都知道,上个月的11月26日读懂君预测了首批登陆科创板的公司名单(详见《没错,这就是最靠谱的首批科创板公司名单》),号称“人工智能三巨头”的深兰科技名列其中。而在股民中流传的一些榜单,直接将深兰列为“科创板第一股”。文章发布后,有用户在后台发布留言问,“深兰这种公司也能进?”今天,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发布文章《看不懂的深兰科技》,直呼看不懂这家公司。那么,被股民认定为“科创板第一股”的深兰科技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请看“甲子光年”所著《看不懂的深兰科技》全文。标题为读懂君修改,以下为文章全文。人工智能三巨头是谁?DSK——深兰科技DeepBlue、商汤科技、科大讯飞。这是近日一家行业媒体直截了当给出的答案。文章标题就叫“人工智能三巨头DSK能否撑起下个‘BAT’时代”。“深兰科技是做什么的?”“深兰已经可以和商汤、科大讯飞组成三巨头了么……”当这篇文章出现在「甲子光年」的CEO群里时,立刻炸了锅。“分别代表了语音、视觉和想象力。”一位群友点评。“讯飞代表耳朵,听;商汤代表眼睛,看;深兰代表嘴巴,……”另一位群友点评。仅从深兰(以下简称深兰)自己宣布的估值来看,它的确有追赶商汤、科大讯飞的潜力。业内公认的CV公司独角兽商汤,官网公布的最新估值为“300+亿元”人民币;早已登录A股的语音识别巨头科大讯飞,市值约500亿元。而今年10月,深兰创始人兼CEO陈海波曾对媒体表示,深兰上一轮估值160亿元,今年底到明年初,估值会达到230亿元。但这家估值很高的公司,却扑朔迷离,有诸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有AI圈的算法工程师表示,从未听说过深兰;有造访过深兰上海总部的人士告诉「甲子光年」,对深兰印象不错,展厅中的无人物流机器人、手脉识别终端机等产品工作流畅;一位曾去深兰面试的候选人表示,深兰晚7点后还有大量员工加班,面试者络绎不绝,看起来很有创业公司的氛围;但也有多位AI业界人士、投资人向「甲子光年」表示,深兰是“骗子公司”。曾造访深兰上海总部的人士拍摄的深兰展厅深兰让人看不懂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超常的增长速度相比成立于1999年的科大讯飞、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2017年2月才从上海澳添励乳制品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兰科技的深兰,从业时间相对短,但据深兰官网贴出的报道,深兰这一年内的估值已翻了十倍。同时,员工数量不足千人的深兰,宣称拥有约百位全职博士及博士后,博士比例甚至超过商汤等公司。· 广泛的业务展开深兰对外宣称,已深入布局包括自动驾驶及整车制造、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生物智能、零售升级、智能语音、安防、芯片及军工九大领域。与已融资28亿美元的商汤相比,深兰融资额不到7亿元,似乎很难同时对九大领域进行投入。· 语焉不详的宣传在深兰的对外宣传中,频繁出现“百位博士及博士后全职学术带头人”、研发团队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上获奖、产品远销海外等说法,但很难检索、查证到更具体的信息。最近,让深兰进一步吸引外界目光的,是即将推出的科创板。今年10月,据财联社报道,陈海波曾高调表示,深兰已与上交所共同商定,将在2019年底走人工智能独角兽绿色通道推进IPO。11月5日,上交所将设立科创板的消息放出。11天后,华尔街见闻即从陈海波处获悉,深兰也在关注科创板,已有超过十家投行造访深兰,希望推动深兰的科创板上市业务,有上海市领导去深兰实地调研,同样推荐了科创板。等科创板的规则和文件落实后,评估下来哪个板对深兰有利,深兰就上哪个板。在各种新闻报道中,不管走人工智能独角兽绿色通道IPO还是科创板IPO,深兰上市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在股民中流传的一些榜单,直接将深兰列为“科创板第一股”。东方财富网绿地控股吧11月19日对深兰科技上科创板的讨论还没上市的深兰,甚至已成为二级市场的一个热门“概念”,引起了相关公司的股价波动。11月26日,同花顺财经发表报道《涨停股揭秘:长虹美菱:上交所正加班加点制定科创板相关方案,长虹美菱封涨停》。11月26日至28日,与深兰有业务合作的长虹美菱(000521)股价飙升超20%。长虹美菱在11月28日晚发布公告,回应股价异常波动及相关报道,详细介绍了与深兰的业务合作,并澄清两者的合作领域仅在业务及技术方面,并未涉及资本层面。有股民评价:“这是主动申明自己跟深兰有关系啊。”「甲子光年」收集了大量国内外公开资料,采访了接触过深兰的业内人士、投资人,并向深兰PR(公共关系)部门寻求回应,试图拨开迷雾和争议,尽可能客观地还原这家公司的发展路径。探究深兰,其实是在探究,市场在关注什么样的科技企业。进一步的问题是,市场应该关注什么样的科技企业?可以确认的是,深兰并非一家“空壳公司”:其在招聘网站上仍在持续招聘技术、运营、市场等各岗位人员,证明其在快速扩张;今年8月微博上一张多达400多人的“深兰科技总部各事业部全家福”证明公司有大量在职人员。然而,深兰很可能存在宣传活动中自我夸大、混淆视听等行为。而深兰的自我包装路子,与其前身——一家曾被媒体曝光进行虚假宣传的进口奶粉代理商似有共通之处。看不懂的深兰,要从不易看清的创始人陈海波说起。01海归企业家的诞生最近一两年,深兰反复对外讲述着一个海归回国创业的故事:2014年,创始人陈海波带着几个海归科学家从澳大利亚回国,创办了深兰科技。公司从最初只有两个博士、一个博士后,发展到在全球拥有超过100个全职博士和博士后。陈海波究竟是谁?与许多人工智能公司创始人履历清晰可考不同,陈海波的早年经历并不容易查证。江苏省连云港海州高级中学官网资料显示,陈海波1987年毕业于该校。陈海波此后的具体学习经历,「甲子光年」通过公开渠道无法查证。据微信公众号“上海百晓生”今年10月发表的文章《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在飞向太空之前,得先创办一家AI公司》,陈海波在宁波出生,家境优渥,母亲在外企工作,他小时候经常跟着母亲出国。在国内大学毕业后,父母希望身为长子的陈海波留在国内,但自认为“不安分”的陈海波坚持去澳洲闯荡。陈海波童年时喜欢看《飞碟探索》杂志,一期不落,对未来科技生活有浓厚兴趣。去澳洲第一年,陈海波就开始寻找有技术背景的人合作创业,他出钱,一起接活做机器视觉开发。他们创办了一家叫Helmsman的公司,开发出了视觉安防技术,可以分析人的走路姿态和人群流动情况,从而识别异常行为或可疑人员。后来,他们将这项技术应用在商超防盗上,这是深兰进军新零售的灵感来源。陈海波多次对媒体提及他曾在澳洲做过机器视觉技术。在2017中国(成都)移动电子商务年会上,陈海波说:“西方20年前超市就有很多自助通道,我们之前在海外超市也为他们做异常捡点系统和自动追踪,中国也有用我们这个设备的,但是它不是智能的,所有自助结算并不能算是智能零售。”「甲子光年」查询澳大利亚官方工商信息发现,陈海波提及的Helmsman公司全名为AUSTRALIA HELMSMAN PTY LTD, 注册于2006年8月。该公司官网介绍,公司中文名为澳大利亚恒盟有限公司,为澳华国际集团旗下直接控股的子公司,主要业务是作为中间商,从澳洲向中国出口矿产及肉类。「甲子光年」尚无法核实这家公司是否曾从事机器视觉技术开发。Helmsman背后的澳华国际集团更值得研究。澳华国际集团下有众多公司,其业务极其多元,包括乳制品、医疗器械、证券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教育及移民留学。这些业务多为中间商业务:或将澳洲产品引入中国,或满足中国资本、人员流向澳洲的需求。澳华国际集团官网上展示的集团框架澳华国际集团给了陈海波在澳洲进行商业活动的支点。澳华国际集团及子公司官网介绍,陈海波是“新一代澳洲优秀新移民华人企业家的杰出代表”,数个华商社团的领袖, 也是2010年10月中国国务院邀请参加“世界华商领袖圆桌会”的澳大利亚华侨华商代表。陈海波还曾于2011年4月25日至28日,作为澳大利亚工商代表团成员,陪同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访华。不过,澳大利亚官方工商信息显示,注册于2002年7月1日的澳华集团(AUSTWAY GROUP PTY LTD),在2014年12月15日已被注销。2014年,正是陈海波对外宣称回国创办深兰的时期。现在,作为深兰创始人,陈海波对曾给予他海归企业家荣誉身份的澳华集团不想多提,“今天深兰已经160亿市值了,是一个大企业了,不太适合像一个创业小孩一样讲他的那点故事。”陈海波不想提澳华集团,可能还有一个原因:这家集团曾卷入丑闻,并被中国媒体曝光。02从进口奶粉代理商到本土人工智能企业从2012年起,陈海波先后把握了3个风口:进口奶粉、O2O及人工智能。不过不似陈海波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风生水起,他在进口奶粉和O2O领域的尝试都并不成功,且陷入了丑闻和官司。根据澳华集团官网介绍,澳华最初的业务是钢材和矿产品贸易。从2012年起,澳华的重要业务之一,是向中国市场出口澳洲奶粉。2012年,澳华集团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分别注册了澳添励乳制品贸易公司(OZDAIRY FOODS TRADING PTY LTD) 和上海澳添励乳制品有限公司,联合一家澳大利亚奶粉公司澳乳公司(OZDAIRY FOODS PTY LTD),共同打造了奶粉品牌OZ MILKO,其中文译名为“美澳励”或“澳妙可”。Youtube上一个打着“56我乐”水印的视频显示,奶粉品牌OZ MILKO专为中国市场打造;2012年,美澳励品牌还在微博等渠道宣传,“美澳励,澳洲百年品牌,100%原装进口”。这一宣传方式正中中国消费者下怀。2008年,三鹿奶粉被曝出三聚氰胺丑闻,许多中国消费者开始青睐进口产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奶粉尤受欢迎。不过,很快有网友扒出,美澳励涉嫌虚假宣传,其生产厂商OZ Dairy注册于2002年,根本没有百年历史,且美澳励在澳大利亚本土并不销售。更严重的是,2014年,OZ MILKO奶粉因篡改保质期,被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拦截,并被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多家媒体记者在进一步跟踪报道时,挖出了澳乳公司其实是贴牌生产商,自己根本不生产奶粉,且其生产的三个阶段婴幼儿奶粉硒含量均不达标。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报道了澳乳公司在中国引起的争议,称婴儿奶粉在中国是“新的黄金生意”,每天中国要从国外进口约150万罐婴儿奶粉。陈海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澳华集团也是受害者,他看了澳乳公司的宣传视频,相信澳乳真的有大片牧场和工厂,但撮合国内经销商与澳乳签约后,他才发现澳乳的实际产能严重不足。最终,为了应付中国经销商,澳乳寄出了保质期被篡改的奶粉。陈海波的陈述似乎证实了,在澳华集团撮合千万元级订单、并为美澳励品牌高调宣传前,澳华集团从未派人去澳乳公司声称的工厂实地考察。澳大利亚华文媒体腾飞通讯社称,澳乳公司被中国媒体曝光后,于2014年底进入破产清算环节。「甲子光年」查询发现,澳乳公司官网http://ozdairy.com.au已被注销。在打造“进口奶粉品牌”的同时,陈海波又开始追赶另一个风口——2014年前后席卷中国创业市场的O2O。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陈海波在2013年9月注册成立了亿百葩鲜进口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一篇2015年4月对亿百葩鲜的宣传报道称,亿百葩鲜是澳大利亚总部运营的全球生鲜食材跨境直采电商在中国的社区O2O连锁项目,销售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数千种产品,计划在中国建设25个省公司、5000家线下门店,目标年销售额为100亿美元。同月另一篇宣传报道,则给亿百葩鲜的经营模式总结出一个更新潮的概念——O2O2O,也就是从源头Origin,到线上Online,再到线下Offline。然而,和澳添励一样,亿百葩鲜也涉嫌虚假宣传。2014年12月,亿百葩鲜因"发布的广告中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检查总队处罚280元,并责令公开更正、停止发布。亿百葩鲜在宣传报道中喊出的宏大目标——百亿美元年销售额、5000家线下门店,在现实中则一地鸡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4年,亿百葩鲜实际营收1349万元,亏损737万元。亿百葩鲜总共开了5家门店及分公司,现已全部注销。亿百葩鲜还卷入了与加盟商杨某的官司,因杨某开店数量达不到约定要求等原因,亿百葩鲜拒绝退还其特许经营费用,但最终亿百葩鲜两次败诉,被判决退还杨某特许经营费用147.5万元、保证金人民币10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2017年4月,陈海波卖掉了持有的亿百葩鲜公司51%的股份。2017年年报显示,亿百葩鲜当年社保缴纳人数成了0人。在卖掉亿百葩鲜的2017年,陈海波开始了新征途。这次,他完全跳出了澳洲矿产、贴牌奶粉、社区O2O连锁店等过往经历,瞄准了风头正劲的人工智能。2017年2月22日,曾是奶粉代理商的上海澳添励乳制品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兰开始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这次,陈海波对新公司的包装手法变了,不再打造“洋”的气质,而强调其“本土”“爱国”。在深兰提供给「甲子光年」的《2018-11月版电子版公司介绍》中,深兰科技强调自己是“人工智能国家队”——Represent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8年4月,深兰接受了被视为有国资背景的中金公司CICC的A+轮投资。在深兰人工智能芯片研究院成立仪式上,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单俊葆表示,深兰科技是注册在中国本土的非VIE架构的人工智能企业,属于标准的国家队,在政策上符合国家战略安全要求。今年11月28日,陈海波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深兰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在本轮融资方中,我们倾向‘国家队’,目前意向投融资的超过20家机构都是国有资本或是国家队。”“我比较有家国情怀,出国这么多年从不放弃中国国籍。”陈海波10月在接受上海百晓生采访时说。陈海波特意打造深兰作为中国本土人工智能企业的形象,或许与公司注册地城市缺少人工智能标杆企业有关。在深兰的微信公众号上,“领导关怀”栏目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其间列出了一些政府官员赴深兰参观考察的报道。03深兰宣传上的七大疑点深兰科技《2018-11月版电子版公司介绍》中介绍,深兰在自动驾驶及整车制造、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生物智能、零售升级、智能语音、安防、芯片、军工这九大领域都有深入布局,居行业领导地位。有业内人士向「甲子光年」表达了对深兰深入布局九大领域的质疑。其主要观点是,深兰总融资额不超过7亿元,撑不起这么多领域的研发成本。仔细剖析深兰的业务,能发现深兰主要对外宣传的核心技术包括:手脉识别、自动驾驶、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手脉识别可能是深兰宣传得最多的技术,深兰称,手脉识别比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收集的点位数更多,准确性更高,且其通过红外高速摄像机读取手掌内部的血管结构,很难作假,较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更安全。在深兰公司介绍资料中列出的产品包括:熊猫公交车、自动驾驶零售车、自动驾驶扫路车、物流机器人、巡警机器人、酒店服务机器人、手脉识别闸机、自动驾驶洗地机、AI自动售货冰柜、结算台、车载机器人、兜售机器人、客服机器人等。根据新闻报道,深兰的AI自动售卖冰柜、物流机器人、巡警机器人等产品在中国一些城市已有落地使用。比如,今年7月,美团发布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深兰称为其提供了一款自动驾驶物流机器人,已在松江大学城内应用于外卖配送场景;8月,上海大虹桥引入了深兰Take Go无人便利店,上海中山公园出现了深兰的巡警机器人;11月,深兰和九华商业集团联合打造的芙蓉江路AI菜市场开业。在深兰的众多业务中,为其带来最多收入的可能是智能冰柜。据2018年初的报道,千元级的小兰冰柜在当时已达到日产5000台的产能;今年4月绿地集团战略投资深兰后,相关报道中提到绿地的投资将给深兰“带来百亿的未来订单”;从深兰先后和国内大型冰柜生产商美菱、星星达成战略合作看,其冰柜产品的产能应该有所保障。不过,「甲子光年」收集、分析深兰官方介绍资料及官网新闻报道发现,深兰在宣传上仍存在七大疑点:1. 深兰对外讲述的创业故事混淆视听。在深兰提供的《2018-11月版电子版公司介绍》资料中称,2014年,归国博士团队创建了深兰,这很明显是错误的描述。陈海波在2013年成立了亿百葩鲜,但亿百葩鲜是一个基本失败的项目,且2017年4月,陈海波卖掉了所持亿百葩鲜的全部股份。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由上海澳添励乳制品有限公司2017年2月更名而来。2. 深兰对外宣称的博士数量不统一。深兰《2018-11月版电子版公司介绍》资料显示,深兰在全球布局的科研机构中拥有“近百位”全职博士和博士后学术带头人。但在另一些新闻报道中,深兰介绍公司拥有“超过百位”全职博士和博士后学术带头人。深兰PR告诉「甲子光年」,公司目前有近千名员工,“自创立至今,培育了海内外逾100位博士后和博士的学术带头人,超过700位研发人员的人工智能精英科研人才梯队”。但其并未提供目前深兰确切的博士、博士后人数。与同类型公司对比,深兰宣称的博士比例相当高。据12月四川在线报道,商汤目前有2200名员工,其中有150多名博士。在深兰面前,商汤的博士比例显然黯然失色。而深兰扩张的速度更是惊人。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深兰的2017年年报显示,其为111名员工缴纳了社保。今年5月,上海观察报道,深兰在国内拥有超过30位全职博士后和博士学术带头人,超过100位名校硕士研发人员。也就说,深兰员工数量在一年内从约百人涨至近千人,半年内,深兰的博士数量从30人左右变成100人左右,直追商汤。3. 深兰极少介绍有代表性的技术人员。深兰几乎所有官方资料都只笼统地称其技术团队强大,但极少介绍公司有代表性的技术牛人。「甲子光年」梳理公开报道及Boss直聘网站,发现深兰有如下技术骨干:王昕磊博士:副总裁、首席战略官、技术合伙人、董事刘凤义博士:副总裁、董事长助理杨磊:软件总监何坤:开发组长蔺乐天:硬件副总监魏大卫:深兰移动端leader方林博士:深兰深度学习科学家这些技术骨干都相当低调,深兰官网及相关报道很少透露他们的教育背景及工作履历。王昕磊是以上骨干中唯一一名董事。「甲子光年」查询LinkedIn,发现了与王昕磊身份高度吻合的账号,其履历显示,王昕磊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大学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机构),修读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此后赴日本静冈大学攻读电子图像处理博士学位。毕业后,王昕磊在日本池田电子工学所、Roland DG日本及中国公司工作,负责过研究、市场等工作。LinkedIn信息显示,王昕磊于2017年1月加入深兰。4. 深兰宣称拿过多个国内外大赛第一名,但「甲子光年」暂未查询到深兰在技术比赛中获奖的信息。深兰公司介绍资料显示,“深兰的核心研发团队斩获多项世界大赛和中国大赛的第一名,并拥有近百项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和独创算法”。「甲子光年」使用不同关键词检索国内外网站,未查询到深兰在技术比赛中获奖的相关信息,深兰官网、新闻报道及官方大事记对获奖的这类大赛没有任何记录。对「甲子光年」希望了解其获奖比赛的请求,深兰PR部门尚未回应。5. 熊猫公交车的销售及落地情况描述不一。深兰官网介绍熊猫公交车“将远销海外”。而在PR Newswire网站上一篇显示由深兰提供的英文通稿则称,熊猫公交车已销往中国200个城市,全球500个城市。深兰副总裁刘凤义今年11月同样在OFweek2018(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会上表示,“我们熊猫公交车的消费商是申龙客车和银龙客车,目前我们曾经拿到国内200多个城市销售和500个城市的全球销售。”然而,据资料信息,中国2017年拥有BRT快速公交的城市仅30多个,很难想象,应用于BRT快速公交道的深兰熊猫公交车已销往中国200个城市。6. 深兰在宣传活动中称有能力研发L5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猎芯网报道,在11月1日的中国电子展上,深兰科技商家事业部VP蒋俊先生透露,深兰的熊猫公交车将实现量产,其自动驾驶技术接近L4级别,“至于L5级别的AI其实也有能力研发,但目前该级别已经涉及AI的伦理等方面,所以并不打算进展太快”。就在11月,无人驾驶先驱Waymo公司CEO John Krafcik才公开表示,L5级无人驾驶技术真的很难,实现L5级别的无人驾驶可能还需要几十年。7. 官方宣传报道中多次使用“中国首创”“世界首创”“世界最先进”等描述。在深兰官网“新闻资讯”栏目中,多篇报道使用了“首创”“最”等描述,可能存在宣传上的夸大:《“中国智造”人工智能熊猫公交车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副总理刘鹤调研深兰科技》中称:陈海波向各位领导介绍了深兰自主研发的熊猫公交车,据知情人士了解,深兰科技的熊猫公交车属于中国首创、世界首创,是目前世界范围最先进的公共交通车辆。《打造全球最具规模的机器人“原产地”深兰机器人工厂全面投产》同样称熊猫公交车为“世界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公交车”。《2018中国零售业大会:深兰科技AI应用赋能商业创新 助推行业转型》中称深兰科技为“AI产业应用最广、落地最多的企业”《【极客网】专访深兰科技董事长助理刘凤义博士:用技术支持起庞大的市场》,同样称深兰科技是“AI产业应用最广、落地最多的企业”。《中国AI企业出海,“刷手支付”人工智能技术到达新水平》称,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公认最为方便与安全的识别技术”。04深兰快速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对外宣传资料中的疑点、前后描述的矛盾并未影响深兰的异军突起。在2018年的“时艰”中,资本、资源都在向头部集中,而深兰无疑属于“头部”,其在融资、合作达成和品牌影响力上都有极大发展。上海经济新闻今年7月报道,深兰称每次融资都能收到超过10份邀约,但最终进来的只能是1-2家。一位曾在看到深兰对外宣传后,主动联系过陈海波的投资人告诉「甲子光年」,和陈海波接触后,他对陈海波的印象是“绝对不是技术大牛”,而且深兰的“业务模式也没啥特点”,不过,陈海波的“融资意愿也不强”。陈海波可能的确不缺少投资机构投来的橄榄枝。从2017年1月至今,深兰先后获得了清华X-lab、蓝海金控、云峰基金、德商资本、华映资本、中金公司及绿地控股的5轮融资。投资深兰的机构及企业大多集中在上海市。看起来,深兰也不缺少合作伙伴。根据深兰官网展示的新闻报道,深兰与联通、戴德梁行、长宁九华集团、联想、申龙、绿地、电信盈科、爱驰亿维、永旺永乐、美菱、美团等公司签署过业务合作协议或存在业务合作关系。深兰《2018-11月版电子版公司介绍》显示, 深兰已与下图中的知名企业形成了合作关系。根据该资料,深兰还与英特尔、微软、英伟达、联想、中科院、美菱、星星冷链、爱驰智能汽车及卢森堡国家实验室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同时,深兰拿下了众多科技行业媒体及机构颁布的奖项。2018年7月以来,深兰先后获得了“2018人工智能商业价值TOP100奖”“2018年度全球自动驾驶最具商业价值奖”“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企业奖”等奖项。但当「甲子光年」想进一步探究资本及合作伙伴为何看好深兰时,却并未获得充分信息。一家曾投资深兰的机构拒绝了「甲子光年」的采访请求,另一位介绍深兰其他投资机构的中间人表示“这件事比较敏感”。综合各种可能性,「甲子光年」梳理了深兰快速发展的3个可能原因。第一种可能是,深兰深谙资本市场的需求。结合数位业界人士的评价,仅从“商业成功”上来看,深兰了解投资人的喜好,熟悉资本市场的套路,“特别是PR做得非常好”。陈海波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和高超的包装技巧,能提前捕捉风口,适时搭建团队,迅速做出概念性产品。深兰可能是一个“典型的to VC项目”。如果把to VC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本质其实是先“扮演好一个优质的创业项目”,在风口上半场迅速融资。之后的可能发展之一,是通过之前积累的品牌和概念优势,成为投资垂直行业的基金,继而实现盈利,给投资人提供退出窗口。深兰也确实已于今年9月宣布,将联合中金资本、绿地集团成立深兰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并购基金。深兰标榜的“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同各种大型企业的合作,也十分符合二级市场上中国股民的胃口。目前,部分股民十分关注深兰,在股票投资社区雪球及微博上,股民看好深兰的论据包括其合作的大型机构、投资方的强大背景等。而深兰的PR正是在强化这些方面。百度指数显示,近期与深兰相关的搜索多与股票、股东、概念股等相关。第二种可能是,深兰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商务能力,逐渐成为技术服务的集成商角色。曾将深兰作为考察标的的某位投资人表示,在和陈海波沟通后,他感受到深兰有较强的拿订单的能力。深兰副总裁刘凤义今年9月也曾表示,与部分“烧钱养市场”的AI企业相比,深兰科技最值得骄傲的是从未缺少市场订单,目前的订单足以支撑企业各部门的正常运作,近期融资的费用至今未动。第三种可能是,在中国城市、区域间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深兰的出现,符合其注册地相关部门的需求和愿望。地方希望本地能出现标杆性科技企业,并有一些配套的扶持计划。而善于PR的公司,则能将这些地方支持变成背书,以此撬动更多资源。关注深兰的发展路径,实际上是在思考,市场究竟在关注什么样的企业;市场应该给什么样的企业倾注资源。我们目前看到的面貌是:深兰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商业能力:深兰研发了手脉识别技术,且在自动驾驶、自动贩卖场景中有一些初期商业化的探索(如熊猫公交和TakeGo),其智能冰柜产品有一定的出货量。但在对外宣传上,深兰可能存在较大程度地夸大事实、信息混乱和信息模糊等问题,不免让人质疑这家公司撑起230亿估值的合理性和未来走向。此时此刻,各科技公司、投资机构正密切注视着可能将于2019年上半年推出的科创板。第一批登录科创板的企业将具有一定的指向标作用和代表性。更深远来说,市场上的成功者会给后来者带来潜移默化的路径影响。所有希望科技行业长足发展的从业者无非想看到这样一个未来:中国能真正诞生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能进行前沿创新并实现商业落地的公司;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形成良性循环,并让投资者及各行各业在这批新公司的成长中分享经济、社会红利;同时,普通人也因为科技进步享有更便捷、更智能和更有尊严的生活。短期重利弊,长期还得分对错,这才是一个健康市场的应有样貌。...
在一年前,本公号发表了《共享单车的押金到底属于谁?》,预见了今天ofo的种种。这不过是我们当时一个小小的共识罢了。但近日诸多投资机构,在得知戴威被限制消费后,竟纷纷装作无辜,甚至落井下石。某位大佬兴之所致的一句veto,都要被捧起来细致分析,拿来做各位的遮羞布。如果没有你们慷LP之慨,ofo们会走到今天吗?如果没有你们对LP的极度不负责任,会出现这么一个将押金做成融资手段、退押退出挤兑效果的行业吗?如果没有你们的急功近利,会使中国的自行车产业遭受如此半毁灭性的打击吗?你们在看ofo笑话的同时,有去看一眼自行车产业链上那些普通劳动者的日常吗?Shame on you!那些一两年前还在为共享单车摇旗呐喊、今天又纷纷表示无辜的机构,恭喜你们,智商就是这样自证的。你们大概已经忘了,LP为什么要将资金托付于你们。你们大概也不知道,决定LP命运的人们,今天是怎样看待你们的种种表演。既然大家已经开始逐渐明白这个国家不需要这么多“幼稚的创新”,那凭什么还需要这么多“幼稚的你们”呢?是的,正如一年前的今天,你们看不明白共享单车的未来;今天的你们,也一定看不明白自己的未来。你们可以继续在寒风中抱怨、诉苦,将所有责任推给外部和宏观,但历史的车轮并不会等待幼稚的你们。是的,今天我们想说的是,如果你们和我们都认可的那个“市场”还存在的话:ofo的今天,也将是你们的明天。兔死且狐悲,珍惜每一天吧。以上。《共享单车的押金到底属于谁?》原文如下,由作者慕峰首发于2017年12月21日:本文题目是句废话,当然属于消费者。但考虑到消费者越来越难拿回押金,这个题目瞬间就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新时代总会有些新问题。共享单车公司,明明看起来是做实业的,却反复遭受“挤兑”危机。能硬生生把实业干成金融,把押金干出存贷的效果,中国的互联网先锋也真是乐无边了。2017年12月18日,《财新周刊》以封面文章《单车战争未结束》,将摩拜和ofo的部分内幕公之于众,事件刚开始发酵,最近又要腥风血雨一番。在此我仅列举该文部分内容,供诸位感受:“一位了解双方财务情况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截至12月1日,ofo账面包括押金在内可动用的现金仅剩下3.5亿元,共计将超过30亿元押金用于支付供应链欠款;而摩拜方面亦如法使用押金超过40亿元,账面现金尚有70亿元。”“一位投资机构高层人士告诉财新记者……‘ofo今年7月份这轮融资实际是6亿美元……但不足两月,ofo就没钱了。’”“根据官方数据,目前ofo在全球运营超过1000万辆共享单车”,“一名股东公司人士对财新记者称,‘ofo的供应链回扣一度达到一辆自行车10块钱。90后管理层奢侈品消费成风,一人一辆特斯拉,他们哪里来的钱?’ofo内部人士对此回应,‘公司创始人团队家境良好,买奢侈品、特斯拉并非不可能’。”实在没法再引用了,毕竟我那99元押金,虽然还没取回来,但还是不够买特斯拉的。共享单车的投资人们,最近还在绞尽脑汁合并的问题,谁想到,一场挤兑押金的危机,已在眼前。这种情况,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大跃进史上,还是第一次,值得观赏和纪念。我们丝毫不在意已经盆满钵满的投资人,我们从来只关心无辜受难的普罗大众。最近,押金不太容易拿回来的消费者们,心里都有不少疑问:交给共享单车企业的押金到底是谁的?为什么单车企业可以用押金来做投资?他们的薪酬是用押金发放的吗?如果押金拿不回来,消费者该怎么办?这不是小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制度导向善,还是制度导向恶的大问题。先让我们把思绪推回互联网时代来临前。在10年或者20年前,押金的场景是非常简单的。在商业领域,曾经的押金只是商户用来预防损失的方式。比如你去住酒店,如果摔坏物品,可以从押金抵扣;比如你去游泳,如果损坏了游泳设施设备,也可以从押金抵扣。押金是消费者基于信任而提前付给商户,用以预防消费过程中可能对商户所产生的损失,而如果没有损失,则在消费结束后,商户应原额退还消费者的现金。在前互联网时代的现场交易中,大多数的付押和退押都有两个特点:一次性和短时性。在大部分交易中,商户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拿押金做任何事,所以在现场消费时代,押金问题并不明显(但在现场消费领域,存在类似的预付费问题)。押金问题真正开始成为问题,是从资金高度集中和快速使用开始的,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押金的短时性不复存在。我们可以想象,在反复交易的场景中,押金大概可以产生新的用途。例如,某家全球连锁酒店,每天收取的押金如果能够通过资金管理系统集中,那么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即便不停的有退押,但还会有新的付押,这个现金流对酒店管理公司而言,是否动用,怎么动用,就成了问题。此时,法律上的问题产生了。押金到底是消费者的,还是商户的?如果拿去投资,投资收益该归谁?一种观点认为,押金属于消费者,商户使用押金(例如进行投资),应当征得消费者同意,双方应对使用方式(例如做哪些投资、投资收益如何分配)做出约定,否则,商户就侵犯了消费者的财产权利。这种观点,认为押金是消费者的特定财产,付给商户是用于担保商户的财产不受损害,因此属于担保物权。这种观点,称之为“担保物权说”。另一种观点认为,押金是货币现金,而货币不是物,押金付给商户后,没办法把这部分现金跟其他现金分开来,押金是消费者对商户的债权,如果消费者损害商户的财产,那么商户可以从押金抵扣损失,法律性质上属于通过放弃押金债权来赔偿了商户的财产损失。这种观点,称之为“债权说”。无论你看明白没有,这两种观点,在我念书时,法学教授们就有争议。现在,我的同学们都成了教授,他们还在争议。无论怎样,在实践中,债权说显然战胜了担保物权说,总之,我没有看到过哪个商家跟我商量押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没有哪个商家曾把押金投资收益分给我。如果债权说成立,那么显然,押金是可以用来给企业发巨额奖金,买特斯拉的。如果说传统企业在押金使用时还曾有克制,那么,突飞猛进、被资本每天鞭打,又戴着“共享经济”皇冠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显然是不会有这种克制了。所以我们通过《财新周刊》得知,ofo将超过30亿元押金用于支付供应链欠款,而摩拜方面亦如法使用押金超过40亿元。当然,人家这不是拿去做投资了,这是拿去做实业了,尽管财新文章也提到可能有回扣,但毕竟,人家有一部分还是拿去养活自行车制造企业了。如果按照押金“债权说”,押金是货币现金,那么一旦付给共享单车企业,就成为共享单车企业的财产。消费者拿不回来怎么办?理论上,你可以为99元、199元或者299元去投诉、起诉,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兴趣。故事到此结束了吗?打住。让我们从头开始,换一个视角。现在,你是一名热血创业青年,怀抱远大理想,卖掉北京四环价值千万普通住宅一套,投身互联网创业大潮,以成本价200元/辆,造了5万辆共享单车,投放到北京地面。运气奇好,在这个市场初期,你就被众多VC相中(很显然你只能是80后或者90后,总之不能是60后),纷纷慷慨解囊,你拿钱之后二话不说,理想岂是金钱能够衡量?加量不加价,再造50万辆。看到你的大手笔,深刻领会投机就是投人的投资人们,将你带到了命运转折点。是的,在众多VC、PE的簇拥下,最终,你被某爸爸看中。最终,也不知道是你,还是你的投资人,帮你选了一个爸爸当爸爸。人生从此大不同。但是,投资人毕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不停投入。你大概算了一下单车的损坏率,投资资金还不够用来修车的,而骑车又几乎是免费的,怎么办?焦急万分时,押金造车的想法划过脑海。投资人和单车创业者们,何曾感谢过那些坚持“债权说”的教授们啊。就这样,根据财新周刊的报道,可能有数十亿押金,已被用于支持实体经济。那么,此时的押金还是押金吗?用共享单车押金造车,就相当于用酒店的押金造酒店,就相当于用游泳馆的押金造游泳馆。然而,即便有这样的酒店和游泳馆,它们的建造和维修费用也不可能主要是从押金来出的。是的,此时共享单车的押金,已经不再是押金了,此时押金收取的目的,不再是为了避免消费者对商户资产产生损害而收取的预防性现金,此时的所谓“押金”,已经成为一种变相融资手段。只是这种融资,并没有直接用于投资,而是用于生产。也正是此时,押金的债权属性退去,金融属性浮出水面。那么,以押金为名、行融资之实的单车企业们,是否已经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呢?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就是在抢占风口和垄断地位的目标下奔跑着,超大规模的补贴之后,现在也找不到盈利点。这样的行业,对投资者来讲,除了尽快上市套现以外,几乎没有出路。共享单车企业本来是依靠不断的投资和新增押金作为融资手段,一旦投资减缓,资金压力就会凸显,风言风语四起,媒体报道又影响到消费者心理,集中退押潮开始出现。你见过退押退死一家企业的吗?这哪里是退押,这分明就是挤兑赎回。这哪里是共享单车企业,这分明就像是被挤兑的银行啊。让我们琢磨一下,银行应付挤兑的方式是什么?是的,树立信心,通过公开各种信息,告诉存款人无须慌张,银行有充足的储备应对兑付,甚至最终,还有央行作为last resort来兜底。那么今天ofo和摩拜应该怎么做呢?越是拖欠退款,越是引起慌张,越是有更多消费者会选择退款。毕竟,挤兑单车企业只需要在手机上按两下,而不需要去银行门口排队。很显然,资本的补贴已快到极限,而套现的路,仍然漫长不可期待。要么,身后的爸爸们振臂一挥:我来兜底!但好像不太可能。要么,就横下一条心,就是拖欠退款,保住现金储备。总有一方支持不住,这不就是合并或者收购的好时机吗?资本何曾考虑过你那点押金呢?只是,我自始至终也不明白,这种看不出盈利可能的商业模式,这种本应该交由政府补贴来运营的公益事业,将如何在资本层面,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那么,今天的你,是否选择退回押金呢?...
1私募可交换债违约年底债券违约再爆一雷。12月20日,佛山市中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基投资”)公告披露,因公司已基本丧失正常融资功能,目前资金周转困难,流动性紧张。截至本公告出具日,未能按照约定足额偿付“16中基E2”利息。据公开资料,“16中基E2”为一只私募可交换债,发行规模6.08亿,2016年12月21日起息,债券期限三年,每年付息一次,主承销商华泰联合证券,第1年票面利率5.5%、第2年票面利率5.5%、第3年票面利率8%。一个月前,中基投资旗下另一只私募可交换债刚刚违约。11月30日公告披露,因中基投资已基本丧失正常融资功能,目前资金周转困难,流动性紧张。截至2018年11月28日终,未能按照约定足额偿付“16中基E1”债券利息及本金约1.6亿元,构成违约。据公开资料,“16中基E1”发行总额3.92亿元,2016年11月28日起息,债券期限两年,第1年票面利率5%、第2年票面利率7%。值得注意的是,“16中基E1”违约是中基投资的首例违约,经小债(ID:bondreview)统计,本年度企业首次违约的有42个主体,要知道2017年违约债总数才有35只,今年首次违约企业体量惊人。“16中基E1”为中基投资2016年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第一期),“16中基E2”为第二期,本次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6.3亿元用于偿还发行人股权质押借款,3.7亿元用于补充发行人钢铁物流业务营运资金。2陷入债务危机据公开资料,中基投资成立于2004年11月,法人和实控人为陈礼豪,持股43.16%,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及大型物流的综合性投资公司,属下控股公司包括欧浦智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欧浦智网”)、欧浦(国际)物流钢铁交易中心、欧浦钢网、顺德指日钢铁贸易有限公司、银通担保公司、佛山市欧浦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中基投资所处的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很有来头,其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主要的钢铁集散地,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专业市场示范镇”和“中国钢铁专业市场示范区”称号的乡镇。而中基投资拥有的欧浦钢铁交易市场占地约350亩,拥有和管控的仓储能力达到200万吨,年加工能力330万吨,在第三方钢铁物流行业处于具有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欧浦钢铁交易市场”属于上市公司欧浦智网(002711.SZ)旗下主体之一,中基投资持有欧浦智网47.43%股份为第一大股东,欧浦智网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10.6亿,于2014年1月27日登陆深圳中小板,是一家集实体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大型第三方钢铁物流企业。本来中基投资指望着旗下上市公司来给母公司造血和输血,然而上市公司血已被抽干,近日中基投资所持有欧浦智网全部股份被法院轮候冻结。12月18日,欧浦智网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中基投资所持有的公司股份500,855,934股被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轮候冻结,轮候冻结股份数量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100%。小债(ID:bondreview)查看欧浦智网财报发现,近两年来其出现了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现象,2017年扣非归母净利下滑3.03%,今年前三季度更是断崖式下滑55.41%。截至三季度末,欧浦智网流动负债合计为16.6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8.2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0.55亿元,短期负债合计8.84亿元,而其货币资金仅有1.41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巨大。受大股东股权质押及资金断裂影响,欧浦智网面临银行抽贷、冻结账户及土地的状况,处于债务危机中的欧浦智网11月引入顺德国资和雪松控股旗下广州博辉,后两者共同对欧浦智网进行纾困。民企接连爆雷违约,外部因素是融资环境困难,内因还是企业造血能力差,加剧融资困难。虽然自中央到地方,都掀起了一轮为民企纾困的高潮,但输血毕竟治标不治本,具备自身造血能力才是最重要的。3佛山富豪发家史广东佛山人杰地灵,除了出“佛山无影脚”,还盛产富豪。中基投资法人和实控人陈礼豪的发家史也很有看头。2018年胡润全球富豪榜,陈礼豪家族以71亿财富排名佛山富豪13位,全国563位。陈礼豪出生于1968年,广东顺德乐从人。高中毕业后,陈礼豪先是在当地一家国营企业当电工,后来又当起了热水器的推销员。1993年,他投资了乐从乡镇企业钢材贸易有限公司的一个营业部,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这个营业部,也就是顺德指日钢铁贸易有限公司的前身。后来,陈礼豪的生意越做越大。1993年涉足钢铁业,先后创办南大钢管实业有限公司、顺钢平板分条有限公司、普金钢铁贸易有限公司等钢铁公司。2002年,陈礼豪和另外两家从事钢铁贸易的民营企业强强联合,成立了以钢铁深加工为主的顺德欧浦钢铁有限公司。综合来看,陈礼豪的发家史正好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乐从钢铁市场形成于80年代初期,经营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年销售钢材1,000多万吨,年加工能力超过800万吨,是集钢材销售、深加工、仓储和物流于一体的大型钢铁贸易专业市场,也是国内外钢材产品的集散地。...
来源:杭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 12月21日,杭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积极配合杭州市网络借贷风险处置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显示,根据国家和省、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杭州市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切实维护广大出借人合法权益,请杭州市行政辖区内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下称: P2P网贷机构)严格遵守以下要求,积极配合网贷风险处置工作: 1、P2P网贷机构待偿余额不得新增,并按照相关管理部门要求逐步压降。 2、P2P网贷机构出借人人数不得新增,并按照相关管理部门要求逐步减少。 3、P2P 网贷机构不得新增违规业务,存量违规业务必须持续下降,于2019年6月前全部结清。 4、P2P网贷机构实际控制人、自然人股东和机构股东的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风控、技术等关键岗位负责人不得失联,确保IT运营、资金清算和债权清收等工作正常进行。上述人员如因特殊原因辞职的,须向市、区两级金融管理部门及本协会提前报备,并书面承诺积极配合相关工作。P2P网贷机构在中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用户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并积极配合管理部门使用。 5、P2P网贷机构不得新增分支机构。 6、P2P网贷机构原则上不得变更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原则上不得变更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特殊情况需变更的,须向市、区两级金融管理部门及本协会提前报备。 7、已出现兑付风险或拟退出的P2P网贷机构,不得开展新业务,平台要关闭出借用户开户、充值、投标等功能,仅保留还款、提现等功能,直至资金清退完毕。 8、凡是拟退出的P2P网贷机构,不得单方面宣告完成清盘,须完成余额清零、ICP注销、公司注销并经管理部门同意销号后方可完成退出。 9、自始未纳入杭州市网络借贷整治范围的、在合规检查中未开展自查的、以及提交了自查报告但未通过行政核查的三类机构不得继续开展P2P网贷业务,存量业务必须逐步清退。如继续从事网络借贷业务将依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进行处理。...
原标题:刘强东:虽睡,无罪,方知妻美刘强东不会被起诉。北京时间2018年12月22日凌晨,明尼阿波利斯市亨内平县检察官办公室公布刘强东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不予起诉,这也意味着该案正式结案,刘强东无罪。随后京东发布声明,称欢迎这个决定。刘强东在微博发布公开声明和道歉,他说:“今天,在我全力配合的彻底调查之后,明尼阿波利斯市亨内平县检察官办公室宣布将不会对我提起任何指控,这个结果证明了自始至终我都没有触犯任何法律。 ”但他同时也对他妻子章泽天进行了忏悔:“但无论如何,事发当天我的行为都给我的家庭、特别是我的妻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为此我感到十分的自责和后悔。”刘强东表示,他已经第一时间向他妻子坦承了事实,希望她可以接受其最诚恳的道歉,“我一定将竭尽全力去弥补此事对家庭的创伤,重新担当起丈夫的责任。”显然,睡了对方是事实。但刘强东强调,在美国警方和检方的独立调查过程中,有人散布误导信息。随后,刘强东的代理律师Jill Brisbois也就案件事实发布了公开声明,详述了整个案件细节:在经过了一个彻底的,长达三个半月的调查之后,亨内平县检察官办公室宣布将不会对我的客户刘强东先生提起任何指控。刘强东先生在Origami餐厅聚餐前不认识女方。刘强东先生和他的助理都没有邀请女方参加晚宴,也没有邀请她坐在刘强东先生身边。刘强东先生的助理买酒为两场聚会使用:在Origami的聚餐,有大约24个人;以及第二天晚上将要举办的另一场晚宴。在Origami的聚餐中只喝了一小半的酒,14瓶左右。聚餐结束后,没喝的酒被装回到车上。刘强东先生和女方在聚餐时都喝了酒。期间女方曾主动向刘强东先生敬酒,而且还主动给自己的杯子里倒酒。刘强东先生没有喝醉,女方也没有任何行为迹象表明她喝醉了。晚餐后,大家共同决定前往一间由一名聚餐参与人租下的房子继续聚会。女方主动说她想参加聚会,所以和刘强东先生一起离开了Origami餐厅。女方、刘强东先生和他的两个助理一起乘坐刘强东先生当周租赁的一辆SUV前往那个房子。在车里,刘强东先生的助理目睹了女方主动与刘强东先生亲热,没有任何拒绝或不情愿行为。车停在了大家正在聚集的那个租下的房子的前面。两位下了车,但是女方主动建议去女方的公寓而不是参加聚会。刘强东先生和女方回到车上,然后女方主动把公寓地址输入司机的手机以帮助其找到她住的地方。到公寓楼后,女方邀请刘强东先生进入大楼。她用自己的门禁卡打开大楼的门并示意刘强东先生进去。女方主动挽着刘强东先生的胳膊走进了大楼。公寓里的另一位居民在走廊上看到了女方和刘强东先生。他注意到刘强东先生和女方胳膊挽在一起走得很近,两人看上去都很高兴。两人看起来都没有喝醉,女方路过的时候面露微笑。在房间里发生的一切都是自愿的。该女士整个过程都很主动,没有任何不情愿的表示。他们睡着后几个小时警察来敲门。警察把刘强东先生和女方带到外面,然后在一个单独的地方对女方进行了大约30分钟的调查访谈。访谈结束后,女方找到刘强东先生并向他道歉,说这是一场误会。随后,警察把刘强东先生送回了酒店,因为他们判断没有任何犯罪行为发生。当天的下午和晚上,女方发送数条短信给刘强东先生的助理要求与其见面。这些短信开始还是友好和礼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带威胁。在女方要求下她与刘强东先生的助理见面,谈判未果后又要求与刘强东先生见面。刘强东先生同意在女方选择的地点——卡尔森商学院与其见面。他到学校大楼后没多久就被警察逮捕。刘强东先生并没有在卡尔森商学院的大楼里见到女方,但他看到了一名男子似乎在拍摄警方逮捕过程。这段录像后来被人提供给了媒体。刘强东先生对执法部门的所有调查都给予了配合。大约在16个小时之后,他被无条件释放。不久之后,刘强东先生就回家了。当刘强东先生还在被关押时,女方主动要求刘强东先生的律师给她打电话。在刘强东先生被释放后我按女方的要求给女方打了电话。女方在几次通话和短信沟通中反复索要钱财,并威胁如果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要将此事公开并起诉刘强东先生。刘强东先生坚决拒绝与其谈判。此后不久,女方聘请了人身伤害领域的民事律师,并在案件调查期间通过媒体反复散布大量不实信息。刘强东先生在案件调查期间打破常规,主动接受明尼阿波利斯警方的访谈要求,因为他没有任何可隐瞒的。他和女方之间的事情完全是双方的自愿。当相关证据被公布于众之后,大家就会清楚地看到检察官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刘强东先生没有犯任何罪行。刘强东先生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答应女方要钱和解的要求。在此之前网络上所有有关给钱私了的传言都是谣言。JillBrisbois刘强东律师的这则声明里描述的大量细节几乎与此前公开报道的内容完全相反,包括女方全程自愿、主动,警方逮捕刘强东时,有人偷偷录像并散发给媒体。这似乎让人觉得这是一起策划好的“金钱敲诈”,或者是陷害刘强东。JillBrisbois最后强调:“刘强东先生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答应女方要钱和解的要求。在此之前网络上所有有关给钱私了的传言都是谣言。”这则声明把刘强东搞得像个受害者,如此一边倒的声明让人不太相信。于是有人对这则声明进行了合理怀疑:“这事很神奇,第一,我真的没找到这个律师的英文版;第二,单方细节太多,造成肆意解读空间太大;第三,全网推送,说明公关在推。”刘强东这次能安全上岸,其背后强大的律师团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根据“北美留学生日报”扒出的公开信息,刘强东聘请的强大律师团成员包括:弗里德伯格、厄尔·格雷和JillBrisbois。发布此声明的JillBrisbois也就上面说的这位女律师,是刘强东的刑事辩护律师,主打犯罪辩护并提倡站在刑事被告的角度裁决案件。有意思的是,Jill是明尼苏达大学毕业的,在明尼苏达当地从业超过10年,在其职业生涯中曾处理过各种各样的刑事案件诸如谋杀,性侵犯,性骚扰和酒后驾驶,并赢得了许多次对其客户有利的裁决乃至陪审团无罪释放。其不仅是董事会认证刑法专家的成员,而只有3%的北美律师能获此位置,还在2013~2017年间,连续获得明尼苏达州的超级律师奖。而弗里德伯格,今年81岁,有52年的律师执业经历,因其经常为一些最臭名昭著的罪犯辩护,所以被称为明尼苏达州的“传奇刑事辩护律师”之一。此人跟明尼苏达州上上下下政商两界司法行政体系的人脉都十分广泛,其和其律师事务所拥有多个案件的成功记录,其辩护的罪犯具有85%的无罪释放率,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有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就被撤案了。在弗里德伯格律师的官网上,招牌服务就是打性侵案子。根据当地法律人士透露,由于性侵犯罪案本来就立案率较低,弗里德伯格几乎可以把80%以上的性侵案“摆平”在起诉前。厄尔·格雷也是当地最著名的刑辩律师之一,因极其强势、咄咄逼人的庭审风格而闻名,曾成功为2010年轰动双子城的“曲棍球运动员谋杀案”犯罪嫌人辩护,使其无罪释放。不过,作为刘强东的辩护律师,曾对媒体表态刘强东不会受到任何指控,后来被成功打脸……京东股价受此利好消息影响,短线快速拉升,涨幅一度达10.45%,刷新日高至21.99美元。目前,京东股价报21.08美元/股,涨幅为5.88%。#刘强东概念股目前,该桃色事件的女当事人对检方的这一决定尚未发表公开声明,不知是否还会寻求通过其他法律途径对刘强东发起任何形式的诉讼。补充:在本文发表后,女当事人的律师也发表了一份声明对上面刘强东的律师声明进行了驳斥,并表示不会让女当事人的尊严扫地。2018年9月2日,有报道称京东CEO刘强东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因涉嫌性侵女大学生被捕。随后京东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称刘强东在美国商务活动期间,遭遇到了失实指控,将针对不实报道或造谣行为釆取必要的法律行动。根据当地亨内平县警长办公室的监狱名单,京东创始人Richard Liu(刘强东)于当地时间2018年8月31日晚间11:32被明尼阿波利斯警方拘留,9月1日下午4时获释。随后,这起事件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每一次的风吹草动都牵动人心。该事件对刘强东的个人声誉是毁灭性的打击,“刘强东性侵”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再也不是“宿迁人民的好儿子”了,外界不乏有人称他为“炮王”,关于他的妻子是否会跟他离婚的讨论亦不绝于耳。但10月份,在刘强东桃色事件发生1个多月后,有人目击到刘强东及其妻子章泽天一起出现在英国皇室婚礼的现场,似乎没有受到该桃色事件的影响。该事件更是让刘强东完美缺席了改开40周年民营企业家评选、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该事件对京东股价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从当地时间8月31日的31.30美元到12月21日的21.08美元,京东股价跌幅高达近30%,目前其市值为305亿美元,三个半月市值蒸发了150多亿美元。尽管有整体大环境的影响,但显然也受到了桃色事件的熏陶。有意思的是,就在北京时间12月21日晚,京东赶着下班时间宣布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包括成立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群、时尚家居平台事业群、成立生活服务事业群、生鲜事业部和7FRESH合并,这些事业部的负责人均向徐雷汇报。该调整发生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亨内平县检察官办公室公布刘强东事件的调查结果前的几个小时,显然京东在做两手准备。不过对刘强东来说幸运的是,他现在安全了。希望刘强东这昂贵的人生经历,可以让他重新回到家庭和事业,回到妻子身边。“不知妻美”的刘强东,经此一役之后或许“方知妻美”了。...
据日本NHK报道,前日产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在被捕一个月之后,因涉嫌严重违反信托再次被日本检方逮捕。检察机关称,在2008年雷曼危机之后,戈恩将超1,600万美元的私人投资损失转移给日产。就在前一天,媒体报道称,戈恩希望在法庭重塑声誉。戈恩通过律师表示,“目前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想让外界知道我的立场,并且在法庭重塑我的声誉。”这是戈恩被捕之后的首次发声。11月19日,戈恩在日本被捕,涉嫌少报薪资。12月20日,东京一法院出人意料地拒绝了检察机关想要延长戈恩拘留期的请求。日本媒体称这种现象很罕见,并表示戈恩很有可能最早在12月21日被释放。但就目前情况看,保释已经不太可能。NHK援引戈恩律师的话称,在被释放后,戈恩希望能举行新闻发布会。戈恩表示,他并没有潜逃风险,希望能够被允许出国。NHK表示,戈恩案件使得日本刑法系统受到了全球关注,部分做法也受到了批评,比如长期拘留嫌疑人、每天审讯时间长达8个小时,并且禁止辩护律师在场。...
原本以为买的是风险极低的固定收益产品,没想到两年之后,变成了风险极高的股权投资产品,而且全部投资血本无归。消金界发现,12月19日,大量投资者聚集在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资管”)上海总部楼下,高喊“人保还钱”。(消金界现场拍摄)消金界了解到,214名合格投资者于2015年12月15日,通过恒天财富,购买了大成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成创新”)旗下的 “岁兰千里并购专项资产管理计划1-3号”产品(以下简称“岁兰资管产品”),总额7亿元人民币,现在已经无法兑付。中国人保总裁助理撒承德是大成创新的法定代表和董事长,人保资管是大成创新的股东。一位投资者告诉消金界,他们的诉求是,要求中国人保立即召开董事会和股东会,与代销机构一起解决产品的退出和兑付问题。股权投资变固收产品?2015年12月,包括王先生在内的214名投资人,通过恒天财富,购买了大成创新发行的“岁兰资管产品”,总额7亿元。在前期的宣传推介中,投资者被告知,大成创新有中国人保和大成基金强大的股东背景,募集的7亿元资金,将投向大成创新筛选和储备的优质企业。在基金推介会以及宣传资料中,大成创新表示,通过恒天财富募集的7亿资金是优先级资金,普通合伙人和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将出资3.31亿人民币作为劣后资金,为投资人的本金及分红提供33%的安全垫。而在投资人签订的资管合同中,分红基准一项列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至300万元的委托人,分红基准为每年8.3%,认购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分红基准为每年8.8%。分红为投资企业之后产生的投资收益。投资人都认为,自己购买的是一款风险极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到了2017年7月,大成创新发布公告通知投资者,“岁兰资管产品”所投企业出现问题。214名投资者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们购买的“岁兰资管产品”,根本就不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而是一款风险极高的股权投资类产品。更令投资者感到气愤的是,两年内,他们领到的固定利率收益的分红,根本就不是投资企业之后产生的投资收益,而是该资管计划的资金预留款。也就是说,投资者领到的分红,就是当初他们投资的本金。(消金界现场拍摄)问题出现之后,恒天财富对投资者表示,他们也是被大成创新骗了,恒天的理财顾问去大成创新进行产品培训的时候,也被告知是固收类的产品。在宣传中,大成创新也要求恒天财富这样宣传。但是,当消金界向推销这款产品的恒天财富理财顾问求证,其是否被大成创新骗了时,该理财顾问一直不愿回答。而一位投资者告诉消金界,大成创新给他们的答复是:大成创新自己也被骗了。无法理解的估值与风控如果说领到的分红只是当初投资的本金,这点就足以让投资者感到气愤的话,那么接下来,当这些投资者看到三份投资企业的尽职调查报告之后,则是“火山爆发”。尽调报告显示,大成创新给出武汉赫天广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赫天”)16亿元的估值,4亿元现金购买武汉赫天25%的股权。投资天津嘉杰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嘉杰”)1.82亿元,占天津嘉杰35%的股份,给出的估值是3.38亿元。投资广州澳视互动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澳视”)2.2亿元现金,持股比例44%,投后估值为5亿元。现场一位投资者认为,稍微有点财务知识的人,就能够看出其中财务造假,估值虚高。(来源:投资人)“作为投资人,我们真的无法理解这样的投资行为。”另一位投资者对消金界说,通过报告,他了解到,当初大成创新投资这三家企业的时候,明明知道对方有抵押物,却没有要求做抵押,只是签订了一纸业绩对赌协议。他认为,如果当初在风控上做好,有抵押物,他们现在的损失不会这么惨重。这位投资者表示,如果他们提前知道这是股权投资,如果投资的是正常企业因为市场原因出现亏损,他们也认了。面对现实情形,“我认为不是市场风险,我认为是道德风险,我们才是被骗的。”这位投资者说。不过,到底是风控把关不严还是出现客观经营问题导致受损,目前还无法证实。投资者反应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求证。消金界调查了解到,大成创新是由大成基金和人保资管同出资成立的一家资管公司,人保资管出资48%,大成基金出资52%,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为中国人保的总裁助理撒承德。消金界问一位投资者,为何不去找大成基金而找人保资管。他表示,在他们与中国人保的接触中,中国人保对他们明确表示,当初派撒承德过去,就是为了监督和管理大成创新的。“现在出了问题,我们认为就应该找人保资管与中国人保。”这位投资人说。在现场,面对高喊口号的投资者,人保资管先是通知,可派5名投资者代表上去表达诉求,商议解决办法。但截至发稿,一位投资者对消金界表示:“没有回应,只是派来一位律师糊弄我们。”针对上述问题,消金界未能联系到人保资管及大成基金置评。...
提要:存在“不当交易”嫌疑案例三大疑点:一是部分资产交易合理性存疑,实际用意值得深究;二是部分交易标的质量较差,甚至存在高买低卖的嫌疑;三是在交易定价方面,不少交易标的溢价情况可观或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 临近年末,上市公司各类现金交易较上年同期明显增加,其中不少存在合理性问题,甚至不乏高买低卖的情况。记者对沪市公司梳理发现,11月以来,有15家沪市公司披露疑似不当交易,涉及交易金额164.17亿元,交易单数和涉及金额均明显上升。这类交易已经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上交所的问询频次和力度明显加大。受此影响,多家上市公司已就交易方案进行调整,延期或取消股东大会审议,甚至直接终止交易。 大股东借不当资产交易套现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进行资产交易并不罕见,但在今年金融去杠杆和从严监管的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面临较大资金压力,试图通过不当资产交易绕开监管。其突出特点就是现金交易大量增加,控股股东或其他相关方可从交易中直接获取大量现金。 记者对今年以来沪市公司此类交易进行了盘点,发现现金对价达到15亿元以上的就有15单,其中部分交易甚至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为何上市公司如此着急地推出现金交易?答案或许在其控股股东身上。 以中孚实业为例,公司拟收购控股股东豫联集团持有的豫联煤业及广贤工贸各49%股权,合计交易价格3.7亿元,转让价款将在协议签署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货币资金方式一次性支付。 表面看来似乎并无异常,但有一个细节是,截至12月13日,豫联集团所持上市公司股权已接近100%质押,且部分已被司法冻结。对此,上交所在问询函中重点关注,要求披露此次交易解除质押、支付价款、股权交割的具体进度安排等。 简单对比不难发现,存在不当交易嫌疑的交易主体多为中小型民营上市公司,在近期市场流动性趋紧、股价走势低迷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控股股东资金普遍紧张,不少质押比例在80%以上,对资金的“渴望”程度可想而知。 标的资产充当利益输送纽带 不当资产交易中,如何实现利益转移?奥秘就在标的资产上。 控股股东通过“形式合规”的关联交易,用问题资产换取上市公司的真金白银。记者对今年以来上交所发出的问询函进行了统计,发现47单存在“不当交易”嫌疑的案例中,明确属于关联交易的有31单,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出售或购买资产的有27单。综观这类交易,主要有三大疑点。 一是部分资产交易合理性存疑,实际用意值得深究。例如,云南城投前期披露,拟承接控股股东所欠63.3亿元银团贷款,以抵消公司所欠控股股东及其下属企业的借款。截至2017年末,云南城投的资产负债率接近90%,且流动负债高达227.52亿元,资金偿还压力较大。在此情况下,公司将向控股股东的内部借款转换为对银行借款,形成对外的强制性还本付息义务,似乎既不“划算”也不“保险”。就此,上交所问询函直指核心,要求公司说明相关决议是否损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面对市场和监管压力,这笔交易最终难以推进。 二是部分交易标的质量较差,甚至存在高买低卖的嫌疑。例如,标的资产自身的质量与估值的匹配性,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都成为监管重点。 精工钢构此前披露,拟购买控股股东精工控股和中建信合计持有的墙煌新材料近66%的股权,交易金额4.78亿元。然而,该标的实为上市公司于2010年卖给控股股东的资产,当年出售资产公告中明确表示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协同效应趋弱,此次又以存在协同性买回,前后说法矛盾。不仅如此,标的资产盈利能力有限,且易受经济周期、宏观调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难以对上市公司利润产生明显贡献。 三是在交易定价方面,不少交易标的溢价情况可观或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以从事广告业务的科达股份为例,公司拟收购移动游戏代理运营与推广服务商鲸旗天下,后者评估溢价率近20倍,成立时间则是2016年8月,评估是否合理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在上交所的轮番问询下,公司将估值下调三成,收购股权比例也从67.5%锐减至7%。 茂业商业前期披露的拟收购秦皇岛茂业的交易中,秦皇岛茂业总资产仅19.6亿元,净资产11.09亿元,其中包括应收控股股东的往来款项12.4亿元,交易定价的合理性显然难以成立。最终,在上交所的两次问询后,茂业商业终止了对该标的资产的收购。 上交所多番问询严防套现 大股东和利益相关方在资产交易的包装下,把手伸向上市公司,是今年以来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演变出的新模式。从上交所发出的问询函不难看出,监管机构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监管思路,以“三招”化繁为简、务求实效,严防控股股东以低效资产套取上市公司现金。 第一招,直指交易实质,问询切中要害。记者发现,上交所的问询往往直截了当地表明对此类交易合理性的疑问,紧紧围绕标的估值、交易资产质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及资金链情况等关键信息。 例如,在浙江广厦出售资产的交易中,上交所要求公司结合资产周边地价情况,说明交易定价的公允性,公司随后调整了交易方案。在智慧能源收购京航安股权的案例中,交易所在问询函中重点关注标的资产交易价格前后差异,要求公司详细解释,控股股东为何能够在收购标的不到一年,就以比前期成交价格高出2亿元的估值转卖给上市公司,最终上市公司不得不调低了交易价格。 第二招,强化事中监管,快速精准介入。此类不当交易基本以现金交易为主,只需要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即可,但不当交易一旦实施将会对上市公司造成不可逆的利益侵害,这就对监管的反应速度和执行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公告层面来看,有意开展不当交易的公司,往往公告披露当天即收到上交所的监管问询。不仅如此,一旦公司敷衍了事地回复问询,很快会收到上交所的二次追问。 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指出,如果一直没法说清楚、讲明白,对于明显涉嫌侵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交易,交易所还将提请有关部门或证监局进行现场核查。从实际效果来看,不少公司已经在前期调整方案,或延期,甚至取消审议有关议案的股东大会,如开滦股份、广汇物流等。一些疑问较大、市场关切度较高的交易,甚至已经在压力下止步,如前期的云南城投、茂业商业,以及刚刚宣布终止交易的中孚实业等。 第三招,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市场约束。与过去的问询函相比,上交所在对近期不当交易的问询中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化的约束,要求存在不当交易嫌疑的公司董监高和独立董事、中介机构等对其勤勉尽责的具体履行情况明确表态,落实其作为公司管理层和交易“看门人”的具体责任。 例如,亿利洁能此前披露,拟以16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所持亿鼎公司60%股权和新杭能源75.19%股权,上交所就要求全体董事就此次交易是否给公司后续经营、资金和担保等方面带来压力,是否有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等发表明确意见。后来,公司就该交易进行了调整。 防范利益侵占还需长效机制约束 在成熟市场中,上市公司董监高和中介机构往往是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守护者。遗憾的是,在不当现金交易中,他们的这一核心作用似乎并未充分发挥。 记者从部分不当资产交易案例中发现,上市公司董监高、独立董事及中介机构等对此类问题的回复,无一人提出异议。同时,一些明显存疑的关联交易在控股股东回避表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票通过股东大会。这反映出这些公司的市场化监督和制约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中小股东的风险和行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市场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通过不当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反映出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和约束机制有所缺位。控股股东设法破解资金压力固然可以理解,但也应当走正道、谋正途,而非在困难时把手伸向上市公司。 对这类不当交易行为,监管机构快速反应、事中介入,取得一定效果,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就交易方案进行调整,延期或取消股东大会审议,甚至直接终止交易。但长期来看,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约束机制,加大上市公司管理团队和控股股东的责任意识,让这样披上“马甲”的交易没有出路和土壤,还需要更多思考和努力。...
回顾2018年,中国新经济公司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上市潮。行业老将,创业新贵,巨头新宠,各路英豪齐刷刷上马,争先恐后抢滩资本市场。 不论是创业八年的小米和美团,成立仅三年的拼多多、刚满两岁的趣头条,还是合并而来的同程艺龙和腾讯音乐,它们都在这一年选择上市,动作整齐划一。 据寻找中国创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18日下午港股收盘,中国共有33家新经济公司赴美股和港股上市,其中美股20家,港股13家。最快上市纪录在今年诞生,趣头条从成立到上市仅用时2年2个月。 然而,集体上市的火热并不能掩盖创业市场的降温。临近年底,“寒冬”、“钱荒”、“裁员”成为年度关键词。 寻找中国创客统计,这33家抢滩上市的公司中,91%经历了破发,超过一半在上市当天就破发。截至12月18日,相比上市首日,33家中79%的公司市值下跌,其中18%的公司市值几近腰斩,最大跌幅超过70%。 有观点认为,上市的实质是一起大逃亡。与一级市场相呼应,二级市场的“破发”、“市值腰斩”现象随处可见。上市,并未带来真正的繁荣,也无法让寒冬中的创业公司转危为安。 但这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商业现象。2018年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它们有何共性?现状如何?呈现何种规律?我们以数据这种直观的方式回答这些问题。 平均年龄7岁,6成选择美股 上半年,哔哩哔哩在美股打响上市第一枪;下半年,小米领衔率先登陆港股。截至12月18日,2018年中国新经济公司新增上市33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上市,占比达82%。 在上市地点分布上,61%选择在美股上市,其中纳斯达克占比36%。 在公司成立年限上,这批上市公司平均创办7年,其中最长的已创办14年,华兴资本和同程旅游创办于2004年,在这批公司中最“年长”。成立时间最短的是趣头条,趣头条2016年6月成立,2018年8月在美股上市,仅用时2年2个月,创造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快上市纪录。 在上市流程所用时间上,从提交招股书到正式IPO,美股上市平均用时38天,其中最短用时为23天,小赢科技和小牛电动在提交招股书后23天即IPO成功;最长用时为100天,品钛在7月递交申请,10月才IPO,历时100天。另外,微贷网上市历时96天。排除极端值品钛和微贷网,美股上市平均用时为31天,即1个月左右可走完全部上市流程。 港股上市平均用时110天,其中小米仅用了67天,而创梦天地用时195天。 互金、电商、游戏公司最集中 这33家新经济公司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分散,最集中的三大行业是互联网金融、电商和游戏,这三大领域的上市公司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今年已有5家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公司成功IPO。从51信用卡在7月上市开始,品钛、微贷网、360金融、小赢科技先后IPO,几乎每个月有一家互金公司上市,它们的上市地点无一例外全部在美股。除了刚上市的360金融,这些互金公司的平均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下。 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企业有4家,基本属于社交电商或垂直电商模式。游戏企业有3家,指尖悦动、第七大道、创梦天地这三家游戏公司全部在港股上市。 上半年上市的公司以视频或直播领域居多,6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归属此领域,哔哩哔哩、虎牙、爱奇艺这三家公司在上市后股价表现相对较好。上半年上市的6家公司,除了三家视频领域的公司,其他三家相比上市首日市值均下跌。 近4成企业来自北京 在上市公司总部分布上,33家上市公司中有13家总部位于北京,占比最高,代表性企业有小米、美团、爱奇艺等。其次是深圳和上海,分别占有7家和6家。深圳上市的7家公司中有3家为游戏公司,上海诞生了拼多多、趣头条、哔哩哔哩等企业。 合并上市正成为一种典型现象。 3年前,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成为“美团点评”;去年初,QQ音乐和中国音乐集团合并为“腾讯音乐”;去年底,同程网和艺龙旅行合并为“同程艺龙”。 55%按最低价发行,8家公司开盘即破发 集体上市并不一定意味着二级市场火爆,相反,这批公司不得不面临调低发行价、调低估值预期,甚至“流血上市”的窘状。 这批公司在上市发行过程中,55%是按发行价区间的最低价发行上市,优信二手车、齐家网、小牛电动甚至低于发行区间最低价发行。 按最低价发行的公司集中在下半年,以小米为代表,映客、51信用卡、极光大数据、华兴资本、宝宝树、蘑菇街、360金融等18家公司均是按最低价,而上半年仅有优信一家公司是最低价发行。 当然,也不乏按最高价发行的案例。平安好医生、虎牙、拼多多按最高价发行,且开盘均获得不小的涨幅。其中平安好医生和虎牙均是在上半年上市,拼多多在下半年上市。 然而,即使调低发行价,依然避免不了破发的尴尬处境。 用开盘价对比发行价,小米、蔚来汽车、小牛电动、蘑菇街、哔哩哔哩等8家公司开盘即破发,其中哔哩哔哩开盘跌幅最大,较发行价跌14.78%,蘑菇街紧随其后,开盘跌幅达12.5%。 上市首日,盘中跌破发行价的公司数量占比达到58%,华兴资本跌幅达24%。上市当天收盘,股价低于发行价的占比为33%。 25家公司正在破发中,占比76% 通过跟踪这33家公司上市后的股价走向,破发成为常态。截至12月18日,这批上市公司中只有虎牙、同程艺龙、360金融3家公司股价没有破发。 进一步统计发现,这33家上市公司,IPO当天破发的有19家,IPO后一周内破发的有8家,3家公司在上市一周后破发,它们是拼多多、趣头条和微贷网,趣头条维持在破发线之上的时间最长,它在13天后股价才跌破发行价。 其中,映客和齐家网自上市首日股价就一路下跌,截至12月18日未高于发行价,51信用卡和流利说在上市前三日股价经历小幅上涨后,就长期下跌,再未高于发行价。 将当前股价和发行价对比,25家公司当前股价低于发行价,其中最大跌幅超过50%,51信用卡跌幅达54.24%,1药网跌幅达54%,映客和平安好医生跌幅超过40%。 仅有8家公司当前股价高于发行价,其中涨幅超过20%的有4家,分别是虎牙、蘑菇街、哔哩哔哩、拼多多,虎牙股价涨幅最高,达36.67%。 近8成跌破上市首日市值,4家市值蒸发过半 33家公司中,尚未跌破上市首日收盘市值的有哔哩哔哩、蘑菇街、极光大数据、爱奇艺、蔚来汽车、虎牙、宝宝树、360金融,共8家,占比24%。 哔哩哔哩当前市值39.77亿美元,相比上市首日上涨27.06%,是其中唯一一家从上市至今股价整体平稳且上涨的上市公司。 更多的是持续的股价下跌和市值蒸发。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上市首日股价开盘即涨,当天收盘市值高达74.86亿美元,但两天后就跌破发行价,随后半年股价持续下跌,如今市值已跌去43.16%,为42.55亿美元。 市值下跌的这25家公司,平均跌幅为26.2%,其中有4家市值蒸发过半,小赢科技已下跌72.54%,为最大跌幅。趣头条和小赢科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趣头条直奔46亿美元,小赢科技达到35亿美元,但随后很快下跌,如今趣头条市值不足15亿美元,小赢科技已不足10亿美元。 港股新经济公司代表小米和美团,同样市值持续下跌。相比上市首日,小米市值跌去20%,美团跌去34%,二者市值目前分别为383亿美元和337亿美元。 净亏损持续扩大 相比上市破发和市值缩水,让这些上市公司更挥之不去的是持续亏损的阴霾。更关键的是,亏损净额正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018年前三季度,蔚来汽车已累计亏损197亿元,爱奇艺累计亏损145亿元,去年同期,这两个数字分别是49亿元和66亿元,今年两家公司的亏损净额分别是去年的4倍和2倍。拼多多去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5.15亿元,今年则增加至78.74亿元,净亏损增加14倍。除此之外,美团、虎牙等公司的净亏损也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 亏损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计提员工股权激励,企业在上市后通常会一次性计提股权激励,造成当季亏损增加。 以拼多多为例,拼多多在二季度财报中一次性计提面向全体员工发放的股权激励,导致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达到64.94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58.28倍,从而加大了今年整体的净亏损金额。但排除股权激励的影响,拼多多在今年前三季度亏损金额依然达到20.53亿元,要远高于去年同期。 部分投资人所持股权出现亏损 一方面是亏损金额持续扩大,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寒潮来袭,这批公司却争抢着靠上市来储备粮草过冬。 实际上,当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市值不断缩水时,将导致部分投资人投资回报降低,所持股权甚至会出现亏损。 以小米为例,在上市前,小米F-1轮和F-2轮融资估值分别为45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均高于目前的383亿美元。按照小米招股书,这两轮融资中发放的优先股的转股价分别为每股15.83港元和14.08港元。如今小米股价为13.26港元,那么按照招股书中的转股规则,参与小米F-1和F-2轮融资,并选择转为普通股的投资人目前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又见巨头身影,腾讯投资近3成 通过梳理这33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可以发现,BAT等巨头对创业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大。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均参与了部分企业的投资,其中腾讯投资数量最多,布局领域最广,股权占比最高。 这33家上市公司中,腾讯投资了9家,占比27%。其中,腾讯音乐、美团、拼多多、同程艺龙、蔚来汽车、蘑菇街这6家公司,在IPO前腾讯都是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全部都超过15%,腾讯对腾讯音乐持股超过50%。对这些公司而言,腾讯具有相当的话语权。 这33家公司中目前市值过百亿美元的有5家,分别是小米、美团点评、拼多多、腾讯音乐、爱奇艺,其中腾讯投资了3家,且在上市前腾讯都是第一大机构股东。 有观点认为,资本寒冬的到来,让创业公司急于上市筹集资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就是背后的投资机构。实际上,虽然二级市场一片哀嚎,但部分投资机构依然获利颇丰。 腾讯在拼多多发展早期就参与了B轮融资,上市前参与C轮融资,合计持有18.5%的股权。拼多多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150亿美元,如今市值246亿美元。即使按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计算,腾讯也至少获利超过17亿美元。 有涨有跌是资本市场的常态。这一波上市潮,相比以往要来得更加汹涌。而在集体上市背后,谁最受伤,谁最傲娇,还需时间检验。...
摘要:技术越底层,动荡就越大。5G称不上什么划时代的技术,但掀翻一个“互联网下半场”,绰绰有余。2018年末,国内三大运营商5G频率分配最终尘埃落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获3.5GHz(吉赫)频段100M(兆)频率;中国移动获2.6GHz、4.9GHz频段共计260M频率。按所获频率许可,三大运营商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5G试验。最后一只靴子落地了,我们终于可以确定,2019年将成为中国的“5G元年”。任何基础技术的突破,都终将传导至商业层面。而越底层的技术,则越会掀起巨大的波澜。回想2014年,4G全面铺开后,移动互联网迎来了发展高峰。在四年时间里,巨头百度由于布局稍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坠下了。而另一边,滴滴,今日头条,美团,快手等互联网新贵,乘风而起,迅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切入了人们的生活,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4G的全面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独角兽企业。新的技术带来新的生产方式,而新的生产方式将孕育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找到了合适的接入方式,由时势了造英雄;也有人错失了接入的时机,被人弯道超车,道一声“非战之罪”。技术越底层,动荡就越大。5G称不上什么划时代的技术,但掀翻一个“互联网下半场”,绰绰有余。5G的应用场景在普通用户的印象里,5G或许仅意味着“更高的网速”。但事实上,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归纳,5G系统的应用场景,除了“移动宽带增强”(高网速)之外,还包括“低功率海量连接”以及“低延时高可靠”。其中,“移动宽带增强”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场景:“广域连续覆盖”和“高容量热点”。前者的特质体现在覆盖范围的广度上,以保障用户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目标,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高速业务体验。后者则体现“质量”上。在诸如赛场或音乐会等大型集会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通俗来说便是,哪都能上网。同时不但能上网,还很快,且高保真。而“低功耗海量连接”主要面向的是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不仅具备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足100万/平方公里的连接数密度指标,还可以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也正是由于这个场景的存在,物联网的进程将再一次加快,所谓的“万物互联”终将照进现实。而最近常常被提起的那句,“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也正是由此而起。至于“低延时高可靠”,则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这类应用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的指标要求,需要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具体来说,在该场景下,5G可以达到10毫秒以内的延迟,这也意味着自动控制刹车几乎与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差不多。另外,5G可以实现在基站边缘进行计算,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数据可在最接近汽车的网络上处理,而不用上传到相对更远的街区机房。这也将缩短自动驾驶的反应时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应用场景,所对应的网络设计是有所差别的。通过BBU功能拆分,核心网部分下沉等手段,5G通过“切片”的手段,对网络进行了拆分、细化,从而达成了灵活应对场景需求。换言之,并不存在一个全能的水晶球,以同样的结构可以同时满足1,2,3种不同的场景诉求。在实现上,5G将物理网络按逻辑划分为N个逻辑网络,而不同的逻辑网络,则服务于不同场景。进而在结果上,达成了“瑞士军刀式”多功能网络的效果。C端远景事实上,相比5G在产业端带来的冲击,该技术在C端部分的想象空间并不算太大。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产业端冲击太强,衬得C端不那么强了”。单拿出来说,5G在C端引起的链式变化,也将对我们的生活及部分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乃至颠覆。电信服务首先就是各位比较关心的流量费。老百姓的印象里,各位运营商都是憋着劲儿挣我们流量钱的。但事实上,电信服务的消费市场已经饱和,用户普及率达到109%,ARPU(每用户每月平均收入)2018年上半年就下降了51%,远远超过国家给运营商的全年下降50%的指标。据华泰证券统计,中国移动自2017年二季度以来,收入同比增速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电信自2016年一季度以来,收入同比增速整体下滑;中国联通借助混改营收增速在过去一年得到改善,但201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连续两个季度收入增速也出现下滑。整体来看,运营商业务增量却不增收,剪刀差不断扩大。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完成43671亿元,同比增长139.8%;但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915亿元,同比仅增长3%。工信部通信科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表示,“5G技术,指望流量收入希望不大,2019年流量收入就见顶了。”而另一方面,在面向未来的5G万物智联时代,与智能手机时代不同,运营商一开始就具备了端到端的生态掌控能力,也意味着更有能力在物联网中获取更大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运营商的目光也将更多地聚焦于“重回生态中心”的目标。最近几年,各大互联网OTT风光无量,运营商只能充当“管道”这样的背景墙角色。而5G来临后,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它们将试图以平台及应用的方式,增强品牌效应,提升用户“黏性”。在这样的远景激励下,没有哪家运营商,会愿意在流量费上对用户造成过高的门槛。虚拟现实2016年是所谓的“VR元年”。从一开始VR概念被架上神坛,各大资本蜂拥而上,到年末又迎来了“资本寒冬”,紧接着便是一系列裁员、倒闭。VR渐冷。事实证明,那是被资本催熟的一场闹剧。而经过那样一番折腾后,许多人又反过头开始觉得,VR是不是言过其实了?VR是不是一个伪需求?这种心态,就是典型的“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16年初的VR领域还只是一盘散沙,无论是PC头显。还是一体机,各有各的操作系统,各有各的内容平台。而随着谷歌推出Daydream以及微软Windows内置支持VR,该行业得到了初步的规范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可以算是“VR元年”。然而由于整个领域基础设施的不成熟,VR落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中,对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需求,在当时还不能很好的满足。5G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除此之外,近两年显示屏、显卡芯片等硬件技术也有着极快地发展。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涌认为,VR可能是第一个5G规模化的应用场景,目前已逐步在产业化,预计2021年,VR产业将迎来大爆发。届时,高端重度体验的游戏和娱乐消费模式,将对现有的相关产业形成极大冲击。一方面,现有的游戏和内容公司将面临新晋对手的挑战。而另一方面,上游的显卡,芯片厂商,以及VR游戏和VR内容的开发引擎,乃至眼球追踪,光学定位等相关企业或从业人员,都将迎来那份迟到的红利。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代特征,信息摄取方式的碎片化以及信息分发的丰富性,内容消费市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当我们谈到娱乐消费的时候脑袋里往往想到的是游戏或影视作品等。但事实上,文字工作者也将在此次浪潮中受到一定冲击。所有的内容消费,本质上都是对用户时间的占据。因此,当某种消费模式的吸引力陡然升高的时候,则必然会带来其他内容载体模式的消费市场减缩。除了以上两点,5G还将在许多领域对我们普通用户的生活产生影响。诸如落地实现更高清的4K视频。据了解,4K视频流需要最低下载速度为25MBps,而5G将能提供100MBps的最低下载速度,4G则会低于10MBps。还有直播领域,比如山地等不便拉光纤的地区展开的体育直播(滑雪,拉力赛等),户外直播(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能涌现出更多的贝爷),以及公共安全(如野外搜救)等具体场景。产业远景“4G更多的是技术创新、商务模式创新。但5G是生态构建。4G像修路,5G是要造城。我们要把一个生态构建起来,去赋能各行各业。”某业内人士谈到。事实上,5G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各大行业的牵扯之广,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之深,不可避免地使该技术成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新经济的基础性平台。11月27日,FuTURE推进委员会主办的“2018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国际研讨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引用机构数据称,到2035年,5G的价值链将创造3.5万亿美元的直接产出,带来12.3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将促进汽车工业、医疗、保健、教育等行业的颠覆性发展,提供超过2200万岗位的工作机会。其中,我个人认为汽车将排在第一位。一方面,5G的低延时高可靠将完美解决自动驾驶的时延痛点。而另一方面,万物智联则意味着“车路协同”的可行性大幅提高。9月20日,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升级汽车战略,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智慧高速”。而9月14日,原本一直坚持“单车智能方案”的百度,也宣布将打造车路协同的开源方案。另外,华为的LTE产品线也表示,华为正在积极探索汽车和通信产业下的车路协同产业。在这个技术体系内,除了汽车将接入网联和智能设备之外,路面、围栏、交通标志、信号灯,都可以向车辆发送信号,传输信息,从而保证车与车之间的安全行驶关系,随时把控每辆车的状况和应急需求,为车辆传达远处的路况,成为无人车的另一双眼睛。远景自然是美好的,但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它涉及几个相对独立,但又必须相互作用的领域。城市智能、造车、传感硬件、网络传输,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产业问题与行业经验。这其中的复杂性,也非常完美地代表了5G在其他行业铺开时所需面临的挑战。互联网圈内现已旗帜鲜明地喊出“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口号,有人认为这仅仅代表各位互联网巨头要进军“云服务”了,要为企业做一些SAAS系统了,要为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了之类的。这种理解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不够全面。2B确实是指面向企业,但同时也要面向产业,面向行业,乃至面向生态。5G技术的应用,万物智联的远景所激发出来的产业潜能,将对整个生态进行升级。在升级过程中,明面上是产业的技术革新,但内在逻辑却是整个生态在召唤“整合”的力量。前两年很火的概念“供应链优化”跟这一思路有相近之处,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至于具体是谁来承担这一“整合”的重任,或许是依靠着生态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或许是底层标准制定者和平台提供者,又或许是政府机构。没人知道,历史所看重的是,必将有这样一个角色,至于这个角色具体是谁,则具有偶然性。在物联网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将带来第一波浪潮,而随后,在升级后的产业环境下,新的应用,新的产业将产生萌芽。比如被畅想过很多次的“无人车车载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比如又或者在新的教育模式中,极强的即时性实现良好的多屏互动,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又或者沉浸式1对1智能教学,甚至早龄阶段教学类RPG游戏应用等。除此之外,制造业,医疗业,智慧城市,智慧体育,新媒体等各个行业,都将被技术所推动升级,进而被催生出新的应用,甚至新的商业模式。结语技术就像大风。在过去,可能是50年一小吹,100年一大吹。伴随着风势,总会有新的暴发户和落魄贵族的故事。但近些年,大风来得愈发频繁,距上次4G的全面铺开,不过才5年不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没有谁是真的可以高枕无忧的。行业如此,企业如此,个体亦如此。...